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包括资源的利用、时间的安排以及风险的评估等,以确保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方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校本研修培训方案篇一
12月5日至18日有幸参加了县教研室举行的“神木县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管理者培训班”,培训期间聆听了课程研修专家的专题报告,作为一名基层教师,受益匪浅,现从下列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参加校本研修班的体会。
首先,我觉得“校本研修”当下最需解决的就是如何激发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主动性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好,我们再好的出发点都不会获得理想的效果。昨天,专家给我们讲了校本培训与校本研修的区别,他告诉我们校本研修较之校本培训,优势在于教师活动中的角色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校本活动的主体。那是不是叫法一换,就行了呢?细想,我们以前的校本培训,不也是校本研修的一种形式吗?但教师参与的热情又如何呢?消极研修、效率低下的又何尝之少呢?这样的研修不要也罢!教师的参与热情为何如此之低?我以为,无外乎以下几点原因:一是,教师待遇及社会地位较低,在教育上再怎么卖力,也不会有理想的回报和太高的社会认同度,还不如“混”日子算了,有了这样的想法,消极研修也就理所当然了;二是,教师平时的工作压力就很大,再利用休息日进行低效的培训,当然不愿意;三是,我们传统的培训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缺乏创新。这种培训的危害不仅在于浪费时间,更严重的是让老师们在心理上抵制研修,甚至谈“研”色变。
校本研修最朴素的原则告诉我们,校本研修要以解决问题为目的。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些直接导致教师消极研修的问题呢?我以为,当务之急就是要提高学校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何为教师职业幸福感,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对物质、文化和精神等方面需要获得满足的一种快乐的体验。有人说,工资绩效了,教师不就幸福了嘛!是这样吗?不尽然!作为学校领导者,还需在以下几点上下功夫:
学校是教师的第二家园,较高的办学品位能引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境界。因此,作为学校领导者,要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认真拟定学校发展纲要,更新学校办学理念,确立学校办学目标,明确学校办学特色,构建独特校园文化,并致力于让每位教师参与到学校建设中来。“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良好的校风,进取的教风,将会为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教育人格的形成与完善提供最肥沃的土壤。反过来说,教师也一定会以学校为荣,以职业为荣。
教师工作的对象及特点决定了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工作的情绪,如烦躁、苦闷、紧张等,而一部分教师又不善于自我调节,长此以往,他们难免就会产生“玩世不恭”等消极的人生态度。如果不能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后果将不堪设想。而此时,学校领导者便是很好的心理理疗师,一是因为领导者的特殊身份,二是许多领导者有这方面的能力(如果没有,那就要善于学习了)。通过对老师的观察了解、促膝谈心,及时了解教师的思想动态。并据此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减压、调节、学习,逐步完善自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教育观。
许多教师辛勤的付出得不到家长的理解,有时甚至让家长产生误解,进而造成家校关系的恶化。因此,学校每年都要尽可能地开展几次家校活动,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办学思想,分享学校的办学成绩,聆听教师爱岗敬业的事迹,并听听家长对学校的建议,让他们成为学校发展中的一员。家长对学校了解了,对教师理解了,才会从正面去宣传学校,宣传教育,教师的社会地位也才能逐步提高,幸福感才会不断增强。
