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宣传语是一种用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公司形象和核心价值的宣传标语。公司宣传语的创作需要与目标受众的需求相契合,以引起他们的共鸣和兴趣。公司宣传语范文
金蝉脱壳的教学设计与反思篇一
苏教版第九册第七课《金蝉脱壳》
1、正确、流利、初步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划出陌生字词,能结合课文自学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能划分出课文层次
1、结合课文自学陌生字词
2、能初步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一、引入诗文,揭示课题
1、同学们,前不久我们学习清代诗人袁枚的一首诗《所见》,内容谁记得?
到底是什么东西让我们还一路高歌的牧童忽然闭口立了呢?说明这蝉一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而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你会发现蝉何止是具有吸引力!
板书课题
2、读题(指名读、齐读,相机强调“金蝉脱壳”这个词语中的“壳”应读“qiao”,而课文中的“壳”应读“ke”)
介绍成语:这是三十六计中的一计,通常用来比喻用计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现。
二、初读课文,理解生词,理清脉络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大声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者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要求读通读顺课文。
2、出示第三自然段的生词“柿子、枝繁叶茂、搜索、枝丫”
a、指名读,相机正音,齐读
b、这些词语中有哪些你们不理解?找出并朗读词语所在的句子,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理解词语:联想法、图画法、构词法、联系上下文法等。
c、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要求其他同学听的时候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用符号画出轻重音。
师生评议
3、出示“抽搐、颜色、花椒籽、配合、协调、依依不舍”等词语,教法同上。
4、指名读第一、二、三、六、七自然段,相机评议。
5、这篇课文哪几自然段具体写了金蝉脱壳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将课文分成几部分?
第一部分(1-2)写叔叔的话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决心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
第二部分(3-6)写金蝉脱壳的过程奇特动人。
第三部分(7)写蝉儿趴在树上,准备新的歌唱生涯。
三、指导写字,掌握生字
1、学生抄写生字词,拼音一遍,生字四遍,生词两遍,要求书写工整、字体规范。
2、检查抄写结果
金蝉脱壳的教学设计与反思篇二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资料,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
2?产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能主动探究大自然中搞笑的现象,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别人介绍。
教学重点
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
教学准备
师生:收集有关金蝉的资料和大自然中其他动物搞笑的现象。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同学们,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动物世界,妙趣横生。这天我们一块走进金蝉家族,了解发生在它们身上的搞笑现象。请齐读课文题目——金蝉脱壳。
2?你们见过金蝉吗?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3?读了课文题目,你想明白些什么?(金蝉是什么样的?金蝉是怎样脱壳的?它为什么要脱壳?)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课文,看看哪些问题是透过我们自己读书来解决的,再看看我们在读书中又能产生哪些新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课文读通顺。
2?分组检查学生的朗读状况,比一比哪组读得又正确又流利。
3?师生共同评价,并相机指导朗读。
4?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资料?
三、细读课文,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及变化
1?默读课文,看看哪几段是写金蝉脱壳的过程的,哪几段是写金蝉脱壳后的变化的。
2?选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2段,边读边勾画出写金蝉脱壳过程的句子,然后把金蝉脱壳的主要步骤归纳出来。最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弄清金蝉脱壳的过程。
4?教师引读本段,让学生熟悉金蝉脱壳的过程。
5?第3段写了金蝉脱壳后的变化,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变化?(翅膀、身上的颜色)
6?采用“读一读、想一想、勾一勾、议一议”的方法弄清金蝉翅膀和身上的颜色的变化状况。
7?学生汇报学习状况。
8?这奇妙的变化让作者一饱眼福,我们也感到太搞笑了,让我们带着高兴的情绪读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延伸
附:板书设计
金蝉脱壳
脱壳过程:露出背——钻出头——露出脚——抽出尾
金蝉脱壳的教学设计与反思篇三
1、猜有关昆虫的谜语。
受呢?
(1)学生交流感受
(2)师出示幻灯,自然过渡到学习第二部分。
3、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么揭示金蝉脱壳这一神奇的.秘密的!
