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词可以是一种深情的表达,能够使活动场合更加温馨和感人。在写答谢词时,我们可以通过感情的渲染和细节的描写来更好地表达我们内心的感激之情。这里有一些经典的答谢词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大班篇一
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季节,是充满着神秘变化的季节,是让孩子积极参与探索,培养幼儿仔细观察能力的好时机。
今天我就组织了一次在园内寻找春天,感受春天的气息,寻找春天的小草、小花、小树的细微变化。孩子们都积极地投入在探索中,“老师,快来看呀!这里有许多小芽。”“老师这里的桃花好美,红红的,香香的。”“老师小草变绿了,摸摸手湿的!”“老师,树上开花了,小鸟唧唧喳喳在叫。”……小朋友高兴地叫起来,不时的把自己发现的'秘密来告诉我。观察后,我就引导幼儿用画来表现自己在哪里找到的了春天,用橡皮泥来表现花草树木的变化,还与同伴合作剪贴、绘画春天的花草呢!
从活动中发现,幼儿对外面活生生的事物非常感兴趣,也很积极很仔细地观察着,通过本次寻找活动,不但萌发了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了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还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单靠半日活动是有局限性的。在往后的主题中,我会结合日常生活,还会让幼儿通过朗诵儿歌,阅读故事,歌曲演唱,手工制作,春游等多种活动形式来感受、体验、表现春天的美丽与可爱。
俗话说得好“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让我们从春天开始,共同快乐学习每一天!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大班篇二
区域活动时,我给孩子们准备了五颜六色的颜料盒毛笔,孩子们像粉刷匠,认真地刷着自己制作的小汽车、小房子,玩得不亦乐乎!
然而在区域活动小结时,问题出现了:粉刷匠林林脸上抹了一把颜料,透过他“可笑”的脸蛋儿,我看到了林林皱着的眉头,急忙问发生了什么事?林林说:“真奇怪,为什么浩浩的小车能够涂上漂亮的颜色,而我的小车却涂不上颜色呢?”面对孩子的为什么,我没有急于回答。
问题出现了,我又将问题抛给其他孩子们,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
可能颜料只能涂车,不能涂房子;
可能你的颜料太浅了;
可能房子上有什么东西吧;
你换个房子试试吧;
听着孩子们喋喋不休的争论,我意识到这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粉刷房子”事件调动了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不能让这教育价值白白流失。
趁热打铁,第二天的区域活动,根据孩子们的讨论,我提供了不同材质的房子、车、纸板,不同深浅的颜料,孩子们开始了进一步的尝试和探索。
经过一番操作实验,林林终于明白“为什么自己的房子刷不上颜色了!”更可喜的是经过一番尝试,我们班的宝贝能够很快地分辨出不同材质纸板的主要特征。
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把学习的机会留给孩子,让孩子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老师只需给予必要的帮助、提示和引领,鼓励孩子去发现,支持孩子去探索。
孩子的内心有着许多的“为什么”,无数个“小疑问”,让我们陪伴孩子去探索、去发现大千世界的“千奇百问”吧!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大班篇三
好朋友要互相帮助,这是我们经常对孩子说的一件事,我们想要做的是让小孩子们明白,有朋友是一件幸福的事,而且,朋友之间相互帮助也是一件让人感到快乐的事。但是,昨天,孩子们正在自由活动,菲菲哭着跑来说:“李老师,你看杜国强给我抓的!”我一看,果然脸上一道抓痕,还渗出一些血迹。我赶紧叫来杜国强询问,杜国强说:“菲菲打葛鑫榕了,葛鑫榕是我的好朋友,我就打菲菲了。李老师你看,浩浩也打我了。”我一看,杜国强的脖子上也有几道很深地抓痕。浩浩是我们班平时表现很好的孩子,从来不打人,我把浩浩叫来问:“你为什么打杜国强啊?”浩浩低着头说:我和菲菲是好朋友。”这一说我更生气了:“好朋友就帮着打人吗?”浩浩委屈地说:“老师不是讲好朋友要互相帮助吗!”
