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日活动教案篇一
1、知道感冒会影响身体健康和正常的学习生活,体验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必须预防感冒。
2、初步掌握预防感冒的方法,有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让孩子知道感冒了,不怕打针吃药,做个勇敢的孩子。
4、初步了解感冒的小常识。
1、课件ppt
2、让孩子回家和爸爸妈妈回忆以前感冒时候去医院打针、吃药的情景。
1、幼儿欣赏童话故事《感冒的快乐小兔》
1)孩子们,你们知道这童话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吗?小兔生什么病了?出现了什么症状啊?
2)小猫、小猪去看他的时候,小白兔为什么不见他们。
3)朋友们用什么方法关心小兔的。
2、通过谈话,归纳感冒的主要症状。
1)孩子们你感冒过吗?你感冒出现了哪些症状?有什么感觉?
2)感冒了你们会打喷嚏、流鼻涕、鼻子不通,喉咙干痛、头痛等,身体非常不舒服。
3、师生共同讨论感冒的原因。
1)人为什么会感冒?
2)感冒了怎么办?(引导幼儿谈一谈感冒时,爸爸妈妈是怎么照顾自己的。)
3)师生小结:当我们受凉或是身体的抵抗力下降时,就会流鼻涕、咳嗽等,感冒时要及时看医生,按时吃药,多喝开水,注意休息等。
4、幼儿简单了解预防感冒的知识。
1)感冒时身体舒服吗?我们怎么预感冒呢?
2)幼儿相互交流经验。
3)幼儿讲述预防感冒的方法和措施。
4)师生共同小结:经常锻炼身体可以预防感冒,在天气变冷或变热时要及时增减衣服,不要和生病人接触,常开窗通风流行感冒期间不要去人多拥挤的地方,平时勤洗手,多吃水果蔬菜,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
孩子们为了远离感冒,我们一起到户外游戏,增强抵抗力吧。
每次季节变化时候感冒的幼儿就比较多。所以选择这一活动,一方面可以帮助孩子回忆感冒时的痛苦症状,在回忆中,孩子们能够感受到感冒了会很不舒服。另一方面可以让幼儿了解有效预防感冒的方法,如开窗通风、多锻炼身体等等,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幼儿园日活动教案篇二
1、如果能提供薄薄的油泥,将摆出的木偶娃娃镶嵌在油泥上展示,效果更好。
2、将摆出的木偶娃娃的动态记录在纸上,对部分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可让幼儿直接在纸上拼,然后沿圆片和火柴棒的轮廓描画记录。
1、塑料圆片、火柴棒、白纸、黑色水彩笔若干。
2、自制的磁性教具:大圆片一个,大火柴棒(可用卡纸做)8张。
3、曾在区域活动中玩过关节可以活动,能摆出多种造型的木偶娃娃。
1、观察木偶娃娃的动态。
——教师操纵木偶娃娃,引起幼儿的观察兴趣。
——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示自己曾经在区域活动中给木偶娃娃摆过的`造型。
2、记录木偶娃娃的动态。
——请几个幼儿模仿木偶娃娃摆出造型,教师根据姿势用磁性教具,即用圆片表示娃娃的头,用火柴棒表示娃娃的身体、手臂、腿的不同姿势。
——引导幼儿用圆片、火柴棒自由拼摆,表示人的不同姿势和身体动作。启发幼儿将拼出的木偶娃娃的动态记录在纸上。
3、欣赏木偶娃娃的动态。
——集中展示幼儿的记录纸。
——请幼儿互相欣赏木偶娃娃的多种动态。将幼儿拼出的不同动作编在儿歌里,供幼儿欣赏。
1、能用火柴棒拼摆、表现木偶娃娃的身体动作。
2、能用语言表达木偶娃娃的各种活动姿态。
幼儿园日活动教案篇三
陶行知提倡生活教育,而豆腐浆是孩子生活中经常见到的食物。在我班,我也发现有个别孩子不喜欢吃豆腐浆。而《幼儿园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老师要多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班语言活动,希望通过学习小陶诗“豆腐浆”,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孩子在活动中了解豆浆的营养价值,并喜欢上喝豆浆,以此作为契机,激发孩子对陶行知,对幼儿园的感激,热爱之情。
1、能理解并学习小陶诗,了解豆浆的营养价值。
2、感受陶爷爷、老师等人的智慧和辛勤劳动,产生感恩之情。
1、经验准备:学过“小孩不小歌”等小陶诗。
2、物质准备:豆浆每人一杯。
一、谈话:我爱陶爷爷:
1、提问:我们的幼儿园叫什么名字?