(一)1.默读第3-6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
2、交流(师板书)
金蝉脱壳的教学设计与反思篇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
3.理清文章脉络,产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读通课文,初步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同学们,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动物世界,妙趣横生。今天我们一块走进金蝉家族,了解发生在它们身上的有趣现象。请齐读课文题目——金蝉脱壳。
2.你们见过金蝉吗?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3.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金蝉是什么样的?金蝉是怎样脱壳的?它为什么要脱壳?)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课文,看看哪些问题是通过我们自己读书来解决的,再看看我们在读书中又能产生哪些新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课文读通顺。
2.分组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比一比哪组读得又正确又流利。
3.师生共同评价,并相机指导朗读。
4.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课文,看看哪几段是写金蝉脱壳的过程的,哪几段是写金蝉脱壳后的变化的。
2.你最喜欢什么内容,读给同桌听一听。
3.指名读,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预设:
选择读第2段,边读边勾画出写金蝉脱壳过程的句子,然后把金蝉脱壳的主要步骤归纳出来。最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弄清金蝉脱壳的过程。
选择读第3段,写了金蝉脱壳后的变化,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变化?(翅膀、身上的颜色)
4.能试着给课文分段吗?说说你的理由。
四、总结延伸
金蝉脱壳的奇妙情景又是如何吸引作者的呢?它又是多么的神奇有趣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品读,引导学生认识动物世界的奇妙与情趣,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以及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志向。
2.通过对重点段的品读感知,掌握金蝉脱壳的过程和特点。
3.感知课文的表达方法、理清表达顺序,能准确地背诵4、5两个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1.在学习中学会默读,初步掌握边读边想,谈自己感受的学习方法。以培养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2.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抓“神奇”,感知“脱壳前”。
1.板书课题,读题,读出形象来。
2.回忆课文:
a、金蝉脱壳就是蝉把它外面的一层壳蜕掉。课文中哪一句很好的概括写了金蝉脱壳这个过程?(指名学生答)
b、小作者非常喜爱蝉,为了解开金蝉脱壳这个神奇有趣,奇特动人的过程,他可花了一番功夫!
引读:一个()的傍晚,在一棵()的柿子树上,突然,“我”发现了一只()的蝉虫。(幻灯出示)
二、抓“奇特”,感受“脱壳中、脱壳后”。
2.交流:幻灯出示句式:课文先写了,接着写了,最后写。
板书:脱壳前(3)脱壳中(4)脱壳后(5)
板块一:感受“脱壳中”
过渡:下面也让我们跟随小作者一起紧紧地盯住那只蝉虫,可千万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精彩的脱壳的细节哦,读一读第4小节,先感受一下。
1.蝉在脱壳时,肯定不是整个一下子从壳中蹦出来,他身体的各部位得一样一样出来,那么你发现各部分出来的顺序了吗?(看谁看书最仔细)指名说。
板书:背——头——脚——尾
2.想一想,如果小作者把各部分出壳的次序打乱了写,好不好?为什么?
交流:这样是按照蝉各部位出来的先后顺序写的,遵循了事物发张的'客观规律。让人看了清楚明白。所以说,小作者写得有顺序!板书:有顺序。再把这部分好好读一下,把这个脱壳的顺序与过程清晰地映在自己的脑中。
3.小作者观察十分仔细,各部位出壳的描写是各不相同,妙趣横生,你最喜欢哪一部分的描写,找一找,圈一圈,读一读,再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体会!
学生交流预设:
a.“头钻出来了,前面一双透明发亮的大眼睛,像两颗花椒籽一样又黑又亮。”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蝉眼睛的特点。感觉这个蝉很可爱。生动的形象源自对蝉的喜爱之情。可见,小作者又是带着感情来写的。板书:有感情。
b.“最有趣的是蝉尾出壳的情景。未出壳的蝉尾使劲地抖动着,伸着。蝉儿把它已经出壳的上半身腾空向后仰去,又敏捷地向前扑来,再用前脚抓住蝉壳用力一抽,又白又嫩的蝉尾就出来了。”观察十分仔细,每一个动词把每一个动作写得准确到位。而且蝉尾出壳写得特别详细!所以,小作者还注意了详略。
板书:有详略。
4.现在是不是感觉亲眼目睹了这脱壳的情景了?请大家把脑海中的这个清晰画面读出来吧。(指导朗读:读到各个部位的字时有意错开,读得饱满一些,重点抓住“抽搐、裂开、钻、抖动、伸着仰、扑、抓、抽”等动词,读出喜爱的感情来。)
5.我们都没有看到过这奇特的过程,老师请大家欣赏一下这有趣的过程,课件出示,生看动画脱壳时的过程。
6.积累背诵:这么有趣的过程,请大家把这个清晰画面记在脑中吧。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记下来。(自由练习背诵、引背、指名背)
7.现在我们应该很清晰地感知了蝉是怎样露出背,钻出头,伸出脚,以及最后又抽出尾的。
这是一个复杂的蜕变过程,可是蝉却把一系列高难度的动作完成的——自然协调。完成这一系列动作,蝉要消耗很多体力,所以脱壳的蝉儿(引读):静静地趴在蝉壳上,过了好一阵子,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蝉壳。
板块二:感受“脱壳后”
脱壳后的情景又是如何奇特动人呢?
