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班我爱图书教案反思篇一
为了进一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班开辟了一个小“阅读区”。我们班上的孩子平时非常喜欢看图书,孩子们经常把自己心爱的图书从家中带来与大家分享,这样不仅充分利用了班级的阅读资源,也为他们在阅读交往和阅读分享方面搭建了同伴互动平台。现在,孩子们已经不满足于只是阅读。因此,为了提高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我们班开展了两次次美工活动——自制图书。
自己动手自制图书,能够体现每个孩子对图书结构的理解,促使他们将自身的体验和感受结合自己特有的想象力,通过图书的形式呈现出来。第一次自制图书时,班上每个孩子都是把《幼儿画册》上的一个小故事补充完整,将自己续编的故事情节画下来,并设计封面和封底,剪下后排好顺序再装订成一本连环画。孩子们操作的积极性非常高,但同时也能看出他们之间的个体差异,有的孩子在剪、贴时,手部动作都不够灵活,因此我们还要要重视孩子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平时多提供一些锻炼的机会。等孩子们把自己制作的图书带回家,父母帮助他们把续编的`故事情节加上文字记录在图书上。这是一个家庭合作的过程,父母和孩子在制作过程中,享受着亲情交融的美好情感。
通过第一次的操作,孩子们在基本掌握了制作图书的基本步骤,接着我们鼓励孩子选择自己需要的材料做好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一本图书。在第二次操作时,孩子对图书的整体结构和制作过程又有了进一步认识。他们制作的图书有的是自己熟悉的故事,例如《小鹿历险记》、《拔萝卜》;有的是类似自然界的动、植物不断生长变化的记录,例如《毛毛虫长大了》、《种豆豆》;有的则记录了自己的成长,例如《宝宝想长高》、《我的绘画作品集》等等,内容丰富多彩。
将孩子们做成的书放在班级“阅读区”后,我们观察发现自制图书的翻阅率非常高,孩子们对自己的图书爱不释手,他们也互相欣赏、互相交流,自制图书既丰富了孩子们的讲述内容,又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的阅读和交流兴趣,让大家受益匪浅。在此次活动中我们老师也得到了启示:凡是孩子喜欢的活动,就是教师值得努力去做的,应该让孩子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使孩子充分体验阅读的快乐,从而帮助他们养成更好的阅读习惯。都说“阅读能影响孩子的一生”,记得在阅读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时,曾看到这样一句:“三十年的经验使我相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我真心地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我们的孩子在阅读中成长,在阅读中收获,在阅读中开始他人生美好旅程的第一步。
小班我爱图书教案反思篇二
1.借阅图书时应有礼貌,不可粗暴。
2.不可飞速翻书,不可乱撕书页,如果书有破损,要及时修补好。
3.书籍是人类提高的阶梯——高尔基。
4.没有看完一本书不可换另一本书。
5.书休息的时候他的家在书架上,当然,任何书都有自我的位置,那个位置就是他的家,不可把别的书放到其他书的位置,应放回原先的位置。
6.即使有急事,也要把书整理好。
7.应记住弟子规: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损,就补之。
8.应当排队借阅书本,不可像海水一样涌上来一齐抢书本。
小班我爱图书教案反思篇三
1.本学期将请杨竣麟、吴靖彤、张智茹、王至诚担任图书角管理员。
2.负责书架的整理。
3.负责组织借阅。负责整理清查图书,检查阅读书目完损情景。
二.借阅程序
1.借出时间为每周二、三、四、五中午13:30至13:50分,以小组为单位,轮流借阅,每人每周能够借阅一本。
2.借阅时由本人亲自办理借阅手续。
3.借阅图书时,同学们按照顺序排队;选好图书后在图书管理员处登记,没有选中的图书放回原位。
4.借阅者应当爱护图书,不得涂画、撕割,如有损坏或者丢失,要赔偿相同版本的图书或者原价的两倍赔偿。
5.借出的图书两周内必须归还图书角,归还时图书管理员应当检查图书的破损情景,及时处理赔书事宜。如果两周内没有看完,应当办好续借手续。到期不归还,停止向其借阅一切书籍。
6.借阅的图书只能自我阅读,不得转借给他人。如有发现将严厉批评,并取消借阅资格。
7.应当征得图书管理员的同意才能够取书,不得私自取书。
8.借阅的图书只能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课堂上禁止偷偷阅读。如有在课堂上偷偷阅读图书的现象,发现一次取消一个月的借书资格。
9.放假前一周,清查借出的图书,把未归还图书者的姓名、书名以及单价抄送班主任处理。
最终,愿图书角带给大家的每一天都是欢乐和充实的!
