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知道读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妈妈和孩子读后感篇一
每个家庭对自己的孩子都有自己的教育方法,我的家庭也是这样。我的妈妈却有着与众不同的法宝,她一共有三招。
第一招是提早开发智力。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带着我去超市认东西。我认得什么食品,她就给我买什么食品。所以每次去超市,我都会带着一大包食品回家。我之所以会认得这么多字和物品,就是因为妈妈在我还没上幼儿园时买了很多的卡片给我,卡片上都有图片。就这样,长时间地看,又听妈妈读了许多次,就渐渐地记住了。上幼儿园时,我甚至可以读一年级的`语文书了。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教我和小朋友要友好,对长辈要有礼貌,好玩好吃的不能独享,不能任性,知错能改就是一个好孩子,妈妈的这些教诲一直在我耳边回响,助我成长。
第二招是共同学习法。现在,我要读许多的书。但妈妈也不是所有的书都读过,于是,她一有时间就会和我一起读。虽然妈妈是大人,却依然和我这个小学生一起学习。我们读过之后会互相交流,将自己看过的内容讲给对方听。相互交流之后,我们对书的内容理解得更深刻了。我们还一起为书中的主人公的不幸而惋惜,为主人公的胜利而高兴,从书中获取快乐,我也更爱看书了。
第三招是“这也会过去的”法。因为年级高了,考试的次数也就多了。因为次数多了,失误和考好的次数也就多了。就拿上上一次来说,我考了年级第七名,心里有点儿失落。但妈妈却和我说:“儿子,你没考好我不怪你,下次一定要加油!这次的遗憾会过去的,迎来的就是下一次考验。”如果像第一次那样得了第一名,妈妈就会这样说:“这一次考好了更要努力,要保持这个成绩。这次的荣誉也会过去的,下一次的测试又在等着你呢!”就这样,我失败了也不伤心,成功了也不骄傲,拥有了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
正是因为这三招,我才会有今天的成绩,我才会有这么多的荣誉。而这些,都是因为我的妈妈她那与众不同的教育方法。
妈妈和孩子读后感篇二
1、父母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孩子年幼的时候往往会展示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家庭教育应该注重呵护孩子最初的真诚,并让孩子以此博得别人的信任。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父母的言谈举止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所以,家长要给孩子树立好榜样,做到言必行,行必果,绝不对孩子撒谎。
2、不要一味打击
当发现孩子说谎后,家长要冷静对待。一味地打骂,批评孩子是不可取的。对孩子的话不能偏听偏信,必要的时候应作一番调查、核实。有不少孩子知道自己做错事了,又怕被父母责骂才说谎;家长应循循善诱,让孩子意识到说谎的危害,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鼓励孩子改正错误。
3、丰富孩子的知识面
孩子的知识面往往比较狭窄,爱幻想,常将幻想中的事同现实中的事混淆起来,分不清事情的真假,其实这只是一种想象,是说谎的假象。对待这种“吹牛”,家长应该善于利用,首先要鼓励、表扬他们丰富的想象力,然后抓住机会,通过一些小故事,身边的客观事物,或通过书本、电视等,丰富孩子的知识面,让孩子获取正确的知识,不能一切想当然。
4、教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
孩子年龄虽小,但也有虚荣心和好胜心,当好胜心转变为虚荣心的时候,孩子就容易说谎。因此从小要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通过平时的言传身教,讲故事,分析身边小事,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对待小事上严格要求,让孩子明辨是非,不该做的事不做,不诚实的话不说,当无意中做了错事,懂得诚实是一种美德,知错能改还是好孩子。
5、弄清孩子说谎的原因
孩子说谎往往是有原因的,父母批评孩子前要先清楚孩子说谎的原因,再正确引导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有些孩子会因为跟父母的接触机会少,所以用说谎的方法去争取父母的'关注。所以,父母平日要多和孩子沟通,多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爱与注意。
6、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孩子说谎往往情有可原,但说谎就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家长可以和孩子约法三章,如果之后孩子犯了错或违反约定,爸妈不会打他、骂他,但是会给予其他替代性的处罚,例如一段时间不能看电视、不能玩玩具等等,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7、平时多注意与关心孩子
有时候孩子说谎是因为成绩或其它地方不如人而感到自卑,所以借说谎来满足自己,或得到他人的赞赏;父母平时过于忙碌而忽略孩子,或是对表现比较优秀的孩子过于偏心,孩子也可能说谎来引起父母的注意或获得赞美。父母平时要多关心孩子,让孩子知道父母是爱自己,孩子可能就不会有说谎的意识了。
8、可以让孩子也尝尝谎言的滋味
比如,孩子想去野炊,父母答应他了。可是一会儿父母又不承认了,孩子就会问为什么爸爸妈妈说谎。这时候,父母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他:“我认为有没有说实话并不重要。也许刚才我是顺口说‘好吧’,但是不一定就得带你去。有时候你在家对爸妈也不说实话啊!说不说实话对你就不重要了吗?这样做公平吗?”听完这样的一番话,孩子或许会感同身受,意识到说谎是不对的。
