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身心健康评语篇一
1)若要健,天天练,健康是长寿的伴侣,运动是健康的源泉。
2)常动则筋骨竦,气脉舒。——清·颜元《习斋言行录》
3)不要用珍宝装饰自己,而要用健康武装身体。——佚名
4)必须从年轻时期就打好基础,随时随地去锻炼身体。——徐特立
5)保持健康是做人的责任。——(荷兰)斯宾诺莎
6)你有一万种功能,你可以征服世界,甚至改变人种,你没有健康,只能是空谈。
7)智者要事业不忘健康,愚者只顾赶路而不顾一切。
8)人一生可以干很多蠢事,但最蠢的一件事,就是忽视健康。
9)运动可以代替保健品,但所有的药物和保健品都不能代替运动。
10)拿体力精力与黄金钻石比较,黄金和钻石是无用的废物。
11)体弱病欺人,体强人欺病。
12)房宽地宽,不如心宽。
13)笑一笑,十年少,笑口常开,健康常在。愁一愁,白了头,天天发愁,添病减寿。
14)一笑烦恼跑,二笑怒气消,三笑憾事了,四笑病魔逃,五笑人不老,六笑乐逍遥。天天开口笑,寿比彭祖高。
15)健康是自己的,钱财是儿女的。自己只管自己事,儿女琐事由他去。
16)宽厚待人,严于律己,知足常乐,不攀不比。
17)小事糊涂,大事明白。度量大一些,风格高一些,看的远一些,想的宽一些。“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18)重视健康,淡泊钱财,死不带去,生不带来。
19)忘掉过去,珍惜现在,享受今天,乐观未来。
20)心胸开阔,心地善良,处事泰然,性格开朗。爱劳动,不懒惰,爱活动,不闲着。
身心健康评语篇二
2)人的生活就是运动。——托尔斯泰
3)幸福的首要条件在于健康。——柯蒂斯
4)健康本身是欢乐与满足的源泉。——彼得
6)保持健康的秘密是适当地节制食物、钦料、睡眠和爱情。——雨果
7)只有身体好才能学习好、工作好,才能均衡地发展。——周恩来
8)早睡早起,使人健康、富有、明智。——富兰克林
9)预防胜于治疗。——狄更斯
10)有规律的生活原是健康与长寿的秘诀。——巴尔扎克
11)忧伤足以致命。——莎士比亚
12)一个人需要有一个目标来达到真正健康。——安德森
13)健康不是身体状况的问题,而是精神状况的问题。——(美)艾迪夫人
14)健康的身体乃是灵魂的客厅,有病的身体则是灵魂的禁闭室。——培根
15)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爱默生
16)生活就是运动。人的生活就是运动。——[俄]列夫·托尔斯泰
17)生命在于运动。——(法)伏尔泰
18)午夜前一小时的睡眠等于午夜后睡三小时。——赫伯特
20)一个人无法不变老,但是他可以抵制衰老。——塞缪尔
身心健康评语篇三
《本愿经》的重要,在于能打牢基础。基础不牢固,你修观音,文殊,普贤,还是药师,弥陀,都无法成就。基础牢固后,你再修其他的,上手就非常快。以下是本愿经与身心健康,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要修道,需要从三个方面下手,第一,人生,第二生活,第三生命。要记得,修道的人生是圆的,是立体的。如果你只是把佛法当成知识来吸收,那人生是平面的,单调的。修道,就是把人的生命力给绽放出来。
很多人越学佛越消除,无聊,就是生命力被抑制了。修道人生命力是很旺盛的。百丈禅师小时候到寺院里,问他母亲,说大殿里是什么?他母亲说,是佛。百丈禅师说,形容与我无异,我将来也要作佛。所以百丈禅师,他敢于担当,禅宗教授的,就是敢于担当,他生命力是旺盛的。
不仅修道人,你看世间的政治家,像毛泽东,他的生命力也是旺盛。他的诗歌,透出一种帝王的霸气,以及积极的情绪。长征本来是溃败后才进行,但毛泽东却说,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就是旺盛的生命力。
