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对某种工作实施结果的总鉴定和总结论,是对以往工作实践的一种理性认识。什么样的总结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总结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爱心活动总结篇一
近日,本校参加了一项关于爱心编织毛衣的活动,旨在为需要帮助的人们带来温暖和关怀。这项活动得到了广大师生的积极响应和参与,许多人自愿加入了这个大家庭,为创造更加美好的社会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二段:参与感受
我参与了这个活动,亲身感受到了其中的苦与乐。整个活动过程充满了乐趣和意义,成为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回忆。在活动中,我不仅学到了许多编织技巧,还结识了来自不同地方的志愿者,大家都热情洋溢,互相帮助,共同投入到这项有意义的事业中。
第三段:产生的反思
通过这个活动,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了什么是爱心和扶弱济困的真正含义。把自己的时间和力量投入到这个活动中,不仅是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照顾,更是传递着一份美好和希望。正是这种精神推动着我们,让人们对社会发展更加充满信心和期望。同时,我也认识到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过度奢侈,应该更加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要时刻保持一颗感恩的心态,关注身边的需要帮助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人类的幸福作出积极贡献。
第四段:收获和体验
参加这个活动不仅丰富了我的生活,还让我成长了很多。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人合作、如何对待困难和挫折。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感知,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理想,更加有信心地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同时,我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人生经验,这将对我的未来发展带来很大的帮助。
第五段:对未来的展望
在这个活动中,我发现了自己的潜力和实力,更加坚定了我对慈善事业的信仰和热爱。对于未来,我将积极参加更多的志愿者活动,尽自己的力量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并影响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到这项有意义的事业中来。同时,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成为传递爱心和关怀的使者,为人类的幸福和美好而努力。
爱心活动总结篇二
在生活中,爱心渗透到了我们的方方面面。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寻找一种温暖的方法来传递爱心。不久前,我参加了一项爱心编织毛衣活动,我惊喜地发现,编织毛衣这件小事,竟然可以传递那么多的爱和温暖。
第二段:活动策划
这项爱心编织毛衣活动是由当地志愿者协会发起的。活动组织了一百多名志愿者,从不同当地招募参与者,参与者来自社区、学校、企业等不同领域。活动从宣传到策划再到执行都非常有条理,志愿者们准备充分,通过各种渠道招募参与者和用品,组织者们还通过网络直播对活动进行实时播报,许多人也在网上通过点赞、评论等行为对此表示了支持和关注。
第三段:实现过程
编织毛衣是一项细致而需要耐心的技能活动,许多参与者初次接触毛线和针头就感到困难,但志愿者们都非常有耐心地教他们如何编织。很快,参与者们就逐渐学会了编织毛衣的技巧,并且大家开始享受其中的乐趣。当参与者们编织细节时,他们会不自觉地把一份关爱和祝福注入到毛衣中。我发现,这项活动已经开始渐渐超出了单纯的编织,而是成为了一个传递爱的平台。
第四段:收获
通过这场活动,我领悟到爱是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传递,而这种传递并不一定需要大费周章或者极其显眼。爱心编织毛衣活动就是个绝佳的案例。它细微而有趣,可以将参与者们的心意和爱传递给收礼人。这种方式几乎是无声的,但却很真实,让人特别感动。这项活动甚至还能让人找到新世界、结识新朋友、发掘自我潜能,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第五段:结语
这次爱心编织毛衣活动是一场收获颇丰的经历。我大力推荐更多人加入这个志愿团队,可以感受到这项活动所传达出的爱与善良。我们的社会需要更多的爱,需要更多的关怀,这也是我们作为志愿者的优秀表现。我志愿者的力量无穷大,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学会心有所为,发现爱心的力量,并将它传递给世界上任何需要它的人。
爱心活动总结篇三
公益活动记录学生组织或参加公益活动等活动以及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取得的成果。要求学生在参与公益活动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具有一定的洞察社会能力;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公益活动是记录学生组织或参与的社团活动的一部分,我们所担任的干部职务及在组织、管理能力方面也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也包括在校外所兼任的社会工作。我们应该要求自己通过社团活动诸如公益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自己的特长,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同学和睦相处,同时在公益活动中,也培养学生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应变能力,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学会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本领。
