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我们对自己、他人、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和感悟。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于所经历的事件、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和反思。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护理十八项制度心得体会总结篇一
今年6月我们医院启动了三甲创建。围绕三级医院评审要求,更好地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根据护理部护理优质服务标准,通过规范管理、培训、服务评价及奖惩制度,规范了护理人员的服务行为,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在管理方面护士长针对科内低年资护士专业知识不全面、沟通技巧有欠缺这一现象,科室除了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册、设立健康教育宣传栏及健康教育小处方以外,另外要求责任组长每月召集患者们进行一次健康教育讲座,时间选择在每月10号,对患者进行更全面、更深入的健康宣教,同时也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组员在一旁倾听并做好记录。通过这样的互动交流,患者、组员、组长都收益颇丰。
在我科生活不能够自理的病人相对较多、基础护理量大的情况下,我们该怎么提高我们的护理满意度呢?在与科室护士们交流的时候,大家总是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毫无保留地拿出来共享,到底患者最需要的是什么,我们又能够为他们做些什么。肿瘤科护士们的确很努力,也很用心,她们将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渗透到了工作中的每一个小细节。为了把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做得更好,大家积极主动出谋献策、互相之间取长补短,不断丰富服务内涵,全面提供满意服务。
每个人也为其自己对优质服务的理解而作出了自己特色的优质举措。而我觉得加强沟通是共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沟通是架起医患关系的桥梁,作为医护人员应主动营造医患双方相互尊重、相互沟通、彼此配合和共担风险的医疗氛围。
首先,要建立医患信任关系。尽管医患关系不和谐的.成因有多种,但医患之间缺乏真诚的信任仍是主因。目前,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满足患者对多元化医疗服务的需求,使患者信任度降低。建立医患信任的主导是医护人员,只要我们切实转变服务意识,做到认真诊疗、合理用药,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才能在工作中偶有失误的情况下,也能得到患者的理解。
其次,医务人员须与患者真诚沟通,因医务人员不愿与患者沟通,或者不会沟通、沟通不到位而引起的医患矛盾占绝大多数。所以,改善医患紧张关系,应从规范我们的行为入手,强化医务人员的沟通意识,掌握沟通技巧,真诚与患者沟通。医患沟通并不复杂,只要在患者就诊、住院、检查、出院或存有异议时,多说一些安慰、解释、鼓励的话,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开展优质服务活动中,我们获得了病人的好评,但仍需继续努力,进一步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病人期望得到的优质护理服务包括:良好的服务态度、仪表仪容;优美的病房环境;快速准确地执行医嘱;娴熟的技术操作;细心的生活服务、心理服务。
护理十八项制度心得体会总结篇二
时光飞逝,在骨科实习的时间过去了,在这些日子里我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而且不仅仅是在医学方面上的,还有做人和办事能力方面。
记得刚到医院的时候,我们都是怀着好奇与忐忑的心情去科里报道,刚进科里的时候也不知道做什么,怕反而帮了倒忙,但随着老师耐心的教导我慢慢熟悉的在医院的一些工作。算起来我在医院上过的手术差不多能有一百多例了,小到内踝骨折,锁骨骨折,还有掌骨骨折;大到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颈椎手术,腰椎手术。其实说大小只是相对来说,在医生的眼中所有的手术都应该是大手术,应该相等对待。说到手术记得我的第一台手术时在和老师出急诊夜班的时候来的一个胫骨远端开放骨折合并胫距关节脱位的患者,当把他腿上包扎的纱布打开的时候,看见了骨折端刺破了皮肤穿了出来。那是我第一次看见活生生的骨头,跟在解剖实验室看见的骨头一点都不一样,但没感到那么的恐怖。给患者做了些处理和抽血化验之后就进手术室了。手术从零点一直做到两点多。感觉从手术室出来后腿都软乎了。第一次上手术的感觉就是累啊,而且还是半夜该睡觉的时候上的,当时我就感觉,做个医生不容易啊,不仅要随时做好上手术的准备,而且还要有足够的精神意志力。
在实习的四个月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脊柱的手术,我参加过的脊柱手术有颈椎滑脱,颈间盘突出,腰椎压缩骨折、爆裂骨折,腰椎间盘突出。对脊柱手术的主刀者来说都需要是胆大心细的人,因为只要稍有偏差就会对患者的神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但是如果手术成功的话,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以腰椎爆裂骨折为例,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择期手术,脊柱手术的大体过程为: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后,用电刀剥离竖脊肌显露椎板和椎体,在c型臂透视机的辅助下用定位针定位椎弓根,然后在定位针处拧入椎弓根钉,之后用棘突剪刀剪掉病椎的棘突再用咬骨钳、枪钳子除去椎管占位的骨块以解放脊神经,显露脊神经后检查硬膜囊是否有破裂,如果有破裂用结扎线缝合。最后连接椎弓根钉尾棒和横连,清点纱布器械后将肌肉组织覆盖于椎弓根钉,连接负压引流装置,固定,逐层缝合,关闭切口,以无菌敷料覆盖伤口,手术结束。术中要彻底止血,注意保护神经,缝合时要注意不要将引流管缝合。术后第一天更换敷料,第二天如果引流出血性液体小于50毫升,予以将引流拔出,之后隔日换药,术后14天拆线。拆线后即可出院。这就是一个腰椎爆裂骨折患者从入院后到出院的过程,患者最少需要住院十六七天,也就是半个月的时间,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主治大夫是患者心理最大的精神支柱,所以,我们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要把患者当做亲人一样对待。