1.请大家结合第五小节的内容,按照刚才交流“脱壳时”的方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然后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准备全班交流。
2.指名代表全班交流。
3.刚才同学把脱壳后的情景介绍得非常完整,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一过程的神奇有趣。现在请大家根据第五小节的内容,完成这样两个填词练习。(出示练习:蝉翅膀的变化是由变,颜色的变化是变,指名学生板书)
4.根据学生填词,简要小结:第五小节向我们介绍了蝉脱壳后翅膀的变化及身上颜色有变化。
翅膀的变化——由小变大,
颜色的变化——由浅变深。
出壳后的蝉变化之快,变化之多,简直是奇迹,就像一个引人入胜的神奇魔术。
5.同学们让我们再来看看这充满神奇色彩,奇特无比的蝉吧,它是那样(引读)——五彩缤纷,就像雕刻家给自己的艺术品涂上了油彩一样。而留在一旁的蝉壳,透明发亮,闪着金光!
6.至此,整个金蝉脱壳的过程就完美的结束了,而留给我们的印象却是无比深刻的。
指板书引读:金蝉脱壳——这是多么神奇有趣的事啊!金蝉脱壳——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
板块三:抓“观察”,进行学法指导
1.师总结,回顾重点内容。(顺序及蝉尾出壳)
2.师:作者能将这一难得一见的情景描写得如此具体、生动,靠的是什么?(一双慧眼善于观察)
课文中哪些词语能表现出作者在“观察”?
幻灯出示:搜索——发现——聚精会神地盯着——仔细地看着
3.出示巴甫洛夫观察名言。齐读,体会观察的重要性。
(1)有顺序(2)有感情(3)有详略
四、拓展延伸,尝试练笔
1.每个夏天,我们经常听到蝉在树的高处欢快地唱歌,可是金蝉脱壳的情景,我们却很难看到,今天我们有幸跟随小作者,透过他真实而富于感情的文字,领略了大自然给的神奇动人。其实,只要我们用心用眼善于“观察、观察。再观察。——巴甫洛夫”,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生动有趣的情景,譬如:母鸡下蛋、蝌蚪变青蛙……下面就让我们选择一个自己看见过的,写一个情景片段!要向文中的小作者学习写法,注意有顺序、有感情、有详略。
2.完成情景片段地描写。
附:板书设计
脱壳前
金蝉脱壳脱壳中有顺序有感情有详略
脱壳后
神奇有趣奇特动人
相关资料
一、蝉的简介:
又名知了,黑老哇哇,属同翅目蝉科。它危害梨、枣、苹果、杏、李、桃、樱桃、桑和葡萄等果树,以及柳、槐、杨、榆等多种树木。其幼虫生活在土中,刺吸植物根部汁液,削弱树势,使枝梢枯死,影响树木生长。
幼虫一生在土中生活。将要羽化时,于黄昏及夜间钻出土表,爬到树上,然后抓紧树皮,蜕皮羽化。6月末,幼虫开始羽化为成虫,寿命长约60~70天。7月下旬,雌成虫开始产卵,8月上、中旬为产卵盛期,卵多产在4~5毫米粗的枝梢上。一个枝条上所布蝉卵,多者达90余粒。此虫严重发生地区,至秋末常见满树干枯枝梢。所产的卵至次年6月中孵化。幼虫孵出后,由枝上落于地面,随即钻入土中。幼虫在土中生活若干年,共蜕皮5次。每当春暖时,幼虫即向上移动,吸食植物根的汁液,秋去冬来时,则又深入土中,以避寒冷。
二、金蝉脱壳的含义:
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一层壳。比喻用计脱身,使人不能及时发觉。
金蝉脱壳的教学设计与反思篇五
1、导入:引出脱壳前、脱壳时、脱壳后的写作顺序。
2、提问:蝉脱壳,留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板书:神奇有趣、奇特动人)
3、追问:从哪句话我们能直接感受到金蝉脱壳的神奇有趣?
