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新人教版二下旋转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一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24―25页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锐角、直角、 和钝角,也感知了图形的旋转,在此基础上,教材从旋转入手,使 学生体会旋转过程中角的变化,从而引入平角和周角。在开展活动时,可以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简单的学具,并让他们摆出经过旋转后的角,说说他们已经认识的角的名称,然后引出平角和周角。 〖教学目标〗:
1、借助具体情景和实物,认识平角和周角,掌握平角、周角的特征。
2、能找出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
3、会在点子图上画出平角和周角。
4、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平角、周角的特征。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活动角、折扇。角的卡片
〖学具准备〗:
每生准备一个自治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重温角的有关知识。
(一)看一看,说一说
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荡秋千吗,它给我们的童年生活带来了乐趣。让我们观察小朋友荡秋千的过程,你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师出示电脑课件,小朋友荡秋千的过程)
(1)学生复习、发现了锐角、直角、钝角。
(2)学生动手操作,画出锐角、直角、钝角,进一步体会角的形成过程。
(3)多媒体出示角的形成过程:从一个顶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二)转一转,说一说
教师:你能用活动角旋转,得到一个锐角、直角、钝角吗?(学生活动)
教师:在旋转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获取新知
1、认识平角
(1)学生演示教具发现新知,请同学们拿出做好的活动角,固定其中的一条边,转动另一条边,观察旋转过程中所形成的各角,有什么发现,与同学交流。
(2)让学生在投影上展示角的变化情况,
(3)通过旋转,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时,让学生讨论是不是角?(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
(2)请学生说一说平角的特征。
(3)学生用学具旋转形成平角。
(4)指导学生在点子图上画平角,注意画角的方法过程,不要将平角画成一条直线,再在直线上点上一点。
(5)说出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平角。学生交流(如,两臂侧平举、向后传、倒立等)
2、认识周角
(1)学生在认识平角的基础上接着演示教具。
(2)周角与0度的角有什么区别。(看它们的形成过程)
(3)教师总结: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是周角。
学生用学具旋转形成周角。相互说一说周角的特征。
教师指导学生画周角。
(2)认识生活中的周角。师出示钟表,折扇等
三、发现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一)、摆一摆、说一说
1、你能用手中的小棒摆出一个直角、一个平角、一个周角吗?
2、在摆的过程中谁发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同桌交流。
三、课堂活动
1、跟我做。运用你的身体来表示所出示的角(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用手关或脚来表示)
3、课本25页练一练1、2两题
4、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师生看课件体会生活中现象经过旋转形成的角。
四,阅读:你知道吗?
(在生活中,除了钟表外,还有很多不同用途的计量表,它们的指针的旋转也会构成不同的角度。在组织学生观察时,可以引导学生认识旋转的中心,并说说指针在不同位置与在零点时所形成的不同角的名称。
五、全课总结:今天,你有哪些收获?(请学生回答)师:有关角的学问多着呢,如果有兴趣,课下继续讨论交流,也可以上网调查收集资料。
(课尾环节设计,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感受到学无止境。)
新人教版二下旋转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1~4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景,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让学生通过观察、分类、对比,初步了解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的变换特征;初步会判断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2、会在方格纸上平移简单的图形。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说出图形平移的距离。
教具准备: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今天我带大家到游乐园学习数学知识-平移和旋转。(看课本第37页的彩图)
[设计意图]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拉近和学生的距离。
二、新授课
1、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
(1)看一看,说一说游乐园里有哪些游乐项目?
(2)这些游乐项目是怎样运动的?
(3)根据游乐项目不同的运动,可以分几类类?怎么分的?
(4)自己先分一分,有什么困难再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
2、初步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征。
(1)说一说分类的理由
(2)举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了解平移、旋转特征。
(3)用学具在桌面做平移和旋转运动。
小结:通过观察,举生活中例子,初步感知物体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征。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亲身经历,建立对平移的多角度感知,建立比较丰满的表象基础,为揭示概念做好准备。
3、练习(课件出示p41页方格图)
(1)要把小房子向上平移1格,怎么移呢?(学生动手在学具上移)
(2)如果把它向上平移5格,会移吗?
(3)如果把它向右平移7格,你们会移吗?(学生动手在学具上移)
(4)教师演示,学生回答。(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5)教师演示,学生回答。(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6)如果把它先向右平移4格,再向下平移3格,你们会移吗?
