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走月亮教学教案第二课时篇一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有感情朗读和分角色朗读,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二)能够有顺序地按句式说几句意思连贯的话。
(三)完成课后作业。
二、教学重点
(一)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和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二)能够有顺序地按本文的句式练习说几句意思完整、语言连贯的'话。
三、教学难点
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生字。
读一读下面的字并组成词。
告(告诉)虎(壁虎)行(不行)难(难看)
借(借给)新(新尾巴)
并在本上抄写一遍这些词语。
(二)自己小声读全文,想一想每段告诉我们什么?
(三)再读课文第3、4、5自然段,边读边想一想小壁虎借尾巴的过程。
(四)看看投影图片,用“谁来到什么地方看见谁,说了什么”的句式分别说一说小壁虎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的过程。
(五)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完成课后作业。(第3题)
1.读题目要求。
2.让学生自己动笔在书上填写,然后指名读一读自己所填写的。
(七)说说通过学习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1.知道小鱼、老牛、燕子尾巴的作用。
2.知道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能力。小壁虎利用自己尾巴的特点,来保护自己,当别的动物咬住它的尾巴时,它可以挣断尾巴逃走,免受其害。
3.还学会了利用句式说几句意思连贯的话。
(八)用今天学习的句式练习说一段话。
走月亮教学教案第二课时篇二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操纵自如、交叉、耸立、桥梁、小艇、威尼斯、静寂”等词语.
2、通过交流材料和初读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
了解小城的的特点和它在威尼斯水城中的作用.
一、谈话导入
威尼斯是意大利东北部的一座水上城市,有无数条水道和姿态各异的桥梁,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下面我们小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想想威尼斯小艇是什么样的?你对威尼斯还有哪些了解?(可从地理风貌、小艇以及同水城的关系说起)
二、检查预习的情况
1、读准本课生字词:操纵自如、交叉、耸立、桥梁、小艇、威尼斯、静寂。
2、同学互相提示易读错和易写错的字
挺:壬
寂:不要多一小竖
3、理解词语的意思,学生互相质疑(也可放到理解课文时解决)。
簇拥:(许多人)紧紧地围着。
操纵自如:本课指驾驶小艇的技术熟练自如,得心应手。
哗笑:高声喧哗说笑。
三、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艇和威尼斯人生活得十分密切?
3、有什么不懂的问题画下来。
四、简单在小组里进行交流,解决简单的问题。
走月亮教学教案第二课时篇三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受到热爱大自然与热爱生活的教育。
2、领会抓住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前四个自然段。
1、领会抓住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前四个自然段。
一、问题导入:
读了课文,你喜欢小艇吗,为什么?
学生可自由发言,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读读课文中的句子。
二、新授
自学提示:
1、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描写想象小艇的样子。
读读描写小艇样子的段落——第2自然段。
2、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事物特点写”的方法,抓关键词:长、窄、深、翘起、轻便灵活和三个比喻句来理解。
板书:
小结:小艇的样子十分奇特,坐在里面非常舒服,充满情趣,这都离不开船夫的驾驶技术。
3、那么课文从哪些方面展示了船夫的高超技术?(学生默读课文,进行画批)
4、学生交流,重点体会“操纵自如”
小结:
(1)小艇速度极快。
(2)在非常狭窄非常拥挤的地方也能平稳穿过,还能急转弯。
小结写法:仔细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特点描写,注意事物的动态和静态,本文在这方面写得很突出。再读读课文的前4个自然段。
5、背诵课文前四个自然段:先自己试着背一背,再指名分自然段背诵。
三、学生展开想象,说话练习
走月亮教学教案第二课时篇四
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景物特点和作者的联想,从而体会作者喜爱和赞美大兴安岭的思想感情。
2、表情朗读课文3——6自然段。
1、引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以——“亲切与舒服”这条感情线索贯穿全文,请大家回忆一下,作者前二次分别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感到亲切与舒服的?请读出有关句子(出示句子)
2、大兴安岭的美丽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的(闪烁)?(板书岭林花)
那么岭林花到底怎么美?为什么说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闪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读懂、读好这一部分。
(一)学习“岭”
1、个别读第2节,思考:(卡片出示)岭的美主要表现在它的哪些特点上?
