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合唱指挥的论文篇一
合唱指挥是通过手势、动作、表情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感受传递给演奏者与演唱者,一同进行音乐表现与音乐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合唱指挥者往往都是音乐组织群体的领导者与组织者,其不仅仅肩负着合唱训练指导的工作,同时还需要上台进行演出。从这一角度分析,指挥不仅仅是一个集组织、表演、训练为一体的艺术工作者,同时还需要拥有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高超的组织水平、渊博的文化知识以及熟练的音乐技巧,凭借自身独特的人格魅力与音乐感染力来发挥合唱指挥者二度创作的关键作用。其中,《普通高校合唱与指挥教学改革探究》是一本站在多元化视角对合唱指挥人才培养进行研究的书籍,使用了文献法、对比法、综合法等不同研究方法,对当前我国高校合唱指挥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探索,并且力求在现代教育理念下,通过一种全新的视野来研究合唱与智慧艺术,通过全新的思路来建设合理的合唱与智慧教学模式,研究合唱与智慧教学的艺术特点,探索音乐专业合唱与智慧教学的发展方向。
《普通高校合唱与指挥教学改革探究》提出,在合唱团队中合唱指挥是团队的灵魂,合唱指挥对音乐情感与内容的表达是否准确对于合唱效果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合唱指挥人才培养对于合唱艺术形式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在当前教育改革的环境下,合唱指挥教学需要跟随时代的脚步,摒弃传统合唱指挥教学中的不利因素,创新改革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实效性的提升,全面提升合唱指挥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综合水平。在以往合唱与智慧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对合唱指挥教学存在着一定的认识偏差,对于合唱指挥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过于强调合唱指挥教学中的指挥教学,而忽视了合唱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进而导致学生在合唱指挥过程中的指挥无法完全操控合唱局面。同时,合唱指挥教材在内容上缺失经典教材,高校合唱指挥的教材存在一定的缺陷,难以适应当前的教学形式,又无法完全体现合唱指挥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大多相似,缺乏新意,影响了合唱指挥教学改革的全面开展。
针对当前高校合唱指挥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在对《普通高校合唱与指挥教学改革探究》进行详读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高校合唱指挥教学改革的创新提出了建议:
第一,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在合唱指挥教学中教师要突出教学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积极学习合唱指挥的热情。合唱指挥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教师要结合合唱指挥教学的特点,通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音乐审美能力,通过音乐与教学手段相配合的方式,使学生获得内心的真实感受,进而引导学生将体验转变为合唱指挥的肢体作用。
第二,健全合唱指挥教材。合唱指挥教材的编写要基于正确的指导思想,紧密结合合唱指挥实际情况,力求实现基础性与实操性,注重理论知识准确性与系统性,重视合唱指挥的训练与实践。同时,教材内容的编写与曲目的选择需要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要大力弘扬民族音乐,尊重多元化文化。内容的编写要重点突出与基础教育特征相符合的关联性。
第三,改革合唱指挥评价方式。当前对合唱指挥教学评价的形式主要是每个学期最后的期末考试,形式与内容都较为单一,再加上对评分标准要求不够严格,合唱指挥考试成为了视唱考试,难以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因此,当前合唱指挥成绩评价标准是较为不合理的。合唱指挥学生的学习成绩应该由学习态度、学习过程、期末考试成绩等几个部分共同构成,其中期末考试成绩与评价成就需要进行合理的比例划分,平时的成绩占60%,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学习态度、学习表演。最后的期末考试成绩占40%。
