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预防中暑小班安全教案篇一
中暑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蓄积,从而引发神经系统受损的一种疾病。从病因上来说,中暑是一种物理条件致病的疾病,即高温。因此中暑有特定的发病季节和环境,最常见的发病季节当然是夏季,最常见的发病环境就是各种高温环境,比如炼钢炉等。不要小看中暑,中暑可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了解中暑不仅可以预防自身中暑,也有助于及时识别、帮助中暑者,使他们脱离危险。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温度为36~37℃。
人体的温度是相对恒定的,正常人在24小时内体温略有波动,一般相差不超过1℃。生理状态下,早晨体温略低,下午略高。运动、进食后、妇女月经期前或妊娠期体温稍高,而老年人体温偏低。
人体的体温必须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人体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制,能在环境温度变化的情况下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当环境温度为21℃时,大部分的体热(71%)靠辐射、传导和对流的方式散热,少部分的体热(29%)则由蒸发散热;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皮肤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变小,辐射、传导和对流的散热量减小,而蒸发的散热作用则增强;当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皮肤温度时,辐射、传导和对流的散热方式就不起作用了,这个时候,蒸发就成为机体唯一的散热方式。
人体蒸发有两种方式:即不感蒸发和出汗。
人体及时处在低温中,没有汗液分泌时,皮肤和呼吸道都不断有水分渗出,然后蒸发掉,这种水分蒸发称为不感蒸发,其中皮肤的水分蒸发不为人们所察觉,又称为不显汗。人体24小时的不感蒸发量为400~600ml。婴幼儿不感蒸发的速率比成人大,因此,在缺水时婴幼儿更容易造成严重脱水。不感蒸发是一种很有成效的散热途径。
出汗是可以察觉的汗液分泌,又称为可感蒸发。人在安静状态下,当环境温度达30℃左右时便开始发汗。如果空气湿度大,而且穿衣服多时,气温达25℃便可引起人体发汗。
汗液中水分占99%,而固体成分不到1%,在固体成分中,大部分为氯化钠,也有少量氯化钾、尿素等。
中暑是一种威胁生命的急症,若不及时处理,可引起抽搐,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当人体的中心体温达到41℃时,会产生不可逆的伤害。
预防中暑小班安全教案篇二
对高温环境适应不充分是中暑的主要原因,在气温升高(超过32℃)、湿度较大(超过60%)和无风的环境中,长时间工作或强体力劳动,又无充分防暑降温措施时,缺乏对高热环境适应者易发生严重的中暑。易发因素包括:1.环境温度过高;2.人体产热增加;3.散热障碍;4.汗腺功能障碍。炎炎夏日,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工作的人,只有掌握了正确预防中暑的方法,才能有效避免中暑的发生。
工厂、建筑工地等单位负责人应做好在高温天气下的工作安排,给员工充足的休息,避免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工作,一些工作尽量安排在夜间。烈日曝晒下,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为中暑常见的诱因。使用人群:重体力劳动者,如建筑工人,农民等;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下者,如夏季烈日下指挥交通的交警,锅炉工人等。
身体素质较差的人群,如果居住条件差,高温天气时通风不良,容易发生中暑,特别见于老年人、儿童、孕产妇及某些慢性疾病患者。
老年人由于皮肤汗腺萎缩和循环系统功能衰退,机体散热不畅。孕产妇因为怀孕或产后体力消耗大,身体虚弱,如果逗留在通风不良、温度较高的室内就容易中暑。
一下情况尤其容易发生中暑,要特别当心:
每年高考,考场外等待孩子的家长们;
夏天驾车带孩子出门的父母,下车时把孩子留在熄火的车内;
各大高校开学前的新生军训。
夏日最好不要在10点至16点期间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涂防晒霜等,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以及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人丹、风油精等,以备不时之需。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应少穿化纤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夏日随时补充水分,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感到口渴时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2升2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淡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另外,夏季人体容易缺钾,使人感到倦怠疲惫,含钾茶水是极好的消暑饮品。
夏天多食生菜、黄瓜、西红柿等含水量较高的蔬菜;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另外,乳制品既能补水,又能满足身体的的营养之需。在高危环境中工作的人,应适当补充含有钾、镁等元素的饮料。
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有利于生理机能的恢复,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最佳就寝时间是22时至23时,最佳起床时间是5点30分至6点30分。睡眠时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此外,注意午休,中午睡1~2小时,也有利于身各系统得到休息。
校车必须在上下车时,轻点两次人数,避免把儿童遗留在车内。
教训:2013年6月17日8时许,江西某市一名幼儿园司机,在小朋友下车后未及时核对人数,也未检查车内情况,将一名5岁女童遗忘在车内长达7小时,最后该女童因热射病抢救无效而死亡。类似的悲剧时有发生,也警惕我们千万注意!
