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革除陋习崇尚节俭树新风篇一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上海迎世博文明行动计划》、《金山区市民文明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等有关精神,以《松隐小学师生文明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为行动纲领,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二、活动目的:
通过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告别陋习,践行文明”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让学生们自主地调查、发现校园、家庭、社会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号召全校同学践行胡总书记的“八荣八辱”,向不文明现象说“不”,从自己做起,以文明之行,争文明标兵,创文明集体。并在群体间开展相互监督,共同进步。通过小手牵大手,用自身的努力感染周围的大人,把文明带进千家万户。在全社会中宣传开展“告别陋习,践行文明”的重大意义,明确要求和做法,彻底告别陈规陋习,走向文明。
三、具体活动:
(一)启动仪式
1、倡议:开展国旗下讲话,宣读“向陋习宣战,与文明同行”倡议书,向全校师生发出践行胡总书记的“八荣八辱”,管好自己的嘴,不随地吐痰、不出口成脏;管好自己的手,不乱扔垃圾、不损坏公物;管好自己的腿,不乱闯马路、不践踏草坪。
2、签字:全校各班级代表在宣传横幅上代表本班签名,响应号召。
3、宣传:在红领巾广播站、校园网、黑板报上进行宣传,做到人人知文明,人人讲文明。
(二)校园活动
1、班会:全校各班召开主题班会,围绕“告别陋习,践行文明”说说我最讨厌的十大不文明行为,批评不文明行为,列出本班存在的.十大陋习与十大文明行为并努力克服、革除陋习,积极宣扬、践行文明行为。
2、征集:征集文明用语广告词,如:少一口痰迹,多一片清洁!各班至少三条广告词。在所有征集到的广告词中评选出十条最佳文明语并公布。
3、征文:低年级学生做好“告别陋习,践行文明”知识小问卷,中高年级学生结合自己在学校开展活动后的自身感受,写好以“告别陋习,践行文明”为主题的日记、征文。
4、创建:以创建温馨教室为抓手,营造温馨和谐的班集体文化,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以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复验为抓手,加强养成教育,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
(三)家庭推广
1、高年段学生向自己的家长发一封小手拉大手的“告别陋习,践行文明”的信。(发现父母身上的一个小陋习,鼓励其努力改正。)请爸爸妈妈多多监督、多多参与,共同建设美好家庭,爱小家、护大家。
2、选择个别学生与家长签订“文明在我家”共勉协议。这次活动中,除了要自己自觉行动起来,拒绝陋习以外,还要努力使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及其他亲朋好友一起参加由你倡导的活动中来,在可能的情况下,还要联合社区、居委会,在社区内广泛宣传“响应号召,自觉行动,告别陋习,走向文明”这一主题。
(四)社会联动
1、向市民分发“告别陋习,践行文明”的倡议书。
2、组织学生走上街头,清除卫生死角,清洁家园,并规劝存在的不文明行为。
3、中高年段学生做一次调查活动。列举出校园、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不文明、不规范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
(五)总结反思
1、评选文明小使者。
2、评选文明班集体。
3、出一期班级专题黑板报。
4、举行一次“文明伴我成长”汇演。
革除陋习崇尚节俭树新风篇二
《远离陋习》选自《品德与社会》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建设文明富裕的家乡》的第1课时。《建设文明富裕的家乡》就要求家乡人剔除生活中存在的许多陋习,追求文明。《远离陋习》这篇教材是从算命、赌博、吸毒等方面引导学生了解家乡存在的封建迷信和不健康行为现象给人们的生活、生命财产带来的极大危害,从理性的高度帮助学生构建辨别社会中封建迷信和不健康行为现象的能力,拒绝迷信,远离陋习从而为家乡的建设做贡献。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主要形式。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不再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学生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根据建构主义原理,和发展性评价理论,我选择了情景体验法,演示法,启发性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调查,讨论,辨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情景表演等多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实现区分自身陋习,辨别家乡陋习,远离陋习的教学目标。
具体来说,我将通过“陋习大曝光”、出谋划策“小法官”、“危情时刻”、“天使在行动”等四项活动推进我的教学过程。
在“陋习大曝光”活动中,首先通过“实话实说”新闻采访让同学们审视自己的生活,往日的生活场景被激活。有的同学坦白了自己乱丢垃圾,有的同学说到了爷爷奶奶在家打牌赌钱,有的同学反应了自己所居住的楼道垃圾筒经常被盗的情况……随后,我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有关吸毒、赌博、封建迷信等触目惊心的图片,引起了同学们阵阵惋惜;同学们交流、汇报自己调查收集的陋习故事更让全班同学受到心灵的震撼!