具体来说,合唱指挥教学实践的开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合唱指挥训练中都需要始终秉持其艺术性。除此之外,科学性也是合唱指挥表演或训练过程中需要重视的内容。在合唱指挥教学中融合科学的教学理念与方式,能够有效强化学科的严谨性。然而在传统合唱指挥教学中主要将重点放在了合唱指挥教学的艺术性上,对科学性的关注不够。因此,高校合唱指挥教学需要从深化科学性的角度来进行。在合唱教学中要增强其科学性可以从合唱指挥教学的基本训练、曲目选择、合唱作品处理等不同环节开展。在合唱的基本训练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关注学生表面的合唱效果,关注合唱的均衡、协调,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基本功,关注学生气息、练声以及和声的训练。其中,尤其要重视学生的歌唱发声训练,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发声特征,并且能够按照自己的发声特征来使用正确科学的发声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自主调节发声技巧,以便快速地融入到合唱学习中接受合唱排练。在合唱曲目的选择方面,教师要尽可能做到循序渐进。在教学初期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难度相对较低的合唱作品进行训练。例如,以三声部为主的青少年合唱曲目,对于这类型曲目学生不仅仅可以轻松地驾驭,同时还有助于教师更加熟悉学生的歌词特点与歌唱水准。在合唱训练后期,教师可以选择难度相对较大的四部合唱曲目或者舞台演出性较强的演出作品,以培养锻炼学生合唱的综合实力。在声部的排列方面,合唱教学更加需要有针对性。教师不能像训练专业合唱团体一样过早地固定学生的'演唱声部,而是要有计划、有安排地对高声部与低声部的学生进行定期调换,让学生可以全面提升合唱的综合实力,并且改善声部的听觉能力。在合唱该作品处理方面,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给学生合唱作品外在的和声、曲式分析等,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领悟出合唱作品的灵魂,即为感受合唱作品的情感,让学生在合唱过程中充分将作品中的情感传递处理,并且对学生形成一定的启发,利用不同声部组合、不同技术运用,来传递不同的情感。在指挥教学方面要增强其科学性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要引导学生根据发声原理科学地确定合唱音响。从合唱演变发展的历程来看,其分为两大流派,分别为东罗马流派以及西罗马流派。这两大合唱流派的合唱音响有所区别,指挥动作也不同。相对来说,西罗马流派的发声更加靠前,指挥动作往上,而东罗马流派发声靠后,指挥动作往下。在合唱表演过程中,大部分的合唱作品都属于西欧,需要靠前发声,并且中文发音与西罗马的音响特征更加接近,所以很多中国合唱作品也需要靠前演唱。基于此,在进行指挥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获知正确的发声方法与原理,让学生掌握不同的合唱音响。然后指导学生按照作品的不同特征来确定合唱队员的发声方法,对自己的指挥动作加以调整,力求获得合唱音色的统一。二是引导学生科学地对声部进行爱划分。在指挥过程中需要面对的是合唱的人,指挥的主要任务就是将声部和谐地统一起来。但实际情况是每一位演唱者都是独立的个体,发声器官不同会直接影响到发声状态不同。在指挥的过程中要考虑到这一点,引导学生根据具体的合唱要求进行有序的配合,以准备表达出作品的风格与情感。
第二,开展合唱与指挥的联合教学。目前高校合唱指挥教学相互独立的方式需要相应转变。相对独立的教学方式使得合唱与指挥相互脱节,严重影响了学生合唱指挥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需要实现合唱与指挥的综合教学,让学生轮流体会指挥与合唱的角色。教师可以采用双向交流的体验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实现合唱与指挥之间的专业知识互补,进而形成正确、科学的互动循环。这种合唱与指挥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加准确地控制音准,更好地控制节拍规律,并且学会如何培养指挥或演唱的节奏。教师在联合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指挥与合唱相互协调的角度进行思考,并且掌握多声部合唱、音色、音量转变等环节的具体指挥。教学在排练合唱指挥作品的过程中可以引用这种联合教学方式,让合唱与指挥教学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配合,进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合唱指挥实践技能。同时,在合唱指挥教学的过程中强化感知训练,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合唱与指挥技巧的同时了解最基本的律动。例如,在进行“拍点”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形成一种本能的律动关系,但是这种本能的节奏律动难以将多种律动关系清晰地表现出来。因此,在合唱指挥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清晰地意识到每一个动作的拍击都需要拍点。要提升拍点的准确性就需要留意在指挥过程中如何灵活地使用肘腕关节,灵活地控制手腕的力度。学生在经过专业的感知训练后则可以将本能的律动感受融入合唱指挥过程中。
总的来说,合唱指挥的教学现状不甚理想,为了提升合唱指挥教学的实效性,为社会输送更多综合型、高水平的合唱指挥人才,就需要从教学理念、教材建设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寻求新的教学方式,以适应合唱指挥教学的需求。在合唱指挥教学改革中还需要注意跟随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地变化,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能够更加投入到合唱指挥的学习中。