中国教师研修网副总编苏小平在“校本研修方案解读”中提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要全面了解我们的研修现状,才能更好做好今后的研修工作。我校目前校本研修方面还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部分教师研修意识淡化,轻视了每天发生在课堂上的真问题,不善于在日常教学中捕捉一些值得研究的“三小”(小问题、小方法、小体会),所以很难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二是升学压力使教师缺乏做研修的耐心,部分教师把校本研修异化为单纯的为职评写论文,而不是真正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探索真问题。三是学校过分强化年级组管理功能,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教研组建设,导致研修氛围不够浓,同一学科之间三个年级缺少必要的沟通。四是部分教师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忙于应付课堂教学,缺少研修的主动性,很少反思和研究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独到之处较少。基于以上几方面问题,扎实推进校本研修就显得尤为重要。
1、在研修中提高教学研究水平。我认为教师之间的广泛而真诚的交流是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在每次教研活动中,每个成员说说自己在单元教学设计中的处理方法,充分发挥个人智慧、挖掘每个人的潜能,提供思想碰撞、形成一股合力。教师之间彼此接纳欣赏,互相取长补短携手共进,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在研修交流中学到他人的经验,激活自己的思维,引发教学灵感,提高专业能力。
2、在研修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校本研修中有一个撬动教师成长的杠杆,那就是反思。在平时教学中,教师通过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关注自己教学实践,不断反思自己做法,并在和同事相互探讨中不断提高自己业务水平。教师就教学中的失误及教学中的困惑积极反思,力求探索出解决方法和途径,通过阅读学校推荐的文章和书籍,提高自己理论水平和思辩能力。这不仅能让教师在校本研修中受益,更让他们在平常教学中养成常反思的习惯,让教师在研修中体验成功快乐。
3、在专家引领和自我内化中提高。吸取精华,吸收养料,改善自身课堂教学行为,一直是学校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举措。学校要定期专门邀请教育专家到校指导教学工作,让学校真正成为教师成长摇篮,教师真正成为校本研修主人。
当然,提高教师参加校本研修的主动性,我们还需要完善校本研修的制度。“纲举则目张”,当制度完善了,考核起来才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才能为校本研修提供外驱力。同时,我们还要在研修形式下功夫,增强研修形式的多样性、互动性、情趣味。另外,我们还需要精心挑选校本研修的内容,完全可以结合地域特点、学校特色以及教师需求准备一些本土化、草根化的研修内容,使教师便于研修,乐于研修。最后,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让教师成为研修的主体,第一点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最为重要,而在我们农村学校则可说是迫在眉睫。
校本研修培训方案篇二
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切实提高我校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根据区教育局《2017年暑期校本培训实施意见》的具体要求,以“会备课、备好课”为目标,以提高教师新课程教学能力为重点,于2017年7月7日—11日,开展了虹桥小学2017年度校本培训。此次培训从自我学习、同伴互助、反思研讨、专家引领入手,通过研读一本书、研究一个问题、研备一节课、组织一场无生上课、开设一次专家讲座等方式,兼顾教师备课的整个流程,追求实效性,将“听、说、读、写、研”的五字要求落到实处,现总结如下:
一、自我学习研读教材——用学习创生教育的智慧
庄子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教育要枝头春意常闹,就得有源头活水长流。我校将教师的自我学习作为“备好课上好课”校本研修的第一步,用学习创生教育的智慧。 学习规划:
教育家朱永新曾说:“教育这个职业在本质上就是一个理想的事业,一个没有理想的教师不可能走得多远,一所没有理想的学校也不可能走得多远。”培训伊始,我们便要求教师制定出自己的暑期研读计划,在11日的“六届教工大会”上,王校长更是提出了“虹小教师三年成长规划”的倡议。在一篇篇的研读计划中,我们欣喜的看到:李虹、孙红梅等中年老师提出要改变自己“人到中年车到站”的想法,利用暑期多读一些教育专著,提升专业素养;彭霞老师代表数学组提出要开设数学组的教学博客,在交流中学习,在资源共享中发展;尚昌萍等艺体组老师则把目光放到了学科的整和研究中,在整和中追求最大的教学效益。 博览群书:
从古之圣贤孔子宣扬的“学不可以已”,到刘向所说的“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再到今之学者倡导的终身学习,都把持续学习看作是演绎生命华章的美妙音符。我校将教师制定读书计划、撰写读书心得纳入校本研修培训计划,《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优秀是教出来的》、《玫瑰与教育》等大量的优秀书籍出现在了教师们的计划与心得中。周晓华老师在心得中写道:“不要硬把孩子塞进老师设计的模式中,要让他们在自然的环境中无拘无束。因为孩子的梦想远比老师计划的还要远大。小林先生如是说。要提供孩子发展需要的教育,教育与成长应是自由与天真的大合唱,《窗边的小豆豆》让我明白了许多。”、王树枫老师也深有感触的说:“它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天赋和可塑性,只要我们让孩子们置身于充满新鲜感的教育氛围中,只要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确实是被人需要、被人爱着的,只要让他们成长并快乐着,那么,即使是令人头痛的问题学生也会成长为举止得体、品行高尚的好孩子。我真该早些读读这本《优秀是教出来的》” 教师之间最大的差异说到底是其学习能力的差异,只要有教育的地方,教师就有责任与书同行。我们从不奢望将所有的教师都培养成教育家,但我们相信只要教师们坚持以博览群书、兼收并蓄为基石,辅之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定能在“我教书、我快乐”中走向“我教育、我发展”。
二、集体备课同伴互助——促合作构建学习型团队
在这次培训中,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的教学团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这个团队中,没有专家,没有权威,有的只是课标、教材、学生,有的只是对教学内容的思考、对教学方法的争论和达成共识后的豁然开朗。通过这次培训过程,我们欣喜地看到,几乎所有的备课组都能围绕着备课的问题展开深入细致的讨论,特别是数学组,老师们带着问题参与讨论,在共同讨论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提高个体的认识和群体的认识,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再提出更高层面上的问题,真正形成了“在交流的平台上共同提高,在沟通的舞台上共同发展”的充满活力的协作型成长团队。
心灵体验感受团队精神
7月7日,在这艳阳高照的日子里,我校邀请二级心理咨询师梁秀梅老师组织了一场别开生
面的“给自己一次心灵之旅”团体心理体验活动,成为虹桥小学2017年度暑期校本研修培训的又一抹亮色。
“今天见到你,心里很高兴,和你问声好,你好!”四个简单的手势拉开了此次心灵之旅的序幕,我们一向视为最平常的问候竟可以如此的表达,如此的拉近你我间的距离。“信任之旅”:“盲人”教师在“拐棍”的搀扶下,通过重重障碍,用心的去探寻那条充满未知的盲人之旅,亲身感受着一个盲人对黑暗的恐惧和对“拐棍”的信赖。“八龙戏珠”:教师们将手中的.气球依次抛向空中,在彼此的帮助中感受着团队全体奋进的精神。“当我蒙上眼睛后,一种恐惧感油然而起,但是当我的拐杖拉起我的手时,我很坦然,我以为在人生的旅途中,‘信任’是至关重要的”在游戏结束后郭媛老师的一席话,代表的是全体老师的心声。近三个小时的活动,充满着欢声和笑语,教师们在感悟中体验着快乐和成长,同时也在共同的参与中加深了对信任、职责、团队的理解。
《暑期校本研修培训总结》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校本研修培训方案篇三
这次,参加咸阳师院校本教研省级教师培训,在思想上受到很大的震动,教育观念得到了更新。
这次培训,院方给予高度重视,在食宿方面进行投资,宿舍新配置电脑、空调、卫浴等设备,而且院方领导多次看望学员,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享受到了家的感觉。
培训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咸阳师院领导、老师的热情。专家和学者精心的准备和严谨治学的态度令人感佩,班主任郁鹏和严昕璇老师的热情开明、兢兢业业敬业精神使人倍感温欣。
江苏南通和咸阳知名的专家学者的讲座,或深刻,或睿智,或沉稳,或思辨,无不滋润着我的心田。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我们从专家们的身上学到了做学问和做人的道理。他们的讲座折射出一种责任、一种风范,使我们的心灵得以净化,人格得以升华。
通过学习,使我耳目一新,深深地认识到自己以前那种传统教育教学的师生观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想跟上新世纪的教育教学步伐,就要首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增强热爱教育事业的信念。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是基础,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教育教学活动获得成功的开始,所以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中的“惟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构建教学双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要打破教师主课堂的惯例,彻底抛弃教师心灵深处沉积的传统的专制思想观念。师道尊严的思想在课堂上令学生不敢多说不敢质疑极大地压制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我们教师只有从观念上更新,允许学生提出独到的见解,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心理安全”环境和无拘无束的“心理自由”环境,才能创造出师生平等、共乐融融、共享教学民主的氛围。
