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诚团结,砥砺前行。不断学习进步,提升团队素质。下面是一些团队标语的精选,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方向篇一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注重培养具备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遥感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设计、教学、生产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有较强实际工程能力和一定研究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可在测绘、遥感、地质、水利、交通、农业、林业、石油、矿山、煤炭、国防、军工、城建、环保、文物保护等行业和部门从事与摄影测量与遥感相关的科研、教学、设计、生产及管理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计算机软件、新能源、建筑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计算机软件;
2 新能源;
3 建筑/建材/工程;
4 航天/航空;
5 计算机服务(系统、数据服务、维修);
6 互联网/电子商务;
7 房地产;
8 专业服务(咨询、人力资源、财会)。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土建工程师、测量员、机械工程师等工作,大致如下:
1 土建工程师;
2 测量员;
3 机械工程师;
4 遥感科学与技术师;
5 测量工程师;
6 测绘员;
7 机械设计工程师;
8 施工员。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方向篇二
2. 具备金鱼、锦鲤等常见淡水水族动物的养殖、繁育及鉴赏能力;
3.具备常见海水水族动物的养殖、繁育及鉴赏能力;
4.掌握常见水生观赏植物栽培技能;
5.掌握水族用品安装、维护及设计技能;
6.掌握水族景观艺术设计技能;
7.掌握水族店、水族馆、海洋馆、海洋世界等布局设计技能,具备经营管理能力;
8.掌握互联网和物联网营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具有线上线下销售水族产品和售后服务的能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方向篇三
专业属交叉学科,学生“数理外”基础扎实,基础理论厚实,专业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就业面广,适合到政府机关、城市建设、国土资源、国防、信息产业、财政金融、公共事业管理、交通、电力、能源、环境保护、气象等部门和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生产及管理工作。以上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分析由爱扬教育网收集整理,数据有限,仅供参考。大家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不仅要看专业就业前景,还要看自己是否对选择的'专业感兴趣,总之,希望大家都能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好专业。更多专业信息请关注爱扬教育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方向篇四
需求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最多的地区是广州,占50%;
需求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最多的方向是农/林/牧/渔,占50%。
排名
方向
占比
1
农/林/牧/渔
50%
2
制药/生物工程
25%
3
批发/零售
12%
4
酒店/旅游
12%
排名
地区
占比
1
广州
50%
2
深圳
25%
3
西安
25%
以上关于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的各种数据分析仅供参考。选择大学专业不仅要看本专业的就业前景,更要注意就读人数和个人兴趣爱好,再好的'专业,因为就读人数过多,也同样会导致就业困难;另外选择一个不喜欢的专业,不但影响你的后期学习,也会影响到就业选择。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方向篇五
论文摘要:从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针对当前该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的不足,讨论了工程管理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并以广州大学工程管理专业为例,设计了该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架构,介绍了其网络虚拟实验的做法和结构,最后讨论了该体系的实施要点。
论文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实验课程体系设计实施
工程管理是一门涉及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等多知识范畴的边缘交叉学科。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于:培养具有管理学、经济学和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工程管理的复杂性、实践性都要求专业必须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以培养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作为实践教学的一个类别,实验教学同样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手段,对于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工程素质、科学素质、文化素质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独特的作用。
一、工程管理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所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已经有部分院校的工程管理专业构建了实验课程体系。这些学校编制了包括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实验项目指导书、实验报告文本等在内的教学文件,建有较完善的教学实验室,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较为先进,实验教学师资齐备,实验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通过考察,发现目前国内工程管理专业实验课程的教学实施尚存在以下问题。
