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标语承载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在创作爱国标语时,要注意用简练而生动的语言,将爱国主义理念和社会热点相结合,更好地引导人们的思考和行动。这些爱国标语承载着人民的希望和期许,让我们一起来品味这份深情吧。
月亮的别称有哪些名字篇一
1、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3、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5、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6、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7、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8、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
9、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
10、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11、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
12、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13、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似胜竹风幽。
1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15、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16、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
17、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18、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19、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燃。
20、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21、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22、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镰。
23、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
24、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
25、万影皆因月,千生各为秋。
26、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27、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28、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29、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30、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31、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3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3、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34、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35、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
36、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37、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38、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39、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月亮的别称有哪些名字篇二
满月、如轮、如盘、如镜、银钩、银盘、琼钩、弓月、金轮、月轮、玉鉴、
玉弓、玉轮、玉钩、玉盘、飞镜、金镜、玉镜、冰镜、水镜、圆镜、圆镜、
琼轮、白轮、冰轮、孤轮、天镜、金鉴、宝鉴、圆轮、轮辉、晶盘、
玉帘钩(初月如钩)、明弓(弦月如弓)。
2、
传说月亮上有玉兔在长年累月的捣药,由此产生了月亮的"兔"字系列别称:
玉兔、白兔、银兔、冰兔、金兔、玄兔、卧兔、兔影、兔辉、兔月、月兔。
3、
玉兔捣药用的"玉杵"也成了月亮的别称:
金蟾,银蟾、桂月、桂轮、桂宫、桂魄、广寒、清虚、望舒、嫦娥、婵娟、
姮娥、素娥、夜光、孤光、夜明、玄度、玄晖、玄烛、素晖、晖素、素影、
霄晖、皓彩、圆光、圆景、圆影、圆缺、清晖。
4、
阴阳学中月亮又称:
太阴、月阴、月灵、阴光、阴灵、阴宝、阴婆、阴精、阴兔、阴魄。
5、
月初升或始缺时不明亮的部分别称:
魄月、金魄、玉魄、皓魄、素魄、新魄、圆魄、颓魄、纤魄、细魄、夜魄、
晚魄、宵魄、晓魄、残魄、莹魄、魄宝、魄渊、金丸、素丸、玉环、玉羊、
玉壶、玉碗、碧华、银苑、金饼。
月亮的别称有哪些名字篇三
古诗今说,除了“婵娟”,月亮还有哪些美称、代称。
