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梦想是一种财富,实现梦想是一种能力。拥有正确的心态是达到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励志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励志总结了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励志故事,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灵感,让我们一起来汲取内心的动力。
学生自荐信篇一
历史
历史可以说是“纯文科”,有些同学错误地认为只要把内容背得滚瓜烂熟就能拿高分,但是,从近几年高考历史分数来看却并非如此。大家在复习历史时最基本的就是要弄清历史发展的轨迹,即每个年代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史实,熟记这些史实的意义、影响。熟记基础知识后,要高度重视边角知识,在客观题中学会以公认的史学观评判事物,以史鉴今。
地理
地理复习离不开“图”,学会从图中读出地理数据或隐含的条件;搭建知识脉络,注重知识点之间的串联,学会总结归纳。近年来地理试题命题的重要形式是以图示材料作为载体提供信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所以,考生们要以热点问题为切入口,学会从各方面展开分析。
政治
政治复习要与时政热点联系在一起,高考政治每年都会以最新时事政治作为背景材料,所以考生在备考政治这门学科时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时政热点,把政治学“活”。
学生自荐信篇二
历史是一个很灵活的学科,以史为鉴,历史和现代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同时历史越来越平民化、趣味化的趋向,使得历史出题没有固定的套路,相对来说比较有趣,尤其是选择题~~~即使是很优秀的历史老师,也会在一道题上栽跟头。可历史主观题基本上是不会脱离课本史实的,所以课本是必须要重视的,我当年是把自己的历史课本看了最起码十遍。为什么能这样呢?因为我本身比较喜欢历史,所以我在一段时间内没有买任何历史类的书去看,导致我可以看的书只有历史课本……不得不说,这种饥饿逼迫法还是很有效果的,在博览之后,我开始做专题提纲,以另外的角度重新串理知识体系,即是再次的记忆过程,也是一次自我对历史发掘能力的提高。针对历史的客观题的灵活性,可以有针对性地寻找一些答题技巧,比如答案矛盾排除法、最优选项法、背景联想确认法等,多看一些题目,关键是在我刚刚提到的两步之后,偶尔看一些野史类的东西,扩展自己的历史观角度,有一个判断的视角。
地理是一个偏理科的学科,很多文科同学可能不喜欢地理学习,而且很神奇的是,地理在大学的时候是隶属于理科学科的。所以,其实高中地理不同于大学地理,纯理性的东西本质上并不多。高中地理的学习关键就如数学一样,两字:练题!并对几类关键的地图记忆清楚,多画几遍就好。另外,地理方面有一些小的窍门公式,大家一定要熟背,要清楚来龙去脉,比如上上西西下下东东。再者,地理千万不能死记硬背,学习地理关键的要清楚“为什么”的问题,而不是在“是什么”上纠结不清。我当时倒觉得地理是文综里最简单的一个学科,它有确切的答案,不需要你在一些细节上想着讨好阅卷老师,这个当学员做多了文综题的时候就会觉得很爽啦。
学生自荐信篇三
吴菊萍:托举生命的最美妈妈
颁奖词:危险裹胁生命呼啸而来,母性的天平容不得刹那摇摆。她挺身而出,接住生命,托住了幼吾幼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她并不比我们高大,但那一刻,已经让我们仰望。
推选委员朱玉说:她有一双最柔弱的臂膀,也是2011年中国最有力的臂膀。
物质生活富足的时代,信仰迷茫、价值紊乱的新闻接踵而来,吴菊萍用柔弱的臂膀,托起了生命奇迹,唤醒了普罗大众对传统美德的自觉。
2011年7月2日下午,杭州滨江白金海岸小区。两岁的妞妞趁奶奶不注意,爬上了窗台,接着被窗沿挂住,随时都有坠落的可能。这可是在10楼,楼下的邻居都惊呆了。坚持了一分钟左右,妞妞还是掉了下来。说时迟那时快,刚好路过这里的吴菊萍踢掉高跟鞋,张开双臂,冲过去接住了妞妞。
被紧急送往医院后,吴菊萍被诊断为左手臂多处粉碎性骨折,尺桡骨断成三截,预计半年才能康复。逃过一劫的妞妞在10天后苏醒过来,开口叫了爸爸、妈妈。
