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阅读教案说课稿篇一
圆是我们中最常见和熟悉的,在幼儿的世界里,圆以它独特的的魅力
吸引着幼儿,使幼儿对于圆特别的青睐。在本次中,我们可以让幼儿在圆中尽情发挥,把它想象成幼儿世界中的任何东西。而诗歌中的圆,又为幼儿变出了一个奇妙的世界。这样既可以开拓幼儿的视野,又大大的提高了幼儿的求知欲望,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学习诗歌,圆的奇妙变化。
2、理解诗歌内容,让幼儿明白诗歌中的各种事物都是圆的。
3、让幼儿间共同分享对于圆的认识。并认读重点词圆、苹果、飞。
认识圆并认读重点词圆、苹果、飞。
诗歌的理解和掌握。
1、知识经验准备。
认识圆形,熟悉生活中常见的圆的物体,并能说出它们的。
2、物质准备。
挂图、录音带、大字卡;诗歌读本人手一册、小字卡、书写册、图片
(圆形、苹果)。
3、环境准备。
收集一些圆形物体的图片张贴在阅读区内。
一、 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走线,线上音乐《拉个圆圈走走》。和幼儿一起听音乐做动作(音乐和玩法附后)。
二、 感知理解活动
1、教师在小黑板上画一个圆,让幼儿进行现场发挥,看看画了一个什么?这样幼儿就会从各个方面去考虑,在我们生活中都有哪些东西是圆的。然后教师再出示圆形的图片,幼儿根据老师的提问自主讨论。这是什么形状的图形,这时教师出示大字卡“圆”,让幼儿有一个直观上的认识。
阅读教案说课稿篇二
1、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和做题步骤,能熟练运用到课内外阅读中。
2、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了解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方法。
3、渗透“好读书,不拘一格;读好书,永无止境”的意识。
将平时所学的阅读方法和做题步骤加以总结,能熟练运用到考试和课外阅读中。
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进行阅读,渗透“好读书,不拘一格;读好书,永无止境”的意识。
(1)通读学案,通过练习一个阅读片段,总结出自己做阅读题的步骤。
(2)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总结出自己阅读一段文字的方法。
古人言“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书籍,给我们带来太多太多,所以大家都爱读书,每天都遨游在书的海洋里,领略书带给你的智慧、趣味和鲜味。可是,在试卷中,阅读往往又是失分最多的,经过分析,这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的阅读步骤不够得当,阅读方法总结不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回顾、总结做阅读题的方法和步骤,使我们不再是爱读书却又怕读书。(板书课题:阅读复习)
(先让学生通过学案的练习自己总结,老师再进行归纳,提炼,使学生从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全面的方法上,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1、先谈谈你做阅读题的步骤。
2、学生交流步骤。
3、(课件出示)师总结的阅读步骤,生读一读。
阅读的步骤:浏览全文知其大意找准句段细细揣摩紧扣中心提炼观点
1、说说学一篇课文可以用什么方法,学到什么知识呢?
2、小组内交流。
6、出示总结的阅读方法,再读一读。
阅读的方法:
理解字词的方法:
1、联系上下文,
2、联系生活实际
概括段落或全文的方法:
1、找中心句
2、从课题想
3、合并法
4、提炼四要素
体会情感的方法:
1、读文字,想画面
2、关注标点符号
3、抓住重点句
4、联系生活实际
领会写作手法的方法:
1、积累摘抄
2、仿写
1、下面我们带着总结的阅读方法,用提炼出的阅读步骤,完成练习。
于是,我的作文得到了个“甲优”,教师在文中又圈又点,将它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
这小小的光荣,使我悟得一点道理: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这些领悟自然是课外读物的馈赠。
后来,我又不满足于只看一般的故事书了,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又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那些古今中外的大部头小说使我如醉如痴,我把所有课余时间都花在借阅图书上。这时我养成了做笔记的习惯:记书中优美的词语,记描写的精彩段落。做笔记锻炼了我的记忆力,也增强了我的理解力。
1.“小小的光荣”指我的作文得到了个“甲优”,教师在文中又圈又点,将它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
2.“鲜味”加引号是因为指的不是生活中的鲜味,而是指新奇的题材。
3.从文中找出“别出心裁”近义词与众不同
4.对于作文,我悟出的道理是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5.我养成了哪些良好的习惯?
