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总结可以梳理学习过程中的思路和思考方式。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知识点总结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和借鉴。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篇一
初中物理知识主要包括了物态变化、声学知识、光学知识、电磁学知识、力学知识等等内容。
1、物态变化是最先学些的,主要讲述了自然界中的固态、气态、液态等变化的基本知识。主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
2、物理学学习了一些光学的知识,包括光的直射、广德反射、光的折射等知识。光照的这些特质组成了日常的日食、影子、月食等等现象,一些透视镜可以聚光和散光从而制成凹凸镜。
3、声学部分主要学习包括声音的产生特色以及分类和应用。包括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除了声音知识点外,还有力学知识。
4、常见的一些重力、压力、摩擦力等等,从而应用在滑轮、杠杆、斜面等方面的应用。还有一种阿基米德浮力。这些知识都必须掌握,另外还有压强的知识,包括流体压强和液体气体压强等知识和概念。
5、另外,物理学中电磁学也是知识的一大部分,电学需要掌握电压、电流、电阻等的概念,以及计算,欧姆定律的内容以及应用。磁学部分则包含了磁场的生成,电磁之间的关系的知识等等。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篇二
尽快去找学老师指点最关键的知识点,短期内补上能更好接受新知识点。
要想进步,必须弄清楚导致这化学成绩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常用的几个公式、概念没记住,还是很重要的几个基本解题方法不能熟练应用,或者是初中的一些重点知识没有理解透彻等等。
因此,要学好化学,必须做一定量的习题。实际上,研究完课本后,会做50%的题就不错了,有30%的题感到似是而非,有20%的题根本就不会,这是正常现象。
但是,研究完课本不马上去做题,过一段时间后再做,你不会的题目就会上升到60%。因此,看书固然重要,做题更重要。看完书“马上做题”是关键。
现在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集体授课”。其最大弊端是不能很好地进行“因材施教”。这对成绩不很理想的学生来说是很不利的。
那么,身为“差生”的我,该怎么听课呢?策略是:“抢答”。
如果你时刻在准备着进行抢答,你的注意力,一定会很集中,听课的效率也一定会很高,学习就会逐渐变得轻松、有趣了。
统计结果显示;90%以上的“差生”是上课走神造成的。
只要你走神,你就跟不上老师的思路,没法抢答,没法影响老师下一步的讲解内容,只能成为被动的听讲者,无法成为课堂教学中主动的参与者。
因此,只有杜绝上课走神,你才能进步,才能走出“差生”的阴影,做一个快乐而轻松的学生。
每个学生都会出现“一错再错”现象,但是优秀学生“一错再错”的几率要远远小于“差生”。
但是仅仅满足于听懂了,没有把听懂了的知识再写出来,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就急急忙忙地去做下一题或干其他事情去了。几天后考试时又遇到了这样的题,下笔写的时候,才发现写不完整,有那么一点还没有理解。
除此之外,备忘本上还可以记其他知识,如规律性的知识、你自己认为重要的和你认为容易忘的知识、一些物质的特殊性质。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篇三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
6、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
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 fe3o4。
8、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9、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化学方程式有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0、生铁一般分为三种: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
1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1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
1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
1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15、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1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1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18、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19、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0、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篇四
没有基础就根本谈不上能力;
第一轮复习一定要扎扎实实,切勿盲目攀高,以免眼高手低。复习主要以教材为准,反复阅读深刻理解其中的知识点,形成点与面的知识网,使知识更加全面而又精准。同时,对基础知识的全面回顾还要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
2、掌握化学原理,注重其解题思路
考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应该注意到了,化学具有非常多的化学原理及规律。化学同物理一样是自然学科,他们一定会遵从自然规律。所以考生不要在庞大的化学方程式及原理面前怯步,只要找到其内在规律,不断的深入总结,舍弃表面追究其根本,其实也没有那么多东西需要记忆,做题时,不要做完题就没事了,应注重解题的思路。
3、注重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
化学和物理都是自然学科,都会注重其实验,化学更为优胜,近几年化学高考化学中,以实验为主线来命题的数量明显增多,所占的分数也越来越重。考生想要取得高分,一定不能放松对实验能力的培养。
4、加强解题训练,培养实战能力
在第一轮复习当中,另一个需要注意的重点就是加强经典题型的训练,训练的知识点应结合近几年的高考知识点来,深刻理解知识点,打好基础,适当的时候做下模拟试题或者真题。
在解题的过程当中,不仅要注重质量还要注重速度。选好适合的题目类型及数量,有助于加强思维的训练,减少再次做题的时间。做完题后,应注意归纳总结,反思解题的过程及技巧,长期坚持训练,解题能力一定会加强的。
5、把握重点做好时时纠错
由于复习的时间有限,且高三要复习的可门和知识点非常庞大,怎样在少量的时间里面做好复习,是考生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其主要方法,就是突出重点,加强薄弱的突击。同时要对考试中出错率高的地方要即使做好反思,对此地段也要强化训练。每一次考试的错误点及练习的错误点,一定要做好详细的分析,分析其原因。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篇五
1、水的组成:水是纯净物,是一种化合物。从宏观分析,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水是化合物。从微观分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的。