这是本能,是一个母亲应该做的事情。躺在病床上,吴菊萍一脸平静。事件发生时,她的孩子只有七个月大,尚在哺乳期。
荣誉铺天盖地,吴菊萍保持了清醒的认识,我只是普通人,问心无愧就好。公司奖励了20万元,她留作自用,为此背负了不少压力。我需要好好生活,好好工作,才有能力去帮助身边的人。赡养父母、培养孩子、还房贷任何普通人,都无法对这些现实问题视而不见。
我会把重心调整回工作、家庭中来,减少媒体活动。吴菊萍年后将重返工作岗位,她最大的心愿是看着妞妞与自家孩子健康长大。
学生自荐信篇四
砚池畔的迎春花儿,开了又谢,谢了又开,遵循着自然的规律,恪守着生命的法则,已经忙碌在生死轮回的轨道。砚池畔的垂柳,竞相争显着自己的妖娆与婀娜,一天一个样,展示着一种柔软的美,一种韧性的美,一种女性的美。砚池里的水,冰冻了又消融,水落了又水涨。浑浊,清澈,都因她的心情而定。
由于天气的反常,身体的不适应,一些人一些事的困扰,因而心情不是怎么的爽快。想起昨天课堂上老师讲周作人的作品时,所涉及到的《圣经》里的《传道书》中的一句话,莫名的,似乎很合自己最近的心情。但我又清楚的知道,这只不过是自己的假想罢了。《传道书》中说:“万事令人厌烦。人不能说尽。眼看,看不饱,耳听,听不足。”暝暝之中,似乎有所领悟,似乎与自己的思想有某些的切合点,但一切又都是虚空。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
春风徐徐,信步悠悠。赏心悦目式的',来回在砚池的桥上。莫名的烦躁,烟消云散了;无由的心事,层层化解了。有目的,又似乎无目的的,将自己融入到这块唯一能让人心静的净土中。
春天的黄昏,一样也很美。清新。温馨。舒心。细微的风,穿过微乱的头发,刺透裹得并不严实的躯体留下了身心的凉爽与顺滑。四季常青的树叶,硕大的叶子,在春风的摇篮里,幸福的摇荡着。细碎的声音,像是幼童的咿呀语,含糊,清纯,尖甜。
我在桥上,它在枝头。站在桥上的人——我自己,在看风景,偶尔看它一眼;站在枝头上的它——我终不知它名字的鸟儿,俯瞰着眼下的一切,目光却盯死着我。那么,有共鸣吗?似乎有,又好像无。我接着做我的旅人,它继续做它的看客。
走过,又停留。一种强烈的感觉,来势凶猛,很像是给自己安装了一对翅膀,使我蠢蠢欲动——我想站在树叶上,和它共舞,与叶同乐。
我想站在树叶上,像鸟儿一样的轻歌曼舞;像雨珠一样的荧光闪闪;像风儿一样的淘气欢快;像尘土一样的,虽落于红尘,却不与之同流合污,而洁身自好。
我想站在树叶上,和树叶一起,在狂风里奔腾跳跃;在微风中尽享它的轻揉慢捏;和树叶一起,在倾盆大雨中放肆的狂欢;在细如牛毛的微雨中,舒服的洗澡搓背。
我想站在树叶上,同树叶一起,看尽人世间的繁华,与真善美,假恶丑。然后,它枯萎了,我也疯狂过了。愿意与它凋谢。或者被焚烧,化为灰烬,随遇而安,四海为家;或者被掩埋,尸首腐烂,了却前缘,投胎转世。
可,这毕竟是一场白日梦。一股携带着湿暖的空气袭来,击醒了我白日里的黄粱美梦。
轻拽一下柳条,莫名的开心渗出在脸上。虽然我看不到自己的表情。很想偷折一枝,拧成柳笛,吹出三月的心事。暗想起儿时,每年开春时节,和小伙伴们在公路上或是门前的杨树林、柳树林里,折来一捆柳枝或杨枝,在比赛。看谁的多,谁的效率高,谁的吹出来的声音好听。没有计时员,没有裁判员,全都是一些“老王卖瓜自卖自夸”的小家伙。
粗粗细细,长长短短,大大小小的,每个人手里都拿有五六个。一个一个的吹,一个一个的自诩。细小的柳笛,吹来的声音特尖,刺耳,干脆,响亮;粗短的柳笛,吹出来的声音低沉,闷声闷气的,我们戏称为“老公牛”的嚎叫声。
起风了,水面便不再平静。骤然,苍老了许多,满面的皱纹,在风的推动下,像是一条条溺水的蚯蚓,在挣扎,在求生。我静静地站着,无动于衷的看着水面。微妙的一瞬间,心里五味俱全,很不是滋味。若那些真是蚯蚓,我和它们,又有什么两样?我也在挣扎,在惶茫,在纠结,在无助。眼前的景象,可曾是我心中的真实写照?我问着自己。
有所思的时候,寂寞总是拉长着影子。
终于没有折下柳枝,拧成柳笛。因而也就没有在这个春天里,吹出三月的心情。
想起姜强国的《三月柳笛》,是欣慰、知足,也是遗憾、缺憾:
是真的,我热爱三月
三月,以原野的鹅黄吐露着春的气息
阳光,瀑布般洗濯着广袤的大地
淅淅沥沥的雨润湿绿色的情思
温暖的风推开关了一冬的窗子
还有,还有,我可以拧一只柳笛
热烈的吹奏着春的通知
我是北方的儿子
我以从雪地上走过来的足迹
填写着自己清晰的履历
我年轻呵年轻的如同三月的早晨
哦!柳笛,你树皮管流出的情绪
唤出我撕扯不破的记忆——
我想起了故乡,儿时的故事
开冻的河水和小伙伴天真的嬉语……
那时,我真淘气
为拧柳笛,折断多少柳枝?
