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篇一
今年寒假,我读了由日本作家黑刘彻子写的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
这本书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了巴学园。在校长小林先生的爱护下,一般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
本书告诉了我们:学习,不能只靠老师。要有主动性,自觉性。因为学习,不是给老师学的,也不是给父母学的,而是给自己学的。不能只靠老师和家长。而小豆豆的校长小林先生就是抓住了这一点。上课老师都不讲课,而是把当天要学的所有课程写到黑板上,让孩子从自己喜欢的课程学起。而且巴学园还会组织很多活动,在活动中让孩子学到课本中学不到的东西。
还有家长不能逼着孩子学,要让孩子学自己想学的东西。不能把孩子的喜好、理想扼杀在摇篮里。我就见过一个家长,把孩子天天关在家里,让孩子没完没了的写作业,有时候写不完还不让吃饭。这种情况在中国太多了。比如孩子喜欢画画,可家长非要孩子学钢琴。这就是把孩子的喜好扼杀在了摇篮里。
所以家长应该让孩子想学什么就学什么,不能强求。要培养孩子的自觉和主动。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篇二
“列车载着不安的人们,发出隆隆的声音,奔驰在黑夜之中。”
合上这本书,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那个调皮可爱的小豆豆,和蔼可亲的小林宗作老师。他们那么清晰,那么令人难忘。
这本书读起来并不费劲,但每一句细细品读,却都又别有一番情味在其中。
小豆豆是一个很有特点,很富有童趣的孩子,这些在书中不知不觉地体现出来。她好奇,见到能关合的桌盖,就开关个不停;她富有想象力,会和燕子说话;她天真,认为星星不发光是因为它们睡觉了;她好问,不懂的事情一定要问明白;她顽皮,见到有趣的东西,就立即跳上去!这样的孩子在现在,也许会被说是“没有规矩。”但幸运的事,小豆豆遇见了小林宗作老师。
《窗边的小豆豆》既是作者黑柳彻子对童年的回忆,也是她对最尊敬的老师小林宗作先生的追忆。二战结束前,美国的飞机投下的燃烧弹几乎将整个巴学园夷为平地,而在此时,小林宗作先生还在问自己的儿子巴:“下一次,我们办一个什么样的学校呢?”直至此时,小林宗作先生所想的,所念的,还是那群孩子,还是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
其实,这就是一个“关于成长·关于教育·关于爱”的温馨故事。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篇三
有一段时间,身边的很多人都在讲《窗边的小豆豆》,我一直都想找个机会去读一读,当我真的捧着这本书时,我深深地被书中充满童趣的语言吸引,被小林校长所感动。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这本书不仅带给全世界几千万读者无数的笑声和感动,而且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给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有很大的启示。
这本书体现出来的教育方式没有一点说教的模式,作者丝毫不采用理性话的语言,因为这样会失去童趣,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孩子的思想和那种单纯直白的语言,给予读者更为深刻的启迪和感触。虽然小豆豆才读一年级就被原来的学校退学,但小豆豆是幸运的,因为她有一位深爱她又了解她的妈妈,而且还遇到一位爱孩子、懂得孩子的小林校长。“巴学园”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学校。“巴学园”的教室:一个个废弃不用的电车车厢。“巴学园”的校长:第一次见小豆豆,校长就微微笑着听小豆豆不停地说了四个小时的话,没有一丝不耐烦,没有一丝厌倦。“巴学园”的午餐:每到午餐开始的时候,校长就会问:“大家都带了‘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来了吗?”“海的味道”、“山的味道”原来是校长不想让小朋友们偏食,所以蔬菜、肉类、鱼类,都得吃;“巴学园”的教育方法:自己从喜欢的课程开始学起。“巴学园”的运动会:能够自己策划稀奇古怪的项目让每个孩子都能发挥特长。“巴学园”的活动:上午,如果把课程都学完了,下午大家就集体出去散步学习地理和自然;夜晚还在大礼堂里支起帐篷“露营”,听校长讲旅行故事……“巴学园”里的一切新鲜动人的场景多么令人羡慕。
假如她是我的学生,我能否静静地听她乱七八糟地讲4个小时?是否能在她为了找到自己心爱的钱包而把厕所里的粪便都掏在操场上却只说了句“弄完后,再把它们放回去吧”就转身离去?——想想,如果是我,我能做到吗?如果在我还未读过这本书之前,我可能会大发雷霆,但现在,我会尽力叫自己冷静,蹲下身子,从孩子的角度去看看这是为什么,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我们现在的教育现状虽然还没有达到书中所描写的那种境界,可幸运的是我们正在改变着。长久以来,呆板、公式般的教学,正在向人性化、自然化的趋势发展。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像小林先生那样走进儿童的内心深处,不断地发现他们特有的品质,给他们充分的空间去探索、观察、创造,把大自然给孩子们当天然的“教室”,让孩子去观察与探索。而且还应像小林先生那样尊重儿童,用爱心与信任给我们身边的“小豆豆”们贴上永远撕不坏的好孩子的标签,使他们拥有光明的未来。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篇四
