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方案范文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校协同发展方案篇一
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防疫成为了各行各业的重要工作。特别是教育行业,如何在保障学生健康的同时保证教学质量成为了一项紧迫的任务。在这个背景下,防疫教学协同发展成为了重要的教育模式。笔者在实践中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现在与读者分享。
一、理解防疫教学协同发展的内涵
防疫教学协同发展的核心是以教学为主线,在防疫前提下发展,旨在保障学生、教师、家长的身体健康,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这一教育模式要求各阶段的教育工作要有协同配合,形成教育、防疫、管理的有机结合,不能仅停留在应对疫情的层面,需要打造稳定的防疫教育体系。
二、坚定信心,积极应对
防疫教学协同发展在疫情期间给人以新的启示,其中最重要的是积极应对疫情,不能心存侥幸,同时也要充分着眼于教育本质,在各个环节部署防疫措施,使之成为学生、家长、教师的共同呼吸,彼此协作。
三、创新教育模式,提升教学效果
防疫教学协同发展要求创新教育模式,通过科技手段建立线上教学,课堂教学、家庭教育和社会课程的有机整合,建立全方位、多层次、个性化、智能化的学习体系,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使教学效果不断地得到提升。
四、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强化统筹协调
防疫教学协同发展必须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强化防疫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协调,优化各级部门协同配合,完善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确保教学、管理、防疫在工作中协同配合,保障工作的顺利、有效进行。
五、全员参与,凝聚共识
防疫教育协同发展的重点是全员参与,需要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各界形成共识、统一思想、协配合力,做到精心制定教学活动规范,构建稳定的教育防疫机制,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在防疫教育中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消毒习惯。
总之,防疫教学协同发展是一种对未来教育模式有着深远影响的工作方式,如果我们能全面深入做好这一工作,必将推动我国教学机制,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家校协同发展方案篇二
教育培训和企业发展之间是相互关系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及市场需求的不断改变,培训已经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就需要我们认识到企业和教育培训之间的相互依赖,要想让企业发展更好,我们必须注重培训与教育方面的协同发展,并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下面是本人在实践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教育培训与企业发展相互促进
教育培训的开展和企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它可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技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使命感,如此可以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许多企业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经常面临技术水平不足、产品陈旧落后等问题。注重教育培训可以不断提高员工技术水平和服务意识,这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二、加入先进的教育培训体系
教育培训的成功需要先进的培训理念和体系的支持。培训机构需要不断的总结经验、完善课程和教学方法,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文化紧密结合,最终达到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的目的。因此,如果企业希望在教育培训方面取得好的成果,就必须参与先进的教育培训体系,在系统地进行各种培训的基础上,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让教育培训体系与企业战略同步
教育培训体系同企业战略的同步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必须清楚知道员工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而教育培训应该根据企业战略与发展需求来设置课程,实现教育培训与企业战略有机结合。企业必须明确员工的培训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发展目标相一致,既要有宏观的战略规划又要根据每个员工的实际情况设置个性化教育培训计划。
四、教育培训需要包容开放的思维
教育培训必须具有包容和开放的思维,才能不断地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教育培训的课程设置要因时而变,随着市场和员工的变化而适应调整,不断更改课程内容与方法,把员工训练得越来越强大。在设计课程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到员工不同接受培训的方式和速度,以及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
五、给企业的人才留足发展空间
一家企业要想实现快速发展,不仅仅要拥有人才资源,更需要为企业的各种岗位提供良好的人才补给,提前为企业留足发展空间,多多重视培训和技能提高,不断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的加入,更好地推进企业的发展。培训教育是开拓和拓展人才战略的重要途径。因此,企业应该积极主动提供必要的培训以加强人才的管理和能力。
