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授信评审岗篇一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局上下紧紧围绕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发展战略,坚持“竞进提质、又好又快”的工作要求,主动适应新常态,改革攻坚破难题,克难奋进促跨越,圆满完成各项财政工作任务。
一、坚持攻坚克难,财政收入实现“十二五”圆满收官。
20xx年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464、9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39、1亿元、地方税收210、7亿元,分别突破450亿元、300亿元和200亿元“大关”,增幅均位居全省第一,财政收入在全省第三位次徘徊后,阔步晋级全省第二位。
二、全力以赴向上争资金争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成效。
紧扣国家产业投资导向、积极策划项目、盯紧关键环节,多次赴省进京汇报衔接,争取资金总量居市直单位第一位。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展招商引资,当年共签约注册南京金龙、湖北鑫博茗低碳发展等3家企业,超额完成全年招商引资任务。
三、坚持优化支出结构,不断强化民生保障。
坚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收支平衡”的原则,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民生事业发展,落实改善民生三年行动计划经费保障。20xx年全市民生支出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75、2%。建立厉行节约长效机制,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和会议费,市直单位“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25、2%。
四、坚持改革创新,深入推进财税管理体制改革。
全年共完成十一项改革任务:一是稳步推进市区财政体制改革,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预算管理制度。二是深化财政资金投入方式改革,着力支持产业转型升级。三是持续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四是稳步推进预决算公开制度改革,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五是坚持财政支出管理机制改革,切实提高财政管理效能。六是创新投融资机制,大力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七是强力推进全市政府财务报告试点改革,试编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八是加快建立“借、用、还”相统一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切实防范财政金融风险。九是改革完善政府采购制度,落实部门主体责任。十是改进预算管理和控制,启动中期财政规划编制。十一是扎实推进全国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试点和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营试点城市工作。
五、坚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全面推进法治财政建设。
一是建立规范的财政制度制定机制。全面贯彻实施新《预算法》,确保财政工作在法律制度基础上规范运行。加快制定完善财政制度,严格执行《市财政局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办法》,使我局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管理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二是建立规范的财政预算约束机制。加强国有资本收益管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资源管理,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加强预算编制管理,经人大批准的预算,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调整。强化部门在部门预算编制、执行和公开中的主体责任,强化部门对所属单位财务的监管。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各项支出须以预算为依据,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建立健全结转结余资金定期清理机制。三是建立规范的财政国库资金管理机制。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全面清理已发生的财政借款垫资,严格规范财政专户管理,强化财政专户资金使用管理。坚持推进政府性资金存放管理改革,将资金存放与银行对我市贡献挂钩,促进金融企业加大对我市信贷投放力度。四是建立规范的财政内控机制。进一步完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财政监督“三系互动制衡”和“4+2”财政内控机制,在提高财政效能的同时,强化财政廉政风险防控,健全财政系统内部层级监督。五是建立财政大监督机制。六是建立常态化的财政干部学法用法机制。落实党委中心组学法制度,20xx年开展以财政法律、法规、政策为主题的集中学习4次,组织财政干部参加法制培训,圆满完成年度学法用法及考试工作,参考率和合格率均为100%。
六、坚持践行“三严三实”,精准发力转作风。
授信评审岗篇二
今年10月召开党组会议研究了机关科室负责人的任免方案,向市委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出了干部调整报告,进行事前备案。11月26日邀请干部监督科全程监督会议讨论过程,因监督科有事没能参加,会后我们将有关的材料全部上报监督科。这次共调整18人。
二是对市管干部严格按规范程序呈报。7月9日,对张永芳、熊新华试用期满的干部都是按照规范程序,请干部监督科参加讨论研究,形成专题文件报告,填写审批表、会议记录,全部完整上报干部科。三是干部年度考核做到公平公正。年度考核我们严格按照市委组织部和公务员的考核要求,事先在公务员科备案,党组集体研究分配方案,按比例分配到单位,规定相应的考核办法,二级单位和基层财经所自行投票,集体确定,机关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民主测评,按得票数确定,再由党组集体研究后,公示上报。