(1)ppt出示“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干上,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
(2)指名读,相机评价,读出有趣。
(3)抓住“偷偷”,指导朗读要轻轻地,柔柔地。
(4)结合实际,读出换新衣后的喜悦
(5)指名读,齐读。
板块二、重点赏读,品悟“趣”“奇”
(一)抓动词,感受脱壳时之趣
1、自由读第四小节,圈画出你觉得神奇有趣的句子,加上批注。
2、小组交流。
3、班级交流,抓住动词,演一演。
(1)“蝉虫整个身体来回地抽搐了几下,背上立刻裂开了一道口子,蝉背露出来了。背上那一层保护甲的颜色也在很快地变化着,显示极淡的绿色,一会儿变成了深绿色。”(抓住“抽搐”、“裂开”、“露出”等词感受生命成长过程)
(2)“接着,头钻出来了,前面一双乌黑光亮的大眼睛,像两颗花椒籽一样又黑又亮。”(抓住“钻”字,感受蝉的灵活调皮)
(3)“最有趣的是蝉尾出壳的情景。未出壳的蝉尾使劲地抖动着,伸着。蝉儿把它已经出壳的上半身腾空向后仰去,又敏捷地向前扑来,再用前脚抓住蝉壳用力一抽,又白又嫩的蝉尾就出来了。”(抓住“仰、扑、抓、抽”,体会观察之仔细)
4、小结。
(1)小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脱壳过程的呢?背-头-脚-尾。板书:有顺序
(2)在按着背-头-脚-尾的顺序介绍脱壳过程时做到了有详略。板书:有详略
5、朗读感悟,有感情。
6、动画演示,赏有趣。
7、内化课文,诵有趣。
(二)抓变化,感受脱壳后之奇特
1、指名读第五小节,其他同学思考:脱壳后变化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快)
2、指明交流体现蝉脱壳后奇特的部分,反复引读“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
3、角色转化,自我介绍:让学生自己当一回蝉,介绍脱壳后翅膀和颜色变化的奇特动人的情景。
板块三、一个追问,点出引申义
2、品读最后一节,感受生命之伟大。
3、变化题目,如“一次奇妙的发现”、“蝉虫是怎样变成蝉的?”引出“金蝉脱壳”为题的妙处。
(1)ppt呈现“金蝉脱壳”小故事。
(2)讨论“金蝉脱壳”的引申义。
板块四、拓展升华,迁移运用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哪些词语表现出作者在观察。
2、课件出示有关观察的名言,体会观察的重要性
3、拓展延伸,尝试练笔。
金蝉脱壳的教学设计与反思篇六
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编者的意图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3、借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阅读想象。
教学重点:
第二自段的教学,尤其是四、五两个生点自然段,要引导学生自主理解、感悟,想象课文内容,有感情地诵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领悟金蝉脱壳的神奇。
二、说教法
我的教法主要是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时间进行阅读,引导学生画出自己感受深刻之处,谈谈感受,同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想象的能力。
三、说学法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我在注重老师主导地位作用的同时,也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作用。学生是个体,是充满情感、充满灵性的人。在教学中,我尽可能让学生自主地学习,自主地思考,畅所欲言,为他们创设一个相对宽松的课堂氛围。学生以读为本,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从而对课文内容产生真切感。
四、说教学程序
(一)、复习导入
老师用激情的导语激起学生的思潮,回顾上节课所学的课文,把学生的思维引到本课堂中来。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我让学生默读课文3——6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按怎校的顺序来写的?(脱壳时、脱壳中、脱壳后),理清文章的顺序。
2、我根据教材的要求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情景最神奇动人?”先将有关的语句圈画出来读一读,再与同学们交流一下阅读感受。让学生在默读课文时找出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再与同桌讨论讨论,让学生在读、画、说中感受,抓住金蝉脱壳时描写动作及颜色的词,引导学生读书、联想,想想此时的蝉虫像什么。
3、接着老师激情导读:此时这只蝉虫是个天老一真的孩子,你看他正高兴地嬉戏呢!此时这只蝉虫是位运动员,你看他高难度的动作完成的潇洒、协调。此时这只蝉虫是位舞蹈家,它的舞姿轻盈优美。通过老师激情导读,学生边读边想象。
4、老师激情朗读上述三句话,学生闭目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学生的想象力能力,感受金蝉脱壳过程的神奇。
5、金蝉脱壳前后的样子有什么不同呢?学生自由读第3 、5自然段,再次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我再一次仔细看着蝉儿”,看到了什么?默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课文
1、再次读文,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
2、激发学生探索、观察事物的兴趣。
3、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五)、小练笔:观察一种小动物,并写下来。
(六)说教学板书
7、金蝉脱壳
出壳前
神奇动人 出壳后 背、头、脚、尾
出壳后
金蝉脱壳的教学设计与反思篇七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理清脉络。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脉络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有关成语“金蝉脱壳”的资料,自制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古诗《所见》,牧童为什么“闭口立”?其实,蝉能吸引人们的注意远不止它们动听的歌声,天我们就学习一篇跟蝉有关的文章。
2、师板书:金蝉脱壳
指名读课题
3、师:听说过“金蝉脱壳”这个词吗?你了解这个词的意思吗?