在古代诗人的咏月诗中,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中秋》绝对算得上经典佳作。而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句,更是经典中的经典,堪称千古绝句。现代人熟知这句诗,当是邓丽君、王菲等歌星演唱过一首根据苏东坡词改编的歌曲《但愿人长久》。词中有提到“婵娟”,“婵娟”的原意是美貌,孟郊有《婵娟篇》:“花婵娟,泛春泉。竹婵娟,笼晓烟”。“婵娟”也指美女,《桃花扇.传歌》中有这样两句:“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分影照婵娟”,那里的“婵娟”就是美女之意。但在苏东坡的这首词里,“婵娟”其实不是美女的名字,而是月亮的美称,说月亮像婵娟一样美丽,但愿有情人不论天长地久,也不论千里万里,都能月共一轮,心心相印。
其实,除了人们熟知的“婵娟”这个美称外,月亮还有相当多的美称、代称、别称,这在古代诗词中几乎是俯拾皆是。
先说说依月亮自身之名构成的美称。古人以阳阴对称日、月,日称太阳或日魂,月称太阴或月魄。唐.柳宗元有“坐使青天暮,小星愁太阴”,梁.简文帝有“珠生月魄,锺应秋霜”,唐.陈子昂有“圆光正东满,阴魄已朝凝”,南朝.鲍照有“夜轮悬素魄,朝天荡碧空”,元.范椁有“慈鸟夜夜向人啼,几度纱窗兔魄低”,唐.陆龟蒙有“蟾魄几夜临蕙帐,鱼竿犹尚枕枫汀”,分别把月亮称作太阴、月魄、阴魄、素魄、兔魄、蟾魄。
宋.汪元量有“月子纤纤云里见,吴江不尽莫潮来”,把月亮称为月子,子是语助词,加在月后,有亲昵之意。唐.唐彦谦有“蟠拏对月吸深杯,月府清虚玉兔吼”,把月亮称为月府。其实,月府就是月宫,即神话传说中月的宫殿,前蜀.韦庄有“瑶池宴罢归来醉,笑说君王在月宫”。月宫又称玉宫、蟾宫、蟾窟、蟾阙、广寒宫,唐.李贺有“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姵缨”,唐.袁郊有“嫦娥窃药出人间,藏在蟾宫不放还”,宋.苏东坡有“鹫峰子落惊前夜,蟾窟枝宫记昔年”,元.丁鹤年有“已为蟾阙彦,仍就鹄山居”,唐.鲍溶有“夜深星月伴芙蓉,如在广寒宫里宿”。
星移斗转,物是人非,于是,便“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样,也就有了诗人们对月亮之月圆、月缺时的各种美称。月圆之时,似盘似轮,如镜如鑑,像环像规,于是,带有盘、轮、镜、鑑、环、规等字的美称便油然而生。唐.李白有“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宋.苏轼有“暮云妆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清.龚鼎慈有“小字鸳鸯颠倒认,凭杖晶盘凝碧”,分别把月亮称作白玉盘、玉盘、晶盘。唐.王昌龄有“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殿前月轮高”;唐.骆宾王有“玉轮涵地开,剑匣连星起”;唐.元稹有“西瞻若水兔轮低,东望蟠桃海波黑”;宋.苏轼有“半夜老僧呼客起,雪峰缺处涌冰轮”;唐.吴融有“戏应过蚌浦,飞合入蟾轮”,分别把月亮称作月轮、玉轮、兔轮、冰轮、蟾轮。
梁.范云有“愿作双青鸟,共舒明镜前”。南朝.谢希逸有“柔祗雪凝,圆灵水镜”;元.许谦有“崦嵫税驾红尘息,玉镜飞空天地白”;唐.李贺有“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宋.孔平仲有“团团冰镜吐清辉,今夜何如昨夜时”,则分别把月亮称作明镜、水镜、玉镜、金镜、冰镜。金.元好问有“平分玉鑑渔村晚,四望黄云寡妇秋”;唐.元稹有“绛河冰鑑朗,黄道玉轮巍”,则分别把月亮称作玉鑑、冰鑑。唐.白居易有“落月沉玉环”;齐已有“群星光外涌清规”,则分别把月亮称作玉环、清规。
“好是照身宜谢女,嫦娥飞向玉宫来”(唐.姚合)。相传嫦娥是偷吃了长生不老之药才飞升月宫的,于是,古代诗人便又有了对月亮的美誉和爱称。唐.李郢称月亮为月娥:“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唐.司空图把月亮称作月姊,月姊就是嫦娥:“月姊殷勤留不住,碧空遣下水精钗”。宋.范成大则把月亮称为素娥:“素娥脉脉翻愁寂,付与风铃语夜长”。
新月如钩,嫩月如芽。不圆不满的新月,照样有着残缺之美。陈.江总有“野火初烟细,新月半轮空”,是说新月如初出之月。金.元好问有“别家只见月牙新,万里风霜老病身”,是说新月如牙。元.袁士元有“天瓢乍滴终倾倒,月额初开渐复连”,是说月儿只有半边。南朝.鲍明远有“蛾眉蔽珠栊,玉钩隔琐窗”,是说弯月像玉钩一样挂在天上。
传说嫦娥飞天时,带了一只白兔,因此,诗人们对月亮又多了一些与兔相关的指称。屈原《楚辞》之《天问》有“夜光何德?死则又息。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那里的“菟”同兔,即月中之兔。月为阴精,而月中有兔,故唐.李白有“阳乌泪色于朝日,阴兔丧精于明月”,称月亮为阴兔。陈.江总有“金兔犹悬魂,铜龙欲启扉”;唐.皮日休有“麝烟苒苒生银兔,蜡泪涟涟滴绣闺”;《才调集》之韩琮有“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唐.李绅有“冰兔半升魄,铜壶微滴长”;《古诗十九首》之十七有“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唐.卢照邻有“沈钩摇兔影,浮桂动丹芳”,分别把月亮称作金兔、银兔、玉兔、冰兔、蟾兔、兔影。喻月为兔倒不足为奇,但指月为羊就有点不可思议了。梁.刘孝绰就有“玉羊东北上,金虎西南昃”。
梁.刘昭读《后汉书.天文志》写有一注:“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姮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顾又称月亮为蟾蜍。唐.贾岛有“闽国有帆去,蟾蜍缺复圆”。有蟾蜍之说,便有了相关之喻。唐.李白有“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时”;唐.白居易有“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明.刘基有“永夜凉风吹碧落,深秋白露洗明蟾”;唐.楮戴有“星斗离披烟霭妆,玉蟾蜍耀海东头”;元.王实甫有“似湘凌妃子斜偎舜庙朱扉,如月里姮娥微现蟾宫玉户”,则分别把月亮称作玉蟾、银蟾、明蟾、玉蟾蜍、蟾宫玉户。