专家们在教育科学理论方面的阐述简要精辟,为我们的教学实践起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多位教育名家的讲座给我们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让我们饱享了高规格的“文化大餐”。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指出了方向。
在我们培训的每一天都可以聆听到教育专家的报告,听取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碰撞。几天的培训,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还丰富了我的实践经验,更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使我对教育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加热衷于教育事业。
我觉得这次培训是最有效的,是一次对自己“教育潜意识结构”的深层改造,它让我们的业务水平不断地提高,虽然培训结束了,但思考没有结束,行动更是没有结束。我们将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信念、带着满腔热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汲取专家的精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让自己在教学实践中获得成长,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更上一个台阶。
校本研修培训方案篇四
为期四天的校本培训,从理论到实践,由远及近,一切均围绕我校新学期的课堂改革展开,特别是突出了对大单元走班制中学道编写的研讨与学习,体现了以训促研、以训促教的思想。在几天的头脑风暴式的培训中,我们的思想受到了极大的触动,眼界更加开阔,并且思维碰撞产生了许多对新学期工作的憧憬或者是想法,希望能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发挥比较大的作用。
首先,从第一天陈铁补校长的《问题解决新方案》,到第二天胡小勇教授的“问题化教学设计”、第三天张才龙老师的“教材统整策略”,环环相扣,均是围绕新学期大单元走班制中学道编写的理论与方法展开的。在他们的培训中,我对大单元学道中的“大单元”、“问题设计”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上学期我校提出大单元统整教材的要求后,表面看,各科学道都是按大单元来编写的,但实际很多学科的大单元基本上是按照课本的单元来实施的,能够打破课本结构体系的很少。张老师在他的讲座中提到:学期课程统整的内容,不但包括教材中的基础性内容,还要将拓展性内容、探究性内容,把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探究性学学习等学习能力的培养,甚至德育等,使我对大单元的认识更加开阔了。我认为对大单元的统整,首先教师要对初高中地理课标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和把握,高一、高二的大单元以教材中的单元为参考、对初高中地理进行适当的有机结合统整,小幅度打破教材体系,做好新旧知识的连接,充分利用我校双平台资源,适当加入拓展性内容、探究性内容,把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探究性学学习等学习能力的培养,甚至德育等。而高三的复习则应打开思路,紧扣课标和考纲的要求,大胆打破教材结构的限制,以地理要素为线索切割重组教材,初高中结合,进行系统知识建构。
学道编写中的问题设计,要以问题链的形式呈现,努力做到“知识组织问题化、问题设计系统化、思维过程图视化和任务助学支架化”。关于问题的生成,我们要坚持三位一体的原则(“以学科问题为基础,学生问题为起点,教师问题为引导”),要注意问题创设的情境设计,要能够依托学科不同知识板块、不同课型精心设计构建不同的问题系统,不但要有知识问题,更得学会很好的设计单元问题、基本问题,从而实现陈校长提出的要力争培养、提升学生的三个方面的能力:整体认知,整体把握的能力;理清知识间、问题间、概念间的关系,提升系统思维的能力;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综合分析问题及学习的有效迁移能力。这三点要求,也正是我们平时教学中希望达到的目标,如果能够实现,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成绩整体提高自然是轻而易举、水到渠成的了。具体在问题的设计中,为避免胡教授所谈的走入了庸俗化、片面化、泛滥化等误区,我们可以借助支架,即胡教授提供的“问题集设计支架”进行检验,完善我们的问题链或问题系统。同时,学道中问题的数量不能过多,要重视地理思维品质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引导,不要盲目的加大学习的难度,避免夹生饭现象。
