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沪教版数学视频教学篇一
1.填数如方框:正序填数、倒序填数、填双数、填单数、5个5个数数填数;填尺子图、填箭头图;填相邻数如6前面是(),9后面是()
2.写数:
1)如从8写到15;按从大到小写数,或按从小到大写数。
(2)看计数器写数,数的组成------一个数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等。
(3)看图写数;
(4)圈图写数,两种形式:是几圈几和圈十写数。如4,图上有6个苹果,看4圈4;图上有18根小棒,10根圈一个集合圈,然后写18,20要圈两个集合圈。
(5)看数涂色。左数第几个涂色或右边几个涂色。
(6)看数画图。一共画几个,或差着几个补画足数。
3.填〈、〉或=号用〈、〉号连接几个数。
(1))数与数的比较、式与数的比较、式与式、图比图的比较。如:
7()8;9()5+3;6+4()7+3;三角形比圆形多()。
(2)在等号两边填上合适的数.如:
3+()=84+()=7+()6+()9()+57+()
4.分类数一数:如长方形有几个,正方形有几个;两只脚的有几个,四支脚的有几个。
5.“我”前面有几个,后面有几个。一共有几个。左边有几个,右边有几个。共有几个。“小明”在第几个。
沪教版数学视频教学篇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大数,掌握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4、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数的概念、读写数的方法、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教学难点:
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读写法、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策略: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复习各知识点和重难点,然后通过练习巩固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多位数的认识”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复习多位数的认识
2、打开数学书看第一单元的内容,看看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本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
二、复习知识点
1、复习数位顺序表
(1)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10个一万是十万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3)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4)自然数的认识
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问: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
2、多位数的读写法的方法是什么?
3、改写和省略的方法是什么?
4、如何比较数的大小?
三、练习内容
1、读出下面各数。
4231579()30050082()3960400000()7000700070()700300009()2674000()315400000()50708000000()
2、写出下面各数
三千零三万三百零三()
一千零五十万四千零二十()
二十亿零七百六十八()
三百一十亿七千零八万三千零四十()
3、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
80000()9000000()47000000()20000()
4、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
325600000000()48000000000()
5、求近似数
(1)164835209528641799000380800839600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70954631298353647889970804758(省略亿后面的尾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比大小
7、用6、3、8、9和5个0按要求写出九位数。
(1)最大的数
(2)最小的数
(3)一个0都不读的数
(4)只读出一个0的数
(5)要读出2个0的数
(6)约等于3亿的数7)约等于10亿的数
四、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五、作业
练习二十一1、2、3
板书设计:
大数的认识总复习
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沪教版数学视频教学篇三
1.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与不退位减。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式子题。
2.填括号:7+()=12()-5=10()+6=()+7
3.进位加法,圈一圈,算一算,凑十填空
4.算式连线结果相等的连线。
5.连续计算
6,算式各部分名称。
7.一图四式。
沪教版数学视频教学篇四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3)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长”、“短”、“高”、“矮”的含义,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用简单、直观的方法初步学会数数,学会按顺序数数;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习中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会按一定的顺序准确数10个以内的物体,使学生知道“同样多”的含义。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主题图片或幻灯片;1~l0各数的数字卡片l0张;三角形、圆片、小花等学具。
教学过程
1引入谈话
师:小朋友,你们已是一年级学生了。这一节,我们上的是数学课,数学课要学什么本领呢?它要学的知识可多呢!
2新知讲授
一、数一数
(一)教学生学习“学校开学图”。
出示放大图。(指着挂图向学生讲解)
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
1、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2、指明学生说一说。
3、问:图上有几座房子?有几面红旗?
师:一座房子,一面红旗都是1件东西。
问:找一找还有什么的数量是1的?
(板书“1”,全班同学读两遍。)
4、问:有几个单杠?(2个单杠)有几个同学跳绳?(2个同学)
问:图里还有什么数量是2?
小结:2个同学向老师行礼,2个同学在跳绳,2个同学进学校……,它们的数量都是2。
(板书“2”,全班跟读两遍。)
5、问:谁能说一说有几条凳子?