在笔者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5yjazh010)《海南黎族竹木器乐研究》期间,《普通高校合唱与指挥教学改革探究》为笔者提供了大量资料与有益的启法思路。笔者认为,合唱指挥的教学现状不甚理想,为了提升合唱指挥教学的实效性,为社会输送更多综合型、高水平的合唱指挥人,就需要从教学理念、教材建设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寻求新的教学方式,以适应合唱指挥教学的需求。在合唱指挥教学改革中还需要注意要跟随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地变化,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能够更加投入到合唱指挥的学习中。
作者:丁岩单位:海南大学艺术学院
合唱指挥的论文篇二
摘要:随着社会市场化的发展和全民健身的目标,高校中传统的竞技体育培养模式已经显现出社会的脱节,因此我们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开始改革,通过查阅文献,在体操课程的损伤和恢复方面的研究比较多,在体操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方面研究的还不是很足。
关键词:全民健身;体操;改革与创新
体操作为最古老也是时间历程最长的项目,发展越来越缓慢,随着规则不断的进化改变,难度逐渐上升,导致体操“越来越难”。参加体操项目的人越来越少,体操非常难发展到大众体育中,大众体操这条路越走越窄,越走越难,在基层中体操开展项目最多的就是高校,目前高校体操教学也是按等级套路传授学生,这么多年没有大的变化,这就导致目前大众体育与市场的严重脱轨现象,在实际应用中体操的范围逐渐受到影响,社会开展层面打不开。作为体育项目的老大哥受到限制在全民健身大背景下,我们应该积极改革创新体操教学方法,使体操的教学与社会应用接轨,力求做到简单易学、内容丰富、贴近实际、增加趣味性,让体操项目逐步发展起来。
一、全民健身背景及发展史
(一)全民健身背景
全民健身计划是国家体委会联同各个体育部门、群众组织和各个社会团体在国务院领导下积极推出的一项针对全体大众、全民参与的一项体育健身计划,是基于当时的环境,与现代化社会主义目标的实现、跨世纪战略的发展是相配套的,怎样顺利的执行这项计划,是目前所有体育者面临的重要问题,引导人民群众积极投入到全民健身计划中,配合此计划顺利实现,使人民群众成为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性活动。
二、体操课在高校中开展的现状
(一)目前各个高校对体操课程不是很重视
由于体操项目的老套导致体操的生源逐步下降,加之高校的扩招以及很多理工科转体育的增加,从中学开始学生体育课就对体操不够重视等原因,造成目前学生体操意识及体操理念的淡薄。
(二)课时量的减少
由于近几年健美操、艺术体操、体育舞蹈、啦啦操的红火发展,课程越开越多,体操课课时量越来越少,例如我校体操课程只有一学期72个课时,相对于庞大的体操课程,这些课时量确实有点捉襟见肘。但是这也促进了体操教学改革的过程。
(三)教学重点的偏移
高校学生现在通常实践性比较少,最基本的队列队形都没完全掌握,等到实习时才知道队列队形的重要性。我们教师与学生都忽略了最基本内容的重要性。导致现在学生口令时常出错,队形的调动与体育活动的组织能力严重不足。包括现在体操最开始的广播体操的学习,学生也只是会做操了。(四)成绩评定的.不合理性目前我们最终给学生的成绩评定存在着看重技术、轻视教学能力、看重最终结果、轻视整个过程的整体现象。在整个成绩中,竞技的内容占有很大的比例,像团体操的内容、基本体操的内容有时成绩里面都没有体现。这样就与市场脱轨脱节。学生掌握的是“哑巴体操”,所以这种教学还是不科学不太合理。严重影响着体操的发展和进步。
三、体操教学创新与改革的内容
(一)基本体操
体操中最基本的内容就是基本体操,它是体育教学与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组织内容与训练手段,也是关系到全民健身的重要内容。基本体操主要包括队列队形练习、徒手体操、持轻器械体操。我们通常教学的重点会是队列队形练习和徒手体操教学。
(二)器械体操
器械体操教学应从实际出发,挑选一些符合大众健身、既简单又实用的内容,关键以培养发展学生能力为教学要求。教学能力是体育教育学生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地方。体操教学关键点在于授人以渔,让学生真正学到东西。对动作进行讲解、示范,在学生做动作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动作技术规格,及时引导学生查找自己动作的错误,然后用专业的体操术语把正确的动作和自己的错误表述出来,然后大家跟老师一块探讨,寻找错误的地方。
四、对传统体操课改革的对策
体操传统竞技教学观念向大众性、全民健身性和社会娱乐性的观念转变。我们应该改变观念、强化认识、加强观念的宣传力度。摆脱一直遗留下来的竞技体操的传统框架,彻底改变脑海里的重竞技动作、轻视能力,重视专业理论知识、轻视全面素质培养的教学能力和理念。转变素质教育的教学观。要开发体操的多元性特点,多发性功能,调整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重新让体操展现其在教育、健身、娱乐和表演等方面的功能和特性。
五、结论
体操课程的设置目前仍以竞技体操为主,这样就阻碍了体操项目多元性的发展,也就阻碍了体操项目的发展,我们现在要改变体操课程的观念,尊重学生主体发展和需要,紧密联系社会需要,建立一个以全民健身体操为主,竞技体操、边沿体操为辅的多元性体操教学体系,充分开发和挖掘体操的健身功能,促进学生积极的掌握体操的内容,也坚定终身体育的思想,让体操项目重新回归社会市场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华慧.新时期中国高校体育对健康个性化教育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4):38~39.
