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教案人教版篇一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和验算。
2、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验算。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解决问题。
一、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
教师出示问题:“华夏小学同学捐出576本故事书,送给6所希望小学,平均每所小学分到多少本?”
3、列出算式:576÷6
4、探讨估算方法
(1)、学生独立估算商是多少?
(2)、组内讨论估计的过程。
5、探究竖式计算方法。
(1)学生列出竖式。
(2)提出问题:被除数百位上的“5”比除数“6”小怎么办?
(3)交流反馈
(4)教师小结: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两位。
(5)学生独立计算后,引导学生理解商“9”要写在十位上的算理。
二、学习验算方法。
1、教师提出探索性问题。
要检验商是否正确该用什么方法验算?
2、学生独立思考
3、同伴交流
4、全班汇报,教师归纳小结:要检查除法算得对不对,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来验算。
5、尝试解决问题
问题(1)如果把这些书送给4所希望小学,平均每所小学分多少本?
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独立计算后集体讨论计算方法。
问题(2)王老师有100元,最多可以买几盒拼图,还剩多少元?
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你遇到了什么问题?
小组代表汇报,集体解决问题。
6、质疑: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三、巩固练习
1、出示教科书p62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计算方法,鼓励学生用比较分析法做。
(3)集体订正。
2、摘苹果游戏
(1)出示试题,贴上苹果。
846÷6 156÷4 364÷7
432÷6 389÷9 872÷4
(2)摘下商是两位数的算式上的苹果
(3)算一算,集体练习,指名部分学生板演。
四、应用
1、出示教科书p62第4题,按如下过程进行思考。
(1)说出题中的数学信息。
(2)找出题中的数学问题。
(3)找出问题解决的方法。
(4)独立完成
2、出示教科书p62页第五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教案人教版篇二
教学目标:
1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 、能结合具体情境正确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3 、用乘法验算除法,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的计算的算理,掌握算法。
教学难点:理解“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两位”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二、探究体验:
出示例题默读:你知道了什么?求什么?怎样列式?齐说算式,师板书。
1 、估算:引导先估计商是多少,并在小组内说估算过程,全班交流。
2 、笔算:独立尝试,发现问题不能解决在小组解决,汇报。生说师板演。指名口述计算过程。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两位”的方法,并引导学生理解商 9 要写在十位上的算理。
3 、验算:让学生用乘法验算,指名板演运算。
4 、练习:
( 2 )做课本 61 页讨论题:
独立计算,指名板书,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认识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三、巩固、应用
以闯关形式:
1 、基础关:判断商是几位数?
6 846 4 156 7 364 8 700
2 、第二关:计算超级棒:计算(自由选择)并验算。
62 页 3 题选两道
第三关:提高关 应用题
算完后,同桌交流、汇报。
四、全课小结:
你对这节课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反思 :本课设计时,我的思路是想从生活原型中引发问题,在探究思辨中感悟算理,在多层次练习拓展中巩固、提高。
在表面上看,好像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仔细琢磨,在教学过程中,缺少亮点,失误颇多。
有如下几点:
1 、“放”不开,在教学例题时,我让学生独立尝试,发现问题,小组合作解决,如果再同时让学生板演,让学生自己讲出算理,如果做错的话,也可以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这样既帮助学生实现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又让学生体验到过程的快乐。
2 、“导”得不够巧:在学生估算 576 ÷ 4 时,找一生说估算结果,也许他太紧张了,也许他精神不够集中,他没有回答出来,如果当时用亲切的话语说:“相信你一定能行。”他或许不会那样紧张,我只想得到答案,失去了一次对学生的鼓励的机会。
还有一名学生到黑板前板演,因为紧张没有说出算理,我顺水推舟地说了句,他心理明白,就是说不出来,然后就指其它学生说。其实,应该给她思考的时间,引导她说出计算过程。
3、课堂上调控能力有待提高,驾驭课堂能力有待提高,在这节课上,显得尤为稚嫩。
新课堂期待教学理念的根本变革,只有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潜能,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把发现的权力,实践探究的空间,感情体验的机会,尽量留给学生,才能真正赋予课堂以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需要我不断地努力。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教案人教版篇三
教学目标:
1、掌握整十数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经历整十数除三位数的笔算过程,进一步体验迁移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4、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激发学习兴趣,同时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整十数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算理,并正确掌握笔算的书写格式,能正确笔算。
难点:1.正确理解算理。
2.笔算除法中商的位置的确定。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生:对!也用除法计算,算式是140÷30
师:觉得自己能完成吗?