问:图中还有哪些数量是3的?
小结:3个同学踢足球,3朵红花,3朵黄花,它们的数量都是3。请注意“3”的样子。
(板书“3”,全班读两遍)
6、问:谁能说一说用哪个数字来表示垃圾桶有几个?
7、问:谁知道4数完以后该数几?(老师板书“5”)
问:图上还有什么数量是5的?
8、问:谁能说出数5以后是数几呢?
9、师:空中有7只飞鸟,就用7表示。
(板书“7”,跟读两遍)
10、问:7是在什么数的后面?(在6的后面)数完7以后数几呢?(板书“8”)
11、师:数完8后数什么数呢?
(板书“9”,跟读两遍)
师:请找出表示9的物体来。(图上有9个女同学)
12、问:请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男同学?
(板书“10”,读两遍,齐读从1数到10。)
(二)数一数、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实物的个数可以用我们刚才所学的1—10来表示。
(三)10个数字与图形搭配。
(四)小结:这10个数,我们几乎天天都要用到它,大家一定要记牢。
(五)巩固认数(看图找数交朋友游戏。)
沪教版数学视频教学篇五
1.夯实基础对于在生活、生产实际中常用的数学知识,在后继学习(不仅是数学学科)中的基础性数学知识,例如数和式的运算,基本方程和不等式的解,函数,统计,直线形和圆等内容要加强复习,力求扎实。
2.发展能力能力可以分成一般能力和数学能力。在复习过程中,不仅要提高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而且要提高和发展一般能力。我们通过探索型题和数学实验题来作一些说明,探索型题不具有定向的解题思路,解题时要进行仔细的观察,合情合理、实事求是的分析,排除不可能的情形,作出合情的猜想,最后对猜想加以验证。在这里如何观察,如何排除不可能的情形,如何作出合乎情理的猜想,都与一般能力的水平有关。再说数学实验题,这种题是指通过动手测量、作图(像)、取值、计算等实验,猜想获得结论,然后加以验证的数学题。在这里动手操作,归纳猜想和合情猜想,也是依赖人的一般能力的。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和发展能力呢?一要结合思考,二要与人交流。坚持独立思考,哪怕是没有得到解也不要去看别人的解,因为看别人的解是无法知道他的解题思路是怎么获得的?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人交流,与同学交流,与老师交流。在自己没有得到解的时候,这种交流是解题初步设想的交流;在自己和他人已获得解的时候,这种交流是不同的解题思路的交流。
3.重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我们不仅要掌握数学的通性通法,而且要掌握解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时使用相同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在复习中,要关注字母表示数的思想、方程思想、函数思想、分类思想、化归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以及换元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等等。
4.关注应用近几年的考试加大了对有实际背景的应用问题的考查力度。这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导向。平时,我们应注意生活实际经验的积累,如储蓄、商品打折、噪音、堤坝等等。解应用问题,一要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首先把实际问题中的量符号化,然后把实际问题中量的关系方程化(或不等式)、函数化,二求数学问题的解。三把数学问题的解转换成实际问题的解。
沪教版数学视频教学篇六
教学内容:解决问题(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53、54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中的内容。本单元学生将系统学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主要是学习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用相关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好本单元的相关知识,将是学生在第二学段学习两步以上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本节课教学需要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类问题,其掌握得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后续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材用烤面包的情境提供了现实素材。目的是使学生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结合已知条件分析问题,为列式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积累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但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类需要两步才能解决的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由于信息的复杂性,学生在理解问题、解决问题上都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色条图分析数量关系,感受其使问题简明、直观,便于分析的作用,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2.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学会用找出中间问题的方法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3.在分步列式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会合理运用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四能”,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
会找出隐藏的中间问题,并合理利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设计理念
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将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教师进行启发性的讲授、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2.《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在理解题意和分析解答环节将采用直观演示的教学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本节课的课堂教学评价不仅会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会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将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改进课堂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导入新课
1.根据下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小明有20元钱,买钢笔用去10元。
2.要解决下面的问题需要哪些信息?
每个面包多少钱?
