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清晰的提纲能够为读者提供预期,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内容。另外,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结构特点来确定提纲的形式,如时间顺序、因果关系、对比等。在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提纲的编制步骤和思路,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地上玩耍的孩子随笔篇一
玩乐是儿童的天性,但有些儿童偏偏不会玩,甚至得上诊所接受治疗,学习如何玩耍。
竹脚儿童发育中心今年2月展开儿童学玩(learn-to-play)计划后,每星期有15个儿童到中心接受学玩治疗。
职能治疗师胡嘉玲接受本报访问时透露,有的孩子会整天呆若木鸡地坐着,什么都不做。有的则只会玩电玩,当治疗师递上一个普通玩具,小孩就变得不知所措,无法发挥想像力去玩。
她说:“儿童不会玩耍,往往显示他们身心发育有问题。不同年龄有不同的玩耍能力指标,例如1、2岁的孩子必须懂得抛球、玩茶匙、搭方块、模仿听电话,较大的孩子则可以模仿较复杂的日常生活活动、发挥想像力,也会和其他人一起玩,甚至遵循一些简单的游戏规则。”
她指出,许多父母都不了解儿童玩耍的重要性,他们往往是在发现孩子不会讲话,或是不会走路,或是接到托儿所投诉孩子经常不合群,才前去求医。
职能治疗师会观察小病人在哪方面较弱,为她量身设计一系列玩耍项目,并教导父母如何在家中鼓励小病人玩耍,从而纠正她的发育问题。
她说:“许多父母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玩耍时是否达到这些指标,因为他们都趁孩子玩耍时,忙着做自己的事。现代父母也经常让孩子长时间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或报读许许多多的课程,导致孩子们缺乏创意玩乐的自由时间。”
胡嘉玲指出,孩子不会玩耍并不完全是父母的错,这些孩子往往天生就发育得较慢,但是如果父母多加留意,从旁督促和指导,是可以帮助孩子改善许多的。
她认为,玩乐对儿童成长益处很多,可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创意、自信心、同情心、想像力、社交能力、平衡感、时间空间观念、手指灵活度、逻辑思维、选择与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
她说:“如果儿童不懂得玩耍,无法通过玩耍把自己的`思维搬演出来,要用文字来表达就更难了。研究显示,很会玩的孩子,讲故事的能力会比一般孩子强,也比较能够有条理地叙述自己在学校的经历,不会讲得东一块西一块。”
可能是自闭症
此外,不会玩也可能是自闭症的征兆之一。到竹脚儿童发育中心接受玩乐治疗的儿童当中,有三分之二在接受进一步检查时,被诊断为自闭儿。
柯佳慧在小女儿15个月大的时候,发现她完全不会说话,叫她名字无反应,经过医生诊断,发现她患有自闭症。
她说:“我的大女儿很正常,所以我没想到小女儿会有自闭症。她的情况不是很严重,因此不会很明显。幸好可以及早发现,通过治疗,改善她的行为。
柯佳慧透露,小女儿接受治疗后,平衡度变得较好,手指更灵活,想像力、集中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也改善了,也能够和家人一起玩了,不再完全处在自己的世界。
她说:“虽然和其他同龄孩子相比,她还是发育得较慢,但是我比较懂得如何教导她,并帮助她发挥长处。例如,她虽然不太说话,对图像却较敏感,因此我就事先准备好各种图像,如不同食物的照片,她就可以把图像拿来,表示这是她要吃这样东西。”
从玩耍看心智
职能治疗师会让这些小病人在她面前玩乐,并仔细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从中了解他们是否符合那个年纪的发育指标。
