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鲁迅与萧红阅读短文篇一
《萧红散文》是萧红的一部著名的散文集,此书收录了《同命运的小鱼》、《雪天》与《失眠之夜》等60多篇散文佳作,林非先生曾评价说:“萧红的小说写得有散文的韵味,散文就更有散文的风格。”我最喜欢的是《回忆鲁迅先生》一文,若要了解鲁迅,这篇文章就是你的不二选择。萧红告诉我们鲁迅十分珍惜时间,“先生的休息,不听留声机,不出去散步,也不倒在床上睡觉,先生自己说:‘坐在椅子上翻一翻书就是休息了。’”鲁迅每天的睡眠时间平均只有3小时,他夜以继日地进行文学创作,一生为我们奉献了《呐喊》、《野草》和《朝花夕拾》等100多部闻名中外的作品。
有人夸鲁迅是天才,他却说:“哪里有天才!我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到了学习和工作上了。”文中的一个小插曲表现出了鲁迅对孩子的尊重:有一次吃鱼丸子,海婴吃上一口,说不新鲜,许广平不信,在座的人也不信,海婴再吃,仍是嚷,鲁迅拿过来尝了尝,果然不新鲜,鲁迅说:“他说不新鲜,一定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萧红通过描写鲁迅包纸包的过程表现出他的耐心和一丝不苟:他“用细绳捆上,那包方方正正的,连一个角也不准歪一点或偏一点,然后拿着剪刀,把捆书的绳头都剪得整整齐齐的。”
鲁迅先生虽然早已仙逝,但通过阅读萧红的文章,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先生的音容笑貌,鲁迅先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鲁迅与萧红阅读短文篇二
暑假我看了《小学生萧红读本》原本我以为她是一位文静,厚重的受人们爱戴的大作家,没有想到萧红小时候也有一段淘气顽皮但很幸福快乐的时光。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萧红带着家人去看野台子戏的这一篇,在看戏时,人们都象过节一样打扮得很干净,特别是姑娘们,个个把自已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刘海线剪得一刀齐,有胭脂的擦上了粉红的胭脂,还穿上了新衣服,有藕荷色的,有银灰色的,有的姑娘觉得还不够漂亮,在上面装饰了一下。头辫梳得一丝不乱,扎了红辫根,绿辫俏,也有扎了水红的,也有扎了蛋青的,打扮得可清秀了呢!戏台上那些演员们更是个个打扮的光彩照人,再加上那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读了这本书让我颇有感受,童年原来这么重要,这么幸福,这么快乐,这么无忧无虑!
鲁迅与萧红阅读短文篇三
那天“布衣书局加一口”有一场签名版图书,我看到有钟耀群签名版《端木与萧红》,想着价钱也不贵,买下来看看端木的夫人写的是什么也好。哪知道竞价越喊越高,我是买书是看书不想藏书,就退了下来,在网上买了本,都是年代久远的折价旧书了,价钱便宜到连盒快餐都买不了。
我没打算“研究”萧红,这本书我更没打算当做传记看。钟耀群1960年才嫁给端木,端木和萧红的事情,她也只是听说而已,所以,我不习惯她在书里经常萧红说,萧军说,你又没个视频把当时人家的活动录下来,最好不要这样说那样说。
端木的书法不错,晚年还经常在清明的时候写诗,年代久远,这些都成了文物,关心拍卖市场的人可能会知道,萧军后人和端木的后人,都曾拿出家藏的和萧红有关的物品,据说卖的价钱还不错。
1987年11月四日,端木和夫人到广州银河公墓给萧红扫墓,留影了,钟耀群在萧红墓前朗读端木祭萧红的诗《风入松》,也拍了照。各人有各人的活法,我觉得钟耀群要是活在当下,玩直播必然火爆。
我觉得钟女士也很不容易,丈夫心里藏着这么个女神,一般人还真无法包容得了。好在拍卖点“文物”,写写萧红,也有回报。
她写端木刚到武汉的时候,和两萧三人同床,请大家不要瞎想,人家说是很纯洁的。我觉得你情我愿,爱怎么耍就怎么耍,但端木毕竟是后来和萧红好了啊。又写端木萧红新婚之夜,因为萧红怀着萧军的孩子,所以端木不碰,萧红就提起当年她快要临产,萧军……这些事本来你情我愿,说句难听的,萧红当年走投无路,还不抱紧萧军这救命草吗?萧军渣,离开萧红立刻就有新欢,但这个人很有趣,他会武功,一言不合就动手,说话也直来直去,可他这辈子还真没“倒下”过,红小将们可能也怕他的拳头。
晚年得脑中风,这些辛苦都是要钟去承担。但是这本书里,她起码是回避了骆宾基那一段,甚至,连萧红送给端木的那根棍子,她家里也写过起码两次,可能年纪大了,同一根棍子,故事不相同,有兴趣的网友可以自行研究。葛翠琳写端木:那位领导又说:“很清楚,萧红就是胡风分子,你还能逃脱吗?”
