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班数学朋友多又多教案篇一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各种袜子,能够按照袜子的颜色、花纹进行配对。(重点)
2、在袜子配对的基础上,能够按照底板的提示将袜子一一对应的进行收纳。
(颜色、形状、花纹的匹配)(难点)
3、培养良好的整理习惯和数学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袜子若干衣架若干袜子图片收纳盒
活动过程:
1、妈妈洗了很多袜子,太阳公公出来了,我们一起来帮她晒晒干吧(幼儿操作)
1、你是怎么晾的?两只放在一起晾起来的。成为一双
追问:如果只有一只袜子可以吗?为什么?所以必须要两只在一起。
小结:哦,你是吧两只袜子晾在一起,帮她找到了好朋友。
2、那你是怎么帮它找到好朋友的呢?我帮他找到和他一样的袜子
3、追问:他们为什么会成为好朋友?因为他们长得一样
4、追问:哪里一样?除了……一样,还有呢?(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对应的袜子)
放在一起大小一样,上面的图案花纹一样,颜色一样
5、取两只大小不同、图案和颜色相同的袜子对比:
这两只袜子是好朋友吗?(不是)
追问:科室他们花纹颜色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不是好朋友?(因为大小不一样)
6、你和谁是他的好朋友?(请幼儿找)
7、现在是了吗?他们什么地方一样?(大小是一样的)
小结:原来晾袜子的时候把颜色、图案、大小一样的两只袜子晾在一起就能帮他们找到好朋友。
1.太阳快下山了,袜子都晒干了,赶紧帮袜子宝宝找到他的家,把他送回去吧。(结合生活化的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幼儿操作)
2.你是怎么整理这些袜子?
(1)我帮袜子找到自己的家放进去
(2)把他卷起来放进去(要怎么卷啊?
小结:对,两只袜子叠在一起,然后像卷寿司一样一点点卷上去再放进盒子里。)
3.袜子和收纳盒藏了什么秘密?
(1)可以把袜子放到盒子里
(追问:那你觉得应该放在哪个盒子里?放在图案颜色一样的盒子里)
(2)盒子上面的图案和袜子是一样的。
4.你从哪里看出来?图片上看出来的
追问:这张图片告诉你什么秘密?
小结:原来收纳盒上的图片的图案和袜子的是一样的。
5.那我们区检查一下,看看袜子宝宝找对家了没有。(集体对证,幼儿再次操作)
6.(收集所有的,集体对证。)
刚刚大家都检查过自己的了吗?都对了吗?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小结:原来收袜子的时候我们要把颜色、图案、大小一样的两只袜子配成一双收起来,要袜子的颜色花纹要和柜子的颜色花纹相匹配,这样既整洁美观找起来也很方便。
小班数学朋友多又多教案篇二
1、能够按大小顺序将3以内的物体进行排序。
2、对排序活动感兴趣。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幼儿每人3片大小不同的树叶。
一、出示3片树叶,引导幼儿观察并比较大小。
1、讨论:这些是什么?数一数有几片树叶呢?(师幼共同点数说出总数)
2、讨论:这些树叶有什么不一样呢?哪一片最大?哪一片最小?
二、学习将3片树叶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序。
1、按从小到大排序。
(请1-2位幼儿上来排)
2、请幼儿拿出自己的'树叶,先比较出大小,再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练习排序,学说:小的,大的,最大的。
三、练习从大到小排序。
1、按从大到小排序。
师:如果把最大的树叶排第一,后面应该怎么排呢?(请1-2位小朋友来尝试排序)
2、请幼儿尝试从大到小排树叶,学说:大的,小的,最小的。
小班数学朋友多又多教案篇三
1.能够仔细观察饼干的形状,初步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这三种图形的特征。
2.在找朋友的情景中萌生给饼干分类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一盒装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三种形状的饼干、电话。
2.经验准备:吃过不同形状的饼干。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有一块饼干来到了我们小一班,它说自己没有饼干朋友,感觉很孤单,于是它想邀请饼干朋友来玩,你们说可以吗?这块饼干说,它先找长得像自己的朋友。
(二)找一样形状的朋友
1.你们看这块饼干是什么形状的,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圆形,没边没角。)
2.它打电话邀请饼干朋友说:“喂,圆形饼干们,小一班很好玩,你们想过来玩吗?”它跟谁打电话?(圆形饼干)
3.请拿圆形饼干的幼儿做接电话状。引导全体幼儿一一检查接电话的幼儿是否有圆形饼干。如果接电话幼儿所持饼干不是圆形的,就拿出来让全体幼儿分辨,并跟随老师用手指绕着圆形饼干摸一摸,进一步感知圆形的特征。
(三)找不同形状的朋友
1.我看到三角形饼干也来了(出示三角形饼干)。这样吧,我再打电话给三角形,请三角形饼干接电话。
2.圆形饼干打电话邀请朋友:“喂,三角形饼干们,小一班很好玩,你们过来玩吧。”
3.请拿三角形饼干的幼儿做接电话状。引导全体幼儿一一检查接电话的幼儿是否有三角形饼干。如果所持饼干不是三角形的,就拿出来让全体幼儿重点辨认,并跟随老师用手指绕三角形饼干摸一摸,再次认识三角形的特征。
4.正方形饼干也来了(出示正方形饼干),我也打个电话给它们,请正方形饼干接电话。
5.重复2、3步骤。
(四)幼儿操作练习
1.打开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4页。
2.讲解要求:刚才饼干找朋友的事已经写在书上了,请你们翻开书看一看有些什么形状的饼干,给同一种形状的饼干涂上相同的颜色。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并评价。
小班数学朋友多又多教案篇四
活动目标:
个------
2、知道班里除了有一个我,还有许多个我的好朋友,体验与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发现并感知1和许多的关系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个玩具雪花插片,红篓子、黄篓子各一个。
2、《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1、区别“1”和“许多”。
提问:红篓子里有什么?有几个?