生命力是否旺盛,这个和身体是有关的。藏密说,人体有三脉七轮。像心轮发达的人,就是生命力很旺盛。世间能做大事业的人,他心轮都发达,敢于面对陌生环境,而且能很快适应。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修行人,没有现出家相的,都是在社会中历练的企业家。
药师法门讲,身体没有转化过来,能量没有提升,想要修行进步,几乎是不可能的。念佛也好,参禅也好,到了境界,他身体一定转化。你看禅宗的人,常说不执著色身,但有没有发现,死后色身不坏的肉身菩萨中,最多的就是禅宗的人。预知时至最多的,也是禅宗的人。
修行要有身体基础。人是宇宙中的人,要从宇宙中吸收能量。鼻子吸天之五气,嘴巴吃地之五味。这个是最浅层的能量吸收。高层的能量吸收,这就要说到药师法门了。
中国人喜欢拜祖宗,而且向祖宗祈求,有没有用呢?很有用的。因为他发现,祖宗可以连接一种天地间的能量。比如你是父母生,父母是他的父母生,一直上去,就会找到原始的父母。那是谁?一般哲学家,叫做第一因。姑且形象的讲,可以说是原始能量。你要孝顺父母,就是能连接到宇宙的原始能量。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甚至更久,那靠的是什么来维系和持久。那就是孝。孝顺就是能直接连接到最原始的能量,中国拜祖宗,这里面是有密义,古人发现这里有股不可思议的力量。你看其他文明,从来没有像中华文明一样重视孝顺。就是他能连接到原始能量的加持。
天地能量,按照儒家来分,就是五种,仁义礼智信。记得,这五样品质,虽然是无形的,但他确实具足能量。怀孕时,生产时,出生后,都不能杀生,就是因为杀生会阻碍小孩吸收这五种能量。以后就导致得先天病。如果多做功德善事,胎儿就更有利于吸收天地能量。
从这五种,你就可以看出,如果缺少一种,那五脏就不健康。杀生过重的,往往心脏有病。坏了男女关系的,肾脏就有问题。为什么,就是他得不到能量场的加持。人的身体能健康,靠的'不仅是食物,更重要的,是五种性德的能量加持。
药师法门把生命看成一个整体,从物质世界上,宇宙万物都属于我们生命的部分。人的五脏对应天上的五个行星。山川草木,山河大地,都属于人生命的部分。
从伦理关系来看,父母亲属,都属于我们生命的部分。没有处理好父母亲属关系,你的色身就不健康。比如不孝父母,骂父母的,不尊重祖先,长辈,头就有问题。如果你出家了,不尊重祖师爷,不尊重师父,你想要修行成功,那是不可能的。出家人也有他的伦理,也要拜祖师爷。从这一点看,没有祖师的加持,你要修行成就,也是不可能的。
从法界看,要是没有处理好法界关系。这个色身就有问题。修行人第一步,是修稳重和安全感。那从哪里修,藏密讲的,从海底轮。海底轮能接收大地的能量,对应的关系,是母亲的关系,祖先的关系。一个人和母亲关系不好,他海底轮就有问题,就没有安全感。
海底轮有问题,要修《本愿经》。《本愿经》让人很稳重,不会浮夸,不会自吹。有人说,我要出三界。他以为三界就是跑出这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不是跑到第四界吗?不是的。没有处理好三界关系,是出不了三界的。
我们要处理好和自然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人和法界的关系。地藏法门作为修行基础,是因为他对稳定一个人身心,有巨大作用。等身心稳定了,你再修其他法门,就会事半功倍。像净土宗,印光大师说,要敦伦尽分,存诚闲邪,老实念佛。敦伦尽分,就是先要稳固身心。本分中有自然界的本分,伦理的本分,还有法界的本分。没有这个基础,你就无法老实念佛。