长期以来,在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上有“通才”与“专才”的争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把握社会分工的“专业要求”和社会合作的“社会化要求”之间的关联。大学生公益活动就有部分体现不同需求之间的关联,即从上述入手,铸造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共同平台,突破狭隘专业划分所带来的知识局限,从而为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培养通识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益活动使我们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这次公益活动课,我和班级同学负责整场画板的搬运,可谓人少任务重。我们统筹兼顾、各负其责、配合默契、互帮互助,逐渐缩短公益活动时间,提高公益活动效率,提高公益活动质量。
公益活动培养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它使我认识到:课本知识是不够的,应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经风雨,见世面,丰富人生阅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心得体会。公益活动还培养了我们的责任心,使我们树立了要回报社会,回报人民的人生观。它使我们认识到: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鞠躬尽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努力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新人。
最后要感谢给我们这次机会的组织者让我学到了蛮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爱心活动总结篇四
在母亲节即将来临之际,_中学开展了主题为“五月浓情情献母亲”系列感恩活动。活动如下:
一是大力宣传母亲节信息。以“温馨五月天感悟母亲节”作为周一国旗下讲话;利用广播、板报等阵地,大力宣传“关心母亲理解母亲赞颂母亲感恩母亲”的新风尚。
二是召开“我说母亲我赞母亲”的主题班会。班会活动中,介绍了母亲节的由来,赞颂了母亲的平凡、伟大,同时倡导学生学会感恩,做一个心存感激的人。
三是相继开展了“感恩母亲四个一活动”:献上一份自己精心制作的礼物;送上一句自己最想对母亲说的话;唱上一曲母亲最爱听的歌;做好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通过以上活动,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营造了“感恩母亲,歌颂母爱”的良好氛围,促进了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沟通,让学生学会了宽容、理解,体验了感恩,感悟到爱的真谛,从中受到教育。
爱心活动总结篇五
利用暑假契机,我认真阅读了《用爱心播种梦想》。这本书一共收录了二十位最美乡村教师的优秀事迹,立志一辈子给学生做渡船的柏纪荣老师;坚持当了十一年留守儿童的徐翠梅老师;自发组织草根公益团队为大山孩子圆求学之梦的吴艳玉老师;被称为大湖深处点灯人的蒋仕发老师,通过一篇篇事迹介绍,我仿佛看到了二十张洋溢着灿烂笑容的幸福的脸庞,感受到了一位位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执着和热爱,平凡中见伟大,细微中见真情。我的心灵得到了净化。
教师的职业之所以神圣,那是因为教师有一颗热爱学生之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纯洁的、无私的,这种爱能让学生从无知变得聪明,从稚嫩变得成熟,从叛逆变得理智,爱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关键,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一个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了无私的爱心,才能产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才能千方百计教好学生。一个充满爱心的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会辛勤工作,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学生进步了,老师会感到欣慰;学生退步了,老师会感到着急;学生生病了,老师会感到焦急不安。有了这种感情,老师才能心甘情愿地去做那些有益学生的各种琐碎的工作,才能兴趣盎然地去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才能满腔热情地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耐心的教育,才能潜心钻研和努力创造教育教学的方法,才能有更大的信心去教育好学生。
我将从他们的手中接过爱的接力棒,把爱洒在我的学生身上,洒在双凤中心小学每个孩子的身上。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让我们用心去爱,去理解、去宽容、尊重、关心每一个学生,用爱播种教育的希望,用心成就孩子们的梦想。
