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言活动种树的爷爷教案中班篇一
1.设计意图《爷爷一定有办法》是一个流传已久的犹太民族的民间故事,它写的是约瑟的妈妈每次让他扔掉衣服时他都舍不得,而他那充满智慧、爱孙子的爷爷则用巧思把孙子心爱的破毯子变成外套、背心、领带、纽扣。故事里活泼、可爱、有趣的角色形象、优美的语言以及生动的画面情节非常符合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需要。现在的孩子生活非常幸福,不断地有人给他们买好吃的、买新衣服、新玩具,幼儿不喜欢的东西就扔掉,勤俭节约在他们身上已很少体现。我想,通过对这个故事的体验、学习,小约瑟的美德一定会对幼儿有所影响。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喜欢听故事,于是我选择了《爷爷一定有办法》作为本次活动的教学内容。
2.重点难点重点:能根据画面大胆的推测故事发生的情节,并能清楚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难点:能根据情节体会爷爷和约瑟之间的浓浓亲情。
(一)活动目标1、能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的推测故事发生的情节,并能清楚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2、引导幼儿明白绘本阅读中要细心观察、展开想象,能享受到更多的阅读乐趣。
3、体会爷爷在缝制毯子、外套、背心、手帕、纽扣时密密地缝进了爷爷的一片爱,体会爷爷和约瑟之间的浓浓亲情。
(二)活动准备绘本ppt、电子书
(三)活动过程1.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很好听的故事,你们想不想听?这个故事的题目叫《爷爷一定有办法》。
评析:介绍故事题目和绘本作者的信息,进一步激发幼儿阅读的欲望。
2.欣赏封面
(1)我们先来看封面,谁来说说图上画了谁?
评析:观察绘本封面,通过封面让幼儿猜测故事内容,激发幼儿的兴趣。
3.围绕主线
(1)阅读扉页——到底是不是像小朋友说的那样呢?我们赶快打开书看看吧。
——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猜猜它可能是什么呢?
——先保密一下,听了这个故事,你就知道了。
(2)阅读第1页——师叙述——小朋友们看看,这奇妙的毯子是怎么样子的?
——爷爷的心情怎么样?你怎么知道的?
评析:通过让幼儿看一看,猜一猜,来说出这条奇妙的毯子是什么样子的。通过观察,孩子们发现了在缝制毯子的爷爷是非常慈祥的,有幼儿还说出了爷爷这是爱孙子的表现。
评析:此环节用换位思考的方法,让幼儿体会了约瑟此时的心情,是很舍不得的。
(4)阅读第4、5页——看看约瑟一副舍不得的样子,不知道他是怎么说的,我们来看看吧。
——师叙述——小朋友们说这块料子还够做什么呢?
评析:毯子旧了又不舍得扔,有什么办法呢?此时教师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猜猜爷爷会将毯子做成什么。
(5)阅读第6、7页——想不想知道?那我们去看看吧。哇!你看到了什么?
——是啊,一件奇妙的外套。约瑟穿上这件奇妙的外套,心情怎么样?
——师叙述——听到妈妈这么说,约瑟会怎么说呢?
语言活动种树的爷爷教案中班篇二
1、阅读图画书,了解故事内容,感受图画书的魅力
2、通过阅读,感受长辈的慈爱和智慧
一、导入
1、 用一两句话来形容你的爷爷或者外公
2、 引入主题
二、讲述
1、 观察封面,你想知道些什么?
2、 观察环衬,想想这一片蓝色的是什么呢?
3、 简单介绍作者
4、 师简单介绍故事前景:约瑟的毯子破了,妈妈要把它扔掉,爷爷想出了什么办法呢?
三、阅读
1、 和老师一起来读读这本书
(2)继续读故事,爷爷用这块毯子都做了什么?约瑟穿上那些爷爷做的东西,心情怎么样?想象他来到学校的情景。观察图。
(3)妈妈一开始不是反对的嘛,怎么到了后来也那么紧张起来了呢?
(4)那些剩余的布料都到哪去了呢?
(5)第二天,约瑟去上学。“嗯……”约瑟拿起笔来,在纸上刷刷地写着,他说:“这些材料还够……”写成一个奇妙的故事。
体会:“这些材料还够”的意思约瑟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 讨论
(1) 约瑟为什么舍不得爷爷做的这些东西呢?
(2) 在你的生活中,你的长辈是如何向你表达爱的?
四、拓展活动给爷爷或者长辈写写你感激的话
语言活动种树的爷爷教案中班篇三
1.初步体验人和大自然相互关爱的情感。
2.初步感知冬天的基本特征,并能简单地说出自己对冬天的感受。
3. 能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初步意识到帮助别人和被人帮助都是很快乐的。
4 . 乐意欣赏故事,体验与同伴交流的快乐。
1 . 幼儿已初步观察过冬天的主要特征。
2 . 《冬爷爷的礼物》课件。
1.幼儿听故事录音,初步欣赏故事。
(1)播放故事录音,幼儿安静倾听。
(2)提问: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
(3)幼儿交流各自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教师倾听幼儿的想法。
2.出示《冬爷爷的礼物》课件,再次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出示冬爷爷的图片及冬天的背景图,再次讲述故事。
(3)幼儿边观察图片,边一一讨论上述问题,并学习角色对话,用肢体语言、表情等辅以表达自己的`理解。
3.提问讨论,迁移作品经验。
(1)提问:你希望冬爷爷送什么礼物给你?