书,好比潺潺的流水,一年四季奔流不息,它流到了遥远的地方,等待着你的希望;书好比那汩汩的溪流,流过我的心,流过我的眼,流过我的心灵。
童年,是一条弯弯曲曲的河,在河的尽头,有无数五彩缤纷的贝壳。在你眼前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梦想。
在一个白雪皑皑的早晨,我推开窗子,啊!又是一个好天气,又是一个好日子。我情不自禁地翻开一本《窗边的小豆豆》,孜孜不倦的看,我仿佛又找到了属于自己想要的童年。在那一刻,我好像走进了《窗边的小豆豆》的画卷里,看到了真实的故事;有一位女孩,她叫小豆豆,她非常淘气,非常活泼,非常机灵,可又做了很多使人意想不到的事。她在学校里只生活了三个月就被退学。退学后她又和妈妈来到了一所特殊的学校——巴学园。在巴学园里,小豆豆终于找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乐园,过着幸福快乐的美好童年。
我非常喜欢童年里的小豆豆,因为她是一个活泼开朗、天真可爱、非常懂事的小女孩。说实话,我很羡慕小豆豆,因为她有一位善解人意的林老师时时帮助她,爱护她,关心她。在每个人的童年时代,都有自己想要的东西,都有自己美好的理想,都有自己美好的生活,小豆豆也不例外。在巴学园学习时,我深深地认识到小林老师对小豆豆无微不至的的关心、照顾,使小豆豆在巴学园里快乐的学习、快乐的成长。
其实对于每一个校长来说,孩子们在微风中的一张张笑脸是最纯真的,最迷人的,那是世界上最真挚,最纯洁的写照。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篇五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暑假,爸爸出差回来给我带回来了一本《窗边的小豆豆》,打开书本翻了几页,就被这本书吸引了,这本书记录了一个小学生的真实故事,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的东京。作者是黑柳彻子,和调皮可爱的小豆豆做了朋友,了解到了热爱孩子们的小林校长和小狗洛。
书中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在课堂上,小豆豆总是把桌子开来开去,吵得老师都没有办法上课。这还没完,等小豆豆安静下来,却又站在窗边和宣传艺人们打招呼。这让老师感到很头痛,就这样,小豆豆才刚上学两天就被退学了。于是她来到了一所新的学校,小林先生开办的巴学园。
巴学园里,有着电车做成的教室,每个人的座位不固定,课程怎么上,什么时间上,学什么科目,都可以由自己决定。当然,最有趣的是每天下午去九品佛散步,虽然说是去散步,却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到了很多地理和自然知识。
小林先生愿意花四个小时倾听小豆豆的心声,这份耐心拉近了小豆豆与老师之间的情感,让小豆豆从一个“坏孩子”变成“好学生”。
看完整本书以后,我也很想去巴学园上学,但只要你用心观察,其实巴学园就在我们身边。
我的学校也和巴学园一样,校园门口的花坛里,银杏树生机勃勃;花儿们也一个一个绽放了笑脸,老师们也细心教导着我们。
校园陪伴着我们学习,陪伴着我们玩耍,陪伴着我们的童年,让我们这些“花朵”生活在快乐之中。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篇六
本书可以说是学生的知音,这是多少孩子向往的学习生活呀。如果孩子能接受这样的教育我想他们对学习再也不会恐惧,学习是人生的一大享受和快乐。回想现在的孩子真是有太多的压抑了,寒窗苦读是一个千年不变的读书写照,学生的笑脸从多到少,从天真到负重,……正如书中的小林老师——巴学园的校长所说:“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有眼睛却发现不了美,有耳朵却不会欣赏音乐,有心灵却无法理解什么是真。为会感动,也不会充满激情……”
看完了这本书感慨挺多,小林老师常说:“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着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的,也有来处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品质’,并让它们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虽然我们不可能使小林老师那样如些彻底地去开发学生的天性,但是我们可以在力所能及地范围内去呵护学生的天性,尽可能让他们的童年变得多姿多彩一点。路遥曾说过:只能永远把艰辛的劳动看作是生命的必要;不管发生什么情况都应心平静气地继续耕种。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给每人一个发展的空间。尽管这是一份梦想,但我依然坚持。本书可以说是学生的知音,这是多少孩子向往的学习生活呀。如果孩子能接受这样的教育我想他们对学习再也不会恐惧,学习是人生的一大享受和快乐。回想现在的孩子真是有太多的压抑了,寒窗苦读是一个千年不变的读书写照,学生的笑脸从多到少,从天真到负重,……正如书中的小林老师——巴学园的校长所说:“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有眼睛却发现不了美,有耳朵却不会欣赏音乐,有心灵却无法理解什么是真。为会感动,也不会充满激情……”