2、介绍陶爷爷:有一个爷爷,叫陶行知,他是一个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在以前,很多人都很穷,他们的小孩子没有钱上学校读书,是陶爷爷号召大家办贫民幼儿园,让这些穷人可以上学。我们的幼儿园就是根据陶爷爷的思想创办的。
3、陶爷爷很聪明,写了很多儿歌和诗歌,像我们学过的“小孩不小歌”“上学歌”都是陶爷爷创作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学陶爷爷的另外一首小陶诗“豆腐浆”
二、学习小陶诗“豆腐浆”:
1、老师朗诵一遍,幼儿倾听:
提问:“诗歌里说豆腐浆是什么颜色的?”学习词语“乳白”。
诗歌里说“喝了豆腐浆后会怎样?”
老师小结:着重对豆浆营养价值的介绍。
2、幼儿集体跟念2-3遍。
3、分男女生朗诵。
4、个别吟诵,学习。
三、为小陶诗创编动作:
1、提问:你可以为这首好听的小陶诗编几个动作吗?
2、老师根据孩子创编的动作进行梳理,确定几个动作进行学习。
3、边念小陶诗,边表演。
四、品尝豆浆:
原来小小的豆浆有这么大的营养价值,那让我们一起来品尝一下吧。将事先准备好的豆浆分给小朋友品尝,交流品尝后的'感受。
五、感恩教育:我爱幼儿园,我爱老师,请您喝豆浆
2、送豆浆,结束活动。
在感恩的心中幼儿将豆浆送给老师等需要感谢的人,结束活动。
幼儿园日活动教案篇四
幼儿正处于人生求知欲望最强的启蒙阶段,朗朗上口的幼儿诗歌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诗歌作品可以为幼儿展示充满想象、幻想和灵感的空间。倘若能让幼儿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发展创造性思维,进行创造性游戏,对于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大有益处。所以我选择了意境优美、符合孩子经验特点的诗歌《小小的船》为主题,启发幼儿在富于创新、模仿的系列相关活动过程中,去认知、去思考、去联想,层层激起学习诗歌、表现月亮的欲望。
1.通过动动手,做个简单易行的小实验,激发幼儿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
2.利用配乐、打节奏的方式朗诵诗歌,让幼儿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的美,激发幼儿对诗歌学习的兴趣。
3.在做做玩玩中发展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运用多种方式表现月亮世界的能力。
1.教师绘制各种月亮的形态模型(泡沫板),如新月、眉月、凸月、满月等;
2.演示月圆月缺实验用到的手电筒、镜子、黑色衣服一套;
3.一段优美的音乐;
4.提供活动区域及相应的活动材料。
美工区:绘画纸、彩笔、彩泥、剪刀、彩纸。
操作区:演示月圆月缺实验用到的手电筒、镜子、黑色衣服一套;纸、笔;月亮拼图。
音乐表演区:录音机、钢琴、月亮头饰(形态各异)。游戏区:(场地即可)。
语言区:白纸、彩笔。
(一)引导幼儿观察、讨论与诗歌相关的事物—月亮,为诗歌的学习做导入
1.议一议,月亮有哪些不同的变化?
(出示月亮模型)
师:这是老师根据小朋友画的各种月亮形态制成的模型。现在请大家说说它们象什么?
幼:象小船;象香蕉;象月饼;象蛋糕;象盘子……(幼儿说的很多,这些是典型的例子,下同)
(教师指导:当幼儿说月亮象盘子时,师引导说:“象什么形状的盘子?”幼儿立刻回答:“圆圆的盘子。”)
师:那你们知道月亮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变化?
