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种特殊的文体,通过对影视对节目的观看得出总结后写出来。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易中天国家读后感篇一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易中天中华经典故事》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趁着寒假,读完了一整套《易中天中华经典故事》,这套书用讲故事的趣味带领我们一起学习传统文化,将中国智慧运用于当下,我也能轻松读懂。而其中《禅宗故事》这本书中的“觉悟的故事”最引我入胜。
故事中写道:一天晚上,德山宣鉴站在龙潭崇信身边。眼看时间很晚,崇信说:“夜深了,你怎么还不回去睡觉?”德山宣鉴礼貌地打了声招呼,走出法堂朝外一看,说:“天好黑呀。”此刻,崇信法师点燃一根纸烛,伸手递与德山宣鉴,意欲与他照路使用。德山宣鉴伸手去接,崇信法师忽然“扑”地一口将纸烛吹灭。此刻,德山宣鉴心中豁然开朗!
“你见到了什么?”崇信问。
“心中之灯。”德山宣鉴回答。
故事很简短但包含深意。就像这个单元的.引子写道:“心中一盏灯,天上万盏灯”。佛家认为佛法就像明灯,照亮黑暗,其实“灯”就在宣鉴心中,靠自己来“点”。
我似懂非懂。但我明白此灯非彼灯。
夜晚,闭上眼睛,照常床头点着一盏小夜灯,我却始终睡不着。前些天看的那场电影,稍有些血腥和恐怖的镜头画面总是不断地在我脑海中浮现。我睁开眼,左瞧瞧,西看看,看着孤单的书桌和红色的转椅,看着在“滴滴答答”不停地走动的小秒针,看着天花板上的小丑吸顶灯,毫无睡意。
过了一会儿,听见有人开房门,我赶紧抬起头来,妈妈见状,俯下身子,凑在枕边,轻声地责备了一句:“很晚了,怎么还不睡呀?”我赶紧闭上眼睛,随后,感觉到妈妈的手摸了摸我的头,又重新帮我盖了盖被子,然后隔着被子在胸脯前拍着,很慢,很慢,很轻,很轻,轻到让你感觉不到。这感觉不禁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和妈妈一起睡,妈妈吟唱《摇篮曲》的温馨一幕。
“吱---”听见房门再次响起,我知道妈妈走了。我没有再睁开眼睛,因为只有这样似乎还能感受到刚刚妈妈那双手还在有节奏地拍抚着我,只是很慢,很轻,很温暖。
易中天国家读后感篇二
嘉靖十四年到万历十二年,年仅十几岁的懵懂少年嘉靖帝被迫成为皇帝,自此大明王朝内阁朝夕莫测,上演一出出独裁专断的荒唐戏码,估摸着时间跨度半个世纪。
《严嵩与张居正》一书正是以浅显易俗的白话描述着曲折离奇的历史故事。
在古代封建制度的王朝中,皇帝就是真命天子,那就自然有一批辅佐天子的内阁朝臣。即是朝臣,自然有忠臣、奸臣之分,还有一小撮表面中立者们。
事实上,作为一个王朝中最高权力者,嘉靖帝可谓是一个玩弄政权的高手。他即重用忠臣,也重用奸臣,使其相互制衡,朝廷也就达到坐收渔翁之利。可见,无数群臣挣得你死我活,归根结底还是天家江山得了最大益处。
虽说嘉靖帝少年做了皇帝,可他毕竟是过继来的,他自己也有亲生父母,这不刚坐上皇位就到处串掇要立自己父母为兴献帝后,还不顾群臣反对,打死了几十个大臣,收了奸臣张璁和桂萼为朝廷重臣。
自古以来,大家都信奉“天命不可违,来者犹可追。”
因此,严嵩被嘉靖提拔重用,不可谓不是天命。成熟起来的嘉靖帝就是一只狡猾的狐狸,正巧遇上经验丰富的老狐狸严嵩,两人臭味相投,一拍即合。
从此,这个靠着严苛的科举制度出头的历史大奸臣,就走上了奴颜婢膝媚上邀宠和弄权谋私的不归之路。恶人自有恶人磨,最终把自己搭进了权术的坟墓,成了王朝的殉葬品。
