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刑法自学心得篇一
在学习国刑法的过程中,我不仅仅了解了我国刑法的制度和体系,还对刑法的价值和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刑法是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公民合法权益、打击犯罪行为的重要法律工具。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学习国刑法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国刑法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控制工具。刑法的设立是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利益。它规范了社会公德、道德和行为的底线,防止人们触犯法律红线,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刑法不仅仅是一种法律规定,更是一种社会准则的体现。在我的学习中,我发现刑法紧密地联系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刑法适应性强,能够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调整。因此,国刑法在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国刑法强调公正与权利的平衡。刑法要求对于犯罪分子必须进行追究和惩罚,以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但是,国刑法也注重保护被告人的权益,确保司法程序的合法性和正当性。我学习到,在刑事审判过程中,被告人拥有辩护权和申辩权,法官和检察官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程序来调查和审判,确保案件的公正和权益的平衡。这不仅体现了人权的尊重,也保证了刑事审判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再次,国刑法以预防为主,注重犯罪的预防和治理。在学习中,我了解到刑法的最终目的并不是简单地对犯罪进行惩罚,更重要的是预防犯罪的发生和减少犯罪的危害。刑法通过立法、执行和司法实践来预防犯罪和治理犯罪,希望能够通过严格执法和刑罚的公开、公平、公正,有效震慑犯罪分子,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因此,在刑法体系中,预防和治理是保证刑法的有效执行和社会治安问题解决的基础。
最后,国刑法强调公民的法律意识和责任观念。刑法不仅仅是执法机构约束行为的工具,更是通过教育和宣传来引导公民养成合法行为的意识和责任感。在学习刑法的过程中,我认识到每个人都应该有自觉遵守法律的义务,不能违法犯罪。国刑法通过惩罚犯罪和宣传教育等手段,培养和提升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加强履行社会责任的认知,增强公民的法治意识和公民责任,从而全面提高社会对法治的尊重和信任。
总而言之,国刑法对于社会的稳定和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了刑法的价值和作用。它不仅是一种社会控制工具,还强调公正与权利的平衡、预防和治理犯罪、公民法律意识和责任观念的培养。只有进一步提高法治意识,加强法律教育,加强刑法的宣传和执行,才能保障社会稳定和公民权益的有序发展。
刑法自学心得篇二
3、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孟德斯鸠
5、法律的真谛,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更没有绝对的平等。——我国著名法学家郭道晖
8、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安提戈捏
9、法不禁止即自由。——法谚
10、法无授权不得为,法无禁止不得罚。
11、举证责任之所在,即败诉之所在。——法谚
12、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马克思
14、无论何人,如为他人制定法律,应将同一法律应用于自己身上。——阿奎那
15、真想解除一国的内忧应该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机会。——亚里士多德
16、宪法是一个无穷尽的、一个国家的世代人都参与对话的流动的话语。——劳伦·却伯
18、法律是人类为了共同利益,由人类智慧遵循人类经验所做出的最后成果。——强森
19、法治意味着,政府除非实施众所周知的规则,否则不得对个人实施强制。——哈耶克
20、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体系中生活比在无拘无束的孤独中更为自由。——斯宾诺莎
22、宪法创制者给我们的是一个罗盘,而不是一张蓝图。——波斯纳
24、民众对权利和审判的漠不关心的态度对法律来说,是一个坏兆头。——庞德
26、一项法律越是在它的接受者那里以恶行为前提,那么它本身就越好。——拉德布鲁赫
27、自由就是做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事情的权利。——西塞罗
29、法律解释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寻获其时代问题的答案。——拉伦茨
30、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话,全部藏书就会变成废纸。——基希曼
31、法律的真理知识,来自于立法者的教养。——黑格尔
32、法律职业的社会地位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费尔德
38、法发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学,也不在司法判决,而在社会本身。——埃利希
39、自由是一种必须有其自己的权威、纪律以及制约性的生活方式。——李普曼
刑法自学心得篇三
刑法作为法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每一个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课程。学习刑法不仅可以增加我们的法律知识储备,还能提高我们的法律素养和思维能力。而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也逐渐意识到刑法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利益的重要作用。因此,学生刑法心得体会也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二段:对刑法常识的理解与记忆