“好朋友要互相帮助”,我想起平时老师每天都告诉孩子们好朋友要互相帮助,但是孩子们年龄小,辨别能力差,他们不能分辨什么事情该帮,什么事情不该帮。针对这件事情,我们班开展了“为好朋友做什么”、“画画我的好朋友”、“大家都是好朋友”的主题活动,通过主题活动的开展,现在我们班的孩子已经能够正确认识“好朋友”,明白班里的小朋友都是自己的好朋友,好朋友做错了事要劝他改正,不能帮他打架解决问题,从此我们班的小朋友变得相互帮助,团结友爱。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大班篇四
熙熙说:“肯定是冻的。”乐乐问:“怎么让它们不冷呢?”阳阳非常激动地说:“盖大棚,我们村就有大棚,大棚能让蔬菜冻不着。”经过讨论,中三班的小朋友决定一起给蔬菜宝宝搭建大棚。
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见过大棚,大棚到底什么样呢?雪丰说:“没见过大棚,大棚应该像大风车一样。”希希说:“大棚是圆形的,像个气球会上下飞。”孩子们七嘴八舌讨论起来,我们决定去参观真正的大棚,看看不就知道了。
通过走访调查,我们知道大三班坤坤家的农场里就有大棚,而且坤坤热情地邀请我们去他家农场参观。一进入大棚,我们就被大棚里的各种事物吸引了。“棉被是干什么用的?”“为什么蔬菜上有一根线?”“这有一个洞,是干什么用的?”“这个箱子是给手机充电的吗?”孩子们瞬间都变成了一个个小问号,不断地提着问题,坤坤就像个小专家,耐心解答。
通过亲自参观体验,我们终于知道了大棚由砖墙、塑料膜和棉被组成,里面种着蔬菜,有控制钮、炉子、暖气、水管、喷洒器等设备。
回到幼儿园后,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想为小菜园里的蔬菜搭大棚。
大川设计的图纸和参观的大棚类似:“要先垒墙,然后架上竹竿,铺上膜就行了。”希希想直接用竹竿架起来。经过共同讨论,决定分成两组进行,第一组搭有墙的,第二组搭没有墙的。
建筑工地开始热闹起来,第一组的孩子们充满信心地准备大干一场,却没想到垒墙不是想象得那么容易。
他们从家长那里了解到,垒墙首先需要搅拌水泥。但搅拌水泥成为难住他们的第一道坎。
孩子们有的往盆里装“水泥”,有的加水,一会水多了太稀,一会水少了太干。在不断地加水和加泥中,孩子们自认为找到了合适的比例。
但砌砖的时候,孩子们发现水泥出了问题。佳悦抹了很多水泥,可是砖根本粘不住。佳兴认真摸了摸手里的“水泥”恍然大悟:“这是沙子,不是水泥!”他发现了原来沙堆旁边的袋子里才是水泥。加入真正的水泥,孩子们兴奋地喊着:“这回粘了!”
刚开始砌砖时,孩子们都是一块一块对齐向上摞。我问欣悦:“你的墙是一摞一摞的,怎么能连在一起呢?”正言经过我的提示,马上想起来:“我家垒砖墙是这样垒的。上面的一块砖是压着下面砖的缝。”欣悦也想起来:“是这样,咱们搭积木就是这样的。”
通过第一次亲自垒墙,幼儿发现了很多秘密和方法:上边的砖摞在下边两块砖的缝上面不就连在一起了;一定要把水泥抹平,整块砖都抹上才结实。
孩子们认为太薄了,要加宽才能变结实,于是决定垒两摞,让墙变厚。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垒的砖里出外进,参差不齐,搭的双坯墙既不美观也不牢固。我们又一次陷入了困惑中,大棚工程也因此暂时停工了。
正当孩子们灰心丧气的时候,幼儿园西侧开始施工建仓库。沙子、砖、水泥等各种材料摆放了满满一花园,很多叔叔阿姨在忙碌地建房子。我们决定看看工人和水泥、砌砖墙以及让砖墙更牢固的方法。
带着问题,孩子们一起细心观察了工人的做法,终于找到了把墙垒结实的方法。
1.砖的整块面都要抹上水泥。
2.用一根线比着,让砖墙更直。
3.垒两摞砖,第一层竖着放,第二层横着放,交替进行。
结实的墙终于垒好了,我们又请工人帮助,在砖墙的外面抹上了水泥,既美观又牢固。我们的水泥墙完成了!