3.师:同学们的数学感觉真好!能从日常生活中准确地发现问题和提出数学问题。下面老师要带大家去逛一逛面包店,又有什么样的数学问题等着我们去发现和解决呢?(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铺垫孕伏的过程就是唤醒旧知的过程,为探究新知做好知识和思维上的准备。)
二、探究新知
(一)出示情境图,理解题意
师:你获得了哪些信息?问题是什么?
师:今天的信息有点复杂,为了帮助大家更清楚的理解题意,请出我们的小助手“色条图”来帮忙吧!
师:怎样在“色条图”上表示出这些信息和问题呢?
学生独立思考:在“色条图”上表示出信息和问题。
展示交流:为什么这样表示?
(设计意图:借助“色条图”这一直观图形帮助学生理解比较复杂的信息,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学生在表示和交流的过程中也就理解了数量之间的关系,为解决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解决问题
师:想一想,该怎么解答呢?
学生尝试解答。
师:怎样检验结果是否正确呢?
(设计意图: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实行启发式教学有助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不仅引导学生解决出问题,还渗透了分析法和综合法两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对比与小结
师:比较一下我们以前解决过的问题和今天解决的问题,你有什么发现?
师:我们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才解决出了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让学生理解这类问题的结构,学会找出中间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二的第2题。
2.完成教科书第54页“做一做”。
(设计意图:力图体现练习的层次性,巩固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解决的问题有什么特点?我们是怎样解决的?你有什么感受?
教学内容:解决问题(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53、54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中的内容。本单元学生将系统学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主要是学习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用相关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好本单元的相关知识,将是学生在第二学段学习两步以上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本节课教学需要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类问题,其掌握得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后续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材用烤面包的情境提供了现实素材。目的是使学生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结合已知条件分析问题,为列式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积累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但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类需要两步才能解决的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由于信息的复杂性,学生在理解问题、解决问题上都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色条图分析数量关系,感受其使问题简明、直观,便于分析的作用,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2.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学会用找出中间问题的方法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3.在分步列式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会合理运用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四能”,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
会找出隐藏的中间问题,并合理利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设计理念
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将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教师进行启发性的讲授、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2.《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在理解题意和分析解答环节将采用直观演示的教学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本节课的课堂教学评价不仅会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会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将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改进课堂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导入新课
1.根据下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小明有20元钱,买钢笔用去10元。
2.要解决下面的问题需要哪些信息?
每个面包多少钱?
3.师:同学们的数学感觉真好!能从日常生活中准确地发现问题和提出数学问题。下面老师要带大家去逛一逛面包店,又有什么样的数学问题等着我们去发现和解决呢?(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铺垫孕伏的过程就是唤醒旧知的过程,为探究新知做好知识和思维上的准备。)
二、探究新知
(一)出示情境图,理解题意
师:你获得了哪些信息?问题是什么?
师:今天的信息有点复杂,为了帮助大家更清楚的理解题意,请出我们的小助手“色条图”来帮忙吧!
师:怎样在“色条图”上表示出这些信息和问题呢?
学生独立思考:在“色条图”上表示出信息和问题。
展示交流:为什么这样表示?
(设计意图:借助“色条图”这一直观图形帮助学生理解比较复杂的信息,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学生在表示和交流的过程中也就理解了数量之间的关系,为解决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解决问题
师:想一想,该怎么解答呢?
学生尝试解答。
师:怎样检验结果是否正确呢?
(设计意图: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实行启发式教学有助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不仅引导学生解决出问题,还渗透了分析法和综合法两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对比与小结
师:比较一下我们以前解决过的问题和今天解决的问题,你有什么发现?
师:我们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才解决出了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让学生理解这类问题的结构,学会找出中间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二的第2题。
2.完成教科书第54页“做一做”。
(设计意图:力图体现练习的层次性,巩固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解决的问题有什么特点?我们是怎样解决的?你有什么感受?
沪教版数学视频教学篇七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实物的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认识物体的轻重。学习简单的比较物体重量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游戏、实物的操作,学习比较的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游戏的过程,激发儿童对轻重比较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或体验得出物体的轻与重。
教学难点:
通过亲身体验得出物体的轻与重。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猜物体的轻与重
师:小朋友,今天你们带来了好多好玩的玩具,那让老师看看有哪些啊?