(7)判断哪一条小船是向右平移4格后得到的?(课件出示课本p43页第一题)
(8)哪几条鱼可以通过平移与红色小鱼重合?(课件出示课本p44页第4题)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并说一说,比一比,这样手脑并用,学生效果就更明显。
二、综合练习
1、下列现象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课本p43页第三题)
2、欣赏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全课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会哪些新知识?还有什么问题?用哪些方法学会的这些新知识。
[设计意图]鼓励多种形式的学习,在先前学习的基础上开拓学生的思路,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课后活动应用平移和旋转做运动。
[设计意图]加深对新课的理解,用实践来感知平移、旋转的奇妙。
新人教版二下旋转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三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1~4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景,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让学生通过观察、分类、对比,初步了解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的变换特征;初步会判断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2、会在方格纸上平移简单的图形。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说出图形平移的距离。
教具准备: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今天我带大家到游乐园学习数学知识-平移和旋转。(看课本第37页的彩图)
[设计意图]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拉近和学生的距离。
二、新授课
1、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
(1)看一看,说一说游乐园里有哪些游乐项目?
(2)这些游乐项目是怎样运动的?
(3)根据游乐项目不同的运动,可以分几类类?怎么分的?
(4)自己先分一分,有什么困难再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
2、初步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征。
(1)说一说分类的理由
(2)举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了解平移、旋转特征。
(3)用学具在桌面做平移和旋转运动。
小结:通过观察,举生活中例子,初步感知物体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征。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亲身经历,建立对平移的多角度感知,建立比较丰满的表象基础,为揭示概念做好准备。
3、练习(课件出示p41页方格图)
(1)要把小房子向上平移1格,怎么移呢?(学生动手在学具上移)
(2)如果把它向上平移5格,会移吗?
(3)如果把它向右平移7格,你们会移吗?(学生动手在学具上移)
(4)教师演示,学生回答。(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5)教师演示,学生回答。(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6)如果把它先向右平移4格,再向下平移3格,你们会移吗?
(7)判断哪一条小船是向右平移4格后得到的?(课件出示课本p43页第一题)
(8)哪几条鱼可以通过平移与红色小鱼重合?(课件出示课本p44页第4题)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并说一说,比一比,这样手脑并用,学生效果就更明显。
二、综合练习
1、 下列现象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课本p43页第三题)
2、 欣赏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全课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会哪些新知识?还有什么问题?用哪些方法学会的这些新知识。
[设计意图]鼓励多种形式的学习,在先前学习的基础上开拓学生的思路,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课后活动 应用平移和旋转做运动。
[设计意图]加深对新课的理解,用实践来感知平移、旋转的奇妙。
新人教版二下旋转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四
教材分析:
本文以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描写。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引人入胜。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深刻体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自然的热情。
设计理念:
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都有着一定的生活体验。因此,在教学时,从学生的生活入手、从他们的已有经验入手,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在学习雷雨前的段落时,先让学生充分地接触文本,在读的基础上谈感受,学生的感受会更多。整堂课力求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热爱自然的热情。
学情介绍:
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雷雨并不陌生,但学生对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不够深,需要老师指导观察体会。从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出发,结合教材的内容,我觉得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体会雷雨前和雷雨后的不同景象。教学的难点在感悟雷雨前后景物的变化。
教学目标:
1、会认“压、乱、垂、虹”4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的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充分感受雷雨前的情景。
教学难点: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知并有感情地朗读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描写。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谜面
有位老兄脾气大, 爱发怒的就数他,
发起怒来大声吼, 伴着成串的泪珠下。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18课雷雨。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
(一)一读:请打开书第80页,听课文录音朗读,把容易读错的字词做上记号。
(二) 二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每个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师:刚才小朋友们都读得非常认真,谁来当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这四个生字。
小老师带读(提示垂是翘舌音)――同桌检查读(请同桌互相检查着读一读,比比谁读得好)
师:现在,让这些生字宝宝去掉拼音帽,你还能认识吗?(课件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学生开火车读)
师:生字宝宝想妈妈了,请你把它们送回家吧。在课文中画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师:找出来了吗?老师也找出来了,同学们来读一读吧。(出示句子的幻灯片)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2.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3.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4.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三)三读,检查了解朗读情况。
指名分段读课文。
(四)四读课文,理清文脉
(2)、交流。
雷雨前(1-3)雷雨中(4-6)雷雨后(7-8)
三、研读课文,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这场雷雨,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吧!