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以不超过5℃为宜,及时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降至24℃一下。
外出受热归来,忌“快速冷却”。不要立即去吹空调、吹风扇、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儿童和婴幼儿体温调节功能和散热功能差,家长要尽量减少孩子在阳光强烈的时段进行户外活动。必须外出时注意防晒,可选择不含香精、防晒系数低于15倍的防晒乳液外擦。婴幼儿应穿薄的棉质单衣,如果流汗要马上擦干,尽量不用电扇或冷气。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室温最好保持在25℃左右。适当补充水分,最好饮用一些淡盐水;不要贪食冷饮,否则会导致肠胃疾病;多食清淡饮食、蔬菜和水果。
孕妇应选择凉爽、宽大、棉质的衣服,多吃新鲜蔬菜、新鲜豆制品;不要贪凉,避免感冒,保证睡眠。
盛夏时节,孕产妇应尽量减少外出活动,散步或购物时应避开高温时段,避免乘坐拥挤的公共汽车,短时间的外出也要带上帽子或打遮阳伞;室内空气干燥时,应打开加湿器或在家里放一盆清水。
老年人体质虚弱,是中暑的高发人群。因此,天气炎热时老人应减少室外活动,更要避免长时间在高温环境或烈日下活动。感觉到热时,一定要借助自然风和地上晒水或电风扇、空调等来降温。保证每天不低于7小时的睡眠,调整饮食、保护脾胃,少吃辛辣食品,要常吃清淡食物;由于天热汗多,因此补水显得很重要,每天至少补充2500毫升的水分。
上班族可以享受到空调带来的凉爽,但这一人群存在着很大的中暑隐患,一旦出现停电或者在室外时间过长,很容易中暑。他们应进行耐热锻炼,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到室外活动,主动适应自然气温;在办公室里要多喝水,补充水分;避免空调或风扇的风对着自己吹。
夏日,室外温度往往超过40℃,车窗被太阳曝晒,吸收热量,加上车子密不透风,车厢内的温度更高。所以,当车在烈日下停了一段时间后,最好别立即上车,应打开车门、车窗,让空气对流,待车内温度下降后再进入车内。
对于在烈日下出行的长途汽车司机而言,不要长时间在车内开着空调睡觉。因为车辆在停止状态下长时间开空调会导致车内空气难以对流,发动机运转产生的一氧化碳可能聚集在车内引起一氧化碳中毒。
室内中暑多因内部空气不流通,产热大于散热;另一方面经常待在室内的人温度调节功能较差。夏日炎炎,即使待在家里,如果没有空调则要时常开窗,以及开风扇让室内有气流交换。若发现自己的身体发热、皮肤发干且发红、体温升高、心跳加快、呼吸加快就得注意降温以防中暑。
在炎热的夏季,应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长时间、高强度的体育运动,同时注意补充水分。美国运动医学学院推荐,运动前2小时最好补充500ml液体,在夏季运动前2小时可饮水750~1000ml。一般可以在运动前或夏日出门前,先引用200~400m含电解质的液体,运动过程中每隔15~20分钟,追加补充150~250ml电解质运动饮料,直至运动或出汗停止,余下的6~12小时内也应该注意补充液体。
夏日,对体力劳动者来说,户外作业最好戴上遮阳帽,不要在阳光下停留太久。出现早期症状,及时撤离高温现场。避免高温下、通风不良处强体力劳动,避免穿不透气的衣服劳动,进食含盐饮料以不断补充水和电解质的流失。当高温下作业无法避免时,需要改善工作条件,加强防护措施,尽可能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盐分。
夏日外出带上绿茶水或淡盐水。盐水调制法:1公升水,放入半茶匙盐调和,每15分钟喝半杯,一天喝3~4次。
回家多用温水洗澡,如果感觉身体发热发烫,可用一些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药物擦拭,蒸发散热。
看过“预防中暑安全知识”的人还看了:
预防中暑小班安全教案篇三
中暑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在高温环境下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从热力学的角度来看,高温会增加人体的热量负荷,导致身体不能够有效的发散热量,造成身体内部温度的升高。中暑不仅仅会影响人们的健康,还会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因此,预防中暑是非常必要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预防措施来预防中暑,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以下是我在预防中暑方面的一些体会和经验。
首先,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预防中暑的基本措施之一。由于中暑是因为人体无法有效的散发热量,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减少身体内部对于产生热量的消耗。在夏季的时候,我们应该尽量选择清淡的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避免高能量食物的摄入,同时也应该加强对于水分的摄入,保持身体水分的平衡。多喝水不仅可以为身体补充水分,还可以通过汗液从体内排出多余的热量,起到预防中暑的作用。