2、交流。(多、温柔)
3、(卡片出示)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怎样感受到的?请默读这部分,圈画出重点词句。
交流:
a、秦岭:“云横秦岭”
请看(出示秦岭图)谁能用文中的词语来描绘秦岭?(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小结:大兴安岭同它——大不相同,那实在是——太温柔了。
b、“这里的岭的确很多……”
抓住横、顺……体会姿态多,谁能读出姿态的多?个别读,男女生轮读。
比较句子,拿去点儿,意思一样吗?抓住点儿体会温柔,谁能把岭读得又多又温柔?个别读,女生读,齐读。
c、“多少条岭……”
抓住看不完,联系该句重点词体会多,前——不见头,后——不见尾,抓住看不厌体会美。
d、“每条岭……”
4、体会情感,熟读这段。
呀,如果能亲眼看看这岭该多好啊!请看,(出示岭)如果说秦
5、小结学法:
请大家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学习这一部分的?谁能结合思考题来说一说。(指卡片)
先读课文,思考:岭的美主要表现在它的哪些特点上?再读说说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是怎样感受到的?最后通过感情朗读把岭的美表达出来。
(二)学习“林”
1、岭如此美丽,岭上的林那就更美了。下面,就让我们以同样的方法学习林。
2、自由读3、4二节,思考问题1(如海)海在你的印象中是怎样的?(广阔、不同的蓝色、海面有波浪、海边有浪花)
3、过渡:林又广又绿,美如海,你是怎样读懂的,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2。呆会儿请你把感受到的通过朗读告诉大家。
4、谁先交流,大家仔细听,哪些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还不够,你认为该怎样读?评读。随机朗读。
a“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非常广阔,一片绿色,真像林的海洋。个别读。
b“群岭起伏……”——长满树木的山岭有高有低,像海上的波浪,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真美啊!
c“多少种绿颜色呀……”——一片绿色,有深有,有明有暗,像阳光照射下的海面一般美。
d“落叶松的海洋”——广阔无垠,一碧千里,犹如海洋般辽阔无边。
e“海边上……”——岭上的青松像大海,青松边沿的白桦树干是银白色的,在阳光照射下银光闪闪,像海边的浪花。真美。
泛:动态美,充满生命和活力。
你能把这句话改成不用问号的句子吗?用问号有什么好处?谁能把这海边的白桦读得更美。个别读,举手的同学读。
5、看图引读。
林这么美丽,看在眼里,真让人感到——亲切与舒服呢。
(三)同法自学“花”。
1、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学习花这一部分,不过要求可更高了,这回要请同学独个儿自学,然后直接把感受到的读出来。
2、个别交流特点,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请读出来。对于她所读地句子,假如你也有所感受的话,请跟他一起读。随机板书(多、艳)
3、边讲述,边闪现岭、林、花的短镜头:作者看到岭那么多那么温柔,又看到岭上的林那么广那么真像林的海洋,还看到林中的花那么多那么艳,一切都是那么美丽,于是,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出示“兴安岭……鞋”你喜欢这个句子吗?为什么?范读闭目想象,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谁来描述一下。
出示灯片,作者怎么会把兴安岭当作一位姑娘的?谁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个别读,范读,齐读。
(四)学习第6节。
回到句子“它的美丽……不空洞。”
1、过渡:大兴安岭的确美极了。(闪美丽)更重要的是“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闪,这什么说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呢?请自由读第6节,并联系上文,联系生活实际把你的理解讲给大家听。
2、小结:大兴安岭不但美丽,而且和各行各业的建设连在一起,和千家万户连的生活连在一起,为祖国的建设和人民的富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所以兴安岭让人感到——亲切与舒服。(出示句1)和第一次相比,有何不同?再读句2。那么第三次亲切与舒服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产生的,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这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第二部分。如果还有地方没读懂的,请提出来。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看那位同学最聪明,能结合所学内容完成以下练习?任选一题说说。
1、大兴安岭的岭真——啊!——
2、岭上的林真——啊——
3、林中的花真——啊——
板书
岭——多、柔
19林海林——如海亲切与舒服
花——多、艳
糜丽英老师执教《林海》一课,充分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中自主合作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
走月亮教学教案第二课时篇五
1、学习课文,了解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小艇是威尼斯重要的交通工具。
2、默读课文,在理清层次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归纳段落大意。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义,能写出“倒退”、“弯曲”、“散开”、“静寂”的反义词,欣赏本课的好词好句。
如何利用摘句法和以词代句法归纳段意。
1、第4节的教学,文章是如何把“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写具体的。
2、课文最后写威尼斯夜晚的景色与写小艇的关系。
1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威尼斯(图片)
2、补上板书:10、威尼斯的小艇齐读
二、熟读课文
(一)读通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通顺。
2、根据课后提示给课文分成4段。
3、指名朗读,交流
(二)读熟课文
1、再次朗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熟。
2、分小组讨论: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威尼斯的小艇?