月宫中不仅仅有姮娥玉兔,还有砍而不死的桂花神树。因而,月亮又被赋予了新的名称。陈.张正见有“长河上月桂,澄彩照高楼”;唐.李白有“欲折月中桂,特为寒者薪”;唐.罗隐有“出门聊一望,蟾桂向人斜”;唐.王维有“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分别把月亮称为月桂、月中桂、蟾桂、桂魄。
而月光映照的水滨,则称为月浦,南朝.梁元帝有“桂影浮地,仍为月浦”。下射的月光,称为月脚,宋.苏轼有“掩窗寂已睡,月脚垂孤光”。月色皎洁,称为月白,唐.杜牧有“月白烟青水暗流,孤猿衔恨叫中秋”。水中月影,空明、清净,称为水月,唐.李白有“观心同水月,领解得明珠”。环绕月亮周围的光气,称为月晕,北周.庾信有“星芒一丈焰,月晕七重轮”。月夜又称月夕,唐,杜牧有“芦花深泽静垂纶,月夕烟朝几十春”。月儿到了午夜称为月午,唐.李贺有“月午树无影,一山唯白晓”。比喻人的心胸明朗,称为明月入怀,唐.温庭筠有“朔风绕指我先笑,明月入怀君自知”。比喻洁白明净,则称冰壶秋月,宋.苏轼有“布衫漆黑手如龟,未害冰壶贮秋月”。
咏月就不能不咏到月光、月色、月影、月晕等等。月光如华,称为月华。南朝.江文通有“清阴往来远,月华散见墀”。月光又称蟾光、玉蟾,唐.李贺有“岑中月归来,蟾光挂云岫”;宋.孙光宪有“扁绣户,下珠簾,满庭喷玉蟾”。形容月光如水,称为月波。唐.李群玉有“月波荡如水,气爽星郎灭”。月光照地如水,称为月水,唐.杜甫有“十月山寒重,孤城月水昏”。月光穆穆,若金之波流,称为金波,南齐.谢玄晖有“金波丽鳷鹊,玉绳低建章”。
月亮的别称有哪些名字篇四
1、嫦娥: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
2、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
3、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
4、桂月,桂轮,桂宫,桂魄: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
5、玉弓,弓月:因弦月如弓,故称。
6、广寒,清虚: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
7、婵娟: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
8、望舒:因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而得名。
9、银钩,玉钩:因初月如钩得名。
月亮的别称有哪些名字篇五
古诗今说,除了“婵娟”,月亮还有哪些美称、代称。
在古代诗人的咏月诗中,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中秋》绝对算得上经典佳作。而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句,更是经典中的经典,堪称千古绝句。现代人熟知这句诗,当是邓丽君、王菲等歌星演唱过一首根据苏东坡词改编的歌曲《但愿人长久》。词中有提到“婵娟”,“婵娟”的原意是美貌,孟郊有《婵娟篇》:“花婵娟,泛春泉。竹婵娟,笼晓烟”。“婵娟”也指美女,《桃花扇。传歌》中有这样两句:“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分影照婵娟”,那里的“婵娟”就是美女之意。但在苏东坡的这首词里,“婵娟”其实不是美女的名字,而是月亮的美称,说月亮像婵娟一样美丽,但愿有情人不论天长地久,也不论千里万里,都能月共一轮,心心相印。
其实,除了人们熟知的“婵娟”这个美称外,月亮还有相当多的美称、代称、别称,这在古代诗词中几乎是俯拾皆是。
先说说依月亮自身之名构成的美称。古人以阳阴对称日、月,日称太阳或日魂,月称太阴或月魄。唐。柳宗元有“坐使青天暮,小星愁太阴”,梁。简文帝有“珠生月魄,锺应秋霜”,唐。陈子昂有“圆光正东满,阴魄已朝凝”,南朝。鲍照有“夜轮悬素魄,朝天荡碧空”,元。范椁有“慈鸟夜夜向人啼,几度纱窗兔魄低”,唐。陆龟蒙有“蟾魄几夜临蕙帐,鱼竿犹尚枕枫汀”,分别把月亮称作太阴、月魄、阴魄、素魄、兔魄、蟾魄。
宋。汪元量有“月子纤纤云里见,吴江不尽莫潮来”,把月亮称为月子,子是语助词,加在月后,有亲昵之意。唐。唐彦谦有“蟠拏对月吸深杯,月府清虚玉兔吼”,把月亮称为月府。其实,月府就是月宫,即神话传说中月的宫殿,前蜀。韦庄有“瑶池宴罢归来醉,笑说君王在月宫”。月宫又称玉宫、蟾宫、蟾窟、蟾阙、广寒宫,唐。李贺有“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姵缨”,唐。袁郊有“嫦娥窃药出人间,藏在蟾宫不放还”,宋。苏东坡有“鹫峰子落惊前夜,蟾窟枝宫记昔年”,元。丁鹤年有“已为蟾阙彦,仍就鹄山居”,唐。鲍溶有“夜深星月伴芙蓉,如在广寒宫里宿”。
星移斗转,物是人非,于是,便“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样,也就有了诗人们对月亮之月圆、月缺时的各种美称。月圆之时,似盘似轮,如镜如鑑,像环像规,于是,带有盘、轮、镜、鑑、环、规等字的美称便油然而生。唐。李白有“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宋。苏轼有“暮云妆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清。龚鼎慈有“小字鸳鸯颠倒认,凭杖晶盘凝碧”,分别把月亮称作白玉盘、玉盘、晶盘。唐。王昌龄有“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殿前月轮高”;唐。骆宾王有“玉轮涵地开,剑匣连星起”;唐。元稹有“西瞻若水兔轮低,东望蟠桃海波黑”;宋。苏轼有“半夜老僧呼客起,雪峰缺处涌冰轮”;唐。吴融有“戏应过蚌浦,飞合入蟾轮”,分别把月亮称作月轮、玉轮、兔轮、冰轮、蟾轮。