嘉悦:“两人一起,一头一个人就把竹竿担上了。”
正言:“两个人一起把胶条拉长,把所有竹竿都压在下面,就粘住了。”
奥城:“好几个人抻着塑料薄膜,就能放到竹竿上了。”
现在没有问题可以难倒我们了。只要我们肯动脑筋,一起合作就一定能够解决。我们的大棚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搭建完成了。
坤坤:“建大棚太不容易了,但是我们坚持下来了。”
阳阳:“真的太开心,太高兴了。”
熙熙:“我们建的大棚最结实,最温暖了,蔬菜宝宝在里面冻不坏了,可以温暖过冬天了。”
孩子们帮助蔬菜宝宝搭建起了大棚,太棒了!其实,我们和孩子一起追求的不是结果,而是在享受每一个过程。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大班篇五
孙海峰------一个调皮机灵的小男孩,你只要看看他的眼睛,就可以知道他的心思有多活,他满脑子的小主意、小点子,让人不由自主地会喜欢上他,他喜欢篮球、足球。班里的新游戏,多半是他先玩出来的,兜里总是装着些小玩具。这个孩子真可谓兴趣广泛,可惜就是不爱学习。
中班时,班里有什么坏事发生,找他准没错,所以大班入学第一天,他就吃尽了批评,同学们谁也不喜欢他,不跟他玩。我对他发动集体舆论的攻势,这样一来,他似乎有些学乖了,似乎有些听话了,不太惹是生非了,可是,我分明地感觉到他眼里的光一点点地黯淡了!
其实打从心底里,我喜欢调皮的他,是那样地有活力,那样地富于创造性,我更喜欢他眼里那一抹透着灵气的光芒。
于是,我对自己说,不可以再这样压制他,要努力去挖掘和发挥他的潜能。我决定在新学期让他担任小军体,做出这个决定,是因为一件小事。大班上半学期结束时,我让他把一份收费单送到同楼的一个小朋友家去,他欣然答应。本来,他送到就好回家了,而他居然在送到后跑回幼儿园,只为告诉我:他送到了,交给了同学的奶奶。我觉得从这件小事上可以发现他有一点责任心,知道要对人负责,便作出让他当小军体的决定。
开学了,我把他找来,告诉他我的想法,并鼓励他:老师相信你一定会做好的,小朋友们都睁大眼睛看着你呢!希望你争气,做个男子汉!他一脸惊喜,满怀信心重重地点点头。虽然,我心里压根儿就没底,深怕他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可我还是把消息和原因讲给孩子们听。孩子是乖巧的,掌声通过。当然,我也请孩子们做小评委,每一个礼拜评价一下小干部称职与否。
如果这时,我能把工作做得再细致些,对孙海峰担任小干部可能会发生的好的、不好的变化考虑得周全一些,深入一些,也许就会有较好的效果。可是,我简单地以为,让孙海峰当小干部已是一个很大的激励,他应该在这个激励中发愤改正缺点,发愤学习,努力做好榜样。我忘了他还是个大班的孩子,我忘了扶他站起来,仅仅是他进步的开始,他会碰到许多困难,思想尚未定型,可能会出现反复,我更应该帮他走好这条路。
初当小干部,孙海峰应该说是很努力的,天天回家练习喊口令,早操喊口令时声音前所未有地响亮,振奋了每个孩子的精神,学习上也比以前稍稍自觉了一些。但毕竟没有一下子好起来,而且初当小干部,他对有些事情该不该做一无所知,再加上有些习惯不是一朝一夕想改就改掉的,所以,每周孩子们的评价,对小军体总是有褒有贬。开始,我还能以鼓励为主,但渐渐地也沉不住气,终于在两个月后,孙海峰因上课时发呆,小军体的职务被我一气之下撤了。孙海峰也像泄了气的皮球,没了劲。
到今天,反思整个事前前后后,我不由地感到后悔。其实,只有我把握住事件中的几处机会,我是完全可以取得预想的效果的。从这件事中,我体会到孩子的思想教育是一项持久性的工作,需要成熟、冷静地思考周全,深入地把握,细致周密地安排,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还是那句话:"不仅要扶他站起来,更要指引他一条路,帮着他走好这条路!"
