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生命,珍惜每一刻。如果我们想要引起人们的注意和警惕,安全标语的语言必须生动活泼、易于理解。以下安全标语范文有助于提升大家对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启示。
贴对联的随笔篇一
今天早上吃完饭的时候我就提出要帮妈妈贴对联,吃完饭后,我就跑到屋里拿出透明胶带和剪刀,于是我们就开始了工作。先把旧对联揭下来,揭的时候好几次对联都从中间断了。妹妹不懂装懂的说:“姐姐你看你真是的,揭个对联都揭不好。”过了一会,旧对联全揭掉完了,我们开始正式的工作——贴对联。
我负责用剪刀把透明胶带剪下来递给妈妈,让妈妈粘对联。不知道怎么一回事,平常胶带很听话,一剪都断了,今天不知道怎么回事,怎么剪都不断,最后还是让心灵手巧的妈妈剪断的。贴对联时妈妈一直以我的意见为主——“福”是正着贴还是倒着贴。最后我们争执了半天,还是认为“福”倒着贴为好,因为福“倒”了嘛!
贴好了门前的对联,我们又去阁楼贴对联。在妈妈找对联的同时我快速的穿好了大棉袄和妈妈的大棉鞋,因为露台上是很冷的.。到了阁楼上,为了不浪费时间,我们先把对联上贴好胶带,然后再贴到外面就欧克了。贴对联真有趣呀!
贴对联的随笔篇二
古时贴春联的时候,会选择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横额文字顺序为从右至左的形式粘贴。而解放后由于横式书写格式改为由左向右,春联也改为上联在左,下联在右,横额顺序也是从左至右,这样做更适合人们的阅读,而如果混合使用让人感觉“左不左,右不右”的话则不大好。
春联分上下联,而上下联单看意思其实并不容易区分,一般来说,上联的第一个字为“仄”声,也就是三四声,而下联的第一个字为“平”声,即一二声,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就可以准确区分上下联。
扩展资料:
一、对联形式:
顾名思义,对联是要成“对”的,即由上联和下联所组成。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内容上也要求一致,亦即是要上下联能“联”起来(平仄相对),两句不相关联的句子随便组合在一起不能成为对联。
对联一般都是竖写,上联末字(仄声)贴在右边(上手),下联末字(平声)贴在左边(下手)。
对联的对仗,虽然与诗有相同之处,但它比诗要求更严。对联有宽对和狭对之分。宽对只要求上下联内容有联系即可成联,而狭对则要严格按《笠翁对韵》的标准来撰写。
不过在实用对联中,采用宽对较多,而狭对则往往因为对仗的要求太严,束缚了人们的思维,有因文害意之嫌,故而很少应用。
对联的平仄规律,与诗基本相同,一般套用律诗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基本法则。
二、经典对联:
1、上联放不开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楼把酒
下联吞得尽胸中云梦,方许对古人言诗
2、上联春暮偶登楼,上下鱼龙,应惜满湖绿水
下联酒醉休说梦,关山戎马,未如一枕黄梁
贴对联的随笔篇三
爷爷告诉我说:“那是因为在古代,有一种叫”年“的猛兽,经常伤害人们,后来大家知道它害怕红色的东西,就拿红色的纸贴在大门上,用来驱赶”年“。后来,就慢慢的发展成在红色的纸上面写一些,祝福、吉祥的话,也就是现在的对联了”。听着爷爷的话,对联我们也一起贴完了,关于过年的故事还真是多啊!太有意思了。
贴对联的随笔篇四
这天早上,我还在呼呼大睡,爸爸和妈妈就早早的起来了。他们把我推醒后,说:”我们就要贴对联了,你贴不贴?“听到这,我骨碌一下下了床,衣服扣子乱扯了一下就走出了卧室,那么多的对联真是令人目不暇接,于是我就边读这着对联边跟爸妈一起贴了起来。
我们的分配工作是这样安排的':我负责撕胶带,妈妈负责给爸爸送对联,老爸的自然然就贴对联了。看,多好的一副对联,左联:迎喜迎春迎富贵;右联:接财接福接平安。横批:万事如意。这可是我家大门上的对联呢!并且这幅对联可是我亲手贴的,老爸就在后面看歪没歪,我感觉贴好一副对联可真不容易。
”快看,老爸老爸,这对联贴倒了……“我急忙的叫喊着,只听爸爸笑着对我说:”这不正是福到了嘛,呵呵呵。“我若有所思的的点了一下头,原来是这样啊。
贴完了,两双小手被染得通红,心里却乐开了花。过年了,人们穿上了崭新的衣服,屋门也穿上了红通通的衣服。不知怎么的,我总感觉对对联有种说不出的喜爱,感觉是一种高雅,博才的文化,富有深刻的意义。对联,我爱你!
