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新中国面对面读后感篇一
古人说:“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治伦理的核心问题就是正确处理政治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只有建立在保障人民当家做主基础上的制度才是正义的制度,一切政治的正当性或合法性依据只有来自人民,人民的立场就是道德的立场。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一大显著优势。无论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还是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我国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获得了巨大的合法性资源。同时,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在现实中广大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体现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行政权力的运行上,我们也坚持了一切行政机关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强化了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要求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这些都是坚持人民立场的具体表现,具有合道德性,广得人心,深得人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植根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所积淀的深厚历史文化传统,吸收借鉴了人类制度文明有益成果,经过了长期实践检验。一是坚持党的领导的优势。70年来,正是因为始终在党的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国家统一有效组织各项事业、开展各项工作,才能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稳步前进。二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优势。我国国家制度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能够有效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力。三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优势。坚持依法治国,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为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四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优势。在党的领导下,各国家机关是一个统一整体,既合理分工,又密切协作,既充分发扬民主,又有效进行集中。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领导人民不断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保障,也为新时代推进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建设提供了重要经验。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继续沿着党和人民开辟的正确道路前进,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新中国面对面读后感篇二
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回望这段艰难的抗疫之路,我充满了自豪感:中国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遏制住了疫情蔓延的势头,用三个月的时间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取得重大战略成绩,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制度,她独特的优势为战胜疫情提供了坚实保障。在危急时刻,中国人民万众一心、齐心协力,不畏困难,一往无前,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时刻。
在这场战役中,党的领导起到关键性作用,同时人民的力量也起到决定性作用。这无不彰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显著优势与强大生命力。
不久前,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撰写的2020通俗理论读物《中国制度面对面》出版发行,它通过理论阐释、新闻视角、历史纵深、国际视野等角度多维化地剖析,深入浅出的解读了这一制度。观点权威准确,语言通俗易懂。这更有助于进一步坚定广大干部群众的制度自信,把人们的行动和力量凝聚到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回顾近代以后中国立制、创制的艰辛历程,中国人民苦苦追寻、不懈探索、努力奋斗,有过山穷水尽的迷茫,有过屡试屡败的苦楚,有过照搬照抄的教训,也有过成功探索的喜悦,在艰难中不断地摸索,才有了今天这套非常健全、完整的中国制度。
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疾病缠身、麻烦不断,欧美国家乱象频发,一些追随者纷纷陷入“民主陷阱”和“发展陷阱”。而与之不同的是,中国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上创造了世界奇迹,中国制度无论是在平时还是在危急时刻都展现出强大的优越性和有效性。许多国家开始纷纷探寻“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希望从中找到解决自身问题的良方。这就不得不承认中国制度的独特优势了。新中国面对面读后感篇三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不断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保障,也为新时代推进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建设提供了重要经验。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继续沿着党和人民开辟的正确道路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是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是人类制度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实践证明,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古老的东方大国建立起保证亿万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国家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为具有显著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的制度,保障我国创造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也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为人类探索建设更好社会制度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制度体系,具有显著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植根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所积淀的深厚历史文化传统,吸收借鉴了人类制度文明有益成果,经过了长期实践检验。衡量一个社会制度是否科学、是否先进,主要看是否符合国情、是否有效管用、是否得到人民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是一套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的制度体系,这是我们坚定“四个自信”的一个基本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需要坚持好、实施好,也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我们要在坚持好、巩固好已经建立起来并经过实践检验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前提下,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继续加强制度创新,加快建立健全国家治理急需的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制度。要强化制度执行力,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切实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要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的理论研究。
新中国面对面读后感篇四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比较也才能有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需要从历史经验和现实比较中获得深刻启迪。
