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捉香味读后感篇一
是什么书翻开后会有树叶的香味?是什么书记载了人间真情?就是这本——《树叶的香味》。
这本书收录了中外历史上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通过这些作品展现了儿童文学的纯真、质朴、幻想和幽默......里面的故事有些让我看了开怀大笑,有些让我黯然泪下,也有些让我怒气冲冲......
这本书里有许多教人道理的小故事,但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其中的一篇——《父母心》。
“在一艘轮船的甲板上,有一个四十多岁的穷人,非常引人注目,他带着三个孩子。在他们的附近,有一个贵夫人始终盯着那个穷人看。夫人在女佣耳边嘀咕了几声,女佣就去跟穷人搭讪。穷人说,他一共有四个孩子,他已经没有办法养育了。现在为了孩子去北道海找工作。那女佣说,她家夫人想领养穷人其中一个孩子······”
读完这个故事,我突然想到自己的一件事:一天,爸爸妈妈都出门有事。晚上,我正在写作业,妈妈打了一个电话来,问我写完作业了吗?喝牛奶了吗?要早点睡觉。我嘴上答应着,心里却想:出门时讲了一遍,还要讲,真罗嗦。我刚写完作业,妈妈又打电话来,问的是同样的问题。在我要睡觉的时候,妈妈又打了一次电话来,问我睡了没有。我终于忍不住了,对妈妈说:“别老打电话来了,我已经不是小小孩了,我知道该做什么,该怎么做。您打了这么多电话,很烦。”接着,妈妈很失望的挂了电话。而我却一点愧疚感都没有。
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为什么妈妈一晚上打这么多电话来。她是因为不放心,因为没有看见我而不放心。怕我没有去做作业、喝牛奶和按时睡觉。而妈妈唠叨的这三件事都是对我的成长有好处的。就像文中的那对穷人夫妇一样,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对孩子有无法割舍的爱。这份爱是无法用物质条件来衡量的,也不会因为物质的高下而有所区别。无论儿女是是好是坏,他们的家人也都会永远爱着孩子。
《树叶的香味》这一本厚厚的书,让我了解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真正体会到了每一片“树叶”都有它不同的“香味”,正因为它的香味才使我度过了一个愉快而又充实的`暑假。
捉香味读后感篇二
大海唱着一首悠扬的歌,卷着它雪白的浪花。一枚枚小小的贝壳在巨浪中翻腾,流动,却又顺着洁白的泡沫,回到了海底。其实它不知道,只要轻轻一跃,就可以看到世界,去嗅嗅阳光的香味儿。
沙漠卷着一袭灰色的空,朦胧了日日夜夜尘土飞扬的背景。一株小小的苗儿在沙漠中挣扎,因为受不了干渴炎热,它过早的枯萎了。其实它不知道,只要努力绽放,汲取水分,就可以冲破土层,见见真正的阳光,开出美丽的花朵。
天空中下着大雨,一只小鸟正在海面上飞翔,暴风雨的袭击,离群的孤独,饥饿难忍的折磨。它停下了扇动着的翅膀,放弃了自己最终的梦想,它徐徐落下,眼里充满着对海的那边以及这个世界的渴望,但是它不舍的依恋已成了永久的回忆。其实它不知道,只要再飞一下,就会有一座停歇的小岛,为它飞过大海蓄养精力,为它最后的成功画上完美的句号。
其实,转一个弯,你就可以触摸到阳光;再前进一步,你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最后的.一刻坚持不懈,你就可以收获喜悦和成功!
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情况下,我方红军没有放弃成功的机会,他们二万五千里长征,最终成就了整个民族的气魄。行程的艰难苦累,他们克服了。吃树根,吃皮带的日子过去了,终获得了我们民族的胜利!
