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大数据智慧幼教篇一
读了加拿大教育家马克斯?范梅南的《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通过此书的阅读,我学习和认识了更多的教学机智。范梅南教授以他独到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和敏锐的教育经验,从“现象学教育学”的角度,以教师、父母和学生的生活经历为原材料,对教育学的诸多方面进行了十分深刻的和有益的思考。他在本书中提出的新型教育学思想和概念,如“教育机智”、“教师替代父母的关系”、“教育的情绪”、“教育生活的体验”、“对学生的主体性的体验”,等等,引起了教育界、学书界的广泛关注和兴趣并在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盛行。
这本书里我知道了从哪些方面对自己进行提升。书中告诉了我们一个好的教师究竟要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职业使命感,对儿童的喜爱和关心,高度的责任感,道义上的直觉能力,批评的开放性,智慧的成熟性,对儿童主体性的机智的敏感性,阐释的智力。对儿童需求的教育学的理解力。与儿童相处时处理突发事件的果断性……最后,幽默和朝气蓬勃也很重要。
课堂因生成而精彩,因教师教学机智而出彩,而两者的关系是鱼水交融、密切相关的。课堂出彩的基础是教师教学机智,没有一定的教学机智,缺乏一定的应变能力,课前预设难以完美,课堂将会失去极好的生成机会。
机智是一种敏感的、全身心的、审美的感知能力,机智不可以事先计划,受见解的支配的同时又依赖情感,并“打动”他人。“教育机智表现为克制”“机智表现为‘润物细无声’”“机智促进孩子的学习和个性成长”“机智表现为对情境的自信”“机智保留了孩子的空间”“机智加强孩子的独特之处”“机智通过语言来调和”“机智通过沉默来调和”“机智通过动作加以调和”“机智在孩子的心灵上留下痕迹”“机智对孩子的兴趣感兴趣”……从日常生活中的鲜活案例入手,娓娓道来,使我们感受到教育其实是一门艺术,教育需要实践智慧,教育需要转向体验世界,在体验中开启我们的理解力和反思力。
总之,《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这本书中作者的很多观点就像是盏指路明灯,不仅给我们教师还给家长指明了一条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学孩子的正确教方法。我真后悔,怎么把如此好的书竟然束之高阁?而且竟然以工作忙,静不下心来阅读这种理论性较强的书为由。看完此书,反思自己为何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整天忙忙碌碌,却总达不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是缺乏“机智”。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加强学习,以《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这本书中的理论为指导,更新观念,走进学生,不断努力去实践、去探索,做一个有教育机智的教师。
大数据智慧幼教篇二
教学是一门艺术,要让教学充满智慧,不仅需要掌握教学技巧和知识,更需要发挥智慧和创造力。在我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让教学充满智慧的重要性,并在此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我认为教师要善于遇见学生的需求。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和潜在能力。作为教师,我们要用智慧去发现学生的需求,并根据他们的特点量身定制教学计划。例如,对于思维发展较快的学生,我会提供更复杂的问题和挑战;而对于学习能力偏低的学生,我会采取更分步骤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逐渐理解和掌握知识。只有真正关注到学生的需求,才能使教学更加智慧。
其次,创造性思维对于让教学充满智慧至关重要。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和技巧的演示上,还要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例如,在设计一个实验的时候,我会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猜测,鼓励他们尝试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培养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智慧水平。
另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也是让教学充满智慧的关键。我们不能固守传统的讲授方式,而应该尝试更多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效果。例如,在一个研究项目中,我鼓励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数据分析和展示。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能够提高他们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我们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教学变得更有智慧和创造力。
此外,教师对于学生的关爱和情感沟通也是让教学充满智慧的重要因素。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和成长。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关注,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难,并能够给予他们鼓励和帮助。例如,我在班级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关心学生的情感发展,积极引导他们积极面对挑战和压力。通过这样的关怀和情感沟通,我们能够让教学更智慧,更有温度。
最后,教学反思和终身学习也是让教学充满智慧的关键。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地反思和总结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并且保持持续的学习态度。通过反思,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并且,我们要保持对新鲜知识和新技术的学习和探索,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智慧。只有持续地反思和学习,我们才能在教学中保持智慧的动力和活力。
总之,让教学充满智慧需要教师善于遇见学生需求,发展创造性思维,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关心学生情感沟通,以及持续的反思和学习。通过这些方式,我们能够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使教学充满智慧和创造力。
大数据智慧幼教篇三
拿到了《黄爱华与智慧课堂》这本书,这是一本很值得数学教师一读的书,这本书记录了黄爱华的成长之路和他的教学主张,读后有几点感触,记录如下。