胡嘉玲举例说,一个4岁的儿童在玩耍时,必须能够达到的6大指标包括:
・一物多用:可以把一支笔想像成几种东西然后玩耍,例如把笔当作汤匙或枪或飞机。
・行动次序:模仿日常生活中的先后次序,如为娃娃冲凉,得先脱衣、然后才冲凉,然后再穿衣。
・主题:玩耍时,自设并贯彻同一个的主题,例如购物或到动物园或参加生日会
・社交:可以和他人一起玩,争玩具也懂得如何与对方“谈判”。
・角色扮演:例如扮演妈妈、老师或医生
・拟人化:把娃娃或小熊或机器人拟人化,尝试从对方立场思考,例如了解娃娃也会伤心,或与小熊分享玩具。
职能治疗师会观察小病人在哪方面较弱,为他量身设计一系列玩耍项目,并教导父母如何在家中鼓励小病人玩耍。病情较严重的需每星期得到竹脚儿童发育中心,在物理治疗师的指导下,来玩上45分钟。
胡嘉玲透露:“有的父母认为只是来玩很浪费时间,就不来了。也有父母要求我们教导孩子学认字、写字。当遇到父母对这项学玩治疗不认真,我们也没办法。”
不过,也有一些父母,即使孩子已经康复,也仍然不放心,希望继续带孩子来复诊。
胡嘉玲说:“其实最好的玩耍环境是在家中。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放轻松,不要担心孩子会把地方弄脏或弄乱。玩具的玩法可以多变化,父母可以让孩子发挥创意来玩,不必拘谨于指定玩法。玩具不用多,日常的一些杂物,如布料、木棍、盒子、罐子等,只要确保干净和安全,都可以是很好的玩具。”
父母!让孩子玩吧
访问时,听到一个陪伴孙女接受学玩治疗的祖母,正在骂跳来跳去玩乐的孙女:“现在玩就够了,回家不要再玩了。”
许多现代儿童,的确缺乏玩乐的设施、环境和机会。原本应该活泼蹦蹦跳眺的孩子,在成人施加的压力下,必须循规蹈矩,寸步不敢偏离。
父母工作忙碌,没时间陪孩子玩耍,为了补偿孩子,父母反而买一大堆的电子游戏机等商业化的玩具。这其实双重剥夺了小孩玩乐的时间。
许多玩具都有指定玩法,而且零件配备周详,玩起来缺乏想像空间。
因此,现代儿童玩具固然多,但往往却导致他们较少机会发挥创意,使他们变得更“不会玩”。
也有一些父母认为玩乐很浪费时间,宁愿孩子用空闲时间去上补习班、心算班等,把孩子的时间表挤得满满的。
父母心态:读书比玩重要
许多父母的心态是,小孩子会不会玩,有什么重要的,长大会读书就好了。
外婆以前喜欢种水梅,经常利用绳子等工具修改它的生长方向,以制造一些造型姿势。
她说,这必须趁枝干还很嫩的时候进行,如果等到枝干硬了,就很难改变了。栽培一个人,原理应该也是一样的吧,要教导创意、礼貌、价值观,都得趁年轻。
其实,玩耍是门深奥的学问,因为小孩处于知识吸收能力很强的年龄,在玩耍的过程中,方向感、空间时间的掌握、沟通技巧、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解决问题等知识,都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孩子的囊中物。
缺乏玩耍机会的孩子,也因此缺少掌握这些有用技能的机会。因此,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玩乐环境、设备、玩伴,都“并非儿戏”,值得每个父母仔细考量。
当然,要陪孩子玩,或要让孩子尽情地玩乐,的确是相当累的一件事。
陪1岁多的儿子玩耍时,我不是忙着捡滚到椅子下的球,就是陪他满屋子跑、上下楼梯。玩耍后,还得为他一一收拾玩具,有时他心情好,来“帮我收拾”,这时更有得忙的,因为我们才刚收好,他又一并儿全倒出来玩了。
但是,看到他经常突发奇想地,用我完全没想过的方法来玩一些玩具时(例如把玩具杯子拿来当鞋子穿),我不得不佩服他的创意。
经常带他到组屋楼下和邻居小朋友玩,不单他的社交能力进步、懂得和小朋友分享玩具,就连我的社交能力也进步了,以前完全不认识的邻居,逐渐熟络起来。
玩耍重要吗?社会对于小孩是否会玩耍,大概不会太重视吧,甚至可能越不会玩的孩子,反而被公认为更乖。
但是,成人的社会是残酷的,如果不从小就学习玩耍,长大后无法适应社会上的“游戏规则”,必然处处碰钉子或吃亏。
所以,父母们,与其不断逼孩子读书,不妨想一想,孩子玩得够吗??