这件事,我将深深地铭记在心,我想,以后再碰到这样的孩子,我一定能处理得很漂亮。我也会时时地提醒自己:幼儿园的班主任工作,是做孩子的思想工作,需要细致,耐心和恒心。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大班篇六
“蛋糕店”是小班孩子比较热衷的角色游戏。游戏初期,我们提供了一些仿真的成品蛋糕,孩子们一时很感兴趣,但兴趣过后也就不再热爱。的确,逼真材料能够吸引小年龄孩子的注意,但当他们的游戏发展到一定水平时,这样的材料会限制他们的思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游戏的发展。所以,我们考虑增加低结构材料,促进孩子结合角色和情节发展的需要自主寻找替代材料,以激发他们的游戏愿望和兴趣,丰富游戏情节。于是,我们投放了橡皮泥、手工纸、蛋糕盒等,继续观察孩子们的游戏情况。
一天,“蛋糕店”看似生意很好,有很多“客人”,“老板”也很忙碌。但是走近后听到“顾客”在抱怨:“蛋糕都没有了啊。”“老板,我要的蛋糕怎么还没做好啊?”有些“顾客”看到货架上空空的,就直接走了。此时,“老板”萱萱拿着橡皮泥搓圆压扁做蛋糕底,又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搓成小圆在蛋糕上面做装饰。面对“客人”的询问及抱怨,她一概不理不睬,一心投入在自己的制作中。
见此情景,我没有干涉,只是以顾客的身份进行试探性介入:“老板,你能不能找别的方法,使蛋糕做快点呢?”萱萱给了我很好的回应,她去建构区找了些纽扣,放在了“蛋糕”胚子上。我意识到并非萱萱的角色意识不强,也不是萱萱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我们提供的材料不适宜。橡皮泥等低结构材料需要萱萱长时间专注于制作蛋糕的过程,导致她无暇与伙伴交流。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对“蛋糕店”里的材料再一次做了调整,增加一些仿真的蛋糕,减少橡皮泥的数量,提供颜色丰富的丝瓜海绵,并把它们分割成不同大小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形状,还提供了一些仿真水果。
从材料调整前后幼儿的游戏情况可以看出,材料是影响幼儿游戏的重要因素之一。适宜的材料能帮助幼儿在游戏中发展创造力、促进幼儿间的交往,反之,则起到阻碍的作用。今天听听很好地利用了丝瓜海绵这一材料,她只需进行简单的搭配组合就能完成“蛋糕”的制作,使“蛋糕店”的买卖游戏火热地进行着。新产品的快速推出也增加了幼儿之间的互动,唤起了幼儿更多的生活经验,游戏情节也越来越丰富了。这也引发了我对游戏材料投放的更多思考。角色游戏的发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情景化环境、形象性材料的诱导有关。因此,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然后根据幼儿游戏发展的需要及幼儿可能的发展水平,动态地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材料,从而让幼儿玩出自己的想法、玩出有益的经验、玩出丰富的想象。实现向更高水平的发展。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大班篇七
带孩子们去阅览室看过几次书后,发现了一个问题,小朋友换书太勤快,即使是他们特别喜欢看的书也是草草的翻几下,就去换一本新书。我们就要求孩子在仔细看看,不要急着换书,可小朋友就会出现这种情况。他们会很认真的说:“我已经看完了。”
观察得出小朋友对换太快有了原因就是不会看书。有的孩子由于年龄小,生活经历少,对画面上的东西不能理解,所以就翻一翻看看热闹,马马虎虎看两下就看完了。而有的孩子干脆手在翻,而眼睛却看在别的地方。要说孩子对图书不感兴趣,放在图书区里的图书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可阅览室的书完全满足孩子的需要,可由此我发现孩子换书更加的勤快了。
就此,我们也有了采取的措施。有意地教小朋友看书的方法,有意的引导孩子学习一页一页翻书看,一个画面一个画面地认真观察,使孩子知道每一个画面都很有意思,让孩子带着问题看书。看好一本书后,请孩子给大家讲一讲,我们适当的鼓励与表扬,使孩子产生成就感,并知道认真看书就会有收获。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大班篇八
那天中午,轮到我做保育,孩子们吃完午饭,我便收拾好餐桌,到洗手间洗刷勺子和餐盘。因为楼下班级也在用水,我把水龙头拧到最大,水流却依然很小,我便把水盆放到水龙头下面接水。一会儿的工夫,水流突然变大了,冲到水盆里哗哗作响,水盆里的水渐渐满上来了,我忙着给饮水机加水,也没理会。
这时,淇淇来到洗手间:“老师,我要洗洗手。”我指了指旁边空着的三个水龙头,说:“你在老师旁边洗吧。”他看了看空着的水龙头,又看了看我这边哗哗直响的水流,一声不吭地走到我旁边,把手伸到水盆上方的水龙头下,洗了起来。
我很纳闷,问他:“淇淇,洗手间这么多空余的水龙头,你为什么偏偏在老师这儿洗手呢?难道你没看到老师正在洗餐盘吗?”他不假思索地说:“原老师,你看,你这边水龙头的水哗哗地直流,都已经满出来了,真可惜。我在你这边洗手,就不用再浪费其他水龙头的水了,这样就能节省一点水了,你说是不是?”我一愣,一时间竟然无言以对。
多么可爱的孩子!水资源是宝贵的',他把节水的意识落实到了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面对孩子,我突然感到很惭愧。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大班篇九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暖暖的照在小二班的教室门口,田瑞小朋友和往常一样早早的来到班级。她甜甜的叫了声:“老师早上好!”“嗯,你好”我轻轻的摸摸了她的头。这时,她小心的从口袋里掏出来一袋糖怯怯的递给我,想说什么又咽了回去。我说:“这是给我吃的吗?”一旁的奶奶笑了笑说:“她要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哦!”
