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书林漫步教案美术篇一
重点:观察小画册的制作,学会制作小画册
难点:正确制作小画册
教具:小画册范本、课件
学具:白纸、剪刀
(一) 欣赏导入,明确学习目标。
1.欣赏小画册,并分析其制作的特殊性。
2.板书课题:神奇的小画册
(二) 探究质疑,尝试了解折制方法。(探究性学习。第一部分:师生探讨;第二部分:学生实践研究)
1.讨论:神奇小画册是怎样制作的呢?
2.请学生上台来尝试折。
3.运用媒体直观了解折法。、
4、 你发现了什么?有趣吗?
5、 请你来给它编个故事,看谁编的故事最有趣。
6、 怎么样,这个小画册好玩吧,我们也来试一试
(三) 教师示范,解决折剪处添画、衔接问题。
师生互动制作小画册。
提示:剪部位与小画册变化中的联系。
(出示例图进行说明)
1、 看到老师的小画册,你来猜一猜,这个小画册该怎么做呢?
2、 老师小结并示范:小朋友真是很聪明,老师没教,就能猜到小画册的制作方法。首先要用两张纸折成书本形状,然后在已折好的纸上剪一个缺口,小画册就剪好了,再在上面画出图形即可。
身的变化。
3、 动脑筋:怎样才能使画面翻动后头和身子仍然会有机的连接起来?
(四)学生制作、老师指导
制作好空白的画册,准备下节课添画
(五)课后拓展
1、通过折折剪剪画画,使小朋友手中的小纸片变成一个神奇的小画册。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画册的轮回绘画中变得丰富多彩有趣味。
重点:画册的折剪添画过程与方法
难点:有新意的变化,变化的统一性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小画册范本、课件
学具:自制小画册、白纸、油画棒、剪刀
(一)欣赏有趣的学生作品
1、 互相有关联的四张连在一起的小画册。
2、 已经脱节的四张相连的小画册
(二)拓展思维发散,分组进行添画比赛。(通过讨论、比赛、欣赏,使学生思维更活跃,同时巩固衔接问题)
1、讨论:小画册除了画人物之外,还能画什么?
2、分组比赛:各组同学按座位顺序逐个上台轮流画。
3、评析作业,解决衔接问题。板书:巧妙衔接。
4、欣赏画册,巩固知识。
(三)学生自主表现,教师指导。(明确作业要求,引导学生创作表现)
1、作业要求:运用折、剪、画等方法制作一本神奇小画册。
2、 你可以将自己的小画册的第2、3、4页给你的同桌继续添画,看他能不能将你的画册变得更加神奇。
3、 当然,如果你不想给同学添画也可以
4、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相互赏析评价,总结下课。(通过相互赏析评价,满足学生表现欲望)
1、师生开展评述交流活动。
2、将做好的小画册编一个有趣的故事讲给你的同桌听一听。看谁的故事最奇特。
4、教师总结。
书林漫步教案美术篇二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进一步把握不同动物的形象特征,通过想象画出常见动物在森林里快乐生活的情景,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综合分析各种动物形象特征。能用拟人的方法画不同动物,引导设想动物在森林生活的情景。
不同动物形象特征的捕捉和把握,画面的安排和布局。
各种动物的图片,动物头饰。
彩色纸,白纸。
1、出示上堂课优秀作业,并强调兽中王的外形特征突出。
2、图片欣赏,分析各种动物的外形特征。
兔子:耳朵长长的,尾巴短短的。
松鼠:尾巴大大的———————
长颈鹿:脖子长长的———————
强调指出,画这些动物一定要抓住它们的特征。
教师创编一个〈〈森林王国〉〉的故事,涉及多种学生熟悉的,喜爱的动物,并有一定的情节。
板书课题
游戏,发散思维。
出示各种动物头饰,以小组为单教案频道 /jiaoan/位,创编一个森林王国的故事,然后戴上头饰进行表演。
1、书中的几幅图画描绘了森林王国的什么故事。
2、画中的各种动物是怎样画的。
3、这几幅作品的构图和色彩有什么特点。
4、如果你来画,还可以画什么内容。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板书。
(树,花,草,洞,石,神教案频道 /jiaoan/秘,欢乐,有趣)
作业要求:
1、内容新颖,有趣。
2、构图饱满,布局合理。
3、色彩鲜艳。
书林漫步教案美术篇三
1、 学习弄清四年级学生的学段目标。
2、 中心发言人阐明本课的设计意图。
3、 其他教师说明自己的想法,并指出优缺点,最后整理。
一、 组织活动。
二、 学习六年级学生的学段目标要求。
三、 中心发言人阐明本课的设计意图和过程。
一课时
1,使学生了解对称的原理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
2,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创作一组对称的人物或动物。
3,体验创作的乐趣。
:使学生了解对称的原理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
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创作一组对称的人物或动物。
1、学生准备彩色纸,剪刀及绘画工具。
2、教师准备范作,示范用的工具材料。
说说对称有什么特点
欣赏教材上的学生作品,讨论一下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或者说我们可以怎么样来理解课题《双胞胎》与本才作业的关系。