作为有着士大夫深厚底蕴的重臣张居正,他的命运相对严嵩要顺遂一些,也可以说是他把握住了命运赐予他的好时机,遇到了年少不经事的小皇帝,获取他的极度信任。于是,有着皇帝这个大靠山,张居正手握专权,直达王朝内阁的顶缝,做了大明唯一的太师。
虽说,张居正聪明的把握了这个绝好时机,完全有能力糊弄小皇帝,从而做一个隐形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独裁者。然而,从骨子里就接受权臣尊卑思想的他是一个一心为国家出力的做实事的人。用此时机,他施展浑身解数,大显身手,励精图治,只改革五年,朝廷的国库财富就增长了三倍之多。
张居正是个有能力有野心的人,但他的确是一个才华横溢做实事的人,他用这场改革挽救了大厦将倾的大明王朝,这也是之后腐朽没落的大明万历三十多年不问朝事,政权机构停驻,却没有灭亡的主要原因。
然而,不管你如何努力,如何为王权做贡献,但在天家的眼中,这些都是你的份内职责,不管你做得好还是做的不好,是奸臣还是忠臣,天家人都理所当然的把他们都当做卑微的奴仆对待,毫无真心可言。这也是他们没有善终的主要理由之一。
千百年传下来的封建思想就是普通人对皇权无底线的崇拜与信仰。
明朝的君臣关系不仅复杂,而且水火不相容,动辄就是激烈的交锋,结果往往是臣服于皇帝权威的脚下。朝臣们早已丧失了尊严和信念,很难脱离这个复杂交织的官场做一回真实的自己。
然而万事总有例外,俗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再横的人也怕不要命的。海瑞就是这样一个官场奇葩,他公正清廉,以身作则,官场多年一直努力以道德和良知清除积弊。这股清流却极大损害了多数奸臣的利益,由此一直遭受抵制和磨难。
而另一个奇葩张居正,底蕴和靠山都很强大,他把握了绝好时机,早一步先于他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因此他施展非凡的能力与才华,锐意革新,试图运用法令振作精神,结果却也艰难险阻、抗拒横生。
因为他们活的真实,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意义。而严嵩只是跳梁小丑,一闪即逝……《严嵩与张居正》一书,作者易中天多用轻松白话的语言风格,文章段落简洁明朗,通俗易懂,如此读者更能通过此书吸收到大明王朝的那些事儿。
易中天国家读后感篇三
说的俗一点,我是从某v的讲坛节目上看到易中天的讲座的。品三国确实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然而终究觉得有几分浅显。后来决心看看易先生的书,这次就先读完了《帝国的惆怅》。
这本书的可读性比较高,虽然是一些文章的集合,但是按照章节归类,还是有线索可寻的。初章以一个事例的分析讲了帝国比邦国的优在何处。中间七章讲了帝 国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这中间详述了历代行政机构的变迁,对于阅读古文的朋友是个好的普及材料,不可不看。最后二章讲了古代知识分子在帝国制度下的纠结, 引人深思。
一直以来,受教科书的影响,将古代历史按照某种史观对于西方的划分方式而强行划分成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这种,人为的割裂了历史爱好者把握其中人文因素 的线索和脉络。准确地说,将从秦到清这段叫为帝国,我是非常赞同的。读完了这本书,更印证了我的一个看法,帝国制度的顽疾直到今天,依然深深的影响了我们 的价值取向。国民意识的缺乏、官本位、等级制、独立监察的缺失……这些并未随着帝国形式上的终结而终结。不仅未有终结,反而更加沉淀成文化,以至于有人名 之曰“中国智慧”,这实在是叫人不在帝国,也照样惆怅。