[2]张予南,等.对体操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热与冷”现象的社会学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6(2):238~240.
[3]陈琦.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长征出版社,.
合唱指挥的论文篇三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的联系更为紧密,高校财务会计专业具有加强的市场性、实践性,适应市场经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财务会计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是新时期的客观要求。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分析了方法创新的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创新对策,具体如下。
一、高校财务会计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性
(一)满足高等教育、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进入新时期,市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的互动性、关联性更强。为了满足高等教育、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高校财务会计专业在教育教学上也应该进行相应的调整。只有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完善专业知识体系,建立完善的实践体系,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将高等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二)提高学生操作能力的实际需要
以往的高等教育偏重于理论层面,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存在欠缺,解决和改善该问题成为高校的重要课题。而要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除了要从思想层面转变对财务会计及教学的认知,还需要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只有保证思想、行动并行,才能使理论联系实践,提高高校财务会计教学的科学性。
二、高校财务会计教学方法的创新对策
(一)转变财务会计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的创新源于思想认知层面的转变,只有由内而外的转变、创新,才能让高校财务会计教学得以改善和发展。总的来说,财务会计教学理念的转变就是要使教学贴近市场、满足市场需求,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挖掘学生的潜力,在确保学生理论水平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具体来说,应该做到如下几点:其一,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要满足学生的需求,并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赋予课堂足够的趣味性。其二,巧妙设置问题情境。财务会计实践性较强,在实际的岗位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巧妙设置问题情境,以增强学生提问、质疑、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三,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学生步入社会会成为独立的主体,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胜任岗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在教学中,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学生质疑、探究、思考。其四,营造科学、和谐的合作关系。学生之间是竞争伙伴,也是合作的朋友,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点,发挥学生之间的“矛盾关系”,优化教学内容、流程、情境,提高教学质量。
(二)做好财务会计考核工作
