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知道读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呼兰河传读后感篇一
拿起《呼兰河传》,美丽的插图将我深深吸引了,打开,我仿佛走进了萧红的童年。
――题记
大作家,应该都是幸福的吧!我带着这个想法,走进了萧红的童年。
我向大街上走去,呼兰河这个小城,可真热闹啊!街上做买卖的吆喝声,孩童的欢笑声,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图――然而,一阵哭泣声打破了这和谐的风景。一个小孩玩着玩着掉进了大坑里!这大坑极其危险,掉进去了很难上来,越挣扎越深陷,一个好心人连忙将小孩子拉了上来,而一些过路人只是回头看了一眼,又转了回去,一切好像没有发生过。这要是现在,一定有一群人帮忙,或是早就将这个坑填了,枉绝悲剧的发生。由此看来,呼兰河的人们,似乎不太愿意参与别人的事,似乎都很冷漠。
呼兰河传读后感篇二
呼兰河是一个十分十分普通的小村庄,小小的地方,一条十字街与东二道街、西二道街,几十户世世代代生活在那里的人家,就是整个村庄的基本样貌,与千千万万普通农村没什么差别。
全书的主人公是“我”,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用好奇的心探索一切,用纯澈干净的双眼观察世界,用最淳朴的语言表达自我,让读者在对封建思想残害人心而感到悲惨的同时,仍然能够感受到人世间所存在的最简单的善良与完美。
呼兰河是一个灰色的封建社会,在那里,人的生命和牲畜一样不值一提;在那里,人的一生能够被长辈随便安排;在那里,人们用可悲的言语掩盖人的脆弱与无助;人们背离事物的本质与发展规律,把一切期望都寄托在不着边际的封建活动上,一边做着摧残人心灵与身体的事情,一边又可悲地将一切期望寄托于神灵。
呼兰河也有最简单的一面。世世代代的农民在呼兰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对土地的敬仰造就了农民朴素的品质。主人公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有着简单的欢乐源泉,对待事物有着最简单的看法与认识,与成人世界构成鲜明地比较,让读者在黑暗的格调中仍然能感受到来自孩童的一丝亮光,但孩子的一丝亮光往往会受到成人世界的扼杀,在感叹的同时也对封建思想残害人心感到揪心。
呼兰河作为二十世纪中国农村的缩影,是当时最底层劳动人民的真实写照,在那个物质匮乏,科技落后的时代,人们只能将期望都寄托在神灵上,当时的人对大自然、神灵存在十分的敬畏,现代的我们不能否认封建思想在历史发展史上存在的意义,但我们必须从这段历史中吸取经验,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不断摒弃封建思想中黑暗、不科学的一面。
作者笔下的呼兰河,有喜有悲,有善良也有邪恶,有光明也有黑暗,有麻木无知也有期望与憧憬,是对这个小镇的最真实写照,值得一读。
呼兰河传读后感篇三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的光芒四射,亮的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什么黑暗的地方飞出来。”我想这是《呼兰河传》中,我最喜欢的一句了吧。因为它的美好、充满希望的、朝气蓬勃的。
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在我看来本应该是更多的美丽世界,但在当时的社会氛围,人们都是麻木、自欺、黑暗的。她的童年是不幸的,所有被蒙蔽的人都是不幸的。
人人口中所谓的“看热闹”,仅仅是看母亲动手打孩子、跌进泥坑,对此还拍手叫好;“参观”他人的自杀竟也成为人们的娱乐方式?看女孩洗澡,不能前来的人甚至就得是一生的不幸。自己的欢笑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的确,人们的麻木已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也许,这才是他们最大的不幸吧,“人之初,性本善”的道理已被自身的无知和封建陋习会的面目全非。