看完了这本书感慨挺多,小林老师常说:“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着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的,也有来处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品质’,并让它们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虽然我们不可能使小林老师那样如些彻底地去开发学生的天性,但是我们可以在力所能及地范围内去呵护学生的天性,尽可能让他们的童年变得多姿多彩一点。路遥曾说过:只能永远把艰辛的劳动看作是生命的必要;不管发生什么情况都应心平静气地继续耕种。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给每人一个发展的空间。尽管这是一份梦想,但我依然坚持。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篇七
我读过许多的课外书,《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让我深受启发,明白了许多发人深省的.道理。
这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特别的学校——巴学园中举办的一次运动会。它不仅是为所有师生和家长准备的,还是为一个特殊的同学准备的。他叫高桥君,是一个残疾人,个子永远这么高,不会再长了。在巴学园里,同学们都没有歧视他,而是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他,并成为他的朋友。
运动会结束后,凯旋的孩子们都得意洋洋地展示着自己的战利品。令人惊奇的是,每个项目的冠军都被高桥君拿走了,大家都为他高兴,向他投去赞赏的目光。
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时,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奋勇向前,只有这样,掌声才会送给你。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篇八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在鄞州图书馆里看书。不经意间,一本薄薄的书呈现在我的眼前,书名不起眼、但给人的感觉很亲切:《窗边的小豆豆》。我把书从书架上取出,随意翻了翻,居然一下就被吸引住了,忍不住兴冲冲地把书借回家,一口气读完。
这本书是黑柳彻子的代表作之一,书中的小豆豆就是作者本人。小豆豆在传统教育理念里是个不折不扣的“坏孩子”,她会把课桌盖开开关关地弄上上百遍,在上课时叫来广告宣传员表演节目,在课堂上大声跟燕子说话。由于诸多“劣迹”,小豆豆被学校勒令退学,因为“有她在,整个班里都不得安宁”。不得已,妈妈只好给小豆豆找了一所新学校:巴学园。幸运的是,巴学园的校长就是日本著名教育家小林宗作先生。在小林先生的教育下,小豆豆从一个让学校忍无可忍的坏孩子,变成了一个有责任感、懂事、有爱心的孩子。更为关键的是,小林先生的教育在作者幼小的心灵里就种下了平等对待别人、自尊自爱、友善的种子,这对作者将来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小林先生,象“小豆豆”这样一个被勒令退学的顽童,长大后居然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成为日本著名作家、著名演员、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世界自然保护基金”日本理事、“岩崎画册美术馆”馆长。看了这本书,作为一个教师,我感到我们有太多太多的地方需要向小林先生学习。
生理上有缺陷,刚开始还很害羞,后来也能坦然面对、可以和同学们尽情地玩耍。看到这里,小林先生友善、和蔼的形象跃然于纸上。小林先生不愧为一名教育家,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该象小林先生一样,学会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老师们当然都喜欢听话、成绩好的学生,但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在对待成绩稍差、比较顽皮的“后进生”时,更要注意做到“一碗水端平”、不能“偏心。”小学教师虽然面对的都是几岁、十几岁的小孩子,但是我们应该象对待朋友一样、与他们坦诚相待,在教授给他们知识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平等待人、自尊自爱的精神。要让学生意识到:大家都是平等的,应当自尊自重、平等待人。学习好的同学固然值得学习,但学习差一些的同学只要自尊自爱,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也一定能拥有美好的未来。