当同学们历数生活中的种种陋习之后,有位学生满怀恐惧地说:老师,我们的生活中有这么多陋习,太可怕了!”此时,我机智地面对全班设问:“究竟陋习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危害?”同学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有的同学说吸毒是个影子一样陋习,也许你只是好奇吸了一口白粉,但你一旦染上,就很难戒掉。有个同学说得更加形象更加动情。他说我们生活的文明社区就好像一瓶清澈纯洁的矿泉水,而陋习就是不断地掉进水瓶里的沙子、灰尘,他的一番话可谓一石击起千层浪,我提议用墨水模拟这个实验。直觉告诉我,这节课我碰上了没有预约的精彩!我拿来实验工具,引导同学们模拟这个危情时刻!为了获得更真切的体验,我向烧杯里滴下了代表陋习的黑墨水,不一会儿清澈透明的水变浑浊了。同学们震惊了!原来每一个人存在的小小的陋习累计在一起就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如此不纯洁,如果让吸毒、赌博、抢劫等等那么多大陋习汇集在一起会给家乡的建设带来多大的危害呀!
课后我认真进行反思,觉得本课存在以下优点:首先,在建构主义理论引导下,采用“新闻采访”、“小品情境体验”“教师课件演示”等多种教学方式启发、引导学生认识陋习,体验陋习的危害,在这个过程中注重和体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实现了“教师-教材-学生-生活”多角度多层面的对话。其次,新课程理念提出《品德与社会》教学课堂的有效性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参与直接体验,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发展能力。“危情时刻”这个环节通过一个小小的实验,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很直观地让学生意识到陋习的`重大危害,优化课堂,进行有效教学。最后,充分遵循多元智力理论,尊重学生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方式进行表达和体验。在“陋习大曝光”环节中有的同学用讲故事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认识。
有待改进的问题是:首先,没有积极关注课堂中的动态生成,如:陋习大曝光中孩子们讲的震撼人心的故事,教师应该积极引导,让学生充分说出事件留给自己的感受,让讲述者和聆听者产生共鸣。其次,在小组活动中有的小组只有一两个学生在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作陪衬;有的小组各干各的,没有把获得的信息积极汇总,教师活动前应该做好布置,分工明确,使小组活动有序,高效。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始终遵循活动化原则,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画出来,并进行交流评价。在课堂上充分给学生实践、体验、评析、创造的空间。
革除陋习崇尚节俭树新风篇三
每个人都有习惯,并且习惯常常伴随我们左右。好习惯有利于我们成长,坏习惯则不利于我们的身心发展。因此,我们要摒弃坏习惯,让好习惯伴随你我。
一次,伙伴们一起到烟台游玩。离开车站,打算等公交。那时正值上班高峰期,只见人头涌动,都在伸长了脖子等待着属于自己的那班车。有一班车来了,有些人提了提裤腰,有些人深吸了一口气,于是向上车口出发。当然没有一个人想要再等下一班都努力想要挤上去。全然不顾那旁边小心翼翼的挺着大肚子的孕妇。当时,我真为那孕妇捏把汗。自己如今身体那样金贵,就别再和那些野蛮人争抢那站着的空间了。果真,到了我们这班车,仍然也是原来的样子。到了上车口也仍然是争着抢着要上车的野蛮人。在我的身后,是一位年近古稀的老奶奶,正颤颤巍巍地迈着小步子。我往后退了一步,然后扶着她的脊背,一起上了车。车上连站的地方都没有。那些只顾低头玩手机的年轻人,似乎在这个快节奏的都市,面对这样的场面已经司空见惯了,全然不顾自己身边的老弱病残。我深深地叹了口气。
下了车,我们来到了三站,这可是烟台有名的小吃一条街。我和小伙伴们打算在这里痛痛快快地吃一顿。但是,满地的竹签却让我们兴致大减。那一位位亭亭玉立的姐姐们,就将自己吃剩下的竹签心安理得的扔在地上,旁边的垃圾桶也仅隔她们一步之遥。本该愉快的游玩,却因看到这一面面不文明的现象而没了兴趣。
回到车站,我们坐在候车室里等车。做清扫的老爷爷一遍遍的从我们身边走过。带走的总是乘客们留下的一箱箱垃圾。老爷爷在弯下腰时,我留心观察,发现他正在刮地上的口香糖,并且嘴里念着:“哎,这口香糖够我刮半天的`了。”
我想问,为什么如今中国的经济水平增长了,而中国人的素质水平却下降了?到了国外,“中国式过马路”“中国人式购物”“中国人和狗不得入内”……这些贴上中国人的标签难道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感到羞愧与耻辱吗?全民的道德素质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不要让中国这“文明古国”的称呼仅成为虚名。
让我们行动起来吧!向陋习宣战,与文明同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革除陋习崇尚节俭树新风篇四
同学们:
碧树芳草,一花一木,这是我们的菁菁校园,也是我们学习的圣地。美丽的.校园靠我们全体学生共同呵护,才会有其春意常在。