黄篓子里有什么?有几个?
引导幼儿说出:一个雪花插片,许多雪花插片。
2、感知“1”和“许多”的关系。
(1)提问:红篓子里只有1个雪花插片,怎样变成许多雪花插片?
引导幼儿想出办法:往篓子里送雪花插片,边送边说:“我送了一个雪花插片。”
(2)提问:红篓子里原来只有一个雪花插片,现在有多少个呢?
引导幼儿感知1个、1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3)送朋友。
提问:圆圈里有几个孩子?圆圈里怎样可以只有一个孩子呢?
引导孩子依次走出圆圈,边走边说:“下次再来玩。”
提问:圆圈里原来有几个孩子?现在有多少个呢?
引导孩子感知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
3、操作练习:完成,幼儿画册第三册第四页的练习,巩固对“1”和“许多”的认识。
建议:
结合平时的生活活动、游戏活动,让幼儿反复感知1和许多的关系。
小班数学朋友多又多教案篇五
看朋友
1、在游戏的情景中感知排序的规律,并尝试按ab、abc、abb的规律排序。
2、让幼儿数活动中学着仔细观察和倾听。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ppt、操作材料(红、绿、蓝雪花片若干)、四种不同排列的小路图片
1、你们听过《小老鼠奇奇的》的故事吗?他是谁?
2、今天小兔又要到小老鼠奇奇家做客了,他请小朋友跟他一起去,因为小兔忘了小老鼠奇奇家该走那条路了,请小朋友帮帮他。
1、小兔来到了树林里,看见前面有好多条小路,看这里一共有几条路?(四条)
2、应该走那条路才能到小老鼠奇奇的家呢?每条路都有颜色的,记得小
老鼠奇奇说:“走一条颜色有规律的路才能找到他的家,到底哪一条路有规律呢?有什么样的规律呢?(红色、蓝色、白色)按这样的顺序,反复出现,就形成了规律。(第二条路对的)(abcabc)
3、蘑菇排队——感知aab的排序规律。
小兔继续往前走,它来到草地上看见什么?蘑菇是怎样排队?他们有规
律吗?它们排列的规律是什么呢?小兔请你们猜猜两个蘑菇后面是什么颜色的蘑菇,接着应该是缺了那只颜色的蘑菇?(aabaab)小兔踩了一只蘑菇把它当礼物送给小老鼠奇奇。
4、走过小桥——感知abb的排序规律。
小兔子走呀走,过了桥就要到奇奇家可是这座桥能过吗,为什么?小兔仔细一看,地上放着两块木板,只要把两块木板放到有规律的桥上就能通过啦,我们帮小兔找找这两块板应该放那里?(abcabc、abbabb)
1、尝试按ab、abc、abb的规律排序
小老鼠奇奇家到了,奇奇说:“春天到了,我要请朋友们来我家做客,要在门前铺一条特别的小路别人才能找到我家。今天请小兔和小四班的小朋友一起来帮忙。
小老鼠奇奇为你们准备了不同的小路的图片,但每条小路都是有规律的,请小朋友仔细看看小路怎么铺,有的小朋友是选两种颜色的路面,有的是选三种颜色的路面,然后一定要按规律来排列,朋友们才能找到奇奇的家。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有规律排序的情况
看看谁的小路最特别,它有什么规律。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