之后接地式培训中,先是李校长对“学道问题化、课堂信息化、学习学簇化”的讲解,后是各学科对具体学道编写的汇报,一方面,使我对新学道编写各栏目的设计和要求认识更加明确,一方面对于我校新学期的走班制与双平台的结合有了一些新的想法。走班中,教师最大的困难就是无法全程跟踪各学班的展示,对展示的科学严谨性、以及学生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的担忧,而李校长讲到双平台特别是自制视频碎片讲解的说法,给了我启示,我们何不把每节课中学生的主要问题或重难点做成视频供学生选择性观看?教师可根据学道批阅中的主要问题做碎片讲解,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出现分歧无法解决,而学师又不在场,完全可以打开视频观看,而且课前、课后也可以观看,这样的话我们的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可惜的是高三没有双平台,否则,我们完全可以对各种试卷中学生主要的问题录制视频,方便学生课下自己选择性观看,有些问题就不需要课堂上再讲解了。双平台在未来的教育中将发挥很大的作用,还需要今后不断思索与实践。
而刘教授的讲座“教师的教育科研”,主要是让我认识到,作为从教10多年的老教师,我的科研意识比较差,教学中不能说不用心,也常常有些感受想留下来,但却不能及时的记录,并整理出显性的成果,有时自己觉得也非常遗憾,希望今后能谨记在心。而随后路老师的讲座,更让我感受到了他老当益壮,对生命,对教育的热情。作为一名还算年轻的教师,我们的心态与他相比,要衰老了很多。我们没有年轻人应该有的激情,对工作的热爱也很不够,实在惭愧啊。
最值得反思的是自我人生态度、工作态度。路老师的培训,让我再次意识到:失去了热情,还谈什么发展?什么进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不断成长,完善、提升自己的生命,这才是有价值的人生,才是保持长久的热情,避免职业倦怠的法宝,今后,我要加强人文科学的学习,并内化为自身的人文素质,提高自身的人文内涵,从而努力达到“仁者不优,智者不惑,勇者不惧”的人生境界。
校本研修培训方案篇五
从有效教学到高效课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我们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学校在加强师德建设的同时,也依据学校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推进校本研修工作,立足教研,聚焦课堂,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我们教师专业化水平,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研修机制,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因此,我制定符合自身专业和特点的未来3年校本研修的的计划。
校本研修培训方案篇六
暑假的滚滚热浪挡不住教师们学习的那份热情。今天,我有幸参加了区文教局和教师进修学校举办的幼儿教师专业发展90学时培训课程。对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作的《信息技术发展与课程改革》的报告感受颇深。虽然黎教授的讲座没有娓娓动听、声情并茂的语言,但黎教授的讲座就像夏日午后的一道凉风,吹过我们每个老师的心头,吸引着我们每个老师的眼球,黎教授的讲座就是一个信息技术发展与课程改革的很好典范。结合自己作为幼儿园一名教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发展,利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脚步的迈进,我们应该在不断反思的基础上开始了新一轮的幼儿教育研究。
幼儿园需要充分运用多种感官手段,利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脚步的迈进,我们应该在不断反思的基础上开始了新一轮的幼儿教育研究。通过课题《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的研究,我们的日常教学也应该不断发生着变革,我们的幼儿教育正在由重教师“教”向重幼儿“学”转变,由注重“知识经验”向重幼儿“亲身经验”转变,活动过程注重从“来源于课本”向“来源于幼儿生活”转变。
众所周知,幼儿园的教学所面对的是一群天真烂漫、无知懵懂的幼儿,是需要充分运用多种感官手段,利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的教学。以前,由于缺少经验,我国在幼儿教育方面走了不少弯路。但是随着当今时代的变迁,随着新课程改革脚步的迈进,教师们通过对新课程理论的学习,不断更正自己的思想观念,在不断反思的基础上开始了新一轮的幼儿教育研究。我园也紧跟教育的步伐,深入开展了有关新课程改革的学习;我们教师也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了一套套的经验教学,活动着实有效。特别是我园开展研究的课题《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对于我们研究新课程改革起着相当大的作用,正在不断改变着我们的日常教学,引领着我们向更先进的方向迈进。
新课程中强调由重教师“教”向重幼儿“学”转变、由注重“知识经验”向重幼儿“亲身经验”转变、活动过程注重从“来源于课本”向“来源于幼儿生活”转变。下面就谈谈机子的感受。
一、由重教师“教”向重幼儿“学”转变