可是,在我们的校园确实还存在这样的现象:随意丢弃的零食袋、乱吐的口香糖、随意踩在墙上的斑驳脚印和课桌上涂写的字迹、脱口而出的对骂和不堪入耳的脏话、用餐过程中严重的浪费现象等等。这些不文明的现象正吞噬着我们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也正污染着我们纯洁的心灵。
同学们,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个品质;播下一种品质,收获一种人生。为了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学习、生活,我们需要一个优美、温馨的校园环境。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告别陋习,拥抱文明,提升个人素质,共建美好校园。为此,我校政教处向全校同学发出“拥抱五大文明”的倡议。
(一)文明形象:
装扮得当,衣着得体。头发整洁,梳理齐整,不染发、不烫发、不理光头,男生不留长发,不留怪异发型;服饰整洁,素雅得体;不浓装艳抹,不戴首饰;不穿拖鞋、背心、奇装异服和过于暴露的服饰进入校园。
(二)文明生活:
讲究卫生,保洁校园。保持教室、寝室、校园干净整洁;个人衣袜,勤换勤洗;不随地吐痰,不乱吐口香糖,不乱倒污水,不乱扔果皮纸屑垃圾;文明用餐,不乱倒剩饭剩菜;不带零食进入教学区;按时起床、按时就寝;不在公共场所追逐、打闹、喧哗。
(三)文明言行:
语言文明,举止有度。讲究礼仪,谦虚为人,诚实守信;不骂人,不说脏话、谎话;尊敬师长,见面微笑问好;团结同学,友好和睦相处;爱护公物,节约水电;保护环境,不在公共场所乱涂乱画。
(四)文明守纪:
遵纪守法,规范行为。不打人,不给别人起绰号;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不乱拿他人钱物;不进营业性网吧,拒绝“黄、毒、赌、网”。
(五)文明交往:
礼貌待人,文明交友、谨慎交友,不与社会不良分子交往,不将校外人员带进学校;不在外留宿,亦不留宿外人。
同学们,“口中是我家,文明靠大家”,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树立文明向上的美好形象,让我们用文明谱写青春之歌,用青春铸就明天的辉煌!让我们的校园“绿化、美化、文化俯拾皆是;树香、花香、书香扑面而来”,让你、我都成为口镇中学文明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
同学们,让我们与陋习告别,让我们与文明拥抱,争做文明中学生。
革除陋习崇尚节俭树新风篇五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提高职工素质,提升我站形象,我站扎实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使活动取得了良好成绩。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为了有力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站党总支成立了由xxxxx挂帅,各组组长及各车间支部书记组成的活动领导小组,明确小组各成员的责任和分工,下设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安排专人负责活动日常工作,使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人安排、有人组织、有人落实。
在宣传发动工作中,站总支紧密结合实际,充分运用职工会议、黑板报、简报等宣传方式大力宣传活动的重要意义。从职工切身利益入手,教育职工本次活动对保持和提高各位职工的身心健康,改善生活环境、工作条件等方面都有极大的益处,激发职工开展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引导职工自觉投入到活动中。
在厂文明办编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 “十五”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施纲要》手册未下发之前,站属各车间以五届一次职代会通过的《关于严重违反生产经营管理规定的处理办法》为主要教育内容,认真组织干部职工进行学习。在学习中做到“三个结合”:一是紧紧与厂里组织开展的“四查四看”活动结合起来,做到“在学习中找问题,结合学习内容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使学习理论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真正起到学以致用、指导工作的作用。二是与各车间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结合起来。学习中,在通学全文的基础上,重点学习与我站工作实际紧密联系的条款。各车间根据各自工作环境、工作岗位、人员特点等情况,对条款进行认真分析,分析归类,找出重点内容进行重点学习。三是与灵活的教育方式结合起来。各车间把学习《办法》当做当前的一项日常重点工作,在保证学习效果上下工夫。在学习时做到到层次、分岗位、分级别进行学习,采取举办小规模学习班、座谈会、讨论会、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提高干部职工学习积极性,使《办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站总支还教育职工重视日常体育运动,努力达到煅炼身体,提高素质的目的。目前,我站参加体育运动的职工人数有所增加,职工工作状态和精神状态越来越好,有力促进了全站生产经营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