现在高校学生的就业压力较大,临毕业的学生除了课业负担之外,还要准备考验、找工作等适宜。与此同时,大部分高校的会计实践课程也都安排在这个阶段,可以说这个阶段对学生是最为关键和重要的阶段,如果缺少了实践的锻炼,不但无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还减少了学生就业的资本,对学生将造成巨大的影响。为此,高校应该做好财务会计专业的考核工作,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实践实习;高校要建立完善的考核指标,确保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教学充分锻炼自己的能力,达到既定的实践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提高教师队伍教学素质
教学方法的创新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学,为了更好地创新教学方法,高校应该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具体来说,要做到如下几点:其一,加强教师队伍改革。为提高教师素质,应该对教师施加一定的压力,让其感到紧张感,激发其教学改革、创新的主动性。其二,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高校应该做好对教师的考核工作,对优秀的教师进行奖励,对表现不佳的教师给予惩罚、再教育。其三,借助外部“智脑”。高校应该聘请知名专家、学者、教师培训、讲座,提高财务会计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其与时俱进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四)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高校财务会计专业实践性较强,实践是检验教学创新效果的核心指标。为了确保实践演练、试验等的进行,高校应该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建立规范的校外实践基地、科研基地、模拟岗位基地等,为财务会计教学创新改革创造条件。此外,高校还应该争取财政资金,建设最新的实践实习设施,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必要的设施和场所。
三、总结
本文分析了高校财务会计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性,提出了高校财务会计教学方法的创新对策,以期更好地促进高校财务会计教学的发展。
合唱指挥的论文篇四
一、问题的起端
网络购物因其方便、快捷、价格实惠等特点已经广为大众接受,但因此而产生的纠纷也不在少数。湖南某大学的快递公司要求收件人必须到固定地点自取,该校法学院学生朱某认为,快递公司有义务将包裹送到快递单上的地点,没有送到属于违约。于是朱某向湘潭市雨湖区法院起诉,要求法院确认快递公司合同违约,赔偿2元,并要求对方赔礼道歉。快递公司对此解释说,不送包裹到指定地点是怕学生在上课。湖南的“网购自取”并非孤例,快递公司在配送高校包裹时,普遍要求收件人必须在某个时间点之前到指定地方取货。快递送货上门(并非要求精确到家门口)是一种交易习惯,朱同学认为快递公司需要承担“送货上门”的义务也是基于这种交易习惯演化而来。但是,也有观点认为,从快递行业发展的角度和学校管理制度而言,“网购自取”并非违约,而是交易习惯的“新发展”,对此应当如何判断?交易习惯在处理此类纠纷时能够起到哪些作用?随着商业社会和互联网经济的兴起,新的民商事纠纷层出不穷,如何在处理此类纠纷时适当嵌入“习惯”,使其在解决纠纷时发挥积极作用?以下结合“网购自取”纠纷进行讨论。
二、“习惯”:一种合作的道德
(一)“习惯”的法学解释
“习惯”到底是埃利希在《法社会学原理》中所说的“行为规则”,还是休谟所谓的“一种自然法原则”,抑或是一种“人类社会的自发秩序”。又或许,仅仅将其视为一种“根据”。商事习惯的诞生则更具身份属性,商事习惯及商人行会的规章制度,仅仅适用于商人身上,属于“阶级性的职业法”。而这种商事习惯往往产生于商事实践的需要。在罗马法时期,许多商人间的习惯就开始解决罗马法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古罗马法学家也承认,罗马市民法并不能支配全部行为,许多行为是由包括万民法在内的习惯法支配。正是这种万民法支配着罗马帝国范围内的绝大多数类型的商业交易,所以,才会有许多法典明确规定,在没有习惯的时候才适用法律。伯尔曼称其为“一种从习俗(行为模型)意义上的习惯到更为细致地加以界定的习惯法(行为规范)的运动。”正因如此,如何理解“习惯”便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二)“习惯”的道德理解
“习惯”在其天生的血液中所带有的那种独特基因———道德。这也就是萨格登所认为的,视习惯为一种“合作的道德”(moralityofcooperation),当一个团体中几乎所有人都遵从习惯时,“习惯”便凝聚了道德的力量;同时,若个人遵从惯例并且与其交往的其他人也都遵从惯例时,基于这种互利原则(mutualadvantage),情形对每个人都是有利的,于是“合作的道德”便演化了出来。法律总是由社会的一般观念所造就,很显然,正是“习惯”造就了法律的道德观念。就像康德和黑格尔认为的那样,当他们将法律的基础建立在自由和平等之上时,他们以为这是一项伟大的发现。其实,这不过是确定法律奠立于惯常的行为方式之上而已。只要信守契约对双方来说都更为有利,契约就能自我实施。这就是所谓“互惠性”(reciprocity),而针对“互惠性”,更重要的是一种“相互惩罚的可能性”,金迪斯等人的研究表明,在囚徒困境博弈策略集合中引入“惩罚”策略,能够极大地扩展合作的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也即是扩展“习惯”的适用。当契约双方都默认这种“合作的道德”时,契约便能够自我实施并实现互惠。而当契约中的一方试图将原有的行为模式向有利于己方的目标进行“改变”时,双方之间原有的“合作”平衡就会被打破,“网购自取”便是该情况的一种表现。