红军坚持了这几万里的行程,诠释了进一步就是胜利的真谛。成功离我们并不遥远,往往是我们先畏惧,先放弃了成功的机会。
捉香味读后感篇三
暑假里,我认真读了几本好书,其中一本名叫《树叶的香味。深深吸引了我。它里面不光有大量的散文和诗歌,并且还附有精美建议的小插图。刚开始接触到这本书时,一个问题在我的脑海中油然而生;为什么作者要用“树叶的香味”为题呢?“树叶的香味”本来是一个韩国小学生写的诗歌,但是却让我们体会到,平时不经意的一些东西,也有它的特点,就像树叶有香味一样。
其中,我最喜欢的篇章是诗歌《树叶的香味》和《明天是猪日》。
“夹在书页里一枚树叶,有森林的香味,有天空的香味。只要是小小的一枚树叶,就能把伟大的秋的森林,长久的保持在心里。”这是诗歌《树叶的香味》,作者用着优美的话语,是我的内心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是啊,一片树叶就可以带给我们如此美好的意境,多么令人享受!可是,作者在诗中的每一个句子中,无不告诉人们,只有保护大自然,才会发现更多我们平日里没有留意的一些东西――一些更美的东西。
在《明天是猪日》里面,“我”自己办了一份《吹牛报》,贴在了我家附近小神社的布告牌上。结果,发生了一些报纸上不可能出现的事。“我”又编了一份关于猪的报张贴出来,第二天,人们说的全都是关于猪日的事。第三天下午,猪终于钻了出来,有大有小,哪里都是,人们非常开心。该篇的作者很会想象,把生活想象的有趣无比。
我一定要学习诗人高超的写作水平,争取我也能写一篇意境优美的诗!
文档为doc格式
捉香味读后感篇四
假期里老师安排我们要读十本书并且要写出读后感,我想这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所以刚放假我就开始看。第一本书看的是《树叶的香味》,没想到这本书吸引了我,没有几天就看完了。
这本书里有很多感人有趣的故事,比如《列那怎样吃鱼》,《阿凡提的故事》,还有很多寓言故事与歌谣等,读完让我受到很大的启示。
我最喜欢一篇文章叫做《父母心》。一个贵富人要买一家穷人的孩子,穷人夫妻两人哪一个都舍不得,父亲说“与其把孩子送给别人,还不如全家一起挨饿……”。看到这里我流泪了,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民世界上会有那么多人还在受穷,为什么他们的'生活那么困难?不过我懂得了,天底下无论多少钱都买不来亲情,爱是不能用钱来交易的。
捉香味读后感篇五
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许多有益的图书,我最喜欢的散文集最好的莫过于这一本了——《树叶的香味》。
树叶有各种香味,譬如有丛林的香味,有天空的香味。只要你善于留心,就能采集带着无与伦比的香味的树叶,在大树上有许多片落叶,这些落叶就好比一篇篇诗集、文章,在这些“落叶”里,我最喜欢的是《爸爸和作业本》和《驴家族》。
作者上一、二年级的时候,家里只给他两个小本子用,这两个小本子只能用于写作业交给老师,平时只能在院子里的空地上写字。父亲对他很严厉,要求在小本子上横竖都要写满三十个字,正面用完了再写反面。对于父亲的这些规定,他没有什么可说的。看到每年父亲和母亲都会为几个小本子发愁,他学习的劲头更足了。有时候父亲也会翻看他的作业本。等到他上三年级时家里手头很拮据,他们的作业本到了三个,这时就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有一天晚上,他趴在炕头的煤油灯下写作文,正写得起劲时,旁边的父亲突然大吼起来。父亲的手指已经按在作文本的两个空格处。他明白父亲的意思,立即分辨。父亲不听他解释就顺手打了他两巴掌,他感到特别委屈,哭哭涕涕地睡着了。孩子和爸爸的情绪十分激烈,就为了作业本,而失去孩子的信认,根本不值呀!
作者一家都是驴子,鼻子很长还甩起了尾巴,只要在地窖里待上很长时间,你就会变成驴子。这时,爸爸妈妈抱回一个男孩,他是“我”的弟弟,只有他不会变成驴子,自从我们一家都变成驴子后,弟弟不能没有人照顾,我们就把他送人了。
从《爸爸的作业本》中懂得: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位真实的、简单朴实的乡村父亲的翦影,同时,又看到了一个儿子对父亲的深深地怀念。从《驴家族》中懂得:如果这个世界充满了爱,那么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美好,再也不会有争斗,让我们在感受别人的爱的同时,也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