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村级汛期安全应急预案篇一
为确保我部的安全度汛,明确责任,加强管理,特制定xxx年安全防汛工作目标责任书,防汛责任如下:
一、确保工程安全度汛
(5)认真执行汛期值班制度,加强日常巡查,明确安全责任人,听从值班人员安排及时消除防汛安全隐患。发现汛情及时向项目部领导汇报。
二、严格执行防洪度汛预案
严格执行防洪度汛领导小组的命令,学习防洪度汛预案,积极参加防洪演练,施工队服从项目部,统一指挥、统一部署、统一协调的原则。做到工区管理,分级负责,密切配合。切实有力保障辽西北工程在建安全。
三、强化安全备汛工作
认真、仔细排查各工区安全度汛,提早发现及时整改并跟踪落实到位,不留一处隐患和漏洞。严厉打击破坏或损坏防洪物资及设备的现象,确保安全迎洪度汛。
分管区域:
负责人:
联系电话:
年月日
负责人:联系电话:年月日
村级汛期安全应急预案篇二
塌陷区生态环境污染较为严重,会出现水位下降,水土流失、土壤平衡破坏等问题对塌陷区进行生态修复势在必行。本文首先探讨生态修复的责任主体,然后分析现行生态修复制度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生态修复制度研究
淮南,是一座典型的煤炭工业型城市,19建矿,由于常年大规模的煤炭开采,形成大规模的采煤塌陷区。据《淮南市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利用规划》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底,塌陷区面积达235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9.1%,涉及人口32.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3.2%;沉陷增加速度快,现正以每年近20平方公里的速度沉陷,后,预测最终沉陷面积将达682.8平方公里。塌陷区内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水位下降,水土流失,土壤平衡破坏,土地荒漠化,环境污染等形势日益严峻,所以对采煤塌陷区进行生态修复势在必行。
所谓的采煤塌陷区,是在地下煤炭被采出以后,开采区域周围岩体原有的应力平衡状态受到破坏,使岩体产生变形、位移和破坏;当开采的面积达到一定范围之后,岩层的移动和变形将发展到地表,引起地表的移动、变形和塌陷,在采空区上方形成一个比地下采空区大得多的沉陷区域。采煤塌陷区的形成会使生态破坏加剧,使得人地矛盾更加突出,影响人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责任主体
生态修复首先应明确责任主体,原则上以采矿企业为主,政府为辅,在《关于逐步建立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机制的指导意见》中,以提取保证金的方式明确规定矿产开发企业负有治理矿山环境的责任。《土地复垦条例》也规定,因矿产开采等人为原因造成的土地毁损,单位有义务对毁损土地进行修复;若是由于历史原因无法确定谁是复垦义务人的,由政府进行修复。
现行生态修复责任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1)相关立法散乱,应有机糅合
我国关于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的规定大多分散在各部门法律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中,而且由于各种利益关系的影响,各部门分别从有利于自己的方面推出相应法律法规,导致相关法律的制定不能从整体把握,未能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有些本应该配备的相关措施,实施细则未能实行,导致本来制定的法律文件操作性较差,容易导致实践中各部门、各地区之间执法标准不统一,极易引发冲突。
(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应有效落实
环评工作是否有效真实开展,直接关系到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的质量。虽然国家已经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而在实践环节,却存在很多因素影响这一制度的有效实施。行政机关的干涉往往影响环评机构的决策,政府有时为追求gdp增长而要求环评机构掩盖真实情况,作出伪评价;环评机构在实际操作环节不能采取有效手段,提出合理建议来达到生态修复的目的,往往只在前期作环评,而忽视后续验收结果,使得环评制度有名无实;现行环评制度未明确生态修复责任,对沉陷区民众补偿成本过低使得企业的生态修复行为不达标。
完善我国生态修复责任制度的意见
