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语可以通过巧妙的表达和设计,引发人们的思考和共鸣。在编写标语时,要注意语言的简练明了,尽量避免使用冗长和晦涩的词汇,确保信息传达的准确性。接下来是一些脍炙人口的标语,作为学习和借鉴的素材,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
纪念屈原的诗歌朗诵篇一
站在五月的起点
凝重的历史让人哽咽
悲愤的汨罗江畔
仿佛在诉说一位诗人的满腔忧怨
一曲《离骚》穿越时空两千年
正在愤怒地呐喊
忧国忧民无悔无怨
大义凛然气冲霄汉
奋力一跃九州惜叹
为炎黄子孙树立了典范
一个不屈的灵魂血染江畔
感天动地神州惋
绿在博大天地间
清翠的荷叶包起一片
美好的心愿
祖祖辈辈把先贤怀念
碧青的苇叶裹满
一个古老的思念
年年岁岁把英烈纪念
一把油伞遮雨烟
雄黄酒烈怯风寒
一捆艾草避邪难
风靡华夏上千年
祈福安康倾祝愿
岁月悠悠传说震憾
千古佳话永存人间
沧水东流气贯云天
海枯石烂铭记屈原
纪念屈原的诗歌朗诵篇二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几千年形成的传统节日,更是绵延着东方文化所特有的魅力,仿佛一架古色*古香的古筝,宫商角徽羽,弹拨抚滑间流淌着一曲悠长又清丽的韵一律。
伴着那一排排青铜质地的编钟,在遥远的历史尽头,某一个时刻敲响,浑厚而雅致的左音右韵,由远至近穿越沧桑的纤尘,在一脉脉古音的涟漪层层叠起中,我仿佛置身在战火纷争的楚地,夜空有飞鸟掠过的痕迹,细碎的月光随着一颗闪亮的星辰陨落,风陈肆无忌惮地一浪浪袭来,眼前的画面在沙漏的渐远声里一幕幕切换,一缕一揉一碎的清香拂过我滚一烫的脸颊,在这断续的栀子花的暗香里,我终于望见了你。
在汩罗河摇动的水波里,早汩罗河吐蕾的睡莲里,在汩罗河一桨一桨的渔歌声里。
那是你吗?
带长狭陆斋,冠切云崔巍,被着明月佩着长剑,离开浑浊的朝堂,放逐在祖国的山水件,一人独醒。
那是你吗?
朝饮栏坠露,夕餐秋菊落黄,自顾高驰在黑白的世道,是非的人世间,只因为心之所善,而虽九死其犹未悔。
那是你吗?
质问天地万象只理,寻觅存之兴废之端,不屑贤凶善恶之报,不惜假借神奇鬼怪之说,用沙哑的喉咙,追求一个人神共知的真理。
那是你吗?
不!
虽然你曾长太息以掩涕,但你是哀民生之多艰,虽然你曾叹日月忽淹惜草木零落,但你操吴戈,被犀甲,带长剑携秦弓,虽然你也曾恐惧美人迟暮,呐喊无人旁听,但你依然在车交错中奋勇争先,即使身首相离,也要让魂魄为鬼雄。
这就是你,一个真实的你,一个执著的你,一个愤怨的你,一个上下求索的你,一个坚贞不屈的你,正是这样的你,是支离破碎的祖国,是饥寒交错的百姓所必须的你啊!
屈大夫!
然而,你终于没有机会在旗蔽日的战场,在一一林矢雨的搏斗中完成你热血最后的喷溅,当国被践踏,当生灵被涂炭,无助的你无奈地选择的纵身一跃。
是的!
就是这样震撼世人,撼动朝纲的纵身一跃,就这样被定格成所有中国人两万五百年前的最揪心的一次感动,而你也把自己定格成为了历史长册最孤独的一带风景。
两千多年了,棕香飘遍了大江南北,两千多年了,龙舟的蒿子也震彻了五湖四海,屈大夫,我想扶一扶你高峨的冠带,在这伟大复兴的号角声里,屈大夫,我想解下你的长剑,凌空一指,让剑峰刺透黑夜,光耀出一道眩目的闪电,屈大夫,让你的真诚和执著给龙舟上的鼓点增添力量吧。让你的爱国和爱民给糯米上增添粘度吧。让你的激愤和无奈门头的苦艾增添灵光吧。同为我们曾同你而疼痛,更重要的是,我们同为你而满腔豪气。
是的,屈大夫,我们记住了你。
是的,屈大夫,我们记住了你,我们也记住了端午。
因为,你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高一峰里最惹眼的突起
[端午节纪念屈原]
纪念屈原的诗歌朗诵篇三
天气反常得没法预见
雨霭笼罩在长江一线
连汨罗江也无法幸免
萤火虫也收起它的锋芒
静待雨后重振起舞
应该锣鼓喧天的场面
如今被雨幕屏蔽了起来
每年五月五日
乡亲们怀着对你的念想
自发组织龙舟竞赛
那时的汨罗江上旗旆飘飘
两岸人潮涌动
欢呼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口号声整齐划一
个个充满英雄气慨
直奔远处决胜的标记
雨,一直不停的淅淅沥沥
也洗不掉两千多年遗留的`风俗
当初怀抱治国之梦
抱石沉入江中