在骨科实习的时间已经结束,在实习期间,我遵纪守法,遵守医院及医院各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工及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对待病人和蔼可亲,态度良好,努力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应用于实践。在此过程中我不断总结学习方法和临床经验,尽力提高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独立工作的能力,不断培养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前在学校所学都是理论上的,现在接触临床才发现实际工作所见并非想象那么简单,并非如书上说写那么典型,好多时候都是要靠自己平时在工作中的经验积累,所以只有扎实投入实习,好好体会才能慢慢积累经验。配得上洁白的白大衣!
护理心得体会
护理十八项制度心得体会总结篇三
近年来,我国护理行业的发展迅速,各种制度也得以建立和完善。作为一名护士,我有幸亲身参与和体验了这些制度。在实践中,我学到了很多,也有很多心得体会。本文将以五个方面展开,探讨护理各种制度带给我们的启示和感悟。
第一段:制度的重要性
制度是组织运转的基石,也是推动改革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护理工作中,各种制度起到了规范和约束的作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例如,在医院中颁布的“三查制度”,明确了护士应当在给患者使用药物、输液和注射前进行三次核对,避免患者受到伤害。这种制度的贯彻执行,使得医疗事故的发生减少,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感。
第二段:建立患者权益保护制度
患者是医疗服务的受益者,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是护理工作的首要任务。我国自2008年起,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患者权益的法律和制度,在推动医疗卫生改革的同时,也推动了医护关系的和谐与稳定。作为一名护士,我们要时刻铭记这个使命,把患者的权益放在第一位,无论是病人隐私的保护,还是患者合法权益的维护,都要时刻紧守。
第三段:推广病房护理规范制度
病房是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也是护理人员与患者直接接触的地方。因此,推广病房护理规范制度尤为重要。这种制度明确护理人员在病房中的职责和行为准则,从而提高了工作的规范性和专业性。例如,在清洁和消毒上,根据规范,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清洁病房环境、患者用品和器械,并做好相应记录。这种规范非常重要,可以减少感染的传播,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第四段:完善护理培训制度
护理工作的专业性和技能要求较高,因此,完善护理培训制度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我国护理培训制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培训资源分布不均衡、培训方式和内容有待改进等。在实际工作中,我发现通过参与各种培训班和学习活动,我不仅提高了自身的护理水平,还学到了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得我的工作更加出色。
第五段:保障护理工作者权益的制度
护理工作是一项高风险、高强度的工作,护理人员的权益保障是制度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环。目前,我国各地的护理工作者权益保障制度还有待完善,如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培训、提高护理工资待遇等方面。这也是推动全民医疗保障的重要举措之一。只有真正保障护理工作者的权益,才能促进护理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总结:护理各种制度对于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保护患者权益以及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我们也要意识到制度本身并非完美无缺,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作为护士,我们应当加强对各种制度的学习和理解,把握其精神内核,将其真正转化为行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护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我们作为护士的初心使命。
护理十八项制度心得体会总结篇四
作为一名护士,我在多年的职业生涯中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护理制度。这些制度旨在规范和优化我们的工作流程,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与福祉。在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些制度对于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意识到制度的有效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下面我将分享我在实践中获得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我认为,护理制度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到实际工作环境和条件。制度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和满足实际需求而设立的。例如,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更加高效的设备和工具不断涌现。护理制度应该及时更新,调整和适应这些新的工具和技术,以便更好地利用这些新的资源提供护理服务。而不应该局限于过去的经验和做法。
