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家风建设发言稿篇一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四年二班的汪敬迪,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主题是《好家风伴我成长》。
家是温馨的,是热忱的,是有爱的。当我感到疲惫时家可以让我舒适,当我感到伤心时家可以为我疗伤,当我感到寒冷时家可以给我温暖。这个充满爱的地方更让我成为一个积极向上、谦虚、诚实的好孩子。因为家中有严厉的爸爸,有慈爱的妈妈,并且他们特别会用正气的家风,严格的家训来教导我。
俗话说“父爱是船,母爱是帆。”父爱破着浪前行,母爱引导我在茫茫人海中不迷失方向的行驶,他们让我在成长的海洋中乘风破浪,让我不畏艰险。”诚实守信,诚信待人”随着时间的脚步潜移默化地成了我的好家风,他就像春天柔和的双手温暖着我的心田,让我心中的花朵绚丽地绽放,让传统的文明美德发扬光大。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句话是我的家风之一。记得那次我还小,去郊外游玩的过程中,闲着无所事事的我,一边用小手牵着妈妈的大手,一边观赏着唯美的画面,一边吃着美味的香蕉,香蕉吃完了我顺手就将香蕉皮丢在地上。这时妈妈牵着我的那双手瞬间变得更紧了,但是什么都没说。只是带着我找到一个木椅子坐下来,在木椅子边上有一个垃圾桶。当我在木椅子周边玩的正起兴时,一位保洁员阿姨推着巨大的垃圾车一晃一晃的走过来,她并没有把垃圾桶里的垃圾直接倒进垃圾车,而是对垃圾进行细心的分类,从大的矿泉水瓶到小的冰棍杆每一个都要亲手分类,看到这我似乎明白妈妈为什么选择在这里坐下。于是我默默的回去把那香蕉皮捡了起来,扔进垃圾桶里。那次之后我懂得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
家风如细雨,润物细无声。每一位成年人把握好自己的言行,为子女营造良好的'家风。因为只有正当的家风,才能给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良好的家风是孩子纵身的财富。
家风建设发言稿篇二
家风如一杯酒,清香甘冽;家风如一壶茶,醇厚芬芳;家风如一朵花,馨香扑鼻;家风如一张画,连城之璧……有一句话说“明德守信,为立心之本;勤勉高书,为立身之本。”这句话语从我记事起就一直在我耳畔响起,它一直被我牢牢地烙印在我的心中。
诚信做人,勤奋好学,这句话一直是古往今来人人都须遵守的条例,我们家也不例外,将这句话视为不可违背的家规。
还记得有一次,我们正在发试卷,试卷一发下来,我一看心中一片欣喜,“100分!”可是好景不长,当我仔细查看一遍试卷以后,我发现,有一道1分的题我竟然空着,不知道是不是老师没看到,也给我这道空着的题打了个勾,因此我这个100分是不真实的,但是经过我的一番思想斗争以后,我决定把这张不真实的满分试卷交给父母,企图蒙混过关能讨要到奖励,回到家我有些紧张,我把试卷交给父母,当试卷递给父母的那一刹那我的心中仿佛有一块大石头悬了起来。过了一会儿,父母的脸上露出微笑,从背后抽出一本书,递给我:“孩子,你这次考很得不错,这本书就当作奖励送给你了”我接过书,心中一阵波涛,怎么也平静不下来。回到自己的房间,我坐下来,轻轻的翻开那本书,书中主人公的一举一动都让我的脸情不自禁地红了起来,他是那样诚实对自己的父母就算有天大的事也不隐瞒。我想了一会,几分钟后我的心头涌上一股力量,我知道——那是勇气。我向爸爸妈妈的房间走去准备去坦白自己的错误。我将那只有些抖的手放在门把手上一按,门开了我拿着那张“100”的试卷指着那道空着的题,有些害怕:“爸爸妈妈,我错了我不应该用这一张假的满分来骗取你们的奖励。”我缓缓地低下了沉重的头等待“狂风暴雨”的来临。过了几分钟也不见爸爸妈妈发脾气,我有些疑惑,抬起头一看爸爸妈妈正和往常一样用那双温柔的眼睛的注视着我:“孩子啊,我们其实早就知道了,就等着你来承认错误”我听了一脸的茫然“孩子,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做人讲究的就是诚信二字,你一定要记住并去遵守……”听了父母的话“诚信”二字就被我牢牢地记在了心里,从此以后我诚信做人,严格的遵守这条家规。
家风是一个家的风气,家规是一个家的规矩…从我小时候开始这些东西就一直陪伴着我们成长,将我打造成一个有文明、有礼貌的好学生,好孩子。
家风建设发言稿篇三
中国是一个古国,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作为新一代的中国人,让我们倍感自豪的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作为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我们应该继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