故事给我了深刻的启示: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多给学生们正面的鼓励,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对待学生的缺点,应当和蔼、善意地给学生指出来,切忌冷嘲热讽或是大发雷霆。有时候,一句简单鼓励的话语远比一顿呵斥更为有效。就像书中提到这个小男孩,相信在他长大成人后,也绝不会忘记这次鼓掌、不会忘记这一份善意的鼓励吧。
作为一名出色的教育家,小林先生的教育方式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思学习。我们应该象小林先生一样懂得孩子、信任孩子,尊重孩子,努力发掘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把学生潜在的优良品质发扬光大,让学生成为自尊自爱自信、有责任感、有理想的人,让学校成为学生心中的“巴学园”。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篇九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在东京上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了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中“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从此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这本书不仅带给全世界几千万读者无数的.笑声与感动,而且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不管怎么样,小豆豆在童年时是享受到了儿时的快乐。他把上学时的感受都充分地表现在书中。
《窗边的小豆豆》中描述的巴学园,其上课方式与众不同,没有固定的课程表,每节课都是按孩子的爱好来上,在小林校长看来,这种“乱糟糟”的教育方式很管用。教师和校长要能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兴趣所在,独特的思维能力与学习方式,这样的老师就能实施更加有效的教育方法。在应试教育下成长的我们别提有多羡慕了!小林校长还说:“不要硬把孩子塞进老师计划的模式中,要让他们在自然的环境中无拘无束地成长,因为孩子的梦想比老师的计划更远大。”
高尚品德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教育学生!这本书带给我的除了感动外,更多的是思考!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篇十
小豆豆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学校的桌子和家里的不一样所以小豆豆觉的很稀奇,总是把桌子盖开开关关的。还有站在窗户边让马路上的宣传艺人为她演奏看到这里,我不禁莞尔,我身边似乎也有好多调皮的小豆豆”呀!
不过,小豆豆是幸运的,因为她有一个好妈妈,小豆豆闯了这么多的祸,妈妈也没有骂她,也没有打她,只是私底下给小豆豆找了一所适合她的学校。试想,如果小豆豆没有换学校或许会成为一名差生,那么她也不会成为日本最伟大的女性了。
小豆豆是幸运的,因为她遇到了一个好校长。第一次见面,校长先生一连听了小豆豆说了四个小时的话,一次也没有打哈欠,一点也没有露出不耐烦的样子,他也像小豆豆那样,向前探身体,专注地听着!所以小豆豆说:能永远和这个人在一起就好了。”不仅如此,校长只要有机会就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所以小豆豆做什么都想着这句话,做的都特别好。
小豆豆是幸运的,因为她来到了一个好学校。电车是教室,午饭吃的是山的味道作文,海的味道,可以在礼堂搭帐篷,可以在暑假参加温泉之行,所以小豆豆越来越喜欢巴学园,而小豆豆也在慢慢发生着改变。
同小豆豆相比,我也是一个幸运的人。我的幸运来自我的家庭。妈妈是音乐老师,所以从小教我弹钢琴、弹古筝,在妈妈的熏陶和教导下,现在我已经能弹不少曲子了。我的爸爸曾是一名军人,他告诉我做人要有责任,要有担当,他白天在公司里整日忙碌,但只要一回家就会把时间都留给我和妹妹。我还有一个可爱机灵的妹妹,整天在家里唱歌、跳舞,背唐诗,我生活带来许多的乐趣。
我的幸运还来自我生活的故乡。9月初的杭州,异常美丽,无论是西湖的湖光山色还是钱江新城鳞次栉比的高楼,都让我这个小杭州人感到惊讶,原来我的家乡如此美丽。随着g20的召开,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杭州、了解杭州甚至想来杭州看看,这让所有的杭州人都格外自豪。生活在天堂杭州是多么地幸福。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像小豆豆一样或者那样的不足,我们每个人也都能像小豆豆一样遇到许多幸运的事,幸福就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