四是做好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和稳定工作,做到及时对话,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没有出现上访事件。
3、加强干部的培训。
一是对有培训任务的会计局按组织部的要求年初就申报培训计划,填报干部培训安排表。对系统内的干部培训,明确培训对象,合理安排时间,创新授课内容,突出实用特色,严格培训考勤纪律。
二是6月2日-3日,对财经所所长,机关股室和二级单位负责人55人,分别请市委党校尹中华、严红、李俊祥老师到财政局作了专题辅导,收到较好的效果。9月27日按照市组织部安排,我局送刘雄军、陈志华同志到市党校参加培训,不折不扣完成组织部门的调训任务。
三是对远程教育,我局上报中层干部27人,办理了《远程教育收视证》,每月的学习时间,人教股都及时通知到每个人。
4、加强干部日常管理。
一是按照要求,主动邀请组织部干部监督科派员参加干部任免党组会。
二是对反映干部的违规违纪问题积极配合查核,单位设了举报箱和举报电话,单位设有意见箱,及时报送干部监督信息。6月,配合干部监督科到省委组织部咨询退休副局长胡望安同志的工龄问题。
三、加强宣传和调研信息工作
一是积极开展调查研究。针对当前的形势和财政部门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杨大银同志的调研报告《八项措施扎实开展行评工作》专题报告在湖北法制理论探讨刊登。
二是狠抓宣传工作。今年我们编发行风评议专刊20期、学习专栏5期、学习园地3期,被各级采用宣传19篇。其中:被《中国财经报》采用1篇、被《财政部新闻联播》采用6篇、被《孝感晚报》采用2篇、被市电视台采用6篇、被市行评办公室采用4篇。
四、不断创新组织工作
今年我们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对机关支部进行了选举,帮助2个会计师事务所建立党支部,组建基层财经所城区退休人员流动党支部,落实党员的政治待遇,关心党员。
五、加强自身建设
一是注重党务基础工作。党务干部能够熟悉党务基础知识,认真执行党内规章制度,认真解决信访问题,及时化解矛盾。3月1日,我们制订了《2011年党建工作计划》,有半年总结、全年工作总结,工作思路清晰。
二是积极参与“双联双帮”活动。我局成立了以党委书记、局长杨大银同志为组长,党委委员、总会计师潘新洲同志为副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扎实开展帮扶活动。5月份召开了组织村“两委”班子座谈会,协调城建规划部门,提前制好村庄发展规划,解决了17户失地农民低保和5户失地农民的每户500元社会救助。5月8日组织机关干部到国光村开展了“送温暖、送政策、送服务”活动,发放宣传资料1350份,现场为群众就农村政策方面问题答疑解惑。上门慰问特困户三户,送去慰问金1000元。8月28日,我局针对该村困难党员、困难群众和贫困家庭子女上学难的实际,党委委员、总会计师潘新洲带领机关股室和局属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冒着酷暑深入国光村看望、慰问老党员、特困户、病残户等人共计15户,为他们送去慰问金3000元。
1 2 3
授信评审岗篇三
坚持以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和自治区农村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坚持市场运作和政策支持相结合,建立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市场体系、产品体系、组织体系,把更多的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切实解决“贷款难”和“难贷款”问题,让广大群众享受安全、快捷、便利的现代金融服务,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开展整村授信,支持全县重点涉农项目建设,全方位向各类农村金融主体提供一揽子优质金融服务,有效提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赋能。
(二)解决农村各类主体融资难题。全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推动农业提质增效,着力解决农户、种养殖大户、农业合作社、农村各类企业等农村经营主体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解决银行与农户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推动“三农”金融服务由“单纯管贷”向“综合金融服务”转变、由“被动审查”向“主动服务”转变、由“等客上门”向“主动获客”转变,探索以信用方式发放贷款,让每户农民都获得产业发展“备用金”。
(三)巩固提升脱贫成果。通过整村授信,加大对贫困户、已脱贫户及扶贫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让每一位符合条件的农户都能获得金融支持,不断巩固脱贫成效,确保全面建成小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
(四)培育农村金融诚信环境。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持续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地区各类经济主体的信用意识,促进乡村信息、信用、信贷联动。
(一)银政合作,多方联动。以信用工程建设为基础、农业信贷投入为纽带,打造政府主推、银行主抓、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经济和金融良性互促的农村金融新生态,协调行业组织、新闻媒体、社会公众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信用体系。
(二)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针对整村授信的长期性、系统性和复杂性,抓住“三农”领域重点和关键环节,明确阶段性任务和目标,优先选择信用环境和经济基础相对较好的行政村开展工作,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形成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整村授信发展格局。
(三)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找准整村授信的有效路径,以小微移动平台、移动营销终端为载体,提高金融产品的社会应用,加强多层次、多样化信用贷款供给,为农户提供7*24小时不间断一揽子金融服务,提高整村授信工作质效。
自2020年1月1日起,利用三年时间完成全县整村授信信息采集、评级授信工作,实现“授信村”全覆盖,为符合条件的各类经济主体给予30万元以内的小额信用贷款;其中2020年、2021年“授信村”分别达到全县行政村总数的35%、70%,2022年确保整村授信全覆盖。“授信村”农户建档评级覆盖率不低于行政村有效户数的95%;信用农户授信率不低于“授信村”常驻户数的70%。