使九问惊天
把离骚传诵
让精神不朽
你面带笑容静坐在庙宇前
看这千年来的朝代替换
你去了,寂寞了千年的
路程
把呐喊挥毫在奔腾的江面
把胆气镶嵌在龙头之巅
你的身影屹立在江畔
巍峨成一棵松
让世人敬仰
你去了,粽香在史册里住了下来
保存千年时光香味不淡
连同你的气节
燃烧在华夏大地
纪念屈原的诗歌朗诵篇四
怀抱乌云里的太阳
绝望地纵身一跃
波涛便呜咽了二千五百年
畄下的思念更比江流长
时间和空间的风沙
掩埋了多少兴衰荣辱
大浪淘尽多少帝王将相
而对您的祭奠谁能忘
岁岁端阳谁又能忘
人们总是
在历史的深处
在夜梦的深处
年复一年地
打捞您悲愤与痛楚的泪
打捞您满腔忠贞的热血
打捞您千古传诵的诗行
然后——
把您憔悴得仅剩下的
一副硬骨和那刚直得
上翘的胡子
用菖蒲熏香
用艾草熏香
用苇叶熏香
用又白又糯的
粽子熏香
用惋惜与崇敬熏香
让您不朽地矗站在
必读的教科书里
伴着永恒的阳光与月光
啊不能忘不能忘
不止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还有您那忧国忧民的心
至今仍在滚烫
纪念屈原的诗歌朗诵篇五
一
十载长安虚酒度,无门报国卧堂秋。
苍颜劲笔鞭豪吏,皓首瘦身担稷丘。
蜀地披霜过村野,楚乡望月上江楼。
而今广厦如林立,每忆少陵心泪流。
二
华章如水洗千秋,每捧案前双泪流。
问客谁能吟《望岳》?枕宵翁又赋《登楼》。
寒阶急雨侵身冷,破屋劲风吹笔愁。
心系黎民心系稷,蜀湘漂泊一哀舟。
三
盛世身逢也说忧,为民安稳总呼求。
无门报国草堂卧,有恨铺笺湘蜀游。
一棹烟波度江冷,九原风雨洗心愁。
江涛千载听声咽,哽向诗坛拜冕旒。
四
战乱烽烟笔底收,生涯潦倒几堂秋。
豪怀抱舍才难展,壮志飞云心易愁。
不忍青春移皓首,更凭翰墨暖苍州。
飘篷一叶蜀湘去,却系黎民入厦楼。
五
病身瘦骨蜀湘游,情系山河一纸愁。
漂泊凄凉过万岭,流离坎坷宿千丘。
漫天烽火呼民苦,满腹经纶说稷忧。
今读翁诗如览史,才欣春夏又悲秋。
六
孤叶飘蓬行乱世,鸿儒远梦总难酬。
烟波浩渺洗尘影,云月迷离伴旅舟。
万卷华章绽湘蜀,一杯悲酒浸江楼。
苍穹谁问黎民苦,秃笔柴扉血泪收。
七
华章耀眼载千秋,一笔心酸满卷愁。
病体横诗谴豪吏,弱怀托梦慰茅楼。
生涯漂泊空添志,战火飞扬易锁喉。
国破山河几涂炭,为民操碎鬓苍头。
八
瘦骨含悲写九秋,热怀噙泪慰茅楼。
谁怜孤苦诗坛走,那问凄凉湘蜀游。
雨落南天风落袖,心飘北国梦飘舟。
卷书任是寒贫浸,也有铜声放咏喉。
九
一生漂泊苦心舟,破碎山河悲泪眸。
贫困难移病身梦,寂寥更遣怅怀愁。
蓬门总向豪强闭,翰墨尽从寒窟流。
茅屋草稀飞雪落,不忘黔首有无楼。
十
忧国忧民不自忧,一生奔泊志难休。
苍怀泪向人间洒,秃笔梦从心底流。
影入尘烟陪月倦,步随旅棹伴莺愁。
猿声千载依然荡,也念诗翁德耀秋。
纪念屈原的诗歌朗诵篇六
只想说你很幸运。
时至今日,
人们依然纪念您!
我不如你幸运,
尽管也华发摇曳;
我却又比你幸运啊,
大不必把自己了结!
哦,伟大的人,
闻到浓浓的米香了?
粽子不仅是一种象征啊,
也是我们灵魂的美食!
登高远望,
楚天今非昔比!
历史老人也来了,
不知谁给了粽子。
幸运的人啊,
伟大的人!
高山正为你肃立,
江河正为你讴歌!
白云去吧,去吧,
请把我的思绪捎去!
白云去吧,去吧,
我回屋再吃一个粽子!
纪念屈原的诗歌朗诵篇七
峩冠博带,
佩长铗之陆离。
一曲离骚,
喷千古之怨气!
自此诗人称骚客,
诗坛增骚体!
官至三闾,
忧国难而遭离忌。
远涉江湖,
闻国亡而投汩罗。
感天动地,
得后世端午之奠祭!
爱国诚值敬!
只可惜,
经沧浪涤洗,
未除尽书生愚忠娇气!
不若张良,
流亡犹图博浪沙一击!
更何况,
亡秦必楚,
民心犹可用,
身后又出项羽!
纪念屈原的诗歌朗诵篇八
作者:野草洋
怀楚初夏,
白起灭楚,
水志滔滔浊清可,
屈平悲绝自投江。
忆辅政,
施交邦:
纵合泽楚王,
横成则秦王。
斥郑袖,
剥靳尚。
创立楚辞怒天问,
忧愤离骚,
舒九歌兮籍九章。
愿摇起而横奔兮,
览民尤以自镇殇。
流放西方。
桑!
伤!
丧!
祭贤立端午,
菖囊艾粽香。
中华锣鼓震九霄,
炎黄龙舟竞五洲,
孔子遍天涯,
汉学播世煌。
举正义,
为和平,
除贫穷。
不惧风云鞭虎猖。
神州寒宫舒广袖,
蛟龙龙庭作嘉宾,
中国行,
中国星,
幸福百姓乐和祥。
阳!
洋!
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