总的来说,要想更好地进行教育培训,就要理清权责界限,坚持培养人的最大价值观,以提升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为出发点,不断创新、优化教育培训机制,真正为员工的成长和企业的发展提供最大的保障。只有通过企业和教育培训相互协同的努力,发展出更加完美的教育培训体系,才能实现一个更加繁荣的企业发展和社会繁荣。
家校协同发展方案篇三
疫情影响下的教育体系在近期不断接受变革和重塑,防疫教学协同发展成为了刻不容缓的任务。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不少学校组织了一系列防疫措施,其中与防疫教学协同发展有关的内容更是引起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探讨防疫教学协同发展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教育信息化技术与防疫教学协同发展
随着教育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网络教育平台开展数字化教学成为了防疫教学协同发展的一种趋势。疫情期间,学校通过网络教育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了课程资料、网络授课等服务,实现了线上教学,以缓解学生因疫情停学对学习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率,方便了学生家长的管理,减轻了学生工作负担。
第三段:文化旅游教育与防疫教学协同发展
防疫教学协同发展还可以采取文化旅游教育的方式。在疫情期间,不少学校通过“云游”等在线方式组织学生进行文化讲座、博物馆虚拟漫游等活动。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同时也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提高综合素质。
第四段:防疫教学协同发展对学生的影响
防疫教学协同发展对学生的影响首先表现在保障了学生健康和安全。另外,防疫教学协同发展利用数字化技术和文化旅游教育的方式,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学校在推进防疫教学协同发展的同时,也在为应对未来类似情况提供了更多的应对办法和参考意见。
第五段:结语
总之,防疫教学协同发展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任务,也迎合了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及人才培养的需要,为当前和未来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多种多样的防疫教学协同发展方式,以适应社会教育和大众需求的变化,推动中国教育的发展进程。
家校协同发展方案篇四
区域教育发展与经济合作是一国必须面对的战略问题。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特别是法学教育的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机制的逐步建立,为域内高校法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创造了极好的机遇。一方面,对法律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必将对法学教育的专业结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调整和优化提出新的要求;另一方面,京津冀一体化机制的构建起到倒逼法学教育原有运行机制的作用,将会更好地促进法学教育与经济的互动发展。
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已经成为本届政府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之一。京津冀高校法学教育一体化应以北京、天津、河北三地高等院校法学院系作为标本,从实证角度对三地法学教育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构建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法学教育一体化机制。对区域内高校法学教育一体化机制的构建,首先需要对相关理论知识有所了解。
一、教育经济领域的研究
(一)国外研究
西方关于高等教育与经济互动关系的研究由来已久。亚当·斯密首次把人的经验、知识和能力视为国民财富的主要内容和生产要素。李斯特认为“培养和促进教育、宗教、科学、艺术的人的精神活动具有生产性”。马歇尔指出“资本大部分是由知识和组织构成的。”马克思、恩格斯也指明教育与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为揭示教育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奠定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世纪70年代,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的西方教育经济学受到了挑战,出现了由迈克尔·斯潘思和思罗等为代表的“筛选理论”、由多林格和皮奥里为首的“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和鲍里斯与金梯斯的“社会化理论”等学说。总体而言,西方教育经济学研究在广度、深度上有一定发展,对教育成本及分担、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教育个人收益率,以及政府对学校拨款方式、教师供求及工资等问题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但专门针对高等法学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的研究则较少。
(二)我国研究
我国教育经济效益研究一直未受重视。直到改革开放之后,该项研究才逐渐引起学者的关注。此后翻译出版的一批国外名著(《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等)使人们了解了西方和东欧国家教育经济学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
二、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领域的研究
