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机电一体化论文题目篇一
随着科学技术以及新兴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融合,同时也促进了工程建设领域的革新与创新。目前,机电一体化已经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技术,在各行各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机电一体化的进步与创新,并且在工程机械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积极地采用机电一体化,将机械、电子技术和液压技术进行了有效的结合,大大地提高了机械的多种功能,比如说,动力性能提升,燃油的经济效益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大增,操作的精准度和舒适度都大幅度提高,机械的使用寿命也随之延长。所以,研究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的应用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精密机械技术有机结合,并综合应用到实际中去的综合技术。主要是通过微电子技术的应用,把微电子技术引进到相关的动力功能、机械主功能、控制功能等方面,在软件方面能够使得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相互进行有机结合而形成有效的系统。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处于不断创新与进步之中。机电一体化技术逐渐走向了高智能化、微型化、网络化、个性化和绿色化的趋势。而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能够使得各种性能方面都得以明显改善,比如操作舒适性能够得以有效提高;机械能耗能有效大幅度降低,明显提高机械功效。可靠性不断提高;不断提高相应的作业精度和作业效率。
机电一体化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极高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更具广泛性和有效性,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在工程机械提高生产效率、节能降耗方面的应用
在传统的工程机械中,能量的充分利用率和使用率比较低。比如说,液压挖掘机其燃料的充分利用率仅仅占了30%,剩下的70%左右的能量都被浪费了。在能源资源高度紧张的今天,迫使机械工程的发展必须向着“节能降耗”的方向发展。比如说,小松公司生产的挖掘机能够很好地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大约可以节省23%的燃料,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新型的控制节能器的采用。日立公司生产的挖掘机,采用了“卡特电子效率”节能控制体系,通过对泵以及发动机的综合、全面控制,大大提高了利用率,其能量利用率能够达到98%左右,生产率也相应地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所以说工程机械中电子节能控制器的运用,大幅度提高挖掘机等大型工程机械设备的能量利用率,一定程度上发挥到了节能的作用。电子节能控制器操作比较简单,对机械的磨损也相对减少,从而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2、在自动化以及半自动化的作业全过程中的应用
工程机械全面地实现作业自动化以及半自动化水平,可以有效地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大大减少了因为操作人员的经验不足或技术不到位对于操作精度的影响。
比如说,三菱公司设计生产的挖掘机,有控制挖掘机轨迹系统的功能,相关的操作人员在控制板上将铲斗的运动形状和运动轨迹设定好之后,相应的微机操作系统就会根据不同角度的传感器发出的信号,对动臂、铲刀和斗杆的运动进行自动的控制,从而实现多种特定断面沟槽、开口和斜坡的精准挖掘,有效地实现了挖掘操作的自动化水平。
3、在控制柴油机上的应用
要想进一步深入发展柴油机技术,应该要解决发动机排放质量与最低油耗间的矛盾。在电子技术发展十分迅速的今天,采用电子节能液压泵系统能够有效减小能耗,还能自动控制冷风扇的转速随温度的变化,这样的条件下,电子控制自动变速,还包括根据负荷条件自动调节柴油机油门等内容都能得以实现,能够使得在各种变工况下的柴油机,在满足经济指标和排放指标的最佳喷油时间的同时,能够实现净化排气、节约能源、提高效率。
4、机械操作的自动化能够降低劳动强度
在工程机械施工操作中引入机电一体化实现操作的自动化或者半自动化,这样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大大减少了因为操作者工作经验不足而造成的作业精度的影响。
5、在工程作业精确度方面的应用
在工程机械设备中使用电子控制系统可以将称量的过程自动化,对称量系统实现微机控制,使得称量更加精确。自动找平装置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混凝土沥青摊铺机的工作效率和施工质量。自动供料系统(超声波技术)的应用,完美地完成了混凝土沥青摊铺机对于供料的自动调节,全面提升了摊铺的效果和质量。与此同时,铲运机铲斗刀、平地机刮刀以及推土机铲刀的电子化操作控制,减少了误差,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还节约了人力,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高效、快捷,符合现代工程施工的要求。
6、电子监控、故障自诊以及自动报警
电子监控、故障自诊以及自动报警,也就是说对于工程机械的工作装置,传动系统、发动机、液压系统以及制动系统进行全面的监控,一旦在运行的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就会自动地找出故障的位置并自动进行报警提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和应用,大大地改善了操作人员的现实工作条件,全面提高了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与此同时,简化了机械设备检查和维护的工作,相应地减少了维修费用,大大降低了维修停机的时间,对于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有很大的作用和意义。