拓展阅读:念《本愿经》时,修供养很重要
有个人问,要如何修地藏法门,念《本愿经》。其实,就一句话,你要把地藏菩萨充满你的生命空间。
祖师大德说,你要专修,不要杂修。这个专就是说,你要用一个法门来充满你的生命空间。你遇到危难时,你去求谁呢。不能一边求观音,一边又求地藏,听这个灵,就念这个,那个灵就念那个。这样子就造成分心,往往很难感应。那如果你要修地藏法门,建议你把百分之五十的时间,用在地藏法门上。剩下的百分之二十五时间,用来看其他法门,也可以念《普门品》、《药师经》、《金刚经》、《法华经》都可以。但要明白,我们生命的空间中。地藏菩萨占的比例最大。
地藏法门包括,我们念《本愿经》,去护持地藏道场,建设地藏像等。这些都是缺一不可的。你就把地藏法门作为你真正生命归宿。每天都念《本愿经》,同时把《本愿经》背诵下来,然后对地藏菩萨要有一种感情。这个感情的培养,很重要。学佛的人,对佛菩萨没有感情,想要长久,很困难。因为人是有感情的。
念《本愿经》,这次就讲一点。就是要上供下施。上供就是上供诸佛菩萨,尤其是初一十五,一定要用米饭、水果来供养地藏菩萨。上供最好在中午前,佛是中午吃饭,天人是上午吃饭,晚上就是饿鬼道吃饭。下午就下施,晚上尽量去施食。这些需要仪轨。那就要去学习禅宗的仪轨。这些增长福报很快。这个世界有佛,有天人,有鬼神,也有饿鬼道。那他们都要吃饭。所以佛门很注重用饮食来供养佛菩萨,还有护法神。护法神也属于六道众生,也有执着,同时自然也要饮食。我们供养,他们就吃,他们道业精进,也能护持我们修道人。
禅宗是很重视供养,尤其是和六道众生沟通。禅门中有供佛,供天,晚上施食,经常组织各种法会,那也是请诸佛,龙天,还有鬼神土地吃饭。寺院,都会设置土地牌位,供养当山土地。对护法神,千万不能轻慢。尤其是山神土地,城隍等,他们虽然没有解脱,但也统领一方鬼神道。修道人也要多感谢他们的护持。坚牢地神就是地藏菩萨最大的护法。念《本愿经》的人,要学会很恭敬他们,千万不能起轻慢心。古人讲,德重鬼神钦,学佛后,还要德行好,鬼神才会护持你。
这些供养,是外在的相。不要觉得这些供养,很浪费时间,很麻烦。寺院要开光,要动土,要做大举动,都会供养土地神。如果你只诵经,而不修供养,下辈子就会有智慧,福报就缺乏。修供养很重要。尤其我们常年组织供米给寺院,因为这个因缘,我们去寺院,都能吃到饭。供米给寺院,也是修供养的一种方式。有人胃口不好,或者消化不良,或者小孩身体不好,建议多买米,买油去供养贫困寺院。
学佛人,要行菩萨道,第一条是布施。就是把心量打开。有人说,我念经很勤劳,以后一定赚大钱。其实不一定啦。念经能遣除你部分的违缘。但赚钱要靠福报。你想从三宝门中得到利益,必须先去付出。先努力的去三宝门中付出,三宝就加被你。那我们什么都舍不得时,只想自己好,拜一拜佛就想要大富贵。这就是乞讨的心态,像三宝乞讨,那怎么可能。我们要先学会布施。有钱出钱,没钱的话,大家去寺院做义工,用体力,三宝也是不会亏待你的。
佛法是让人富贵的方法。要富贵,首先要心灵富贵起来,自己做个富有的人,能帮助别人的人,而不是向别人乞讨,想去占别人便宜的人。占到了别人便宜,就损了自己福报,结果就是越来越贫穷。相反,我们内心越富贵,越布施时,外在的也会越来越富贵。
身心健康评语篇四
身体的健康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身体健康不光是能让寿命更加的长,而且还能减少很多疾病发生,这样就能让身体少受到痛苦的侵害。保持身体健康是要从全方面进行入手的。综合的保持健康才能让身体有一个好的状态。那么运动有益身心健康吗?接下来我们就给大家好好的介绍一下。
很多年轻人在选择运动的时候都会选择一些刺激和运动幅度大的运动方式,但是专家表示说其实对于年轻人来说多参加一些慢运动的运动方式对于身心健康都是非常有效的。