其次,护理制度应该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护理是一门科学,制度的制定也应该以科学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制度应该通过严谨的科学研究和经验证据的支持,确保其可靠性和有效性。护理工作具有高风险和高压力的特点,任何失误或疏忽都可能会对患者的安全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护理制度的设计和执行都应经过严格的审查和评估,以确保其符合科学标准和护理伦理。
第三,护理制度的执行需要全员参与和共同努力。制度的效力不仅仅依赖于其本身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还需要所有护士和相关人员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没有全员的认可和有效的执行,制度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护理制度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同样重要。通过开展培训课程、制度宣讲会等方式,提高护士对制度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在工作中形成制度执行的共识和合力。
第四,制度的持续改进和更新是必要的。护理工作的实践环境和患者需求都在不断变化,因此护理制度也需要不断跟进和更新。制度的更新应该基于实践的需要和反馈,经过科学评估和改进。同时,应积极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不断提高制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只有不断改进和更新制度,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护理工作要求和挑战,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最后,我希望护理制度能够更加贴近患者需求,并能够更好地促进患者和家属的参与和满意度。护理是一种关怀和照顾,我们的目标是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护理服务,使他们感受到我们的温暖和关心。因此,护理制度应该注重患者的需求和体验,建立起有效的信息沟通和反馈机制,让患者参与到护理决策和过程中来,提高他们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信任感。
总而言之,护理制度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通过全员参与和共同努力,及时改进和更新制度,以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同时,我们应注重患者的需求和体验,构建起患者参与和满意的护理制度,让护理工作更贴近患者,更贴近生活。
护理十八项制度心得体会总结篇五
近日,中国护理界召开了一次盛大的会议——护理十八大。这次会议旨在总结过去五年来的工作成绩,部署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作为一名护士,我积极参与了此次会议,深受启发。下面,我将结合个人经历和所学所感,分享一下我对护理十八大的心得体会,希望与大家共勉。
首先,护理十八大让我认识到护理的重要性。会议上强调了护士在病患康复中的关键作用,引起了我对自己职业的自豪感。作为一名护士,我们常常处于患者的身边,是他们最亲近的人。我们负责给予他们温暖、关怀和专业的护理。在病床前,我们是不可缺少的支持者和帮助者。我们的每一个举手之劳都可能成就一个生命,治愈一颗伤痛的心。护理十八大让我深刻认识到,我们的努力和付出是无价的、高贵的,我们值得被尊重和重视。
其次,护理十八大教会了我管理护理资源的重要性。很多时间我们护士从事的工作繁杂,合理管理资源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护理十八大提出了客观优化分配资源的原则,这要求我们护士要善于利用现有的经验和技能,科学地分配各项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要学会合理安排护理工作的优先顺序,关注重点病人,做到护理工作的有序进行。护理十八大让我认识到,只有合理管理护理资源,我们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最佳的医疗服务。
第三,护理十八大教会了我注重护理质量的重要性。会议要求我们护士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技能,不断追求卓越的护理服务。护士要重视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注重护理质量的提升。同时,在工作中要注重细节,关注每一个细微变化。只有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我们才能保证病人的安全和康复。护理十八大让我明确,护理质量是护士职业的生命线,只有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我们才能赢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和尊重。
第四,护理十八大教会了我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护理工作是一个团队合作的工作,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协作。在会议中,我们不仅学习了如何更好地和病人家属沟通合作,还强调了护士团队间的协作。无论是在术后的护理,还是在重大疑难病例的处理中,只有团结一心,相互协作,我们才能发挥最大的优势,解决问题。护理十八大让我认识到,团结合作是团队进步和发展的基石,只有在团队中发挥个人的优势,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最后,护理十八大让我明确了护士的使命。护理是一项神圣而崇高的职业,我们的使命是关心人的生命、健康和幸福。护理十八大号召我们护士要积极参与科研、科普等工作,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服务。在会议上,我看到了很多优秀的护士作品和项目,他们用自己的举案齐眉洪福齐天的努力为护理事业做出贡献,他们是我们的楷模和榜样。护理十八大让我明确了自己的方向,要用实际行动践行护理使命,为患者的生命和幸福负责。
通过护理十八大的学习和交流,我深刻地意识到了作为护士的责任和使命。我将积极投身于护理工作中,用真心真意与患者相处,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我相信,只要每一名护士都能认真践行护理十八大提出的内容和要求,我们的护理事业一定会更加蓬勃发展,为人民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