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园林艺术心得体会篇一
我喜欢苏州,原因之一,大约是由于苏州有令人留连忘返的园林之胜吧。
提到苏州园林,自然就会想到拙政园。对我来说,尤其如此,因为40多年前我第一次到苏州,第一个见到的苏州园林便是拙政园。
那时,游园的人比较少,有充分的空间和时间让你和它从容相对。信步所至,常会使你意外地发现某种佳妙之处,在无意中得到一分惊喜。
后来,也曾多次到苏州,大抵每次都要去看看拙政园。但并不是每次都能领略到游园的情趣的。原因很多,且不去说它了。
我常想,游苏州园林,最好是在不冷不热天气,细雨霏霏时节。有三两位尚能谈得来的朋友,或倚或坐,或行或止,各尽所好,各随其意。其中情趣,非己莫知一一这当然只是一种设想,可遇而不可求的。
去年秋天,我到苏州去。夜宿南园,晨起看天,天阴欲雨。心想,这该是游园的好天气了。于是和几位同游者,驱车直奔拙政园。
进得园门,天果然下起微雨来,游人果然不多。细细的雨丝,拂面微凉,触衣略润。园中小径上,路未湿,草未枯。两旁树木,叶未落,枝条扶疏。经过微雨一番梳洗,更增添了一分活泼,两分翠绿。
俗话说,好景不长。正当我们信步而行,随口而谈,或默然细细领略园中景致之际,雨点忽然密起来,密起来,密得使你再也不能不理它了。于是急急转入回廊,欲觅一避雨处。
三转两转,转到一小轩中。里面有两张石凳,一张石几,上悬一匾,题日“与谁同坐轩”。轩无门窗,与亭榭相似。于是左顾右瞻,园中景色,尽收眼底。
雨越来越急,淅渐沥沥,略无止意。好在已无雨湿襟袖之虑,且急雨易过,只要耐心等待就是。何况雨中游园,看园中雨景,也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难得之事。
答案自然是各种各样的。如果李白在此,当然会“举杯邀明月”。而我辈俗人,只能从俗处想。于是你一言我一语,所说无非亲朋好友,门生故旧之类。其实,这块匾的妙处,就在于不明说是谁,给你充分选择的自由。你认为谁合适,那便是谁,不必明确限定在某一个人的。设若孤身独处,无人可邀,那也不妨。天上清风,松间明月,不邀也可自至的。
谈笑间,不觉雨丝渐细,于是振衣而起,穿过已变得湿漉漉的小径,走上曲曲折折的长廊,看亭台堂馆,伴之以小桥流水;假山怪石,四周有奇花异木。细雨中,园子变得更幽更静,更清更明,有一种说不清也不必说清的动人之处。
多次到拙政园,但雨中游园还是第一次。特别是在与谁同坐轩为雨所阻,回思仍觉有趣。虽非盛事,也算雅集。
园林艺术心得体会篇二
园林概论这门课程给了我很多启示和体会。通过学习,我对园林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为我今后的生活和职业规划提供了很多思考。在园林概论的学习中,我体会到了园林的美与功能、设计的重要性、保护的意义以及园林与人的关系。下面我将就这几个方面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园林的美与功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园林不仅是美的,也是实用和功能的。在我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园林功能的知识,如园林空间的分配、绿化和景观设计、园林设施的建设等等。这些功能的存在使得园林不仅是一个美丽的景点,还可以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塑造城市形象、改善环境等等。这让我意识到园林不仅仅是艺术品,而是融合了美与实用的综合体。
其次,园林设计的重要性给我带来了一些思考。园林设计是园林艺术的核心,它是将园林概念落地的过程。园林设计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如地形地貌、植物选择、水土保持等等。好的园林设计可以营造出一个和谐、舒适、生态的环境,使人们在其中能够放松身心、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在我学习园林设计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意识到设计对于园林的重要性,一切的美好都离不开设计的精心规划和灵感创造。
另外,园林的保护意义让我更加关注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园林作为自然和人类的交融,需要我们保护和维护,以保持其美好和功能。我们在学习园林保护的过程中了解到了园林景观造成的生态问题和经济问题,同时也学习了保护的方法和措施。园林保护不仅是对自然的责任,也是对人们美好生活的责任。在未来的生活和职业规划中,我会更加关注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为保护园林和大自然尽一份力量。
最后,园林与人的关系让我深感园林的独特魅力。园林作为人类活动的场所,对人们的精神和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园林可以给人们带来愉悦和放松,也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思考。在学习园林与人的关系的过程中,我明白了园林以人为本、服务于人的理念,意识到园林是为了满足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而存在的。园林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的形象和功能,更在于它给人们带来的愉悦和感动。