“这样啊!田瑞小朋友长大了!真不错,那先把糖果放在你的柜子里,我们一会分给小朋友吃,好吗?”我有些惊喜的说。田瑞点点头将糖果放入了柜子里。
集体活动结束后,我利用间歇时间悄悄的拿出了田瑞的糖果:“小朋友们,今天田瑞要把自己的糖果分给你们吃哦!”孩子们眼睛立刻张得大大的:“哇!糖果。”我对田瑞说:“田瑞,你想把糖果分给谁呢?你自己去给他(她)吧”这时,小朋友纷纷举起手想要糖果,田瑞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把糖果分给谁吃。我说:“你最想给谁呢?你就给谁吧”显然,田瑞并没有最想给的,而是就近把糖果给了那些举手要的小朋友。面对一大群手举得高高的小朋友,田瑞有些慌了,一下子手里的糖果有些分不过来。“田瑞,你是要把糖果分给你最好的朋友吗?”我说。“嗯!”尽管这样,她还是却步,手里的糖果不知道给谁,而激动的孩子都纷纷要过来抢她手中的糖果。我清了清嗓子:“小朋友,先坐下。让田瑞自己来分糖果!”但让田瑞自己去分享给小朋友,她还是不知道将糖果给谁。最后,田瑞的糖果分享在老师的帮助下愉快的结束了。
教师观察:通过此次案列分析,我班幼儿已经具有了初步的分享意识。田瑞就是一个典型的案列,记得她刚来时,所带来的物品是绝对不能让其他人碰的。但一学期下来,教师的分享教育,让孩子们已经知道分享,并且愿意去分享。在教师的.言语鼓励以及同伴榜样的作用下,幼儿的分享行为得到强化。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开始将自己的物品带入园内和孩子们分享。但是,小班幼儿的分享水平还是比较低下,缺乏一定的分享技巧。因此,教师及家长在平日生活中不仅要强化幼儿的分享行为,还要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训练幼儿的分享技能,让幼儿知道一些分享的方法,从而使实际的分享行为得到增加和提高。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大班篇十
这天是涛涛的生日,他的爸爸妈妈把生日蛋糕送到了幼儿园,他在小伙伴的祝福声中度过了自我的.生日,结束之后,过生日用的蜡烛头饰等还在,聪明的小雨小朋友突发奇想,说:我们这天也来给娃娃家的小朋友过生日吧。其他小朋友热烈响应。
我觉得这个提议很好,就奖励她在游戏中做妈妈的主角,她十分高兴,游戏开始了,她像模像样的当起了"妈妈",一会儿张罗着点蜡烛,一会儿又叫娃娃家小朋友许愿,然后吹蜡烛,分蛋糕。平时小朋友过生日的细节在游戏中得到了再现,她这个妈妈的主角也当得有板有眼,模仿妈妈的动作、语气简直惟妙惟肖,让我们老师也觉得忍俊不禁。
整个游戏中,小朋友们玩得十分开心,小雨也显得个性兴奋,游戏结束的琴声响了,小朋友们停止了游戏,此时,游戏场合到处散落着孩子们的游戏道具,有的小朋友开始收拾这些道具,但是小雨小朋友对此却视若无睹,刚才她是主角,此刻却像是个局外人,任由其他小朋友收拾,见此情景,我叫住了小雨,跟她说,你这天表现很出色,老师要表扬你,但是,你是游戏的主角,游戏结束了,你就应带头收拾道具才对啊。她看了看我,随后就加入到收拾道具的行列中去了。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大班篇十一
我做乘客户外活动时,东昊也如其他幼儿一样哭丧着脸向我求助:"老师,我也要玩扭扭车。"想着这班孩子在碰到问题时只会向老师求助,不觉头脑有些发涨。我慢慢蹲下,问他:"那你为什么不去跟玩扭扭车的小朋友商量呢?""他们不肯给我玩!"这就是孩子的回答,显然谁都不愿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平白无故送给他人玩。这时只见玩着扭扭车的烨丹慢慢扭到了我们的身边,我突然来了灵感,对东昊说:"哇,烨丹好像一个司机哦,你愿意做乘客去乘她的车吗?"孩子脸上突然有了笑容,连忙回答:"太好了,我要做乘客!""想一想,怎样才能礼貌的征询别人的.意见让别人同意呢?"这一点我相信东昊的能力。果不出我的意料,孩子们融洽的玩起了出租车的游戏。活动结束后,我针对这一事件及时在全体孩子面前进行了夸大性的表扬,并没有忘记鼓励孩子在遇到困难时自己想办法尝试解决。让游戏贯穿于孩子的一日活动,在运动课程中,我们也应遵循这一点。正如实录中所记录,当幼儿a以"乘客"这样一个角色身份出现时被另一幼儿b所接受,并带动了幼儿b融入了这一情景性游戏中,使本来存在的问题没费吹灰之力就解决了,且还帮助提高了合作游戏的能力。