走进以前的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基本模式就是灌输——接受式学习,幼儿的学习方式基本上是听老师讲,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和技能很好地传授给幼儿,幼儿学会了就算是达到了教育目的。即使教师在活动中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也是一种模式型的表面化,对于教学没有起到很大的帮助。
其实,我们知道信息技术是一种有力的学习工具,它能够变革幼儿的学习方式。随着新课程的发展,深入信息技术运用的研究,幼儿的学习不再是被动的,而是自主的,信息技术以其强大的动力促进着幼儿主动获取知识,为以往的被动式学习带来了强大的震撼。
我园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如大班的数学活动《比一比,量一量》中,活动目标是“训练幼儿观察、测量、比较的能力;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意识,培养合作能力”。我们从目标上就可以看出来,老师不是重知识的传授,而是给孩子充分的时间自己探索、讨论,培养的是一种能力,是通过孩子们自己不断的尝试、不断的摆图形来获得经验,或在吸取他人经验的灵感上不断涌现自己的想法。活动中,我们只做了精美的flash课件来辅助教学,幼儿不仅锻炼了不怕失败的意志,而且通过自己尝试得来的经验要比老师“教”给他们的收获更多。
再如大班综合活动《神奇的米字格》中,老师制作了精美的课件,以动画的形式引导幼儿从认识米字格到学习折米字格,再到学习在米字格中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绘画等。这一系列活动环节,都是通过课件来化解活动的重难点,解决了一个个困难,此时的教师则退到了教学的后台,以一种支持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引领幼儿自主学习。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能充分发挥课件的形象演示作用,为孩子提供鲜活的场景,为激活思维力与想象力提供重要条件。幼儿愉快、自然、主动地学习,获得了真真切切的发展。
二、由注重“知识经验”向重幼儿“亲身经验”转变
幼儿是活的个体,新课程强调体验式学习,幼儿的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适合同时配以眼睛看、耳朵听、嘴说、动手操作等,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体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信息技术正好符合幼儿学习的这种需要。
如在中班开展的主题活动“有趣的沉浮”中,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教、幼儿学,可能就是教师在前台做沉浮实验,然后将结果告知幼儿。但是现如今我们进行这个主题活动时,则采用请幼儿先猜想结论,然后利用“亲身实验”的方式来探索,最后得出结论。教师要做的则是以组织者的身份参与,引领幼儿不断探索,对于一些问题可以先拍摄下来,然后组织幼儿讨论,最后与幼儿一起得出结论、进行总结。幼儿通过“亲身经验”得出的结论会比从老师那儿听到的知识要深刻,更容易在实际生活中来运用知识。
三、活动过程注重从“来源于课本”向“来源于幼儿生活”转变
无论是信息技术还是新课程改革,都是当今比较热门的话题,但是作为教师要很好地把这两方面结合在一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在不断的尝试中进行摸索。我相信,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信息技术将会为学校教育教学提供更多的便捷,以更广泛的空间来迎接明天。
校本研修培训方案篇七
xx月xx日我参加了xx镇校本研修——关于有效落实教学目标的培训,本次培训“进一步有效落实教学目标”为校本研修工作思路,以实现不断创新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培训模式为重点,以“练习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坚持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不断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提升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能力、科研意识与水平,主题式校本研修培训心得体会。
这次校本的培训,给我带入了一种求学的氛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在教学这片土地上找到自己的乐园,学习才是唯一的路!我深深地意识到:一名优秀的教师没有先进的教学理论充实自己,那么,他的教学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就难以提高了,而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就要努力地提高自身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所以回到课堂后,我更加努力,仍不断搜集教育信息,学习教育理论,增长专业知识。我更注重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有效落实教学目标,努力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更快达到真正提高自己的目的。参加这次培训,但更多感到的是责任、是压力!这次的培训学习,一方面,对我既有思想上的洗礼。另一方面,我也有了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这是收获丰厚的一次培训,也是促进我教学上不断成长的一次培训。