1、传感技术的融合
目前,传感器技术在现代工程机械上应用较为广泛,比如,发动机可以通过机油压力传感器、冷却水温度传感器等来进行发动机的运转状态的检测和控制;沥青摊铺机上的传感器能够实现摊铺机在工作时实现自动找平且行走速度不变的特点,还能满足摊铺出来预定的平整度、坡度和厚度的路面的要求。在感器技术的迅猛发展的今天,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可靠性和稳定性也能不断提高,越来越广的采集信息范围也超着集成、多功能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所以,未来在工程机械上将应用越来越多种类的传感器。
2、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趋于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是实现信息处理的主体,信息处理技术包括范围应用比较广,主要包括信息的输入、识别、运算、变换、存储及输出等等方面。计算机技术范围涉及到网络与通信技术、硬件和软件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等方面。要想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不断进步,应该大力发展计算机应用及信息处理技术。
3、电子控制理论的指导性增强
工程机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就是以微电子为核心的高新技术,通过其应用和推广,在相关控制理论指导下,能够满足系统智能化设计的要求,完成相关的设计后的系统仿真等等。
综上所述,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发展是当前机械工业发展必然的趋势,也是振兴和发展机械工业的必经之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还会有着更多的创新与发展,未来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将会融合机、电、光以及磁的综合性能,更好地促进工程机械的发展。
机电一体化论文题目篇二
三年的大学生活似弹指一挥间,从刚跨入大学时的失落和迷茫,到现在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从容、坦然。我知道,这又是我们人生中的一大挑战,角色的转换。这除了有较强的适应力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外,更重要的是得益于大学三年的学习积累和技能的培养,现在已经是到了一个检测自己这三年来成果的时候了,无论是知识上的成长还是身心上的成长,都会在这次的实习工作中得到考验。
毕业实习是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性教学的主要方式,它不完全同于社会工作而又最接近与社会工作,是面对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的转型点。而机电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经过大学三年的专业学习,我虽然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但实际工作却是非常的缺乏,仍需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毕业实习具体有以下几个目的:加深对所学专业的感性认识,在实践中运用并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习中获得实际知识和实际技能;培养独立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劳动观念和群众观点,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培养诚信观念,遵守职业道德;通过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强自己的事业心与责任感; 通过实习加强自身的沟通能力。
按学校规定在过完春节就该进入毕业实习阶段了,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些不习惯,以往总是看到别人很早便开始上班,而作为学生的我一般都要在家过很久才会去学校上学,可是没想到今年我也要如此这么早的就加入到上班的洪流中,肯定会或多或少的有些不习惯。我是从正月初十开始上班的,还不算是太早,别人一般是初六就开始正式上班了,等到我去报道的时候工作基本上是走入了正轨,工厂里都忙忙碌碌的,感觉跟学校要上课前的那气氛差不多。去单位后也就搬入了集体宿舍去住,在学校住了这么多年的集体宿舍,就没出现什么不习惯的,按照公司的要求是在生产上上班就一定要穿工作服,我也领了一套,但是钱以后还是要从工资里扣,这也是我第一次穿工作服。每天跟其他人一样早早的起来,上下班都要签到,一点都不含糊。
最开始的时候我被安排去了制图室跟着他们制图员一起做,这去了才发现以前在学校学的东西跟他们用的基本上都是不一样的,就又要从头开始学,好在以前还有点制图软件使用的经历,学起来上手也很快。我们在公司主要用的是cad和ug,cad虽然也能绘制三维图形,但是绘制起来比较的麻烦,所以cad就只负责了二维零件图的设计,其他的还是交给ug在做。
cad方面也没学狠么很复杂的,一般都是绘制些二维图和零件三视图,就只要掌握了这些就可以了。cad中的标准比较多,每一个图层可以用到哪几种线型和颜色都有相应的标准,所以在选择的时候就一定不能选错,否则以后线型重复了以后在修改起来就不是那么方便。由于对cad图都是进行一些细节的处理,必须要很认真,一不留神就容易出错。
ug的学习就比cad的复杂了些,ug不仅是用于了产品三维实体图的设计,而且还要对设计的产品就行必要的组装,学习了很多的功能。其中一些简单的就跟以前在proe和mastercam里用到的差不多,无非就是“拉伸、倒角、沟槽、矩阵、镜像、薄体创建„„”,这些以前基本上都用熟练了。最重要的还是要算学习了“袋形和方凸形”这两个功能,这两个功能可厉害了,并不是跟“拉伸”那些工具只是简单的实体变形,这两个功能可以对编辑的面绘制非线性曲线,这样就可以实现在零件中的一个曲面做成不同的角度,这个功能在齿轮的创建中也很有用。