他在书中说写东西是一种促进思考的最佳方式,的确,很多时候,我也曾萌发一些不错的想法,当时的想法是,我先做着,待到有时间时我再来整理,往往被一些琐事打岔就搁浅了,最后不了了之。看来动手去把把这些想法记下来就是在思考如何实施,写得过程就是最好的思考过程。这一行职业的特殊性也要求教师笔耕不断,不然只能停留在工匠的水平,得不到提高。所以,我还是应该坚持去写教学札记。也不要等到以后了,就从读这本书开始吧。也许,这就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
黄爱华的教学主张很多,粗粗阅读,以下几处印象较深:
数学应是现实的,是生活化的,是儿童乐于做的,作为基础数学教育,应使人人为今后升学、就业和自学打下扎实的应用数学的基本功,而不是把每个学生培养成未来的数学家。
创设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倾注着真挚的爱,让后进生体面地坐下去。课堂中做到知情交融、教学相长。
我借鉴前辈的数学游戏上了一节公开课《比较数的大小》,共试讲了三节,其间遇到的课堂生成花样百出,此时更体现黄爱华老师所提倡的创造性,只有不断提升个人魅力,才能经营好一个鼓舞人心的课堂。研读着他的一个个教学案例,不难看出黄老师利用巧妙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突破了教学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获取知识。它给枯燥的数学知识赋予了生命的内涵,它使数学的课堂上也充满了灵气,这样的教学过程因此成了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成了学生自由表达观点,畅谈体验,充分展现个性的过程,成了师生双向交流的互动过程。
俗话说得好,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读过这本书后,我有这样的感受,研读了这本书,胜过了我十年的教书生涯,这本书是宝贝呀,这不经让我想到一句话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黄金屋。
大数据智慧幼教篇四
智慧交通是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交通运输进行智能化改造和管理,通过实时的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达到优化交通流、提高交通效率的目的。而智慧交通教学大纲则是以智慧交通理论和技术为基础,逐步建立的教学体系。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进行探讨:智慧交通教学大纲的重要性、内容的设计、实施过程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教师的角色与作用以及学生的收获和发展。
首先,智慧交通教学大纲的设计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智慧交通时代,随着交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迅猛发展,交通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传统交通管理知识的基础,还需要掌握智慧交通技术的理论和应用。因此,设计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智慧交通教学大纲,能够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其次,智慧交通教学大纲的内容设计需紧跟时代发展。随着智慧交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交通管理的范畴也在不断扩大。因此,在教学大纲中,应包括以传统交通管理为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如交通法规、交通信号等,同时也应涵盖智慧交通技术的相关内容,如交通数据采集与分析、交通监控系统等。通过系统的教学内容设计,能够使学生掌握智慧交通理论和技术,并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再次,实施智慧交通教学大纲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挑战,但可以通过合理的策略和解决方案予以解决。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以适应智慧交通时代的需求。其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是关键。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另外,还需要加强与行业的合作,建立实践基地,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在智慧交通教学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首先,教师应具备宽广的视野和专业的知识背景,使其能对智慧交通技术有深刻的理解。其次,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掌握最新的智慧交通理论和技术。此外,教师还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智慧交通领域做出自己的贡献。
最后,对于学生而言,智慧交通教学大纲的实施能够为他们的学习和发展带来巨大的收获。首先,通过系统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智慧交通技术的理论和应用,为他们未来的就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教学大纲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智慧交通领域中发挥自己的所长。此外,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还能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能力。
综上所述,智慧交通教学大纲的设计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教学大纲的内容应紧跟时代发展,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学生也需要积极参与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挑战可以通过合理的策略和解决方案予以解决。最终,通过智慧交通教学大纲的实施,学生能够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为他们未来的就业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大数据智慧幼教篇五
智慧交通是指在现代交通和智能技术的融合下,通过信息化、智能化的手段来优化交通系统的运行,提高交通效率,推动交通发展的新概念。为了培养适应智慧交通时代需求的人才,智慧交通教学大纲应运而生。在过去的学习中,我对智慧交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从中得到了许多宝贵的体会和经验。下面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环节、评估方式和学习收获五个方面进行总结与分享。
首先,智慧交通教学大纲合理设置了相关的课程,从理论到实践的层层递进,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课程中囊括了交通规划与设计、交通信息技术、交通工程管理等多个专业领域,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智慧交通领域的各类知识。此外,教学大纲还注重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设置了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