学习刑法,我们首先需要掌握的是刑法的基本常识。刑法的定义、要素、特点以及刑法的来源和体系等等,都是我们需要熟练掌握的基本知识点。而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意识到刑法是社会行为的规范,是国家的权力机关对犯罪行为的制裁手段。刑法的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通过学习刑法,我们不仅了解了刑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犯罪类型,也深入到了刑法的具体案例分析和理论研究,使我们对刑法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入。
第三段:对于刑法的实践运用
学习刑法并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刑法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它既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又要求我们在处理实际案例时能够正确运用刑法规定进行分析和判断。刑法实践案例的分析和解决可以培养我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考能力。通过对刑法案例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刑法的规定,并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运用刑法来解决问题。这样的实践运用不仅提高了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培养了我们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
第四段:学生刑法心得体会的启示与感悟
学习刑法,我们不仅要掌握刑法的理论知识,更要关注刑法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刑法作为一种社会控制手段,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人民利益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许多犯罪个案对于社会和个人所造成的伤害和影响。这使得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刑法的重要性,并让我们深入思考如何通过刑法的方式来预防犯罪和维护社会秩序。刑法的学习对于我们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五段:对学生刑法心得体会的总结与展望
学习刑法心得体会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收获和启发。通过刑法的学习,我们不仅增加了对于法律的认识和了解,还培养了我们的判断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考能力。学生刑法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得出的一些感悟和思考,也为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更加注重法律素养的提高,并致力于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结起来,学生刑法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刑法过程中的一些感悟和思考,也为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启发作用。通过学习刑法,我们不仅提高了法律素养,也培养了我们的判断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刑法的学习也加深了我们对于社会和个人权益的保护的理解和认识,对于我们的人生道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刑法自学心得篇四
违约金是当事人事先约定的,在一方违约时应当向对方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是在违约后生效的独立于履行行为之外的给付。合同违约责任包括违约人的实际履行责任、违约损害赔偿责任、支付违约金、解除合同等。本文重点解析上述违约责任中的支付违约金,以期为合同纠纷当事人提供解决支付违约金的基本思路,同时也为从事《合同法》实务的律师理解和适用违约责任中的支付违约金提供基本的办案技巧。
《合同法》第114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根据该条的规定,对违约金的理解与适用包括违约金的性质,适用条件,违约金过高或者过低的处理等内容。
一、违约金的性质。根据《合同法》第113条规定,“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和第114条规定的精神,违约金的性质是补偿性质的。如果出现违约金规定过高或者过低的情形,违约方可以申请调整,使违约金与实际损失大致相当。
二、违约金的适用条件。1、必须存在有效的合同关系;2、有违约行为的存在;
3、只要求存在违约行为,不论当事人是否有主观过错。但按照约定适用惩罚性违约金时,违约方必须有主观过错。4、不以损害的实际发生为前提。约定违约金的目的就是要避免举证和计算的困难,守约方一般情况下无需证明损害的存在及大小。5、支付违约金应当以事先约定为前提,约定违约金是适用是《合同法》第114条规定基本原则。
第27条规定:“当事人通过反诉或者抗辩的方式,请求人民法院依照合同法第一
百一十四条的规定调整违约金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3、法官在诉讼中违约金调整的释明权。一方以对方违约为由主张支付违约金,对方以合同不成立、未生效、合同无效或者不构成违约等为由进行抗辩而未主张调整过高违约金的,人民法院应当就法院若不支持免责抗辩,当事人是否需要主张调整违约金进行释明。一审法院认为免责抗辩成立且未予释明,而二审法院认为应当判决支付违约金的,可以直接释明并改判。如果违约方在法官释明后坚持不提出调整违约金的请求,根据意思自治原则,一般法院不予主动调整。4、违约金调整举证责任。违约方对于违约金约定过高的主张承担举证责任,非违约方主张违约金约定合理的,也应提供相应的证据。违约方可以就守约方因约定履约而能得到的利益进行举证,并与约定违约金的数额进行比较,以证明约定违约金是否过高。守约方只要适当地举证证明其损失的范围、大小即可。若守约方能证明违约方因违约得到了利益,则完成了举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刑法自学心得篇五