在制图室做了差不多一个月后,我就被调到生产一线去了,实习的时候就是要什么事都要做,这样才知道以后在工作中的真正感受,这时候也才第一次把工作服穿上。第一次去车间的时候能感觉到这里跟办公室的差别很大,这里没有空调没有热水,高大的车间屋顶也不经令寒意加重。去了首先做的就是驾驶室的装配,做这些工作都是比较的简单,学会了哪些东西装在哪就可以了。车间的人比较多,工作的时候也可以说说话,我们经常就是两个组比这做,输了的组可是要负责买明天的水喝的,气氛都还比较的活跃。后来去了整车的组装车间,一辆辆的车就是从这里开出来的,这里要学的东西就比较多了,很多零件不是想怎么装就怎么装的,比如我们一定会先给车辆的管线进行提前的布置,否则有些零件装上后管线的位置就被堵住了。在这里工作时说闲话的几率也比较小,都是些又大又重的铁质部件,一不留神就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所以大家都是除了工作上必要的交流外都在专心的做事。在车间做事加班基本上都是免得了的了,虽然我只是个实习生,但是不能说别人都去了我不去吧,有时候只要是出车赶的急了点,我们晚上都要加班才行,加班也确实幸苦,每天本来就只那么点休息的时间,我们还要多做好几个小时,回去了都接近九点,一般都是直接洗洗就睡了。
在车间做了大半个多月,我们就全部搬到新厂址去了,本来新厂那边都开工了好几个月了,但是因为临近过年了,这边的也就没搬过去。搬家的这几天真是都忙死了,搬走了这边又用的设备也不能都丢这都不要了,还是要全部都带走,光是这些东西都装了两车,弄的我也够累的。
搬到新厂区这边后就可以做加工的工作了,我们加工的主要还是一些传动轴、货箱的固定件和一些零件的紧固件,有时候也帮别人做点别的东西。由于不是大批量的生产外销,所以我们的设备也不是很多,只有一台数控车和一台数控铣,然后还有些其他的普通机床。刚开始去的时候肯定是也不敢要我做数控的工作,只是跟着师傅在普通机床上练练手,也是只做做塑料的零件。对机床操作熟练点后,就慢慢的开始做零件的加工了,出于安全的考虑,我也就加工了点很简单的轴类零件,在试用的时候也做废了一个,还把刀尖弄坏了点,还好不是断的很多,就又跟着师傅去学了怎么磨刀。别说这个磨刀的讲究还真是多,跟书上写的一样,要磨出前刀面、后刀面、主副后角、主副偏角,一大堆的东西,至于磨刀的姿势那些,我也只学了个大概,磨的时候注意点就好了,那飞轮还是蛮危险的,我就那么磨磨修修,还弄出点样子,刚开始不知道的时候把刀尖磨的太尖了,用的时候一会就断了,后来师父才说不能那么磨。
有时候有些零件需要批量生产的时候我们也会用到数控机床,我们这的零件对精度的要求不是太高,也只是用了华中数控的系统,这个系统我还是比较熟悉的。数控机床这种贵东西还是不能一上来就让我碰的,师傅还专门跟我抽了半天时间出来复习了下以前学的数控编程,简单的就没怎么多说,主要是跟我讲了讲在车床上面的g80(内外径切削循环)、g81(端面切削循环)、g82(螺纹切削循环)、g71(内外径粗车复合循环),这些都是比较常用的,一般来说都用 g71在车外轮廓,但是一些要求不高的零件用g80也可以,还给我加了个g82(有锥度的螺纹切削循环),这个主要是车有些起始半径跟终止半径不一样的零件上的螺纹,我也把以前上课用的课本带了回来,对着上面的回忆下,然后在电脑上进行模拟操作,简单的东西还是难不倒我的。我一直都认为华中数控在铣床的程序上有问题,就是在刀走完一段程序后非要往它的切线方向在走一点才行,否则它就可能会引起踫刀。以前老师也解释过这个是以为程序在执行的时候预读了下一条指令造成的,我那时候就在想这个问题按说现在应该很好解决了才是,可是我问师傅我们的铣床是不是这样的,师傅说也是,还开玩笑说只有等着我们这些年轻人去办这个事了。哎„„就是这个问题让我一直觉得华中数控还是很落后的。
在电脑上练了一段时间后就跟着师傅开始做加工了,开始的时候师傅还是不让我亲自操作,我在旁边看着也是跃跃欲试的。该我上场的时候师傅开始也是在旁边看着,我也是做的很小心,还是按照步骤来的,编程的时候严格的控制转速和进给量,一些复杂点的程序还是先在电脑上校验完成后才拿过来的,师傅看了几次也就放心地给我自己做了。有时候机床动不了的时候,还是只有麻烦师傅过来帮我解决问题,它上面提示的那些东西实在是看不懂,师傅也就跟我讲上面显示的都是代表哪些可能的问题,俗话说的好,技术就是一层纸,一桶就破,我也就学会了不少。
工厂里的机床都是自己要用的东西,平时还还要好好的保养,万一哪天出了问题动不了,那就有几天的计件工资恐怕是拿不到了,师傅也带着我把我们自己用的机床保养做的也是毫不马虎,没天都要认真清扫上面的铁屑,发现润滑油少了就及时添加,每周还要对机床电气设备内部进行维护,保证里面的散热,检查三个轴的极限限位开关是否都正常,检查下传动皮带是不是松了啥的,拆啊装啊的,弄的身上都黑乎乎的。
实习也就是两个多月的时间,过的也很快,这都四月了,没几天就要结束了。经过这次实习,不仅是让我学到了制图、装配、加工这些方面的东西,而且还让我更加清楚地明白自己善于什么,想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这是我三年大学中难以学习到的。就像如何与同事们相处,相信人际关系是现今不少大学生刚踏出社会遇到的一大难题,于是在实习时我便有意观察前辈们是如何和同事以及上级相处的,而自己也尽量虚心求教,搞好人际关系。而且在工作中常与前辈们聊聊天不仅可以放松一下神经,而且可以学到不少工作以外的事情,尽管许多情况我们不一定能遇到,可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也算是此次实习的目的了。
实习结束后还要回学校去过上几个月,然后就差不多要走上真正的工作岗位了,这次实习学习的还是不够多,但是经验的积累也不会是一天两天的事,通过实习我也更加的了解工作,接近工作,如何在工作中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也是我后段时间所要思考的主要问题,我也只能让自己做得更好。
机电一体化论文题目篇三
通过分析当前高职机电一体化发展状况,提出如何进行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使学生更适应社会与就业,培养能够直接参加生产一线的高技术人才。
教学改革;发展;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涉及的学科内容广泛,主要课程有机械设计基础、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可编程控制器、计算机原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数控原理及系统、数控机床、数控机床编程、机械与模具、cad/cam、机械制图、计算机应用基础、数据库技术及应用、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造基础、自动机与生产线、自动检测与控制、计算机几何图形学、计算机辅助电路设计等。