生:小汽车、变形金刚等。
师:那现在老师手里的这两样玩具哪个重?哪个轻呢?(随机拿取学生手中的两样玩具)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轻与重的关系。
板书:轻与重
二、探究新知
(一)用观察(眼睛)比较物体的轻与重
师:现在让我看一下,小巧和小胖在干什么?
生:玩跷跷板。
师:你们看一下,谁重谁轻呢?为什么?
生:肯定是小胖重,小巧轻。小胖的一边已经跷下去了,而小巧跷到上面去了,肯定是小胖比小巧重。
师:你们这是用什么方法比较得出的?
生:看。
师:你们真聪明,有些物体可以仔细观察比较,用眼睛就可以观察得出物体的轻与重。
(二)用手掂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轻与重。
出示小亚手拿气球和苹果的图片。
师:你现在能告诉我们小亚手中的物体,哪个重、哪个轻吗?
生:气球轻,苹果重。
师:好,现在老师拿来了这两样玩具,你们能告诉我哪个重,哪个轻吗?(从学生带的玩具中拿两样差不多大小的)
生:右手重,左手的轻。
师:到底是不是呢?你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得出呢?
生:可以用手掂一掂的方法。
师:好,请一位小朋友上来试一试。
师:拿出两样不同大小的玩具,请学生猜一猜、试一试,哪个重、哪个轻?(注意老师拿的时候,大的轻、小的重)。
小结:比较物体的轻与重,有些物体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眼睛)直接就可以得出,有些物体可以通过用手掂一掂的方法得出,不能光看大小就来判断谁重谁轻。
沪教版数学视频教学篇八
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乘法,并经历这一过程。
2、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估算与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教学重点
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
教学难点
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
教具准备
演示板,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计算下面各题。
16×1112×1432×21
2、结合以上各题,说说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讲授新课
1、引入谈话。
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它与上一节课虚伪系内容有什么不同呢,请同学们在探索过程中曲发现它,并掌握它。
2、教学例题。
(1)出示课本主题图。
(2)认真审视主题图,说一说,你知道哪些信息。
__一共有500人来电影院;
__电影院里的座位一共有21排;
__每一排一共可以坐26人。
(3)提出问题:这是21排26号,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它告诉我们什么?
(4)想一想:怎样列式,可以算出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21×26或26×21
(5)估算结果。
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然后同伴间交流、提问、回答结果。现在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
(6)探索笔算。
第一种方法:口算法,26×20=520,26×1=26,520+26=546
第二种方法:简便运算,26×21=26×3×7=78×7=546
第三种方法:笔算,26×21=546
26
×21
26.........1排有多少个座位。
52.........20排有多少个座位。
546.........21排有多少个座位。
再次强调:
第一:因数21十位上的2表示什么?(这里十位上的2表示2个十,即20。)
第二:积“52”中的2,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这里的52,是表示52个十,即520。这里是把个位上的0省略不写。)
最后,让学生比较这三种算法中,哪一种简单、方便。容易掌握,位了今后能解决较复杂的乘法计算,一般情况要求学生应该掌握用竖式计算方法。
三、课堂活动
1、打开课本,看书,有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进行个别辅导。也可以让同学之间相互帮助。
2、课本第31页的“试一试”。
四、巩固练习
1、课内作业。(课本第32页“练一练”的1-4题)
第1题,首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交流结果。
第2题,用竖式计算题目。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伴交流。
第3题,注意“第17届”中的“17”,预防学生拿来列式计算。
第4题,是一道简单的应用题,这一题的难点在于时间单位的统一,要让虚伪上理解:为什么要把1时转化为60分,才能进行列式计算。还要注意时间的进率。
五、作业设计
1、小黑板。
2、“五”对应的练习。与“口算”对应的练习。
六、板书设计
电影院
列出算是:21×26或26×21
笔算,26×21=546
26
×21
26.........1排有多少个座位。
52.........20排有多少个座位。
546.........21排有多少个座位。
苏三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