【内容提要】在刑法解释的基本思想上,学术界存在主观说、客观说与折衷说的论争,本文通过对其主要观点的述评,从法律文本与立法原意的关系,客观说与罪刑法定的关系,刑法的安全价值与公平价值的利益比较三方面论证了客观说的合理性,同时也对传统的客观说进行了修正。关于刑法解释的主体,本文从刑法解释的基本思想入手,结合现代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指出刑法解释的主体仅限于可作出规范性解释的最高人民法院和作出个案解释的各级审判委员会和法官。法律解释的历史与法的发展历史几乎是同步的。原因很简单,适用法律和法律解释这两种活动或过程是关系密切,不可分割的,甚至可理解为同一件事情。然而,在当代中国的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中,法律解释学还是一门幼嫩的学科,有关法律解释基本思想及原则的讨论还没有真正展开,对法律解释主体的限定仍囿于传统的观点。在部门法的理论研究中,上述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如在刑法解释的基本思想上,通论观点是以主观说为主,兼采客观说;在解释主体上,将其分为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学者及其他法学理论工作者[1]。但笔者认为,对上述两个问题都很有商榷的必要。
一、刑法解释的基本思想――为客观说辩护
刑法解释的基本思想就是关于刑法解释的目标的理论,它是刑法解释理论的逻辑起点,所有与刑法解释有关的问题的解决无不以此为前提,正因此,西方法学界对该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形成了几种各有特色的学说。
(一)刑法解释基本思想概览
(二)刑法解释基本思想评析
相对于主观说,客观说遭受的攻击和诘难就更多了。它被攻击的焦点为:客观说将使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无限扩大,这与三权分立的理论和罪刑法定的基本精神是尖锐对立的。它将导致刑法解释的咨意性,从而使法律的安全价值丧失殆尽。但同时责难者也承认,客观说对于实现刑法的公平价值和保护机能则是很有益处的。但在主观说论者看来,相对于刑法的公平价值和保护机能,它的安全价值和保障机能显得更为重要。针对上述诘难,笔者认为,尽管客观说从表面上看确实有违背罪刑法定之嫌,而且对于维护刑法的稳定性也具有一定的威胁,但是,相对于主观说而言,客观说则更具合理性,原因有二:其一,主观说是不符合人类思维一般规律的。作为立法者意思表示的客观现象形态,法条之于解释者而言是客观的,对这一客观事物的理解,每个人由于其固有的经验知识的差别而必然导致对其理解的不同。在这一认识过程中,解释者不可能不带有其主观的价值判断。他不可能完全站在立法者的立场对之作出解释。正如麦耶所言:“人是被决定向着非决定论的。”。[7]解释者受文本制约,但同时又有意思自由或曰主体选择性。其二,刑法解释的目的在于将一般的抽象的规定运用到具体的特殊的个案当中,因而刑法解释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刑法适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两个思维阶段:将一般具体化和将具体抽象化。前者是将法律条文的抽象化向具体化方向的推理,后者指对具体的个案进行抽象性的归纳。二者的接合点即为个案适用的法律和实事根据。在这一过程中,法官的认识对象是客观的法律条文和事实,对法律条文的解释是依据法官对法观念的确信而做出来的。这种确信一般说来是与立法意图相一致的,但却不绝对如此,当法律条文所体现出的立法者观念与行为当时被普遍接受的法观念不一致时,法律解释就会与立法者意思相冲突。但这种冲突在实质上不是由解释者的任意解释造成的,而是时代发展观念变化的必然结果。
折衷说试
图在主观说和客观说之间选择一条中间道路,并希望以此来缓和二者之间的冲突;它既肯定立法原意的存在,也不认为立法原意是不可超越的;既强调刑法的安全价值和保障机能,又兼顾刑法的公平价值和保护机能。但笔者认为,折衷说的这一立场,决定了其理论自身具有不可克服的问题。问题之一,折衷说试图将主观说和客观说融为一体,并以此来缓和二者的冲突,但是,由于二者的冲突在实质上是不可调和的,这就决定了二者不可能共存于同一理论体系之内。折衷说的观点不仅未能达到其初衷,相反却有些继承了二者各自所固有的弊端的意味。问题之二,依折衷说,“原则上采主观理论,只有在依主观说将导致不正义时,或只有在绝对必要的情况下,才可以超越立法原意,将刑法规定的含义解释为条文文字客观上体现出的意思。”[8]但对于“正义”“绝对必要”作何解释?对其的判断标准如何确定?折衷说主张者对此没有明确的说明。而且,依上述观点,“将刑法规定的含义解释为条文文字客观上体现出的意思”,这不与罪刑法定相冲突吗?对此,笔者深表怀疑。
(三)刑法解释基本思想的确立
在前述三种学说中,折衷说是目前我国刑法学界的通论。但其存在的问题已如前述,因而为本文所不取。对于主观说和客观说,笔者认为,其对立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其一,立法原意是否存在,其二,客观说与罪刑法定是否相冲突;其三,刑法的安全价值与公平价值,保障机能与保护机能孰重孰轻。为了对二者的优劣进行比较,就必须回答上述三个问题。
第一,关于立法原意与文本
立法活动是一个目的性的创造过程,将立法时一定社会的价值观念通过法律表达出来,赋予这种价值观念以普遍约束力,是立法的实质。如此看来,法律文本不过是立法者主观意思的客观表现形式。易言之,立法内容与法律文本之间具有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在将主观内容通过客观形式表现出来时,文字担负着媒介的功能。文字处理的技术水平越高,形式与内容就越趋向一致。但无论如何,二者不可能达到完全一致,因为一旦取得了某种形式,由文字组成的法律文本就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对于立法者来说,法律文本是认识的结果,但对于一般人而言,它又成为被认识的对象。作为认识的结果,法律文本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确定性;作为被认识的对象,法律文本的内容又带有不确定性,二者的对立,即为立法价值与司法价值冲突的根源。由上,我们认为,立法原意与文本既有同一的一面,又有对立的一面。不可否认,文本体现着立法者的意思,但文本又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超越立法原意。另一方面,对一些带有很强历史性的概念,高明的立法者往往有意对之采取模糊的态度,运用高度抽象的词汇来表达当时主流的价值观念,其这样做的目的固然是为了维护法律的稳定性,但同时又留给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空间,而自由裁量的真正含义是以法官对法律的理解为依据的,因为没有对法律的理解就没有法律的适用。这样看来,法律文本所体现的立法原意并不是完全确定的,为了特定的目的立法者故意赋予法律文本以可解释余地,而“特定目的”并不是立法者的妄想,归根结蒂,它来源于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和法的特点的决定。这样,法律文本与立法原意一定程度的分离实属必然。