20世纪50年代,舒尔茨把资本分为物质和人力资本,计算一定时期内因教育水平提高而增加的教育资本存量和教育资本收益率来测量教育的经济效益。丹尼森把教育水平提高看作是促进人力资本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的研究也逐渐开始。张光斗提出必须坚持发展高等教育和经济建设,加强高等教育与经济建设的结合与合作。刘贤龙(1998)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应当与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罗海丰()指出高等教育要针对经济发展的现有水平,更要面向未来,实现高等教育的区域化发展。此后,我国学者主要从高校规模效益、高等教育的投资收益、高等教育投资比例和高等教育外部效益四方面对高等教育发展进行研究。从现有成果看,我国学者对高等教育与经济之间互动关系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且以定性分析为主。
总体而言,国内外学者均较少专门就高等法学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细化研究,更多是从宏观的视角探讨相关问题,并已有一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基础。
三、京津冀高校法学教育协同发展的意义
高等法学教育的发展与当地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进程,法学教育资源也根据各自主体功能区的划定进行配置和流动。构建京津冀法学教育一体化机制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部署的实际举措,是教育者和学生交流思想、合作共赢、共同促进。
和教育事业繁荣发展的实际举措。全面提高京津冀高校法学教育质量和竞争力,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资源聚集和配置中的作用,促进区域内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打造与区域大格局相适应、相匹配的高等教育区域空间新布局,是当前京津冀法学教育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因此,京津冀地区高校法学教育一体化研究应采取理论与实证、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根据定性分析的初始结果,进行数据采集、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定量研究,对定量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和综合,以得出量化的结论来完善定性分析的结论。从目前三地发展现状来看,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域内高校法学教育对京津冀经济的推动作用研究,即分析法学教育对区域政治、文化、经济的影响。二是京津冀经济对高校法学教育的促进作用,分析经济发展对法学教育在教育投入、办学条件、教育质量、人才种类等方面的影响。三是域内法学教育与京津冀经济协调发展的最优规模,研究最优规模下高校法学教育发展的最佳路径选择。四是提出高校法学教育与京津冀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五是在对天津市高校法学教育对本市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提出两者良性互动的政策与建议。具体而言,可研究的内容应包括:
第一,京津冀经济、社会、法学教育概况比较研究。三地产业结构特点为区域经济资源互补、社会资源互换、产业链的完备对接、知识与技术的交流與共享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二,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究。包括对高等教育的概念和内涵、区域经济的概念、法学教育的内涵以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作用的探讨与分析。
第三,法学教育与京津冀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研究。从定量分析的角度,论证法学教育和京津冀经济发展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充分说明域内法学教育的规模与经济的发展水平是密切相关的。
第四,法学教育对京津冀经济影响研究。定性分析了法学教育的发展对京津冀经济发展诸多方面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法学教育规模对京津冀经济影响的定量分析。
第五,法学教育与京津冀经济协调发展的适度规模研究。法学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的合理确定必须切实考虑当前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和教育现状,提出“适度超前发展”的法学教育发展战略。
第六,京津冀高校法学教育发展协同机制构建。深入实施“互联网+”战略,建立健全法学教师互访互聘、学生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的协同标准,形成教育资源无障碍开放共享;建立一批京津冀法学协同创新中心和激励制度,实现由学校到社会,由民间到政府,由法律到经济的逐渐融合。从教学资源共享、科研资源共享、毕业生就业信息互通、建立区域教育厅局长联系会议制度四个层面具体展开。
第七,天津市高校法学教育与经济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对我市法学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作量化分析,提出两者良性互动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王守法.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高兵.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现代化路径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2).
[3]古蕴华.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j].上海高教研究,1995(1).
[4]张振助.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研究—中国的实证分析及策略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6).
家校协同发展方案篇五
,北京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取得新成效。
今年的北京政府的工作报告从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包括非首都功能疏解有序推进,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取得新成果,协同创新共同体积极构建,冬奧会、冬残奧会筹办工作扎实开展,深化京冀对口帮扶合作等。