很多人选择运动类型都是根据爱好,而不懂得和体质、体能相结合。专家建议,体质相对弱、平时又较怕冷、多汗的人不能选择强度太大、节奏太快的运动,而身体壮实者则无妨选择强度大、节奏快和运动量相对大些的锻炼项目。
忙人锻炼的目的是为了健康,没必要选择“更快、更高、更强”的竞技运动,完全可以选择没有对抗性而且节奏慢、强度不大的“慢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台球、跳舞、练瑜伽、打太极拳等,或是周末有时间去放风筝、钓鱼。
许多年轻人认为“慢运动”只有老年人才做,达不到健身的目的,其实这是误区。对于都市白领来讲,适当地选择“慢运动”其实能“减压”,有益身心健康。因为这类运动参加人数多,在动身体的同时或动脑时没压力,还有娱乐性,同时也能享受到亲情和友情,令人身心舒畅,对身心都能起到很好的调节效果。
经常运动有益身心健康是很重要的。适当的进行运动就能让身体保持比较健康的状态,相反的话就会让身体出现比较大的疾病症状。这样对于身体的健康来说是没有任何好处的。而且还可能会在心里上非人增加负担。这样是会直接影响到生命长度的。
身心健康评语篇五
第一:持续用心上向的情绪状态,使人情绪开朗,简单稳定,精力充沛,对生活充满热情与信心。因此生活中应避免不良情绪的发展,遇到不好的事,要换个方法变个方式思考,你将大有收获。乐观是心胸豁达的表现,乐观是生理健康的目的,乐观是人际交往的基础,乐观是工作顺利的保证,乐观是避免挫折的法宝。
第二: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如果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一个人就能对社会、对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持正确的认识,能采取适当的态度和行为反应;就能站得高、看得远,做到冷静而稳妥地处理各种问题。我们务必要学会欣赏生命中的每个瞬间,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相信未来必须会更完美。
第三:不要对自己过分苛求,就应把奋斗目标定在自己潜力所及的范围之内。尽量使自己有完满完成目标的可能。这样你的情绪就会十分愉悦。有人以前这样说过:当我们不能改变环境时就务必去适应环境,不能改变别人时就改变自己,不能改变事情就改变对事情的态度,不能向上比较就向下比较。这就告诉我们,人不能去等,要学会适应。
第四:拓宽兴趣。兴趣是保护良好的心理状态的重要条件。人的兴趣越广泛,适应潜力就越强,心理压力就越小。能够充分利用这些时间看书、写字、创作、绘画、舞剑、养鸟、钓鱼、种花等等。总之,兴趣越广泛,生活越丰富、越充实、越有活力,你会觉得生活中处处充满阳光。
第五:学会自我调控情绪,排除不良情绪,让自己在愉快的环境中度过每一天。生活是千变万化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天灾人祸,喜怒哀乐,都在所难免,怎样调理呢?最简单有效的做法是用用心的暗示替代消极的暗示。当你想说“我完了”的时候,要立刻替换成“不,我还有期望”。
第六:要学会宽容,培养自己宽广的胸怀。一个人心胸狭窄,只关注自己,就容易生气,闷闷不乐,斤斤计较。而当你胸怀宽广时,你就会容纳别人,欣赏别人,自己的心境也就能持续乐观。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仁者无敌”。别怕吃亏,“吃亏”是福啊。生活中要既能理解自己,又能理解别人,还要善于理解现实。
愿您常常持续好情绪,心理健康精气神,幸福快乐每一天!