1.实施实验教学的动力不足
在所考察的国内高校中,目前明确提出并设置实验课程体系的学校不足20所,与全国二百多所工程管理本科专业院校数量相比相差甚远。说明大多数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在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上缺乏动力,其部分原因在于:
(1)部分院校没有正确理解实验课程体系的含义,未深刻领会实验教学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因此缺乏进行实验课程体系建设的思想动力。
(2)工程管理专业较为成功的传统实践教学效果使教师满足于当前的实践教学模式,乐于接受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现状。不能从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对其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自然也缺乏进行实验课程体系创新的动力。
(3)不成功的激励措施致使教师缺乏进行实验课程体系建设和实施的利益动机。如部分院校对于实验课程体系建设采取简单行政命令的方式,有的'院校甚至对实行实验教学的课时采取打折计算的方法,诸如此类的不当激励措施都阻碍了教师进行实验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的兴趣与信心。
2.已建成的实验课程体系架构不尽合理
经过对约20份工程管理专业实验课程体系文件的比较,发现大多数实验课程体系的架构设置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
(1)对实验课程体系的基本概念理解存在误区。相当多的院校把传统的实习类课程和课程设计类课程纳入到实验课程体系,以传统的实践课程体系代替实验课程体系。
(2)目前工程管理专业大部分已实施的实验课程体系的实验项目是附属于理论课开设的,实验内容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综合性、探索性、研究性实验很少;同一专业的各门实验课分散、孤立且多有重复,相互之间又缺乏关联性和系统性,多数脱离生产实践。这种课程体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验课程体系设置缺乏模块化,缺乏贯穿工程管理整体流程的实验项目。
3.实验教学手段和方法局限于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弊端在于对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方式的束缚性,要求学生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地点和-规定的方法及操作步骤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这样的教学方法,正如钱三强先生所说:“会使学生对科学概念的产生和发展引起误解,失去了对观察和实验的兴趣”。而目前多数工程管理专业实验课程正是在延续着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展开,不利于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提高。
二、工程管理专业实验课程体系设计
1.工程管理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设计要求
(1)应符合实验课程的普遍特征。这些特征也是实验课程体系区别于一般的实践课程体系的重要标志,即:
从场所来看,实验主要是在实验室进行,或在实验基地进行;
从过程来看,实验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引起实验对象的变化;
从结果来看,实验是通过观察、测量数据和统计分析数据得出某种结论。实验结果一般以实验报告来体现。
(2)实验内容应与当前工程管理的实践发展相适应。除能进一步训练学生投资分析、招投标管理、造价管理、施工管理、合同管理等传统意义的工程管理技能以外,还必须注重对学生信息化能力的训练。
(3)课程体系应尽量实现模块化和单独设课。工程管理专业所涉及的知识主要包括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法律、信息化五大领域,在实验课程的设置上,可以按照这五个领域来划分模块,进而再考虑实验项目的设置。为保证实验课程的开设效果,可以考虑把各实验项目整合起来,单独设置实验课程。
(4)工程管理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内容设置应至少体现三方面的体系性:
知识领域的体系性,即从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法律、信息化五大领域来划分模块;
实验项目类型的体系性,即应分别设计不同的基础性实验(演示实验、验证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其中应注重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的比例,以强化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广州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实验课程体系设计
广州大学工程管理专业于5月构建了新的实验课程体系,该体系涵盖了五大知识领域20门课程的知识点,共设计了基础性、设计性、综合性3种类型72个实验项目,总计211个实验课时。
在实验课程类型上,基础课实验包括大学计算机基础和visualbasic程序设计2门课程的约20个实验项目,-主要是训练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初步程序编制能力。专业基础课的实验包括工程结构、建筑材料、测量学等课程的实验,主要是加深学生对专业基础课理论的认识,运用课程中学到的理论去发现和分析工程管理领域的问题,并初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专业课的实验包括建筑施工、工程项目融资、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估价、建筑企业管理等课程的实验,主要是让学生熟悉和掌握工程管理的常用软件、模拟工程项目动态管理与监控的整个过程。
3.基于信息技术的实验模式
需要认真考虑和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潜能和特长。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与应用,为实施新型实验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通过互联网把教师、学生、实验项目联系起来,突破时空的限制,实现跨时空跨学科的仪器设备远程共享,甚至远程控制。使用仿真技术、虚拟技术等手段,可以使学生在虚拟实验环境下完成实验的各个环节,同时进行相关资料的查询,接受教师的异地实时网上个别辅导,参与实验相关问题的讨论。