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20,北京聚焦三个重点领域狠抓任务落实。
京张铁路、京沈客专北京段按计划推进,京唐城际北京段实现开工,京台高速北京段建成通车;牵头建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水污染防治协作机制,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新增10万亩,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完成林业建设任务19.7万亩;曹妃甸示范区北京项目开工35个,北京现代四工厂竣工投产,新机场临空经济区规划获得批复,等等,这一个个项目,是京津冀在交通、生态、产业领域实现率先突破的记录。
京津冀协同发展,年,一个备受瞩目的方面是,北京把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作为推进协同发展的根本之举。
落实京津冀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出台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行动计划;推动建设张北云计算基地等创新载体,打造一批跨区域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北京发挥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优势,不断强化与津冀的创新联动。
培育行业创新载体,搭建创新资源平台,实施协同创新工程,北京的科技资源在服务京津冀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百姓民生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拥有来自北京的创新资源这一根本动力,紧抓创新驱动促进区域产业升级这一关键,京津冀协同发展开足马力,破浪前行。
京津冀协同发展,在重点领域取得突破的同时,也全面开花。
冬奧会、冬残奧会加快京津冀体育资源的整合,使其迈入协同发展的新阶段;世园会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新活力;做好对口支援和帮扶协作,北京投入资金42.65亿元,实施援助项目661个,建立结对帮扶机制,深化京冀对口帮扶合作。
协同发展走向全面发展、深度融合。
京津冀协同发展再添新动力
11月1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新建北京至唐山铁路核准的批复,其中显示,京唐城际将设置8座车站,从城市副中心站始发,预计到建成通车。
京唐城际开通后,从唐山出发,1小时内就能到北京城市副中心。
从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出,京唐城际的设计方案结合了通州城市副中心的设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施,可以说是一个统筹规划。
既结合了当下的发展实际,也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落实及深入推进,首都一些文化、经济项目已开始与津、冀相关单位签署合作共建框架协议,由此交通问题被推上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如何让这些项目顺利落地、把政策落实好、让百姓共享优势资源、享受更多的实惠,起点就是一个“方便出行”的问题。
交通便利,有利于首都优势资源的对外输出,不仅能够引导环京、近京地区人员向外疏散。
同样承接优势项目的环京地区形成的“包围圈”,能够有效分流外部人员,对治理城市交通拥堵、优化城市环境均起到促进作用。
其实,有太多的'地区可以借鉴京津冀协同发展模式,同步协调发展、资源优化配置,打造区域“命运共同体”。
当然,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粗线条的规划,具体在实施当中还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
比如城市副中心的功能建设、城际铁路与城市交通能否实现无缝对接、各方面条件是否宜居等都将直接影响人流走向。
这些方面直接关系“城市病”的疗效,更需提前做好规划。
可以说京唐城际的获批,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增添了新动力,将计划的深入落实又向前推进一步。
同时它也给三地提出了新的课题,就是如何利用好政策、利用好这一项目,实现与本地资源的最大融合、发挥更大效用。
这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三地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
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北京作为首都,以首善的情怀,把推动协同发展作为全市工作中的头等大事,充分发挥“一核”的辐射带动作用,努力完成好这件好事、难事。
总书记指出,北京、天津、河北人口加起来有1亿多,土地面积有21.6万平方公里,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完全能够相互融合、协同发展。
在北京的带动下,三地正朝着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的目标大步迈进,共同开创美好前景。
家校协同发展方案篇六
京津冀地区经济基础雄厚、自然资源条件优越,是北方经济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地区。与此同时,京津冀地区自然、经济、地理差异很大,地质构造条件复杂、人类经济活动强烈、重大工程建设密布、生态地质环境相对脆弱。
《支撑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地质调查报告》显示,京津冀地区具有较优越的地质条件和较高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但区内人口密集、国土开发强度高,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高度关注活动断裂、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降、海岸不稳定等重大地质问题。