三、“网购自取”纠纷中“习惯”作用的微观探寻
(一)“习惯”的判断:违反抑或演化
我们可以将未“送货上门”视为对既有习惯的违反,但也有对立观点称快递单上的“约定地点”不能限定为具体地点,而应该指的是一个范围,快递如果送到最近的网点自提,应当认定为送至约定地点。而所谓自提应当被认定为是快递运输行业的“默示条款”。这种逻辑俨然宣示“网购自取”不是对“送货上门”这一旧习惯的违反,而是确立了一种新的交易习惯。违反抑或演化,二者如何区别?爱德华·柯克爵士认为,确定“习惯”有两个标准:“共同的习俗,以及时间久远”。而卡特则认为,“习惯”的4个标注是“古风性、持续性、确定性和合理性”。
笔者认为,确定一个习惯应该从公认性、沿袭性、确定性和合理性这4个方面入手,习惯应属当事人之间长期遵循的惯例,达到公众知悉的程度。快递行业送货上门已经是一种公认的习惯,它提供了一种惯常的行为模式。虽然对此也有一些变通方法,例如,与收件人协商将快递放在物业处或者架空层的“收件宝”。还有一些快递宁愿支付一些费用给小区门口的超市、小卖部、杂食店甚至西服定做的店,让他们帮忙保管快递。但是,这种变通是基于双方合意的结果。这种变通与学校里的快递公司“网购自取”是存在不同的。也就是,你可以选择告知快递员不要放在代收点,而让他在另一个时间点为你送货。但是“网购自取”则是非协商性的`,为了得到货物,你只能自己去提取。大多数人因为力量相差悬殊而选择“忍气吞声”,但是也有人会对此表达不满,有的会因此而对簿公堂。
(二)“习惯”的作用:新问题产生过程中的调适
在某些新问题产生的过程中,“习惯”除了发挥指引作用,提供裁判依据外,其另一作用就是通过不断发现“习惯”本身来调整和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问题由此产生:当经济活动中的一方擅自改变交易“习惯”的某些细节后,如何应对?或者说“习惯”本身能够发挥何种作用?面对“网购自取”中快递公司的做法,我们依旧需要依靠“习惯”来抗辩。“习惯”不仅仅提供了“送货上门”这一行为模式,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去发现交易中所暗含的某些道理。网络购物区别于实体店购物的一大原因就是便捷,而一旦快递公司为了自己节约了交易成本,就给收件人带来不便时,这便与“送货上门”所衍生出的便捷理念背道而驰。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这不是一个帕累托改进,因为交易习惯的订立完全是协商能力不平等的两方订立的。这种改进如何成为可能?应当做到兼顾效率与“习惯”,也就是说,从效率最大化的角度考量,要让“网购自取”成为常态。那么,我们就必须借助卡尔多-希克斯改进的方式对受损失一方给予补偿。
例如,你可以在自取和送货上门之间自由选择。送货上门当然是应该的,所以,对于去快递点拿快递的行为应该由快递公司给予一些鼓励和优惠。虽然在“网购自取”纠纷中解决的方式是通过诉讼,但是,通过对“习惯”作用的探究,我们可以利用“习惯”来判断如何改进更有效率且更符合交易双方利益的规则。
四、“习惯”作用之宏观审视:
思维嵌入、提供模式与发现规则道格拉斯·诺思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博弈规则”,而正式规则只是型塑人们社会选择的约束的很小一部分,“习惯”等普遍存在的非正式约束则在规范行为等方面作用巨大。从“习惯”的法学意义上而言,其作用在于厘清规则与权责,协助解决纠纷。
(一)作为理性思维嵌入的“习惯”
韦森认为在市场经济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习惯”(其称为惯例)是一种“显俗”,其约束和调控人们的社会行为。他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市场经济本身是由“习惯”和“习惯”行为所构成的,而法律等正式制度则是在“习惯”等非正式制度失灵时才开始发挥作用。“习惯”作为一种纽带构成了市场运行的基础。于是,将“习惯”与“竞争”视为市场的基础性力量也不足为奇。如果“竞争”是起动力作用的话,那么“习惯”则承担市场的平衡作用,二者共同维系市场的运行。当然,这种具有规范意义的“习惯”并不是随意形成的,这种“习惯”往往是与特定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条件相联系的,并在这种社会生活环境中逐步获得了某种规范的意义。“习惯”的发生需要依托具体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因此,正如苏力先生所言,不会在先期自发产生足以支撑现代化所要求的一系列制度的“习惯”。所以,在市场机制中合理嵌入“习惯”思维有助于维护市场运行的稳定。
(二)提供行为模式的“习惯”