总结精选(4):
怎样持续心理健康
1、培养生活中的幽默感。除了严肃正式的场合外,在同事朋友乃至家人中,说话时适当地采用幽默语言,对活跃气氛融洽关系都十分有益,在一阵会心的笑声中,大家情绪个性好。
2、经常帮忙别人。助人为乐,是一种高尚美德,其作用不仅仅仅使被帮忙者感受人间真情,解决一时之难,也使助人者感到助人后的快慰。经常帮忙别人,就是使自己常处在一种良好心境中。
3、持续一颗童心。人到了而立之年以后,随年岁的增长,有人便产生了“看破红尘”的感觉,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了,这样不利于心理健康。如果仍持续一颗童心,对任何事物都有一种好奇,不论对知识更新,还是对身心健康都有好处。
4、要有广泛的爱好。比如收藏体育旅游音乐等,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享受其间的乐趣,既能增长知识,又能广泛交友。在偶遇心境不佳时,这种兴趣活动也能起到化解作用。
5、持续乐观的情绪。要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工作。善于在生活中寻找乐趣,即便是干些家务也不应视为负担,而是带着情趣去干,比如做饭,不断尝试新花样,享受烹饪的欢娱。在工作上要不断创造,在进取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断感受成功的乐趣。
6、学会谐调自己与社会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要经常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为,适应社会的规范,并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适应力,从而减少因此而带来的困惑和压力,持续心理健康。
7、善于排除不良情绪。遇到不顺心的事,别闷在心里,要善于把心中的烦恼或困惑及时讲出来,使消极情绪得以释放,从而持续愉悦情绪总伴你左右。
8、善待别人,心胸大度。以谅解宽容信任友爱等用心态度与人相处,会得到快乐的情绪体验。尤其是被人误解的时候,要亮出高姿态,待对方晓知真相后更会佩服你,这样宽容,关心别人也有利于营造好心境。
总结精选(5):
上班族如何持续健康快乐的心态
没有哪个人不愿意寻求属于自己健康、快乐的生活,人活着就是为了生活的健康、快乐、幸福,而幸福快乐是要靠自己打拼和努力而创造出来的。每个人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为了人生的奋斗目标,就务必使自己努力工作,在工作中寻找乐趣,让单调乏味的工作充满生趣,使自己身心健康,工作、生活和谐而又安逸,快快乐乐地度过每一天。
关于健康,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身体的健康就是健康的含义,而另外一种说法:身体健康加上心理健康才贴合健康的真正含义,显然,后一种说法更贴合当今社会的健康标准。
常听有人说如何如何自己情绪不好,心里不快乐。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的心态出了问题,但又不清楚是哪些心态影响了我们的快乐,不明白哪些思想影响到我们的心身健康。
那么,持续健康快乐的心态,要注意哪些呢?
1、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这主要透过自我的管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能够在事业上有所追求,工作中扎扎实实;在人际关系上和睦相处,相互尊重,相互帮忙,相互促进,团结合作;在思想上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对前途充满自信,对未来充满期望。
不要太过于渴求完美。
记得有这么一个故事:
一位未婚先生来到一家婚介所,进大门后,迎面看到有两扇门。
一扇门上写着:美丽的;另一扇门上写着:不太美丽的。
此人推开“美丽的”门,迎面又见到两扇门。一扇门上写着:年轻的;另一扇门上写着:不太年轻的。
他推开“年轻的”门,迎面又见到两扇门。一扇门上写着:善良温柔的;另一扇门上写着:不太善良温柔的。
他推开“善良温柔的”门,又见到两扇门。一扇门上写着:有钱的;另一扇门上写着:不太有钱的。
他推开了“有钱的”门......