(一)专题安排部署(2020年4月1日至4月15日)。县委、政府组织各乡镇、涉农等相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整村授信工作,促进有关各方对接沟通,提高整村授信工作效率。
(二)召开启动大会(2020年4月16日至4月30日)。各乡镇、村委会逐层组织召开整村授信工作动员会,向农户讲明整村授信工作的政策、目的和意义,营造政府支持、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提高整村授信工作的社会知晓率。
(三)开展评级授信(2020年4月16日起)。由海原农商行和村委人员组成评级授信工作领导小组,共同进村入户,通过逐户、逐组、逐村采集农户信息建档,同步完成农户评级授信。
(四)公示评级授信结果(实时完成)。对评级授信结果进行公示,向符合条件的农户、农业专业合作社及农村各类组织发放信用贷款,并提供支付、结算等一揽子金融服务。
(五)实施“三信”评定。评定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并授予牌匾,给予贷款额度倾斜和利率优惠。
(一)高度重视,提高认识。整村授信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农村信用工程,是促进农民开展多种经营、增收致富的有效抓手,是推动农民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各乡镇、相关部门、金融机构要高度重视,认真抓好落实。为切实加强工作领导和统筹协调,稳步推进全县整村授信工作取得实效,成立海原县整村授信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薛军勇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副组长:金钟河副县长
孙占宏副县长
成员:马维国县政府办副主任
刘风贵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任广业县发改局局长
田晓育县财政局(金融局)局长
田风奇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冯国虎县民政局局长
穆华县扶贫办主任
金武县公安局常务副局长
杨建强县金融服务中心主任
景海昆县农村商业银行董事长
_县农村商业银行行长
各乡镇(管委会)乡镇长(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县财政局,办公室主任由田晓育兼任,主要负责全面安排部署整村授信工作,指导县内各部门(单位)稳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处理领导小组办公日常事务及协调、沟通和联络工作。
(二)明确职责,全面推进。各相关部门(单位)、各乡镇(管委会)、村两委及海原农商行要压实工作责任,加强协作,通力配合,形成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工作合力。财政局(金融局)负责组织协调,确保整村授信工作顺利推进。海原农商行负责整村授信工作组织实施,积极与乡镇、村委会沟通对接,聚焦乡镇资源禀赋、产业特色等进行农户评级授信,并做好评级授信工作宣传、政策解读、客户信息采集、评级授信、贷款发放和信用评定等工作。各乡镇(管委会)负责成立评级授信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村组配合海原农商行开展整村授信工作,并提供行政村农户基本信息及行政村常驻农户等相关数据。村委会负责成立工作小组,组织配合整村授信农户信息采集工作,保证农户提交的基本信息真实准确。
(三)强化考核,落实责任。建立整村授信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将整村授信工作列入金融机构及乡镇(管委会)金融扶贫工作考核指标体系,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不定期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年底进行量化考核。
附件:1.黄河农村商业银行系统农村“信用工程”(信用农户、贫困户)评定标准
2.黄河农村商业银行系统农村“信用工程”(信用组)评定(年审)标准
3.黄河农村商业银行系统农村“信用工程”(信用村)评定(年审)标准
4.黄河农村商业银行系统农村“信用工程”(信用乡镇)评定(年审)标准
授信评审岗篇四
各市教育(教体)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省直有关部门(单位),有关高等学校,各大企业:
为贯彻落实《_中央_关于印发的通知》(中发〔2020〕19号)精神,按照《山东省职称评审管理服务实施办法》(鲁人社规〔2021〕1号)、《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22年度职称评审工作的公告》和职称评审有关规定,现就做好2022年度中小学(含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继续授权设区的市组建2022年度中小学正高级教师、中等职业学校正高级和副高级教师评审委员会。省直部门(单位)、各高等学校、各大企业附属学校相关职称评审,按照属地原则参加所在地设区的市职称评审。申报人数较少的市,可委托其他市代评或组建片区式评审委员会。
各系列职称评审严格按照我省现行评价条件执行。要坚持师德为先,将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表现作为职称评审的首要条件,各地各校要通过等方式,全面考察参评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操守、从业行为和科研诚信,并形成考察材料。,要把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将要求作为职称评聘的必要条件,,把学生全面发展情况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依据。克服唯论文、唯“帽子”、唯学历、唯奖项、唯项目倾向。
,严格按照“在县(市、区)或更大范围内有较大影响,公认为教育教学领军人物”等申报条件。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评审数量原则上应在2021年度基础上适当调整。评审通过的正高级教师(含基层系列)中,担任学校(村小、教学点除外)和教研机构领导职务(包括校长、副校长、校级党组织正副职、教研机构正副职)的。
