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数学有趣的车牌教案反思篇一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2、感受时间的宝贵,知道要珍惜时间。
活动准备:
1、课件:一分钟
2、拼图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感知一分钟(知道一分钟是60秒)
1、我们都认识时钟,哪一根针转一圈就告诉我们一分钟到了?(秒针)
2、分针走多少也是一分钟呢?
小结:秒针走一圈或者分针走一小格都表示过了一分钟。
3、你们觉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让秒针走一圈,一起感受一下一分钟到底有多长)总结:有的小朋友认为一分钟长,有的认为一分钟短。
(1)木头人※规则:
1、做一个有难度的动作造型
2、当念完儿歌做好造型,开始计时,听到滴滴滴的声音,游戏结束。
※你觉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
小结:原来一分钟不能动,不能说,就会觉得时间走的很慢,一分钟变得很长!
(2)拼图※规则:
1、独立完成拼图。
2、听到开始开始游戏,听到滴滴滴的声音,游戏结束。
※你现在觉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
小结:原来,同样是一分钟,当大家专心的完成任务时就会觉得时间走得好快,一分钟变得很短!
三、感受一分钟的重要性
2、一分钟在生活中有时会变得非常的宝贵和神奇,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录像,我们一起看一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事情?出处。(播放录像:一分钟)
3、刚才的影片中,你记住了哪几件发生在一分钟里的事情?(幼儿根据数字提示回答,师提炼)(一分钟全世界诞生259个婴儿,一分钟大树可以释放1斤氧气,一分钟火箭可以距离地球300公里,一分钟足球运动员可以顶球219个,一分钟蜂鸟心脏可以跳动1200次,一分钟全世界可以生产78辆车、一分钟大班的小朋友可以拍球60次、一分钟老师可以200个字、一分钟营养员阿姨可以包20个馄饨)小结:一分钟发生在世界上的事情很奇妙。
4、看了发生在同一分钟里这么多奇妙的事情,你想说什么?
小结:一分钟虽然不长也不短,但是时间就是由每一个一分钟连接起来的,这些不同的一分钟会让生活变得美好,会让世界发生奇迹,会让生命呈现精彩。孩子们,让我们也来做好每个一分钟吧!
5、我也抓紧一分钟刚才在拼图游戏的时候有很多孩子还没有完成,我们再用一分钟把刚才没有完成的拼图认真完成吧!
四、延伸活动我们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小学生每天要自己安排时间,比如安排课间十分钟。我们一起和好朋友讨论一下怎样合理安排好课间十分钟。
活动反思:
活动中的材料与环境的投放,为本次活动目标的达成创设了一定的条件。如孩子在看大钟体验一分钟中,了解到了一分钟就是60秒,在尝试做一件事体验一分钟时,孩子通过自己做事,体验到了短短的一分钟,却可以做许多自己想做的事,同时在活动中我又为孩子创设了许多体验后的交流时间,让孩子们毫不拘泥的大胆讲述,扩展了已有目标的涵义。
大班数学有趣的车牌教案反思篇二
活动目标:
1、对认识“0”的活动感兴趣,积极参加游戏活动。
2、理解“0”的定义意义,知道在加减法算式中一个数减去与它相同的数字于“0”。
活动准备:
找找生活中与“0”相关的事物或现象,5支铅笔、3个苹果图卡片、7颗糖果、车牌号、温度计、门牌号。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对认识“0”的活动感兴趣,积极参加游戏活动。
活动难点:理解“0”表示没有,知道一个减法与它相同的数等于“0”。
指导要点:
通过教师的直观展示,幼儿参与情景游戏等方式,帮助幼儿理解,“0”的实际意义,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发现“0”、理解“0”的其他含义。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宝贝们送礼物来了,你们猜一猜会是些什么呢?
2、初步感知“0”的意义。
小结:什么都没有我们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
3、进一步探索“0”的意义。
教师逐一打开礼物袋并操作演示。
(1)出示五只铅笔并送给一位幼儿。
师:老师这里有5支铅笔,送给了xx宝贝5支,现在老师的手中还剩几支铅笔?(引导幼儿知道得数并说出数字“0”)
(2)出示3个苹果图卡片,然后送给送给另一位幼儿。
(3)引导幼儿观察得数都是“0”的算式。
师:宝贝们,你们看一看这些算式,他们发现它们有什么秘密吗?(引导幼儿知道算式东中都有“0”)
(4)教师小结。
师:刚才我们发现了一个数减去与它相同的一个数,它们的得数都是“0”。
4、寻找生活中的“0”。
(1)生活中的“0”。
师:在平时的生活当中,你们有在哪里见过“0”吗?它们又表示着什么意思呢?
(2)出示相关“0”的`图片,说一说图片中的“0”表示着什么?
师:我们来看一看这些图片中的“0”表示什么呢?(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小结:数字“0”不仅表示什么都没有,它还可以表示起点,房间号码、电话号码、时间、车牌号码等等?在不同的场所“0”所表示的意义是不相同的。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主要围绕感受数字“0”,寻找数字“0”,理解数字“0”等方面来设计,使幼儿懂得了数字“0”在生活中的作用及与人们的关系,激发幼儿探索“0”的兴趣,从而达到了从生活中来,并运用到生活中去的目的。
大班数学有趣的车牌教案反思篇三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游戏,要求幼儿能迅速区别出10以内的单数、双数。
2、幼儿的.动手、分辨能力,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准备:
几何图形挂件一人一个,数字卡片,演示教具,魔术卡每人一张
教学过程:
一、带幼儿进知识宫,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到知识宫去玩。在知识宫,老师要给小朋友好多礼物,但这些礼物一定要小朋友动脑筋才能够得到。第一份礼物需根据自己挂着的图形和图形上的数字找座位,找到了,这个图形就作为第一份礼物送给你们。
二、复习单数和双数。
1、通过观察,继续感知什么是单数,什么是双数。
师:小朋友真聪明,都找到了座位。(演示教具)大家仔细看一看上面有些什么,他们排队有什么不同。(6条鱼,5只乌龟)幼儿回答,教师归纳。
2、思考:你们挂着的图形上哪些数是单数,哪些数是双数?
