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城市的散文抒情篇一
蹒跚在起伏不定波折多变的人生旅途,经过一座座或大或小或熟悉或陌生的城市,历史,传说,霓虹,醇酒和光影迷醉着变幻着的五光十色的风情。人们用阳光鲜花绿树与自信微笑点亮着灰色城市的色彩。
然而这里却是一座没有任何特色没有鲜明个性的城市。风在每个角落里吹着,卷起的垃圾在城市的半空里旋转飞舞。孑然而立的公交站,车来车往,不知从何而来又将开往何处?没有谁会停下来看你一眼。孤单象刺骨的寒风一样穿透层层伪装的心。我觉得她应该不会在我记忆里留下太多的印象。
一座不属于自己的城市。
一座与自己擦肩而过的城市而已。
灰蒙蒙的天空,仿佛永远都不愿张开眼来微笑。街道依旧,酒吧饭馆火锅店服装超市依旧,人车漠然依旧,城市固执的依旧坚守着她的平淡与庸俗。
心蜷缩在冰冷的角落,枯黄的树叶在枝头颤抖着挣扎,那一缕柔若游丝的维系,终于还是牵不住她绝决的步履。她风致嫣然的背影在寒风里飘旋如舞,她不再记忆她的手曾温暖了清凉的秋夜,她的唇如火的焚毁了黑暗。她的柔情,她百转千回而终究趋向于零的柔情,使我无力拆解这一圈一圈缠绕纠结的心网。
沉沉的黑暗慢慢压下来,如城市的眼渐渐的阴冷黯淡。
伤心的城市!
每次路过都还要流连宿醉在它冰冷的夜,每次离开都绝不愿再回头的城市。
佛说:你要静静等待,等待花开的时刻,等待风拂过花萼,以唤醒前世种下的梦。我于是虔诚地祈望,愿你,我拥有过又失去了的你,在遥远的四季繁花如锦的城里,能盛开最温柔的饱含深情的回眸一笑。
城市的散文抒情篇二
钟爱静,意疲倦。谁在天涯?莫须问。梦是一滴泪,穿透了我心飞越了眸痕散做苍穹万点雨痕。若我在你心上,无须海枯无须山盟,请将这滴泪缩进你的烟雨楼,让记忆里永远有处梦的空白。
—题记
关于咱们的故事
你总有牵强的解释
我不想再听你的毒誓
正因这几不是第一次
你把谎言精心的编织
我不想再被你伤一次
早听惯了你的滥调陈词
此刻回头算不算太迟
知道我在你心里的位置
你在梦里喊着她的名字
把我变成了寂寞的影子
所有往事都将随风而逝
我要忘记过去的山盟海誓
试着习惯没有你的日子
就要告别这个伤心的城市
所有的一切都将重新开始
关于咱们的故事
你总有牵强的解释
我不想再听你的毒誓
正因这几不是第一次
你把谎言精心的编织
我不想再被你伤一次
早听惯了你的滥调陈词
此刻回头算不算太迟
城市的散文抒情篇三
城市的夜晚,是某些人眸子里的贪婪,却不是我的期盼,想起家乡的老妈妈,情不自禁地泪水在眼里打转,又让人不由自主的寝食难安……赡养不是负担,鸦有反哺之孝世代传,伺候老人是儿女的责任我甘心情愿;可是为了生计不得不告别熟悉的伙伴,不背井离乡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城市的夜晚,灯红酒绿甚是好玩,可恋人的心事谁会看穿?峰回路转,思念的路程有点太远,貌似山路九拐十八弯;虽然城市霓虹灯璀璨,点亮了黑暗,点亮了港湾,却照不亮家乡的庭院,赶不走身边的孤单。伊人隔着万水千山,牵挂翻山越岭累得满身是汗;思念是世界上最勇敢,无论距离如何远困难如何多都敢翻攀;虽然牵挂的远方看不到岸,可是思绪义无反顾使劲地追赶;爱是一份激情一份永远,是男人责任就要勇于承担!
是谁在我世界里呼唤?犹如黎明的太阳驱走了黑暗,让我的天地不再混沌不再平淡;让我停止了在虚拟网上的神侃,不再夸夸其谈。没有爱情的陪伴我日子真的好简单,忧愁郁闷不敢来侵犯,得过且过有点僧道的风范;稀饭一碗,油条二根这就是我的早餐,一个疲于奔命的流浪汉,对待饮食还有多少选择权,背井离乡欲把梦想圆,餐风饮露早已习惯!没有爱情的日子我真的好茫然,整天就像丢了灵魂一般,除了上班下班和睡觉就是吃饭,美丽的青春年华任凭她在岁月的蹉跎中锈迹斑斑,我的心仿佛坠入无底深渊,不是被幻想和思念填满,而是深深地掩埋着遗憾!
城市的夜晚,浓郁的思乡烈酒将我紧紧地纠缠;我没有为昨天的一事无成而埋怨,也没有对明天的到来有丝毫怠慢,收拾好记忆里琐碎和现实中的懒散,我要为家庭的幸福而战,要为光鲜的爱情撑起保护伞!