依照传统解释学,解释的唯一目的在于再现被解释对象自身的意蕴。作品原意既是理解和解释的客观标准,也是判定解释与理解是否正确的标尺[9]。作品的意义是而且仅仅是作品原意的物质载体。就法律解释而言,法律文本存在的意义仅仅是传达立法者的意思。对法律文本的解释也仅限于揭示立法者原意,法律文本与立法原意之间是一种简单的表达与被表达关系,前者是立法原意的躯体,后者是前者的灵魂。而依哲学解释学,立法原意与法律文本是分离的,立法原意是一种先在的东西,法律文本之于它的适用者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法律文本的意蕴是通过解释者与文本的交流而获得的。在解释者面前,法律文本的含义具有开放性,它需要解释者以科学的经验的推理释放它的意蕴,“法律的意蕴既非法律文本的原意(客观性),也非法律文本释放出的重要意义。法律意蕴是解释者在理解法律文本的过程中出现的第三者,法律文本有它自身的意义范围,解释者也有自己的精神世界。这两者结合后,就产生了一个新的可能的世界。”[10]但同时“任何解释者对法律文本的曲解,都要受到法律文本本身含义的确定性和解释法律的共同体对它的发难,对法律文本的任意理解或曲解,是没有参与交流的一方的意志的表达,它会使理解丧失生活”。[11]可见,在以哲学解释学为理论基础的法律解释学那里,法律文本与立法原意并不是严格对应的,甚至可以说毫无牵连。笔者认为,在法律文本与立法原意的关系上,传统解释学与哲学解释学都陷入了极端。实际上,作为对立法者认识结果的法律文本进行再认识的法律解释,由于其对象是客观的(法律文本)因而它离不开法律文本自身所释放的意义。而这种意义一般情况下就是立法原意。同时,受解释者主体选择性的影响,这种再认识的结果又与立法原意必然会产生冲突。因而从解释学的角度而言,我们不能否认立法原意的存在,但又必须承认人类认识的特性对认识结果所产生的影响。
第二,客观说与罪刑法定的关系
客观说所受到的最大诘难就是它与罪刑法定的冲突。对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罪刑法定略作说明。
一致,前者在法典中所占比例就越大,反之就愈小。原因在于,全体公民在法观念上的一致是立法者与公民进行意思沟通的前提,如若双方在很多方面都不能达成共识,呈现在公民面前的法律就可能被视为“异物”。因为公民的观念与立法者的观念是不一致的,他们无法理解立法者的意图,而现代法治的理念要求罪刑法定不能是立法者单方面的意思表达,真正实现罪刑法定的理念,还必须能使公民对法律有深刻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树立起对法律的忠诚的信仰。
如果从上述思路出发,客观说与罪刑法定并不是当然对立的,毕竟“人是被决定向着非决定论的”,法官也是人,在解释法律时,一方面他要受法律文本的决定,另一方面他又有自己对法律的理解,只要其理解没有明显地与法律文本自身所释放的意义相背,我们就不能认为他违背了罪刑法定。
刑法的安全价值与保障机能具有相同的价值目标,它重视法的稳定性,强调要不折不扣地依立法者意思适用法律,认为如果允许超越立法原意来适用法律,势必会导致法律的滥用。在法律被滥用的情况下,公民的权利就难免受到侵犯,法律的保障机能就无以可言。可见,强调法的上述机能,在逻辑上就必然得出“恶法亦法”的结论,法的公平价值和保护机能则注重法的公正的结果,即使该适用超越了立法原意而有损于法律的.安全性,那也是适当的。同时,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它对社会实际需要的满足和对社会正常发展的保护,如果法律不能满足社会实际需要,不能保护社会的正常发展,这样的法律就不是“良法”。因而强调法的公平价值与保护机能与“恶法非法”的观念是一致的。
笔者认为,对刑法价值的选择具有历史性的特点。针对欧洲中世纪的罪刑擅断,启蒙思想家们提出了罪刑法定这一原则。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相适应,他们重视的是法的安全价值和保障机能。那时,公民对法的认识是肤浅的,他们不能理解法的真正含义,而只是消极地服从。为了避免使他们遭受“莫须有”的惩罚,就只能从限制刑罚权的发动上寻找出路。罪刑法定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选择。而当人们对法的认识不断深化时,他们已不满足于被动地服从法律,而开始追问法律为什么这样规定,这种追问源自于人的与生俱来的观念――正义。正是在对法律的不断追问中,我们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法治社会。我们对法的价值进行了重新定位,确立了“正义是法的实质和宗旨,法只能在正义中发现其适当的具体的内容”[15]这一命题。但刑法的安全价值应处于什么地位?笔者认为,相对于刑法的公平价值和保护机能,前者处于“手段”地位,易言之,二者之间是一种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在法的所有价值中,它的正义价值应居于首要地位,因为正义乃是法的“合理内核”。
以上笔者从观念上简单探讨了法的安全价值和公平价值的关系。而且在笔者看来刑法的上述两种价值不可能实现完全的协调,二者之间总是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冲突。解决这一冲突就是刑法解释当然的任务。诚然,法律解释发生在法官审理案件过程当中,但法律解释所涉及的问题主要是实体法而不是程序法,在立法价值中,正义公平是立法内在的崇高道德准则,虽然立法价值主要是隐含在法律文本当中,但同时它也通过法律的结构和实效体现出来,法律解释的任务就是发现这一道德准则,而需达到这一点,仅凭对法律文本机械的解释是不可能的,它需要法官对刑法精神的深刻领会,并在法官与法律文本的交流中寻求这一价值。
从前述分析出发,结合客观说的基本主张,笔者认为,客观说与罪刑法定之间并不是当然的对立关系,易言之,传统观点对客观说的攻击在笔者看来理由并不充分。相对于另外两种观点(主观说和折衷说),认为客观说更可取。因而,在刑法解释的基本思想上,本文基本赞成客观说,但同时对其作如下限定:
其一,应当承认立法原意的存在,解释者应立足于法律文本并受其制约。承认立法原意存在与绝对忠实于立法原意并非完全一致,道理已如前述。法律文本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体现立法意图。但解释者对法律文本的理解在多大程度上接近立法意图,既受立法技术的制约,又受解释者自身对法律精神的理解的限制,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主观与客观的结合,构成了法律文本的实际意义。
其二,刑法解释中主观的因素应受刑法的价值目标和基本原则的限制。针对法律文本在意义上的相对不确定性,解释者应从公正、谦抑、人道的立场出发,作出有利于被告人的解释。也即是说,当法律文本因其自身的模糊性而可能有两种相反的意义时,解释者应从刑法谦抑的角度进行解释,尽管有时可能与所谓的立法原意相冲突。这一点是刑法解释不同于其他法律解释的显著特点。强调该点是基于以下考虑:在私法领域,因诉讼双方地位平等,法院是作为“主持公道”的身份并借助国家权威对纠纷双方作出裁判。法官就象家长给自己的孩子评理一样,尽可能找出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因而在适用法律上,法官更多的是强调技术因素,并积极地从法律文本中发现规则,甚至创造规则。但在刑法领域,由于国家和犯罪嫌疑人在诉讼地位上并不平等,刑事诉讼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冲突。法官虽然也是在主持公道,但它是替国家讨回公道。因为法官并不是消极的仲裁人,他仍是站在国家立场之上的。这样,法官与被告人之间就类似于家长追究孩子责任一样。国家在刑罚权的发动上,应体现出自己的某种“仁慈”。因为,一旦对被告人适用刑罚,就会对受刑人带来极沉重的负担,而且适用刑罚的后果又往往具有不可挽回性,因而,刑法只应作为国家的一种不得已的被动反应,即只有在非用刑罚不可时才动用刑罚权。刑法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在进行刑法解释时,法官不能创造不利于被告人的法律,相反,他却可以依据事实及对法律的理解作出无罪和轻罪推定。这是实现刑法公平价值的当然要求。虽然这样的结果可能使法官具有了某种“造法”的权利,但实际上,从刑法规范的意义上来说,法官又恰恰不是在造法,因为刑法规范中一般是以义务为立足点的,违背了法定的刑法上的义务,才可能适用刑法,而无罪和轻罪推定的出发点则是立足于被告人的权利的。