其次,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也是预防中暑的重要措施。在酷热的夏季,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在中午时段进行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尽量将这些活动安排在早晨或者晚上。在白天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通过在阴凉处休息、有规律的放松和活动来缓解身体对于热的压力,提高身体的适应性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此外,适当控制室内温度也是一个有效的预防中暑的重要措施。在盛夏时节,我们应该尽量控制室内温度的升高,避免室内过于闷热,从而加重身体的积热。我们可以通过使用空调或者其他的降温设备来降低室内温度,但是要注意不要让温度的变化过于剧烈,避免给身体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最后,及时采取紧急救治措施也是预防中暑不可或缺的一环。虽然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预防中暑的发生,但是如果不慎中暑的话,我们也应该及时采取紧急救治措施,避免给身体带来更加严重的损害。一旦发现身体出现中暑的症状,我们应该尽快让受到中暑的人到阴凉、通风、湿润的地方休息,并给予及时的救治。
总之,预防中暑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加强的重要议题。无论是从饮食习惯还是生活习惯上,我们都应该逐步改进自己的健康方式,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避免中暑给我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负面的影响。这种健康的智慧不仅仅是我们个人的需求,更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和担当。
预防中暑小班安全教案篇四
中暑常发生在高温和高温环境中,对高温、高温环境的适应能力不足是导致中暑的主要原因。
除了高温、高湿、烈日暴晒等直接原因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运动,且无充分防暑降温措施时,极易发生中暑;此外,饮酒、服用镇静类药物等也会因为散热障碍而导致中暑;过度肥胖以及衣服透气不良,加之环境温度及湿度过高,都会导致中暑。
根据中暑程度的轻重,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渐进的。
如果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而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此时要小心先兆中暑。
此时,如果能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此时体温往往在38℃以上,除了头晕、口渴外,还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
此期如及时处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顾名思义,这是中暑中情况最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及生命。这类中暑又可分为四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
(1)热痉挛多发生在大量出汗及口渴,饮水多而盐分补充不足时,此时会突然出现肌肉的阵发性痉挛。
(2)热衰竭常常发生在老年人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的人之中。可出现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此时的体温一般正常或稍微偏高。
(3)日射病多因为直接在烈日下曝晒,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脑组织充血、水肿。由于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最初的症状一般是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
(4)热射病:如果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可导致体温急剧升高。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数、躁动不安、瞳孔缩小、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热射病是危及生命的急症,处理不当可能导致中暑者死亡。
预防中暑小班安全教案篇五
一、定义
中暑:中暑是指由高温气象条件直接引起人员出现轻症中暑或重症中暑的临床症状,并能排除普通感冒、急性胃肠炎、低血糖等疾病引起的相关症状,可以考虑诊断。
轻度中暑,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疲乏、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重度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种类型,也可出现混合型。其中:热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醒,体温一般正常。热衰竭起病迅速,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二、事故预测
