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行动可以帮助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在写公益总结时要注意语言风格和文章的结构,让读者阅读起来更加流畅。以下是一些成功的公益案例,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借鉴。
菩萨兵教学反思篇一
(一)阅读《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完成7—8题。(4分)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 辛弃疾
资源%库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人们引用它的时候又有什么意思?(2分)
8.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
7.“青山”喻指主和派,投降派或者外族入侵。引用“青山”指阻碍前进的各种势力(困难)。
8.抒发了词人收复失地的决心,保卫南宋的志向,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菩萨兵教学反思篇二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在今山东)人。21岁参加抗金起义,后率军南归,屡遭打击,郁郁而终。他的词多写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慷慨纵横,雄浑豪放,与苏轼并称“苏辛”。
菩萨蛮:词牌名。
造口:在今江西万安西南。
郁孤台:在今江西赣州市西南。
清江:指赣江,它经赣州向东北 流入鄱阳湖。
长安:汉唐首都,在今西安市。这里借指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
可怜:可惜。
愁余:使我忧愁。
鹧鸪:鸟名,传说它的叫声像“行不得也哥哥”。
古诗今译
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流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见到无数的青山。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浩浩江水终于向东流去。江边日晚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传来声声鹧鸪。
名句赏析——“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的毕生志愿就是要北伐中原,恢复大宋江南的统一。他有将相之才而无从施展,不管何时何地,无论所见所闻,种种物象,都会激发他的报国之志和悲愤之情。建炎三年(1129),金兵南侵,直入江西,隆裕太后在造口弃船登陆,逃往赣州。四十七年后,辛弃疾途经造口,想起从前金兵肆虐、人民受苦的情景,不禁忧伤满怀。况且中原至今仍未收复,举头眺望,视线却被青山遮断;但浩浩荡荡的江水冲破重重阻碍,奔腾向前。这既是眼前实景,又暗喻自己百折不回的意志,也增强了他争取最后胜利的信心。但一想到南归后的遭遇,又愁上心头,而那“行不得也哥哥”的鹧鸪啼声,更使他愁上加愁。全词一波三折,极尽回环宛曲之美;善于运用比兴手法,笔笔言山水,处处有兴寄。
菩萨兵教学反思篇三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
2、学会9/1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藏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体会红军对少数民族同胞的赤诚爱心,领悟军爱民的优良作风与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能运用“热火朝天”、“干干净净”等词语描写一个活动场面。
教具准备:
投影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看投影,了解红军长征的背景。
2、板书课题,问:什么是“菩萨兵”?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呢?
二、初读指导
1、自学
要求:
(1)轻声读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学习生字词,不懂的词语用线画出来。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读。
(2)齐读词语。
(3)说说不懂的词语的意思。
糟蹋:侮辱。
热火朝天:比喻群众性运动或工作达到热烈、高涨的境界。
3、分段指名读课文。想每段告诉我们什么?
4、用一句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读第一段
1、自由读。
2、指名说你知道了什么?
3、指导读出感情。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用钢笔描红。
3、完成书后第三题。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二、默读全文,想: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
画出有关的语句。
三、继续精读课文2—5自然段
1、指名读。
2、第二段体现了朱德的什么心情?怎样读?
3、第五段朱德对藏族同胞的一片爱心的句子是(指名读),该如何读。
4、分角色朗读2—5段。
四、精读6、7自然段
1、自由读。
2、画出朱德同志对藏胞春耕工作关心、重视的词语。
3、指名说说所画的词语。
4、你能通过读,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
指导朗读。
五、精读8、9自然段
1、自由读。
3、交流上面的问题。
4、指名读第8自然段,引读第9自然段。
六、.总结全文
1、自由朗读全文。
2、说说藏胞们为什么把红军称为“菩萨兵”。
菩萨兵教学反思篇四
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军爱民的一个感人故事。朱德总司令带领的红军以菩萨似的心肠为藏民着想、替藏胞春耕,以实际的爱民行动赢得了藏胞的信赖与欢迎。
全文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双线并进。一条线正面写朱德领导的红军部队,一条线侧面写藏胞。写红军部队,着重写典型人物的典型语言,从而体现红军的菩萨心肠,略写红军怎么找藏胞,怎么搞春耕,详略得当。
学情分析:
估计学生能通过课前预习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朱德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族同胞的品质,课上要让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反复朗读,体会人物的内心,并学会在习作中通过语言表达心声。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讲这个故事。
2、学会18个生字,理解词语。
3、能用热火朝天、干干净净等词语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
4、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族同胞的优秀品质,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朱总司令的话,体会其中包含的意思。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初读课文,读讲第1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简述红军长征背景。
2、板书课题,提问:什么是菩萨兵?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
二、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词(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及不认识、不理解的词;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出示:
菩萨糟蹋藏族一段同胞反动朱德翻译糊涂
不饶人哪怨不得春耕挨饿播种干干净净
2、检查词语及课文朗读情况。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读讲第1自然段
1、自由读。
2、指名说说对长征、藏族的理解。
3、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4、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注意读出感情。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写词语。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读讲课文,理解藏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体会红军对少数民族同胞的赤诚爱心,领悟军爱民的优良作风与优良品质。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二、讲读第二至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课文讲了什么?
2、讨论、交流(讲朱总司令想办法动员藏胞回来)。
3、出示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
4、指名读、齐读,体会朱德对藏胞疾苦的关切之情。
5、范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体会朱德深知藏民疾苦的感情和对藏胞的一片爱心。
6、分角色朗读。
三、讲读第六、七自然段。
1、自由读。
2、画出朱德同志对藏胞春耕工作关心、重视的词语。
3、交流所画词语。
4、出示要让我们播下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引导理解含义:表面讲春耕,实质是要让红军形象在藏胞心中生根,使藏胞们知道,红军是一心为民的。
5、说说这两段讲了什么。
四、读讲第八、九自然段。
1、自由读。
3、感情朗读。
五、总结全文。
1、自由朗读全文。
2、说说藏胞们为什么把红军称为菩萨兵?