首先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和战士为维护祖国的尊严和获得祖国的荣誉为后人做出了榜样,有多少共产党员为国捐躯,然而有许多人面对物质的诱惑卖国求荣。我们时刻要重视祖国的利益。还要奋发图强。一个集体、一个强大的国家要处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立志奋发的精神。俗话说得好“有志者事竟成”。一个人只要有坚强的信念,什么事都能成功。很多成功人士的以前是失败的,他们经过了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巨大的成功。勤俭廉政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美德。不要被金钱和物质所迷惑,不要被甜言蜜语动摇。我们要从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学会勤俭。我们身边有许多人,很少人能注意他们。吃剩的菜和饭,他们不是选择倒掉,而是选择继续把剩菜剩饭吃完;破旧不堪的衣服,一般的人们都会选择扔掉,他们会用针细密地缝起来,因此,你会看到他们的衣服上有一个个补丁。
家风建设发言稿篇四
我是来自漳县基层的一名普通新闻工作者,常年累月奔波在田间地头,采访的大多是基层最平凡的人。在多年的采访经历中,有那么一些人,那么一些事,看似普通平凡,但却一直拨动着我心灵的琴弦。透过那些普通人身上点点滴滴的平凡琐事,我感悟到的是清正廉洁的好家风,是中华民族传承不息的优良作风,是我们这个伟大时代永不褪色的“传家宝”。
在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美誉的漳县新寺镇红崖磨村,我们曾经采访到了一位名叫李秋英的普通农家妇女,但不平凡的是,二十多年来,年仅46岁的李秋英一直不离不弃,精心守护着瘫痪在床的丈夫,成为十里八村乡亲们眼中“最美的媳妇”。那是在李秋英和丈夫结婚的第三个年头,上山放羊的丈夫不慎掉下山崖,摔成重伤,从此再也无法站立起来。那时候,李秋英刚满25岁,儿子还不到两岁,小女儿还没有出生。“孩子不能没有父亲,不能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啊!”为了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正值青春年华的李秋英赌上了她一辈子的命运。下地干活,她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女人,操持家务,她顾了孩子又顾丈夫。为丈夫擦洗身子、接屎端尿成了她每天的必修课。家里虽然贫穷,但她要用忙碌和勤快让卧病在床的丈夫看到活下去的希望。
李秋英说,做人要有良心,要讲责任。二十多年寒来暑往,李秋英守住了良心,流干了眼泪。
二十年里,李秋英的儿子和女儿长大了,长大成人的孩子们,成了李秋英和丈夫共同的话题,成了夫妻俩心中最为幸福和温暖的希望!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清廉的好家风是子女们健康成长的坚固堡垒,是一道照亮和洗涤家庭成员心灵的廉洁之光。以心为本,心中高洁,人身清正。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清廉的好家风是国运兴盛、社会安宁的助推器,是走在复兴之路上的中华民族满满的正能量。家风好,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在漳县金钟镇最西端的看治坡村乔家嘴社,生活着五个自幼失去了母亲的汉族孩子,按理说他们不会再拥有温馨的母爱。但后来这几个苦命的孩子却遇到了一位好心的“藏族妈妈”。在没有血缘关系但却相濡以沫的漫长生活中,他们建造了人世间最纯朴的亲情与温情。这位平凡的藏族妈妈名叫卢换娥,今年已经60多岁了。三十多年前一个大雪封山的季节,卢换娥从只有一山之隔的卓尼县柏林乡被娶进了失去妻子的乔香武家,看到乔香武年仅4岁的女儿熟睡在用牛粪烧热的土坑上,小脸蛋上还留有两道清晰的泪痕时,卢换娥的心底涌起一股从未有过的感受,是甜蜜感抑或是责任感,她也说不清楚,只是在口中喃喃地说:乖孩子,今后我就是你们的亲娘。
在卢换娥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勤劳作中,五个孩子渐渐地长大了。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卢换娥总会借着窗外的月光慈祥地看着熟睡中的孩子们。她暗自思忖,生活再苦再难也要把娃们送进学校,不能让他们变成睁眼不识字的文盲。兄妹五人中年龄最小的是乔永峰,高中毕业回到家乡后,同全国十大杰出青年侯新民一起创办了闻名全国的斜坡希望小学。乔永峰告诉我们,从这位藏族妈妈的身上他们不仅仅得到了无私的母爱,更学会怎样用坚强的毅力去面对困难,去做一个清廉正直的人,一个对社会和人民有用的人。
艰难中孕育的花朵是最为鲜艳的。
藏族妈妈卢换娥用无疆的大爱,抒写了清廉家风最美的篇章!