end
没有哪个孩子天性就爱说谎,孩子说谎的时候家长要学会正确引导,让孩子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
妈妈和孩子读后感篇三
教师怎样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读后感-02-0715:03放寒假时校长布置我们读《教师怎样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这本书,一拿到书,我就饶有兴趣地读了起来,书中的许多观点和做法令我茅塞顿开,明白了许多。我是一个小学老师,也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我很想教育好我的学生,我更想教育好我的孩子。工作上我勤勤恳恳,教育孩子我也丝毫不敢懈怠,在孩子身上我和众多的母亲一样,付出了很多心血,但总觉得孩子的发展离自己的目标还差很远,对自己教育孩子的做法也有诸多困惑。
其实教育自己的孩子和教育学生一样,并没有现成的一成不变的法则。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完全不同,当然教育方法也不同,我们要有选择地学习别人的好的做法,更要针对自己孩子的个性采取有效的方法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回想自己的童年时,往往会有很多的乐趣。踢毽子、扔沙包、跳皮筋、抓石子、捉迷藏…,说来一大串,当时玩耍的乐趣至今记忆犹新。可是看看我们现在的孩子,他们又是多么的可怜。每天除了必须的作业外,玩的内容很少,更甭提有多少花样了。父母都很忙,小区中有几个同龄的小伙伴就已经很不错了,但也大多数忙于课外辅导班。因此,上网玩游戏就成了孩子们的主要乐趣。我们在批评孩子们不懂事的同时,也应该想一想,其实孩子们已经很可怜了,他们的童年在我们过多的保护下,已经失去了很多的乐趣。正如张文质老师说的:“对很多人而言,童年的痛苦几乎就是一生的痛苦。”因此,我们教师应该努力给孩子创设一个快乐的童年,尤其是我们自己的孩子。
不少家长和老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往往对他们的期望值过高,总想着让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往往不自觉的把自己的一些愿望和要求强加给孩子。因此,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开始了“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艰难旅途。其实,这都是我们作为家长的没有放平心态。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思想,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而不顾他们的感受,最终受伤害的会是我们自己。因此,教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首先应该以平和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孩子。
读了《教师应该怎样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这本书,我知道了在教育孩子时,只要我们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了。教师教育的学生有很多,但自己的孩子却只有一个,该怎样教育,对于别人的方法,只能是借鉴,更重要的是应该从自身出发,根据孩子的特质实施教育。所以希望每位家长要适度的去教育自己的孩子。
本篇日志被作者设置为禁止发表新评论
妈妈和孩子读后感篇四
今天,我们听了一篇寓言故事——《蜗牛妈妈背上的孩子》,它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这篇文章的大概内容是:一只蜗牛妈妈生了许多只小蜗牛,可是蜗牛妈妈偏爱那只长得最像它的小蜗牛。蜗牛妈妈每天都为那只小蜗牛觅食,甚至让小蜗牛趴在它的背上,它背着小蜗牛走路。可是当蜗牛妈妈力不从心,不能管小蜗牛时,才知道那是在害它的孩子。
其他的小蜗牛从小就独立,只有那只好吃懒做,什么也不会干的小蜗牛还在依赖它的妈妈。可最后,小蜗牛还是给了它妈妈重重的一击。
点评:小作者感悟深刻,不但认识到自己要自立自强,而且要长成“参天大树”,为父母遮风挡雨。有志气!
妈妈和孩子读后感篇五
我九岁了,有幸在校信通第三届“书香班级”评选活动中荣获“阅读天使”,我认为这一切都和妈妈平时的教育分不开。
还记得我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买来很多幼画书,特别是坚持订了三年的《幼儿画报》,让我爱上了看书,爱上了阅读,对认字非常感兴趣。妈妈也做的很好,晚上只要不上夜班,就在家里陪我看书,给我讲故事,也让我给她讲书中的故事,所以,上学了,碰到看图写话的题,我就很少丢分,这样到了三年级,我的优势也就完全发挥了出来,由于我看的书特别多,用妈妈的话说:“厂里图书馆适合我看的书我都看过。”忘了说下这个问题了,因为我看书速度非常快,现在书的价格也很贵,于是妈妈和爸爸特意在厂图书馆办了两张借书卡,这样每周我都可以看到四本书,还不算平时买的`书,所以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自己究竟看了多少本书,反正我们家能放书的地方都是书。
就像现在写博客,虽然想得到xxt很难,但我一定坚持下去,我想随着我知识的积累,一定会有回报,我做梦都想当博腕呢!
感谢我的妈妈这样教育我,让我喜欢阅读,让我做事坚持,让我有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