“人活着是为吃饭穿衣”这是人们不假思索的最佳答案。他们自以为十分清楚人生意义,但值得讽刺与不幸的是,他们口中的生存意义只是吃、穿。听天由命的态度、没有理想与追求,这样的人生甚是麻木不仁。更可笑的是,人们对现实自欺、漠然,对鬼神这些子虚乌有的事物却格外重视。各种礼仪、节日、活动,不惜花重金来跳大神、请神仙治病。风俗传统被人们得戏谑,变为迷信陋习,是人们为了寻找安慰、安与现状的最佳方式。这样的闹剧,也只是人们为了博人眼球、哗众取宠罢了。
而在种种卑琐的人生中,总会有美丽的出现。在“后花园”的生活,无疑是作者最为欢乐的时光,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如人性相比,这里的天地是天真烂漫、活力四射的。祖父对作者的爱与呵护更是无与伦比的。我想着也是作者不行童年中的万幸了吧。
故事的尾声,只是淡淡的忧伤、淡淡的回忆。那些爱憎分明,挥去吧。保留的美好,对故乡、童年的美好留念。作者以成年的口吻来结尾,她释然了那些愚昧的人情世故,只希望静静的、缓缓的来缅怀。
呼兰河传读后感篇四
20xx年底,我去到东北。在零下二十几度的户外,南方长大的我第一次看到自己的眼睫毛结霜,第一次从头到脚穿得严严实实,生怕不小心漏出缝隙让寒风钻了空子。
自然界里,身体的寒冷只需合适的衣物便可抵御;而文字世界里的冷,非提升体温可抵御。那透着寒气的字句如同一块块在心上飄移的冰,封住内心的热情,让冰冻肆意地向全身传递。
翻开《呼兰河传》,严寒扑面而来。无论你对这本书有多少期待,书的开头已经勾画出躲不开的伤痛氛围。
“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尺长的,一丈长的,还有好几丈长的,它们毫无方向地,便随时随地,只要严冬一到,大地就裂开口了。”
天寒地冻的呼兰河,地裂了,天会怎样?天像刀子,切开地、割裂手。勉强在冰地里行走的脚很快似踩上冰球,颤颤惊惊地摔在布满裂口的大地上。
即便寒天有了“热”,那热还是会化成冰。
“小狗冻得夜夜的叫唤,哽哽的,好像它的脚爪被火烧着一样。”卖馒头的人走得“背上出了汗,眼睛上了霜,胡子上的冰溜越挂越多;而且因为呼吸的关系,把破皮帽子的猫耳朵和帽前沿都挂了霜。”就连跑得热气腾腾的马儿,停下来,皮毛上的汗水也会立即变成霜。
再冷,水缸裂了,井冻住了,门也封了。呼兰河,这又冻又裂的土地上,除了冷,还有痛。
那些纵横地面的裂纹似在萧红的心里,每个裂口涌出的红色还未泛起血花就嵌在冰里。冰血交错的心田里,有座萧红一生都无法越过的冰河。
萧红童年时居住在呼兰河。这里的生活冷清寂寞,人们每天“天黑了就睡觉,天亮里就起来工作”,而四季只是棉衣和单衣之间的交替。
?小城生活里的趣事是跳大神、放河灯、看大戏,或者彼此聊着无人填补的泥坑子带来的麻烦、轻描淡写地说说邻里街坊的来去生死。然而这里发生的任何事都会被遗忘,如同没有发生过。“人死了就完了。”“命不值钱,死了就死了,一如大自然花花草草的凋零”,这是旧时呼兰河的生存状态。
呼兰河在萧红的记忆里有些快乐的片段,比如和爷爷一起度过的时光、后院里的童趣、旧物里的寻觅、美丽变幻的火烧云,可这些都没有赶走童年的落寞,她太不讨喜,太被人忽视。这些少有的快乐在小说结尾无影无踪,“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蜒,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缓缓道来的结局,分明透出荒在世间,凉在心间。
幼年的萧红只有祖父关爱,有家似于无家。她离开呼兰河后,漂泊是她人生赶不走的场景,但每一次漂泊都会帶上新的伤痕。尽管她是一位追求自由、为民族独立而奋斗的女性,一生用尽力气保持坚强、奋力挣扎,可不谙世事及内心无处可依的孤独感,使得她的人生和感情倍受挫折,末了还是伤痕累累。
萧红不应有双敏锐的眼睛。她的目光过早地捉住世间的冷漠和寂寥,并把它们刻在心上,成为抹不去的荒凉。即便她逃离寒冷的呼兰河,内心的冰凉也挥之不去。
《呼兰河传》不像小说,没有主要人物,没有贯穿文章的情节,全是萧红幼年时小城生活的经历,更像散文。但全书的情感统一:荒凉、冰冷、哀伤。
有人说“萧红没有在她的作品中沈溺于个人的情感和经历,更没有随意放纵和宣泄自我”。我想说萧红根本不用放纵、宣泄自我,她心上的裂口蹦出来的悲伤,全落在笔下,一笔一划皆是痛。
萧红描写的小人物,或愚昧、或冷漠、或悲惨,她以悲悯之心书写社会,又何尝不是在书写内心的孤寂和苦痛?她讲述时代的痛苦,也传递自己的痛苦,努力寻求着得以解脱的答案。
萧红从1930年出走北平后的十二年间辗转十几个城市,所到之处皆为过客,无处安置她想要的家,想要的爱。