师:你读了这雷雨前的景象后,有什么感受?
学生交流:很可怕,很恐怖……
师:你是从书中哪句话中读出这种感受的?(随生回答出示句子)
师:(出示图乌云图)(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1、指名读:
2、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乌云很厚,很重,很多
师:从哪些词语可以知道?(满天,黑沉沉 ,压)
3、师:“压”字是什么意思?(逼近)能用你的动作来表示吗?
生:难受 不舒服 喘不过起来
5、师:这时候,连爱动的树叶,爱唱歌的蝉都和大家一样。不动也不叫。
(2)“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过度:我们再来读读第三自然段,看看雷雨前还有什么现象?
1、齐读。(这风多大啊!)
2、角色扮演,体会“乱摆”:
师:如果你就是这大风中的小树,你会怎样?同学们,怎样是“乱摆”?你们能做出乱摆的动作吗?(看来这阵风真的很大啊!)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大风真的刮过来了。这可吓坏了……小蜘蛛。
这只正在悠闲织网的蜘蛛他的表现是……
播放课件:(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
出示:生: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师:一只蜘蛛从网上爬下来,逃走了。
师:你觉得哪个字用的好,为什么?(“垂”字用的好,形象写出了蜘蛛随着蜘蛛网往下落的情景,让人感觉到风特别大,连蜘蛛都害怕)
生:“垂”说明蜘蛛是以很快的速度逃走了。它很慌张
(提示:蜘蛛也可以沿着丝线,一步一步地爬下来啊)
朗读:让我们一起来感受那阵大风和惊慌的蜘蛛吧。
(3)“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还写了什么?指名读
(师评:你不光看到了闪电,还听到了雷声,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
两个“越来越”写出闪电,雷声在不断加剧
(句式训练,出示句子)
师: 谁能学着课文里的样子用“越来越”造句子。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为自己鼓鼓掌吧。
师:雷雨前的空气真闷呀!(板:闷)一场大雨就要下来了,让我们一起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吧。
(二)感受4-6雷雨中的情景。
师:雷雨来了,你们看(出示幻灯片:雷雨中)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师:雨下得真大。谁想读读第四自然段。让大家好像看到了这么大的雨?
(4)“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师: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只要读好三个字,就能读好这句话。(点出“哗,哗,哗”)还可以怎么读?(哗,哗,哗)说明什么?(雨大、还很急)谁再来读。
(5)“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师:(引读)是啊!雨越下越大。(看到什么了?)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看着窗外雨在哗哗地下着。我也想跟你们一起读一读这第五自然段。
(6)“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师:再看,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师:雷声雨声是一下子变小的吗?(生:不是的,是慢慢地)哪个词告诉我们了。(渐渐地就是慢慢地意思)
师: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写雷雨中的这几段。
师:你们觉得这场雷雨下得怎么样啊?
生:下得真大啊!(板书:大)
(三)感受雨后美景
师:1.雨很快就停了,雷雨后的景色是什么样的呢?你们赶快看课文,默读7 8自然段雷雨后的景象。
师:是啊,我们仿佛感觉到了雨后的清新、美丽。你能把这两段美美地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试背)
小结:雨过天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传来声声蛙鸣,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呀。(板书:美)
六、感悟朗读
齐读课文:
请同学们用不同的语调分别读好这个三个部分,用心感悟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今天这节课我们欣赏了雷雨前、中、后的不同景象,感受到了它们不同的特点,多神奇的大自然呀,小朋友们,只要你们细心观察,一定还会发现更美丽、更神奇的景象。把观察到的记录下来,写成观察日记吧。
板书设计:
前 1-3 乌云、叶子、蝉、
18、雷雨 大风、树枝、蜘蛛、
闪电、雷
中 4-6
后 7-8
[人教版二下《雷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二下旋转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五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时的资料,是在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基础上学习的一个新的资料,因此在本单元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平移和旋转》是让学生从运动变化角度去探索和认识空间与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让学生充分挖掘和利用身边丰富搞笑的实例,感知平移、旋转的现象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让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动脑的潜力。
[设计理念]
1、本节课设计了两个搞笑的故事情节,目的是为了学生在学习知识时简单愉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创设富有儿童年龄特征的学习氛围。
2、本节课从生活实例入手,为学生创设一个又一个的情境,让学生在看、做、想中对平移和旋转进行认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和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3、本节课的教学,透过直观感受、动手操作、探索发现,并且采用演示、电教辅助、知识迁移,使学生从感性理念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感知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现象。
4、在课堂上努力营造简单、愉快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用心参与学习的过程,重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给学生搭建自主的活动空间和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交流讨论,在喜悦中获取新知,掌握方法。
[教学目标]
1、透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决定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透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抽象思维。
[教学重点]
能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
在方格图上数出图形平移了几格及画出平移的图形。
[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激趣法、直观演示法、类比法、知识迁移法。
2、学习方法:尝试法、自主探究法、观察比较法、动手操作法。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平移和旋转”的教学课件、玩具风车。
2、学生准备:扣子、细绳、方格纸。
[教学时光]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激趣:
同学们,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同学们要不要听?(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价值的上海音乐厅,始建于1930年,思考到城市的布局和对它的保护,2003年从原址向东南整体平移了约66米。音乐厅最后重放光彩了。)
2、同学们,你有没有听出老师讲的故事里有一个新名词?(平移)那么我们这天要学习的资料就和平移有关:平移和旋转。(屏幕出示课题)
二、交流合作,探究新知
1、出示飞机螺旋桨和空中览车动画,让学生猜一猜:哪是平移哪是旋转?