贴对联的随笔篇五
1、首先要区分门的上下首。在面对大门时,右手方向为上首,左手方向为下首。贴对联时上联贴上首,下联贴下首。
2、其次是区分春联的上下联。一般有以下四种区分方法:
一是按音调平仄分。春联比较讲究音调平仄,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音,下联最后一个字应是平声。比如“春回大地千山笑”(“笑”是仄音),“福满人间万民欢”(“欢”是平声)。
二是按因果关系分。“因”为上联,“果”为下联.比如“方向正确城乡富,政策英明衣食丰”,因为只有“城乡富”这个“因”,才会有“衣食丰”这个“果”。
三是按时间先后分。时间在前为上联,时间在后为下联。比如“风送莺歌辞旧岁,雪伴梅香迎新春”。“辞旧岁”在前,“迎新春”在后。
四是按空间范围分。一般是小者在前,大者在后。比如“勤俭持家家道昌,团结建国国事兴”。这副春联中的“国”比“家”大,所以“家”在前,“国”在后。
3、特别注意,传统的对联是右为上左为下,即横批是自右向左读。而当今有的横批是从左至右读的,那么贴对联的位置就不能顾及门的上下首了,要调换过来才对。
贴对联的随笔篇六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说起对联,我有一种说不出的喜爱。我眼中的对联是高雅、博才,富有很深的含义。说起贴对联来,我更是喜爱至极,两只小手被对联染得红红的,心里却偷偷乐着,别提多高兴了。大年三十早上,爸爸大声喊:“快起来了,今天贴对联了!”一听贴对联,我从被窝里赶紧爬起来。吃完饭,我们就贴起对联来。首先我从书房拿来双面胶,我和爸爸分工做,他贴对联,我贴福字,爸爸人高马大,很顺利地把上联、下联和横批贴了出来。但我看到对面的门上的福字是倒过来贴的时候,我疑惑的看了看爸爸,对爸爸说:“对面的贴错了福字,怎么会是倒过来的呀?”爸爸说:“福倒!福到!是要倒着贴的。”“哈哈,我明白了。”于是在爸爸的帮助下,我马上贴好了“福”!
我和爸爸站在大门外,欣赏着我们的杰作,红彤彤的.对联映在我们的脸上,新年的气氛马上呈现出来了,邻居家的鞭炮声此起彼伏。过春节了!我们全家人的心情多么快乐啊!我祝爸爸妈妈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就像对联横批所说的那样,祝我们全家万事如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贴对联的随笔篇七
今天,妈妈和哥哥还有我一起去贴对联和福字。
今天中午吃过午饭,我们就开始行动了。妈妈拿着米糊、搬着椅子,我呢?就拿着没贴的对联和福字大摇大摆地走出了奶奶家的院子。哥哥两手空空地走出院子(他负责在妈妈站在椅子上的时候扶着椅子)。
我们准备好后,妈妈就开始在门的左边和右边左一下,右一下的涂抹着,不一会儿,就涂好了。我和哥哥一起把上联和下联递给了妈妈。妈妈把对联贴在了涂好米糊的地方。
等妈妈把米糊涂好后,我又把横批给了妈妈。妈妈把横批贴好后,我又把福字给了妈妈。我们又到远处看了看,很好看!我们就收工了。
今天,我总算知道大人是怎么贴对联的了。
我的收获令我兴奋不已。
贴对联的随笔篇八
今天上午,我起了床看到家家户户都在贴对联,奶奶对我说:”我来教你贴对联吧!“我说:”好啊!“之后,奶奶、爷爷和我一起到门外边去贴对联了,奶奶拿出了一碗白色的东西,我问奶奶这个叫什么啊!奶奶说:”这个就是浆糊。“奶奶给我示范了起来,奶奶先把糊抹在墙上,之后又贴上了对联,奶奶说:”这样会让对联会掉下来,就跟双面胶一样,能让对联固定在那里,“听奶奶说完我觉得很简单,”于是,我也贴了一副对联,经过奶奶的细心指导下,很快,我就把对联贴好了,奶奶说贴的很好,我心里非常开心。
通过这次贴对联我明白了做什么是只要细心做就能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