3、游戏:抱一抱
(1)规则:教师任一出示1―10中的一个数字,幼儿根据数字做相应的动作。(单数――自己抱一抱,双数两个人抱一起)
(2)游戏反复进行,教师不断变化数字,期间问幼儿为何要自己抱住自己或两个人抱在一起的理由。
三、变魔术: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知识宫的问题都难不到你们。现在我们一起来变一个魔术好吗?变出来了呢,就作为第二份礼物送给你们,现在听好老师告诉你们怎么变。
四、开火车游戏,出知识宫。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大班数学有趣的车牌教案反思篇四
活动目标:
1、观察发现形状及颜色的对称关系。
2、理解对称的含义并且会进行找对称的操作。
活动准备:
1.具有对称特点的物品
2.做题的对称卡挂图及各类各色图形
3.各种图形用一纸袋子装好,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感知对称
2.请个别幼儿为背景图上的蝴蝶的翅膀配对。
3.展示配好对的翅膀,并说明配对的理由(从颜色、形状、大小一样)。“(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比较,小结出这些图形的特点:对折左右两边都相同,把它叠在一起,会重合)教师小结:像这种对折后左右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如蝴蝶,都有一条中心线,它们左右两边的大小、颜色、形状完全相同,我们把它们叫做”对称“。
二、找对称
1.师出示某图形的一半,请幼儿找到它的另一半来拼一拼。
2.师:其实人的身体很多地方也是对称的?大家找找看。那么动作可以对称吗?(请小朋友指出并做动作。)
3.我们还见过哪些东西是对称的'呢?(门窗、蜜蜂、蜻蜓、蝴蝶、书本、衣服、心形、梯形、手掌、脸、飞机翅膀、车轮等)
四、游戏纸袋中的各类图形倒出来,分别找找有哪些图形是对称的?在桌子上拼一拼,师巡视指导。
五、布置作业完成书后的练习(p20)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目标已经基本完成,整个活动清晰流畅,能一步一步的引导幼儿理解对称的含义,寓教于游戏中。活动中,我给予了孩子自己探索和实践的空间,体现了孩子在活动中的地位。
大班数学有趣的车牌教案反思篇五
活动目标:
1、感受并体验远近的含义,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
2、学习用工具测量远近,并能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3、初步感知同样的距离,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同,测得的次数也不同以及同样的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重难点:
1、重点:按照正确的步骤用工具测量
2、难点:
(1)理解不同的距离,用同一种工具测量,测量的次数越多越远,测量的次数越少越近
(2)同样的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
活动准备:
铅笔,表格、路线图每人一份、水彩笔盖、短水彩笔、没削过得铅笔。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二、学习用工具测量的方法比较路线的远近。
2、师:用眼睛看的方法叫做目测法,但是目测法比一定准确,我们还能用什么方法来判断路线的远近呢?(请幼儿讲讲自己的想法,如工具:尺子、棍子、绳子、积木等)老师今天也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种测量工具,你们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工具?(水彩笔盖)
3、师:你们觉得这样工具能测量小动物家到学校的距离么?(能)那咱们就先量一量小猫家到学校要几个水彩笔盖,你会量吗?(会),请你来试一试。
在幼儿尝试过程中教授测量方法,,边演示边引导幼儿一起讲述测量的正确步骤(找起点,沿着线,接着量)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小猫家到学校量了5个水彩笔盖)
4、师:请你们也量一量小猫家到学校用了几个水彩笔盖。并将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请你再量量其他两个小动物家到学校用了几个水彩笔盖,把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5、请幼儿坐好,检验幼儿测量的结果,教师小结不同的距离,用同一种工具测量,测量的次数越多越远,测量的次数越少越近6、师:郑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两种测量工具呢,我们就用这两种工具来量一量咱们的小椅子好不好。
请幼儿示范测量方法,及时纠正不对的测量步骤。
7、请幼儿坐好,检验幼儿测量结果,教师小结同样的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
三、教师小结
活动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基于对“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底面积×高”的理解上进行学习的,同时需要学生对体积、容积概念的明确理解。所以在进行教学前结合本班实际情况,让学生提前预习,即自主看书去理解教材中所展示的测量方法,在新课学习中我们将重点放在操作验证以及探究测量原理上面,这是因为考虑到课堂上让学生们讨论出测量方法的不实际性做出的决定。
在导入部分通过计算规则物体的体积引出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问题,激发学生们的探究热情,然后分组进行操作验证,让学生经历操作感受测量方法的原理,即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同时在学生们理解了算法之后提出类似的问题:如何计算1粒黄豆的体积,如何计算1粒玉米和花生豆的体积等,让孩子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特别是在最后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要求孩子们通过画图来解释自己的想法,一方面加深对测量方法的理解,另一方面提升孩子们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帮助学生构建空间想象力。
总体的探究和问题的解决还算不错,但在最后问题的拓展中学生虽然有了思路,但是语言的表述不够简洁明确,不能清楚反映出所要表达的意思;另外想象期望是美好的,但实际操作中的数形结合特别是图形的绘制还是需要练习巩固,立体图形的绘制不是很规范,虽然是草图仅供说明问题,但基本的立体框架要正确,还是需要不断的引导和示范,规范画图,树立数形结合分析问题的意识。感觉自己有些急于求成吧,算是完成本节学习任务后给孩子们的提高训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