地上玩耍的孩子随笔篇二
一个人即使拥有很好的创作力、表现力及判断力,而无良好的集中能力,则其他方面的能力也无法有效地发挥。因此,父母必须培养孩子在一定时间内发挥集中力。可惜的是,父母经常是这种能力的主要破坏者。许多父母在陪伴子女玩耍时,常常过分热心地参与其事,从而造成“监视”孩子游戏的反效果。
如果一位母亲为她的孩子买了一盒蜡笔,还有一本画好轮廓的图画簿。小儿拿起红色的蜡笔,就在纸上来回地涂着,并没有依照图形的线条,也不考虑天空与草地是否应该涂上红色。这时,大部分的父母都会说:“不对啊!不是那样!注意看,你应该这样画才对!”
有一个儿时从未接触过玩具火车的父亲,却买了一整套给儿子玩。送给儿子后,做父亲的迫不及待,动手打开盒子,赶紧将轨道连接起来,可是儿子抓起一节车厢,丢到屋子的一角。“不,不!”父亲说,“你应该将车厢放在路轨上,像这样!”儿子把车厢放在轨道上向前推,但马上就翻倒了。“不!你必须先上发条,然后再用火车头拖着列车跑!”可怜的孩子却没有力气上紧发条,更不关心各种现实的规则。10分钟后,小儿已失去耐性,对于这玩具火车更产生厌恶,并且因为达不到父亲指示的要求而不快。
孩子在发展过程中,自然会逐渐地以适当的方式在画册上填颜色,以逼真的动作来玩火车。这些都各有其一定的时期,不可催促他们,否则只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无能,反而弊多于利。
孩子玩耍时,父母经常热心地提示,给予忠告、建议或急于纠正他的错误是没有必要的'。
其实,当孩子玩得兴高烈之际,再好的忠告也只是耳边风,相反还会破坏他的集中力。父母应该让孩子在游戏中采取主动,让他告诉你该怎么做。
事实上,幼儿在游戏时,总是假设自己是唯一的主角,因而乐在其中。如果不能依照自己的意思去玩,或被人控制了自己的动向,就会失去游戏的兴趣。父母应该任由孩子选择游戏的内容与方式,他们只需做跟随者,在适当时机给予暗示即可。
至于其他部分则由孩子自己思考、发现、摸索。假若过分干涉孩子的游戏方法,只会限制他们的思考范围,失去玩耍的乐趣。父母更不要怕孩子弄得一团槽或嫌他太慢而动手代劳,只要孩子想做,就耐心地让他去做。在孩子尝试时给予适当的协助和鼓励,倘若失败了,告诉他不要紧,再来一次,效果会更好。
地上玩耍的孩子随笔篇三
我儿子三四岁时,总爱“噼里啪啦”地敲水壶和锅子、兴趣盎然地开关柜子门、“稀里哗啦”地把抽屉里的东西搬出来……我从不制止孩子这些破坏行为,因为他的成长需要这种纯粹的玩耍。在不少家长心目中,“寓教于乐”的观念根深蒂固,他们认为孩子在玩耍中也应吸收知识。“寓教于乐”本不为过,但凡事都要把“教育”的目的硬塞进去,非但不现实,也违逆了孩子的天性。其实,只要无害,父母应该允许孩子进行似乎无教育意义的游戏。“无心插柳柳成荫”,貌似无益的玩耍,也许恰恰对促进孩子的心智发展最有功效。
快乐健康的玩耍,既有益于孩子身心成长,也能促进学习。除了体育运动、棋类、种养等常规性课余娱乐之外,还有许多健康有趣的玩法:
拆装模型模型拆装不同于以往的搭积木,同样的.几种(或一组)模型,可以变化出很多种不同的组合装配方式。可按不同年龄,选择难易程度相当的木块、拼插件、航模、钟表、光电等模型。这类玩具对孩子们的认知环境和认知自我有较好的启迪作用。
拼图游戏拼图游戏方式简便却可培养孩子的耐心和悟性。一幅拼图可以吸引一群孩子共同协作完成,并能给予孩子们成就感。对于年幼的孩子,拼图游戏还能训练他们的手指功能,提高其动手能力。
手工制作手工制作包括陶艺、竹艺、编织、剪纸、折纸、捏泥人、杯画等。家长应以积极鼓励的态度,腾出一定的空间,展示孩子的手工作品。必须提醒的是,这类制作旨在充分发挥孩子的天性,应是孩子的即兴之作,家长不可强求,更不可加以过多“辅导”。