3、透过讨论,总结出钟表指针、地球仪、摩托车、直升飞机、齿轮、风车等,都属于旋转。
4、教师演示课前准备好的玩具风车,让学生观察旋转的运动现象,并且让学生上来亲自体验旋转的感觉。
5、屏幕分别演示动画:钟表指针、地球仪、摩托车、直升飞机、齿轮、风车、齿轮、风车、推拉门、蛇螺运动现象,让学生认真观察这些旋转现象。
6、出示彩图:小猴爬竿、滑滑梯、推积木,让学生观察比较,这些属于什么现象?(平移)
7、屏幕出示风车运动现象,小结:像大风车、飞机螺旋桨等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做圆周运动的现象叫做旋转;出示升国旗彩图,告诉学生:像缆车、红旗等物体沿着一条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平移。
8、课堂活动:
(2)谁能用身体做平移和旋转的动作?
9、练习
(1)下方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
(2)物体的运动是平移的画“+”,是旋转的画“---”。
(3)移现象后面画“y”,在旋转现象后面画“n”
传送带运货物。()
荡秋千。()
飞机螺旋桨的转动。()
开推拉窗。()
电梯上下移动。()
钟面上秒针的运动。()
三、反馈练习:
1、设置小狗推积木故事情节,到底积木平移了几格?
2、移一移,说一说
向下平移()格向()平移()格向()平移()格
2、填一填:
蜡烛向右平移()格
小鱼向()平移()格
3、画一画:
向上平移3格向右平移3格
4、比一比,看一看,谁的作品最好,展示在黑板上。
四、小结:透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设计意图:分享喜悦,总结得失,巩固新知。]
六、板书设计:
平移和旋转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
像大风车、飞机螺旋桨等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做圆周运动的现象叫做旋转;像缆车、红旗等物体沿着一条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平移。
七:课后反思:
《平移和旋转》这节课的主要资料是结合生活经验和事例,让学生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并会直观的区别这两种常见的现象及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的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本课设计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透过对儿童乐园游戏运动方式进行分类,感知平移和旋转,在头脑中初步构成了这两种运动的表象。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的理解没有停留在概念的表面,而是主学生认知身边的平移、旋转现象,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数学学习生活化。
认知平移和旋转运动现象,这个知识点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因为我选取的是学生熟悉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实例,并且透过让学生用手势、动作、学具表示平移、旋转,充分调动学生手、脑、口等多种感观直接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化的情景中学习,这样的教学方法,解决了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理解,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
在方格图上数出图形平移了几格及画出平移的图形是本节课的难点。在教学平移距离时,学生很难想到要数一个图形平移的格数,只要去数某个点移动的格数.因此,我将问题情境化、童趣化。教学设计时,我设计了小狗推积木的故事情节,引出认知难点——积木到底平移了几格?这样的预设,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思维碰撞,引起学生的讨论。教师适当进行点拨,引起学生的重新思考。但欠缺的是怎样样很自然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图形上点或线的移动.当学生应对一些数学现象或一个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时,都会产生猜想,有时虽然是错误的,但它是学生思维活动的显现,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经历“猜想——探究——验证”的学习过程,在学会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数学探究的方法。我想这样也许能更好的突破这一难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