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之后,如何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学说来解决执政后的一系列问题,走什么样的建设和发展道路,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国共产党人既不照搬英美模式,也不照搬苏联模式,而是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创新精神,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走出了一条全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与开拓,是以重新恢复和确立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为前提和起点的。而要坚持实事求是,首先必须解放思想。正是由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逻辑起点,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党对世界格局新变化作出了正确判断,得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科学结论;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方位作出了正确判断,得出了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结论。这样的判断和结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理论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就在于一切从实际出发,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正是在这一基点上,我们完全有理由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我们党成功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进行什么样的革命、怎样进行革命的问题,成功开辟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并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下,我们党成功解决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正是在这一基点上,我们完全有理由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色,其本质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突出体现在:其一,人民作为国家和社会主人的地位和权利的实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奠定了根本基础;其二,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调动与发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其三,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与实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和运行的根本价值取向;其四,人民得到实惠、人民高兴满意,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展完善的根本动力。正是由于具体而真实地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本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具有了旺盛的内在生命力和强大的持续发展力。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
新中国面对面读后感篇五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上下五千年的奔腾不息,带来的是历史的文明和历史的沉淀。通过中华民族的进程,从中可以看到其辉煌的一页,也能体会到沧桑的岁月,我们曾经创造了无与伦比的制度文明,成为其他国家学习与效仿的典范。然而1840年以后,西方列强屡次发动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是惨败和无奈,抗击列强,是民族的精神,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让黑暗中的中国人找到了出路,看到了光明。建立起了新中国,从此中国人民站到了历史的前沿。
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制度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一般性”同中国国情的“特殊性”相结合,立破并举,正本清源,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经过从理论到实践的反复探索,历经千辛万苦形成的,以新中国成立为节点,第一阶段是以社会主义为指向为依托的百年求索,第二阶段是社会主义立足中国国情,彰显中国特色的百年复兴。在延绵不绝的中华历史中,古人以其智慧创造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政治资源,为今天完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提供了主要借鉴。以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乌托邦》出版为标志,社会主义诞生,历经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演绎了一幕幕兴衰成败的历史话剧。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最正确的抉择。新中国发展的70多年来,中国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制度探索之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其发展和历史进程中,越来越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人民也从中获得越来越多的实惠,因此,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就在于清除了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之一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比如中国铁路的高速发展进程中,可以看出中国劳动人民智慧。近十年以来,全球各国都在发展高速铁路,而其中属中国最好最快。从2008年首次运行至2018年的十年间,中国高铁已有22000公里在运营,有18155.5公里在施工中,预计到2025年,中国将拥有3.8万公里的高速铁路网络,比第二名西班牙的4900公里多出四倍多,比第四名日本2765公里多出近八倍。2019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3.5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也远远地把其他国家甩在了后边。这些如实说明了中国高铁进入了一个跨越式的发展期,作为一个典型的大陆性国家,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经济联系和交通难度大,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运输方式将整个国家和国民经济联系起来,铁路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的交通工具,最显著的特点是运载量大,运行成本低,能耗少,既在大宗大流量的中长以上距离的客货运输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又在大流量高密度的城际中短途旅客运输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是最适合我国地理特征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最广运输方式。未来几年中国高铁建设将进入全面收获期,届时中国高铁将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产生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决胜全面小康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心。十八大以来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精准扶贫,不断丰富和拓展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取得了新的显著进展。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路线,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因此,到2020年底,拿出“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概向贫困发起总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分重要,且具有深远的意义。只有人民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才能更加坚定社会主义主人翁的信心,战胜一切困难去迎接新一轮的挑战。团结一心战疫情又是一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集中体现。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中国人民回家团圆的脚步,或许我们从没想过这场疫情会迅速蔓延到全国,未曾想到2003年发生的灾难会卷土再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疫情,中国人不计个人安危,迎难而上,全国各地支援武汉义不容辞,当听着一声声远离武汉的忠告时,却有一批批写好请战书的医生和护士逆流而上,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成就,但他们用平凡的双手救死扶伤,用自己的生命寻找更多人的生命线。八十多岁的终南山院士逆行而上,带领他的团队前往疫情最严重的武汉,他说了一句话“把病情最严重的病人送到我这里来”。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无数医护人员不顾自己的安危,放弃过年和家人团聚的机会,将一切置之度外,奔赴救治现场。在疫情期间发生过这样一则新闻:1月28日晚上,一名身穿黑色衣服30多岁的男子为重庆市沙坪坝公安分局派出所的民警送来了两百只口罩,男子说:“警察同志你们辛苦了,你们奋战在疫情一线留着比我们留着有用”。虽然这只是两百只口罩,但无不体现出中国人的道德中华魂的美丽。疫情期间,许多社会人士大力捐赠,中国人就是这样的无私,这样的美丽,这样的值得骄傲,中国人就是这样的团结,这样的关怀,这样的值得赞美。截止到8月31日,全球已累计确诊病例突破两千五百万,美国3亿多人口感染病例为6173236例,死亡则有187224之多;而人口居世界之最14亿的中国在全国人民的众志成城下确认病例为90383例,死亡4729人,排在了巴拿马之后,居于第34位。而与中国人口接近的印度,则排在了疫情确诊的第三位,累计病例为3619169人,死亡64617。几组数字充分体现了中国制度的优越性,也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力量!
健康是促进一个人精神方面和物质方面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而对国家来说健康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基础的条件之一,是民族繁荣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