可见,机电一体化专业不但要精通理论知识,更要求很强的动手能力。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为迎接挑战,高职院校担负着深入教育改革,全面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等技能型应用性人才的任务。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开始增长,一些大中型企业,甚至一些小型企业和私营企业都在开展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以数控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加工手段已经不是大中型企业的“专利”社会对人才特别是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
职业教育的优势发展条件必须建立在学校务实的政策考虑、师资实务经验导向与创新理念并济,结合产业,一是贯彻机电一体化专业职业教育持续国际发展,发展国际化职业特色产业合作;二是务求职业教育体系多元精致,提升职业体系教育师资优质化;三是强化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能力产业结合,培养符合国际技能之发展潮流;四是落实学生进路宽广畅通,职业体系与企业更进一步整合。
更新传统职业教育专业内涵,带动各级职业校院课程改革,发展各校特色,提升职业教育品质的目的,就是要加强职业学校学生机电一体化的基本学科能力、通识能力和职业道德,提升学生服务人群的品质。
发展职业教育规划短期国际化方案刻不容缓,职业教育人力培育成效良好,则职业人力素质可获提升,劳动生产力也会增强,生产成本即可降低,企业营运绩效自然提高。
尤其外语能力培训及国际宏观通识能力的加强,皆为职业学生必要的先备条件。
换句话说,职业教育的人才培训,若能强调专精的产业工作知能,良好的人际关系,正确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良知教育,则毕业学生加入生产工作,必会有高效能的生产力,可大幅提升国家的竞争力,形成良性循环。
职业教育若无法国际化,其最显而易见的问题是国家失去竞争力,因为全世界先进国家科技进步快速,引导趋势,若无法跟上,所有产业技能便会被摒除于竞争集团之外;倘使开发中国家产业与职业教育急起直追,我国的职业体系又不能国际化,不但产业人力受影响,质量生产也会降低,也就完全丧失竞争力了。
所以,职业教育体系国际化之必然性是一个非常重要、也非常严肃的问题,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必须与产业同步,如果只谈科学教育学术导向,缺乏职业教育实务制作,又没有国际实务经验,那就是坐以待毙。
要具体落实职业教育改革,最好的方法就是坚持好的理念,以行动成其大业。
1、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是划分于制造类下的自动化类中,作为自动化类中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可以开设很多方向,如数控技术、机电设备、机器人应用、智能制造等。
不论什么方向都是针对机电行业中一个具体的机电产品或机电类岗位,因此学生在学习完专业基本知识和理论后,可以针对其中的一个方向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这就解决了机电专业教学中广和精的问题。
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加强机械电子、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学生对机械、电子、信息、经济管理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创新意识。
课程体系设计以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养成为主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应用为宗旨,注重掌握成熟技术与管理规范的培养训练,加大实践训练比重。
具体实施中,突出应用性、实践性,使基础理论必需、够用,专业课教学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加强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构建多个专业方向,使学生毕业能上岗,上岗能顶岗,顶岗能用,体现创新的高职教育特色。
2、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我们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落脚点,在合理整合、缩减理论学时的同时,大幅增加实践性教学的学时是十分必要的。
实践性教学环节可分以下几个层次:
实验教学:现行实验教学多数为验证性实验,今后应逐步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设计及课程大作业:设计题目可逐步结合生产、科研的实际来确定,使课程设计更贴近于实际应用。
计划内实习实训:主要包括,认识实习(1周)、金工实习(8周)、电工实习(2周)、工艺实习(2周)、毕业实习(8周)、cad技能培训(2周)、数控技术培训(2周)。
结合金工实习、电工实习、cad培训和数控技术培训等内容,开展技能考评工作,使学生掌握2门以上的基本技能。
车工、钳工或电工(其中之一)普遍取得中级工技能证书。
部分学生在计算机绘图和数控机床操作上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
计划外实习实训:对部分实践动手能力突出的学生,利用寒暑假或课余时间进行强化训练。
3、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应力求体现直观生动性,让学生在尽可能多的实际动手操作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1)理论课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必须有机结合。