正如书中所述,文人将自己在帝国体制内无法实现的梦想寄托到了“武侠”这种具有侠义精神的虚拟人物羣体上,以此来舒缓自己的惆怅。然而“千古文人侠客 梦”终究敌不过浩浩荡荡的世界潮流。在强调国民意识与完备体制的二十一世纪,有人依然要给我们灌输公元前一世纪的思想,这就不能不说是在梦游、梦噫了。必 须洗清帝国中思想中的腐朽残存,才能使所有人不再惆怅。在说这个问题的时候,作者引了于右任的诗,这里不妨再引一次,以结本文。
绝大经纶绝大才,罪功不在悔轮台。
百家罢后无奇士,永为神州种祸胎。
易中天国家读后感篇四
自秦变法改分封为郡县制,使得秦汉国力强盛,国家机器效率大增,晋武帝司马炎上台后分封诸王,后来造成了历时十五年的八王之乱,使得外族有机会入侵中原。
现实种种打破了秦汉以来铸就的儒家济世的精神追求,政治动荡看似给了士族们独揽九鼎的机会,但也造成了国破家亡,衣冠南渡,五胡乱华。政治黑暗压抑了人性,同时也导致魏晋人对心灵美、自然美的无限向往;这也为隋唐盛世的开放包容埋下了种子。
士族偏安,好清谈,讲风度!文人更是以虚无缥缈之境界为最!玄学大行其道,儒学空有其名,礼仪废弛;于此同时,飘然洒脱,真性情为时人所称赞;男子以白净漂亮为美,磕药酗酒甚多;更有此类人带兵,奇哉!怪哉!
漂亮又丑陋,清高又贪婪,潇洒又势利,高雅又庸俗,真实又虚伪,这就是那个时代!!听完感慨良多呀!!
易中天国家读后感篇五
惆怅是因为历史的厚重,欣慰是读到一本精彩的书。本书平实而略有华丽的词句带有一点惆怅。这“惆怅”的感觉,用一个时髦的词汇描述,或许可说历史有些“纠结”。本书映象深的几块内容:汉朝晁错为社稷久安主张削藩,然而“衣朝衣斩东市”,实质却推动了历史由“封建制”向“郡县制”(也称“帝国制”)的进步;宋朝王安石出于民富国强的初衷主持变法,变法失败,反而加速帝国的灭亡;梁山宋江,代晁盖为王,既不继续强盗也不造反,只能招安,与方腊拼个两败俱伤,朝廷显然是赢家;明朝徐阶以“冤假错案”的方式,判死严世蕃,实现“实质正义”,进而推倒明代第一奸臣严嵩及其党羽;由清代案例出“非典型腐败”这种说法,经过层层剥茧抽丝,竟有些“合理”。
回想最早接触易中天先生的作品,是在百家讲坛看“易中天品三国”,后来买了一本易中天的全集。关注这本书是因为加菲盐微博推荐的,全书很多地方的文字都颇见功力,让我忍不住反复品读,体味汉语言和历史中蕴含的无穷魅力。书中关于王安石与司马光在宋神宗推行新政的背景下的描述十分精彩。如下:
王安石与司马光是宋神宗时持不同政见的代表。王安石代表的“改革派”在神宗的支持下推行了“王安石变法”(也称熙宁变法);而司马光一边所谓的“保守派”主张渐进式改革或暂不改革。这两人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他们两个相对抗,那可真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王安石生活简朴,司马光不喜奢靡;王安石才高八斗,司马光学富五车;王安石忠心耿耿,司马光忧国忧民;王安石勇于任事,司马光敢于直言;王安石上过万言书,司马光也上过“三扎子”(一论君德,二论御臣,三论拣军)。王安石被攻击为“罔上欺下,文言饰非,误天下苍生” ,王安石同样攻击司马光是“外托劘上(直言谏诤)之名,内怀附下(收买人心)之实,所言尽害政之事,所与尽害政之人”。最终变法失败后,王安石等人被说成“熙丰小人”;而司马光等人在失势以后也被说成是“元祐奸党”。
然而事实王安石和司马光都既不是奸佞,也不是小人。王安石质朴、节俭、博学、多才,在当时士大夫中有极高威望,可能是历史上惟一不坐轿子不纳妾、死后无任何遗产的宰相; 司马光也有政治家的大度和正派人的品格。为推行新政,王安石打击、排斥反对派,但也仅是将其降职或外放,从不罗织罪名陷害对手,更从未企图将对手置于死地,反而摒弃私见,为长期政见不和并因攻击新政而罹祸的苏东坡主持公道;同样,司马光只反对王安石的政策,不否定王安石的为人,反倒说“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并称王安石“名高一时,学贯千载,智足以达其道,辩足以行其言;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