小班我爱图书教案反思篇四
教学目标:
1、能明确交际的核心问题,做到抓住要点。
2、敢于在同伴面前发言,声音洪亮,富有感染力。做文明观众,不乱打断同学讲话。
3、口语交际时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注意用语礼貌得体。
教学重点:
1、能明确交际的核心问题,做到抓住要点。
2、口语交际时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注意用语礼貌得体。
教学难点:
敢于在同伴面前发言,声音洪亮,富有感染力。做文明观众,不乱打断同学讲话。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喜欢读什么书呢?喜欢在哪里读书呢?有没有借阅过图书呢?(播放歌曲:读书郎)
学生自由畅谈。
这是我们班的图书角,大家都喜欢看这里的书。可是有时候也会有不愉快发生。
导入新课:班里的图书角在借书过程中出现过哪些问题?
二、小组交流
1、小组讨论:班里的图书角应该怎样管理?
学生自由表述。
2、明确核心问题:
(1)怎样借阅图书;
(2)怎样爱护图书;
(3)怎样保证大家都能借到书。
学生自由表述。
3、老师提出讨论时的要求:
(1)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
(2)一个人说完,另一个再说。
(3)要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学生自由表述。
(4)讨论过程中学会倾听与欣赏。
学生自由表述。
三、小组推荐
1、每个小组成员说出自己的建议。
2、小组自由交流。
3、小组成员一起举手表决确定小组公约内容。
四、小组整理
1、小组交流后,将语言转换成文字写下来,注意时间安排哦。
2、写话展示:
(1)小组成员轮流讲。
(2)先想好内容再讲。
(3)讲的时候要清楚。
五、班级交流
1、每组推荐一个代表,展示写话故事。
(1)声音洪亮普通话。
(2)建议意见要实用。
(3)发言礼貌又得体。
(4)适时补充大家谈。
2、做文明听众。
(1)不同意可以发言,但必须等同学说完,并说明理由。
(2)自己同意的建议,可以进行补充。但必须要等同学说完。
(3)提问题时要把话讲清楚,并且要有礼貌。
3、请同学们举手表决。
4、宣布开始。各小组代表依次上台发言。
5、对于大家提出的“公约”内容进行整理,逐条制定。
6、请同学们举手表决。
7、制定好“图书借阅公约”,推荐学习委员抄录好“图书借阅公约”,张贴上墙,大家共同遵守!
六、课堂总结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自己制定的“图书借阅公约”,大家要相互监督,共同遵守,为我们的图书借阅创造良好的环境。希望我们每一个同学都爱上读书,多读好书!
小班我爱图书教案反思篇五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有效发挥班级图书资源的作用,形成良好的图书借阅秩序,创建“我读书,我成长,我快乐”的书香班级。经过班级讨论,特制定以下公约:
一.管理人员的职责
1.本学期将请杨竣麟、吴靖彤、张智茹、王至诚担任图书角管理员。
2.负责书架的整理。
3.负责组织借阅。负责整理清查图书,检查阅读书目完损情况。
二.借阅程序
1.借出时间为每周二、三、四、五中午13:30至13:50分,以小组为单位,轮流借阅,每人每周可以借阅一本。
2.借阅时由本人亲自办理借阅手续。
3.借阅图书时,同学们按照顺序排队;选好图书后在图书管理员处登记,没有选中的图书放回原位。
4.借阅者应该爱护图书,不得涂画、撕割,如有损坏或者丢失,要赔偿相同版本的图书或者原价的两倍赔偿。
5.借出的图书两周内必须归还图书角,归还时图书管理员应该检查图书的破损情况,及时处理赔书事宜。如果两周内没有看完,应该办好续借手续。到期不归还,停止向其借阅一切书籍。
6.借阅的图书只能自己阅读,不得转借给他人。如有发现将严厉批评,并取消借阅资格。
7.应该征得图书管理员的同意才能够取书,不得私自取书。
8.借阅的图书只能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课堂上禁止偷偷阅读。如有在课堂上偷偷阅读图书的现象,发现一次取消一个月的借书资格。
9.放假前一周,清查借出的图书,把未归还图书者的姓名、书名以及单价抄送班主任处理。
最后,愿图书角带给大家的每一天都是快乐和充实的!