这份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会同京津冀3省(市)国土资源部门编制的报告,系统地梳理了京津冀地区以往地质调查成果,全面研究了京津冀地区地下水、耕地、地热、地质遗迹、区域地壳稳定性等地质资源环境条件以及活动构造、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水土污染等等问题,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具备的6个有利资源环境条件和需要关注的8个重大地质问题。
报告指出,“十三五”期间,国土资源部将与京津冀三省(市)人民政府合作构建“一部三省(市)”地质工作协调机制,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和京津冀三省(市)国土资源及地勘部门,按照“一网(重要交通通道)、三区(非首都功能疏解与产业升级转移承接区、生态环境保护区、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区)、一支撑(技术支撑体系)部署综合地质调查工作,不断深化地质环境演化规律的认识,构建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体系和京津冀综合地质信息平台,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实施提供基础支撑和服务。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
中国地质调查局始终把支撑服务国家“三大战略”摆在重要位置。在刚刚过去的20,中国地质调查局向国务院呈报了支撑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战略”的地质调查报告(图集),一系列成果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
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新时期也对自身工作确立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
以支撑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例,根据中央精神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必须充分发挥地质工作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基础性和先行性作用。
年11月,国土资源部与京津冀三省(市)人民政府正式商定构建地质工作协调合作机制,将围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实现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升级转移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等方面统筹部署地质调查工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国土资源和地质环境保障。
而从2015年7月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更是发挥专业优势,会同京津冀3省(市)国土资源部门,在以往地质调查工作基础上,编制了《支撑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地质调查报告(2015年)》。
这份报告系统梳理了京津冀地区以往地质调查成果,全面研究了京津冀地区地下水、耕地、地热、地质遗迹、区域地壳稳定性等地质资源环境条件以及活动构造、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水土污染等等问题,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具备的6个有利资源环境条件和需要关注的8个重大地质问题。
有利的资源环境
一、地下淡水资源总体较好
调查显示,京津冀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188亿立方米/年。其中,平原区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146亿立方米/年,多年平均开采量164亿立方米/年,满足了区内75%的供水需求,是支撑区内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城乡生活用水的主要供水水源。区内地下淡水质量总体较好,可直接或经适当处理后作为饮用水源的占62.6%。
调查监测表明,天津、唐山、保定等地区的浅层地下水尚有12.5亿立方米/年的开采潜力,可以适度加大开发利用。另外,在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唐山等地分布21处具备建立应急水源地条件的远景区,初步评价日供水量可达234万立方米。
报告建议尽快开展应急水源地勘查和规划建设,构建城市应急地下水源安全保障体系。
二、耕地资源好于全国平均
京津冀地区现有耕地9127万亩,在已调查的8347万亩耕地中,99.2%为无重金属污染或超标的清洁耕地,高于全国91.8%的水平。重金属污染或超标耕地面积仅占0.8%,低于全国8.2%的平均水平。
调查发现富硒耕地284万亩,占调查耕地面积的3.4%,占全国已发现富硒耕地面积的5.4%,主要分布在天津周边、唐山东部、保定周边、石家庄东南部、邢台南部、邯郸西部等地区,是发展富硒农产品等特色农业的珍贵耕地资源。调查发现绿色优质耕地1978万亩,占调查耕地面积的23.7%,可用于打造优质农产品基地。
报告建议将这些优质耕地资源优先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施最严格的“红线”管控。
三、地热资源可以持续开发
调查评价表明,京津冀规划区13个地级以上城市浅层地温能每年可开采热量折合标准煤9200万吨。若采用热泵系统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能,可实现建筑物夏季制冷35亿平方米,冬季供暖29亿平方米。目前,京津冀地区采用浅层地温能供暖制冷面积8500万平方米,占全国利用浅层地温能供暖制冷总面积的'20%,是我国浅层地温能开发程度最高、用于建筑物供暖制冷规模最大的地区之一。
京津冀地区水热型地热资源每年可开采流体热量折合标准煤2.5亿吨,目前年开采量仅占可采量的0.4%,主要用于供暖、旅游疗养、种植养殖等,其中直接采用地下热水进行供暖的建筑面积7100万平方米。
浅层地温能和水热型地热资源是区内可持续开发的重要清洁能源,每年可利用热量折合标准煤3.43亿吨,占京津冀燃煤消耗总量的87%,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8.18亿吨,在治理大气污染行动中可发挥重要作用。另外,北京延庆地热资源可以满足2022年冬奥会场馆规划区建筑的冬季供暖需求,为绿色办奥提供支撑。
报告建议进一步加大地热资源公益性勘查资金投入以降低商业勘探风险,出台价格补贴、税收优惠等鼓励政策,加快地热资源勘查和可持续开发利用。
四、工程地质条件总体良好
