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小班音乐律动游戏变变变教案篇一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手指游戏的基础上用身体的其他部位玩游戏。
2、通过观察、探索、创编用身体的不同部位表现“飞走了,回来了”。
3、乐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把自己的想法与大家分享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配班配琴,魔方一个。
经验准备:会边唱边玩《两只小鸟》的手指游戏。
活动重点:
用身体的其他部位玩游戏
活动难点:
创编用身体的不同部位表现“飞走了,回来了”
活动过程:
一、复习游戏《两只小鸟》
1、听前奏说出音乐游戏的名称。
师:这是什么音乐游戏啊?
2、幼儿集体游戏
师:我们一起来玩一遍《两只小鸟》
二、尝试进行新的.手指游戏
1、教师示范
2、幼儿回答问题
3、幼儿尝试玩手指游戏
(根据幼儿的情况,玩几遍游戏)
三、尝试用身体的其他部位玩游戏
1、共同讨论出游戏玩法,尝试游戏
师:除了用手,我们还可以用身体的哪里玩《两只小鸟》的游戏呢?
师:那用什么方法让小鸟“飞走了,回来呢”?
2、尝试用脸部五官游戏。
师:脸上的五官哪里可以玩呢?
师:那又是用什么方法让小鸟“飞走了,回来呢”?
(师幼共同讨论游戏玩法)
四、随机进行游戏。
1、介绍魔方,讨论游戏玩法。
2、师幼共同游戏。
五、延伸活动:
在区域活动中,可以投放材料,延续活动。还可以分角色扮演“丁丁,东东。”
小班音乐律动游戏变变变教案篇二
1、幼儿熟悉音乐旋律,学会小鱼游得动作,能跟着音乐积极参与游戏。
2、幼儿能遵守游戏规则,能随着音乐旋律积极地创编不同的小鱼游泳动作。
3、幼儿能通过游戏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幼儿学会几种不同的小鱼游得动作
活动难点:幼儿能根据音乐自由的创编不同的小鱼游动作同时按游戏规则玩游戏
活动准备
儿歌录音《许多小鱼游来了》;小鱼头饰若干;小猫头饰一个;渔网一个;自制池塘
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音乐进入活动室,引起幼儿兴趣
师带领幼儿随音乐踏着碎步,做一些简单的小鱼游的动作进入活动室
二、复习儿歌,理解歌词
2、幼儿跟着老师一起打着节拍唱歌
提问:歌曲里唱了些什么?有什么小动物?(小鱼)
小鱼在做什么?(游泳)
三、幼儿学习小鱼游泳动作
(引导幼儿做不同的小鱼游泳动作)
扩展引伸:
(1)鱼宝宝向上面游是怎么游的?(或向下游,左右游)
(2)鱼宝宝吃东西的时候又是怎么做的?(嘴巴做吃东西的动作,摇尾巴)
四.介绍游戏规则
师:现在我们要到大池塘里去游戏,鱼宝宝们要随音乐在池塘里自由地游泳,听到小猫叫的声音,小鱼就要蹲在池塘的中间,围在鱼妈妈的身边,不要发出声音,以免被小猫抓走了。如果你被小猫抓走了,你就不能玩游戏了,就要被小猫捉到小猫家去,被小猫吃了。
五、玩音乐游戏
1、第一遍游戏,玩后发现了什么问题,老师要及时纠正和指出来,并提出要求。
2、第二遍玩游戏,提示幼儿要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小鱼游泳的姿势。
3、继续玩一次游戏,提示幼儿要注意躲闪小猫的渔网。
4、请一个小朋友当小猫,其余幼儿当小鱼,继续玩一次游戏。
六、结束部分
1、师:鱼宝宝们,今天的游戏玩得高兴吗?还想玩吗?(如果小朋友还想玩,根据时间,可以另请一个幼儿扮小猫,再玩一次游戏。)我们下一次又来渔塘玩好吗?今天快到中午了,太阳晒得好热,我们回家吧。
2、放轻松欢快的音乐,幼儿边做动作边离开活动室。
附儿歌:
许多小鱼游来了,游来了,游来了,许多小鱼游来了,快快捉住
小班音乐律动游戏变变变教案篇三
以国家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精神,以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为宗旨,提高幼儿素质为提点。
在活动中,根据0一3岁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自身发展规律。在这一阶段特别是幼儿的注意力还没有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因此,我在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身体的同时,提高幼儿的有意注意。然后让幼儿思考动手操作、说、表演。最后在游戏中结束。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玩。
小班音乐律动游戏变变变教案篇四
一、直接导入,激发情趣。
(1)教师:“小朋友,我是小兔姐姐,我今天很想和你们玩个好玩的游戏,可是,在玩这个游戏之前呢,我们必须要知道这首歌里都唱到了我们身体的哪些部位?!唱到的部位我们也可用手摸一摸哟!”(放音乐)
(2)出示人体卡通图片。
教师:“小朋友,刚才呀,你们听得可认真啦!谁愿意把你们听到的用彩笔在这个娃娃图片上标出来呢”(可不按顺序,但每标出一个后要先请小朋友说说其作用,并怎样保护它。)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把卡通娃娃身上的用彩笔标出的部位大声的说出来,当然,也可边说边摸摸自己身体相应的部位哟!”