幼:它会变魔术;吃多了会变大,不吃饭会变小……(虽然大家踊跃地回答、猜测,但只有一名幼儿知道:太阳照到了月亮的一小半儿,月亮是弯弯的;太阳照到了月亮的一半;月亮是半圆;太阳照到了整个月亮,月亮是圆圆的)
师:小朋友说了这么多的原因,究竟月亮为什么可以有这么多的变化呢?现在就让我们动动手,做个小实验,就知道了。
2.动一动,做演示月圆月缺的小实验。
(出示演示月圆月缺实验用到的手电筒、镜子、黑色衣服)
实验步骤:
(1).打开手电筒,放在桌子上,关掉其他的灯;
(2).让一名幼儿穿上黑色的衣服,站在距手电筒约30厘米的地方;
(幼儿的反映:深深被实验所吸引,都想亲自来做这个实验。教师自我评价及反思:提前让幼儿观察、记录月亮的不同形态,可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幼儿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才能更投入地参与活动;通过动动手、做个简单易行的小实验,使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获得知识,这样获得的答案不仅印象深、记得牢,而且能充分调动幼儿的探索精神。充分体现《新纲要》中“学习科学的过程应该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
3.说一说,自己喜欢的一种月亮形态。
师:月亮有这么多的变化,那你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
幼:我喜欢弯弯的月亮,象小船,可以坐在上面玩;我喜欢圆圆的月亮,象月饼,可以吃;我喜欢半圆的,象蛋糕……(大家哈哈大笑,课堂气氛活跃)
师:刚才有的小朋友说想到月亮船上玩,那大家想不想坐着弯弯的月亮船到天上去玩呢?
幼:想。(情绪很高涨)
师:那我们坐在上面会看到什么呢?
幼:地球、太阳、星星、天空、我的家、幼儿园……
师:小朋友说的真好。老师也想送给小朋友一首有关月亮船的诗歌,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二)诗歌欣赏与朗诵
1.听一听,师朗诵诗歌《小小的船》。
(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
(教师指导:教师用清晰、富有感情的声音来随着轻柔的音乐朗诵诗歌,请幼儿闭上眼睛静静欣赏,体会韵律的美。幼儿的反映:能迅速从上一环节的兴奋中安静下来,有的幼儿甚至随着我的朗诵轻轻摆动;教师自我评价及反思:用优美的音乐衬托朗诵是为了让幼儿从上一环节的兴奋中安静下来,静静体会诗歌韵律的美。)
2.学一学,边打节奏边朗诵。
(教师指导:师在诗歌下面加上节奏型,教幼儿边打节奏边朗诵诗歌;幼儿的反映:觉得很有趣,有的幼儿说“象唱歌一样”;教师自我评价及反思:单纯来学习诗歌非常枯燥,于是我就想到了孩子们喜欢的打节奏,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效果出奇的好。既可以让幼儿感受诗歌节奏的美,又使幼儿很快掌握诗歌,只学习两遍就可以了。)
3.试一试,幼儿来创编诗歌。
师:小朋友能不能用诗歌的方式来表现其他形式的月亮呢?
幼:圆圆的月亮,大大的月饼;我吃着圆圆的月饼,想着远方的爷爷和奶奶;弯弯的月亮,象滑梯……(为圆圆的月亮编的诗句较多)
(教师自我评价及反思:在学习诗歌后,不少幼儿想到:可不可以用诗歌表现半圆的、圆圆的等其它月亮形态呢?于是,我顺势增加了“幼儿来创编诗歌”的环节,但考虑到时间和幼儿兴趣,我要求幼儿编一两句即可,既可以掌握好时间,又可以降低难度,不用整首编,保证了幼儿的创编兴趣。)
(三)用各种方式表现月亮世界
提供活动区域:美工区、操作区、音乐表演区、游戏区、语言区和相应的活动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区域,用各种方式来表现月亮世界。
小小的船
x xx |x—|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x xx |x x|x xx|x—|
小小的船两头尖,
x xx |x—| x x |x—|
我坐在船里望下看,
x xx |x x|x x|x—|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x xx |x xx |x x|x xx|x—||
这一环节,和区域活动相结合,不限于只用一种形式来表现月亮,而是在充分尊重幼儿的意愿的基础上,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喜欢的月亮,体验合作、分享、成功的喜悦。此环节充分体现了《新纲要》中“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幼儿园日活动教案篇五
1、在情境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2、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发现数组成的递增、递减及互相交换的规律。
3、在动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2 幼儿园分解组成教案:重点难点
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10的9种分法。
总结归纳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3 幼儿园分解组成教案:活动准备
1、为活动准备的幼儿操作材料。
2、上课准备的分解组成课件、记录纸。
3、多媒体教室准备。
4 幼儿园分解组成教案:活动过程
1、师:我来问,你来答,9可以分成3和几?(幼儿边拍手边回答)
2、教师引导10、9、8、7、6、5、4、3、2、1根手指的伸法。
伸出双手,如图:双手平伸是10,弯下一根是9,弯下二根是8,弯下三根是7,弯下四根是6,弯下五根是5。也可以说,弯下一根手指是9和1,弯下二根手指是8和2,弯下三根手指是7和3,弯下四根手指是6和4,弯下五根手指是5和5。
1、师:数一数来了几位小矮人?10位小矮人要住进两座小房子里,该怎么住呢?
