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方案策划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养殖实施方案篇一
----广东茂名电白县桐林种养专业合作社
为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肉食供应,确保人民群众吃上“安全放心肉”,建设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有利于增加猪肉供应,改善猪肉品质,确保肉食安全,有利于尽快消除高致病疫情造成全国生猪存栏量大幅减少、生猪供不应求、价格大幅上涨负面影响,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有利措施。
我县区生猪养殖虽然具有一定的规模,但仍存在无龙头企业带动,养殖规模小,品种品质差,产业链条短,三元杂交所占比率低,养殖方式较为传统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不是传统养殖方式所能解决的。生猪的规模化养殖和标准化生产是传统养猪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唯一出路。通过标准化规模场的建设,可有效地提高我区的生猪质量,促进品种改良,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食品安全,更可通过有效整合利用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全面带动产业发展,使我县的生猪产业走向规模化标准化。通过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的养猪场,采用合理的污水排放、粪便清理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及时清除和处理养猪所产生的污水污物,生产沼气,制造有机肥,避免直接施用猪粪尿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保护环境,改善村容村貌,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推动我县的新农村建设。
害化,其中40%以上的产品达到绿色食品aa级标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项目区基本情况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广东茂名滨海新区电城镇港头村委港头村,有水坭乡道入场部,运输条件优越,交通方便,供水、供电设施完善,远离居民区,环境僻静,排污方便,地理位置优越;该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温度在22℃至22.3℃,阳光充足,气候温和,很适宜猪的生长发育。猪场布局分布合理,猪舍的建设、布局经过精心设计,并建有绿化带。办公、生产、生活三区严格分离,合理使用。猪场实行高度集中式封闭管理,后勤人员与生产人员工作区域全然分开;实行小单元、全进全出的最新设计模式,保育猪与育肥猪分区饲养。
(2)项目区内现有土建工程、仪器设备
广东茂名滨海新区电城镇桐林生猪养殖场,创建于2002年,拥有固定资产420万元,占地总面积45亩,建筑面积2350m2,其中猪舍面积2100m2、办公及生活区面积250m2,拥有相关的配套仪器设备。现生猪存栏量1000头,年出栏商品肉猪2000头。
1.品种选择
品种主要选择优质长白猪、杜洛克猪和大约克猪。
2.规划方案
桐林生猪养殖场实行自繁自养,采用全进全出制生产技术。即将养猪生产环节上相对集中的猪群按生产过程组成配种、分娩、培育、生长、肥育等生产工艺群,实施整群进、整群出的“全进全出制”连续流水线生产,达到最大限度地利用猪舍空间和合理地进行劳动管理。
3.工艺流程:
采用分段制管理工艺流程:仔猪哺乳期4周,保育期5—6周,生长期7—8周,育成(肥)期7—8周,全程23—26周。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母猪产仔:每头成年母猪平均年产两窝,每窝产活仔10头。仔猪:35日龄断奶,成活率90%以上。
育成仔猪:仔猪断奶后转到育成舍35—42天,培育期成活率95%以上。
肥育猪:育成仔猪到70日龄转入育肥舍,肥育期105天(15周),肥育期成活率98%以上,平均体重达到120公斤出售。
为满足部分消费者对高品质生猪肉的追求。我养殖场借鉴日本畜牧养殖法,尤其重视养殖环境与水源洁净。养殖过程中,严格规定养殖户仅用农家饲料,并实行天然黄土场地内的半散养,让猪尽情拱食黃土,补充矿物质,这种养殖方式下出栏的生猪肉质鲜美,满足不同消费的需求。
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项目建设地周边有大量的菜地、粮地和草地。通过这种生物循环的方式能有效地把各个环节的废物消化于循环之中,变废为宝,积极有效地防止废物对外环境的排放,防止对外环境的污染;采取粪尿分离,猪粪经密闭发酵处理,部分进入沼气生产,降低场内废气的产生量;实现雨污分流将自然水和粪水分离,收集的粪水用于农灌,通过农作物和土地对粪水中的氮磷进行吸收,实现循环利用;强化病死畜无害化处理,病死畜处理采用焚烧炉焚烧的方法,设臵焚烧设施;同时焚烧产生的烟气采取有效的净化措施,防止烟尘、一氧化碳、恶臭等对周围大气环境的污染。
综上所述,本项目以无公害农产品产地为标准建设标准化生猪养殖场,较好地解决了畜粪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养殖场生产经营的可持续发展。
养殖场拟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图:
为保证猪肉品质,确保肉食安全,对生猪疫情防治控制工作确切落实。
