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感悟,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感悟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感悟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八字感悟注解篇一
近些年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中学地理教学中加强了环境教育,产生了比较好的效果。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大纲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懂得要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教材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为线索,正确阐明了人地关系。列举了大量事例,尤其在思想教育方面,要求从人地关系的角度认识问题,通过教学过程,正确认识和处理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我们要树立起一种观念:发展经济必须因地制宜,保护生态,保护环境,必须协调好人地关系。为此,广大地理教师应努力加强环境教育,力求将环境教育贯穿于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环境观念。通过环境教育不仅使学生增加了知识,提高了学习地理的兴趣,而且使地理科学在联系经济和生产实际中开辟了新的应用领域,更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地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通过环境教育的进行,学生会自然懂得:地理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与社会的生产实践密切相关,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环境教育给地理科学增添了新的活力。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历史性文件,体现了当今人类社会在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发展的数量与速度,而且要重视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1993年中国政府结合国情实际,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这是一个按照国际规范制定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至此,可持续发展在政策规划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要有理论作基础,理论使政策的根基稳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建立和完善必须有地理学的参与,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必然会进一步给地理学带来发展的机遇。
环境教育并不等于可持续发展教育,因为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是有联系的两个问题,尽管二者联系相当密切。与可持续发展比较,环境教育强调了协调人地关系,但缺少突出发展的思想,尤其缺少突出资源、环境永续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常说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实际仍是将人作为一方,将资源和环境作为地的一方,是人地协调问题,或者说是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协调或平衡。从地理学看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发展为目的,使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或者说是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这与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第15届会议确定的“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相一致。这是地理科学理论和实践面临的一个重要新课题。可持续发展,具有它独特的涉及面广的特性和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与优先事项是发展,发展是人类生存的永恒的主题,它是人类生存和进步所必需的,也是保护和改善地球环境的物质保证;经济社会发展不能脱离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要实行保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发展战略,保护和改善环境;可持续发展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具有和谐性,进而保持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可持续发展具有公平性。包括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公平性,以及当代人与下代人之间的公平性。只顾自己或局部利益即不公平,也不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还具有持久性,它不是局限在某一时段,更不是短期行为,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依靠科学进步促进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是通过动态的、适当的平稳过程找到连接经济系统、社会系统、资源系统、环境系统的最佳机制,这个最佳机制能支撑国民经济系统持续、健康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必须公众参与,必须实行全民战略,全民动员一起“迎接我们共同的未来”。学生是未来时代的主人,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尤显得意义深远。在地理教学中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的途径来实现:
一是在教材中突出可持续发展主线。教材编写,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应自始至终沿着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行,说明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制约因素、动态机制、影响意义,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的。例如:说明人口时应十分明确“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1994年联合国开罗国际人口与发展会议通过的《行动纲领》),突出人口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会广泛而深刻地影响到地球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这种影响会跨越区域和时界。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基础,人口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目的,人口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前提,人口与资源要达到互动平衡发展,是全部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终极因素。联系到中国有12亿人口,要认清人口与资源的优势和劣势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并以此作为中国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首要考虑因素。
二是在地理第二课堂和地理调查中注重可持续发展内容。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设计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查找相关资料,让学生进行讨论或者推选代表发言,直接参加到活动中,结合课堂所讲授的内容,效果会更好。在地理野外参观、访问、观察、调查中,组织学生参观了解生态农业模式,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例如:珠江三角洲有基塘农业模式;海南岛有多层多年生热带经济植物群落模式;江南地区有稻田水旱轮作系统模式和低洼地的深沟高床生产系统模式;“三北”风沙地区的防护林网系统模式;北京南郊的大兴县有试验性生态农业模式;以及各种充分利用废物、废料的食物链系统模式等等,都是可持续农业的形式或雏型。各地可以根据当地具体情况有选择地参观调查,使学生增加可持续发展的感性知识。
三是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在地理教学的全过程中,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在思想上潜移默化,逐渐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头脑中深化和升华。进而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美德。
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会对学生未来的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作为群体将会对21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和作用。这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将可持续发展教育进行好,是地理教育工作者的重大职责。
八字感悟注解篇二
一、什么是数学游戏教学法
数学教育教学里面的游戏教学法就是将一些数学知识点与数学思想和一些有趣的小游戏结合在一起,通过玩游戏的方式方法让中小学生们在游戏中自主的去发现并索取数学知识与思想,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之为数学游戏教学法。
二、游戏教学法应用到中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及意义
在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今天,把游戏教学法引入到课堂中是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关键的一步,这样可以很好地提高中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优化老师的数学教学方法。那么在数学中游戏教学法需要注意呢些问题呢?数学游戏教学法就是要注意把“有趣”和“实用”结合起来,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这个游戏背后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教师精心设计出来的那些教学游戏既要符合学生的兴趣,又要与学习内容相联系,要达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下文就通过结合一些具体的中小学游戏教学的实例来探讨游戏教学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来达成教学目标的。首先,爱玩是所有孩子的天性,所以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他们要想学好知识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玩”中学会数学知识。因此,运用寓教于乐的方法进行数学教学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开阔思维和眼界,但同时也要注意要有足够的趣味性来吸引学生。其次,课堂游戏应该多多贴近实际生活,这样可以便于学生们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坐火车,大家应该差不多都坐过,或者在电视里边也看到过,这样教师如果用火车做游戏的话就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可以集中精力听接下来的内容,也便于教师对课堂的控制。例如:教师在课前先准备好一些算式卡片,然后把自己当做火车头开始开火车,第一次先把火车随意开到一个同学的面前,向他出示手中的卡片,让他进行快速的计算,如果计算正确则可以拿着卡片登上火车,跟在教师身后,可如果计算错误,则不能登上火车,要等待下一次火车的到来。由此可以看出,多样的游戏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不至于让他们感到厌烦,而且通过游戏可以适当地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例如:教师在讲授频率的稳定性这一节,可以提前通知大家第二天来的时候拿一个硬币,然后第二天上课的时候让大家几人一起分成小组来完成实验,并在黑板上进行记录,先让小组中自己进行统计,然后把每个组的结果告诉教师,教师将结果记录在黑板上,这样反复做十次,然后大家看看黑板上记录的结果会发现出现正面和反面的次数基本上是一样的,这就说明频率具有稳定性,接下来教师再进行新课的教授。
三、在中小学教学中的游戏教学法的正确运用
每一个游戏都有自己的规则,所以游戏教学时,每一个游戏活动都应该是有规则的。有规则的游戏可以使课堂可以顺利的进行,提高课堂效率。即我们首先要对游戏设计一个合理的有效的规则。而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学生的自身的各方面发展程度不同,在实行游戏教学法时就有必要根据各个学生实际情况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游戏方式与不同的游戏内容,把学生按一定的方式组成不同的能力集体,对于不同水平不同能力集体的学生来区别教育,从而让大部分的学生可以通过游戏教学的方式满足该阶段的素质要求。同时也要抓好“两头”,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分析产生困难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设置简单易懂的游戏,以防过难的游戏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对能够完成规定学习内容并且还有时间与能力的学生,教师要主动的为他们营造更加优越的条件,使他们可以在众多学生中凸显出来,适当让他们这类学生的游戏变得相对困难和意义更加深刻,可以很好地提高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