(2)老师与幼儿一起边说边做一遍。
(3)跟着音乐一起做一遍。
(4)请部分幼儿表演。
三、拓展。
玩指身体部位的游戏。
小班音乐律动游戏变变变教案篇五
1、熟悉音乐,根据故事的情节按照乐句变换动作。
2、按照游戏内容创编拔萝卜,跳舞等动作。
3、学习找好空地方,比较迅速地找到同伴(萝卜),合作进行游戏。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兔子头饰
【活动过程】
一、幼儿倾听教师讲述的配乐故事一遍。
二、幼儿按照故事情节,尝试为小兔子匹配动作。
(1)幼儿尝试为因子部分匹配动作。
教师:小兔子早上起床后,可以做些什么事情呢?
教师反馈幼儿的动作,并播放引子段音乐,幼儿坐在椅子上,尝试跟着音乐做动作。
(2)幼儿尝试为a段音乐匹配动作。
教师:小兔子知道要区拔萝卜,心里很高兴,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呢?
教师反馈幼儿的动作(例如:可以跳一跳,拍拍手等),教师播放a段音乐,幼儿尝试跟随着音乐坐在椅子上做动作。
(3)幼儿创编拔萝卜的动作。
教师:我现在是一个大萝卜,你们怎样把我拔出来呢?累了怎么办呢?
教师反馈幼儿的动作,并请一个幼儿到集体中间听者音乐示范拔萝卜的动作,教师做萝卜。
三、幼儿尝试完整听音乐"拔萝卜"。
(1)幼儿分角色表演一遍。
(2)幼儿交换角色表演一遍。
(教师活动过程自述:我班有很好的游戏环境,我和孩子们在有地垫的活动室进行了这个游戏。孩子们对一开始小兔子起床的音乐很感兴趣,加了很多自己的生活经验,比如刷牙,洗脸等动作。在小兔子出门的动作时候,孩子们都乱跳,但是经过我表扬做的好的孩子后,许多孩子开始听音乐跳了。在音乐结束后,我让孩子洗萝卜,切萝卜,吃萝卜,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孩子对再玩音乐游戏就更有兴趣了。)
活动反思:
在这个音乐游戏中,孩子们表现得非常积极主动,很愿意参加到游戏中来,对音乐的旋律掌握得较准,对游戏的玩法及规则掌握得比较好,因此,游戏效果比较好。为什么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我认为,第一,这个游戏内容及形式贴近幼儿生活。第二,教师的参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幼儿的兴趣。
小班音乐律动游戏变变变教案篇六
1、复习游戏,听口令指五官:
教师即兴说出五官的名称,并不断地变换口令,逐步加快速度,幼儿听完口令立即用手指点五官,如:教师说"眼睛",幼儿就用手指自己的眼睛。
2、幼儿欣赏教师和大班幼儿表演的游戏:
(1)在音乐得伴奏下,教师和大班幼儿表演游戏:
"我们现在做的游戏和刚才大家一起做的游戏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2)再次欣赏表演,幼儿拍打节奏。
3、幼儿学习音乐游戏:
(1)请全班幼儿跟着大班幼儿和教师对唱,边唱边拍手,手口同步。
(2)师生一起做音乐游戏,唱到"在这里"时,用手指点五官的位置。
(3)提醒幼儿注意唱准3322︳1--0‖
小班音乐律动游戏变变变教案篇七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及身体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初步学唱歌曲。
2、在活动中体验快乐的情绪。
3、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木偶小猫、老鼠。小猫头饰2~3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运用身体语言和声音进行表达。
1、音乐自由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2、播放录音,幼儿完整欣赏演唱。
3、引导幼儿创编无意义身体动作,集体练习2~3次。
“除了动作,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声音来为它伴奏?”
4、引导幼儿创编无意义音节,集体练习2~3次。
“除了动作还可以用什么声音来为它伴奏?”