总之,园林概论的学习让我对园林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不仅从美学上认识到了园林的美与功能,也从实践上理解了园林设计的重要性,更从生态和人文角度认识到了园林的保护意义和与人的关系。这些体会对我今后的生活和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让我更加关注园林艺术的发展和保护,为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尽自己的努力。
园林艺术心得体会篇三
考研完后就一直忙着找实习单位的事情,所以3月份以开始,我就来到学校,等待着用人单位给院里的招聘信息。找到了一些单位,最后去了杜雁老师推荐的佛山市粤山园林绿化有限公司设计部实习。设计部的经理是93级林学的师兄,在实习的时候也给予了我一些照顾,对此我也是非常的感谢。
20xx年4月17日我和万晶晶到了佛山南海桂城,南国的热带风情吸引着我们的目光。一路上讨论的最多的就是这里的植物,热带植物特别丰富,而且生长的也很茂盛。用于道路绿化的植物品种比武汉要多得多,所以刚到佛山就有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对于这种因素,我和万晶晶也早有准备。在广州站中转的那一天,我们就发了“专业病”,拿着华南植物图谱去路边识别华南的常用绿化植物。很大的木棉,很高的棕榈科植物,以前只能在武汉植物园才能看到。4月17日的下午,师兄开车来将我们接到了住所,安顿下来后,就去参观公司了。公司搬了新址,在桂城数码新城里,门面很艺术也很气派。然后就去了设计室,看了一下公司做的项目,认识了一下同样很年轻的同事。师兄很照顾我,把他自己以前用的电脑给我来用。由于刚到公司,师兄没有给我们分配什么实际的任务。到了晚上快下班之前,师兄询问了我们各自工作的意愿。随意愿,我被分配到了设计部,万晶晶被分配到了工程部。设计部的同事——小黎帮我们打理住宿和吃饭的事情,跟着他我们熟悉了桂城的一些情况。
4月18日后,我们的工作就正式开始了。这一天,真正的考验就要到来。一个工业园小区有2000平方米的庭院要做绿化,工程造价是20万元。师兄说让我也参与进来,练习一下,顺便看一下我的设计水平。我画了一下设计的草图,师兄对我的基本设计手法给予肯定,但是也指出了不足。然后我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反复的修改这个方案,并且建模推敲。虽然最后没有采用我的方案,但是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比如构图的一些原则的运用,实际的造价的控制,还有一些实际数据的把握。总之对于在学校里的那种天马行空的设计,限制因素突然的多了起来,随之而来的还有速度上的要求。一时半会,我还真的有些适应不了。师兄对于这种情况也给予了理解,并且表示要多练习几个设计方案开提升设计水平。4月25号到28号,我和万晶晶去参观了几个实际的工程,除了继续熟悉华南的植物种类以外,对于施工、园建的一些工艺也是了解的特点。这段时间,在参观中,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特别是身处岭南这种和华中气候特点完全不同的地点,感觉自己随时都在学习新鲜的东西。
4月29日我和师兄驱车来到了广州,去给一批新工程的施工图盖章。就是一个星期的时间,我们三次往返于广佛两城。施工图正如传说中的那么重,一捆需要用尽全力才能勉强抱起来,所以一张一张的挫章,要花三个小时才能弄完,绝对的重体力活。不管怎样,这一部分施工图完成后,我正式参与的工程就完工了,值得纪念。晚上和同事去体育馆参加公司组织的运动,欢声笑语中,一天的工作也就结束了。剩下来的几天,我基本就在设计室里看方案和一些资料,自主的进行学习。
进入5月份,我们对于当地的生活也逐渐的适应了。所以运用节假日到处逛逛的想法越来越强烈。首先我们花了一天的时间逛了下广州---华南植物园、南越王博物馆、越秀公园是主要的景点。然后就是佛山的一些著名景点,比如被称为岭南第一园的梁园,到了佛山的古迹---祖庙,还有禅城的一些老街区。佛山和广州挨的很近,所以文化上也同源,是真正的岭南文化的代表。看到很多的岭南建筑,于是就明白了岭南特殊气候下,文化为什么就有别于其他地方了。这里有依旧保留完好的祠堂。祠堂外面通常都有小游园,一些游园里面甚至养着孔雀,让我惊奇不已。这些小游园似乎是对群众开放的,人们在里面休息聊天,一幅幅生活画卷好似电影黄飞鸿里的场景。祠堂里面也是可以参观的,不过通常都有人看守,我表明来意之后,也被允许参观。这些祠堂基本都是三进院落,中间会有一个天井采光。结构上是石木混合,以木结构为主。从一些装饰品上看来,收到两种风格影响较大,一种是徽派建筑,另一种就是欧洲的巴洛克风格。这种东西合璧就是岭南最本质的地方。研究这些,也是为了再设计中更好的贯彻乡土特色的理念,让当地的百姓都乐于接受。师兄说之前已经做过了很多的小设计了,这次来个大一点的场地便于发挥。
这个项目是南海区大沥镇的全民健身广场,面积有12公顷。师兄给了我一些基本资料后,我就开始设计了。画完一些草图后,发现对于现状还是有点不清楚。趁着师兄要去那个地方开会,我就和万晶晶一起去那个地方去踏勘,拍摄了一些照片,记录了一些数据。这个方案大概做了五天,基本得到了师兄的认同,但是只是一个方案阶段。后来学校里催着回去做毕业设计,就于5月17日正式的返校了,我的毕业实习也正式结束了。
园林艺术心得体会篇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进行,越来越多的园林建设项目涌现出来,园林职工也逐渐成为了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从事园林工作的一员,我有幸能够接触到大自然,亲身参与到城市园林建设中,这一工作给予了我许多宝贵的心得和体会。