城市的散文抒情篇四
寒风拂落了枯叶,走过的光阴,把悲情和怅惘留在了这座伤心的城市,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仿佛还在昨日的梦境里游弋,冰冷的泪水,婆娑了视线,再也无法找寻漾在风中的容颜。
漂泊在陌生的`城市,于茫茫人海中邂逅了遇见的最美,注定了一生的眷恋。幸福的导演着这场戏的开始,我却还是扮演了孤单的角色。故事里许下的山盟海誓,早已烟消云散。曲终的结局,只有自己说了再见。
留恋的往昔,生起些许心疼。尘世中的纷纷扰扰,总有一丝情愫,丰富了流年的景色,总有一丝情意,缠绵了铅华的沧桑。忆起曾经的温柔,却是我的心碎,我的伤怀。
我用悲伤埋葬了过去,无法隐藏的痛,总是那样清晰。回忆中的恋恋不舍,将憧憬的浪漫搁浅,风中飘荡的誓言,也已找不回当初承载地老天荒的踪迹。
望着天际孤寂的明月,残缺的些许凄美,些许迷离。唏嘘的叹息,在这无眠清寂的长夜里,留下无数落寞。过往的点滴,都渐渐的在悲情的记忆里沉淀。
爱情的路途,总是这样坎坷。你离开,我用深深的牵挂,替代了沉默,你归来,我用微笑替代了深深的想念。但我不曾知道,那份心的相依,你可懂得。
时光匆匆走过,岁月留下芬芳。故事里所有的片段,都已尘埃落定,编制过诺言里的浪漫,也曾在彼此的心里烙下最美的印记,编织过谎言里的幸福,却是我永恒心痛的梦魇。
走过了流年似水,看过了风花雪月,曾经有一段时光,做了温馨的梦,曾经有一场梦,沧桑中透着凄凉,曾经也有一座城市,却是一生的心疼。
爱一个人,恋一座城,伤心城市,一生心疼。
城市的散文抒情篇五
在中国,提到海滨城市,人们脑海中浮现的画面,除去海南岛,大概也就剩青岛和大连了。它符合人们对蓝天碧海的所有想象。不管你是去多少次,也不论你在青岛逗留时间是长是短,青岛给人的印象总是空气里面带着海的味道,令人心旷神怡。
既然到了青岛,照例是要看海的。虽然还未进入正式的旅游旺季,但五四广场、栈桥、海滨浴场里仍像一个闹烘烘的市场。好在喧哗声随即被海风吹走了,迅速被海浪拍碎了,席卷在浪花里。天热了,风知道,水也知道。没见过青岛之海的朋友们惴惴的走到岸边,想采撷一朵浪花,但很快被扑面而来的波涛吓坏了,来不及躲开,波浪已经劈头而来。尖叫着,恐惧着,兴奋着。
已经是第三次来到青岛了,我还会有新的感受吗?
好在有些自由时间,可以避开热闹的旅游景点,去鱼山路,青岛最文艺的地方走一走;去那些隐蔽在城市角落里的书店逛一逛,赫然发现,这座陌生而熟悉的城市,在另一个时空中如同洒满海面的月光碎片,熠熠生辉。
《墨子》里有“墨子寄于太山”一说,这里的太山经考证是青岛崂山,墨子成为最早客居青岛第一代学者。李白在济南正式“入道”,从此“不向金阙游,思为玉皇客”成为一个道教徒。
唐人李白来到东海边的崂山,赏日出,观晚霞,好不惬意。
宋代苏轼在山东密州做太守,密州的辖境就在今天的青岛一带。苏轼任职密州期间,作风简朴,史载“斋厨索然”,并且还经常在荒郊野外效法屈原大夫“采杞菊食之”,不失潇洒本性。
这些都只是史书里的一笔,时人对青岛的认知大多来源于近代,在那个列强瓜分中国的危难时期,青岛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德国人的盘中餐。青岛的文化特征便成了舶来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结合,这一点全体现在了青岛的欧陆建筑上。几乎每个第一次来青岛的人都要去八大关转转。
1930年,杨振声成为国立青岛大学的校长,于是,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带有欧韵风味的青岛,便与当时国内活跃的知识分子建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上个世纪30年代的青岛,俨然是一个文化重镇,作家、诗人、学者们的群居之地。
闻一多与梁实秋,一个是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一个是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各策手杖,沿鱼山路缓缓而行,娓娓而谈,风神潇洒,他们也许是在下课后观山望海,也许在讨论学术和诗歌,走在通向国立青岛大学的路上,隔着岁月的沧桑,我仿佛能听到两位从美国留学归来的学者爽朗的谈笑声,他们的脚印留在了山海之间的幽静的小路上,他们的身影化作雕像,激起无尽的追思与怀想。
腼腆的沈从文忐忑不安地走向讲坛,他的脸因拘谨而红红的,看了一眼讲台下的学生,心不由得发慌,于是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字“等几分钟”……此刻在青岛大学教授写作的沈从文,处于热恋中(他在上海中国公学看中的女学生张允和此时在青大图书馆任职),依然孤独而决绝,无窗斋里,在激愤中创作。1932年8月的一天,28岁的巴金来访,在沈从文的无窗斋里住了一周,两人在樱花林里散步谈话,“有话便谈,无话便沉默”,这种深深的友情和无言的默契,令我神往。
梁实秋认为青岛“天时地利人和,宜于居住”,沈从文也说气候好、景物宜人,宜于写作,他在此创作了以青岛大学为背景的小说《八骏图》,老舍在这里创作了《骆驼祥子》,洪深在这里创作了剧本《劫后桃花》,王统照的小说《山雨》也是这里创作的,萧红萧军也是这里创作他们各自的处女作《生死场》和《八月的乡村》……应该说这一批人成为青岛城市文化的拓荒者,他们为青岛注入了学术的氛围、文化的活力。
八十多年过去了,青岛的海风依旧,青岛的老房子依旧,但青岛所有的一切,白云与流水,沙滩与明月,樱花与红楼,胶州湾与崂山,都带着一层人文色彩。
这就是文化的青岛,而青岛也总能给一次次前往的旅人不虚此行的惊喜。
作者:徐公
公众号:徐公桃李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