其次,智慧交通教学大纲注重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采用了多媒体、虚拟实验室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通过使用信息技术手段,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而引入虚拟实验室,不仅能够使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智慧交通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智慧交通教学大纲强调了实践环节的重要性,通过实践项目的参与,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例如,在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实践环节中,学生需要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交通流分析、道路设计等操作。这样的实践环节不仅让学生从理论到实际的过程中感受到交通系统的运行机制,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智慧交通教学大纲的评估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的综合评价。传统的考试形式仅仅评价学生的记忆能力,而智慧交通教学大纲则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查。通过课堂报告、项目实践和小组讨论等形式来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样的评估方式使得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提高了学习效果。
最后,通过学习智慧交通教学大纲,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学习收获。首先,我深入了解了智慧交通的概念和现状,对交通规划、工程设计和信息技术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其次,通过课程设置的实践环节,我得以亲身参与项目实践,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通过教学大纲中注重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培养,我在小组讨论和项目实践中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这些收获将在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总结而言,智慧交通教学大纲的实施使得智慧交通领域的学习更加系统和专业化。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实践环节的完善,教学效果得到了提升。我在学习中从中感受到更多的乐趣和启发,学到了更多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希望将来智慧交通教学大纲能够继续不断完善,培养更多适应智慧交通时代要求的专业人才。
大数据智慧幼教篇六
在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认识到作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肩负着光荣和神圣的历史使命,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良好的师德素质。
现今社会中,有悖师德的现象屡禁不止,如教师急于求成,往往口不择言,伤害了的自尊,迟到就不让进教室,做错事就罚打扫除等变相体罚学生,认为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优生笑脸相迎,差生横眉冷眼等等,这样肯定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认为需作到以下几点:
1、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上课,“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样才能教好课,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2、转变教育理念,从以往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全面的发展。
3、以身示范,以情感人,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要求学生不能怎样,就先要做到。教育过程中,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要以情感人,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不再犯,这一过程需一定的方法,我作为一名新教师,尚未摸索到较好的方法,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将努力积累经验,并积极听组内老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教育模式,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
总之,我会努力成长,争取早日成为一名拥有高素质师德的新时代人民教师。
大数据智慧幼教篇七
陶行知先生提出:要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他们能说;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之中去扩大眼界,各学所需,各教所知,各尽所能。
偶然的机会看到了小闫的这本《黄爱华与智慧课堂》。黄爱华用他先进的教学理念实施着开放式课堂教学;用他高超的教学艺术培养着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注发展,为学生的发展而教
在他的数学课堂上,那种忽视学生能力和创造精神培养的注入式的教法早已不复存在了。一改“以教师为中心”而成“以学生为中心”。他让孩子们“跳一跳,摘果子”。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索,独立解决问题。他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到数学并不抽象和枯燥,而是一门看得见、摸得到、用得上的科学,他想法设法使孩子们从“学会”到“会学”,从“会学”到“乐学”。
用科学的教育理论去指导教学实际,这是黄爱华老师教学艺术的一个特色。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黄老师会“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引出例题”,让学生“用一道加法竖式验证一个算理”,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用一个“立体式”板书去刺激学生的感观,在应用题教学中,当学生做错题时,会让学生“体面”地坐下去;在“小数加减法”的练习课上,当学生出错又满不在乎时,黄老师通过讲科学家在计算空气中的氮气的重量时,发现小数点后第三位不精确,从而发现了“氩”的故事,教育学生从小养成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黄爱华认为细节可以体现一位教师实力和功力,细节的变化标志着课堂理念与实践的变化。新课程教学改革,最终要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细节上实践和体现。重视细节的改造,正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关注细节,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能否落实到位以及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关注细节,就是追求教学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是具有品味的教学新境界的体现。