实现法治的必然选择,并且,只有这样,才能在坚持程序正义优先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实体正义。
二、刑法解释的主体――树立法官的绝对权威
在探讨刑法解释的基本思想时,笔者发现,在刑法解释的主体上,我们很有必要对目前理论界的通说观点进行检讨。
通说认为,依刑法解释的效力不同,可将其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司法解释又分为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和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16]依据这一分类刑法解释的主体就应包括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法学理论工作者。笔者认为,这种观点与刑法解释的基本思想之间存在着矛盾。在前述刑法基本思想之争中其论争的焦点为在进行刑法解释时如何体现立法愿意以及如何协调客观说与罪刑法定的冲突。从这点来看,我们首先应将学理解释排除在刑法解释之外,因为学理解释并无效力。并且学理解释既然是一种理论层面上的对法律文本的理解,那么这种理解主要的应是从应然的意义上来探寻法律该如何规定而不是仅仅去研究法律如何规定,否则这种解释就丧失了其理论价值而成为纯粹的注释法学。因而学理解释不仅不应当追求与立法原意的符合,相反更主要的应从法理的高度去审视法律条文应然之义。这样,学理解释与立法原意的冲突不仅不应受到责难,相反却应得到鼓励和推崇,唯如此才能实现理论研究的价值。其次,我们再看立法解释,既然立法者既可立法,又可解释法律,那么作为立法与法律解释的相同主体,二者之间无论如何是不会出现背离所谓的立法原意的。因而,刑法解释基本思想之争与立法解释之间就毫无联系。但我们认为,刑法解释的基本思想是刑法解释理论的出发点并贯穿于刑法解释活动始终,既然从立法解释中并不能体现出刑法解释的基本思想,那么立法解释当然就不能属于刑法解释。另一方面,经过政治学家和法学家多年的论证和探索,理论界一般已达成这样的共识:立法权和司法权的意义是不同的。立法权向社会输入的是规则,而司法权是一种判断权,它向社会输入的主要是判决和裁定等。从解释哲学的角度看,法律文本一旦由立法者创立出来,立法者的使命便已完成。对法律的意义的阐释便只能由解释者来进行。虽然立法机关对法律也有所谓的解释权,但实际上,立法机关所作的解释仍然是立法权的延伸,其实质还是立法,只是在这里借用了“解释”一词的象征意义。[17]据此,笔者认为,所谓的立法解释并不是刑法解释中的“解释”,而是一种补充性立法。最后,就司法解释而言,通说认为应包括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在各自适用法律问题上对刑法条文所作的解释。该观点也被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所确认(确切地说,学术界的上述观点,主要是受该《决议》的影响)。但是,最高人民检察院能否享有对刑法的解释权?从刑法解释基本思想的角度,我们对该问题好象无法直接说明,但从现代刑法理论的角度,对该问题的回答却是显而易见的否定。依照现代刑法理论,刑法属于实体法,它的主要内容是规定什么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如何使用刑罚,在这一问题上,法院拥有绝对权威,因为只有法院才能确定某种行为是否是犯罪并对之决定适用刑罚。而从检察院的职能上看,它主要行使法律监督权的侦查权,在监督权中包含对法院审判活动程序上的监督和法院具体适用法律的监督。就程序监督而言,它所解决的是法院是否依法定程序审判,而这与刑法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就对法院具体适用法律问题的监督来说,检察院可以根据自己对刑法条文的理解向法院提出意见,甚至可以通过抗诉来行使监督权。但这种意见是否被采纳,抗诉理由是否被上一级法院所接受并进而影响实体判决,则仍然是由法院来决定的。实际上,如果我们承认检察院对刑法有解释权,那么就可能出现两种有效解释之间的对抗。这与法院独立享有审判权的原则是相冲突的。易言之,如果赋予检察院以刑法解释的权力,那么这种权力实则是对审判权的侵犯。比如,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中若干数额、数量标准的规定(试行)》中,最高人民检察院对于贪污、受贿等案件的立案标准作了限定,对于没有达到规定数额的,原则上不予立案。而不予立案就意味着不会提请法院审判。因为公诉案件的审理一般是以公诉机关提起公诉为前提的。这在实际上就赋予了人民检察院决定犯罪与否的权力。但从其职能上看,它显然不应当享有这种权力,因而,我们认为检察院不应享有刑法解释权,如果说检察院有对法律的解释权的话,那么至多是享有对《刑事诉讼法》的解释权。
上述分析的结论就是,刑法解释的唯一主体是法院,但是不是只有最高人民法院才享有刑法解释权?笔者认为刑法解释应包含两部分:规范性解释和个案解释,前者的主体是最高人民法院,它所进行的解释具有普遍效力;后者的主体则是各级审判委员会和个案中的法官,他们所作的解释只对具体案件有效。当然,上述观点是以承认本文第一部分的客观说的刑法解释基本思想为前提的。我国传统法学理论和实践将司法解释的概念仅理解为最高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中对具体适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规范性解释。这数十年一贯制的概念,不仅只是停留于描述表面现象,而且遮盖了司法解释的独特性。从实践看来,真正的司法是具体体现在法官的审理活动中的,即法官将具体的法律规范适用到个案当中,使法律条文与特定的案件事实结合起来。其结果是通过案件事实使法律文字的概括性意义演化为具体的含义,并最终体现在判决或裁定之中。无论人们是否承认法官对法律的司法解释权,它在客观上都是实际存在和现实发生的,法官对法律的阐释几乎渗透到每个具体案件之中,不同法官对于法律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理解和表达可能有差异甚至会体现在判决之中。不含有法官对法律进行个案解释的决定或判决几乎是不存在的。[18]这既是在刑法解释基本思想上坚持客观说的必然逻辑结论,也是人类认识特性的必然结果。不过,正如前文所述法官在个案中对刑法的解释并不是任意的,它要受法律文本和刑法价值目标及基本原则的限制。
【参考文献】
[2][5]陈弘毅.当代西方法律解释学初探[j].中国法学,(3).