养殖场防疫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在市畜牧兽医部门的指导下,制定相应的免疫程序,拟定疫病防治、控制方案及扑灭措施,并严格执行。
饲养的生猪免疫密度达到应免数的100%,免疫合格率须达到国家相关要求。耳标佩戴齐全,免疫档案规范。接受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做好口蹄疫及流行性疾病等动物疫病的检疫、监测及流行病学调查。如发现疑似病例,及时按程序上报,并采取控制及处理措施。
本场设置紫外线消毒室,进厂的工作人员及参观人员先进入消毒室进行紫外线消毒。另外还应设置兽医室、隔离舍、危险废物临时贮存场所。另外,应对养殖场及相应设施如车辆等进行定期消毒,采用高锰酸钾喷雾的消毒形式。
采取相应措施隔离发病生猪,对病死猪进行焚烧、安全填埋等无害化处理。不将病死猪出售。
1.社会效益
养殖实施方案篇二
第一章项目摘要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xx县xx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
1.1.2项目承担单位
xx县xx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
1.1.3单位性质
私营企业
1.1.4法人代表
xx
1.1.5主管单位
xx县发改委、畜牧局
1.1.6建设性质
改、扩建
1.1.7建设地点
xx县大桥乡xx农场xx122公里处
1.1.8建设目标与建设规模
全,减少粪污污染,同时改善饲养设施条件和环境,提高生猪标准化规模饲养水平,提高生猪综合生产能力和抗疾病风险能力。并通过项目建设,示范带动全市规模猪场开展标准化改造,实现标准化生产。
2、建设规模:新建厌氧发酵池600立方米,沼液田间调蓄池400立方米,固体粪便堆放及发酵间150平方米;及其他配套基础设施工程。
1.1.9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本项目经估算总投资为95.00万元。
其中:工程费用投资为86.28万元;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74万元;
不可预见费4.98万元。
资金来源:申请中央补助资金50.0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45.00万元。
1.1.10项目建设期限
10个月(2014年2月—2014年11月)。
1.2项目编制依据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扶持生猪生产稳定市场供应
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7]53号);
5、农业投资项目实施方案要求;
6、《xx县统计年鉴》——2013年;
7、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标准;
8、猪的饲养标准gb847;
9、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
1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17、其它国家有关建筑工程的建设标准及规范。
养殖实施方案篇三
第一章项目概况
1.1项目名称: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
1.7项目建设规模:扩建圈舍及其配套工程。其中圈舍建设6000平方米,年饲养生猪能力达10000头;其中母猪舍6幢36间、产房2幢12间、保育舍2幢18间、育成舍2幢12间、育肥舍10幢60间,共22幢138间计6000平方米;新建沼气池一座,供养殖场秋冬采暖及工作人员生活需要;新建年产5000吨有机肥料加工厂一座。1.8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1608万元,其中中央投资600万元,自筹资金1008万元。圈舍建设总投资费用193万元,扩建生猪圈舍22幢6000平方米,其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15万元,有机肥厂建设1000万元。1.9项目建设年限:一年。
1.10效益分析: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新增产值1840万元,利润380万元。该项目的实施可有效地促进佳县三元商品瘦肉型猪产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大量的优质三元杂交瘦肉型猪,显著提高佳县生猪产业化水平,充分发挥养殖效益。
1.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项目投资概算书):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二章建设背景与编制依据
2.1项目由来: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供应的意
见》(国发〔2007〕22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今年安排中央预算内专项投资,用于支持生猪原种场、扩繁场、资源场和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改扩建,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关于申报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和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农经〔2007〕1939号)精神,和陕西省制定了《关于开展2007年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和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苏发改农经发〔2007〕904号)要求,我们编制了此实施方案。