学生自学:
用这些方法适合表现哪些主题 回忆生活中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出现对称的任务造型。(在体操房对着镜子做体操,2个小朋友面对面做游戏,双人跳水,花样游泳……)
学生拟订创作主题,并说说准备用哪一种方法来表现这一主题。
学生在创作时。教师应进行巡视,并对学生的构图,造型,色彩等发面进行指导。
作业完成后,要提醒学生收拾绘画工具和材料,要养成不乱扔杂物的习惯,保持教室整洁。
可用泥或彩泥来表现任务或动物的组合。
根据自己的已知经验回答问题。
看书并找出自己的方法
思考,回答
讨论
学生作业
书林漫步教案美术篇四
课堂类型:
教学目标:组织学生欣赏大师作品,要求学生会解读大师作品的创作特点及富有创意的表现形式。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摹仿大师们的表现方法及形式,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具体形象来塑造形象。
2、引导学生尝试用各种材料表现物体形象,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形成创造性的作品。
教具学具:大小不同、颜色各异的塑料袋、绳子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欣赏大师作品,思考:大师的作品是用什么方法来画的?
小结:大师的作品多用点、线、面来表示,而且颜色大多很鲜艳,对比强烈。
2、引导学生观察:
大师的作品中用了什么材料?他们画的东西你都看得懂吗?
小结:大师用不同的材料表现画面,而且有些很抽象,看不懂。
三、发展阶段:
1、小朋友,你们在画的时候可以摹仿大师的画法,加上自己大胆的想象,不一定画出很真实的东西,尽量用点、线、面和各种鲜艳的颜色。
2、 作业:用你们找到的各种材料如塑料袋、旧报纸、彩色绳子等拼贴、组合,大胆创作。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欣赏、评价:
五、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书林漫步教案美术篇五
愉快的春游
绘画创作课
本课正值春游的大好时机,绿色的春天万物复苏,春游中的美景美不胜收,令学生印象深刻,是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创造的有利时机。引导学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春游的情景。
本节课以记忆画的形式表现春游中有意义的情景。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创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表现美好生活的情感。
1、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一个春游的场面。
2、巩固已学的取景构图知识。教学难点:春游中有意义情景的构思与表现。
课件、录音机。
水彩笔、春游的照片。
2课时
活动三:扩展学生思路。如何在画面中体现“春”字?
画中色彩以“绿”色调为主,加以适当的鲜花、小鸟、绿树作点缀,使画面呈现出春天绿色的勃勃生机。如何体现“游”字的快乐?(学生讨论发言)
将人物的动态表现出来如野餐时的“吃、喝、坐、笑”可以使画面非常的生动形象;游乐场里的“跑、跳、玩”等能很好的表现同学们在游乐场里的愉快心情,力求构图合理,主题鲜明。
活动四:组织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商量如何表现春游。
4月27日——4月28日
活动一:讲解作画步骤
(1)构思,想一想你准备以什么为主题来表现春游,注意主题鲜明。
(2)起稿,将主题物画大,居画面的中心,尽量突出主题。
(3)着色,注意表现春天的特征。
活动二:小组合作作画作业要求:用绘画形式创作一幅春游的情景。
活动三:讲评优秀作业。表扬构图合理,色彩到位,主题突出的学生作业。我们通过春游感受祖国的秀美,生活的幸福。我们是不是应该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呢?你打算怎样做呢?(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将春游中的愉快经历和对大自然的感受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构图合理,主次分明。
第八课
愉快的春游
实物投影仪
学生作业
5月8日——5月10日
今年春游时我们学校去了崂山茶园采茶,学生特别兴奋。所以在创作这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回忆了当时的情景,并找孩子上来表演了采茶的动作,在示范如何选择构图。引导学生从复杂的春游活动中筛选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幕表现出来。
书林漫步教案美术篇六
1、学习用较为简洁的线条画出几种不同的面部表情。
2、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
1、课件:趣味练习:观察各种表情
2、画纸,蜡笔。
1、教师:老师带来了好吃的东西,谁想来尝尝呀?
请一幼儿品尝香蕉,然后给小朋友说说什么味道的?