如一位教师所创的“举左手,举右手”的教学细节,就是教师与成绩较差学生之间的一种约定:如果能回答问题举右手,如果没有把握则举左手,教师根据学生举手提供的信息来决定是否请他回答问题。既照顾了学生的自尊心,又鼓励了他积极参与课堂交流。但是,由于理解和接受程度不同,我们在教学行为中对新理念和新要求的把握水平参差不齐。过去司空见惯的教学细节仍时有发生。如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我们常让学生站着,问“谁来替他正确地回答”,等另一名学生正确回答后,我们则对他说:“你听清楚了吗,请坐。”长此以往,学生回答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会逐步消失,愿意回答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少。这一细节隐含着一个错误的观念,即教师已经讲过的内容,学生不应再出错。
又如数学课堂上,当学生经历了独立思考后,常可听到这样的问话:“谁愿意把你想到的说给老师听听?”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必须靠拢教师。按照面向全体、平等互助的理念,这句话应改为“谁愿意把你想到的说给大家听听?”两句问话,虽然只有一词之差,但反映出两个泾渭分明的教学观。
黄爱华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某一节课堂上,教师在自己的衣服上贴了许多“小红星”,这是为了赏识孩子们而准备的。在课堂上,哪个孩子有了好的表现,老师就会把“小红星”贴在该生的额头上。孩子们表现得主动积极,课堂上不断出现精彩的场面。可是,赏识孩子不能只凭自己的预先设计进行,也不能只对孩子的某一方面的优良行为进行奖赏,而忽略了对孩子其它方面优良行为的奖赏。在课堂教学接近尾声的时候,贴在这位教师身上的“小红星”掉了一个,有个孩子很懂事地捡了起来交给了教师。老师接了过来,又贴在了自己身上,一言未发。这个时候,教师如果能奖赏这个孩子一个“小红星”,或者说声“谢谢”,又会是怎样的效果?可令人费解的是:刚下课,教师身上的“小红星”又掉了一个,又有一个孩子认真地捡了起来,去交给老师。“不要了”,老师一边说着,一边摆着手。孩子看着老师,愣了一下,有些犹豫地将手上的“小红星”抛掉了。乍看起来,新课程的理念与实践之间似乎只有一步之遥,但跨出这一步却并非那么简单。事实上,有时候教师一句体贴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信任的微笑、一个尊重的姿势,都能唤醒学生沉睡已久的意识和潜能,都能使天性中最优美、最灵动的东西发挥到极至。
引人入胜地创设问题情境
教学“循环小数”时,黄老师通过一个简短诙谐的配乐故事,把学生牢牢地吸引,师生在谈话中,非常自然地进入新课。
上课开始,教师让学生听一段配乐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对小和尚说,从前…”同学们听着配乐故事,不由自主地笑了,教师笑着关掉录音机,说:“哪位同学能接着往下讲?”全班同学人人举手,都要求讲,老师指定一位同学站起来,接着往下讲:“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对小和尚说—”这位同学讲到这里停了,教师问这位同学,“怎么不讲了?”这位同学说:“这个故事讲不完。”教师对着全班同学说:“这个故事能讲完吗?”学生齐答:“讲不完。”“为什么呢?”教师又问。一位同学举手说:“因为这个故事总是不断地重复说这几句话。”“说得很好。在数学王国里,就有一种小数,这种小数,小数部分的数字也会像这个故事里几句话一样,不断地重复出现。同学们想认识它吗?”(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循环小数’”,导入新课。
“循环小数”这一观念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学生学了新课后,不能准确地口述概念的定义,对个别词的理解也不够深刻。究其原因,一是这个概念的本身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二是教师在教法上存在问题。以简短诙谐的配乐故事,作为这节课的“开场白”,形成了轻松、愉悦、民主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一下子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听故事,讲故事,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让学生在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初步感知了“无限”、“不断”、“重复”等概念中重点词的含义,起到了分散教学难点的作用,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
当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告一段落、行动结束之际,并非宣告学习活动“就此打住”,也并非预示着布置些习题练一练,安排些作业做一做而索然无味的“草草收场”。黄教师总是在此时此刻千方百计地为自己的课堂教学添上重重的一笔,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让学生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的持续探究的态势。
如在学习完“约数与倍数”后黄爱华老师面对全班同学,从容地说:“同学们,快要下课了,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动脑筋离课堂’,游戏规则是这样的:老师出示一张纸片,如果你的学号数是卡片上数的倍数,你就可以走出教室。走的时候,必须先走到讲台前,大声说一句话,在走出教室。你说的这一句话,可以是‘几是几的倍数’、‘几是几的约数’或‘几能被几整除’其中的任意一句。
游戏开始了,教师先出示一张数字卡片2,学号数是2的倍数的学生,一个个走到将台前,学号是4的学生说:”4是2的倍数。“学号是6的学生说:”2是6的约数。“学号是8的学生说:”8能被2整除。“全班有一半的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地说出一句话,得到在座学生的认可后,高兴地走出教室。接着,教师慢慢地拿出一张卡片0。5,有3名学生立即站了起来朝讲台走去,走了一半又回到原位。教师提问:为什么大家都不走了?学生结合整除应具备的条件说明了理由。教师接着又分别出示卡片3、5,学号是3、5的倍数的学生走出教室。最后剩下学号是1、7、11、13、17、19、23、29、31、37的学生,这时,教师不再出示卡片,而是问学生:”你们怎么不走呢?“学生回答说:”我们的学号都不是老师拿出的卡片上的数的倍数。“”那么,老师出示哪个数,大家就都可以走了?“学生积极地思考后,异口同声地说:”1“教师出示一个大大的卡片1,10名学生在下课铃声中欢快地离开了教室。
新颖有趣的游戏,巩固了知识,检查了效果,还进行了纠正错误和个别指导,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一举多得。这比简单地布置一些习题或作业,效果不知要好上多少倍!