2、水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没有味道的液体,沸点是100℃,凝固点是0℃,密度为1g/cm3,能溶解多种物质形成溶液。
(2)化学性质: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水还可以与许多单质(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盐等多种物质反应。
二、氢气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
2、化学性质——可燃性。
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淡蓝色,唯一的生成物是水。
注意:氢气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验纯。(验纯的方法:收集一试管的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瓶口向下移进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再收集,再检验;声音很小则表示氢气较纯。)
三、分子
1、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特征:
(1)分子很小,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并且温度越高,分子的能量越大,运动速度也就越快。
(3)分子间有作用力和间隔。不同的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通常不等于几种液体的体积简单相加,就是因为分子间有一定的作用力和间隔。(热胀冷缩)
四、原子
1、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的分化和原子的重新组合。
3、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同种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原子性质不同。
(3)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4)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成原子,由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篇六
2.酸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3.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4.碱【溶液】与指示剂反应,遇石蕊变蓝,酚酞变红
5.【可溶性】碱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6.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生成物中必须有水或气体或沉淀,反应物必须能溶于水或酸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篇七
1.“化学反应”或“反应物”中的“应”字写成“映”。
2.“生成物”或“反应后生成了…”中的“成”字写成“存”或“层”。
3.“过滤”中的“滤”字右边部分写成“虚”。
4.“活性炭或炭黑或木炭或焦炭”中的“炭”字写成“碳”。
5.“吸附作用”中的“附”字写成“复”或“付”或“副”。
6.“酸碱指示剂”中的“剂”字写成“温度计”中的“计”。
7.“石蕊试液”中的“蕊”字写成“芯”。
8.“酚酞试液”中的“酚酞”字写成“酚肽”。
9.“酒精灯”或“燃料酒精”中的“酒”字写成“洒”。
10.“水槽”中的“槽”字写成“糟”。
11.“导管”中的“导”字写成“到”或“倒”。
12.“爆炸极限”中的“爆”字写成“暴”。
13.“化石燃料天然气”中的“然”字写成“燃”。
14.“溶解.过滤.蒸发”中的“溶”字写成“容”或“熔”。
15.“溶液的酸碱性”中的“碱”字写成“咸”。
16.“酸碱中和反应”中的“和”字写成“合”。
17.“饱和溶液”中的“和”字写成“合”。
18.“元素”中的“元”字写成“原子”的“原”。
19.“化合反应”中的“合”字写成“和”。
20.“置换反应”中的“置”字写成“质”或“直”。
21.“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中的“浑”字写成“混”。
22.“催化剂或催化作用”中的“催”字写成“崔”或“摧”。
23.“固体粉末一般含湿存水”中的“存”字写成“成”。
24.“气体逸散”中的“逸”字写成“溢”。
25.“致冷剂”中的“致”字写成“制”或“治”。
26.“水蒸气”中的“气”字写成“汽”。
27.“汽水饮料”中的“汽”字写成“气”。
28.“酒精灯用灯帽盖灭”中的“帽”字写成“冒”。
29.“检查装置气密性”中的“密”字写成“蜜”。
30.“白色沉淀”中的“淀”字写成“定”。
31.“蒸馏水或蒸馏石油”中的“馏”字写成“溜”或“留”。
32.“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物质其中之一油脂”中的“脂”字写成“酯”。
33.“焦炭可以冶炼金属”中的“冶”字写成“治”。
34.“金属单质汞”中的“汞”字写成“贡”,“钠”写成“纳”。
35.“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中的“蚀”字写成“食”或“湿”。
36.“实验药品不能尝”中的“尝”字写成“偿”。
37.“蒸馏石油时加入碎瓷片防止暴沸”中的“暴”字写成“爆”。
38.“硫酸铜溶液呈蓝色”中的“蓝”字写成“兰”或“篮”。
39.“净化水时静置沉淀”中的“置”字写成“止”。
40.“演示镁条燃烧实验时用坩埚钳”中的“埚”字写成“锅”。
41.“块状固体用镊子夹取”中的“镊”字写成“摄”或直接写成“钳子”。
42.“硝酸铵”中的“铵”字写成“氨气”的“氨”。
43.“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中的“侯”字写成“候”。
44.“质量守恒定律”中的“恒”字写成“衡”。
45.“蒸发溶剂要用蒸发皿”中“皿”字写成“血”,“铁架台”中“架”字写成“夹”。
46.“溶解固体时用玻璃棒,起搅拌作用”中的“搅”字写成“绞”。
47.“锥形瓶”中“锥”字写成“椎”或“雉”。
48.“熄灭酒精灯”中“熄”字写成“息”。
49.“物质避光密封保存”的“避”写成“蔽”或“敝”,“封”写成“锋”或“峰”。
50.“氯酸钾固体受热熔化或物质的熔点”中“熔”字写成“溶”。
51.“金刚石”中“刚”字写成“钢”。
52.“取用粉末药品时用药匙”中“匙”字写成“丝”或“勺”,“称量固体药品时用天平”中“平”字写成“秤”。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篇八
化学中最重要的就是化学方程式,有很多的同学在学习化学的时候,不太重视化学方程式,在化学考试中,化学方程式出现的是最多的,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把化学的基础内容掌握清楚。
在背化学方程式的时候,还要多练习配平,配平也是最容易让我们拉开距离的分数,多做一些训练的题目,把一些基本的知识常识化。
二、重视化学实验
其实记化学方程式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理解,我们做化学实验,就能自己得出相对应的反应,有很多化学成绩好的同学,他们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也是很好的,所以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也是需要注意的。
三、上课坚决不能“走神”
我们在上课学习的时候,一定不要走神,尽量整节课都听老师讲解,老师在课上讲的内容是非常的重要的,有很多的时候我们做很多的化学题,也不如把老师的所讲的内容听好,理解好,这样我们的成绩才能提高的更快。
四、争取在课堂上多回答问题
这样既能集中我们的注意力,又能把我们自己没有理解好的弄明白,这对我们是非常的有帮助的,上课积极的回答问题,也会增强我们的自信心,这样我们的化学成绩才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