2、教师:还有好吃的呢,谁也想尝尝呢?
请一幼儿品尝杏(或其它酸的水果)
引导小朋友看看他的表情。
1、教师:高兴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让幼儿知道,眼睛大大,嘴巴上翘。
2、你能看出这个小朋友怎么了吗?(想睡觉,困了)
教师:嗯,因为他闭着眼睛呢,是吗?
3、这个小朋友开心吗?你怎么看出来的呀?
他的眼睛是什么样子的?嘴巴是什么样子的?
1、笑脸。(高兴)
2、用三角眉表现。(生气时的表情)
3、闭着眼睛。(睡觉时的表情)
1、启发幼儿想想还有什么表情
比如:吃辣椒是什么表情?
哭的时候是什么表情?
2、鼓励幼儿大胆运用线条表现各种表情。
书林漫步教案美术篇七
1、通过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了解,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省视、探究事物的另一构造世界,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2、让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自由表达自己领略到的微观世界画面,体验观察与绘画的乐趣。
3、提高学生对抽象美的认识和熏陶。
1、微观事物的细致观察与表现。 2、微观世界的表现。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2、欣赏与比较的几种方法
由远到近的观察对比方法: a、海星外在的整体形状是多角形刺状。b、局部观察时面部凹凸有致。c、在显微镜下表面呈各式星状且形态各异,还参差着无规则的小圆点。
剖面观察法:
b、螺是一种贝类海洋动物,其质的坚实外表由外往里是旋状纹样。横剖切后,是发射式渐变状,色彩也从蓝灰逐渐变成黄灰色。
(二)发展、表现阶段
a、通过线条的粗细、蔬密、曲直组织,能表达出微观物体的运动态势。
b、以点的大小为排列基数,通过运动轨迹来体现形象的节奏感。
c、运用色彩要素体现各种不同的色彩倾向或冷暖变化,使学生懂得色彩能传递人们的思想感情。
d、注入自身的情感,更能创造出美丽丰富的微观世界,并从美的角度进行塑造,使其更具艺术性。
三、布置课堂作业
根据所观察的对象,用笔把见到的微观世界描绘下来。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
3、通过微观世界的观察与描绘你们有何收获?
六、教学廷伸与拓展
通过仔细观察和大胆想象相结合,鼓励学生运用点、线、面和色彩方法来组织表现许多抽象作品,描绘出更多的微观世界画幅。
书林漫步教案美术篇八
(1)进一步使学生掌正确的观察方法。(了解、练习)
(2)用线描写的方法表现人物的头部特征。(练习)
(3)通过绘画,(4)增强同(5)学之间的友情。(感受)
一课时
写生用具:画板或讲义夹。
画好写生的关键是什么?根据学生的讲述作小结:对写对象进行认真地观察。这节课,将进一步学习写生的方法,给我们的同学画张像。
找几位性别、发式、五官特征不同的学生到讲台前做模特,教师辅导学生对这些模特比较观察:
这几位同学的脸,有什么明显的特征。
学生观察、分析并回答;教师作适当的小结并作简单的板画。
1、头型特征:正面头像以鼻梁为中心线,2、左右两边相同3、。半侧面头像,4、人的五官位置和大小就产生了透视变化。着重观察头型特征,5、如大头、长脸、圆脸、扁脸………..
6、头发:发型。男同7、学,8、看他们的发际重点看耳前、脑后;女同9、学,10、发型各不同,11、无论短发,12、还是小辫,13、头发总比头型轮廓线略大一层。
14、五官特征:着重观察绘画对象五官中最明显的特征。如大眼睛、方鼻子、大耳朵、小嘴巴………..
教师简略演示后小结:写生时最重要的是细致观察,观察时一定要抓住写生对象最明显的特征。
座位拉开一定距,被画的同学要坐隐,坐端正。
整个过程要严肃,认真。除了努力画出同学的特征外,要尽量美化。教师巡视时,不断表扬、鼓励仔细观察、认真写生的同学,避免学画时嬉闹和出现丑化同学的作业。
(课后录:可以画出喜、怒、哀、乐等不同的表情)
书林漫步教案美术篇九
1、了解装饰布的特点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装饰纹样的设计与平面构成方法。
3、体会设计所传递的情感。学习用设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促进情感交流。关注细节之美,热爱生活,勇于实践,大胆创新。
装饰纹样的设计和平面构成方法。
装饰纹样的设计中个性情感的表达。
挂图,树叶,颜料,白纸等
引导探究法等。
1、先根据用途设计排列组合的形式。
2、设计一个单位纹样。(或基本形)
3、根据单位纹样的大小画好若干个格子,再想好怎样重复排列。
4、将单位纹样逐一拷贝。
5、进行色彩设计,从常用图案配色方法(同种色、类似色、对比色)中选择一种方法,并选择一组颜色。
6、上底色。
7、分别填好大的色块。
8、描绘细部或勾线,最后调整,直至完成。
一、装饰布的功能
同学们:你见过装饰布吗?你知道它是做什么用的?它在家居环境中可以起什么作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装饰布吧。利用装饰布可以制作窗帘、沙发套、靠垫、床罩、枕套、桌布等。
二、饰布的特点
装饰布与一般服装面料相比,它的幅面较宽,花型较大,色彩更加丰富,纹样的组织形式更加灵活富于变化。
让我们再看几块装饰布,请你说说它们与一般的服装面料有什么不同?它们有哪些特点?