广州大学工程管理专业依托学院项目管理实验室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在“物业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的实验项目中实施了网络虚拟实验室的教学模式。教师在网络课程平台中发布实验大纲和实验指导书,学生在客户端下载阅读后远程登录物业管理应用程序服务器进行实验。期间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交流平台进行答疑指导,也可以进行信息资源共享。实验结束后学生按要求把实验结果存储在数据库或下载到客户端完成实验报告,最后再通过网络课程平台把实验报告上传给指导教师。教师则可以在线阅读学生的实验报告并给出批改意见和实验成绩。
三、工程管理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实施
实验课程体系的实施需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应能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促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自主获取专业知识并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为此应注意以下几点。
1.开放的实验环境
“封闭式”教学模式对实验时间一刀切,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效果相对受到限制,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易得到发挥。实验室的开放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如在实验时间上允许学生在课后进入实验室完成实验,在实验项目上允许自主选择非课内要求但学生个人有兴趣的项目,在技术上建立远程网络虚拟实验室等。尽量考虑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尊重其学习意愿,为其提供方便的学习条件。
2.多样的组织方式
根据不同的实验项目要求,学生可以采取个人实验和小组实验等不同的组织形式。
一般来说,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工程管理专业理论知识的实验项目应尽可能按照个人实验的方式组织实施,如水准仪的认识和使用实验、会计凭证填制实验、图形算量实验和钢筋算量实验等。
当然,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同时考虑到实验项目协作的要求一也可以安排进行小组实验。另外,某些实验项目也可以根据实验进程结合运用个人实验和小组实验的方法,以达到不同的实验效果。如模拟招投标实验,在编制标底和投标报价阶段,可以采取个人实验的方法;而在投标和评标阶段,则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法。
3.灵活的实验形式
实验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工程管理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所以动手操作、现场观测、上机运算、系统分析与设计等多种实验形式必须结合运用。另外,由于受人才培养方案学时的限制,学生的实验教学训练明显不足。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可以采取课后作业与实验结合的形式,如房地产项目融资方案计算机生成实验和房地产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模拟实验的计划学时分别是4个和8个学时,但根据教学经验,学生一般很难在计划时间内完成,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利用课后时间开展实验。
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可以在实验中采取具有竞争性的考核手段。如对于工程索赔实验来说,可以安排学生分别饰演索赔方和被索赔方,二者根据自己准备的资料在模拟的工程索赔场景中展开辩论,最后的优胜者获得一定的奖励。
工程管理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是进一步提高该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广州大学工程管理专业近几年所进行的研究、探索和部分实践表明,从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高度,本着为学生负责的精神,构建具有创新性的工程管理专业实验课程体系是必须且可行的。合理的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实施策略不仅是对传统实践教学体系的补充,同时也是当前工程管理工作新局面对教学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邹长明,张晓红.提倡实验独立设课推动实验教学改革[ebiol].http:i/www,,2008.3.14.
[2]许敖敖.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关系,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1(6).
[3]杨世奎.构建经管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3).
[4]张志敏,李贤敏.基于网络的虚拟实验室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4).
[5]刘利军.工业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方向篇六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新兴学科,以地球空间信息工程、3s集成(gps、gis、rs)、空间数据无线网络传输、数据信息可视化等为方向,突出学科间的交叉。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要求在学习数学、物理学、地球动力学与空间测地学基础知识和系统掌握现代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方法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要求学生具备空间信息的分类与采集、传输与分析、成像与图像处理、空间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等领域的研究与开发的基本技能。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理学类中的地球物理学类,其中地球物理学类共4个专业,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地球物理学类专业中排名第4,在整个理学大类中排名第5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