梁。范云有“愿作双青鸟,共舒明镜前”。南朝。谢希逸有“柔祗雪凝,圆灵水镜”;元。许谦有“崦嵫税驾红尘息,玉镜飞空天地白”;唐。李贺有“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宋。孔平仲有“团团冰镜吐清辉,今夜何如昨夜时”,则分别把月亮称作明镜、水镜、玉镜、金镜、冰镜。金。元好问有“平分玉鑑渔村晚,四望黄云寡妇秋”;唐。元稹有“绛河冰鑑朗,黄道玉轮巍”,则分别把月亮称作玉鑑、冰鑑。唐。白居易有“落月沉玉环”;齐已有“群星光外涌清规”,则分别把月亮称作玉环、清规。
“好是照身宜谢女,嫦娥飞向玉宫来”(唐。姚合)。相传嫦娥是偷吃了长生不老之药才飞升月宫的,于是,古代诗人便又有了对月亮的美誉和爱称。唐。李郢称月亮为月娥:“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唐。司空图把月亮称作月姊,月姊就是嫦娥:“月姊殷勤留不住,碧空遣下水精钗”。宋。范成大则把月亮称为素娥:“素娥脉脉翻愁寂,付与风铃语夜长”。
新月如钩,嫩月如芽。不圆不满的新月,照样有着残缺之美。陈。江总有“野火初烟细,新月半轮空”,是说新月如初出之月。金。元好问有“别家只见月牙新,万里风霜老病身”,是说新月如牙。元。袁士元有“天瓢乍滴终倾倒,月额初开渐复连”,是说月儿只有半边。南朝。鲍明远有“蛾眉蔽珠栊,玉钩隔琐窗”,是说弯月像玉钩一样挂在天上。
传说嫦娥飞天时,带了一只白兔,因此,诗人们对月亮又多了一些与兔相关的指称。屈原《楚辞》之《天问》有“夜光何德?死则又息。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那里的“菟”同兔,即月中之兔。月为阴精,而月中有兔,故唐。李白有“阳乌泪色于朝日,阴兔丧精于明月”,称月亮为阴兔。陈。江总有“金兔犹悬魂,铜龙欲启扉”;唐。皮日休有“麝烟苒苒生银兔,蜡泪涟涟滴绣闺”;《才调集》之韩琮有“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唐。李绅有“冰兔半升魄,铜壶微滴长”;《古诗十九首》之十七有“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唐。卢照邻有“沈钩摇兔影,浮桂动丹芳”,分别把月亮称作金兔、银兔、玉兔、冰兔、蟾兔、兔影。喻月为兔倒不足为奇,但指月为羊就有点不可思议了。梁。刘孝绰就有“玉羊东北上,金虎西南昃”。
梁。刘昭读《后汉书。天文志》写有一注:“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姮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顾又称月亮为蟾蜍。唐。贾岛有“闽国有帆去,蟾蜍缺复圆”。有蟾蜍之说,便有了相关之喻。唐。李白有“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时”;唐。白居易有“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明。刘基有“永夜凉风吹碧落,深秋白露洗明蟾”;唐。楮戴有“星斗离披烟霭妆,玉蟾蜍耀海东头”;元。王实甫有“似湘凌妃子斜偎舜庙朱扉,如月里姮娥微现蟾宫玉户”,则分别把月亮称作玉蟾、银蟾、明蟾、玉蟾蜍、蟾宫玉户。
月宫中不仅仅有姮娥玉兔,还有砍而不死的桂花神树。因而,月亮又被赋予了新的名称。陈。张正见有“长河上月桂,澄彩照高楼”;唐。李白有“欲折月中桂,特为寒者薪”;唐。罗隐有“出门聊一望,蟾桂向人斜”;唐。王维有“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分别把月亮称为月桂、月中桂、蟾桂、桂魄。
而月光映照的水滨,则称为月浦,南朝。梁元帝有“桂影浮地,仍为月浦”。下射的月光,称为月脚,宋。苏轼有“掩窗寂已睡,月脚垂孤光”。月色皎洁,称为月白,唐。杜牧有“月白烟青水暗流,孤猿衔恨叫中秋”。水中月影,空明、清净,称为水月,唐。李白有“观心同水月,领解得明珠”。环绕月亮周围的光气,称为月晕,北周。庾信有“星芒一丈焰,月晕七重轮”。月夜又称月夕,唐,杜牧有“芦花深泽静垂纶,月夕烟朝几十春”。月儿到了午夜称为月午,唐。李贺有“月午树无影,一山唯白晓”。比喻人的心胸明朗,称为明月入怀,唐。温庭筠有“朔风绕指我先笑,明月入怀君自知”。比喻洁白明净,则称冰壶秋月,宋。苏轼有“布衫漆黑手如龟,未害冰壶贮秋月”。
咏月就不能不咏到月光、月色、月影、月晕等等。月光如华,称为月华。南朝。江文通有“清阴往来远,月华散见墀”。月光又称蟾光、玉蟾,唐。李贺有“岑中月归来,蟾光挂云岫”;宋。孙光宪有“扁绣户,下珠簾,满庭喷玉蟾”。形容月光如水,称为月波。唐。李群玉有“月波荡如水,气爽星郎灭”。月光照地如水,称为月水,唐。杜甫有“十月山寒重,孤城月水昏”。月光穆穆,若金之波流,称为金波,南齐。谢玄晖有“金波丽鳷鹊,玉绳低建章”。
月亮的别称有哪些名字篇六
1、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
2、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
3、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
4、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
5、因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
6、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
7、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
8、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广寒清虚。
9、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
月亮的别称有哪些名字篇七
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生查子·元夕》
3、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一百五日夜对月》
4、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相见欢》
5、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塞下曲》
6、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
7、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山石》
8、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
9、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朗月行》
10、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朗西。《闻王昌龄》
11、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忆扬州》
12、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春题湖上》
1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
14、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古诗十九首》
1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1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水调歌头》
17、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听杯一问之。《把酒问月》
18、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塞》
19、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江汉》
20、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21、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春江花月夜》
22、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漫成一首》
23、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把酒问月》
2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
2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26、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暮江吟》
27、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西江月》
28、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寓意》
29、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30、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
31、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归园田居》
3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33、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阳关曲》
34、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马诗共二十三首·其五》
35、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临江仙》
36、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月夜》
37、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自河南经乱》
38、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
39、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关山月》
40、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苕溪酬梁耿别后》
41、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秋思赠远》
月亮的别称有哪些名字篇八
月亮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写的对象。古代它的别称可分为:
(1)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
(2)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
(3)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
(4)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
(5)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
(6)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广寒、清虚。
(7)因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
(8)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
(9)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