(二)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
1、教师操作木偶清唱。
“这首好听的曲子还能唱成一首好听的歌,想听吗?”
提问:这首歌唱的是谁的故事?
笃笃笃,笃笃笃是谁在敲门?
一敲敲到了谁的家?
一只一只小老鼠听到小猫的声音怎么做?怎么叫?
2、幼儿合伴奏朗诵两次。
“我们一起把小猫敲门的故事说一说吧!”
3、木偶表演,边学唱歌曲两次。“我们一起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唱出来吧!”
(三)游戏“小猫敲门”。
玩法:“老鼠”在圈中自由的边唱边模仿老鼠偷吃东西的样子。扮演猫的幼儿在圈外绕圆边唱边走。唱到“命”字时,猫入圈中捉老鼠,老鼠嘴里喊“救命”并赶快逃回自己的位置。
1、教师当老猫进行游戏两次。
2、请一名幼儿当小猫进行游戏两次。
3、结束:让我们都来当神气活现的小猫,去找找哪里还有偷吃东西的老鼠。(唱《大猫和小猫》出教室)
小班音乐律动游戏变变变教案篇八
小班幼儿的思维正处在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他们情感外露、不稳定,带有很大的情绪性。他们学习、活动的特点是只关心活动的过程,不关心活动的结果。因此,小班的教学活动应更注意游戏化、情景化。强调让幼儿在愉快、轻松、自由的游戏中进行活动,使幼儿在玩中学,玩中获得发展。
小班音乐律动游戏变变变教案篇九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肢体动作和打击乐器的不同力度表现大雨小雨。
2、喜欢参与游戏,体验打击乐带来的乐趣。
3、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用肢体动作和打击乐器的不同力度表现大雨小雨。
难点:拍准节奏型,表现出节奏的强弱。
活动准备:
《大雨和小雨》演奏图谱一份、铃鼓9个碰铃9对、教棒1根、磁带及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倾听《大雨小雨》的音乐,感受雨声的强弱。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请你们来仔细的听一听,你在歌曲里听到了什么?
1、播放音乐一遍,引导幼儿仔细倾听。
教:好听的歌曲唱完了,谁能告诉卢老师
2、提问:
(1)你在歌曲里听到了什么?(幼:大雨小雨)
(2)大雨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哗——啦;哗——啦)
(3)小雨的声音又是怎么样的?(滴滴答答)
(4)小雨和大雨的声音一样吗?不一样在哪里?
教师小结:大雨的声音“哗啦、哗啦”,听上去很大声,很响亮;小雨的声音“滴滴、答答”听上去轻轻的、小小的。
(二)、教师引出基础游戏,示范玩法,并请幼儿游戏。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看图谱。
师:今天大雨点和小雨点来到了我们班上,他们想要请小朋友一起玩一个节奏游戏。
教:这是大雨点和小雨点在唱歌呢,你能用拍小手的方法来表现吗?(请个别幼儿说说并学学)
2、分句哼唱,练习大雨点和小雨点的节奏。
3、播放音乐,完整练习。
4、尝试用身体的不同部位拍节奏。
播放音乐,拍肩练习打节奏
(三)、运用乐器,练习拍节奏。
1、出示铃鼓和碰铃,学习用乐器打节奏。
2、出示铃鼓和碰铃,教师分别敲打铃鼓和碰铃,并提问:
谁能告诉老师哪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像大雨?哪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像小雨?(大雨——铃鼓;小雨——碰铃)
3、教师小结。
教:小朋友都发现了铃鼓的声音比较响亮,就像大雨的声音,一对小铃碰在一起发出“叮叮”的响声就像小雨的声音。(教师边小结边出示铃鼓和碰铃的图谱)
4、引导幼儿看乐器图谱。
5、用乐器完整练习拍节奏一遍(教师清唱歌曲,幼儿拍打乐器)
6、交换乐器,再一次听音乐演奏
师:小朋友能听着音乐将图谱的节奏拍正确,表演的真棒!请你们相互交换乐器再来合奏一遍这首好听的歌曲吧!
教:小朋友和大雨点、小雨点玩节奏游戏真开心,那你们想不想挑战一下自己。(想)好,现在老师把图谱拿掉,看看你能不能听着音乐拍对节奏,小朋友准备好,看老师的指挥,听好前奏。
(四)、活动结束
1、教师小结
教:小朋友这么快学会了拍节奏的游戏,但幼儿园的很多小朋友还不会,我们去找他们一起来玩这个游戏吧!
2、播放《大雨小雨》音乐,全体师生在音乐声中离开活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