黄爱华在开放式教学及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中获得了巨大成功,这成功背后,我发现了一些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规律性的东西:开讲,体现了一个”趣“字;新授,体现了一个”实“字;练习,体现了一个”精“字;板书,体现了一个”巧“字;结束,体现了一个”活“字。同时,在他的成功中我也获得了有益的启示:教学艺术是不断学习的结果;教学艺术取决于教师的创造精神;教学艺术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教学艺术是教师对学生爱的凝结。
大数据智慧幼教篇八
智慧之一体现在学生的管理艺术上。有次上课上到一半,我发现有个别同学蠢蠢欲动,注意力转移了,造成不良影响。我就停下来,大家都诧异的看着我“怎么停了?”我接着说了几句题外话:“大家坐着舒服吗?”没人回答,怎么平白无故问这?“大家都是人吧?所以说人的本性之一你也具备:贪婪,不知满足。你生在这个年代,蜜罐中长大,优越的环境中学习,你还不知足?追溯到古代,孔老先生那个时候。他教弟子是躺着的,弟子们都是跪着的;再发展到了私塾,先生是手拿戒尺端坐于前,弟子都是站着的;而到了你们,老师们是站着的,你们都是坐着的。”听到此同学们都笑了。“在西方国家,各科教室都是固定的,上什么课学生就去那个教室,而我们呢?是您固定了,我们老师在跑好不好?”他们又笑了,心领神会。“这说明什么呢?大家的地位提高的很快呀!请互相理解,珍惜别人的付出,认真听讲,就是你对老师的尊重,对自己的负责,也不枉如此高的地位,对吧?”当我再继续上时,那几个也“改邪归正”了,其他劲头更足。
一个同事见上课玲已响,有位同学还迟迟没拿出课本,于是他开口道:“你桌子上弄得跟清洁区一样,是咋回事?”别的一听大笑。他也不好意思地低下头。简单的一句话,让他意识到错误,又不伤他自尊,也是一种教育艺术吧。
一天第四节课铃声还未响完,靠窗的,成绩还挺好的一个男同学“嗖”的跳到窗外,我还没反应过来。我问“那谁?”同学说“蔡岳岩。老师叫你呢。”其实他们也很可爱。音乐声起,我也没多说。再上课来时,我就提了提:“蔡岳岩,你还不走寻常路。”同学偷笑,都知道说哪回事。“你动作敏捷的都能当职业体操运动员了。”当时我们正学运动员话题。“下次再出去请走门。少些个性,多些共性。”他不好意思地脸红了,我想大家都意识到这样的行为不该再发生。掌握了学生的思想动态后,也就可以支配他们的行为。你说的话学生愿意听,也会照着做。这样就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
另外的有智慧也体现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谁都会教,教好则是有智慧。什么叫教的好,考第一?太片面。课堂上能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并运用知识,是我们借鉴的榜样。不同教师在专业水平上确有差别,但在追求教学效果上,还有些更重要的因素。
完整的教学过程包括备课—上课—课后巩固三大步骤。环环紧扣,缺一不可。备课自然要用心,整个过程必须在你脑子里条理化。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自己心里必须有数。课堂则是获取知识的主阵地。能把握好课堂的老师,是智慧的体现。首先课前准备好必需品:课本,课堂笔记,练习本,练习册等。其次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严格要求,杜绝一切违纪行为,然后再谈学知识。后半学期来,我充分扮演好自己导演的角色,引导学生,鼓励他们自己找,自己划,自己读,自己概括总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一切自然都源于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学习本身更重要。就拿记笔记来说,我们班至少有80%的学生的笔记可以摆到桌面上来。井井有条,一尘不染。相信知识在他们脑子里也像本上记得那样条理化,系统化。等上了初三,高中,甚至大学,就会自己学了,记什么,怎样记就不成问题了。当然不能忽视笔记本的落实环节。学语言,听、说、读、写应贯穿于始终,创设语境也尤为重要。再就是课后的巩固,也就是作业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