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责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有利于维护矿区经济利益,平衡各地区经济发展,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我国应立足于矿区生态修复的现状,结合国外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矿区生态修复责任制度。
(1)完善并落实法律保障制度
生态修复相关立法工作的建立,为矿区生态修复起到了指导作用,我国现行生态修复相关立法工作还不成熟,应进一步结合矿区实际加以完善。一方面,对现有采煤沉陷区相关环境保护立法加上入生态修复的内容,制定合理的生态修复标准,提高矿区生态修复质量。另一方面,要保证立法工作的落实,加强对矿区生态修复工作的监督,要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将生态修复工作具体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由相应部门管理,防止分工不明确引起的修复工作落实不到位,同时要建立一套系统的环境监管预报制度,提高信息的公开透明度。
(2)建立资金运作法律制度
充足的资金是生态修复工作运行的基础,完善的资金运作法律制度可以提高资金运用的效率,提高生态修复水平。生态修复基金、生态修复专项补偿金、生态修复专项赔偿金等的建立可以大范围的吸收社会及政府资金,为生态修复提供资金来源。生态修复基金的建立是为鼓励社会或个人参与矿区生态修复投资,例如帮助在矿区开采中失去住所的群众的安居资金,此项基金的管理委托专门部门,对资金统一划拨,还要加强对资金的监管,鼓励公众参与监督。
(3)设立专门的生态修复管理机构
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涉及面比较广,包括对土壤、大气、水体、物种等的修复,修复工作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再加上生态修复过程历时较长,要想保证生态修复的质量,客观上需要成立专管部门来负责相关工作的开展和监督管理。建议可以成立自上而下的生态修复管理机构,上级部门统筹指导和监督下级部门的修复工作,地方管理机构负责具体工作的落实,淮南市成立的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办公室专门负责沉陷区土地复垦、生态治理、环境修复工作,为其他地区生态修复提供了范例。
[2]intosaiwgea.auditinggovernmentresponsetoclimatechange:guidanceforsupremeauditinstitutions[s]..
[3]朱英.阜康市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
村级汛期安全应急预案篇三
为确保我镇水库的`安全运行,保证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现根据水库的汛前检查情况,经研究,确定我镇小(二)水库度汛运行计划下达给你们。
一、关塘水库
该水库属于小(二)型水库,所在地幌伞村委会石灰塘村,集雨面积0.63平方公里,涵洞高程94米、溢洪道高程100.07米、总库容15万立方米,坝顶高程110米,最大泄流量15.5立方米/秒,正常蓄水位96米,下游主要有6条村庄,总人口620多人,耕地320亩,公路长3公里,防限水位98米,20汛期防限水位控制在98米。
二、麻塘水库
该水库属于小(二)型水库,所在地民强村委会麻塘村,集雨面积1.5平方公里,涵洞高程127.15米、溢洪道高程136.72米、总库容32万立方米,坝顶高程113.5米,最大泄流量20立方米/秒,正常蓄水位127米,下游主要有6条村庄,总人口3250多人,耕地1500亩,公路长2公里,10年防限水位131.15米,2013年汛期防限水位控制在131.15米。
三、大风岩水库
该水库属于小(二)型水库,所在地民强村委会燕子岩村,集雨面积1.06平方公里,涵洞高程100米、溢洪道高程110.6米、总库容25万立方米,坝顶高程114.5米,最大泄流量20.1立方米/秒,正常蓄水位101米,下游主要有6条村庄,总人口4000多人,耕地1500亩,公路长3公里,10年防限水位103.5米,2013年汛期防限水位控制在103.5米。
四、芋荚塘水库
该水库属于小(二)型水库,所在地西安村委会明镜村,集雨面积0.88平方公里,涵洞高程92米、溢洪道高程98米、总库容13万立方米,坝顶高程108.2米,最大泄流量7.5立方米/秒,正常蓄水位93米,下游主要有1条村庄,总人口1150多人,耕地950亩,公路长2公里,10年防限水位96米,2013年汛期防限水位控制在97米。
为确保每宗水库工程安全度汛,各有关村委会要严格执行水库度汛运行计划,严禁超防限水位蓄水,要严格执行值班及汇报制度,密切注意雨情、水情。要落实各项防汛责任制、防汛物科和防洪抢险队伍,确保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村级汛期安全应急预案篇四