回归田野各种年龄段的孩子都应多去郊外田野玩耍,内容也可安排得丰富多样:捉知了、拾麦穗、抓泥鳅、赏花、采摘、钓鱼、骑牛、观斗鸡等等。父母亦可带着孩子去乡下老家、亲戚家等“原汁原味”的农村田野寻趣玩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地上玩耍的孩子随笔篇四
都说,玩耍就是孩子的工作。如果这是真的,那么所有孩子天生都是酷爱“工作”的人。这份“工作”除了可以带给他们无穷的乐趣之外,还可以帮助他们培养独立性、学会解决问题的技巧,获得自信并发挥创造能力。前提是,你不剥夺他们“工作”的时间和空间,并且不干涉他们自主选择和进行“工作”的要求和权利。
自主玩耍:学会解决问题――孩子随时随地都需要解决问题,自主玩耍,让孩子学到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学到耐心,得到自信。
把一杯水完好地从厨房端到客厅来,然后坐到沙发上,一滴不漏地把水喝掉,对你来说轻而易举,对三四岁的孩子来说,却可能是一场考验。
把颜色涂在框子里,用透明胶带将两个盒子粘在一起而不缠到手上,汽车轮子掉了再把它插上去……孩子随时随地都需要解决问题,哪怕是你觉得最微不足道的事情,对孩子来说,可能都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到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学到耐心,得到自信。
自信心:还有什么比自己解决了某个难题更让人自信心大长的?我永远记得辰辰两岁多时第一次自己爬上树后的骄傲和兴奋表情。即使那棵树不过1米多高,最低的枝桠只有二、三十厘米。但那是他第一次没有成人帮忙自己爬上去的,他看到了自己的能力,看到自己能够做到。
灵活性:泽志跟外婆玩毕家爸爸设计的数学启蒙游戏。其中一个规则是一方出的牌是10的话,那么另一方可以放两2张牌出来,加起来比10大就可以转败为胜。泽志玩了几次后,开始在每当外婆出10的时候,转过身去选两张相加一定超过10的牌来出。外婆说泽志耍“老千”,爸爸则说泽志的数学还不错。是的,对4岁的孩子来说,可以敏捷地做到10以上的加法很不容易了,但更重要的是,泽志其实是在尝试以不同的方式来灵活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牌德”问题倒不那么重要了――等他以后跟同伴玩的时候,自然会有人“教训”他。
耐心:在玩耍中,因为没有特定目标和时间的压力,孩子可以反复实验,不断失败,直到找到某种答案或解决方式。此时,孩子唯一要满足的是自己的好奇心――而这是所有学习活动的最大动力。辰辰两岁的时候,在浴缸里洗澡,给他一块泡沫板子,他往上面放小人儿,放一边,板子斜了,小人儿掉进水里,试着放中间一点,再试放两个小人儿,两边各放一个,在两边对称位置上各放一个……辰辰从小是个精力格外旺盛的孩子,但是看他那次专心地倒腾了半个小时的小人儿和泡沫板之后,我们再没有担心过他将来会多动。
“我能做”,我相信是孩子最需要具备的品格。在成长的过程中,在成年后的生活里,一定会有很多问题,但是,如果有一个“我能做”的信念,孩子就能做到、就能去克服。对我来说,这甚至比孩子们会“1+1=2”更重要。
地上玩耍的孩子随笔篇五
在游戏中“拉大锯扯大锯”,孩子们在欢快的歌声中往往会忘情地牵拉对方,如用力过猛,很容易导致脱臼。另外,家长领着孩子玩时帮助小儿跨台阶、上楼梯或为避免小儿摔倒,有时会突然用力牵拉小儿的前臂,急躁鲁莽的拉拽,均可引起肘关节脱臼。这种现象多见于2~3岁的小儿,女孩更易发生。
当孩子在游戏中有牵拉动作,且突然喊疼痛,拒绝别人移动他的肘部;不肯用患侧手拿取物品或上举活动;试着前后旋转肘部时因疼痛而啼哭;肘关节常表现轻度弯曲,手心向下旋垂于胸前,但表面无明显变化,要想到有桡骨小头半脱位的可能,应及时去医院检查。确诊脱臼后,需及时给孩子进行复位。