各地要进一步完善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采取个人述职、面试答辩、实践操作、业绩展示等多元评价方式,提高职称评聘的科学性。要严格按照鲁人社规〔2021〕1号文件要求开展评审工作,坚持“六公开”监督卡制度,单位在评议推荐参评人员时,公开专业技术岗位数量、任职条件、推荐办法、申报人述职、申报人评审材料(包含评审表、论文论著、各类证书、课时工作量等材料)、被推荐申报人员名单。坚持申报推荐公示制度,推荐人选确定后,经公示5个工作日无异议后方可推荐上报,未经公示或有异议经调查核实情况属实的,不得上报。从严执行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人员公示制度。公示无异议后由设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和教育(教体)局行文发布、发放证书。
,各地所属民办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符合教师系列职称评审条件的,要纳入当地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评审范围,允许参加相应的职称评审,评审结果由所在学校自主使用。
各地要统筹推进各系列各层级职称评审工作,。如遇特殊情况,评审委员会组建单位确需延长评审的,应向同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报送书面申请。10月28日前,各设区的市要将加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和教育(教体)局公章的职称评审工作总体方案(须明确时间节点及工作部署)扫描件发送至省教育厅教师处电子邮箱(jsc@)。11月30日前,各设区的市要将审核后的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正高级教师职称评审表(纸质版)报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经省教育厅审查后授权评审。
六、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各地要在保证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细化工作流程,加快工作节奏,确保按时完成各项评审工作。要健全投诉举报机制,实行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职称举报电话“校校公示”制度,畅通反映问题的渠道。各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不得擅自扩大、增加或减少受理及评审范围,凡违反评审程序和规定,或随意降低评价标准,导致投诉较多、争议较大的,将视情况责令整改。对申报评审中弄虚作假、暗箱操作、违纪违规的单位和人员,按照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评审期间,省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将联合选派工作组对各地评审工作进行巡查。
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2年10月17日
授信评审岗篇五
把握新的战略机遇期加快分院的发展步伐学习贯彻_精神,牢牢把握新的战略机遇期,加快乌鲁木齐分院的发展步伐,全面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自我生存、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是分院领导班子重要的研究课题。
战;在铁路建设向高速铁路发展的方向确定无疑的形势下,分院参与竞争的实力几乎没有;科技含量不高的地方铁路与专用线以及公路、市政等项目的承揽,因竞争的日趋激烈,已变得越来越困难;2002年工资制度改革带来的工资成本的剧增,以及2001年内退息工人员工资全部由分院承担的现实,加剧了分院经济负担,分院成本进一步增高。在自身素质方面,众所周知,由于旧体制的束缚和院内分工过细,分院长期为院提供初级产品,即只搞勘测,不参与设计,自身综合技术能力相当软弱。近年来,为提高生存能力,分院在铁路专用线、公路、桥梁等项目中介入了设计,但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市场的竞争压力十分沉重。首先,整体技术素质低,与兄弟分院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与某些过去不如我们的局设计院相比,也拉开了差距。毋须讳言,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市场对企业要求更高,竞争十分激烈的形势下,分院面临着异常严峻的挑战,靠天吃饭,后果不堪设想。我们不能不说,分院的发展已到了关键时期,必须对分院的发展做出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提出更进一步的发展目标,抓住当前的大好机遇乘势而上。
二、贯彻_精神,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把发展作为分院的第一要务,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党的_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我们绘制了新世纪新阶段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十五”后三年是分院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必须抓住学习贯彻_精神这条主线,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与时俱进,进一步解放思想。对于一切阻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对于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对于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突破。在今年3月召开的分院第十一届一次职代会和分院2003年工作会议上,分院全面分析了所面临的形势和自身实力,鉴于分院所处的不利局面,今后两三年是分院生死攸关的严重考验期,必须从分院发展战略上进行慎重的思考,通过不懈的努力,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全面提高分院的市场竞争能力。会议提出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到“十五”末把分院建设成为具有综合勘察设计能力,多元发展的中型勘察设计院,年总收入达到5000万元,主业人均年收入5万元的发展目标。这是分院审时度势,正确分析形势,提出的确保分院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任务。今后几年,分院围绕目标,要把发展作为分院各项工作的头等大事,统一思想,制定措施,奋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