(1)记书中优美的词语
(2)记描写的精彩段落
6.做笔记的作用是锻炼了我的记忆力,也增强了我的理解力。
故事发生在西部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只有几斤。饮用、洗漱、洗菜、洗衣,包括喂牲口,全都依赖这几斤珍贵的水,这些水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
人缺水不行,牲畜也一样。终于有一天,一头向来温顺的老牛挣脱了缰绳,闯到运水车必经的公路旁。运水的军车来了,老牛迅速冲上公路,司机紧急刹车,停了下来。老牛立在车前,任凭司机怎么呵斥驱赶,它就是不肯挪动半步。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双方仍然僵持着。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牲口拦路索水的情形,但它们都不像这头牛这般倔强。人和牛这样对峙着。性急的司机反复按响喇叭,可老牛仍然一动不动。
后来,牛的主人来了,恼怒地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瘦骨嶙峋的老牛。牛被打得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它凄厉的叫声,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风,显得分外悲壮。一旁的运水战士哭了,司机也哭了。最后,运水的战士说:“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意接受一次处分。”他从水车上取出半盆水,放在牛面前。
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天长哞,似乎在呼唤着什么。不远的沙滩背后跑来一头小牛,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静默中,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没等主人吆喝,它们掉转头,在一片寂静中慢慢往回走去。
(1)写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2)解释词语:
瘦骨嶙峋:形容人十分瘦(骨瘦如柴、瘦小枯干、骨瘦如豺、
瘦骨嶙峋、瘦骨伶仃、形销骨立)僵持:相持不下(僵局、相持、僵化)
(3)你认为文中哪句话让你有很多想法,用横线勾出来,写出你的理解,再读一读。
(4)老牛看着小牛喝水,它们都笑了。老牛此时的泪水是的泪水;小牛此时的泪水是泪水。
(5)读了课文2、3、4自然段,你的脑海里有了几幅画面,分别是。
2、交流答案与方法和步骤。(板书:读好书永无止境)
1、思考:阅读文章还有其它方法吗?
2、(出示课件):五彩纷呈的读书方法
3、你的读书法
总结:欣赏佳作如逢知己,走进名人如交挚友;感悟名著如悟人生,品评美文似品香茗。孩子们,“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好读书,不拘一格;读好书,永无止境。让我们一起加油,在这次期末考试中能攻下阅读这道关,捧着好成绩,回家过个快乐年。
1、完成阅读练习《父爱》、《橘子的妙用》。
阅读步骤:
阅读三步看全文知大意找句段细揣摩扣中心提观点
阅读方法:问题现文中答案前后找文中找答案逐字逐句看
阅读教案说课稿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3、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
2、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1、朱自清简介及朱自清作品。
2、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3、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初步感受。
出示问题:凭直觉,你认为你的一生能活多少天?让学生大胆猜想。
二、自由朗读,读通课文。
出示读书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要读正确读通顺,注意读好标注拼音的`词语,难读的地方要反复读。
学生自由朗读
指名接读课文,教师和学生评价。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
教师指导问号的读法。
大家看“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
教师范读,学生练习。
三、默读课文,个性感悟,交流感受。
出示读书要求:默读课文,看能不能读懂文中的每一个自然段。边读边随着作者的描写,想像文中描写的画面。
学生默读课文。
读完以后,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你想像到了什么?说说自己读文章以后的感受。
四、自由读课文,找出印象最深的句子,提出问题。
出示要求:自由读课文,看能不能读懂文中的每个句子、每个词语、每个标点符号。对哪些句、段的印象最深呢?对文中的哪些地方还读不明白?画出有关的句子或者自然段。
学生默读课文。
五、小组交流,解决问题,揣摩朗读。
出示要求:
1、不懂的地方通过相互交流能不能弄懂。
2、找出了哪些印象深的句子,设计如何读才能把这些句子读好。
3、组长记录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小组内互相交流。
六、全班交流,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1、你们小组画了哪些句子?从这些句子中读出了什么?能不能用你们自己的方式把这些句子蕴含的情感读出来。
学生汇报。
2、教师出示自己的照片(婴儿、少年、青年、现在),讲述自己的故事,让学生体验时间的流逝。
鼓励学生讲出自己和时间有关系的一些故事。
学生讲述自己的生活体验。
3、怎样才能读好这些句子呢?除了想像作者当时的心情,还要加进我们自己的感受。下面同学们再读一读。
