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体验中心教案篇一
“0×5=?”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第四单元“乘法”中有关0的乘法教学。这一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1、探索并掌握“0乘任何数都等于0”这个规律。2、根据这个规律,掌握乘数中间有0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算式。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在教学时,我画了5个方框,每个盘子里有3个圆圈,问学生一共有几个圆圈?用乘法怎样列式?然后擦掉一个圆圈,剩两个圆圈,再问学生一共有几个圆圈?用乘法怎样列式?……直到方框中一个圆圈都没有。然后让学生计算3×5=,2×5=,1×5=,0×5=这几个乘法算式,并让他们根据乘法的意义来找规律,说明0×5为什么等于0?让学生明白“0×5表示0个5相加,也可以表示5个0相加。0个5相加是0,5个0相加也得0,所以0×5=0”。讲到这里,有的学生说“5个方框都是空的,一个圆圈都没有,当然0×5=0”。当时我就觉得孩子们根据教材中的实际情境再结合乘法的意义去理解为什么0×5=0,比老师单纯地利用乘法的意义去讲解,学生应该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所以对他的说法我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和鼓励。
通过这个小小的教学情节,让我进一步明白了情境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起到的作用真的是很大的。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同时它更能帮助孩子理解所学知识。
在探讨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算式时,我逐步引导让学生自己比较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算式的积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能正确处理乘数中间的0。
探讨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我让学生小组交流自己的算法,然后比较怎样算最简便。这样不仅让学生学会了与人合作,还亲自经历了计算的过程,最后我加以小结,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最简便的算法。
练习中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算法,还让学生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美中不足的是,在最后的练习中,由于自己的疏忽,解答题的问题出现了问题。这让我非常自则,不过整体还是很成功的。
整节课环环相扣,学生学得快乐,教师教的开心,特别是开始的情境教学,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所以我们在教学时,一定要注重情境的引入,要在情境中进行教学,要让学生尽可能地从身边的实际例子中去探索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从而感受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数学就在我们的周围。
体验中心教案篇二
著名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教师成长=经验 反思。每次上完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这既是一种学习,也是在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素养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上周,我上了一节公开课《中心对称图形》,现在就这节课我谈两个“做法”、两个“问题”:
本节课的设计上,我充分体现了“中心对称图形”这个重点,围绕它我进行了全方位的筛选材料,这些材料都是我平时积累的结果,其中有生活中的、小学算术中的、物理内容的、扑克牌上的、游戏里的、打油诗里的等等材料,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多少联系的东西,最后都能很自然地为所统领,很自然地归属于“中心对称图形”这个中心。数学是一门讲究理论、讲究层次和条理的学科,对于没有真正感悟到数学之美的初中生来说,是容易枯燥的;当老师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时,孩子们才会容易产生共鸣,进而对数学发生兴趣。因此,平时我特别注意收集跟数学有关的生活素材,以便于在教学中能简明、有趣地说明一些难懂或易错的数学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我特别重视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新颖的解法,数学问题往往是多个角度来考虑,特别是在几何证明题中,一道题往往有多种证明方法,因此在几何教学中,我注意例题的精选,精选出的例题在课堂中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充分去挖掘学生思想中蕴含的这部分的知识,然后让学生之间交流;上课时,对于每个学生回答的问题要及时给予评价,尽可能的多鼓励,这样会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有时候,刚在三班上完课,又到四班上在讲同样问题,就可以给学生说这个问题是刚刚在三班某个同学回答出来的,这样会暗示四班学生三班学生能回答的问题我们四班同样能回答的,人都有不服输的心里,这样会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同时对三班的同学也会起激励作用,课下会有四班同学给三班学生说到这个事情的,因为好事情传播的速度是很快的。三班的这位同学听说在四班的课堂上老师用到了他回答问题的方法,他至少会高兴一天的,今天这样明天也这样,经常这样学生就会对这门课程保持比较高的热情,这样对学生有利对自己也有利啊。
当一个学生的解题方法,通过我的加工拓展变成一种解题思路,每一次使用时,我就专门提出“这次我们应用某某同学的方法来解它”,对这个同学来说是莫大的心理鼓舞。