在实验室、实训室、实际工作现场组织实施教学内容,可不局限教材,结合专业知识和技能,多指导学生学习掌握一些实用的专业技术和技能,只有让学生熟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实际应用,他们才能对此产生浓厚的求知渴望。
教师“拿做来教”;学生“用做来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就业能力。
(2)采用模拟现场的动画课件。
例如,如用fiash软件制成的动画课件模拟演示变频器控制电机等的生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体会实际的控制工艺过程,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专业技能和实际编程,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3)利用教具教学激发兴趣性。
在授课过程中彻底改变以往课堂教学的传授模式,将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教学的内容,同时放在实验室和实训室去,通过理想的且联系实际的教具教学如plc控制的数控车库实际的控制模型,通过现场演示、讲解以及具体指令的使用,让学生产生了很浓的学习兴趣和探索专业知识新领域欲望,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
[1]马子余.论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改革.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机电一体化论文题目篇四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煤炭工业的大力发展,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发展中占居重要的地位。因而,近年来各级煤矿企业领导都十分重视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炭生产中的应用与推广。本文对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
煤矿机电一体化应用
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是把各项高新技术融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其主要技术包括:微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人工智能、传感产品可靠性等等,这些都是科技高速发展的热门技术。在煤矿企业中,开始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对煤炭系统进行改造旧设备和开发新产品,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让人们清楚地意识到,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的发展是实现高效、安全、机械化采煤和煤矿机电产品更新换代的重要途径。
2.1矿井运输提升产品的应用在煤矿生产中,因为现代化煤矿发展的需要,对煤矿机械化采煤提出更高的要求,那么随之对井下、井上的运输和提升系统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如今,对于国外一些采煤技术比较先进的国家,煤矿井下大巷的运输系统大多是采用带式运输机,他们基本上是采用直流式交流变频装置驱动方式,主要以电力电子器件为核心。在英国和意大利等国家,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磁阻电机在煤矿提升系统中也得以应用。还有德国自主研发的内装式交——交变频调速提升机,它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把电机和滚筒做成一体,这样的融合技术不论在机械结构设计方面还是在电气控制系统方面在世界上都处于领先地位。
在我国,大多数煤矿井下生产已经实现了皮带化,采用大巷强力带式运输机运输的方式也非常普遍。另外,计算机控制系统发展也非常迅速,它们具有很多种及时故障诊断和自我保护等功能,如应用过程中的轴承温度、倒转、跑偏及断带等故障,可能在某些方面没有面面俱到,在使用上还不能满足一些功能,但是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开始。目前,我国直径在两米以上的提升机有1700多台,其中90%为交流提升机,并且均是采用转差功率消耗型的转子串电阻调速,电控系统部分绝大多数仍采用继电器——接触器系统,只有一小部分采用可控制编程器。直流提升机多数为发电机拖动,虽有部分可控硅供电系统,也均为模拟量控制。而plc可编程控制器使用比较简单,程序设计起来也比较容易,不需要一些复杂的输入输出接口装置,抵抗外界的干扰能力也很强,因此,它能在环境比较恶劣的情况下进行长时间工作。
2.2综合机械化采煤1970年,我国自主设计制造装配了第一套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并在大同矿务局进行试验使用,一直试验使用到80年代后期,这项技术的使用标志着我国的煤矿综合机械化采煤有了重大的突破性发展,推动了煤矿自动化的发展进程,同样,采煤机也由液压牵引开始转向电牵引;液压支架的控制系统也逐渐向计算机化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采用电液控制,移架自动化得以实现。另外,对工作面刮板运输机也进行了微机监控装置的配置,实现计算机自动化控制。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综合机械化采煤中的应用,使设备动作趋于协调,且安全性、可靠性大为提高,操作性能更加完善,为煤炭企业带来了更高的经济效益。