三、防止中暑事故出现的预防措施
1、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3、加强作业场所的通风;
4、防暑降温药物(比如:藿香正气水、十滴水、凉茶、冰镇绿豆汤等);
5、其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如:外出办公时戴太阳镜、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室内空调温度不宜设定过低;多吃各种瓜类;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等)
四、应急救援措施及方法
1、当救助者发现有人中暑倒下时,要根据病人不同的症状给予不同的治疗。
2、有中暑先兆的,要尽快离开高温潮湿的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坐下休息,喝些糖盐水或其他清凉饮料,在两侧太阳穴擦些清凉油,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后多可恢复。
3、强烈的阳光照晒下或闷热的环境中停留时间过长导致中暑的抢救方法。
4、应迅速将病人抬到阴凉通风的环境下躺下,头稍垫高、脱去病人的`衣裤,用纸扇或电扇扇风。
5、用冷水或酒精擦身或淋浴,以加快病人体内热量的散发。
6、有条件的用酒精擦身以加散热,也可将冰块装在塑料袋内,放在病人的额头、颈部、腋下和大腿根部。
7、若无电扇冰块等降温条件,也可将病人直接浸泡在水中降温,救助者要始终保持病人头部露出水面,以防病人溺水。或把病人衣服用水浸湿。
8、神志清醒者,应喂服清凉饮料、糖盐水及霍香正气水、人丹或十滴水等清热解暑药(公司备有应急救援物资,各班组长作业时负责从安全部领取并妥善保管)。
9、若病人昏迷不醒,则可针刺或用手指甲掐病人的人中穴等,以促使病人苏醒。
10、对于高烧不退或出现痉挛等表现的病人,在积极进行上述处理的同时,应将其尽快送往医院抢救。
五、过度疲劳导致中暑的抢救方法。
1、应尽快将病人抬到凉爽通风的地方躺下,松解解衣领、腰带,保持呼吸通畅。
2、用冷手巾湿敷前额及颈部即可,不要给予其他任何降温处理,以免使症状恶化。
3、对于昏迷不醒的病人,则可针刺或用手指甲掐病人的人中穴;内关穴及合谷穴,以促使病人苏醒。
4、病人苏醒后给予清凉饮料、糖盐水,以补充出汗造成的体液损失。
六、救援注意事项
1、患者如有呕吐症状,应将病人头部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呛入气管引起窒息。
2、救助者在抢救病人的同时应不断的按摩病人的四肢及躯干,直至皮肤发红,以促使循环血液将体内热量带到体表散出。
3、经解救清醒后的病人,必须在凉爽通风处充分安静休息,并饮用大量淡盐水以补充体液损失;此时若病人再重回炎热的环境或参加体力活动后果将更加严重。
4、物理降温处理时间不宜过长,只要病人体温下降并清醒过来即可;同时也可避免因皮肤很快冷却而引起皮下血管过度收缩,妨碍体内热量散发。
批准:贾雨6.13 审定:王玉营6.12
会签:王-刚 姚均伟
如何预防
老年人、孕妇、有慢xing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活动。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已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另外,夏季人体容易缺钾,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钾茶水是极好的消暑饮品。
夏天的时令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另外,乳制品即能补水,又能满足身体的营养之需。
要注意保持充足睡眠。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最佳就寝时间是22时至23时,最佳起床时间是5时30分至6时30分。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中暑后的急救措施
中暑是夏季常见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在高温环境中,人的体温调节功能失去平衡,使机体大量蓄热,水盐代谢紊乱而发生的一种疾病。夏季在露天下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或顶着烈日长途步行,或在室内高温操作,如果无必要的防暑降温措施,极易发生中暑。还有,由于夏季睡眠不足,休息安排不当,以致过度疲劳,以及老年人、身体虚弱者、肥胖者、疲劳者、饮酒者、饥饿者、脱水失盐和低盐饮食者、穿紧身不透风衣服影响散热的人和患有发热、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广泛皮肤损害(如烧伤)、硬皮病及口眼干燥综合征等的病人,均可因不能适应外界的高温环境,体温调节功能发生障碍,体温不断上升,而引发中暑。