[3]殷鼎.理解的命运[m].上海:三联书店,1988.7.
[4]陈金钊.法律解释的哲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04.
[7]冯军.刑事责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105.
[8]同[1].82.
[9]同[3].35.
[10]同[4].82.
[14]同[13].11.
[17]同[4].44.
[18]苗生明.集权与分
刑法自学心得篇六
学习刑法课程,不仅是法学专业的学生必修课,还涉及到法律意识的普及。本人在学习刑法的过程中,不仅了解了刑法的法律规定,更深刻地认识到刑法对于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学习刑法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学习刑法,规避违法
在学习刑法的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了违法行为所带来的后果。法律的最基本原则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特权、没有豁免。违法行为都会被刑法惩罚,这就需要我们遵纪守法,不做违法的事情。同时,学习刑法也让我们了解到了许多违法行为的清单和边界,避免违法行为也显得更为容易。
第三段:学习刑法,增强法律意识
学习刑法,能够让我们对法律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强化我们的法律意识。在生活中,我们将更加注重自身行为的合法性,不仅能够避免违法行为所带来的后果,也能够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学习刑法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以合法的方式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第四段:学习刑法,提高法律素养
学习刑法不仅能够增强我们的法律意识,也能够提高我们的法律素养。在学习刑法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理解法律条文的具体含义,还需要掌握法律适用以及法律的执行程序。通过学习刑法,我们的法律素养得到提升,能够更好地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段:学习刑法,丰富人生阅历
学习刑法不仅能够为我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提供提高,也能够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在学习刑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许多具有特殊背景和个性的案例,能够从中领悟到更多的人生智慧和哲理。同时,在组织法律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好地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营造积极向上的选修课氛围。
总结:
总之,在学习刑法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到刑法的法律规定,也能够从中学习到更多的生活智慧和哲理。同时,在刑法知识的凝聚和实践活动的组织中,我们可以变得更加自信和自尊,展现自己所具有的魅力,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理解。
刑法自学心得篇七
刑法是法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负责规范和惩处违法行为。学习刑法对于法律从业者和学法者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我经历了一段独特而且令人难忘的旅程。通过学习刑法,我深刻认识到了其重要性,并受益匪浅。本文将分享我在学习刑法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深入了解刑法原理
在学习刑法过程中,我深入了解了刑法的原理和核心概念。学法者需要理解刑法的基本目的是保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以及对罪犯进行惩罚和教育。此外,我还学到了罪与刑的关系,即罪行的严重程度应当与刑罚的严厉程度相匹配。通过理解这些基本原理,我认识到刑法不仅仅是一种惩罚罪犯的手段,更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公正的重要工具。
第三段:理解刑法的适用范围和程序
学习刑法还让我了解了刑法的适用范围和程序。在我学习期间,我深入学习了刑法适用的对象,即罪犯、共犯以及刑事责任能力有限的人。我还了解了刑法适用的程序,包括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刑罚等一系列法律程序。通过深入了解刑法的适用范围和程序,我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刑法的实际操作,还能够更好地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
第四段:刑法与正义的关系
学法者必须理解刑法与正义的关系,因为刑法旨在维护社会正义。通过学习刑法,我了解到正义的概念包含了严格的法律规范和公平的法律程序。刑法通过规定罪行与相应的刑罚之间的关系,追求公平和公正。在我的学习中,我还了解到,刑法虽然追求正义,但难免会有一些争议和批评。对于学法者而言,我们应当对刑法的不足和缺陷保持警惕,同时努力为改善刑法体系做出贡献。
第五段:终身学习和实践
学法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终身学习和实践刑法。刑法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演变的学科,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的法律原则,关注刑法的最新动态。此外,我们还应当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通过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自己的刑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们才能真正成为合格的刑法从业者。
总结:
通过学习刑法,我对刑法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并从中受益匪浅。通过深入了解刑法原理、适用范围和程序,学法者能够提供更好的法律服务。刑法与正义的关系告诉我们,正义需要严格的法律规范和公平的法律程序。我们应当警惕刑法的不足,为刑法体系的改进做出贡献。学法者需要终身学习和实践刑法,才能成为合格的刑法从业者。只有通过不断努力,我们才能够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
刑法自学心得篇八
摘要刑法适用解释是指司法人员在个案中适用刑法时对刑法条文含义的理解、分析和说明。
其特点包含:与个案的密切关联性和应用性;目的的明确性与具体性;效力范围的有限性。