就这样,他一路走下去,他先后推开美丽的、年轻的、善良温柔的、有钱的、忠诚的、勤劳的、文化程度高的、健康的、具幽默感的……多道门。
当他推开最后一道门时,只见门上写着一行字:您追求的过于完美,那里已经没有再完美的了,请你到别处找吧。
原先,他已走到了婚介所的出口。
在这个世界上,十全十美的事和人是不存在的,完美主义者总是预先给自己设定一个十全十美的目标,凡事力求尽善尽美。然而,世事多变幻,成败有定数,一旦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目标就会深深自责,沮丧消沉,陷入了完美主义的陷阱。其实,世界上任何人、任何事不必须尽遂自己的心愿,要善于学会为自己的每一点努力成果而喝彩,让自己时刻有成就感,知足自信的人才会充满快乐。
2、防止陷入“公平陷阱”
很多人习惯于将自己所得到的报酬与别人的报酬进行比较,即便是不同职业、不同学历、不同岗位,只去看别人的薪水有多少多少,人家的报酬有几何几何,比来比去,如果感到自己相对的报酬比别人低,尤其跟自己同样岗位的人的报酬高于自己,一下子就完蛋了,他就会感到这也不公平那也不公平,却看不见也不去看别人是怎样的付出,甚至对许多事情产生怨愤、焦虑,并且有受挫折的感觉,工作用心性更是一落千丈,精神就萎靡不振。因此,要正确认识自己,明白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如果硬要去比,那就比比工作扎实不扎实,为人做事踏实不踏实,多看看别人的长处。
3、持续健康的身体条件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拥有心理健康,务必重视身体健康,除了不同的职业和不同的环境对身体的不同影响,良好的生活节律是保证身体健康的根本,而最重要的是如何应对工作、生活中的烦恼和不如意。
忘记烦忧才健康。人际关系的烦扰、工作上的不如意等等,人生烦恼无数,但我们不能对不愉快的经历耿耿于怀,任郁郁寡欢的情绪徘徊不去。我们要尽量学着快速忘记烦恼,不如意时能够找一种迅速转换烦恼情绪的方式,或加入朋友聚会,或投入你最喜欢的一项娱乐或运动中,总之是能让你换上烦恼“失忆症”的方式。而应对麻烦和困境时,要做一个“没心没肺”的人。
4、提高对挫折的适应潜力
挫折是人们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遇到障碍或干扰,使个人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情绪状态。世事千变万化,挫折人人都有,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遇到挫折,而在于以怎样的心态正确对待挫折。正确应对挫折,挫折也许会对人产生有利的影响,愈挫愈奋,能促使人用心进取、努力向上、增长才干;而对于不能正确应对挫折的人,它就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使人心理痛苦,情绪波动,个人行为极易出现偏差,甚至会引起心理障碍或出现身体上的疾病。其实,世界上没有哪个人能“春风得意花千里”,即使你腰缠万贯,拥趸耀眼光环,可明白“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是颠扑不破的人生规律。没有哪个人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即便你处于“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境之中时,只要勇敢地应对,正确地把握,自然“柳暗花明又一村”。
5、注重个人修养
注重个人修养是促进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是每个人应具有的品质和修养,有人称之为心理健康的“维生素”。事实也正是如此,一个有理想和事业心的人,道德高尚、勇于进取的人,工作用心踏实的人,就是心理上最健康的人。
健康快乐并不是可遇不可求的东西,健康快乐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意念。比如你所从事的是每一天重复的、机械的工作,你能够想象成这是你最喜欢的事,压力减轻,情绪高涨,自然效率倍增。快乐的工作才能获得工作上的快乐,怨声载道只能让事情向相反方向发展。这决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不开心也于事无补,反而会影响到你的健康,不如转换思路,寻找快乐,为自己打气。
6、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
任何人生活在社会当中,务必要与周围的人打交道,自然就构成了人际关系,即便是出家修行的佛教徒也使然。一方面这是工作、生活上的需要,当今时代,工作和生活都高度社会化,一个人单独工作、单独生活,“万事不求人”是不可能的,因此,需要与他人合作,相互带给帮忙。另一方面,这也是每个人心理健康的需要,一个人生活在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充满友情的氛围当中,会有一种安全感和幸福感,就会觉得自己受到了别人的关注、关心和尊重,从而精神焕发,信心十足。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的人都有朋友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缺少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