爱心活动总结篇六
在当今社会,爱心传递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为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志愿服务精神,我校组织了一次名为“传递爱心”的党日活动。该活动以传递爱心为主题,旨在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活动中,我们通过亲身体验,深刻感受到了爱心的力量,也更加坚定了参与公益事业的决心。
段二:活动的过程和感受
在活动中,我们接触到了许多需要帮助的人群。我们帮助了孤寡老人打扫卫生,为留守儿童送去慰问品,为失学儿童筹集爱心物资等。这些被帮助者的眼神中透露出对我们真诚的感激和由衷的笑容。这些无私的付出,让我们心中充满了满足和喜悦。我记得一位孤寡老人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说出了谢谢这两个字。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爱和温暖。
段三:体会到的爱心的力量
通过参与这次活动,我深深体会到了爱心的力量。当我们心怀爱心,用行动为他人付出的时候,不仅能够帮助到别人,也能够感受到快乐和满足。而当别人用他们的关注和爱来回应我们的付出时,我们会得到一种无形的力量支撑着前行。这种力量是可以传递的,当我们受到爱心的感染,也会将这份爱传递给更多需要被关爱的人。爱心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坚持用行动去传递,它就会源源不断。
段四:参与公益事业的重要性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感受到了参与公益事业的重要性。作为一个社会的一员,我们不仅要关心自己的利益,更要关心他人的困难。只有当每个人都能够心怀善意,愿意付出,社会才能更加和谐进步。参与公益事业不仅能够让我们从中得到快乐和满足,更能够锻炼我们的能力和品质。通过实践,我们能够学到如何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分享他人的快乐和痛苦,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出奉献精神和友爱精神。
段五:对未来参与公益事业的展望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认识到了参与公益事业的重要性,并对未来参与公益事业充满了希望。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传承和发扬爱心传递的理念。无论是从事自愿服务还是积极参与社区建设,我们都能够以实际行动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未来,我将继续关注和参与公益事业,在个人奉献的同时,也希望能够影响更多的人,携手共同传递爱心,让爱心之花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绽放。
爱心活动总结篇七
来到大学有很多机会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而公益活动是最有意义的。我就跟学校的手语协会去参加过一次公益活动。我们是去石基镇的一家培智学校探望那里的小朋友。
我们去到那家学校的时候,小朋友都正在上课,我们从窗口外看到他们都很认真地在上课,没有一个人是在睡觉的。当时我就觉得有点惭愧,因为自己上课都有时在睡觉。我们的活动是在他们的食堂里举行的,我们要先去那里布置好场景等小朋友来。当我们刚布置完他们就很有秩序的一个跟一个的走进礼堂,而且很有礼貌的跟我们打招呼。活动刚开始他们就显得很热情,积极的参加我们设计的活动。他们对我们完全没有陌生的感觉,有很多师兄师姐还抱着他们一起参加活动。记得有一个环节是跳舞的,很多小朋友都举手要一起跳,他们以前都没有跳过这次是第一次,虽然他们跳得不怎么样,但我们看到了都觉得很开心。
当我们要走的时候,有几个小朋友还跟着我们,嘴里不断的喊着姐姐,那样子是很舍不得我们离开的,虽然相处的时间很短暂,但他们对我们都建立一种纯洁的友谊,一种很多人都无法理解的友谊。
那些小朋友有了另一种的认识,认我的人生更精彩。其实这次活动对我的道德修养水平都有很大提高。
作为一名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努力提高道德素质,完善人格,是一种责任,“修身齐家知国平天下”,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建设,人生的成功,需要的何止是文化技术?经济在发展,一个受高等教育者,要支撑和继承的东西很多,这就需要我们去做,去行动。况且,加强道德修养,也是个人素质提高的一个重要方面。尊敬他人等做人的基本准则是每个大学生都懂得的。但道德意识和严于律己精神的缺乏,已严重的破坏了大学生的社会形象。这等待我们去改变。作为一个大学生,对自身的道德修养多一点意识,多一点责任吧!就好像有很多人都歧视智障儿童,很多时候都用言语和动作来伤害他们弱小的心灵,如果我们多点爱心,我相信他们在这个世上会毁的更开心,这就需要我们提高我们的道德休养水平了,如果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很低,那么他绝对不会是一个真正有爱心的人。
爱心活动总结篇八
近日,我所在的社区开展了一次传递爱心党日活动。通过参与这次活动,我深深感受到了爱心的力量以及党的关怀,同时也对自己的责任与使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以下是我对此次活动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从这次活动中明确了爱心的价值。在社区的活动中,我们组织了一次捐衣义卖活动,筹集所得的善款将用于帮助困难家庭。通过这个过程,我看到了很多人愿意伸出援手,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有的人捐赠了自己家中闲置多年的衣物,有的人则积极参与了义卖活动。他们的善举让我深感感动,也让我明白了爱心的价值所在。无论是一件衣服、一份帮助,还是一颗爱心,都可以给别人带来温暖与幸福,也向我们展示了关爱他人的美好。