(2)幼儿自由表达,教师巡回倾听指导。
(3)请部分幼儿在集体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4.欣赏冬爷爷带给小朋友们的礼物(课件呈现)。
5.幼儿到户外感受冬天。
教师带领幼儿走到户外,感受冬天的气温、冬天的风、人们的衣着, 如果是下雪天还可以感受冬天的雪景,请幼儿跟同伴或教师交流自己的感受。
冬爷爷的礼物
冬天慢慢地来了,天气慢慢地变冷了。丽丽生了一场大病,不能去幼儿园,她很伤心。她躺在床上,望着窗外,想:要是有许多好朋友来陪陪我那该多好啊!这事被冬爷爷知道了,冬爷爷说:“我要让美丽的小雪花去陪陪丽丽,让她的病快点好起来。”
早上,窗外飘起了一朵朵白色的小雪花。“啊!多美的小雪花啊!”丽丽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穿好衣服跑到屋外。啊!外面变成一片白茫茫,晶莹的雪花在丽丽的周围飘来飘去。小雪花吻着丽丽的头发,轻轻地告诉她:“是冬爷爷让我们来和你做朋友的。”丽丽捧起冬爷爷送来的礼物,高兴地说:“谢谢冬爷爷!谢谢小雪花!”
语言活动种树的爷爷教案中班篇四
对二十一世纪的孩子而言,一个物质过度充裕的年代,物品总是用完即丢,举凡纸杯、纸盘、卫生筷、玩具、甚至照相机等,过度的商品化让孩子们不太有机会用旧东西。《爷爷一定有办法》这个教学活动,是以一个绘本故事为依托通过剪纸活动,让幼儿理解把旧的东西赋予新的生命与用途的过程。而对物品的巧妙利用正符合当前的环保教育,而让幼儿理解并学会合理利用,将书本上的知识经验转化为幼儿的生活技能,让环保的种子植入幼小的心灵。
1、关注故事发展线索,感受爷爷的聪明才智。
2、能大胆尝试、想象,用手工纸剪出各种物品。
3、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
多媒体课件、剪刀、托盘、手工纸等。
活动过程:
出示图书,激发幼儿欣赏关注故事书的兴趣。
二、分段欣赏故事,逐步尝试剪纸。由一块布料引出故事。
1、教师讲述故事(播放多媒体课件),并演示剪外套。
2、(在幼儿座位的后面准备剪纸工具)引导幼儿初步尝试用对称的剪纸方法。(对折剪)(交代幼儿把剪下的废布料放进纸篓里、用剪刀的安全)
3、将幼儿剪的外套陈列在黑板上,交流自己和同伴的作品。(强调剪下得越少,剩下的布料就越大,做的外套约瑟就能够穿得更久一些)
1、教师讲述故事(播放多媒体课件): 师:背心和外套有什么区别?怎样把外套做成最大的背心?(这次教师没有示范)
2、幼儿将黑板上自己刚才剪的外套取回剪成背心(教师指导个别剪外套不成功的幼儿)。
3、陈列幼儿作品,引导幼儿讨论最大一件背心是怎么剪的?
教师小结,剪掉的越少,背心越大,约瑟就能够穿得更久一些。
1、鼓励幼儿想象剪纸出各种可能的物品。(不揭示领带的答案)
2、让幼儿取回自己剪的背心,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猜想进行操作。
3、展示幼儿的作品。评评剪的是什么,做什么用?
4、教师继续讲故事。
语言活动种树的爷爷教案中班篇五
1.欣赏故事,感知故事里爷爷慈祥的爱心和灵巧的双手。
2.通过故事演示,感知故事中爷爷变废为宝的过程。
3.乐意在集体面前表达亲人对自己的关爱。
ppt、剪刀、长方形花布、《爷爷一定有办法》绘本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爷爷一定有办法》
师:1.今天我给朋友们带来了一本书,介绍书名《爷爷一定有办法》。
2.有办法的爷爷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
二、幼儿观赏ppt,感受故事,了解故事大意。
2、在教师讲述故事过程中,鼓励幼儿跟着讲述故事中重复的语言。
三、第二次欣赏故事,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内容。
1、约瑟的爷爷喜欢约瑟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卡片:长方形花布、毯子、外套、背心、领带、手帕、纽扣)
3、约瑟喜欢他的爷爷吗?你喜欢约瑟的爷爷吗?为什么?
四、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讲述家中长辈对自己的关爱。
1、师:小朋友你喜欢家里的谁?为什么?
2、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夸夸自己家里的长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