自由读,指名读,老师指导朗读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这一段应该怎样读呢?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感受入手,指导朗读。
4、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
从这些句子中,我们想像到了什么?作者当时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出示作者简介,加深学生的感受。
自由朗读作者简介。交流读了作者简介以后的感受。
阅读教案说课稿篇四
:阅读中词语的理解及中心句和过渡句的把握。
:1、让学生掌握词语理解的技巧;
播放课件:阅读中词语的理解、中心句和过渡句的查找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先一起来做个语文游戏——填词
展示课件:
种语言
遇见未来的话叫-----(预言)
应允别人的话叫-----( )
非常著名的话叫-----( )
不满抱怨的话叫-----( )
写在书前的话叫-----( )
表示决心的话叫-----( )
2、这是一道词语解释题,我们平时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只有理解词语的意思,才能够正确地运用词语,才能更好地读懂文章。所以,首先就让我们一起来复习词语的理解。
(一)词语的理解
展示课件:(一)词语的理解
2、生:同义词换词;联系生活等。
3、师:老师在这里也总结出一些有关如何理解词语的方法和技巧。
4、(播放课件,同时引导学生读)
理解词语的方法有:1、拆分组词法2、同义换词法 3、联系生活法
4、就地取材法5、联系上下文
5、生:(对着多媒体屏幕齐读“方法”)
展示课件:
(1)、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静,非常沉着。
(2)、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3)、过去的日子如青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6、师:我们一起来读这些句子,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理解这些句子中的词语。
7、生:(对着多媒体屏幕齐读句子)
8、师:现在我们就用刚才所说的5种理解词语的方法来解释这些词语。
9、师:说一说你解释了哪个词语的意思,你用了哪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呢?
10、老师引导学生解释其余的词语。
11、师小结:刚才我们用了哪几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再说一说,读一读。
12、引导学生总结(老师扳着手指头数着):拆分组词法 同义词换词法联系生活法
13、师:还有哪种方法没有用到?(就地取材法 联系上下文) 现在我们就用这两种方法来理解下面的词语。
14、展示课件(并引导学生读):
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的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
15、师:说说哪句话可以解释“张冠李戴”呢?(引导学生指出句子)这种理解方法就是“就地取材法”。
16、师:张冠李戴用来形容读书不认真,这段话里还有哪个词说明读书不认真?(囫囵吞枣)
18、师小结:我们在理解一个词语的时候,不仅要根据字面来理解词语的意思,还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理解这个词语在一句话中的真正含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联系上下文。当然,解释词语的方法不仅仅这几种,而是多种多样的。在我们解词时,一定要灵活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对词语的意义做出恰如其分的解释。
(二)中心句和过渡句的查找
1、师过渡:刚才我们讲了理解词语的方法,我们常说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一篇好的文章往往都离不开中心句和过渡句,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复习“阅读中中心句和过渡句的查找”。
展示课件:1、文章的中心句是指能概括全文中心意思的句子。
2、文章的过渡句指文章中用一定词句和段落,提示前后意思之间的联系,使它们有机联系起来,自然而然地由上文转入下文,这就是过渡句.
一般中心句出现在文章的哪个位置呢?常见的过渡方式有几种? (播放课件并引导生齐读)
中心句的位置:
1. 从题目去找。
2. 从总起句去找。
3. 从结尾上去找。
4.从议论句上去找。
阅读教案说课稿篇五
挑食?几乎成了现在孩子的一个通病。班上的孩子这不吃那不吃,有的小朋友喜欢吃面食,见到炒面能吃两三碗,见到包子能吃两个,但一吃到米饭就比别人慢上两拍,喂也喂不进去。有的小朋友见到了蔬菜就像见到了敌人。还有的小朋友很喜欢吃蔬菜,但一点儿肉都不吃,真是令人头疼。《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这本书以查理和萝拉玩想象力游戏,从正面引导孩子吃下各种有营养的食物。不失为教育孩子不挑食的好题材。因此,我设计了这节语言活动。
1、激发对绘本阅读的兴趣,在对食物的有趣联想中培养孩子养成不挑食的良好习惯。
2、尝试根据事物的特征运用“不是・・・・・而是・・・・”的句式大胆做出对食物的联想。
3.在合作创编中体验类比想象的乐趣。
阅读理解绘本内容,萌发对食物的兴趣和热爱。
根据食物特征运用“不是・・・・・・而是・・・・・・”的句式大胆创编。
绘本故事ppt食物图卡
一.开始部分:谈话导入,引出故事:
1.出示食物图片:
(1)请用“有・・・・・有・・・・・还有・・・・・・”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2)你喜欢吃什么?为什么?