jody·s.kraus在《法律设计与商业习惯的演进》一文中认为,只有当商业规范提供给商人的关于采纳商业惯例的方法,与每个商人都从头开始相比,平均算起来在成本上更有成效,商业规范才能形成。在历史演化中,制度变迁、契约以及经济绩效等等一些关键性的问题,都取决于在多大程度上契约能够低成本地得以实施。这体现出对效率的需要。有学者主张“习惯”所具有的效率性,卢埃林将商业惯例作为证明交易效率的最好证据。他认为,当事人在缔约时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当事人都同意某一项交易,这就证明该交易是有效率的。由此,卢埃林推导出了这样一种观点:一般惯例通常是有效率的。
但是萨格登认为不然,其认为即便没有“最大化社会福利”,这些惯例也会“趋向于成为规范”。而在效率之外也有人提到“习惯”的另一种功能,那就是:默认。根据不完全契约理论,当一些问题合同未能明确说明,法律就应当提供一项默认规则,默认用“习惯”来进行解释,这正是以意思自治为基础的合同法理论所要尊重的。法律无规定则依“习惯”,这种提议的预先假设是,法院能够不通过自己的偏好替代当事人的偏好而确认相关的“习惯”,巴内特的首要主张就是尊重当事人的主观意图。对此,哈耶克也持相同态度,他认为只有以这种方式,当事人自己的“地方性知识”才可能被呈现出来,从而产生比一个中央计划者所能获得的更为公平和准确的配置。在这一点上,巴内特与效率论的支持者们持有相同的观点,对于法院依靠自身力量很难确认的事物,“习惯”能够为之提供一个指南。
(三)发现规则本质的“习惯”
“习惯”虽然为实践提供了一种行为模式,但其不只是有意的默认条款,还存在真诚的意见分歧,这些都会导致争议,从而为法律裁判者留下适当的解释空间。商业惯例的方法与规范,在其中心是意思明确的,但在其边沿则模糊不清;对处理极端的或者非常的案件,它并不能提供什么明确的指导。但是,正如卢埃林所坚持的:“习惯”对于辨别商业目的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即便是法官,也很少能分辨出当事人的商业目的,他对于法院能够发展出一套好的商法规则并不抱有信心。如果是一个经验老到的法官,他可能可以妥善处理,但是另外一些法官则需要寻求帮助,而他们寻求帮助的来源有三个:仲裁者、习惯与商会规则。所以在这一点上,卢埃林依旧相信商业习惯的效率性。虽然他也承认习惯调整的是那些正常时期的商业活动,而对非常时期的案件,并不具有有效的解决办法。卢埃林所认为的习惯,是用来敦促法院去发现商业实践中用以解决商事纠纷的规范。这向我们揭示了“习惯”力量的实质:发现规则本身。“习惯”的自然属性中所带有的缺点毋庸置疑,但是,伴随它而生的同样有一种巨大的力量,我们通过研究习惯,理解习惯,从而发现孕育其中的精髓,而这正是用以解决纠纷的宝藏。许多案件的处理并非完全依照法律规定进行三段论式的推理,正如同苏力先生所言,有时也会放弃制定法的根据,使整个案件都似乎行进在一条“没有法律航标的河流上”。三段论式的推理可以得出结论,却不能平抑人们内心的纠纷。正如坎伦斯所言,我们求助于商法中的“习惯”,其实是向某种“道德反映”(moralreflection)的求助。这就是本文的主旨所在,法官运用习惯的思维,发现其中所暗含的道德与文化精髓而进行判断,不仅仅是单纯的运用习惯,还是掺入式而非纳入式的运用习惯。
五、结语
“习惯”的形成得益于社会生活中人的行为互动,其是一种社会的内生制度,也可以认为是人类基于合作目的而产生的行为规范。其凝结了有关特定社会的环境特征、人的自然禀赋和人与人冲突及其解决的信息,是人们在反复博弈后形成的在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循的“定式”。一方面,需要借助社会组织的力量,将某些基于行业属性、地缘属性的习惯进行整合,让社会组织去促成软法乃至前习惯规范的诞生。另一方面,需要在解决民商事纠纷时及时嵌入习惯思维,尊重习惯做法,用“习惯”提供的行为模式来行商处事,在发生纠纷时借助“习惯”来发现规则,同时给予裁判者可供借鉴的参考标准。在民商事纠纷的处理中嵌入“习惯”,充分发挥“习惯”的作用仍然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课题。
合唱指挥的论文篇五
从现阶段发展而言,合唱指挥属于所有音乐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课程。为此,教师理应提高重视程度,创新教学方法,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一、合唱教学开展需要贯彻的基本原则
(一)流畅易懂。在进行指挥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向学生们明确指挥是整个表演的核心,不断有任何中断,因此在表演活动中必须做到十分流畅。同时自己的手势也要十分易懂,促使学生们能够有效了解指挥的真实意图。
(二)果断性。在进行指挥教学实践的时候,教师应当合理贯彻果断性原则。指挥者自身的表现不能有任何拖泥带水,通过强大的气势才能做到充分引导,促使整个合唱质量能够达到预期水平[1]。
(三)跳连结合。对于高校指挥教学来说,整个活动的节奏具有较强的动态性,因此需要将跳连结合在一起。以此产生良好的效果,促使广大观众能够获得更好的感受。
二、当前合唱教学开展的实际现状