首先,园林职工的工作环境令人神往。城市园林作为一个人工打造的自然环境,给人带来了舒适和放松的感觉。每当我踏入园林的大门,那一刻,我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花草树木的绿意,水流鸟鸣的声音,让我感觉到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让我忘却了生活中的烦恼和压力。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使我更加热爱这份职业,更加珍惜每一天的工作时光。
其次,园林职工的工作内容让人乐在其中。作为园林职工,我们的工作内容涉及到园林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维护等方面。这些工作充满了创造力和挑战性,让人感受到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和快乐。我们需要根据每个园林的特点和要求,制定出最佳的设计方案;我们需要运用各种园艺技巧,在最有限的空间中,打造出令人陶醉的景观;我们需要保持园林的整洁和美观,定期修剪花草树木,进行病虫害的防治等。这些工作让我不断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同时也享受到了成功和成长的快乐。
然而,并不是园林职工的工作都是轻松愉快的。在园林建设中,我们经常面临着时间紧迫、工作量大、环境复杂等问题。比如,在园林建设高峰期,为了赶进度,我们需要加班加点,甚至连续工作几天几夜;比如,在遇到恶劣天气条件时,我们还要坚持工作,确保园林的正常运行。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我们必须保持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勇敢面对并解决问题,这也是园林职工的一项重要素质。
此外,作为一个园林职工,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园林不仅仅是美化城市的一种手段,更是为人们提供一个绿色、健康的生活环境。我时刻牢记着自己的责任是让公众享受到最好的园林环境,创造一个让人们流连忘返的、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因此,我更加努力地工作,精益求精,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为城市园林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园林职工的工作环境让人留恋,工作内容让人乐在其中。尽管园林工作也会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我们相信只要保持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作为一名园林职工,我将继续努力,不断追求卓越,为创建更美的城市园林而努力奋斗!
园林艺术心得体会篇五
园林论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它聚集了园林从业者、学者、爱好者以及一些影响力大的人物,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可以更好地交流,探讨园林相关的知识和技术,更好地推动园林事业的发展。最近,我参加了一个园林论坛,下面是我参加园林论坛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园林论坛的意义
园林论坛是一个让我们可以在平等、自由的氛围中交流、学习、分享东西的平台,它的意义是巨大的。我们可以从中获得新的思路、新的技术和新的理念,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了解园林行业的新动态。园林论坛可以促进园林行业的交流与合作,缩小行业内知识和资源的差距,强化行业间合作与创新。
第二段:园林论坛的分析
这次园林论坛的主题是关于“城市绿化与城市健康”的,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市场上绿化的需求有多大。各位专家和从业者通过与会交流,充分地展开了对于“城市绿化与城市健康”的深度讨论,并在思路上提出了很多有益的意见,在业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论坛还让我发现了市场上的一些新奇的事物,例如,绿化植物的种植设计、修剪方法等等,都让我有了更多的收获。
第三段:园林论坛的收获
对于我这个新手来说,园林论坛的收获是巨大的,首先论坛在为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我可以在聆听专家和从业者的讲座中,学习到很多与工作相关的知识,这些都可以用在我的工作中。此外,论坛上与会者也十分友善,给我提供了很多帮助和建议。
第四段:园林论坛为我们创造的空间
通过园林论坛,我们可以找到一个互相学习、交流、分享的空间。参与论坛的人,可以在这里提问、分享自己的经验,也可以寻求别人的帮助。论坛互动性极强,可以让我们受益良多,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水平,也能够将园林的知识和经验传递给更多的人。
第五段:总结
园林论坛是一个有意义的平台,可以让我们在这里交流、学习、探讨园林事业的理论和实践。通过参与园林论坛,我们可以拓展我们的人脉、增长我们的知识,让自己更快速地融入这个行业。同时,通过这个平台,我们也能够为行业的发展出一份力。希望未来的园林论坛能够越来越好,能够让更多的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