三、装饰布的设计
1、纹样设计
装饰布纹样的设计内容广泛,总体可以分为具象和抽象两大类。
(1)平面构成是将几何形作为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组合。因为平面构成的视觉效果独特,并具有很强的现代感,所以在现代家居装饰中被广泛应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平面构成的基础知识。
a、你能找出它的基本形吗?它又是怎样排列组合的?重复方向的排列组合
b、这幅平面构成中谁是基本形?它是如何排列组合的?正负形转换的重复排列
c、这幅平面构成采取了什么排列组合的形式?不定方向的重复排列
(2)重复在平面构成和图案纹样中都是常用的排列方法,它能使基本形或单位纹样在重复的排列中形成和谐的美感和多样变化的节奏感。
请你说说这些装饰布纹样都是怎样排列组合的?
2、色彩设计装饰布的色彩非常丰富,不同的色调会带给人不同的美感。
请你对照片中装饰布的色彩,谈谈你的感受。
低明度色调深沉高明度色调明快
看了以上这些照片,你对装饰布是否已经产生了兴趣?你一定也想用装饰布为你的居室做些什么吧,那就把你的想法先在小组里说说,然后大家一起动手来设计一组装饰布,使之成为一个系列,分别用它们来制作窗帘、床罩、靠垫、桌布等,使我们居室的整体色彩及格调搭配得更加协调。
四、装饰布纹样的绘画步骤
1、先根据用途设计排列组合的形式。
2、设计一个单位纹样。(或基本形)
3、根据单位纹样的大小画好若干个格子,再想好怎样重复排列。
4、将单位纹样逐一拷贝。
5、进行色彩设计,从常用图案配色方法(同种色、类似色、对比色)中选择一种方法,并选择一组颜色。
6上底色。
7、分别填好大的色块。
8、描绘细部或勾线,最后调整,直至完成。
五、学生作品展示小结
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同学们的作品,感受一下他们带给我们的美感,并就作品的风格、色调、纹样设计、排列方法、色彩配置、整体效果等方面,发表一下你的意见。
书林漫步教案美术篇十
通过欣赏、观察与交流,使学生了解自画像的基本特点及其表现方法。在观察和回忆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形象特点,用比较自由的方法进行表现活动。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启发学生观察和捕捉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进行表现,教学时要注意观察方法的引导,加强学习的交互性。
教师:图片、大画纸、油画棒
学生:小镜子、彩色笔或油画棒
稳定纪律、检查用具
2、请表演的同学往下移纸板,露出头发,请学生仔细比较他们头发的特点。
3、继续露出眉、眼、耳,请学生再仔细观察比较其各自的特点。
4、露出鼻、嘴至整张脸,请学生比较每个人鼻、嘴的特点。
5、比较脸型。
6、请学生谈谈:刚才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谁的特征最明显?为什么?
7、请学生观察自己的脸部特征。
8、说说:请同桌同学互相说说自己的特征。
9、请几位特征明显的学生上讲台前讲讲自己的特征。
讲解演示作画方法:
请学生说说老师的脸部特征,根据学生发言,教师演示画自己。
边画边讲步骤:
1、根据脸形勾画轮廓;
2、添画头发及五官;
3、上色。
师:谁想做老师的好朋友?那么请把自己画出来后剪下画像贴到老师的画像旁边,我们一起完成一幅好朋友的大合影,好吗?(揭示课题:画自己)。
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展评:
欣赏与评价:在大合影中,你找到谁?谁的脸部特征最明显?
欣赏大师们的“自画像”。
艺术大师在画自己时,特别注意表现脸部的神情,从中,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他们的内心世界。
展示用各种方法与材料制作的头像作品,请学生回家以后也来试试用不同的方法来制作自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