中暑一般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三种类型。先兆中暑主要表现为,在高温环境中活动一段时间后,出现大量汗出、口渴、头晕、眼花、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全身疲乏、四肢无力及发麻。注意力不集中,体温略升高等;轻症中暑较先兆中暑重,除先兆中暑的症状外,体温升高到38.5℃以上。面色潮红,胸闷,皮肤灼热,或出现早期呼吸循环衰竭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博细快等;重症中暑表现为体温明显升高,可达40℃基至更高,突然昏仆倒地,神志不清,手足痉挛,皮肤干燥无汗或大汗淋漓,血压骤降,如得不到及时抢救,常可危及生命。因此,一定要重视对中暑的急救处理。中暑急救要点有如下几点:
第一,立即将病人扶到或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阴下,最好是空调的房间内。
第二,让病人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上干衣服,同时开电扇或开空调,以尽快帮助其散热降温。昏迷呕吐者,要让其头偏向一侧,取出活动的假牙,慎防呕吐特误吸引起窒息。
第三,用凉湿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也可用75%的酒精擦拭腋下、肘窝、月国窝,以及腹股沟等大动脉博动处,以尽快冷却体温,使其降至此38℃以下。
第四,意识清醒的病人或经过降温清醒的病人,可给其饮服绿豆汤、淡盐水、口服补液盐等解暑。有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者,还可给服人丹、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
最后,要提醒注意的是,对于重症中暑病人,除应速将其抬至阴凉处,就地抢救外,要立即拨打120电话,尽早送附近医院抢救治疗,千万不能拖延贻误。
预防中暑小班安全教案篇六
夏季天气炎热,经常出现如:面红目赤、心烦意乱、发热多汗、口渴、头昏、气短、精神不振、易疲倦,食欲不振,胸闷腹胀、恶心呕吐等身体不适的症状。其实这些都是暑热初期的表现。如果长期过分依赖避暑的冷饮和空调,就会降低人们对暑热气候的适应能力,加重病情。 中暑是高温影响下的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常因烈日曝晒或在高温环境下重体力劳动所致。
一、常见的中暑原因
正常人体温能恒定在37℃左右,是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使产热与散热取得平衡的结果,当周围环境温度超过皮肤温度时,散热主要靠出汗,以及皮肤和肺泡表面的蒸发。人体的散热还可通过循环血流,将深部组织的热量带至上下组织,通过扩张的皮肤血管散热,因此经过皮肤血管的血流越多,散热就越多。如果产热大于散热或散热受阻,体内有过量热蓄积,即产生高热中暑。
二、中暑的先兆
在高温环境下中,中暑者会出现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心悸、无力、口渴、大汗、注意力不集中、手脚发麻,此时体温正常或稍高,一般不超过37.5℃。此为中暑的先兆表现,若及时采取措施迅速离开高温现场等,都可能阻止中暑的发展。
三、轻度中暑:除有先兆中暑表现外,还有面色潮红或苍白、恶心、呕吐、气短、大汗、皮肤热或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表现,此时体温超过38℃。
四、重度中暑:除先兆中暑、轻症中暑的表现外,并伴有昏厥、昏迷、痉挛或高热。
五、重度中暑还可分为:中暑高热,即体内大量热蓄积。中暑者可出现嗜睡、昏迷、面色潮红、皮肤干热、无汗、呼吸急促、心率增快、血压下降、高热,体温可超过40℃。
1. 中暑衰竭:即体内没有大量积热。中暑者可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呼吸浅而快、晕厥、昏迷、血压下降等。 2.中暑痉挛:即与高温无直接关系,而发生在剧烈劳动与运动后,由于大量出汗后只饮水而未补充盐分,导致血钠、氯化物降低,血钾亦可降低,而引起阵发性疼痛性肌肉痉挛(俗称抽筋),口渴,尿少,但体温正常。
3. 日晒病:即强烈的阳光照射头部,造成颅内温度增高。中暑者出现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耳鸣、眼花、烦躁不安、神志障碍,重者发生昏迷,体温可轻度增高。
六、中暑时的紧急救护措施
脱离高温环境,迅速将中暑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使其平卧,头部抬高,松解衣扣。
补充液体:如果中暑者神志清醒,并无恶心、呕吐,可饮用含盐的清凉饮料、茶水、绿豆汤等,以起到既降温、又补充血容量的作用。
温。
七、野外中暑预防措施及事后的紧急处理办法
户外工作中往往奔放追逐,而长时间曝晒在猛烈的阳光下,体内的热温未能充分散发,使体温升高,脑内部的体温调节中枢连受破坏而停止活动,这就是中暑。
中暑者头痛、发高烧、呕吐或昏倒,有时会造成死亡,因此野外活动者不可不注意防范及急救,最好戴上遮阳帽,并防止曝露在阳光下太久。 万一有中暑现象,应该赶快急救,以免虚脱而毙。首先,将病者移到阴凉的地方,松开或脱掉他的衣服,让他舒适地躺着,用东西将头及肩部垫高。其次,以冷湿的毛巾覆在他的头上,如有水袋或冰袋更好。将海绵浸渍酒精,或毛巾浸冷水,用来擦拭身体,尽量扇凉以降低他的体温到正常温度。
最后测量他的体温,或观察患者的脉搏率,若在每分钟110以下,则表示体温仍可忍受,若达到110以上,应停止使用降温的各种方法,观察约10分钟后,若体温继续上升,再重新给予降温。 恢复知觉后,供给盐水喝,但不能给予刺激物。此外,依患者之舒适程度,供应覆盖物。