生汇报交流,师小结,并出示投影,生朗读加强记忆。
(“金蝉脱壳”,本指蝉脱去外壳,露出金黄的身体;后来指“三十六计”之金蝉脱壳计,急用计策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4、生齐读课题。师:读完课题,你们认为课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作者以成语为题点明文章所写的内容,这究竟是怎样一个过程呢?让我们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出示自学要求:
(1)、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难度的字音多读两遍。
(2)、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把难懂的词语做上记号。
(3)、通读全文,标上自然段序号,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
指名读自学要求。
2、学生按要求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自学成果。
(1)、读准字音。(出示生字新词)
柿子树 搜索颜色 趴下 肚皮 花椒籽 配合 协调 恢复 躲藏
枝丫 秘密 抽搐 颤动 依依不舍 聚精会神 枝繁叶茂
重点读准:柿 搜
字形区分:协 恢
(2)、这篇课文究竟写什么呢?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课文哪些自然段具体描写了金蝉脱壳的过程?
2、指导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1-2):写叔叔的话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决心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
第二部分(3-6):写金蝉脱壳的过程奇特动人。(3脱壳前--4脱壳中--5脱壳后)
第三部分(7):写蝉儿趴在树上,准备新的歌唱生涯。
3、请你用一句话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方法指导:抓课题、抓主要段落)
5、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找相关语句。
这是( )!
(五)、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你能把具体描写金蝉脱壳的段落读好吗?
自读、指名读、选读,教师相机评价,齐读。
(六)、课堂小结,作业:
1、完成习字册生字部分
2、了解“三十六计”中的“金蝉脱壳”之计故事。
3、熟读课文4、5自然段,想想金蝉脱壳的奇特动人。
板书设计:
金蝉脱壳
神奇有趣
奇特动人
金蝉脱壳的教学设计与反思篇八
这是一篇状写动物的文章,结合这一单元的作文训练,这篇课文应该是一篇很好的例文,因此学习写作方法并且掌握如何将作文写具体写生动?这应该是教学此文的重点吧。
(第一范文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金蝉)
此文转载
如何教学突破重点呢?我分了几步走:首先,我帮助学生理清了叙述顺序:蝉背——头——六只脚——蝉尾,请学生用一句话概括;由此,暗示学生,作文这样写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写具体?接着我出示了一组动词:抽搐、裂开、露出、钻出、抖动、伸着、向后仰去、向前扑来、抓住、用力一抽。请学生边对照课文边描述整个过程。可这样描述还是不能写具体,我又出示了一组表示颜色的词语:金黄色、淡绿色、深绿色、灰白色、棕黑色。请学生在读课文时注意到颜色的变化,在进行描述。除此以外,课文对于动物的形态描写之感动也可以感悟一下,如以“蝉尾出壳”为例,可抓住“使劲”、“敏捷”“用力”、“又白又嫩”这些词语来感悟蝉在脱壳这一过程中的艰难与神奇。以上三步,层层设置,使学生逐渐感悟课文写具体的方法。最后,进行生动的复述训练。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感悟“神奇”与复述课文要进行重点训练。
课文为什么能写具体呢?教学课文时,可以紧紧抓住“聚精会神”这个词语,使学生了解到“认真观察”是关键。这一步可放在教学完“金蝉脱壳”整个过程以后。
课文中“金蝉脱壳”所引申的另外的含义是否要讲一下呢?我认为这不是重点,可以不讲,当然如果学生能理解可以拓展一下,但千万不能喧宾夺主。一、透过“艺术品”这个词语,了解供人欣赏具有的外表的术品的诞生需要一个细刻、呕心沥血的过程,而蝉儿由一只地下只会爬的虫子变为美丽的会唱歌会飞的动物也需要这样一个艰难的过程。二、结合课文第一节中“脱掉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这一旧一新两个字,了解蝉儿已完全改头换面,这正是军事上“金蝉脱壳”之计的引申含义。
(第一范文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金蝉)
此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