2、思考10的`多种分法,帮助白雪公主做出不同的安排方法。
3、引导幼儿观察10的分解式,发现总结10以内数分解组成规律:除1以外,每个数分法的种类都比本身少1;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较小的数,所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即整体大于部分;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减少个1,即递增递减规律;交换规律。
将各种操作材料投放到数学区供幼儿操作练习。
幼儿园日活动教案篇六
1、能有礼貌的.招待客人。
2、学会使用待客语言:您好、请进、请坐、再见。
1、门铃一只;请一位外班教师配合教学。
2、事先与家长交谈过,了解幼儿家里有哪些朋友。
3、角色游戏玩具若干。
1、“外班教师按门铃引发幼儿兴趣。门铃响了,我们应该怎么做?(问“你是谁?”)
2、外班教师回答:“我是x老师,我是x老师的朋友,x老师在吗?”
3、现在应该怎么做?(请进,x老师好)
4、外班教师进来后向老师问好,客人进来了我们又应该怎么做?(请客人老师坐,在家应请客人喝水,将好东西拿给客人吃)
5、启发幼儿说说自己家里的朋友。你们是怎么招待的?
6、请几位幼儿分别扮演客人,其他幼儿做主人。
7、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游戏。
活动后可利用画面练习礼貌用语。
幼儿园日活动教案篇七
1·感受世界各地民族文化的丰富与有趣。
2·初步了解世界各地著名建筑、习俗、传统节日等,感知世界各地文化的多样化与差异性。
材料准备:世界地图、地球仪,有关的图片。
引导语:谁能从地球仪中很快找出中国所处的位置?
2·多形式帮助幼儿了解世界各地的著名建筑、习俗、风土人情等。
帮幼儿区别中国小朋友与外国小朋友的不同。
师:你见过外国小朋友吗?他们长什么样子?与我们有什么不同?
幼儿讨论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帮幼儿了解中外小朋友饮食习惯的不同。
师:外国小朋友喜欢吃什么?餐具是什么?
帮幼儿了解中外节日、习俗、风光的.不同。
教师:中国与外国的节日。如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外国的节日:圣诞节、万圣节、复活节等。
习俗:中国的舞龙、舞狮、踩高跷、大头娃娃等,外国的有:化妆舞会等。
中外的风光:欣赏中外风光的图片,及一些国家的建筑。
3·通过讨论,引导个别幼儿想大家介绍你了解的世界之最?
4·结束:你们还想了解世界的什么?引导幼儿将自己最喜欢的内容布置在世界之最的主题墙上。
幼儿园日活动教案篇八
1、了解家乡的特色食品,初步感受家乡饮食的特色。
2、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食品的味道。
3、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感情。活动重点:了解家乡的特色食品,初步感受家乡饮食的特色。
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食品的味道。
1、特色美食图片若干
2、幼儿用书
教师:你猜它们是什么味道?