2.3矿井安全生产监控系统从多数煤矿使用监控系统的效果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主要问题是传感器的不足,并且使用过程中,其稳定性相对较差,使用寿命不足,一些研究所和使用单位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一些关键技术也实施多次再设计改进措施,但仍然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这些在实际现场应用率不是很高。在国外,由于计算机网络软硬件技术发展很快,运行速度和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传输介质由同轴电缆发展到光缆,信息媒体由字符发展到声像,煤矿的安全监控系统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监控系统上的应用已有了非常高的水平。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是煤炭行业内部机电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最快的产品,一些高校、科研所和企业正在研究和生产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
在20世纪,我国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产品)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到了煤矿每个环节,但相对国外先进煤矿还是比较落后的。因此,要让我国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技术水平,必须掌握信息时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特点和相关技术发展的动态。:
应提高我国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规范化、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的程度;以计算机为机电一体化的核心装置,因为计算机运算和存贮能力非常强,且体积和功耗小,更加适合于工作空间狭小的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在设计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时,应尽可能的选用功能强大的嵌入式计算机,从而保证工作性能更可靠;对于新开发的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应具有通信功能,同时,要选用很好的开放性和高可靠性的通信模块,方便与控制网络进行连接通信控制;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需要达到智能化发展水平,能判断机电设备和周围环境的状态,使设备能自动适应环境并以最优的状态工作,同时能快速地对所采集的参数进行分析,从而对故障进行诊断,再根据这些诊断结果对以后工作过程中的故障进行预测;要对矿用传感器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发,提高矿用传感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同时考虑传感器的数字化、集成化、智能化和多维化,使矿用传感器在比较恶劣的工作环境下进行信号的测量,并保证其测量准确度,并具有自校正、自诊断、状态识别和自我调节等功能;要关注国内外高新技术的发展,将那些适于煤矿井下工作环境的高新技术用于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从而提高煤矿现代化,达到煤矿自动化生产。
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是煤矿综合自动化的发展基础,更是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撑技术,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在采、掘、运、装备等方面的应用和推广,大力地推动我国煤矿综合生产力,同时,为实现安全、高效、洁净、结构优化的现代化、高科技煤炭工业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李建勇.机电一体化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高钟毓.机电控制工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顾京.现代机床设备[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机电一体化论文题目篇五
本文从高职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出发,结合企业岗位技能需求,并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方式三个方面探索了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
1.1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优化重组教学内容,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教学,是集中精力以较少的课时建构理论体系的有效途径。
教学过程中,增强理论课程的针对性,及时补充,动态调整,突出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先进性和对技术发展的前沿动态的反映。
1.1.1掌握性内容。
对与实践应用结合紧密的教学内容进行详细解剖,反复强调。
例如:在工厂中为能与工人师傅交流,就必须重点掌握基本概念和名词术语;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就必须掌握电工电子技术、机床电气控制、可编程控制器及其应用等等。
1.1.2了解性内容。
了解性内容主要是理论性较强、实际工作中原理应用较少、更多应用其结论的教学内容。
对于这部分内容,公式推导一律从略,主要强调结果以及这些结果的影响因素和实际应用。
1.1.3拓展性内容。
根据数控技术的发展实际和市场的需求,逐渐删除了陈旧的知识,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引进课堂。