课堂中的游戏教学法是为教师能更好的授课服务的,因此,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要注意游戏类型的搭配与时间的安排。类型的搭配是为了保证可以完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至于让他们感到厌烦,应经常有新的游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可以对未知的课堂充满期待;注意控制游戏时间,避免时间过长或过短影响教学节奏。
参考文献:
八字感悟注解篇三
四十八字真经是中华文化瑰宝之一,被誉为“东方智慧的结晶”。它由四十八个字组成,简洁明了,内涵丰富。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学习四十八字真经可以使人放慢脚步,汲取智慧,提升人生素养。
第二段:恒心是成功的关键
学习四十八字真经需要恒心,正如其中一句“廉洁奉公,勤学笃行”,只有坚持不懈地奉行廉洁奉公,才能实现自我提升和社会进步。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也会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但只有懂得坚持,才能战胜困难,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三段:自觉自律是迈向成功的桥梁
四十八字真经中有一句“自傲自艾,自强而立”,这句话告诉我们要自觉自律,自立自强。自觉自律是一个人的品质,也是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关键之一。只有自觉自律,才能不断给自己增加动力,不断完善自我,进步自我。
第四段:团结合作助力成功
学习四十八字真经,我们还需要在团结合作中不断提升自己。四十八字真经中有一句“和衷共济,共谋发展”,它告诉我们要积极与他人合作,互相理解和尊重。只有在团结合作中,我们才能发挥团队的力量,实现共同的目标。
第五段:体验四十八字真经的智慧
通过学习四十八字真经,我们能够体验到其中蕴含的智慧。这是一种融合了人生哲理、道德准则和智慧结晶的文化遗产。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逐渐体会到其中包含的智慧,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境界。
总结:
学习四十八字真经需要恒心、自觉自律和团结合作。这些是我们走向成功的桥梁和关键。通过学习四十八字真经,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品质,增加成功的机会。让我们牢记四十八字真经,将其融入生活,开启智慧之门。
八字感悟注解篇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古代经典著作。而《四十八字真经》作为一部古代经典著作,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通过学习《四十八字真经》,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智慧和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了一些新的体会和体悟。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学习经历,分享一些关于学习四十八字真经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了解四十八字真经的背景和妙义
在学习任何一本经典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它的背景和妙义。《四十八字真经》是唐代孙思邈所著,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和药学家。这本书是他以少字精练说出了中华医学的灵魂之所在,是中医精髓的短篇经典。四十八个字,简短而精辟,蕴含了孙思邈对中医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四十八字是孙思邈医学思想的浓缩,是医学传承的源泉。
第二段:领会四十八字的医学智慧
四十八字真经中所蕴含的医学智慧,对我而言是难能可贵的。例如,其中提到了“色引气,气引神,神引志,志引魂”。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体五脏的活动,不仅依赖于脏器的功能,更关键的是和人的精神志向有关。只有心神安定,才能保证五脏功能正常。学习这句话,让我明白了良好的心态和健康息息相关。同时,四十八字真经还提到了“理散气,气散痰,痰散水,水恶胃”,强调了中医学中调理气机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四十八字真经,我逐渐领悟到中医注重内调,讲究平衡和调和,有别于西医注重外治。
第三段:将四十八字真经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学习四十八字真经不仅是培养医学智慧,更是提高生活素养的重要途径。我将其中的智慧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收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四十八字真经提到了“少则害志,多则伤魂”,教导我们要有度,不能过于贪欲或吝啬。这让我明白了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同样重要,只有有所节制,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另外,四十八字真经还指出了“精虚心脾血损,脾阳虚气血造”。我从中体会到健康的生活习惯对身体的重要性,如饮食健康、作息规律等。通过运用四十八字真经的智慧,我的生活更加有规律和岗位。
第四段:借助四十八字真经强化自身修养
学习四十八字真经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提高学识,还能够加强自身的修养。其中提到的“刚中有柔,刚柔相济”这句话,教导我们要在待人接物时保持温和、包容的态度。学习这个道理,我逐渐学会了换位思考,遇事从宽容和善意的角度出发。另外,四十八字真经还指出了“仁歧义。”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有懂得感恩和奉献的美德。通过学习四十八字真经,我深刻体悟到修养的重要性,只有修身养性,才能真正走向成功和幸福。
第五段:总结四十八字真经带给我的体验
通过学习四十八字真经,我收获了许多医学智慧和生活智慧。这本书能够给予人以启示和警醒,引导我们正确看待健康和生活。通过学习四十八字真经,我逐渐改变了对健康和生活的观念。我明白了只有有个健康的身体和心态,才能更好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学习四十八字真经,不仅是一次对古代经典的了解,更是一次内在修养的重要过程。
以上就是我对学习四十八字真经的心得体会。通过深入学习和运用,我感受到了它带来的智慧和滋养。我相信,只要坚持学习和实践,四十八字真经必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启示和益处。让我们一起学习四十八字真经,共同体会其中的美妙!
