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捉迷藏教学活动反思篇一
11~20各数的认识这一内容的教学,应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并把这份经验作为教学的起点。在这节课里,学生已基本上能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读数,数的顺序和大小,因此确定这节课重点辅导直观地了解11~20各数都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数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对建构新知识起着重要作用。在上面的教学设计中,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学习活动,促进独立思考以及在小组中的合作与交流。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小学一年级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因此本节课特别注重使学生通过操作(摆小棒)进行。
本课教学设计经过实际教学检验,有下面几点成功之处。
1、激趣引入: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便于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进行开火车的口算比赛,回顾旧知的基础上学习新知。2、教学形式多样,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其中摆小棒能让孩子亲身动手体验一捆小棒有十个1个十和几个一的区别。
3、运用多媒体形象生动的画面,容易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学生的回答立即获得反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4、练习设计:目的明确,有趣味性,符合儿童年龄特点,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渗透了孩子的动脑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5、力求体现师生间的双向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数一数”“捆一捆”“拨一拨”“说一说”“画一画”。让学生初步体验10个一是1个十,以及11~20各数的顺序及大小。教师提出“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关于这些数你还知道些什么?”等问题,让学生去探索、去思考,是非常有意义的。
这节课也有很多的不足之处还需要我再努力改进:
1、自己在课堂上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评价的内容平淡且没有针对性,故而评价的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2、老师说的有些多,语言不够精炼。应该多让学生说。注意引导。
3、只是注意到个别孩子。应该注意到每个孩子,提问每一个人!不要只是关注那些积极活跃的孩子。
11~20各数的.认识这一内容的教学,应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并把这份经验作为教学的起点。在这节课里,学生已基本上能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读数,数的顺序和大小,因此确定这节课重点辅导直观地了解11~20各数都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数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对建构新知识起着重要作用。在上面的教学设计中,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学习活动,促进独立思考以及在小组中的合作与交流。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小学一年级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因此本节课特别注重使学生通过操作(摆小棒)进行。
本课教学设计经过实际教学检验,有下面几点成功之处。
1、激趣引入: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便于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进行开火车的口算比赛,回顾旧知的基础上学习新知。2、教学形式多样,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其中摆小棒能让孩子亲身动手体验一捆小棒有十个1个十和几个一的区别。
3、运用多媒体形象生动的画面,容易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学生的回答立即获得反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4、练习设计:目的明确,有趣味性,符合儿童年龄特点,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渗透了孩子的动脑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5、力求体现师生间的双向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数一数”“捆一捆”“拨一拨”“说一说”“画一画”。让学生初步体验10个一是1个十,以及11~20各数的顺序及大小。教师提出“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关于这些数你还知道些什么?”等问题,让学生去探索、去思考,是非常有意义的。
这节课也有很多的不足之处还需要我再努力改进:
1、自己在课堂上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评价的内容平淡且没有针对性,故而评价的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2、老师说的有些多,语言不够精炼。应该多让学生说。注意引导。
3、只是注意到个别孩子。应该注意到每个孩子,提问每一个人!不要只是关注那些积极活跃的孩子。
捉迷藏教学活动反思篇二
活动背景:
本次活动是选自小的主题活动《动物花花衣》中《找朋友》的活动内容,小班幼儿对动物朋友有着很大的兴趣,他们喜欢观察和发现不同动物的特征。在以前的活动中他们已经认识了黑白皮毛和彩色皮毛的动物,为了让幼儿更深入地巩固对动物皮毛的认识,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希望能在游戏中引导他们自主发现,激发他们对动物们的美好情感。
活动目标:
1、在看看,猜猜,说说中巩固对动物明显特征的认识。
2、喜欢小动物,感受和小动物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动物图片(燕子,斑点狗,奶牛,斑马,熊猫,企鹅)
2、捉迷藏场景图3、动物局部图片和完整图片各6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价值分析:导入游戏,激发幼儿兴趣)
1、今天有许多小动物来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请你们闭上眼睛,一起数到5。
2、小动物们藏好了,你能找到他们吗?
二、捉迷藏(价值分析:在捉迷藏游戏中说出动物的特征)
1、斑马
师:说说你在哪里找到了谁?
师:从哪里看出来它是斑马?
师: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找到了斑马?穿着黑白条纹的小斑马出来罗。小斑马和你做朋友。
2、熊猫
师:为什么说它是熊猫?
师:熊猫身上哪些地方是黑的,哪些地方是白的?是条纹的么?
师:说得真清楚,大熊猫,真可爱。白肚皮,圆滚滚;黑眼睛,笑嘻嘻。大熊猫是我们的好朋友。
3、企鹅
师:有个小动物身上的黑白皮毛也和大熊猫一样,它在哪里?
师:企鹅身上哪里是黑的,哪里是白的?
师:你们的小眼睛本领真大,出来吧,小朋友找到你了。企鹅宝宝怎么走路的,我们来学一学,走走走。
4、小松鼠
师:我们找到几个好朋友了?你还找到了谁?
师:你怎么知道它是小松鼠?
师:小松鼠有什么本领?
(它会爬树,它的长尾巴可以让它在爬树的过程中保持平衡。)
师:小松鼠出来罗,长尾巴,大扫把;一蹦一跳去爬树。小松鼠,欢迎你!
5、长颈鹿
师:还有发现吗?你从哪里看出来是长颈鹿?
师:除了长长的脖子,你还从哪里看出来是长颈鹿?
师:一只长着长长的脖子、穿着橘黄色花花衣的长颈鹿被你们发现了。
6、大象
师:还有动物朋友,谁找到了?
师:大象的长鼻子有什么本领?
师:大象大象走过来,长长鼻子甩起来。咕噜噜,咕噜噜,哗啦啦,哗啦啦。
7、小兔
师:还有最后一个小动物呢,它藏在哪里呀?