有一段,我曾经把自己学生作业中一些新颖解法汇集在一起,办成了一个小报,转发全年级每一个学生手里,以此来鼓舞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班学生的独特解法上了第一期,其他学生就渴望下一期有自己的杰作,就会在作业中很努力地钻研而不是应付。
本节课上,在探讨图形分割时,一个学生就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把虚拟的一个小长方形割下补到另一个实图的对称位置,当时,为了不耽误时间,我仅仅简单交代一下就过去了;其实在这个地方还有许多可探讨之处,而且不少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
问题的回答会出现什么问题一般都能预料到的,可是在实际上课时,往往会有一些问题是出乎预料的;当一个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或一种新的解法时,老师则可能因时间的问题而暂时放下不管,这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果这些问题能得到圆满地解决,就会激发提问题的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成就感。何况我们面对的是很有思想的学生,现在的孩子聪明程度是相当高的,特别是这些学生是你教过一年、两年后,你的许多解题思想、习惯性解题思路已经被他所熟知时,他处在了“知己知彼”的位置,再加上学生多、思考方式也多,因此课堂上我从不敢轻视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及对某个问题发表的看法。这就造成了,公开课上既希望学生有问题,但又怕学生提出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
我一直认为知识是在课堂上逐步生成的,不是死的,这才是课堂的“血和肉”,不应该为了追求课时内容的完整,忽略课堂效果,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才是课堂真正的高效,即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是我们做教师的最终目的。
我曾经在一次听课时看到这样一堂课:一个语文老师在上一个公开课时,因为内容需要,老师描绘了一个诗人在某一优美意境中即兴创作了一首诗,当时就有一个学生提出朗诵一下自己的一首诗,后来竟然出现班里大部分学生都要求做诗,没有想到这个老师竟然答应了,这节课后来竟上成了赛诗课。你怎样评价这样的一节课呢?但是,学生们乐意,参与度也特别高,我感觉这节课孩子们的收获是不小的,比老师中规中具地上一节课更能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
有时,公开课上有的问题设计导向性太明了,干涉或控制了学生的思维,明显带有程式化,缺乏教学过程中应有的生气。课堂上有一段时间,学生好像成了配合我上课的配角,没有给足学生应有的思考空间,失去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的回答问题,很少主动的提出问题;特别是教师一对多的问答,其实一问一答的机械形式,是一种无实质性交往的“假”对话,是一种变相的灌输式教学,后果是:看着热闹,实则沉闷。人的好奇心是天生的,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决定了他们拥有探求新异事物的天然需要。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强调的就是兴趣。兴趣就是学生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这是大家所熟知的一条真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能恰当地运用情境激起学生的兴趣,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教师上课时,往往讲的有点多而让学生思考、提问、交流的有点少,无论是学生与学生之间或是老师和学生之间,交流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经过交流都有了两个思想或碰撞后的多个思想;上课不仅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上课时,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给学生以信心,是老师的一个重要任务。
课后的一点反思,和大家共同交流。
体验中心教案篇三
数学课堂中,我们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时,结果固然很重要,但学生的思维过程也非常重要。在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鼓励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让学生说出每道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对学生理解不正确的或不完整的地方,我是根据学生错误所在,通过设问,点拨学生引发讨论,引起学生深入的思考,让学生在不断的争辩中认识除法,学生表达不完整时,我应用反问,使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产生疑问,引起学生思考,进行比较,从而获得真知即用除法算式可以表示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进行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也可以表示按指定分成若干份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又培养了学生各种能力,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才能得到有效发展,互动课堂学程导航理念才能得到发展。
从操作中解决实际问题。今天的教学内容是《认识除法》,是在学生对是在学生对是在学生对平均分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运算,从中体会并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它既是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也是以后解决出发实际问题的基础。让学生了解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和“平均分成几份”都可以用除法计算。