然,这里所体现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是:孩子在遇到困难时缺乏克服的勇气,过于依赖他人。新课程中也曾谈到:我们要给予他们的是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勇气,是他们终身受用的东西。孩子在遇事后不知所措,这时老师的角色就是一个推动者和引领者。故在全体孩子面前对这种游戏行为和解决困难的精神大力宣扬,也是对他人的一种鼓励和引领。
针对班级现状,教师的角色定位是核心问题。目前在师幼互动各个环节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与教师的角色定位都有极大的关系。正是由于教师把自己更多地定位为管理者和控制者,因此,在不少时间,幼儿首先是不被允许发起互动信号的,如在进行集体教育活动时,幼儿首先要做到的是安静,而不是和教师发生交流和互动。所以,教师必须按照《纲要》的基本要求,对自身角色定位进行调整。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大班篇十二
我们幼儿园小班部都在童真楼上,这是一幢小巧别致的教学楼,每层楼两个班,面对面设立。我们小(3)班的教室在三楼。开学了,每天早上孩子入园和下午离园的时侯总会看见家长抱着孩子上下楼梯。而一日活动中,我们要带孩子上下楼梯到操场上进行户外体育活动,这时候,就发现有的孩子上下楼梯虽然还不太利索,但也能在老师的鼓励下自己扶着扶手独自完成;有的孩子则双腿直打哆嗦,扶着扶手如蜗牛般前行,然而你只要给他一根手指做他的依附,他就能放心地前进;还有个别孩子你就是给他一只手的依附,他也依然双腿直打哆嗦。我们察觉,有质量地开展一日活动的最大问题是孩子走楼梯的问题。
经过一个星期的观察、询问和统计,我们发现:接送对象的不同,采取的方式不同。爷爷奶奶带孩子越来越精心,生怕在楼梯上有个什么闪失,只要是爷爷奶奶负责接送的都是抱着上下楼。爸爸妈妈接送的稍微好一点,有的包办,有的放手,但是情况也不容乐观。
根据这样的情况我们召开了一次关于“把走楼梯的机会让给孩子”的主题家长会,先向家长汇报了我们观察到的情况,表示我们理解家长的爱子心切,怕孩子上下楼梯会有危险,但是我们觉得应该让能力为孩子的安全护航!接着向家长介绍了幼儿在园一天的活动安排,特别是一天中上午和下午两次的户外体育活动以及中午餐后的散步,都需要孩子具备独立走楼梯的能力。其次我们还邀请了平时注意把锻炼的机会让给孩子的思言妈妈、君昊妈妈来介绍自己的经验,分享孩子自己能独立上下楼梯的喜悦,让更多的家长知道自己抱孩子上楼梯,其实是属于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剥夺了孩子发展腿部肌肉、平衡能力、形成耐力的机会。最后和家长交流了我们制定的计划,希望能得到他们的支持与配合,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针对3~4岁小班幼儿最终要达到的“动作发展”目标中,有一条是“能双脚灵活交替上下楼梯”。小班上学期,不说要求达到双脚灵活交替上下楼梯,最起码需要幼儿能独立上下楼梯。为了这个目标,也为了幼儿能顺利达到户外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我们家园合作,分阶段实施,按步骤尝试,完成既定目标。
根据计划,先请家长在接送孩子的时候,把孩子从怀里解放出来,牵着孩子的手一起慢慢走楼梯。这样的要求得到了大部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特别是年轻的爸爸、妈妈们送孩子时到了楼梯口或放学时接到孩子就拉着孩子的小手,边走边和孩子聊天,自然、和谐、幸福。也有几位奶奶不信任孩子的能力,依然抱着孩子不肯放手,我们再单独进行个别交流,请她们观察别的孩子和家长的情况。看到别的孩子都能拉着大人的手自己上下楼梯了,她们终于在两个星期之后也把孩子从怀里解放了出来。