(一)对于合唱指挥教学缺乏重视。合唱和指挥二者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因此彼此之间相互关联。然而部分教师对于音乐指挥课程的'理解过浅,对其重视程度不足,仅仅只是在课程中讲解指挥的方法。如此一来,学生们很难掌握从合唱角度理解指挥本身,进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法存在较大问题。在开展指挥教学的时候,教师应当对原有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以此确保教学具有足够的质量。然而目前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们的学习变得非常被动,整个课堂的氛围也非常枯燥,进而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三)理论和实践发生脱节。合唱指挥对于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均有着很高的重视,因此必须将二者结合在一起。然而部分学校的课程不够合理,仅仅只重视理念的传输,对于学生实践水平的提升不够重视,导致其积极性受到了严重影响。
三、合唱教学开展的方法改革和创新
(一)对于学生乐感的培养提高重视。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而言,节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因此教师理应对此提高重视,通过针对性训练方式提升学生们的音乐节奏感。通过让学生们摆动肢体的方式对音乐节奏本身能有更为深入的理解,进而使其快速掌握音乐节奏,促使整个合唱活动变得更为流畅[2]。对于合唱指挥来说,其本身必须具备较强的音乐鉴赏能力,以此才能在实际指挥的时候,对作品本身散发的内涵予以把握,并对其重新创作,提升整体表现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因此,对于指挥学生的乐曲鉴赏能力培养同样十分重要。例如,教师可以定期为学生们提供不同的音乐作品,促使其赏析水平得到提升。
(二)提升指挥教学的科学性。首先,教师需要结合学生们的发声原理,以此对具体的合唱音响予以明确。由于整个音乐史中在合唱方面存在多个不同的派别,从而使得指挥动作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教师理应引导学生们有效掌握发声的基本原理,以此为基础认识各类不同的音响。进而在合唱的时候,其音色将会变得更为统一。其次,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们合理展开声部划分。指挥者需要面对全班同学,其自身任务便是整支队伍的声音划分成多个不同的还说能不,随后再对其进行统一。然而学生们由于音乐基础相对较差,因此其实际发声的状态完全不同,音色也有着比较大的差别。而采取划分声部的方式可以让其根据自身条件更好地进行发音,并且对于团队配合方面也能带来较大的益处[3]。
(三)注重“合唱”和“指挥”的联合教学。目前来看,不少教师在实际授课的时候,往往会对“合唱”的学生和“指挥”的学生采取分开教学的方式,从而使得二者之间很难有效完成衔接,并且对二者综合能力的提升也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此,教师应当给予学生们一些互动的场景,让其不断交换角色,从而尽可能让每个学生体验不同的角色。而在表演结束之后,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们进行提问。例如:“合唱和指挥的角色有什么差异?”学生们由于得到了切身体验,因此能够深刻分析出二者的异同、如此一来,其整体水平便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四)心理效应和律动教学。普遍学生的情绪起伏相对较大,但同时由于年龄的增长,其理性思维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此时教师便可以紧抓这一特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点,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其中,最为常见的便是心理效应和律动教学。例如,部分学生对于音乐课程缺乏兴趣,喜欢在上课时睡觉。此时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们进行户外学习,到周边的公园之中感受大自然。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与学生们共同嬉戏。如此一来,学生们的内心将会得到极大的放松,与教师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大家彼此之间能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进而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提升高校合唱指挥的整体水平。教师理应对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和创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设置,从而满足其自身的需要,进而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志鹏,王志勇.高校合唱指挥教学方法创新探究[j].北方音乐,,21:188.
[3]陈晓,薛玉洋.高校合唱指挥教学方法的创新探析[j].北方音乐,,04: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