复位后疼痛立即消失,患肢不再拒动,肘关节活动完全恢复正常。但有些经常发生脱臼的小儿,手法复位后最好用三角毛巾或绷带将患肢固定在胸前7~10天,同时避免再牵拉,以免造成习惯性脱臼。幼儿脱臼虽经复位但很容易复发,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大致到了8岁以后,幼儿发生脱臼的几率才会大大降低。
地上玩耍的孩子随笔篇六
现代的中学生,肩负着爷爷奶奶、父母两代人寄予的厚望,承受着父辈们不曾承受过的学习压力。上学时,背着沉重的书包,放学后,又在自己封闭的房间里“一心只读圣贤书。”而且常常还有父母的陪读,注意力稍有转移,父母便忙加提醒,每天晚上都要学习几个小时,有的甚至学习到深夜。然而,由于缺乏必要的放松,虽然学习的时间很长,却因为过度劳累而导致学习效果很差。
许多有经验的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触,那些懂得劳逸结合的学生往往更善于调整自己的大脑,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而那些中途坐在书桌前苦读书本的人,却是头脑木讷,再努力,也只能是一个书呆子。
李老师教过一个孩子,是学习非常刻苦的人。每天上课不停地记笔记,中午吃过饭,别的同学都会出去放松一下,他却掏出书本一个人看起来,放学回到家,吃完饭可开始做作业,直到深夜。每天上课的时候,我都会看到他黑黑的眼圈,因为这个缘故,同学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熊猫”。然而,尽管他付出的努力远比一般的同学要多,成绩却始终排在中游。
到了中考的时候,班里的同学都自觉地增加了学习时间,这位同学也更加努力了。班里每天下午都有一节体育活动课,是班里固定活动的时间,同学们可以利用这45分钟的时间到操场上打球、跑步,调节一下紧张的神经。然而这位同学却从不出去玩,即使别人都出去了,他也躲在教室里,一个人在那里算题。
就在中考前的几个星期,炎热的天气,加上过度的劳累,这位同学终因体力不支而晕倒在课堂上。被送去医院之后,又是吃药,又是打点滴,在医院里住了一个多月。等到他出医的时候,早就错过考试的时间,不得不重修再考。
其实,学习与锻炼并不矛盾,如果懂得劳逸结合,反而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时间持续太长,就会抑制大脑的'功能,造成记忆力下降,即使一时记得了也很快就会遗忘。
当人们从事艰苦、紧张而又繁重的脑力劳动时,大脑皮层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对氧的需求量剧增。长时间的用脑,会使全身血液循环减慢,流经大脑的血量减少,引起暂时的“脑贫血”,致使大脑疲劳。合理地安排学习、劳动、课文活动和休息的时间,能调节大脑各个区域和谐活动,使工作、学习效果提高。所以家长在家辅导孩子学习时,要注意劳逸结合。
在大脑疲劳过度情况下,孩子会表现出情绪躁动、忧虑、怠倦、无聊等心理问题,甚至还会产生厌学、敌对情绪等。毫无疑问这会降低学习效率,并且有害于健康。当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过度紧张状态时,我们应该引导孩子进行一些其他的活动来转移情绪指向,使紧张的情绪松驰、稳定,逐渐恢复良好愉悦的心境,然后再重新学习。
所以,一定要注意学习与休息的劳逸结合,这是孩子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规律的客观要求,家长不能顾此失彼,如果只要求孩子用功学习,却不顾孩子的身体,那么反而耽误了孩子的发展。学得好,玩得也好,才是真正的会学习的好孩子!