八字感悟注解篇五
探究异步教学论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由黎世法教授提出。所谓“异步”是相对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度——教师讲到哪里,学生就学到哪的“同步教学”而衍生的概念。比之于同步教学,异步教学将学生从被动学习的地位反转置主动学习。它体现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从而达到高效率学习的目的。在新课标改革之后,异步教学法被更科学合理地运用在了多类科目的课堂教学中。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创造良好课堂氛围,打造活跃的“学习共同体”
在传统地理课堂上,老师根据教案,将地理知识传输或讲解给学生听。老师占主导地位,学生被动学习地理知识,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差,老师和学生处在不平等的位置上。而要使用异步教学法,需要学生自主创新地去学习,老师由原来的“灌输知识者”变成“指导者”,师生的关系变为学生主导、教师辅导。教师需积极主动与学生沟通,让学生产生更多的信任感和亲切感,师生之间能真正平等相处。对学生而言,教师不再是权威在上不能挑战的人,而是可以信赖和交流的朋友,这样一种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便是异步教学法实施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在这样的关系中,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自主地富有创造性地去学习和思考。建立平等关系,是为了高效地进行课堂互动。在互动中,教师要细心观察学生的自学情况,理解学生的感受,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措施,来保持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热情。除此以外,教师要积极地营造出一个好的课堂氛围出来,多以积极的鼓励方式取代消极的批评方式。科学研究表明,当人处在积极愉快的氛围中时,大脑皮层更容易兴奋,能更能吸收信息。只有才良好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保持好的注意力和学习积极性。真正有效地去自主学习知识,去创造性地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二、结合地理学科特点,积极创造异步教学机制
在新课标规定中,改变传统地理学习方式,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结果,更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以及其情感和态度变化。异步教学法正是关注学习过程的一种先进方法。那异步教学法的良好实施又需要什么条件呢?首先,学生需有较好的自学能力。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地理学科的特殊性使得学习地理不仅要在课堂上认真学习,课后更是要下功夫。这也就更需要教师在教地理知识的同时还需要传授自学地理知识的方法和技巧。其次,教师应精心做好教学设计,在讲义上做好知识结构纲要,设计好题型。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巧妙提问,激发学生思考,帮助学习整合学习资料,让学生能沿着老师设置的知识主线,去积极探索新知识。在一个新知识点上,教师具体应如何引导呢?举个例子,在”认识地球“这章节中,有部分学生因年龄尚小,思维力和想象力还未达到,对地球形状大小难以理解,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以系列问题引导学生:1.用故事激发学习兴趣:古代人认为天圆地方,教师可以先讲述古代天文学家张衡的的学说观点,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说法,以及西方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然后让学生谈谈对故事的看法,加强师生互动。2.提出问题:为什么麦哲伦能够回到出发的地方?他回到出发的`地方就能说明地球是圆形的吗?通过提出问题,启迪学生去思考和想象(在这里,教师可以教学生区分圆形和球体)。3.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交流,探索,举出实际的例子来说出为什么地球是个大球体。可以分组讨论,组内达成意见。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拓展学生的思维。4.启迪问题:既然地球是个大球体,为什么我们看起来不觉得,古人还认为它是方形的?再接着抛出下一个问题——地球究竟有多大?顺利地进入下一轮教学环节,知识之间环环相扣,让学生探索热潮接连不断。这些都需要教师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精心做好课程设计,才能将异步教学法巧妙恰当地使用。在积极探索过程中,学生不仅收获了知识,还实现了自我的展示,经历了良好的情感体验。
三、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紧抓学生“个性化”学习的主线,因材施教
在同一个班级中,学生个体差异通常都比较明显,学习能力好和学习能力欠缺的学生其学习效果往往大相径庭。在异步教学法中,教师要尤其注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对不同情况的学生予以不同的指导方法。对基础好,学习能力好的学生,知识重点、难度和广度上可以设置相对高点目标;对学习基础差的同学则让他们达到“合格”要求,争取让每个学生在一节课下来都能达到自己的目标;这样不仅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更能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都取得成就感,形成地理知识学习的良性循环。除了学习基础和能力的差异,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性格差异,为学生建立更好的沟通平台。例如,教师可以将性格内向的学生和外向的学生分成一组,便于讨论,师生之间、个体之间、学生之间都要形成良好的探讨氛围,从而促使学生通过自发自主学习并掌握地理知识。
结束语
总之,结合新课标准则,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异步教学法的恰当使用能让地理教学走上革新之路。让学生成为地理学习真正的主人。在地理知识的海洋中吸取能量,让学生全身心健康地发展自己。
参考文献:
[1]李会运.初中地理异步教学法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1).
[2]杨振宇.初中地理异步教学法的探究[j].考试周刊,,(42).
[3]高立学.初中地理新课程教学中异步教学的指导作用分析[j].中学教学参考,20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