作者:下沙小学二年级黄曦乐指导老师顿中祥
公众号:百世师教育
小班我爱图书教案反思篇六
数与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要的知识与技能。本节课的知识是在学生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以及整十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多位数加法最基础的知识。因此,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教材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法的过程,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1、在问题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在交流与比较中优化出适合自己的算法。
2、感悟计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3、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4、在学习活动中养成动手操作、明确表达、认真倾听和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理解不同算法的算理,尤其是满十进一的运算规则。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谈话引入。小朋友喜欢看课外书吗?谁来说说你喜欢看些什么书?
2、引入情境。我们的好朋友“机灵狗”最近新开了图书馆,听说里边的书可多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主题图)瞧,这就是图书馆的一角。(出示课题:图书馆)
(二)提出问题,初识进位加法。
1、看图提问题。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幅图,说一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你们能提几个数学问题吗?(学生独立思考。指名提出数学问题,教师板书问题。)
2、根据问题列式。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一下子就提出这么多的数学问题,下面我们先来解决这个问题:《汪汪乐园》和《海底世界》一共有多少本?你会列式吗?请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生列式师巡视。)
3、初探进位加法。
(1)初探算法。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列式的?你们会计算吗?(自主探索。)
(2)交流算法。算好的小朋友请把你算的方法与你的同桌小伙伴说一说。(一般有以下三种算法。)
算法一:用摆小棒的方法算。先摆28根小棒,再摆4根,然后从4根中拿2根放到8根里就是10根,把它捆成一捆合在2捆里就得到3捆零2根,就得28+4=32。
算法二:看算式直接口算。先算8+4=12,再算20+12=32。
师:谁也是这样算的?(根据学生的表述,教师用彩色笔在横线下标出思考过程。)
算法三:用竖式计算。(学生说竖式计算方法,教师写竖式。)
师:8+4满十怎么办?怎样记不会忘了进一。(学生讲,教师板书“满十进一”。)
(3)小结:小朋友真棒,能想出多种方法来计算28+4=32。像这样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
4、理解进位加法。
《海底世界》和《淘气历险记》一共有多少本?《海底世界》和《咪咪学校》一共有多少本?这两个问题你们会计算吗?请你们选其中一个问题来做,做完后同桌小声交流你是怎样计算的。(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三)多层次练习,巩固进位加法。
1、看谁算得又快又准确。
如果《汪汪乐园》每本9元,《海底世界》每本36元,《淘气历险记》每本13元,《咪咪学校》每本8元。请你算一算自己选购的两种书要多少元?(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再指名说说算的过程并简单评价。)
买《汪汪乐园》和《海底世界》各一本,一共多少元?9+36=45(元)
买《汪汪乐园》和《淘气历险记》各一本,一共多少元?9+13=22(元)
买《海底世界》和《咪咪学校》各一本,一共多少元?36+8=44(元)
买《淘气历险记》和《咪咪学校》各一本,一共多少元?13+8=21(元)
买《汪汪乐园》和《咪咪学校》各一本,一共多少元?9+8=17(元)
买《海底世界》和《淘气历险记》各一本,一共多少元?36+13=49(元)
2、看谁摘的苹果最多。
(1)“摘苹果”游戏。(出示图)这儿有一棵苹果树,树上结满了苹果,看到这么多的苹果,你们想摘吗?请听清老师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在练习本上先算出“苹果”上算式的得数,谁算的题目又对又多,就到树上摘苹果;能算对“苹果”上算式的得数,还能说出是怎么算的,摘下的苹果就是你的了。
(2)评价“摘苹果”游戏。(摘一个评价一个,最后评价9+18与9+28,26+6与24+8这两组题的秘密。)
3、看谁是个最好的医生。
(1)你们看谁来了?(出示啄木鸟图)它不高兴,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里有3棵“大树”生病了。小朋友们来帮它确诊一下大树的病因好吗?(说明错因。)
(2)小朋友帮助大树治好了病,谢谢你们。今后用竖式计算,一定要把相同数位对齐,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四)成功体验,回味进位加法。
1、这节课你们学得开心吗?谁来说说你学会了什么新本领?
2、你想提醒大家在计算中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