1.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妥善处理好能力、知识、素质等方面协调发展的关系。
理论教学以具备基本电工操作能力为目的,以电工电子基础知识“必需、够用”为度,实践教学以项目实训为载体,着重加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理论知识穿插于每个项目的准备知识中,确保教学中理论先行,实训操作紧随其后的项目化教学的要求,使实训与课程内容完全融合为一体;理论教学既围绕实践教学环节中对理论的要求,又结合生产实际进行生产案例的讲解,实践教学紧紧围绕劳动部电工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开展实训,满足双证制的要求,形成既符合教育教学普遍规律又兼顾生产现场操作规范的较完整体系,体现高职教育特色。
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方法,按照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合一”,学练并重,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问答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项目式教学法等多种方式方法。
教师可将课堂转移到电工电子实验室,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
面对真实的设备,做到真实的“境”;在专业实训中将理论课教师和实践教师的身份合二为一,做到真正的“双师”;让实训学生做到将理论付诸实践,用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结果验证理论,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
解决了传统教学手段只动嘴不动手的教学状况,提高了实训教学的质量。
教学过程中,采用“讲—演—练—评”教学方法。
把“讲”融合到实训教学中,即在演练之前讲解理论基础知识、设备原理、功能结构。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在教室用多媒体“讲”;可以在机床维修实训室对着真实设备“讲”,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适当地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讲一讲,说一说,给学生示范操作,然后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练一练,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死知识在实际操作中真正掌握并灵活运用起来。
讲、演、练后的每一环节主要采用点评与测评相结合的方式。
点评即在单项项目进行后,教师用口头提问、答辩等方式进行评定成绩;测评即在学生完成相对综合项目后,教师事先出好试卷进行现场测试。
采用“讲-演-练-评”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较高岗位职业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其标志是既达到高等学历教育水平,又达到高级操作技能水平的“两高”水平;表现形式为既获得高等教育学历证书,又获得高级操作技能等级证书的“两高”证书。
为适应这种趋势,必须要设计好课程体系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以及综合评价体系。
教学计划将行业标准同高职教育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现“双证书”培养模式。
增强了学生就业的准确定位,也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
因此我们将过去单一的理论测试改为理论知识考核与操作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模式,采用职业技能鉴定的方式对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形成了层次化的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即“课题技能考核———项目过程考核———综合技能考核———课程最终考核(评价)———职业资格鉴定”。
在课程的评价过程中,突出项目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理论与实践考核相结合、教师评价与企业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其团队合作精神,实现了对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综合评价。
通过这种考核方式,最终培养出适应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素质良好的技能人才。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相关知识,得到最大的能力提高,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我们在此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通过这些努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利用了实验室的资源和设备,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仍将积极实践与探索,以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1]张金宝,张晓亮.加强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潍坊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7.6.
[2]周志宏.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专业改革与实践.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