经过了一个月的尝试,我们每天都在感受着每一个小家伙的变化。原来赖在奶奶怀里的悦悦到了楼梯口主动挣脱奶奶的怀抱,拉着奶奶的手快乐地自己走楼梯;原来走楼梯直打哆嗦的轩轩现在也已经能慢慢拉着外婆的手稳稳地走楼梯了……孩子的点滴进步我们再通过校讯通平台、qq群来和家长分享,敦促家长在家一样持之以恒地支持孩子的自我发展。群体的效应是强大的,每个孩子都有一颗上进的心,在家长的配合下,在同伴的陪伴下,在老师的鼓励下,所有孩子都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达到了“小手拉大手,下来自己走”的第一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的目标基本达成了,该实施第二阶段的计划了。恰巧碰上了一个雨天,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我们通过校讯通平台发了条信息给家长:“尊敬的家长,您好!因为下雨,为了防止您的雨衣或雨伞上的水滴到楼梯上,造成楼梯湿滑,孩子摔跤,请您送孩子来园时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送到楼下就跟孩子再见,我们会有一位老师在楼下迎接孩子。”
信任是家园合作的基础。这么小的孩子应该是从来没有自己单独走过楼梯,就因为老师的一条校讯通,家长就要在楼下和孩子再见,让孩子独自走上三楼,我相信家长心里一定也有些许的担心。于是,我早早地就来到楼下等着班上孩子们的到来。昊昊是我等到的第一个来园的孩子,远远地就看见他像小鸟一样向我扑过来,我张开双臂、蹲下来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昊昊早上好!”“孙老师早上好!”他很自然地回应着,然后转过头对妈妈说:“妈妈再见!”“昊昊再见!快自己上去吧!”说完妈妈就转头走了。家长的信任让我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是沉甸甸的,但是心是暖暖的。我摸摸昊昊的头说:“昊昊,快上去吧,江老师在楼上等你呢!”昊昊自信地扶着扶手、迈开步子,只一会儿,小小的人儿就消失在楼梯的拐角处。接着孩子们就陆陆续续地进园了,每一位孩子来了我都会迎上去、蹲下来热情地跟他打招呼,请他跟家长再见。大部分孩子都非常勇敢地跟家长再见,放开大人的手,扶着扶手独立上楼梯,有的头也不回,非常自信,有的一步三回头,但也能在我的“你是最棒的,眼睛看着前面走,你一定行!”的鼓励下,鼓起勇气独自扶着扶手走上去。当然也有的孩子胆子小,不敢上去,也有的是因为家长不放心坚持要牵着孩子上去。这些都是允许的,因为每个孩子的发展状况不同。
然后我根据观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和家长个别交流,指导家长把“放开大人手,扶着扶手走”的第二阶段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上下楼梯时先走在孩子旁边,让孩子看见大人,由一只手的依附到一根手指;一段时间之后,变成走在孩子身后和孩子交流着,让他感觉到你的存在,脱离你的手自己扶着扶手走;再到提出要求,家长在前一个楼梯拐角处等孩子,鼓励他扶着扶手走楼梯;最后再到完全放手,让孩子独立走楼梯。每一个子目标的达成都需要家长及时的鼓励,让孩子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那几位不放心孩子的家长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高兴地来跟我说:“孙老师,你教的方法很奏效,我孙子现在不要我扶他了。”经过这样的沟通交流,他们也彻底放下了心中的不信任,开始和别的家长一样放心地把机会让给孩子。有一位奶奶给我们提了一个建议:“老师,你们能不能请小朋友到了教室以后,站在窗前和我们挥一挥小手,报个平安。”这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让家长放心,才能更加信任我们,更加相信孩子的能力,积极支持和配合我们的工作。就这样,每天我们的窗口又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自信的笑脸加上挥舞着报平安的小手。这是家长和孩子信任交流的平台,也传递着人文的家园合作理念。又是一个月过去了,大部分孩子已经达到了“放开大人手,扶着扶手走”的目标。