3、小结:本文记叙了长征途中,朱德同志亲自带领红军战士帮藏胞春耕,以实际的爱民行动得到了藏胞信任和感激的事。从中体会到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六、布置作业。
1、朗读全文。
2、写话: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要求用上热火朝天、干干净净。
板书:
10、菩萨兵
朱德急坏了怎么受得了尽心尽力
藏民躲跑返回流泪
菩萨兵教学反思篇五
阅读《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完成下列问题。(4分)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 辛弃疾
资源%库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人们引用它的时候又有什么意思?(2分)
2.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
1.“青山”喻指主和派,投降派或者外族入侵。引用“青山”指阻碍前进的各种势力(困难)。
2.抒发了词人收复失地的决心,保卫南宋的志向,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菩萨兵教学反思篇六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
2,学会9/1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准备:
投影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看投影,了解红军长征的背景.
2,板书课题,问:什么是菩萨兵 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呢
(二),初读指导
1,自学
要求:
(1)轻声读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学习生字词,不懂的词语用线画出来.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读.
(2)齐读词语.
(3)说说不懂的词语的意思.
糟蹋:侮辱.
热火朝天:比喻群众性运动或工作达到热烈,高涨的境界.
3,分段指名读课文.想每段告诉我们什么
4,用一句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读第一段
1,自由读.
2,指名说你知道了什么
3,指导读出感情.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用钢笔描红.
3,完成书后第三题.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
3,理解藏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体会红军对少数民族同胞的赤诚爱心,领悟军爱民的优良作风与优秀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
能运用热火朝天,干干净净等词语描写一个活动场面.
教学准备:
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二),默读全文,想: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
画出有关的语句.
(三),继续精读课文2-5自然段
1,指名读.
2,第二段体现了朱德的什么心情 怎样读
3,第五段朱德对藏族同胞的一片爱心的句子是(指名读),该如何读.
4,分角色朗读2-5段.
(四),精读6,7自然段
1,自由读.
2,画出朱德同志对藏胞春耕工作关心,重视的词语.
3,指名说说所画的词语.
4,你能通过读,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
指导朗读.
(五),精读8,9自然段
1,自由读.
3,交流上面的问题.
4,指名读第8自然段,引读第9自然段.
(六),总结全文
1,自由朗读全文.
2,说说藏胞们为什么把红军称为菩萨兵.
(七),作业
写一段话,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要求用上热火朝天干干净净等词语.
板书:
7,菩萨兵
朱德:急坏了 怎么受得了 尽心尽力
藏民:躲跑 返回 流泪
菩萨兵教学反思篇七
教材分析 《菩萨蛮》安排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的最后一课,本单元主要学习“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旨在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
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在经过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鉴赏方法的学习后,对于阅读古典诗歌有了一些粗浅认识,通过本单元前几课的学习,对于意象与情感认识也有了一定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菩萨蛮》借江南之景所抒发的对于江南的依恋之情以及有家难归的哀怨之情;掌握韦词“以乐景写哀情”的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与情景再现,感受意境之美,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补充相关知识,激发学生交流探讨的兴趣,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启发引导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意境中领略江南之美,体味词人饱经离乱、辗转漂泊之苦;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把握意象,了解本词情景巧妙结合的表达技巧,把握词中景中情、情中景(融情于景,直抒胸臆)。
教学难点 感受词人不能归的深层原因,美景背后的离乱之苦。
菩萨兵教学反思篇八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1、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明确:这首词刻画了一个美丽而寂寞的贵族女子的形象。
2、作品是如何通过意象来营造视觉之美的?
明确:“小山”“鬓云”“香腮”“蛾眉”“花”“镜”“面”“绣罗襦”
“金鹧鸪”等意象全篇充分利用了意象的具体感,通过文字传递个读者无穷的想象,构筑了一个富于视觉之美的境界。
3、赏析“鬓云欲度香腮雪”一句中用字的妙处
明确:“鬓云”指女子象流云的鬓发“香腮雪”指女子那香而白的,娇美无比的脸庞
“度”将一种动态注入静态的描摹之中,使诗句平添了几分生机。再加上“欲”字就把无生命的“鬓云”写活了。
明确:“画蛾眉”应是表现女主人公一种爱美的感情和那种“为悦己之荣”的心态,但“懒”字把她怅惘若失的情态传达出来,女主人公的萧疏的意态在娇慵之状的描写中跃然纸上。“弄”反复摆弄欣赏的意思,它把女主人公千回百转,极度要美,又无限幽怨的情态表现出来了。“迟”又呼应了前面的“懒”字,又进而渲染了女主人公无情无绪的神态。
5、“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表达了什么?
明确:写出女子容颜的美丽动人,表现了她自鸣得意,精神饱满,联系她的境遇,不禁让人想到红颜易老,青春难驻,象花一样易开易落。
6、“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鹧鸪双双,反衬女主人公的孤独。用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女主人公内心的寂寞空虚。女主人公独处深闺,满怀惆怅,而入眼的却是双双成对的金鹧鸪不仅给她哀怨的心绪添上几分酸楚和难堪,也点出了她所追求的正是那种双双对对的理想。
7、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写一个女子从起床,梳洗,画眉,簪花,照镜以至穿衣的一系列动作。从中展现出它的处境和心情(深闺寂寞,幽怨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