猪业不仅效益低下,而且猪舍简陋、污染环境。通过建设生猪规模化标准化养猪场,采用合理的污水排放、粪便清理及无害化处理设施,可及时清除和处理生猪饲养所产生的污水污物。规模化养猪所产生的大量猪粪通过生产沼气、制造有机肥,避免直接施用猪粪尿对环境的污染。通过保护环境,改善村容村貌,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通过典型示范,引导农民学科学用科学,促使一部分以种地为主的传统农民转化为专业从事生猪生产经营的新型农民,推动我县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2.3.1项目区基本情况:
养殖实施方案篇四
1.1项目概况
2、项目建设性质:改建
5、项目单位:########县晖森炜宏养殖有限公司6、项目单位法人及电话:################7、主要建设内容:
(1)粪污处理系统:修建500m3粪污处理池,修建排污渠500m;
(2)猪舍标准化改造:猪舍改造2000m2;
(4)其他:固液分离机一台,80kva变压电设备一套,1t/h环保型锅炉一台。
8、项目总投资:157.4万元1.2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2.1企业简介
########县晖森炜宏养殖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7月,注册资金30万元,主要经营范围:猪、羊、鸡养殖销售,开荒造林及农副产品开发。目前公司占地100亩,现有生产建筑、辅助生产建筑及生活管理建筑总建筑面积4000m2,其中生产建筑3000m2,辅助生产建筑600m2,办公生活建筑400m2。包括办公室、饲料加工室、库房、消毒室,养殖场房,配臵了部分自动饮水器、自动采食箱。现有基础母猪200头,公猪8头,年出栏生猪3000余头。
公司现有职工18人,其中技术人员7名,管理人员5名,生产工人6名。公司以养猪场为依托,雄厚的技术力量为动力,实行公司加农户的生产模式,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目的,走出了一条“公司+农户”的农业产业化道路。
1.2.2企业现状1、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表1-1近两年企业经营情况
由表可以看出,近二年公司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及利润总额呈上升趋势,发展势头良好,财务状况运行良好。
2、企业基础设施(1)基础设施
现有基础设施表
(2)供水、供暖及供电
供水:现有水源为龙溪镇佛堂岭村深水井,通过管道接入猪
场;
供暖:现无采暖设备;
供电:现有供电由龙溪镇佛堂岭村供给,猪场附近接入,未设变压器及相关变配电设施。
(3)现有设备
现有设备明细表
1.2.3存在问题
1、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粪便排污量增大,大量的粪
便不能及时清运和污水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给生猪的生产、防疫、安全带来威胁,同时也影响与周边群众的和谐相处。
2、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养殖技术的提高,原有简陋猪舍已经不再适应猪场的发展需要,必须对其进行改造。
3、基础设施有待于完善。场区内的大量空地和场区周围的主要道路至今仍未硬化,既影响环境卫生,又不利于车辆来往;现有供水设施由村内水井直接供给,场区内未建设蓄水设施,即影响场区内供水压力,又无法保证场区内消防需要。
3、现有供电设施不稳定,没有供配电设备。4、猪场现无水池。
5、随着猪场养殖规模扩大,现有的一些设备已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2.1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2.1.1政策优势
养殖实施方案篇五
为确保畜禽养殖整改取得成效,按照保定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白洋淀上游流域山水林田湖综合整治修复的实施意见》、《畜禽养殖禁养区整改攻坚风暴行动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决执行市委、市政府《畜禽养殖场禁养区整改攻坚风暴行动实施方案》,强化责任担当,拿出真招实力,确保全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一)按照《保定市清苑区畜禽养殖场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划定工作实施方案》
(
清政办
[2016]92
号
,
以下简称“三区”方案
),
对已划定的禁养区养殖场进行全面彻底拉网式排查,
2017
年
9
月
15
日前将禁养区内的规模养殖场全部关闭。
(二)对
“三区”方案进行修改完善,
2017
年
10
月底前由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发布审定后的“三区”划定方案。
(三)
2017
年年底前白洋淀上游流域河道内所有养殖场全部关闭取缔。
(四)对限养区、适养区内的养殖场进行集中整治。
2017
年年底前白洋淀上游河道两侧外延
1000
米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
100%
,其他区域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
80%