师:小兔的长耳朵有什么本领?
师:我们一起请小兔出来吧。小兔一跳一跳地出来了。
小结:小朋友们,我们把动物宝宝都找到了,他们有的穿着黑白条纹的皮毛,有的是彩色皮毛的,有的有长鼻子,有的有长耳朵,长尾巴,小动物们都有自己的本领。
三、找动物朋友(价值分析:通过局部图片,找到更多动物。)
1、找动物
师:这个游戏真好玩,还想再玩么?
师:这次动物宝宝们躲在教室里,每个小朋友都要找到一个动物宝宝。这里有许多图片,他们告诉你要找到谁?请你们每人选一个图片,去教室里找一找。
2、说一说
师:你找到了谁?你是怎么找到的?
小结:小朋友们,你们真聪明,我们现在带着动物宝宝们回教室里和其他好朋友一起捉迷藏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流程清晰流畅,让幼儿用眼看、用嘴说、用肢体动作表现,以游戏的方式贯穿了活动的始终,让幼儿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里。同时我还运用了启发提问法、引导发现法、游戏操作法及观察法等,让孩子们在有趣的意境中获得知识,习得经验,真正体现到了玩中学、学中乐。
捉迷藏教学活动反思篇三
《捉迷藏》是一篇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作者用拟人、夸张手法,将黑夜、太阳和各种颜色都赋予了生命,以轻松、明快的笔调描述了太阳被黑夜蒙住眼睛来找,各种颜色宝宝来躲的捉迷藏的全过程。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又不发奇特的想象,能将孩子带入一个无限遐想的世界,又能激发孩子欣赏和学习的热情,很适合中班孩子欣赏、学习。
本次活动我主要采用了直观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动画,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散文诗的内容,帮助幼儿更好地感受了散文诗优美的意境。并采用游戏法,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发展其发散性思维。
捉迷藏教学活动反思篇四
散文诗《捉迷藏》的结构简单,内容贴近幼儿生活,诗中的黑夜、太阳和各种颜色都赋予了生命,能激发孩子欣赏和学习的热情,很适合我们班的孩子欣赏、学习。
针对我班幼儿的认知、个性特点,我设计了本次活动:首先借助幼儿已有的玩捉迷藏的经验猜测导入,激发兴趣;接着采用立体道具,边朗诵边演示颜色宝宝躲的地方来欣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还让个别幼儿找出颜色宝宝躲藏的地方,并鼓励幼儿用语言来表述出来:“x色躲在xx”,还带动全体幼儿一起学一学这句话,使幼儿在找找、说说中,轻松的掌握了句式,为以下的创编打下了基础。为了让幼儿感受创编的快乐,我把孩子们创编的内容编入散文诗中读出来,让他们体验到自己的了不起。特别是最后的游戏——捉迷藏,让每位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标记玩一玩,躲一躲,边尝试用散文里的句子说一说,“x色躲在xx里”,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给与了每位孩子的表述机会,真正体现了玩玩乐乐中学习了语言,在学习语言中体验快乐,在快乐的体验中增长知识。
但活动中也存在这许多的不足之处:在创编环节中,我急于求成,没有给与孩子们更多的引导,其实可以从孩子的吃、穿、玩具来提示,也可以从教室的四周的物体来寻找,这样便于有更多的答案,也更能促进孩子扩散性思维的发展;对于游戏中的混乱,在游戏前,我该规划躲藏的范围,让幼儿明确自己就是颜色宝宝,这样就不会出现躲到桌子下的现象。
捉迷藏教学活动反思篇五
活动目标:
1、会认读数字1和2,能理解数字的实际意义。
2、初步学会数的形成,知道一个数添上“1”能形成另一个数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概括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点子卡片和数字卡片1和2各一张。
2、《数学》上p.1。
活动过程:
一、认识数字1、2的实际意义——教师根据画面自编《捉迷藏》的故事,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说一说,大树后面藏着几头狮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教师分别出示点子卡片和数字卡片1,使幼儿知道数字1可以表示一头狮子。
——想一想,树上有1只松鼠,怎样才能变成2只松鼠?引导幼儿说出1只松鼠再添上1只松鼠,合起来就是2只松鼠。教师出示数字卡片2,帮助幼儿理解数字2的含义。
——让幼儿在图中找出数量是1和2的其它动物(或其它物品),并用语言正确表述。
——说一说,树干上藏着的数字分别是什么?
二、引导发现——说出数字1和2分别象什么,教师引导幼儿由数字联想到许多物体的形象及时肯定幼儿的每一个创意。
——教师分别出示点子卡片和数字卡片1和2,引导幼儿从周围环境中寻找数量1或2的物品。
三、活动结束
四、课后回顾
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数字捉迷藏》是我第二次开展了,这一次活动,我汲取了第一次活动中的不足进行了改进。
第一次数字藏在了兔子的身上,由数字构成的兔子,孩子们在找的过程,让孩子们在找的过程中学会讲述以自我为中心的上下左右,抑或是兔子身体部分,了解简单的方位。
第二次数字藏在了表格中,我用遮挡技术,我出示隐藏一半数字的数字格,让幼儿从中找出数字,孩子们根据没有隐藏的数字的一部分,分析猜测是哪个数字,活动气氛一下子被提升起来,孩子们争先举手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快就将10个数字全部召找出,并且幼儿同时学会了方位词“行”“列”,通过说“行”“列”就能马上找到数字。
第三次我们利用孩子们猜出的数字表格,进行猜数字游戏,这个游戏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也巩固了新的知识。
在最后的环节我给孩子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孩子们也表示勇于接受挑战,整节课幼儿都能积极的参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