2、请幼儿自由地说一说。
3、教师小结:这是瓦罐汤,味道很鲜美。这是米粉,看起来长长的,白白的,吃起来又香又好吃。
教师:这是什么呀!这是酿豆腐,吃起来也很香。这是凤尾鱼,是鄱阳湖里的凤尾鱼做成的食品,吃起来辣辣的。
1、讨论瓦罐汤的材料,制作方法。
教师小结:瓦罐汤是把一些肉、香菇、豆子等等不同的东西入在把罐子里,再放调料,放些水,放在大瓦缸里煨熟,汤闻起来很香,喝起来热乎乎的,很有营养。
2、讨论米粉材料,制作方法。
教师小结:米粉里有姜、蒜、麻油、酱油、葱花、咸菜等,还有辣椒和胡椒粉,吃起来咸咸的,辣辣的。
教师:每个人都有与别人不一样的名字,这些食品也是这样与众不同,它们只有在我们江西才有,所以我们称它们是江西的特色食品。
幼儿园日活动教案篇九
《指南》中强调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教师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他们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5-6岁幼儿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不断增强,求知欲和好奇心也随之得到发展。绕口令作为我们中国特有的语言文化传承至今,但现在的孩子已经很少接触这样的'语言艺术,绕口令《上楼下楼》加之内容诙谐幽默、有趣且贴近生活,围绕“上楼、下楼”表现了人们日常活动的一些场景,这些看似简单的句子,却有很深刻的逻辑线索蕴含其中,对于新疆的大班幼儿的表达水平提出了挑战。因此,设计本次活动,旨在引导幼儿读准字词,在领略绕口令独特魅力的同时,提高口语发音水平和质量,为幼儿创造表达的机会并体验学习语言的乐趣。
1、借助图谱,尝试自主学习理解绕口令。
2、初步了解绕口令的特点,并进行有节奏的朗读。
3、体验绕口令的趣味性。
借助图谱,尝试自主学习理解绕口令。
初步了解绕口令的特点,并进行有节奏的朗读。
ppt课件、图谱、圆舞板、木鱼、三个标举牌。
(一)欣赏视频,了解绕口令。
1、播放视频,欣赏绕口令。师:你看到听到了什么?看了表演后你觉得怎么样?(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小结:这些字音很接近,念起来有节奏、绕口又有趣的儿歌,我们叫它绕口令。
(二)借助图谱,学习绕口令。
1、出示图谱,提问:你看得懂题目吗?
2、分段学习绕口令。
(1)鼓励幼儿主动提问,解决画谱自学的难点问题。
(2)幼儿看图谱自学,教师随机指导。
(3)引导比较,感受绕口令的节奏
3、集体练习2--3遍,学习、感受绕口令的节奏。
(三)小组合作,挑战绕口令。
1、提出练习时要求:六人一组,自由组合,确定组长;提合作练习的要求。
2、分组合作练习。
3、现场绕口令挑战赛。
4、幼儿分组挑战。
5、教师示范合上鼓点音乐进行朗诵。
(四)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要念好绕口令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只要我们坚持反复练习就一定可以说得好。
家园互动:鼓励小朋友回去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挑战《楼上楼下》绕口令。
区域活动:将绕口令《楼上楼下》、《扁担宽板凳长》等投放语言区让幼儿练习。
幼儿园日活动教案篇十
1·知道属于自己的生肖属相,通过现场调查初步感知生肖属相与出生年份的关系。
2·了解十二生肖包含的12种动物,初步感知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和轮回规律。
3·喜欢自己的属相,知道十二生肖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萌发中国娃特有的自豪感。
4·体验同伴间友好的情感。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ppt、十二生肖视频、儿歌、动物贴等。
一、以分享贺年卡引入活动
今年过新年的时候,李老师收到一张漂亮的卡片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二、谈话
在这张漂亮的卡片上你看到了什么信息?(今年是20xx年,这一年的生肖是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猴年)请你猜一猜猴年出生的小宝宝的属相是什么呢?你今年几岁了?你是什么属相吗?和你身边的好朋友说说吧。
三、总结幼儿的属相,并按属相分组。
讨论:为什么我们班大部分小朋友的属相相同,有几个小朋友的属相却不同呢?(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肖朋友,出生的年份不同属相就不同)
四、现场属相大调查
五、观看视频
十二生肖。了解生肖一共包含的'12种动物,小老鼠是排第一位的生肖。(你知道十二生肖有哪些小动物了吗?谁排第一位?)十二生肖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传统文化,在很久以前就发明了十二生肖,也就是这十二种动物。外国的小朋友没有自己的生肖属相,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六、以“十二生肖如何排队?”激发幼儿欣赏十二生肖儿歌视频的兴。
(中国人很聪明,12种动物是按顺序排列的,用十二生肖来记录时间,一年一种生肖,12个生肖一个个地轮流下来要12年。)
七、可爱的十二生肖。
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属相图案,张贴在胸前,随十二生肖儿歌视频快乐地表演。
十二生肖是我们中国几千年积累下来的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每年过年的时候无论是电视上还是大街上还是家里都可以看到这一年所代表的动物肖像,大家在互相拜年的时候也不忘带上吉祥物说几句吉祥话,所以对于幼儿来说这些动物他们都不会陌生。每个幼儿都知道自己有一个属相,但他们并不理解十二生肖的含义。十二生肖究竟是由哪十二个小动物组成?自己为什么是这个属相?从小了解中国有悠久历史的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很有必要。为了让幼儿初步了解十二生肖,设计了此次活动,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知道十二生肖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萌发中国娃特有的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