在校本研修中,要认真制定明确的研修目标和完善的研修制度,开发研修资源,打造研修团队。配合学校组织的一系列研修活动,集中力量解决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要解决的全局问题和共性问题,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课堂里,学与教是整体不能割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按照“以学论教”的思路。学生该读的读了没有?学生该听的听了没有?该做的做了没有?该想的想了没有?该说的说了没有?哪些是学生该读、该听、该做、该想、该说的内容,教师应是明白人。特别在教学中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而把问题当课题进行研修,这是课堂改进的瓶颈和关键。
认真开展有效备课,有效课堂教学、有效作业设计和评价的研究,严格要求自己,在每次听节课程之后,及时和大家共同讨论分析,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反思自己备课时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否调整了教材,为什么调整教材;反思上课时是否发生了意料之外的问题,自己是怎样及时处理的;反思自己本节课有哪些比较满意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足。经过不断的反思与积累,自己及时掌握“第一手材料”,悟出了一些道理,丰富、完善了自己的课堂教学,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总之,在工作中,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泪水,有收获信任的喜悦,也有困惑的苦恼。让我把一生矢志教育的心愿化为热爱学生的一团火,将自己最珍贵的爱奉献给孩子们,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花朵。
校本研修培训方案篇八
1、具有较为丰富的中学音乐教学经验
从1999年至今任教初中音乐学科11年,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大部分是从农村来的学生,初一至初三年级的循环教学多次、在11年的教学生涯中,经历了一次课改,曾多次上市、县级的研讨课,公开教学达十多次,被评选为县级“中小学音乐教学带头人”。
2、教学中注重知识、能力与审美情感的融合
音乐是美的传递,我努力使自己的每堂课都能成为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将知识、能力与审美情感的巧妙的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音乐中获得才能和德性的提高、“情”“技”交融是我的教学特色。
3、有良好的师德,爱学生更爱自己的职业
“把微笑带进课堂,把音乐留给学生”我非常喜欢音乐教师这个职业,走进课堂我就是一只愉悦的小鸟,面对一张张稚嫩的小脸,我感觉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我待人真诚、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中学音乐教育事业之中,我相信平凡的工作会做出不平凡的事业。
师德目标:
坚持教学研究以学生为本,热爱每个孩子,热爱教育事业,把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作为自己的职责所在,并能在自己工作的团队中发挥师德的辐射引领作用。
教学科研目标
1)努力向教育科研方面发展,成为科研型的教师
教育科研一直是我薄弱环节,通过骨干教师的培训、培养和专家的引领以及骨干教师间的相互学习,要努力增强自己的教育科研意识,不断丰富自己的学科结构,丰厚自身理论底蕴,作有深度、有价值的教育研究。
具体目标:
a每年阅读5本有关于教学的书籍,其中精读3本。
2)高个人的音乐素养和专业技能,使之成为音乐教学的“助推器”。
教师的音乐素养和专业技能是音乐课堂教学的保证、县教育局为我们骨干教师搭设了学习的平台,市教育学院聘请资深专家带教我们,开拓我们的音乐视野、将课外学习的内容真正运用到课堂的教学之中。
实施方法:
a认真做好专家辅导的笔记,并有反思。
b刻苦训练专业技能,每天练琴一小时,练唱半小时,积极参加市、县组织的各项艺体活动。
c努力突破自己,形成更好的音乐教学风格。
期望成果:
1、参与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和研讨。
2、每年开设一至二节有质量的公开课。
3、每年完成一至二份有质量的教学设计或教学案例分析。
希望获得的帮助:
1、多提供与音乐教学相关的书籍和讲座。
2、进行教学课题与论文的辅导。
3、多提供教学观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