二
一、中暑的原因和类型:中暑是人体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出现故障,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症状的总称,是因热平衡机能紊乱而引发的一种急症。可以分成三种:
第一种是在闷热的房间里容易出现的`热射病,病人会感觉到头痛、头晕、口渴,然后体温迅速升高、脉搏加快、面部发红,甚至昏迷。
第二种是日射病,指人因长时间被烈日曝晒,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脑组织的充血、水肿;由于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最开始只有头部温度增加,高的时候可以达到39℃以上,然后有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但体温不一定升高。
第三种叫热痉挛,是人在高温环境中,因大量出汗,丢失大量盐分,使血液中的钠含量过低,引起腿部甚至四肢及全身肌肉痉挛。
二、中暑的症状
1、先兆中暑: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体温升高、全身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动作不协调等。
2、轻度中暑:除上述病症外,体温38℃以上,面色潮红、胸闷、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快、血压下降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
3、重度中暑:大多数患者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昏倒痉挛。此前
患者常有头痛、麻木、眩晕、不安或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肢体不能随意运动等,继而出现皮肤出汗停止、干燥、灼热而绯红、体温常在40℃以上等症状。
三、中暑的急救方法:首先,立即将中暑者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休息;其次,让中暑者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干衣服,同时打开电扇或空调,尽快使患者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还可以用凉湿毛巾冷敷患者头、颈、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的部位,用温水或酒精檫拭全身。意识清醒的或经过降温清醒的中暑者可饮服绿豆汤或含食盐0.1%~0.3%的凉开水,立即服用人丹、十滴水和藿香正气水等中药。一般患者如果及时休息降温、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对于重症中暑,有高热不退、神志不清、抽搐等症状者,应立即拨打120电话,求助医务人员紧急救治。
四、预防高温中暑措施
1、人数较多的生产车间、高温环境场所应采取必要的通风和降温措施,置备人丹、十滴水、风油精和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
2、暑期必须保证饮水供应,有条件的应提供白糖和含盐或含酸的清凉饮料。
3、天气炎热时,劳动者应注意保障休息睡眠、合理搭配营养、及时诊治疾病;采取穿浅色或素色的服装、戴遮阳帽等防晒措施,尽量避免长时间被阳光曝晒。
4、做好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工作,对患有心、
肺、脑血管性疾病、肺结核、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其他身体状况不适合高温作业的员工,应调离高温作业岗位或对其加强预防中暑保护措施。
5、在连续高温期间,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及时调整作息时间,避开和减少高温时段作业,严格控制加班加点,保证生产人员休息,适当减轻劳动强度。
6、加强对食堂环境卫生、食品卫生、饮水点、职工休息场所安全、卫生的检查,防范杜绝夏季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疾病的发生。
7、各单位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开展防暑降温和中暑急救的宣传教育活动,做好防暑降温的预防保障工作。
预防中暑小班安全教案篇七
1、高温引起的不适、疾病或死亡是可以预防的。
2、 老年人(65岁以上)、婴幼儿和儿童、慢性疾病和精神疾病患者、从事户外工作及户外体育运动项目的人员等是高温中暑的高危人群。
3、 凉爽通风的环境是防止高温引发的不适、疾病、甚至死亡的最好保护措施。
4、当气温达到32摄氏度及以上时,应尽量留在室内并保持通风;避免正午出行,或长时间在户外停留。
5、夏季要关注当地天气预报等相关报道。必要时可拨打12320公共卫生热线,以获取相关健康安全的最新信息。 6、 多喝凉水及不含酒精的饮料,增加液体的摄入量。
7、 不要把婴幼儿和儿童单独留在车里。
近年来进入夏季,尤其是七八月份,各地建筑施工作业人员的中暑事故时有发生。中暑的直接原因与施工现场周围环境气温密切相关,是作业人员机体散热机制发生障碍的结果。中暑的发生又与劳动强度过大、劳动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有关,也与个体健康状况有关。因此,制定相应措施非常必要。