教学时让学生经历“实际问题——平均分的活动(用圆片分一分)——除法算式”这一抽象过程,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和等分的活动,建立平均分与除法之间的联系,明确除法就是平均分活动的数学概括,体会到什么情况下用除法计算,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并让学生认识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伊始,通过创设生活中坐缆车的情境,以自主学习菜单来引导学生从情境中提出问题,并及时引导学生注意教材中提出的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解决问题的需要引出平均分的活动,再把平均分的活动抽象为除法,建立数学模型,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的独立思考相结合,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师只是发挥了引导者的作用,帮助学生认识除法的意义。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白:共有的份数——总数,每份的个数——每份数,平均分成的份数——份数;以及总数、份数、每份数三者之间的关系,如:求总数——乘法(几个几相加),求份数、每份数——除法(平均分的两种分法)。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用学具分一分或者画一画,理解除法的意义。同时学生能根据实际问题知道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明确该用什么方法。
体验中心教案篇四
著名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每次上完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这既是一种学习,也是在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素养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上周,我上了一节公开课《中心对称图形》,现在就这节课我谈两个“做法”、两个“问题”:
两个做法:
本节课的设计上,我充分体现了“中心对称图形”这个重点,围绕它我进行了全方位的筛选材料,这些材料都是我平时积累的结果,其中有生活中的、小学算术中的、物理内容的、扑克牌上的、游戏里的、打油诗里的等等材料,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多少联系的东西,最后都能很自然地为所统领,很自然地归属于“中心对称图形”这个中心。数学是一门讲究理论、讲究层次和条理的学科,对于没有真正感悟到数学之美的初中生来说,是容易枯燥的;当老师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时,孩子们才会容易产生共鸣,进而对数学发生兴趣。因此,平时我特别注意收集跟数学有关的生活素材,以便于在教学中能简明、有趣地说明一些难懂或易错的数学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我特别重视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新颖的解法,数学问题往往是多个角度来考虑,特别是在几何证明题中,一道题往往有多种证明方法,因此在几何教学中,我注意例题的精选,精选出的例题在课堂中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充分去挖掘学生思想中蕴含的这部分的知识,然后让学生之间交流;上课时,对于每个学生回答的问题要及时给予评价,尽可能的多鼓励,这样会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有时候,刚在三班上完课,又到四班上在讲同样问题,就可以给学生说这个问题是刚刚在三班某个同学回答出来的,这样会暗示四班学生三班学生能回答的问题我们四班同样能回答的,人都有不服输的心里,这样会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同时对三班的同学也会起激励作用,课下会有四班同学给三班学生说到这个事情的,因为好事情传播的速度是很快的。三班的这位同学听说在四班的课堂上老师用到了他回答问题的方法,他至少会高兴一天的,今天这样明天也这样,经常这样学生就会对这门课程保持比较高的热情,这样对学生有利对自己也有利啊。
当一个学生的解题方法,通过我的加工拓展变成一种解题思路,每一次使用时,我就专门提出“这次我们应用某某同学的方法来解它”,对这个同学来说是莫大的心理鼓舞。
有一段,我曾经把自己学生作业中一些新颖解法汇集在一起,办成了一个小报,转发全年级每一个学生手里,以此来鼓舞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班学生的独特解法上了第一期,其他学生就渴望下一期有自己的杰作,就会在作业中很努力地钻研而不是应付。
体验中心教案篇五
著名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每次上完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这既是一种学习,也是在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素养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上周,我上了一节公开课《中心对称图形》,现在就这节课我谈两个“做法”、两个“问题”:
(一)处处留心皆学问
本节课的设计上,我充分体现了“中心对称图形”这个重点,围绕它我进行了全方位的筛选材料,这些材料都是我平时积累的结果,其中有生活中的、小学算术中的、物理内容的、扑克牌上的、游戏里的、打油诗里的等等材料,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多少联系的东西,最后都能很自然地为所统领,很自然地归属于“中心对称图形”这个中心。数学是一门讲究理论、讲究层次和条理的学科,对于没有真正感悟到数学之美的初中生来说,是容易枯燥的;当老师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时,孩子们才会容易产生共鸣,进而对数学发生兴趣。因此,平时我特别注意收集跟数学有关的生活素材,以便于在教学中能简明、有趣地说明一些难懂或易错的数学知识。