2.出示小女孩萝拉图片,了解认识故事主人公。
(1)她最不喜欢吃的食物是什么?她为什么不喜欢吃这些食物?(播放录音)
(2)你们觉得她是一个怎样的小朋友?
二.基本部分:
(一)学说魔法语言。
1.引导交流帮助罗拉的好办法。
2.交流了解查理哥哥的办法,引导用“不是・・・・・・而是・・・・・・”的句式说话。
(1)第一样东西:木星上的橘色树枝
(2)第二样东西:绿色王国的绿色雨滴
那绿色王国的绿色雨滴又会是什么呢?为什么会是豌豆?(颜色,形状)(出示ppt)哥哥是怎么形容这个豌豆的,我们一起来学哥哥说说看。那萝拉会吃吗?(播放录音)这次哥哥又成功了,我们来给他鼓鼓掌。
(4)复述哥哥介绍两样食物时特别的语言。
(二).幼儿创编魔法语言。
1.集体尝试创编魔法语言。(蘑菇)
2.小组选择图卡(橘子、青菜、西蓝花、火龙果、金针菇),三人一组尝试创编魔法语言。
3.分组交流创编成果。
(三).了解故事结尾,知道魔法语言的作用。
1.小结:遇到不喜欢吃的食物,可以编成魔法语言。做一个不挑食的小朋友。
2.简介绘本故事书《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
三.结束活动:
1.回家继续读这个绘本故事,了解更多的魔法语言。
2.请小朋友们为自己身边挑食的小朋友创编魔法语言,让他们也成为不挑食的好孩子。
阅读教案说课稿篇六
1.自制阅读记录本,能记录阅读书籍的名称和日期,愿意对书进行简单的评
论。
2.愿意与同伴交流自己的阅读记录本,喜欢与书做朋友。
2.教师自制阅读存折一本。
3.幼儿用书第3册第28页。
一、认识存折。
1.存折的作用。
这是什么?它可以用来干什么?(教师出示存折,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存折是用来记录你在银行的存款和取款,钱的收支情况。
2.阅读存折的作用。
(1)假如能让我们阅读的书籍也有存折,那这本阅读存折会有什么作用? (幼儿讨论交流。)
(2)教师小结:阅读存折的重要性在于能方便地知道你读过了哪些书,你当时的感受是什么。
二、我的阅读存折。
1.设计我的阅读存折。
(1)你觉得我们的阅读存折应该怎么设计?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幼儿讨论并回答。)
(2)教师小结:阅读存折的内容可以包括阅读的日期、书名、对这本书的评价(可用星星或者其他的方式来表示)以及对这本书的感受(可用画画的形式表示)。
2.制作我的阅读存折。
(1)你看,这是老师为自己设计的阅读存折,你读懂了吗? (出示教师自制阅读存折,幼儿观察。)
(2)请你想一想,你可以怎样设计自己的阅读存折? (幼儿交流)
(3)你需要哪些材料?请你自己到材料区去取(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制作存折。)
(4)请在阅读存折里存人一本你已读过的书。
三、阅读存折交流会。
1.交换存折。
(1)请小组成员交换存折,给对方提点建议(在小组交流后,部分幼儿尝试
修改、完善自己的阅读存折。)
2.存折交流会。
(1)请大家将阅读存折摆放在桌面上,相互参观交流。
(2)你觉得谁的作品最棒?为什么? (用投影仪展示一些特征较鲜明的存
折,大家一起欣赏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