司法人员在个案中的刑法适用解释对于实现具体正义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基于对司法贪腐、司法专横的担心和对法律确定性的维护以及对形式主义的偏爱,致使我国不承认刑法适用解释。
大陆法系国家将刑法适用解释方法分为文义解释、体系解释、历史解释和目的解释四种。
通过建立解释意见竞争选择机制,适度的司法民主,公开法律论证和理由这些途径有利于实现刑法适用解释的合理合法性。
关键词刑法适用解释司法人员具体正义合理合法性
作者简介:耿蓓,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硕士,主要从事婚姻与继承法的研究;徐敏,云南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主要从事刑法学研究。
由于我国是大陆法系国家,在司法实践中重视成文法,对判例法则持否定的态度。
但是,笔者认为我国有由成文法国家向判例法国家过渡的需要。
因为只有承认判例法,才能够赋予司法人员在个案中的刑法适用解释以合法性,才能够实现法律由抽象正义向具体正义转变的价值目标。
一、刑法适用解释的概念和特点
(一)刑法适用解释的概念
根据刑事诉讼独有的特征,刑法适用解释的主体不应只限于法官,还应当包括其他司法人员,解释的对象应当是刑法条文,而不是刑法规范。
因此,笔者认为刑法适用解释最准确的概念是指司法人员在个案中适用刑法时对刑法条文含义的理解、分析和说明。
其范围不仅包括解释主体将解释结果对外进行的说明、公布和论证,还包括解释主体在具体案件中对法律的内心理解。
(二)刑法适用解释的特点
刑法适用解释作为一种在个案中发生的解释,有以下三个特点:
首先,与个案的密切关联性和应用性。
刑法适用解释作为与个案密切关联的应用性解释,只有在个案中才会发生,这充分体现了司法的实践本性,带有很强的目的性。
其次,目的的明确性与具体性。
刑法适用解释的目的非常明确、具体,建立具体个案与抽象刑法条文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刑法适用解释的目的。
再次,效力范围的有限性。
因为我国尚未实行判例法制度,而刑法适用解释又只发生在个案中,所以刑法适用解释的效力范围是有限的即效力仅限于个案。
二、刑法适用解释的重要性
法律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正义,而正义的实现则需要以法律的正确适用为前提,如何正确适用法律,涉及到对法律条文的正确理解。
由于立法者的有限理性,决定了他不可能深入到每个案件中充当法律意义的阐释者,不可能预见法官所可能遇到的所有问题。
因此,只有司法人员对刑法的适用解释,才是一个国家刑法解释的真正关键所在,司法人员在个案中的刑法适用解释对于实现具体正义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目前我国刑法适用解释的现状与问题
(一)我国刑法适用解释的现状
基于对司法贪腐、司法专横的担心和对法律确定性的维护以及对形式主义的偏爱,致使我国不承认刑法适用解释。
因为在他们看来,立法虽然存在不足,但是通过最高司法机关的解释就可以弥补法之漏洞,使产生歧义的法条含义明确,从而做到法条清楚明白。
这样,司法人员的解释权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其实,司法人员的价值判断始终存在,不管是简易案件还是疑难案件。
只不过在简易案件中,司法人员的前理解恰好与立法者意图、文本的诉求一致,获得了法律共同体的认同。
而在疑难案件中,由于语言本身“核心―边缘”结构的存在,每一个人对语言的边缘解释都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这时,司法人员建立在先前经验和传统上的前理解不能与刑法文本提出的诉求达成一致,达成一致遇到了障碍。
但是司法人员在解释共同体其他人员的参与下,采用一定的解释手段和技巧,修正自己的前理解或接纳文本提出的新主张,通过视域融合,达到相互理解,最后也能达成一致。
所以无论是否承认刑法适用解释,它在司法实践中都是客观存在的,这是我们不可否认的事实。
(二)我国刑法适用解释存在的问题
如前所述,司法人员的价值判断始终存在于简易案件和疑难案件之中。
下面举一个案例来分析我国刑法适用解释存在的问题。
案例――“张义洋故意杀人案”
基本案情:张义洋与管贵忠结婚后,因怀疑管贵忠婚前行为不检点而时常发生争吵。
5月22日晚8时许,酒后的张义洋服了安定药后准备睡觉,在卧室内又与管发生口角,管欲收拾行李外出打工,张不同意,发生厮打。
厮打中,张义洋将管贵忠推倒在床上,用手卡住管的脖子,致使管窒息死亡。
张义洋的亲属闻讯后遂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对因服了安定药而已熟睡的张进行看守以防止其外逃。
当公安人员赶到后,张义洋的亲属带领公安人员到张的熟睡处将其抓获。
那么,对于本案中的张义洋是否具有自首情节呢?审理此案的中级人民法院依据的法条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一款的规定“亲友主动报案后,将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也应当视为自首。”最后,法院作出的一审判决是:张义洋犯故意杀人罪,判处x刑,剥夺政治权终身。
对一审判决,张义洋不服,向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判断本案中的张义洋是否具有自首情节,关键问题就是我们该如何理解法条中的“送去投案”,它是指狭义的即限定为亲友将犯罪嫌疑人亲自“送到”司法机关的行为;还是指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后能有效地置于司法机关的控制之下。
如果是前者,应认定为张义洋没有自首情节;如果是后者,张义洋就有自首情节,这将会直接影响到对张义洋的量刑。
四、刑法适用解释的方法
大陆法系国家将刑法适用解释方法分为文义解释、体系解释、历史解释和目的解释四种。
为实现法律公平正义的目标,在司法实践中,我们不能独断的、绝对的使用某一种解释方法,而要综合运用各种解释方法作出对刑法条文最合理的解释,因为各种解释方法之间是相互补充的,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
其中,文义解释是最直接的解释方法。
文义解释是指根据法律条文通常的文义、词义和语法规则来阐明其含义的解释方法。
特点是将刑法条文的含义严格限制在自然语义的范围内,既不扩大,也不缩小刑法条文字面含义所包含的内容。
但是,语言的表现力是有限的,一词多义是语言的固有特性,在依照文字的通常含义进行解释,会得出不公正、不合理的结果时,就需要发挥文字“可能含义”的'作用。
体系解释,又称为逻辑解释、系统解释,是指在法律体系中,依照刑法条文与其他法律条文的联系来阐明其含义的解释方法。
它着眼于法律外在形式体系。
体系解释充分有效的前提是:所有的法律规范应当是一个内部无矛盾、和谐、自足、圆满的统一体。
但实际上,不圆满是各国法律体系的固有特征之一。
要解决体系解释的困境,最终只能求助于法律的内在价值体系,追溯到法律的目的,即通过目的解释来克服体系解释的不足。
历史解释,又称为沿革解释、立法解释、法意解释,指通过探求立法者在制定刑法时所作出的价值判断和想要实现的目的,从而推知立法者意思进而明确法条含义的解释方法。
因此,历史解释的目的在于“重建立法者赋予法律规范的意义和目的”。
它是站在法律“产生时”来进行价值判断的,探求的是立法者的主观目的。
但事实上,探求立法者的意图是极其困难的,立法者的意图常常不可得或虽然得到,却又与现实的要求相去甚远,结果往往使司法人员陷于困境。
此时,站在法律“适用时”的角度进行价值判断,以探求法律客观目的为目标的目的解释将会起到关键的作用。
目的解释是指根据刑法规范的目的,阐明刑法条文真实含义的解释方法。
它认为,法律的内在价值体系应当是一个和谐、一致的整体。
目的解释是着眼于法律的内在价值体系的解释方法,因此,目的与价值往往共通。