以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国务院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饮用水水资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
区农业局会同区环保分局根据《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技术指南》,在
2017
年
9
月底前完成“三区”划定的完善调整工作,形成送审稿,上报市环保局、市农业局;
10
月底前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发布审定后的“三区”划定方案。
区政府组织,区农业局牵头,制定关停取缔工作方案,依法由第三方进行评估,确定补偿形式,依法予以补偿,减少社会矛盾。各乡镇政府根据辖区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负责养殖场取缔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区农业局会同区环保分局、区水利局及有关乡镇,对已划定的禁养区内养殖场进行排查核实,列出确需关停取缔的养殖场清单。区环保分局依法出具关停或取缔通知书,限期自行关停。逾期拒不关停的,区政府组织环保、农业、公安、国土、水利、市场监管等部门成立联合执法组,依法予以取缔。
区农业局会同区水利局及有关乡镇摸清养殖场底数,列出清单。区水利局对河道内养殖场按照法律程序依法进行取缔。对没有按期关闭的养殖场,由区水利局牵头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联合执法,依法清除所有畜禽场地上附着物,所需费用由养殖场承担,对已关闭或取缔的养殖场由区水利局组织检查验收。区环保分局责令养殖场清除畜禽粪便、污水等污染物。
区农业局会同区水利局及有关乡镇摸清底数,负责对各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明确整改要求。区环保分局制定切实可行的粪污整治标准,并对未达到整改要求的畜禽规模养殖场关停取缔或依法予以处罚,直至达到整改规定要求。
作为本次专项整治的牵头单位,负责成员单位的日常联络、协调工作,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总结、归档。会同区环保分局对“三区”划定方案调整完善,做好区域内各类养殖场的排查。负责收回禁养区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和养殖备案证明,注销养殖代码。做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同时,加强专项整治工作的日常督导,争取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的专项资金。
负责制定切实可行的养殖场粪污处理标准,组织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的建设和验收,对未建设粪污处理设施的养殖场严格执法,直至达到标准或关闭取缔。提供河道边界。负责对白洋淀上游流域河道内的养殖场依法取缔并组织验收。做好日常巡查,严防反弹。负责对畜禽养殖场用地的审查把关,依法查处养殖场违法用地行为。负责检查清理畜禽养殖场营业执照,对未经区环保分局审批和区农业局动物防疫条件许可的,依法吊销营业执照,并依据《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的规定,依法查处、关闭或取缔。负责配合环保、国土、水利、市场监管等部门依法处置造成环境污染的养殖场。严厉打击暴力抗法、阻碍执行公务及其它违法犯罪行为。负责关停取缔、拆除过程中的应急处置和秩序维护。负责对确定取缔清除的养殖场采取断电措施,并保障涉电安全。负责专项经费保障,积极争取中央、省、市财政资金支持。负责提供城镇规划边界。负责提供风景名胜区边界。负责提供开发区边界。负责对风暴行动职责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对因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造成影响的进行责任追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负责本辖区所有养殖场的整治、关停或取缔。明确专人对养殖场分包负责。杜绝新增畜禽养殖场。负责与农业、环保、国土、水利等部门对接,做好因关停或取缔工作导致的信访案件的稳控及政策解释工作。区政府成立畜禽养殖整改攻坚风暴行动领导小组,负责全区畜禽养殖场整治工作。区政府副区长赵永建任组长,区政府办主任科员高雁成、农业局局长张文利任副组长,成员由开发区管委会、区农业局、区环保分局、区水利局、区国土局、区市场监管局、区规划局、区财政局、区公安局、区文广新局、区监察局、区供电公司和各乡镇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农业局。各成员单位也要成立相应机构,负责整治工作的实施推进。此项工作区政府是责任主体,相关部门是责任单位,要明确责任分工,建立责任追究制,确保整治工作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各乡镇政府对辖区内整治工作负责。整治工作进度实行日报告制度。从即日起,每日下午15:00
前,各成员单位要将工作进展情况报区农业局。联系人:张洪波、王素芳,联系电话:
8193016
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区政府督查室、区监察局等有关单位,抽调专人,成立3
个督导组,加强工作调度和明察暗访,对工作进展迅速、效果较好的予以通报表扬,对工作进展迟缓、责任落实不力的进行通报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