柳笛声中,我长大成人。
虽然,柳林里走出的人生并不平静
年年三月,我仍要吹响这支柳笛。
学生自荐信篇五
高中语文学习方法杜甫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陆游语“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他俩的弦外之音就是朱熹在《观书有感二首》中所道由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真义。
成功建议同学们可以从中外名著的阅读、报刊杂志的剪贴、人群交谈的收集、影视欣赏的采撷、新闻信息的聆听、专题报告的吮吸、哲理散文的札记等诸多方法中,去广泛积累储存,使自己在音乐、舞蹈、绘画、戏剧、建筑、书法、篆刻、科技、财经、文体的大文化、大文学、大艺术中快速升华,提高个人观察社会、感悟人生、阐发理念的能力。
对音乐素材的人文积淀
欣赏音乐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在紧张学习的空闲时间里,细心聆听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弗朗兹·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等音乐大师的美妙音乐,阅读有关他们的人物传记及乐曲介绍,加以充实自己。
对口头表述进行训练
前苏联阿·托尔斯泰在他的《论戏剧创作·剧本》中有这样一句精彩的话:“让你珍惜语言,让每一个字都像利箭一样,一直射到观众的心坎上!”笔者理解为:每个人要学会说话,并且要说出精彩的话。
当今社会对“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不会说或说不好”的人,应该是“学能的畸型儿、人才的偏颇者”。因此,希望同学们要抓紧不到一年的时间,在课内外、校内外、家内外、社内外主动积极、想方设法地开口说话,让自己在问题的探究、群体的辩论、活动的演讲、课间的谈说、师生的对话、双亲的交流、外人的接触上都能展示出言之有物、物之有情、情之有理的个人口才,让大家慢慢对你的口头表述感到口服、心服、佩服、敬服。比如在语文课前的“演讲”活动中,自己要充分把握这一表现机遇,从素材、立论、语言、感情、评说、典例、层次等方面做好切实准备,把个人的演讲作为一次口头作文训练的最佳途径,作为逻辑思维严格外显的重要形式之一。倘若在任何场合的说话,都能采取类似“演讲”活动这样的态度的话,这对转化为文字的精彩撰写将打下坚实的基础!
古人有云:“为文章”要“陶冶万物”,“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其言之意蕴是希望我们撰文要“去陈言”,务必创新。
同学们在高三语文学习阶段,应更加注重动手动笔,要经常运用简洁明快的点评、阐述、补叙、概括、解说、描绘、赏析等技巧手段,对生活中的事、人、物、景、状、情、理加以有序有意的记叙、说明、议论、描述、抒情。当然,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中,不论是遣字造句,还是表情达意,均该坚持求质不求量、求好不求快、求精不求粗、求深不求浅、求新不求俗的原则。比如例举对李白《赠汪伦》七绝诗的赏析表达,应该细细品味诗情真感、文字内意,力求写出精炼雅致的鉴赏简评。成功教育解诗如下:《赠汪伦》这首“离别诗”,有二大艺术特色:其一,将真挚情谊化无形为有形,寓意深厚浓烈;其二,巧妙设置送别场景,并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更显炽热眷恋!写好之后,反复默读,反复思索,反复修改。只要认真切实地好好写作,一定能让自己在文字表达的功力上有所提升!