一、防高温中暑基本措施
1、合理安排休息时间
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时间,减轻劳动强度,严格控制室外作业时间,避免高温时段作业,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原则上,气温超过37度,严禁11:00至14:00进行室外作业。
2、加强工作中的轮换休息
在夏季施工的工艺过程,尽可能调整劳动组织,采取勤倒班的方式,缩短一次连续作业时间,加强工作中的轮换休息。加强现场巡查,加大防暑降温知识和中暑急救知识宣传,提高全员安全防范意识。项目部组织各分包单位负责人进行一次防暑降温及中暑急救的知识培训。
3、保证现场饮水供应充足
现场应供给足够的合乎卫生要求的饮用水、饮料、茶及各种汤类等,有效地防暑降温,避免发生中暑事件。
4、落实防暑降温药物品
要切实关心在高温下坚持实干的广大一线施工人员,加强对防暑降温知识的宣传,要求施工人员随身携带防暑药品,如:清凉油、风油精等,落实每一位工人的防暑降温物品。
5、积极改善建筑工地生产生活环境
积极采取措施,加强通风降温,确保施工人员宿舍、食堂等临时设施满足防暑降温需要,并未施工人员提供清凉饮料和常用防暑药品。施工现场的宿舍和食堂须安装电扇。室外作业场所按区域搭设遮阳棚,供施工人员轮换休息使用。
6、安全检查工作
针对高温施工,工人穿戴问题。项目部要加强对安全防护用品佩戴使用的检查。严禁赤脚和穿拖鞋上岗,确保劳动防护措施的真正落实。
二、防高温专项应急预案
为了保证本工程在夏季高温情况下的顺利施工,确保在施工中出现紧急情况时,应急救援工作能迅速有效,最大限度地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库车高科能源有限公司安全制度特制订本方案。
应急预案内容
1.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
(1) 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 指 挥:
副总指挥:
成 员:
(2) 指挥部职责:
1) 事故发生后,总指挥或总指挥委托副总指挥赶赴事故现场进行现场指挥,成立现场指挥部,批准现场救援方案,组织现场救援。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定期进行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2) 日常情况下,指挥部下设三个专业工作小组,按职责范围分工负责有关方面工作。
3) 劳动保护工作职责(由安全部及分包单位负责人组成):做好卫生及劳动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提高职工自我劳动保护意识;并负责对现场工人劳动保护用品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在高温作业场所的醒目位置设立警示标识。
4) 防治工作组职责(由物资部及预算部负责):年初负责申报所购防暑降温用品所需的费用预算,购置防暑降温用品。发放防暑降温药品,发现问题及时向上级领导小组汇报。
5) 现场测试工作组职责(由技术部及综合办公室负责):按有关规定对生产现场领导条件分级;按高温测试点,定期对生产作业现场进行检测,对超标点及时上报领导小组。
6) 在发生高温中暑等威胁人身安全事故后,根据本预案规定程序立即启动相应级别应急预案,组织力量对现场进行事故处理,必要时向地方政府汇报。
7) 负责向分公司报告事故情况和事故处理进展情况。
8) 负责通知有关部门领导安排人员顶替中暑人员的工作,保障生产的连续性;组织和提供在抢救中暑人员工程中及善后工作的物资和车辆供应。
9) 应急状态消除,宣告应急行动结束。
10) 明确本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周期,气场检查:每年年初根据前一年防暑降温中存在的问题对本预案惊醒修订,同时对工作场所进行不定期检查并对问题落实人员、方案督促整改。
11) 组织对本应急预案进行演练:在每年高温到来前应组织一次演练。
12) 发生事故(原因、处理经过、人员伤亡情况及经济损失情况)调查报告的编写和上报工作。
2. 应急通讯
总 指挥 电话:
副总指挥电话:
3. 应急事件的预防
(1) 广泛宣传中暑的防治知识,使施工人员掌握防暑降温的基本常识。
(2) 在施工现场搭设相应的遮凉棚,确保职工良好的工作环境。
(3) 在夏季高温作业中,做好职工防暑降温工作,调整作业时间,提供含盐0.3%的清凉饮料,防暑降温药品发放要及时到位,保证工人的身体健康。
(4) 合理调整作息时间,避开中午高温时期的室外作业。
4. 应急预案室的启动
(1) 当在这个条件下,现场的工作人员如果发现某工人出现中暑,应迅速将中暑者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于呼吸和散热。
(2) 用湿毛巾敷头部或用冰袋置于中暑者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若病人能饮水时,可给病人大量饮水,水内加少量食盐。
(3) 暂时停止一定范围内的现场作业,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工作环境温度。
(4) 病情严重者立即派遣车辆,送中暑人员至医院,进行抢救。
开滦库车高科能源有限公司 2012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