3、交流,板书:小艇样子船夫技术小艇作用
三、突破难点
1、师引读:
2、分小组朗读第4段,完成填空。
4、出示:威尼斯人的(生活)和(工作)离不开小艇。
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归纳的?(以词代句法)齐读
小结:具体描述的段落,我们可以用“以词代句法”的方法来概括。
5、小艇的作用确实巨大啊!夜晚,看完戏的人坐着小艇回家了,威尼斯渐渐静寂下来,课文中就有两句描写的句子,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比一比。
出示:
(1)威尼斯很静寂。
静寂笼罩着威尼斯。(意思具体化,形象,生动)
(2)威尼斯的夜已经很深了。
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拟人手法,具体,形象,生动)
6、朗读指导:
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白天喧闹,而夜晚却是那么的静寂。读白天喧闹的句子时,语速快一些,语调高一些,声音响一些。读夜晚静寂的情景时,语速慢一些,语调低一些,声音轻一些。中间应自然地过渡,不要一下子从高到低,从响到轻,从快到慢。指名读,齐读。
7、小结:夜晚的威尼斯,戏院散场时,人多,小艇也多,哗笑声,告别声,很是喧闹;小艇远去了,停泊着不动了,威尼斯也沉沉地入睡了,静寂了。第二天早晨,随着小艇的活动,威尼斯又将开始新的、喧闹的一天。从这里可以看出,小艇活动,威尼斯就喧闹;小艇停泊着不动,威尼斯就静寂。这也就写出了小艇对威尼斯有着多么重要的影响,小艇的作用真大呀!让我们齐读第4段,读出语气。
四、引导二、三段
(一)第二段
1、过渡:小艇是威尼斯——(重要的交通工具),小艇的样子更是与众不同。
2、师引读:
3、自读第二段,出示插图和填空。
4、请你借助填空的内容来说一说课文第二段是怎样把小艇的样子写具体的?
5、因此,我们说——出示:小艇的样子很(奇特)
谁能用另一个词来概括小艇的样子?
6、这即是第二段段意。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归纳第二段段意的?(以词代句的方法)在这儿我们用“奇特”这个词概括了第2、3节对小艇样子的具体描述。
(二)第三段
2、指名读第三段,边听边思考:这一段围绕着哪一句来写的?把这句句子用“——”划下来。板书: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我们可以摘录总起句的方法来概括段意,齐读段意。
3、找找这一段中哪个词直接写出了“船夫驾驶技术特别好”?(操纵自如)
(1)板书:操纵自如
(2)出示小黑板:“船夫想怎么做就能怎么做。”
(3)“操纵自如”这个词在课文中的意思指“船夫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这里的“做”,就是指“驾驶”。
4、我们再来看看课文中写船夫的驾驶技术有哪些独到之处呢?(出示课文第三段文字配合老师读第三段。)
(遇到这三种情况时最难行驶,而船夫却能操纵自如,突出了船夫的高超技术。)
五、总结全文
让我们朗读全文,再一次了解威尼斯、欣赏威尼斯,愿威尼斯这座美丽的古老的水上城市,及威尼斯的小艇给我们留下深深的印象。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
3、课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