有了前期两个阶段目标的达成,接下来的`工作就好开展多了,利用每天上午的晨间活动时间、中午餐后的散步时间和下午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给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走楼梯也是一项技能训练,纯粹的技能训练孩子肯定是不喜欢的,怎么才能让孩子觉得有趣呢?为此我们也是颇费心思。
比如,晨间活动时创设“我是快乐的小小鸟”的情境,让孩子扮演“小鸟”张开翅膀慢慢“飞”下楼去,等晨间活动和早操结束再“飞”上来,这样孩子既能在情境中快乐地锻炼技能,又能利用张开的双臂保持身体的平衡。中午餐后散步的环节,因为孩子刚刚吃饱,运动不宜过分激烈,我就创设“猫抓老鼠”的情境,和孩子们一起扮演“小猫”轻轻地、蹑手蹑脚地,到楼下、回楼上,去抓老鼠。下午户外活动时我们又一起在“我是火车小司机”的情境中开着小火车上山和下山,让孩子在各种情境中、游戏中快乐地练习“甩开两只手,保持平衡走”的本领。
因为每天都有锻炼的机会,很快孩子的腿部肌肉和平衡能力得到了加强,上下楼梯的速度也明显快了许多。我们用手机记录下孩子们“甩开双手走楼梯”的靓影,再通过班级qq群分享孩子的发展状态,请家长根据孩子的现有水平,抓住一切可以让孩子锻炼走楼梯的机会,比如回家、购物、游玩等,提出和幼儿园一样的要求,鼓励孩子甩开双手走楼梯。那一段时间经常有家长利用接送孩子的机会,告诉我们孩子现在走楼梯可快了,小腿可有劲儿了。
随着孩子运动量的加大和运动项目的增加,球类运动成了孩子后半学期经常开展的活动,二三十个球需要经常运上运下。眼看着孩子们走楼梯的能力越来越强,何不让孩子用不扶扶手而腾出来的两只手自己捧着球走楼梯呢,这又给了孩子一个跳一跳可能会达到的目标。
经过一番思索,我决定让孩子试一试。为了安全起见,安排了两三个能力不同的孩子跟着我一起尝试了一趟,觉得是可行的,可以在球类运动中全班推广。但是带这么小的孩子排队捧着球走楼梯我们也是有顾虑的,于是再次利用校讯通平台给家长发了一条信息:“尊敬的家长,您好!因为有您的支持和配合,孩子走楼梯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最近我们要准备执行第四阶段的计划:腾出两只手,双手抱球走。请您在家和孩子先进行尝试,观察孩子抱球走的情况,利用班级qq群反馈尝试的情况。谢谢!”信息发出去以后得到了家长的积极支持。当然也有表示担心的,即刻就被积极支持的家长给说服了。大约两天之后,尝试情况的信息也陆续反馈回来:“老师,昊昊捧着球走得挺好!”“老师,暄喧能抱球走,就是速度有点慢。”“老师,悦悦能抱球走,就是偶尔球会掉下来。”……就连开始走楼梯打哆嗦的轩轩也能抱着球走。看来计划开端不错,可以在幼儿园尝试了。考虑到悦悦妈妈反馈的情况——孩子把球抱掉,第一次实施之前就带孩子讨论:“走楼梯时球掉了怎么办?”让孩子们知道了在楼梯上球掉了,不要着急去追球,而是跟着“小火车”一直走到球旁边再抱好球继续走。有了安全方面的保障、老师激励的言语,孩子成功地把球带到了楼下,又成功地捧回了教室,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信的笑容。现在孩子们都是自己带球走楼梯,经过不断的尝试,已经很少有孩子中途把球抱掉了,走楼梯的能力又上升了一个台阶。一次又一次的成功,让孩子对走楼梯充满了自信。
在落实计划的过程中也会有一小部分孩子不能像别的孩子一样如期达到目标,家长也比较着急,和我们进行交流时表示出他们的担忧。首先表明,我们的理念是给孩子慢慢发展的机会,请家长不要着急。正确的做法是把每个阶段的目标再进行细化,分成若干个子目标,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让他们也能在体验中获得成功的快乐。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自信地走在楼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