敌对双方的如此相处,不仅是道德高尚,而且是政治文明。这才真正形成了一个堪称“精神贵族”的士大夫阶层:人才辈出,并惺惺相惜,因敬畏学术而敬重对方。一旦知识分子丧失独立人格,不再是精神贵族,并由此产生道德的堕落,政治文明就会成为稀有之物。然而,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原因大致归为王安石变法不够稳健,更重要的是因为缺少相应的制度平台和文化环境。
所以,不要以为贪官污吏害怕改革。不,他们不害怕改革,也不害怕不改革,只害怕什么事情都没有,什么事情都不做,无为而治。如果无为而治,他们就没有理由也没有办法捞钱了。相反,只要朝廷有动作,他们就有办法,倒不在乎这动作是改革还是别的什么。比方说,朝廷要征兵,他们就收征兵费;要办学,他们就收办学费;要剿匪,他们就收剿匪费。反正只要上面一声令下,他们就趁机雁过拔毛!
可见,初衷良好的新法在实际操纵中大打折扣。另外,改革操之过急,急功近利,并不是“稳中求进”,也是新政失败的一个原因。
我想,凡是被冠之以“改革”的行动就都是代表着进步的吗?(所谓进步,简言之,就是让全社会或是大多数人过的更好)答案是否定的,历史是在进步与倒退中不断徘徊中缓慢前进的,当下是在进还是退呢?只有大师才能看得清楚,作为一个普通人是没有那么多已知条件来推理的。更喜欢改变是渐进式的,和缓的变化,并坚持认为“事缓则圆”。
另外,文字真是神奇的东西,书中有很多词汇的引用,让有一丝枯燥的历史妙趣横生起来,并且更加形象。例如:“动机至上主义者”,“国家体改委”,“奉旨贷款”,盘剥百姓的“规模效益”,“实质正义”,“非典型腐败”。一定要多多学习。
文章第五部分,关于腐败的论述,看着似成相识,果然有许多案例和说法援引我读过的另一本书:吴思的《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后者以更加多的笔墨的展现了“潜规则”的历史与文化。
文章有一观点:制度的不断完善,并非解决腐败问题的对策。因为,最终执行制度的是人,中国人抱怨的并不是社会的腐败,而是腐败造成利益的天平没有向自己倾斜,究其原因,是国人“官本位”的思想在作祟。十分赞同改变这种情况“根本的问题在于改造社会,改造国民性,这可是比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重要得多,也艰难得多的事情,正可谓任重而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有点遗憾之处,易中天先生论述“非典型腐败”,说这并非“不治之症”。但是对于如何“对症下药”,也许只有到了一定层次才能“淡化权力关系和权力意识”,才能从我做起“杜绝权力的赎买”。仓廪足然后知荣辱,贫穷不是一种美德,对普通人来说还是“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用实力说话,这是唯一出路。然而这仍然无法掩盖本书思想上的光芒以及给我的触动。
对自己而言,读完了展示作者思想与学识的精品之书,更提醒着自己辩证全面的看问题,看待本书的观点。好久没有写东西,忽然觉得写一点东西是那么困难,一个读后感还需要有大片的东西需要拼贴,还要多读多学多思,或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