(二)总结学生的新颖解法并充分利用它
在课堂教学中,我特别重视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新颖的解法,数学问题往往是多个角度来考虑,特别是在几何证明题中,一道题往往有多种证明方法,因此在几何教学中,我注意例题的精选,精选出的例题在课堂中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充分去挖掘学生思想中蕴含的这部分的`知识,然后让学生之间交流;上课时,对于每个学生回答的问题要及时给予评价,尽可能的多鼓励,这样会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有时候,刚在三班上完课,又到四班上在讲同样问题,就可以给学生说这个问题是刚刚在三班某个同学回答出来的,这样会暗示四班学生三班学生能回答的问题我们四班同样能回答的,人都有不服输的心里,这样会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同时对三班的同学也会起激励作用,课下会有四班同学给三班学生说到这个事情的,因为好事情传播的速度是很快的。三班的这位同学听说在四班的课堂上老师用到了他回答问题的方法,他至少会高兴一天的,今天这样明天也这样,经常这样学生就会对这门课程保持比较高的热情,这样对学生有利对自己也有利啊。
当一个学生的解题方法,通过我的加工拓展变成一种解题思路,每一次使用时,我就专门提出“这次我们应用某某同学的方法来解它”,对这个同学来说是莫大的心理鼓舞。
有一段,我曾经把自己学生作业中一些新颖解法汇集在一起,办成了一个小报,转发全年级每一个学生手里,以此来鼓舞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班学生的独特解法上了第一期,其他学生就渴望下一期有自己的杰作,就会在作业中很努力地钻研而不是应付。
(一)公开课上我“戴着镣铐跳舞”
本节课上,在探讨图形分割时,一个学生就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把虚拟的一个小长方形割下补到另一个实图的对称位置,当时,为了不耽误时间,我仅仅简单交代一下就过去了;其实在这个地方还有许多可探讨之处,而且不少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
如果从这个题目引开来,同样有许多“中心对称图形”的变化,但是,进行这个内容就必然会影响这节课的课堂设计,当时,我就忍着割舍掉去进行安排好的内容。虽然上课之前自己已经充分准备好自己的上课内容,教学环节的处理都已经安排好,课堂上问题的设置,问题的回答会出现什么问题一般都能预料到的,可是在实际上课时,往往会有一些问题是出乎预料的;当一个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或一种新的解法时,老师则可能因时间的问题而暂时放下不管,这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果这些问题能得到圆满地解决,就会激发提问题的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成就感。何况我们面对的是很有思想的学生,现在的孩子聪明程度是相当高的,特别是这些学生是你教过一年、两年后,你的许多解题思想、习惯性解题思路已经被他所熟知时,他处在了“知己知彼”的位置,再加上学生多、思考方式也多,因此课堂上我从不敢轻视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及对某个问题发表的看法。这就造成了,公开课上既希望学生有问题,但又怕学生提出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
我一直认为知识是在课堂上逐步生成的,不是死的,这才是课堂的“血和肉”,不应该为了追求课时内容的完整,忽略课堂效果,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才是课堂真正的高效,即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是我们做教师的最终目的。
我曾经在一次听课时看到这样一堂课:一个语文老师在上一个公开课时,因为内容需要,老师描绘了一个诗人在某一优美意境中即兴创作了一首诗,当时就有一个学生提出朗诵一下自己的一首诗,后来竟然出现班里大部分学生都要求做诗,没有想到这个老师竟然答应了,这节课后来竟上成了赛诗课。你怎样评价这样的一节课呢?但是,学生们乐意,参与度也特别高,我感觉这节课孩子们的收获是不小的,比老师中规中具地上一节课更能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
(二)公开课中的“假活跃”与“真沉闷”
有时,公开课上有的问题设计导向性太明了,干涉或控制了学生的思维,明显带有程式化,缺乏教学过程中应有的生气。课堂上有一段时间,学生好像成了配合我上课的配角,没有给足学生应有的思考空间,失去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的回答问题,很少主动的提出问题;特别是教师一对多的问答,其实一问一答的机械形式,是一种无实质性交往的“假”对话,是一种变相的灌输式教学,后果是:看着热闹,实则沉闷。人的好奇心是天生的,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决定了他们拥有探求新异事物的天然需要。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强调的就是兴趣。兴趣就是学生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这是大家所熟知的一条真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能恰当地运用情境激起学生的兴趣,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教师上课时,往往讲的有点多而让学生思考、提问、交流的有点少,无论是学生与学生之间或是老师和学生之间,交流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经过交流都有了两个思想或碰撞后的多个思想;上课不仅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上课时,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给学生以信心,是老师的一个重要任务。
课后的一点反思,和大家共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