地上玩耍的孩子随笔篇七
“嘀嘀嘀……”无数车辆就像找不到家的孩子一样,到处乱叫。
与往常一样,我和几位同学放学后回到小区,只见各种车辆密密匝匝,拥挤不堪。每个人都在寻找空的停车位,生怕自己的车子没有地方停。不过,这样的场景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了。
无数个雪花像白色的小精灵一样,降落于人间,地上像铺了一层银色的地毯。
我跟几位同学打过招呼,就向家中走去。走到我家楼下,就见周围都整整齐齐地排列着车子,但是有一个停车位格外引人注目,因为这个车位上没有车子,只有一位老人。
我走近一看,竟然是我爷爷!我惊呼道:“爷爷,这么冷的天你怎么坐在这里啊?现在雪下得这么大,您可别着凉了啊!快点跟我回去吧!”我拉着爷爷就要往回走。“不用了,孙女,你先回去吧,我要在这里等你爸爸呢,他说过一会儿就回来的!”爷爷的眼神里充满了坚定。
“可是这样您会生病的,爸爸也可能在忙,我们还是回家里等他吧。”
“不行啊,孩子,我这一走,这个停车位就会被别人占去,到时候你爸爸就没有地方停车了……”爷爷说着叹了口气,叫我先回去。我说不过他,加上爷爷本来就比较固执,只好先上楼了。
回到家里,我还是放心不下爷爷,便跑到窗户边,焦急地寻找着他单薄的身影。
终于,我看到了爷爷。他的头发已被白雪覆盖,但他却毫不动摇。他目视前方,仿佛要把被凝望的地方看穿。他耐心地等待着,眼神中充满着坚定。我担心地看着爷爷,直到有一辆熟悉的车朝爷爷那个方向开过来。
我飞奔下楼,看到爷爷的脸上充满了激动。爸爸下了车,立即抱住了爷爷。此时,爷爷和爸爸的.眼睛里都闪着晶莹的泪花,他们就这样默默地拥抱着。虽然天上还下着大雪,但他们的内心是温暖的,这温馨的画面一直定格在我的心中。
我赶紧跑过去:“爸,你终于回来啦!再不回来,爷爷可就真成了一个‘雪人’啦!”“都怪爸爸不好,回来晚了。你在家里有没有乖乖地听爷爷、奶奶的话啊?”爸爸慈爱地摸着我的头。
“孩子很听话,有我和你妈照顾着,你在外面工作就放心吧!”爷爷笑着拉起我和爸爸的手往家里走去。
雪仍在不停地下着,但落到脸上,已经没有寒意。
【评点】
作者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感人细节,选择富有生活气息的典型事件,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字里行间流淌着浓浓的爱意和幸福。“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真事,真情,真意,最具有感染力和穿透力,此文得之。
地上玩耍的孩子随笔篇八
3岁儿童特别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开始时只和一两个小朋友玩,慢慢地就能和许多的小朋友集体玩。
当孩子正在进行危险的游戏时,必须予以禁止,并要好好教育。而且,由于还不太会玩,孩子之间肯定会吵架;这种时候,妈妈应该教育自己的孩子向其他小朋友道歉,要使孩于懂得礼貌。
由于独生子女较多,孩子的兄弟姐妹少,而且,附近的小朋友也不多。假如附近没有小朋友,可以带孩子去幼儿园或较安全的.游乐场所尽情地玩。但要注意避免发生意外,尤其是在游乐场所,必须留心周围的环境,别让孩子跑到马路上去。
要尽量让那些喜欢在家里玩的孩于到户外去活动。因为这样可以接触外界空气,使皮肤和黏膜得到锻炼,变得结实些。
经常在外面蹦蹦跳跳、荡荡秋千、骑骑小三轮车、滑滑滑梯、爬爬攀登架等,可使小儿的手脚肌肉发达、运动活泼,从而能够自然地防御危险。特别是那些精力过剩的孩于,在家里会调皮捣蛋,摘破坏,容易惹出许多麻烦事来。可一到外面,在小朋友们中间会学到不少东西和规矩,使身心都得到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