历尽漂泊的萧红在1940年完成了悲情凄凉的小说《呼兰河传》,于1942年年初带着不甘与满心的冰凉芳华早逝。她的一生终究没走出寒冷的呼兰河。
呼兰河传读后感篇五
今天我抱着一种。平静心情读完了《呼兰河传》。
作者写呼兰河转的时候,写出了那种自己家乡很贫困,荒凉的那种场景。
本书中的主要神物有三位,分别是作者的祖父,团圆媳妇和冯歪嘴子。
首先要说要主人物是祖父,祖父给了作者最温暖的回忆。这是因为祖父有孩子一般的天真烂漫,也有老人的宽厚温暖。她陪着幼年的作者在后花园里玩耍,做一些大人看似无聊,孩子却觉得有趣的游戏。祖父不管家事,整天闲散着。
随后要讲的主要人物是团圆媳妇儿,团圆媳妇儿是一个命运悲惨的女孩,由于贫穷,12岁就到一户人家当童养媳。原本开朗天真的女孩在婆家人的折磨下,在迷信思想到了折磨下,在人们冷漠的目光中走完了短暂的一生。
然后要讲的主要人物是冯歪嘴子,冯歪嘴子是一个卖豆腐的穷人,因为贫穷娶不上媳妇。后来和大院里的王大姐生下两个孩子,因为没有办正式的婚姻手续,受尽了人们的嘲笑。妻子在困苦中离世,他只好艰难地抚养两个孩子,但不论生活多么穷苦,他都没有放弃希望。
在《呼兰河传》中,萧红把童年时代无意识的回忆像穿珍珠一样穿在一起,挂在读者眼前。书写着他对幼时温暖的回忆,慰藉自己孤独悲苦的心灵。同时,作品又表达了对当时国民盲目愚昧,麻木等劣根性的忧愤和悲悯。
在短短八年的创作
生涯中,作者萧红给了几乎60万字的文学财富,但他死后,留给后人的是一副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委婉的歌谣,一篇叙述诗。
呼兰河传读后感篇六
萧红,原名:张乃莹。她是近代文学巨匠,也被公认为“文学洛神”。在她病逝的前一年创作了呼兰河传。
小团圆媳妇的死显露出乡民们的冷漠,家乡人的愚昧与思想的固化害死了这个年幼的生命。寄宿在家的二伯,性格孤僻,行为异于常人,有东西吃时,不给就骂,给了又不要。常常只和麻雀,大黄狗聊天,却很少和人们说话。磨坊里的冯歪嘴子,一到秋天冯歪嘴子就做起了黄米年糕,三铜板一条,时常送给作者吃,家里也会给些馒头,猪肉给冯歪嘴的孩子吃。
家乡人们的愚昧思想没有给萧红带来什么影响。萧红对于祖父的印象是非常美好的,小时候祖父在院里种菜浇花的时候,是不是会帮倒忙,种菜时把菜籽踢飞,把韭菜当野草割掉,祖父也没怪她,还把掉井的小猪用黄泥裹起来烤给作者吃,吃的满手是油,随手擦在衣服上,祖父也不生气,非常疼爱萧红。祖父还教作者念诗,没有课本,全凭口头传诵,可见祖父是一个有学问的人,受过良好的教育。相比小团圆媳妇,作者生活的家境有着天壤之别。
此时萧红的心境已经是非常的寂寞了,多年在外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上体弱多病,使得作者心里有着强烈的思乡之情及对于祖父深深的怀念。
矛盾先生说《呼兰河传》不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窜凄婉的歌谣。
呼兰河传读后感篇七
《呼兰河传》是作家萧红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全书一共主要分为七个章节,每一章节又是由多个小片段组成,从一个孩童的视角描写20世纪20年代呼兰的人或事,为我们展现了当时真实又悲哀的封建社会的状况。
利用平铺直叙的描写手法表现了中国人的劣根性,而这劣根性延续百年,直至今日,仍有类似事件发生。尽管如此,作者并非一味的讽刺批评,也描写了人们可爱淳朴、善良勤劳的一面,塑造了一个个立体鲜活的人物形象。
例如小团圆媳妇,这是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在男女极度不平等的社会中,女性的命运本就十分悲惨,而小团圆媳妇却在很大程度上是因同为女性的她的婆婆、妯娌和街坊邻居而死,荒唐、讽刺却又让人不得不承认的真实。
此外,众所周知,萧红同鲁迅的私交甚好,不知是不是受其影响,我在萧红的笔下也看到了许多鲁迅的影子。如鲁迅笔下有知名的“百草园”,而这里有“我”最喜欢的“后花园”;死了儿子的王寡妇与祥林嫂的遭遇相似,两个人物的设定皆是为了突出当时社会中人们的麻木等等。然而,我认为相比鲁迅,萧红的《呼兰河传》则更有一种女性的细腻,它常常在很小的一个点上打动人心,引人深思。
在我看来,尽管这部小说以孩童的视角来叙写,其展现的东西是纯粹的,描写语言是轻快的,甚至某些部分是引人发笑的,但这仍然不能改变《呼兰河传》是一部悲剧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