而正义作为法律的首要价值,从价值立场来看,刑法适用解释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公平正义。
何为正义?简单的说,就是符合“常识、常理、常情”。
目的解释作为决疑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其他解释方法得不出合理的解释结论或存在多种解释可能时,借助于刑法的目的而明确刑法条文的真实含义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比如,前文提到的“张义洋故意杀人案”,中级人民法院采取的是典型的文义解释的方法,所以否定了张义洋的行为构成自首。
而高级人民法院采取法意解释和目的解释的方法,认为:不能对刑法条文中的“送去”一词仅作狭义的表面理解,即限定为亲友将犯罪嫌疑人亲自“送到”司法机关的行为。
“将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这一规定的本质含义是使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后能将其有效地置于司法机关的控制之下,并承担其相应的法律后果。
最后,省高院作出终审判决:撤销一审判决对张义洋的量刑部分,上诉人张义洋犯故意杀人罪,判处x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终身。
通过这个案例,足以看出目的解释方法在司法实践中的重要性。
五、促成合理合法解释结论形成的路径
理解不只是一种简单的复制行为,而始终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行为。
那如何对刑法条文作出最合理合法的解释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建立解释意见竞争选择机制。
注重司法人员与刑法文本的互动以及不同解释主体之间的互动。
要实现充分的意见竞争,必然要求建立一种解释主体之间良性的互动、商谈机制。
我国当前最紧要的就是要做到在刑事诉讼的构架范围内,形成司法人员与其他诉讼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与意见竞争。
其次,适度的司法民主。
大陆法系国家实行成文法,在立法过程中强调代议制民主,重视立法过程中人民的参与。
而英美法系国家,在司法过程中十分强调民众参与,为了实现个案正义,亦承认司法人员享有法律解释权。
从法律解释的角度看,人民监督员和人民陪审员制度就是一种发展司法民主,约束恣意刑法适用解释的有力措施。
再次,公开法律论证和理由。
司法决定正当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求司法人员应当将自己作出决定的理由予以公开,通过公开理由说服当事人和民众,让他们从内心深处认可司法人员对事实的认定和法律的解释,心悦诚服地接受司法决定。
因此,司法部门在维护司法权独立的同时,必须履行对公民的说明义务,必须要加强与公民之间的对话和沟通。
以上三种途径会有利于刑法适用解释合理合法性的实现。
六、结论
总之,刑法适用解释最根本还是取决于怎样解释才符合正义的要求。
在当今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多元利益主体可以从人的价值理念出发追求公平与合理的价值目标,协调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和矛盾,认真对待生存权、发展权、平等权等这些基本人权的保护,正确判断各种行为的意义与后果,恰当得理解犯罪和刑法的适用。
参考文献:
[1]王凯石.刑法适用解释.中国检查出版社.版.
[2]杨艳霞.刑法解释的理论与方法.版.
[3]陈忠林.刑法(总论).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版.
[4]袁林.以人为本:从抽象走向现实的刑法解释理念.社会科学.(3).
刑法自学心得篇九
第一段:引言(200字)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刑法作为一门重要的法律学科,始终对人们起着重大的规范作用。而对于每一个学习年刑法的法学专业学生而言,年刑法学习是一门必修课程,通过学习年刑法,使得我们对刑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年刑法的学习也让我受益匪浅,找到了不少规律和实践方法,增加了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第二段: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结合(200字)
在学习年刑法的过程中,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结合显得尤为重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充分理解和掌握刑法的相关理论,将其与实际案例相结合,进行实际分析和应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年刑法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通过与实践相结合,年刑法的学习不再局限于理论死板,更显活跃和生动。
第三段:培养合格的法律思维(200字)
学习年刑法不仅是对刑法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合格的法律思维。在年刑法的学习中,我们需要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透过案例,理解案情与法条的合理性,可以培养我们运用法律原理进行推理的能力。在实践中,我们需要运用法律思维解决具体问题,提高自身的司法水平和专业素养。
第四段:尊重刑事法律程序与维护公正(200字)
刑法作为一门法律,保障着每个公民的权益和社会的稳定。学习年刑法使我深刻感受到了刑事法律程序的重要性。刑事法律程序的规定,为司法活动的正当性提供了保障。合法的程序是维护公正的基础。年刑法的学习让我明白,在司法实践中,严格遵守法律程序、保护被告人合法权益是我们法律工作者应承担的职责。
第五段:个人成长与社会责任(200字)
在学习年刑法的过程中,我也逐渐成长并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作为一名年刑法的学习者,我要时刻保持法律意识的养成,严守法纪,正确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力和职责。我将以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相信在未来的司法实践中,我将能以崭新的思维和素养,为社会的发展尽一份力量,将学到的年刑法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总结:(100字)
通过学习年刑法,我不仅对刑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培养了合格的法律思维,学会了尊重刑事法律程序和维护公正,逐渐成长起来,并明确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年刑法学习给予我规范自己行为,维护社会公正的宝贵经验和知识。未来,我将始终坚持法律意识,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法律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