生:能!
(设计意图:紧承上一节课,本环节大大简化,给学生留有更多的自主探索巩固练习的时间,同时通过对话引导学生实现知识迁移,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学生自主尝试
找两个自主学习程度有差异的学生板演,其他在练习本上完成。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足的尝试时间,展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感受成功的快乐,教师给学困生以必要地辅导。)
2、结合板面,互动交流
师:请说一说你是怎样试商的?
生:30×4=120140
30×5=15140
所以应商4
师:商该和被除数的哪一位对齐?
生齐答:个位。
师反问:为什么?
生组内交流,互相补充,形成意见。教师巡视,参与讨论。若板面中出现错误,针对错误全班进行诊断和纠正,更有利于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竖式书写格式。
3、共同优化,形成结论
师生通过交流,不断优化,达成共识,形成交结论。
(1)、怎样试商?
(2)、怎样写商?
(3)、若有余数,要看准余数……
通过提问,强化新知。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互动交流,充分暴露学生真实的思维状况,在此基础上展开讨论,提升学生对笔算过程的认识,完善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从而突破了难点。)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课堂练习:
1.第83页,第2题
本题是判断纠错题,让生说一说找到的错处和纠正的结果、错因及怎样避免。
2、第82页,第1题。
找三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全班交流。
3、第82页,第2题。
题目上下两行,分成两组,同桌二人各做一组题目,完成后相互检查。
(设计意图:通过对这些题目进行对比、交流、反馈,让生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方法。)
4、第83页,第4题。
一生板演,其他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让生体会整十数除三位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外练习:
第83页,第1、5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同学们,以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你有哪些收获?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板书设计:
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整十数除三位数)
故事书有140本,每个班要分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140÷30=4(个)……20(本)
答:可以分给4个班。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教案人教版篇四
课的开始,我每节课前都与学生进行大量的对口决,并进行听算,吸引学生注意力非常的集中,大部分的学生把小手举得高高的,课堂气氛活跃,看来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达到了我训练的目的,学生能快速反应,并能听、算结合提高了口算的能力。另外在学习新课前先让学生笔算两道商是一位数的除法,以引起学生知识的迁移。
最后独立练习时,大部分学生都会做,并且学生因为是自己探索获取知识的,所以整节课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活跃。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教案人教版篇五
通过对本课教学的反思,我有这样几点思考:
第一:大胆、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这节课中,由于自己过于“一板一眼”地使用教材,致使学生有好的试商、调商的方法,而没有及时地让学生展示、总结。从这一节课的教学中,使我意识到,教材只是一个教学工具,应该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实际,灵活的使用教材,可以在某些内容上进行适当的增、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感觉本节课的容量较大,其实我们可以分课时进行,让学生充分的尝试,经过探究,总结出几种试商的方法。这样再经过练习巩固几种方法,掌握方法,在巩固中选择最优的方法。
第二:为学生的发展创造环境,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
针对出现的问题,我和我们组的老师进行研讨,分析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1、强化口算。
新课标提出要重视口算,由此可见,加强口算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要落实在平时的每节课中。“磨刀不误砍柴功”,口算是笔算的基础,每天花上3分钟进行几组口算练习是必要的,只要坚持,相信学生的口算能力就会明显提高。
2、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一方面,为学生计算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创设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另一方面,学生已经有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基础,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让学生亲身经历笔算除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加深对算理理解。
3、适当增加关于计算的训练量。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计算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