这时,端木神态骤变,一张为痛苦扭曲了的脸孔,涨得通红,嘴唇颤动着,讲话像陶瓷的碎裂声,刺耳惊心:“鞭尸是封建帝王的做法!我自己,无论是坐牢,枪毙,由你处置。但我决不许污蔑萧红!”
这一刻的端木,是真汉子。萧红是自己的病情拖垮了自己,但要是活过1960年,她只会更惨。这个时候,你们可以鞭舒芜的尸,他活该。
端木临终前,知道远在澳大利亚的女儿曾不顾一切要放下初生的婴儿飞到爸爸身边,他立刻要女儿带好孩子,千万不要回来……端木是对的,自然规律是那样的无情,又那样的有情。
钟耀群在写到自己的血肉的时候,才是动了真情的,可这已经是后记,写于1997年的悉尼,有自己的亲骨肉陪伴,就不需要长期活在别人的阴影里,哪怕那一大团的阴影能带来“名”和利。
鲁迅与萧红阅读短文篇四
生死场讲述的是困难时期乡村人家的平凡生活到后来发生了悲剧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个美丽的小乡村。小乡村里不仅景色美,人们的心灵也美,男人们早晨在一起割麦、种地,傍晚一起聚在屋里聊天,或者谈一些秘密,谈秘密就把屋门锁上,轻声谈。妇女们上午就在家做农活,不出门,傍晚亲朋好友来串门,就一起唠嗑儿。孩子们更是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上午结伴去玩耍,玩的地方很多,麦尝菜圃……全被他们霸占了。有时父母要求孩子帮着干农活,小孩们也很情愿,干起活来非常带劲。小乡村的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 村中偶尔传出一些新闻:二里半的羊丢了、罗圈腿替麻面婆摘瓜被二里半训斥、赵三的“镰刀会”失败、赵三蹲进了牢房……偶尔还传来一些噩耗:王婆服毒、小金枝惨死。 但事情过去也就算了,乡民们也没有惦记着。村里人就这样过着日子,哪怕庄稼全死完了或放弃农业这行了,人们也会再想办法维持生活。例如赵三在家里编了鸡笼到城里去卖,带着儿子平儿上街吆喝,眼看生意越来越好却又落败了,家里堆满了鸡笼,赵三别提多生气,可这事又过去了。十年后,乡村一仍其旧,洋鬼子兵来扫荡了,文章就在此进入悲剧。鬼子越来越猖狂,变的肆无忌惮,老赵三带着全村人民竭力反抗,平儿长大了,罗圈腿也是。但罗圈腿被滥杀无辜的鬼子残害了,他母亲也是。庄稼毁灭了,村民们饥寒交迫,金枝跑到城里去挣钱。日子愈来愈不好过,老弱病残的母亲让金枝去做尼姑,可尼姑院里的主持走了。李青山是“红qiang会”的队长,“红qiang会”失败后,李青山要逃到城里住了,二里半也跟着去,临行那天的二里半与自己唯一的羊告别,步履蹒跚着走了。
这是一个多么惨绝人寰的故事啊!原本好好的村庄被残忍的鬼子毁灭了。我对侵略者的仇恨加深了,当侵略者再次踏进我国领土时,我必定会勇往直前、奋勇抗敌、保卫祖国。现在的我只有发愤图强、努力学习,才能将自己的绵薄之力奉献给祖国。困难时期生活很艰难,再想想今日不愁吃、不愁穿,过着锦衣玉食生活的我们,就更应该同情困难时期的人们,就更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
《生死撤,一部浸透着悲凉的小说,出自萧红,能得鲁迅为其写序言,胡风为其作读后记,这样的一本书,也许真的需要好好品读。
一本《生死撤,让我读到了人们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一股悲意贯穿始终。现实的残忍,悲凉,生活的无奈,艰辛,每多一分的苦难,就给我们的心里加上一分哀意。萧红用她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为我们展现了生活底层人们的煎熬。