汛期将至,恶劣的气候环境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为了进一步做好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有效避免和扼制洪水险情、地质灾害的发生,确保我乡八座小(二)型水库和近百口当家塘的安全度汛,本着防微杜渐、防患未燃的原则,现根据休防指(xx)1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年度的安全度讯方案。
一、按照“安全第一、常抓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十六字方针,认真作好塘库的汛前检查,查出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处理,不留隐患;严格按要求填写小型水库安全责任状,制定好水库汛期控制运用计划和主要度汛措施,签定渭桥乡xx年防汛目标责任书。
二、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组织保障
防汛工作事关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事关民生,必须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乡召开了两级防汛工作会议进一步落实布置防汛工作,细化工作程序,明确责任,同时建立健全乡村两级防汛领导小组,成立以防汛小组成员为骨干的乡村两级抢险队伍,人数各为30人,并且积极做好防汛抢险物资储备,从而形成一整套从乡到村到组的组织保障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
三、加大宣传力度
村级汛期安全应急预案篇五
镇采煤塌陷区安全度汛工作方案有关村(社区):
汛期将至,为切实做好2013年全镇采煤塌陷区安全度汛工作,做到早准备、早部署、早落实,确保危房户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市、县政府的指示精神,结合本镇实际制定采煤塌陷区危房户群众安全度汛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采煤塌陷区安全度汛工作关系到整个矿区社会稳定发展的大局,是我镇度汛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责任重大。相关行政村(社区)务必高度重视,要建立健全分级负责责任体系、明确责任到人。要对塌陷区重点地方实行分片、分户包干,一旦出现汛情、险情,能够迅速组织群众转移和抢险救灾。特别要注意已经塌陷、尚未搬迁村庄的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从严、从细、从深、从实做好各项度汛准备工作。
二、强化措施,确保安全度汛
一是加强汛前的摸底排查。有关行政村(社区)和采煤企业对辖区内采煤塌陷区的危房户需进行全面排查,对危房户逐一登记,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同时制定详细的安全隐患排查处理方案,并抓紧在雨季前落实实施。
二是严格搬迁政策,清理其他人员。一方面对已经签过搬迁协议书的危房户,要首先清理出去来;另一方面对聚集到煤矿周边拾煤渣、捡废品等,租住在塌陷区营生的相关人员加以清理,有效地从源头上控制采煤塌陷区的危房户数量,确保了塌陷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是加快应急工程建设。相关行政村(社区)要加快采煤塌陷区村庄搬迁应急工程建设,制定有力措施,倒排工期,及时组织群众搬迁入住新居。
四是强化应急措施。相关行政村(社区)对辖区内塌陷区危房,要迅速组织撤离受威胁的居民,设置监视点,设立警示标示(特危房要拆除),张贴危房通知书;()针对汛期的暴风雨等恶劣天气,随时做好人员疏散迁移准备,制定明确防汛受灾后的撤离路线、安置地点及安置点群众生活等,确保危房户居民一户不漏的得到妥善安置,确保不出现伤亡事故;协调学校及机关办公用房,在汛期恶劣天气临时安置受灾居民,鼓励群众自行租房、投亲靠友或选择合适的场所搭建彩板房、帐篷等进行临时安置。
五是落实安置户生活保障。镇政府进行资金配套,统筹解决塌陷区安置群众安置问题。对塌陷区安置五保、特困人员,相关行政村(社区)要造册上报,由镇政府统一解决米、面、药品、食品、草席、被褥、床等救灾物资,保障汛期困难群众生活所需。
三、严明纪律,落实度汛责任
各村社区要严明汛期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纪律,细化任务,落实责任,建立和完善采煤塌陷区危房户群众转移、安置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对工作推诿拖拉、履行职责不到位,导致采煤塌陷区群众不能及时搬迁,发生伤亡事故,要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责任人相应的责任。要实行领导带班、值班制,保证24小时信息畅通。
附:谢桥镇采煤塌陷区安置人员转移安置表
谢桥镇人民政府
2013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