家风建设发言稿篇五
古今中外,千秋万载,家风始终是每一个家庭永恒不变的主题,在我家,家风时时刻刻熏陶着我,对我有了不小的影响。
在平时的生活中,家人对我的关怀和教导,使我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记得四年级时,母亲为我制定了一个“金钱小管家”的计划,只需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便能得到自己的零花钱,有一天晚餐后,我自告奋勇,包下了洗碗这一项“生意”,在与碗筷“战斗”了近一个小时后,我终于把它们洗得能照出我的脸,叮!一元钱到手!当我捧着这枚来之不易的硬币,心里美滋滋时,殊不知我已经在无形之中养成勤做家务的好习惯。此外,母亲还让我学着自己理财,母亲为我办了一张银行卡,平时期中期末父母奖励给我的钱,春节时爷爷奶奶的红包,我统统存在这张银行卡里,并且投资了教育基金,去年暑假时卡里只有五千元,经过我不懈的努力,现在卡中已有一万两千元左右了。从小培养“微理财”的意识,相信对我以后的人生有着很大的帮助。
学习上,一家人更是为我构建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记得我们在装修新家时,别的都放任装修工人去做,唯有我的书房,是父亲自己一点一滴打造起来的,推开书房的门,一股墨香扑面而来,映入眼帘的是原木做成的书柜,一排排整齐有序的书等待着我的探索;左手边的的书桌,同样是父亲为我打造的,坐在“私人定制”的椅子上十分舒适,偶尔倚在懒人沙发旁,听着英语广播,也不失是一件有趣的事。这样优美的学习环境,让我对父亲油然产生了敬佩之心。当然了,我的父亲虽说是一名医生,但已是不惑之年的他却喜爱文学,主张“终身学习”。有时候,他身上的那股学习劲却比我还强,记得去年暑假,父亲准备考医师高级职称,从考试好几周前,他便拿出了大学生冲刺英语六级考生的那种劲头,头也不回地扎进书海中。有一次他一边泡茶一遍读书,开水已经溢出杯子了,他还自我陶醉,浑然不知,直到落了个被烫伤的下场,父亲口中依然阵阵有词:“那时还有一个手术案例没看完呢,没想到就被烫伤了……”我虽然经常拿父亲开玩笑,说他是“书呆子”,但不知不觉中,自己也仿佛受到感染一般,开始向父亲看齐,在学习上越来越上进,越来越勤奋了。“无心插柳柳成荫”,在父亲的引领下,我在那年期末考试中脱颖而出,勇创佳绩,这可见家风对我影响之深远。
不只是父亲,我们一家人都对我的学习关怀备至;平时,母亲可谓是我的“严师”,在学习上她要求我一定要认真,不会没关系,但要勤问,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把不会的问题学会。
这次期中考前的那个周末,母亲叫我把政治的复习提纲拿给她,然后一题一题的问我,结果因为我在学校没有认真的背熟,问了8、9题我一题都答不上来,母亲严肃的看着我对我说:“你这样只背一遍就完事根本没办法记熟,考试的时候怎么办?从现在开始必须一题一题背,一课一课过,反复背,直到你全部背熟了。”就这样,从那天中午开始,母亲陪着我一课一课的.把复习提纲背熟,背熟一课她就按提纲上的题目问我一遍,在倒回去又重新把前一课的题目再问一遍,周而复始。
爷爷虽然年过古稀,但却很乐意听我背诵,在他的引导下,我总结出了一套背诵“秘诀”:第一遍熟读,第二遍分句细背,第三遍连句成段,第四遍连段成文(诗),第五遍二次复习,到了第六遍,我基本上就可以倒背如流,这也是我长期与家人互相学习的成果。
正是这样的一家人,和睦互助,共创家风;各有所长,一起努力,在此,我不禁感叹道:“父亲学习无终点,母亲教导如清泉。良好家风伴成长,受益匪浅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