其次,我意识到爱心不仅仅是个人行为,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在捐衣义卖活动中,我们不仅仅是单纯地向困难家庭提供物质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关怀。通过这个活动,我明白了帮助他人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社会共同责任的体现。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传递爱心的使命,只有将爱心传递出去,才能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更应该积极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再次,党的关怀和组织的力量在此次活动中得以充分展现。作为一次党日活动,此次传递爱心活动得到了社区党组织的全力支持和协助。党组织不仅给予了我们宣传、组织、协调等方面的帮助,还组织党员积极参与活动。他们的关怀和付出让我们深感温暖,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履行社会责任的信心。同时,通过党组织的组织和引导,整个活动顺利进行,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这次活动让我深深认识到,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爱心行动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最后,我明白到爱心的传递是一个持久的过程。活动结束后,我并没有感到满足,反而更加鼓舞和振奋。我明白到爱心的传递不应该止步于一次活动,而是要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每个人都应该勇于承担起这份责任,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更多的人,传递更多的爱心。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工作学习中,都要发扬爱心精神,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将社会正能量传递下去。
通过这次传递爱心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爱心的价值,认识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受到了党的关怀与组织的力量。我将继续发扬爱心,积极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我们共同传递爱心,为社区的繁荣和美好明天努力奋斗!
爱心活动总结篇九
伸出热情的双手,帮助那些在贫困中挣扎的人们,让他们在不幸的严寒中,可以沐浴着缕缕的春风;在重重的艰难中,胸中荡漾着阵阵暖流。
原工学院有一个扶贫助教活动,扶助对象是xx区二段xx里门号的和姐弟俩,自原工学院分成生物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和机械学院,我们生食学院主动接过这个活动,一直坚持到现在,从未间断,并且在xx年被团市委评为市级“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
自从原工学院分团委手中接过这个“爱心火炬”,我们就决心要把这个“火炬”传下去,并且要越做越好。在这一年多里,我们积累经验,在活动形式上创新,活动开展越来越细,责任到人,赢得了广大师生的支持和赞许。
我们将大一新生的班级分为两组,由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干事轮流带领新生到他们家开展工作。活动的具体内容有:
一、根据扶助对象的要求,我们开展了义务家教工作。每次活动的班级挑出两到三名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由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干事带领给孩子进行家教,每班一周,一周两到三次。
二、为了使工作更加完善,我们生食学院组织了各年级同学进行了“扶贫捐款”活动,同学们积极参加、踊跃捐款。到目前为止,我们共集到捐款近千元,并且我们实行帐目公开,捐款由专人保管等措施,保证捐款都用到扶助对象身上。
三、我们还不定期给扶助对象带去作文本、课外练习册、书包、铅笔盒等与学习密切相关的礼物,这些物品都是由同学们的爱心捐款购买的,代表了同学们的一片心意。
四、为了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我们在05年每星期日带张志斌来学校参观,并且教其电脑的基本知识。
五、扶贫形式多种多样,有家教、聊天等,在节假日我们还会带孩子游玩天津。
六、每逢过节,我们都会为扶助对象送去节日的祝福并且给他们带去节日礼物,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怀,比如我们每年中秋节给他们家送去中秋月饼及节日的问候。
七、为了不断提高活动质量,在各班扶贫助教结束后,每班要求写一份扶贫助教总结,谈谈自己的感想和认识。我们会选出优秀的文章推荐到宣传中心发表。
我们生食学院分团委和青年志愿者协会对此工作倾注了不少心血,同时也达到了发扬雷锋精神、调动同学献爱心积极性的目的,使同学们体会到帮助别人的乐趣,切切实实的体会到了雷锋精神的深刻含义。
从原工学院到现在,我们的扶贫活动已经有五年了,虽然人员有些变动,但是我们的活动从来没有间断过,证明了雷锋精神并不是一句空口号,也不是在新世纪被人们耻笑的唱高调,而是我们青年志愿者们的一份关怀,一份爱心,一份祝福。我们的爱心无怨无悔,我们会把这“爱心火炬”继续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