《生死撤中,生场的悲凉,死场的沉重,都在那生活中体现出来。王婆,一个饱受磨难的妇人,为着生存,改嫁,隐忍,年老的时候,儿子被qiang毙,而她自觉生活无望,服毒自杀,却在最后活过来。金枝,未过门先怀孕,受到人们嘲讽,最终也只得到一个女儿被活活摔死的.结局。原本村里最美丽温和的月英,最终也因患瘫病被丈夫冷落直至死去……这是乡村里人们的无奈,也是他们人生的无奈。在这样的黄土地上,生活本就凄凉,却又受到了日本军队的凌掠,阴霾笼罩村庄,人们最终站了起来,“在苦难里倔强的老王婆固然站起了,但忏悔过的‘好良心’的老赵三也站起了,甚至在那个世界上只看得见自己底一匹山羊的谨慎的二里半也站起了……”,投入义勇军,参加战斗……在生与死的边缘挣扎,他们写着无奈的人生。
记得在书中有那么一些话,“在乡村永久不晓得,永久体验不到灵魂,只有物质来充实她们”,无奈涌上心头,在黄土地里,他们贫苦无靠,受尽压榨,对他们来说,温饱大概是最最重要的事情了。“王婆自己在厨房里炸鱼。为了烟,房中也不觉得寂寞”,女人的一生,大都为着家里的柴米油盐,为着生活,寂寞?那大概是可感不可言的吧。“在乡村,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淡淡的一句话,就这样道出了人生的无奈。“坟场是死的城廓,没有花香,没有虫鸣,即使有花,即使有虫,那都是唱奏着别离歌,陪伴着说不尽的死者永久的寂寞”,生命逝去也只是如此悲哀,如此寞落。
用生命贴近现实,诠释生命的悲凉,读《生死撤,体会到的是无法言说的悲,生与死,本是人生的必修课,只是在这本书上读到的,却是无奈感伤。
也许,感伤过后,会是坚强吧……
鲁迅与萧红阅读短文篇五
热爱文学的人总会熟知萧红,作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其作品中悲喜交杂的情感基调、刚柔并济的语言风格以及独特的写作视角的运用和对行文结构的处理,在文学史中独树一帜。文学造诣的高深和爱情惨淡的痛心,仅仅31年的生命旅程让萧红成为了中国文坛的一个标志,最有影响力的女传奇。她从开始写作到去世,创作生命一共只有,绝大部分时间都过着居无定所、贫病交加的生活,然而,她竟然留下了百万多字的作品,包括《生死场》、《呼兰河传》等传世之作。如此看来,她不但天才,而且有着超人的勤奋。最近的《黄金时代》,《萧红传》等电影把她的形象搬上了荧屏,让更多的了人熟知了她,短暂时光中经历的坎坷与磨练。
很多人写过萧红的人生,这次李琦老师的作品也极为精彩,萧红的成就不仅仅是文学作品的贡献,爱情和向往自由的历程为传奇人生留下为人称道却十分悲情的一笔。本书的这篇序章极为的精彩,语言的运用,情节的提炼,完全是整本书的一个提炼和纲领。“她美丽纯洁的生命短暂得如同绚烂的烟花,只在天空绽放出一片冷艳,转瞬便归于冷寂,她把凄婉苦难的命运活成了一串动人的歌谣”。8个章节,描述了一生的跌宕起伏和感情的纠葛。
我觉得萧红的“苦命”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封建家庭、殖民社会的重压,旧中国一个女人生而俱来的悲惨命运,似乎难以避免;可是更深刻的伤害恰恰是她爱着的人所带来的。这就让人感到特别悲哀。年少时候,觉得萧红怎么那么笨,如花的生命,总是带着悲剧的色彩。如今,随着时间和阅历的累积,越来越能明白她的执着,欣赏她那种越爱越勇的心态。现在深深觉得,在爱情里,傻瓜总是更可爱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