调查评价表明,京津冀区域地壳相对稳定区占全区面积的85%。山区地质灾害主要为中、低易发的中小型崩塌、滑坡、泥石流和采矿塌陷。平原区地形平坦,除局部受活动断裂带、地面塌陷和严重地面沉降影响外,其余地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总体良好,可通过现有工程技术手段保障城市发展和重大建设工程运行安全。
经初步调查,延庆、崇礼两地冬奥会场馆规划区及周边无制约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地质问题。
五、旅游地质资源丰富多样
调查评价表明,区内分布地质遗迹326处,主要有地质剖面、重要化石产地、重要岩矿石产地、岩土体地貌、水体地貌、海岸地貌、火山地貌、地震遗迹和地质灾害等类型。地质遗迹是记录地质历史事件的重要载体,也是开展地质科普教育、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目前,京津冀地区已建成世界级地质公园2处、国家级地质公园17处、国家级湿地公园3处。
报告建议充分利用丰富多样的地质遗迹资源禀赋,统筹规划建设环首都国家公园。
六、地质调查支撑精准脱贫
近来,通过实施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地下水勘查与打井示范,施工探采结合井226眼,直接解决了当地32万人饮水困难问题。对缺水的山区贫困县,可以通过实施水文地质调查,为解决人畜饮水水源问题提供技术支撑。
经调查,在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发现可供开发利用的地质遗迹240余处,地热田、温泉40余处。其中近期发现的阜平县大台乡神仙山溶洞,是华北地区少有的岩溶地质景观,具有较大旅游开发价值。
报告建议进一步加强贫困缺水山区勘查找水、地质遗迹调查评价、特色农业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等工作,为改善贫困山区生活生产条件、促进旅游产业和特色农业发展提供资源环境支撑。
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关注活动断裂带加强调查评价
区内分布的31条主要活动断裂带所涉及的地壳相对不稳定区范围约占京津冀总面积15%。其中,有106处活动断裂带通过的地段可能直接影响城市和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规划建设及运行安全。
报告建议在城市发展、产业转移承接和重大工程规划选址及建设时,加强活动断裂带调查评价,确定断层的准确位置和活动强度,采取避让活动断层或提高相应抗震设防等级等措施。
二、要科学开发及利用地下水资源
由于长期依靠超采地下水来满足城市发展和工农业生产快速增长的需求,在京津冀地区形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华北平原-环渤海复合大漏斗”,诱发了严重的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目前,京津冀平原地下水超采量约18亿立方米/年,超采率12.3%。其中,100米以下的深层地下水超采严重,超采率达83.5%,超采量12.7亿立方米/年,超采区面积约6万平方千米,占平原区面积的67%。
报告建议科学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严格控制深层地下水开采,按照“优质优用、工业慎用、农业少用、生活主用”的原则,将深层地下水作为战备水资源进行储存,同时,进一步加强地下水动态监测,及时优化调整地下水压采方案。另外,可充分利用浅层地下水降落漏斗和含水层的调蓄能力,规划建设南水北调工程地下调蓄水库和“海绵城市”。
三、进一步加强地面沉降监测预警
目前,京津冀累计沉降量大于200毫米的地区有6.4万平方千米,占平原区面积的72.7%。沉降速率大于50毫米/年的严重沉降区面积1.15万平方千米,占京津冀平原区面积的13%,占全国严重沉降区面积的92.4%,与相比增长了18.4倍,主要分布在35个县(市、区)。另外,分布长度大于1千米的地裂缝72条。地面沉降、地裂缝灾害将影响城市规划建设、高铁安全运行和南水北调工程输水流量。
报告建议进一步加强重点地区、重大工程区地面沉降监测预警,强化区域联防联控等防治措施。
四、地陷区要合理划定禁止建设区
调查发现,在唐山城市规划区南部和东部等地分布地面塌陷易发区,对城市工程建设和运行安全构成较大威胁。
报告建议加强隐伏岩溶及采空区调查,严格控制该区域的建设规模,科学谨慎进行土地用途规划,合理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城市开发边界。
五、严格控制填海造陆规模和速度
近10年来,津冀沿海填海造陆面积586平方千米,规划到填海造陆面积将达到750平方千米。大规模填海造陆改变了近岸海洋水动力条件,造成海洋生态环境劣化和海域工程地质条件变化。
报告建议强化填海造陆区的地质环境条件适宜性、限制性和港口群建设的环境影响监测评价,严格控制填海造陆规模和速度。严格保护自然岸线,自然岸线(包括以盐田为主的半自然岸线)保有率宜维持在目前55%的水平。
六、加强沿海产业带安全风险预防
目前规划的沿海产业转移承接区,多位于填海造陆区或临近区域,是遭受海平面上升、风暴潮、洪水内涝等灾害严重威胁的高风险区。
根据海岸现有地面高程、地面沉降速率、海平面上升速率、极端风暴潮增水等综合因素,报告建议天津滨海新区的海堤顶面高程设计应不低于5.1米,曹妃甸区的海堤顶面高程设计应不低于6.67米。
七、局部水土污染要采取修复治理
京津冀平原区地下水污染组分主要为氮和铅、铬、镉、汞等重金属以及有机氯溶剂、多环芳烃及农药类等有毒有害有机物,呈点状零星分布在大中城市和工矿企业周边、排污河两侧及部分农田区,氮污染在局部地段呈面状发展趋势。此外,调查还表明,重金属严重污染或超标的耕地面积65万亩,占调查耕地面积的0.8%,主要分布在老工业区和城镇区周边。
报告建议强化城市周边、工业区和农业面状污染源的管控,对污染耕地、地下水采取修复治理、调整种植结构或土地用途等措施。
八、生态环境修复治理要多措并举
调查表明,京津冀平原区有1144万亩土地存在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环境地质问题。
其中,地下水超采且地面沉降严重区610万亩,报告建议对这一区域内的耕地采取轮作休耕、农业节水、调整种植结构、实施替代水源工程等综合措施,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
对534万亩地裂缝高易发、水土污染严重、地面塌陷易发、湿地萎缩、盐碱化、沙化等环境地质问题突出的土地,报告建议优先在这些地区开展退耕造林、退耕还湿、沿海生态防护林、绿色生态河流廊道等规划建设。
此外,在山区尚有矿山开采损毁土地143万亩,报告建议结合山区水源涵养与生态环境修复,对损毁土地进行整治和复绿,加快建设绿色矿山。
家校协同发展方案篇七
自2020年起,新冠疫情爆发,全球范围内的人们都被迫面对疫情的影响和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学协同变得更加重要,因为只有各国教育机构和教师们共同合作,才能保证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安全健康。实现防疫教学协同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目标。