学生自荐信篇六
对于历史来说,最难记的当属历史年代、年份之类数字性的东西。其实记这些东西是有诀窍的,对于重大事件的历史年份应按顺序记忆,也就是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在这个基础上,对一些枯燥的数字可以用“谐音法”编成形象的东西来记忆,然后再想办法把年代与事件联系起来。历史当中,世界历史要比中国历史记忆难度要大一些,不仅那些事件我们不熟悉,光那些又长又拗口的人名就够为难我们的,对于这类东西,也可以用谐音法编成适合自己的口诀。在记忆法方面,自己创造的记忆方法要比从别人那里搬来的要好得多,同学们尽可能自己创造一些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我们所学的历史教材是比较枯燥的,有的同学如果对此不感兴趣,可以在业余时间读一些如《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之类的课外读物,读过这些书后,再看历史教材,对一些历史事件就比较熟悉了,这样对加深记忆也有好处。
地理要比历史要有趣一些,也形象一些,这门学科中有些东西是需要理解记忆的:比如,大气层、地壳、气候方面的知识,没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是很难学好的。但地理与其他理解性学科相比还是侧重于记忆的,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首先要培养对地理的兴趣,如果没有任何兴趣,只凭死记硬背是难以学好的。地理与历史相比,形象的东西比较多,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对照地图册来记忆,因为地图册是彩色的,比较形象,留在我们大脑中的印象会更深。有条件出门旅游的同学可以利用这个大好时机熟悉一下各地的地理概貌、风土人情,然后再联系书本上所学的东西,加强记忆。
政治这门课,对于十几岁的中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中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如果只凭机械记忆,那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还未必能取得好的效果。从这几年的高考试卷来看,政治越来越侧重于理解,纯记忆性的东西越来越少,这就要求同学们应该把政治课学活。要学好政治,必须有一个关心政治的头脑,平时应该多注意收看新闻,关心国家大事,遇到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要多向大人请教。记得我在中学时有些不理解的东西现在都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这说明理解能力是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而增长的,一般来说,成年人的理解能力要比孩子要强许多。因此,作为中学政治老师,一定要多为孩子创造条件,尽可能让孩子“学懂”政治,而不是“记住”政治。
学生自荐信篇七
文科学习我喜欢用一个词来形容:袖里乾坤。就是说,文科学习要做细,在小知识点中夹杂大学问,粗条大枝的学习是不可能在文科学习中获得好的成绩的。例如,字迹工整问题,你的所有考试都是笔头上的检查,而且文科阅卷工作主观性很强,你如果在印象分上掉了份儿,在专业性方面补回来会比较艰难;再例如,文科学习要重视逻辑性,特别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的集合,要善于培养自己的整体思维能力,以历史为例,不仅要纵向地对历朝历代进行总结,也要横向地对政治、经济、文化进行联系;再例如,文科学习特别需要细致的探究能力,文综成绩偏平均和稳定,如何造成区别度呢?就是在踩分点上下功夫,在一般人都能想到的角度之外另添一个新颖的观点,这部分答案就是我们中级档和高级档的最大差距所在。
学生自荐信篇八
——一个障碍,就是一个新的已知条件,只要愿意,任何一个障碍,都会成为一个超越自我的契机。
有一天,素有森林之王之称的狮子,来到了天神面前:我很感谢你赐给我如此雄壮威武的体格,如此强大无比的力气,让我有足够的能力统治这整座森林。
天神听了,微笑地问:但是这不是你今天来找我的目的吧!看起来你似乎为了某事而困扰呢!
狮子轻轻吼了一声,说:天神真是了解我啊!我今天来的确是有事相求。因为尽管我的能力再好,但是每天鸡鸣的时候,我总是会被鸡鸣声给吓醒。神啊!祈求您,再赐给我一个力量,让我不再被鸡鸣声给吓醒吧!
天神笑道:你去找大象吧,它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的。
狮子兴匆匆地跑到湖边找大象,还没见到大象,就听到大象跺脚所发出的砰砰响声。
狮子加速地跑向大象,却看到大象正气呼呼地直跺脚。
狮子问大象:你干嘛发这么大的脾气?
大象拼命摇晃着大耳朵,吼着:有只讨厌的小蚊子,总想钻进我的耳朵里,害我都快痒死了。
狮子离开了大象,心里暗自想着:原来体型这么巨大的大象,还会怕那么瘦小的蚊子,那我还有什么好抱怨呢?毕竟鸡鸣也不过一天一次,而蚊子却是无时无刻地骚扰着大象。这样想来,我可比他幸运多了。
提示:在人生的路上,无论我们走得多么顺利,但只要稍微遇上一些不顺的事,就会习惯性地抱怨老天亏待我们,进而祈求老天赐给我们更多的力量,帮助我们度过难关。但实际上,老天是最公平的,就像它对狮子和大象一样,每个困境都有其存在的正面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