第二段:论述防疫教学协同的实践体现
实践中,防疫教学协同的体现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机构的资源共享,在防疫期间,各校之间可以共享教学资源,实现教学协同;二是教育机构的管理协同,各校应共同遵守教育部门的防疫要求和指导方针;三是教师之间的教学合作,不同科目的教师应当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协同,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需求。
第三段:总结防疫教学协同对教育发展的意义
防疫教学协同对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了教学效率,共享教育资源能够节省时间和成本;二是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教学协同使得教师能够互相帮助和交流经验;三是增强了教师和学生的责任感,在防疫期间,教师和学生更加重视自我保护和社会责任。
第四段:探讨防疫教学协同的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防疫教学协同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发展:一是增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数字化技术能够更好地帮助教育工作者实现教学协同;二是深化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师们应当加强教学思路的创新,有效应对防疫期间的教学需求;三是建立更加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估机制,防疫期间需要强调对教学质量的评估和监督,确保学生能够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五段:对未来的展望与期待
展望未来,防疫教学协同将在教育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成为推动教育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我们期待未来能够有更多的新思路、新技术和新方法帮助教育工作者实现防疫教学协同的目标,让教育更加有温度、更加人性化!
家校协同发展方案篇八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协同应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协同应用指的是多人通过互联网和电子设备协同工作,以实现更高效的工作流程和更好的成果。通过多人协同应用,可以共同解决难题,集思广益,提高工作效率。在日常的工作与学习中,我深感协同应用的重要性,下面将结合我自己的经验谈谈协同应用的发展心得体会。
首先,协同应用能够促进团队的合作与沟通。在过去,团队成员可能需要面对面开会交流,但是随着协同应用的发展,可以通过在线会议等方式进行有效的沟通。这种方式省去了远距离集中工作所带来的时间消耗与经济成本,提高了团队的工作效率。除此之外,协同应用还可以记录团队的工作进展,并对任务进行分配和追踪,使得团队的每个成员都能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任务以及整个项目的进展情况。这样一来,团队可以更好地协调工作,避免了因为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工作冲突,提高了工作效率。
其次,协同应用能够充分利用每个人的专长与优势。通过协同应用,团队的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兴趣进行工作,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比如,在与他人合作时,我经常会选择与我在某个领域有共同兴趣的同事合作。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在项目中互相激励,相互帮助,取得更好的成果。而且通过协同应用,我们还可以方便地共享自己的工作成果,让其他团队成员快速了解,提出反馈意见。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促进团队的合作与学习,还可以提高整个团队的素质和竞争力。
再次,协同应用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通过协同应用,团队成员可以即时地对文档进行编辑和修改,而不再需要通过传统的纸质方式进行合作。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节省大量时间,还可以避免纸质文档传输过程中的损失。此外,协同应用还可以实现多人同时查看和编辑同一份文档的功能,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协同应用还可以实现自动化的任务分配与追踪,避免了因为人为因素而导致的任务延误。所有这些功能的运用都能够大大提高团队的工作质量,避免了出错和遗漏,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
最后,协同应用也带来了一些挑战与问题需要解决。比如,由于每个人的工作习惯和工作时间不同,协同应用的时间冲突问题就比较严重。有时候,一个人可能需要等待其他人的完成才能继续工作,造成了工作进度的延误。此外,协同应用的网络环境也对工作效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时候,网络连接不稳定或者其他技术问题会导致工作的中断和延误。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不断地寻找解决方法,并学会灵活应对,以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协同应用的发展给我们的工作与学习带来了许多便利与效益。通过合理地应用协同应用,可以促进团队的合作与沟通,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促进团队成员的专长与优势的发挥。虽然在应用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挑战与问题,但只要我们能够积极解决,灵活应对,相信协同应用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在未来的工作与学习中,协同应用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