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是一种培养团队合作、沟通能力和辩证思维的重要方式,对个人的综合素质提升有很大帮助。其次,在辩论过程中,要注重逻辑严谨和论证有力,提出有力的证据和观点来支持自己的立场。下面是一些精选的辩论范文,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对辩论的兴趣和热情。
唐雎不辱使命阅读答案及解析篇一
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15分)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1)以头抢地耳 抢: (2) 长跪而谢之 谢:___________
(3)故不错意也 错意:__________ (4) 秦王怫然怒 怫然: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小题3】本文主要通过什么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的?运用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3分)
【小题4】 唐雎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时为什么要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4分)
答案
【小题1】(1)撞 (2)道歉 (3)置意 (4)盛怒的样子 (共4分。各占1分)
【小题2】即使方圆千里也不敢交换,难道仅仅是五百里吗?
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啊!(共4分。各占2分)
【小题3】语言(或“对话”)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人物思想性格,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 (共3分。描写1分,作用2分)
【小题4】一是对自己提出的“士之怒”的厉害程度加以渲染说明,二是表明自己要效法他们,同时表达了要跟秦王斗争到底的决心,警告秦王吸取教训,不要轻举妄动,自寻死路。 (共4分。第一点1分,第二点3分,意思答到即可)
唐雎不辱使命阅读答案及解析篇二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佛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秦王色挠 : 屈服 (2)逆寡人: 违背 (3)故不错意也: 通“措”放置
(4)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派遣 (5)以君为长者: 把
(6)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广,可以看作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解释为扩充
(7)否,非若是也 这样 (8)寡人谕矣 “谕”通“喻”,明白
(9)仓鹰击于殿上 (“仓”通“苍”,青黑色)
(10)免冠徒跣 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徒,光着 脚
(11)休祲降于天 吉凶的征兆 (12)天下缟素 名词作动词,穿丧服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翻译:(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翻译:平民发怒,也不过就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3)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翻译:大王加以恩惠,用大的地盘交换我们小的地盘,这再好不过了
(4)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翻译: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封地,只想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只是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呢?”
3.阅读问答
他们是平民之时士 ,暗示秦王,使其屈服。
唐雎不辱使命阅读答案及解析篇三
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15分)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1)以头抢地耳抢:(2)长跪而谢之谢:___________
(3)故不错意也错意:__________(4)秦王怫然怒怫然: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小题3】本文主要通过什么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的?运用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3分)
【小题4】唐雎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时为什么要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4分)
答案
【小题1】(1)撞(2)道歉(3)置意(4)盛怒的样子(共4分。各占1分)
【小题2】即使方圆千里也不敢交换,难道仅仅是五百里吗?
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啊!(共4分。各占2分)
【小题3】语言(或“对话”)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人物思想性格,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共3分。描写1分,作用2分)
【小题4】一是对自己提出的`“士之怒”的厉害程度加以渲染说明,二是表明自己要效法他们,同时表达了要跟秦王斗争到底的决心,警告秦王吸取教训,不要轻举妄动,自寻死路。(共4分。第一点1分,第二点3分,意思答到即可)
唐雎不辱使命阅读答案及解析篇四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1.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词。
(1)非若是也__________
(2)轻寡人与__________
(3)寡人谕矣__________
(4)长跪而谢之________
2.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徒以有先生也老大徒伤悲
b.天下缟素吴广素爱人
c.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受任于败军之际
d.怀怒未发野芳发而幽香
3.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并效仿“三士”欲刺秦王,产生了怎样的结果?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轻视这样明白,懂得道歉
2.c
3.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仅仅五百里呢?
4.迫使秦王屈服;不辱使命,保全了安陵国。
唐雎不辱使命阅读答案及解析篇五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完成文后的问题。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
(1)秦王怫然怒(2)长跪而谢之
2、翻译下列句子。
(1)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下列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怀怒未发 野芳发而幽香
b、天下缟素 吴广素爱人
c、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君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d、以大易小 扶苏以数谏故
5、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事迹。
2011年甘肃省天水市初中毕业与升学学业考试(中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1、(1)盛怒的样子
(2)道歉
2、(1)虽然如此,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交换!
(2)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3、c
4、表明自己要效法他们,同时表达了要跟秦王斗争到底的决心。迫使秦王屈服;不辱使命,保全了安陵。
5、示例:墨子,阻止公输盘和楚国攻打宋国。晏子,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
唐雎不辱使命阅读答案及解析篇六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请广于君(广:扩充)
b.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谢:道谢)
c.大王加惠(加惠:给予恩惠)
d.秦王怫然怒(怫然:盛怒的样子)
19、下列选项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天子之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
a.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b.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原文】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译文】
(2)【原文】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译文】
简要分析。(3分)
答:
22、唐雎与《三国演义》中“舌战群儒”的(填人名)一样以出色的外交才干化解了一场政治危机。唐雎在这次外交事件中的说话技巧给了你哪些启示?(3分)
答:
18、(2分)b(b项谢:道歉)
19、(2分)c(例句“之”,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和b句中的“之”均为代词;d句中的“之”,结构助词,的)
20、(4分)
(1)(2分)安陵君因此派唐雎出使到秦国。(只要译准两个“使”,其余译对大意即可给分)
(2)(2分)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只要译准“以……为长者”、“错意”,其余译对大意即可给分)
21、(3分)秦王易地并非真心,意在吞并:a.秦王“使人谓”,并以“寡人”自称(只有对下,诸侯才可自称寡人),可见出秦王对安陵君的轻视;b.“寡人欲以……安陵君其许寡人”可看出秦王口气强硬,并无商量余地;c.秦王不悦,可看出秦王名易实夺的心理(表述可以不同,只要言之成理,语言简明通顺,即可视情况给分)
22、(3分)
第一问(1分):诸葛亮
第二问(2分):(此题是开放题。可自选角度,如可从言之有节,言之有据,言之有力等方面去谈。只要言之成理,语言简明通顺,即可视情况给分)
唐雎不辱使命阅读答案及解析篇七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喻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阅读答案及解析篇八
唐雎不辱使命(节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1)秦王怫然怒()
(2)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3)秦王色挠()
(4)长跪而谢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1)盛怒、愤怒(2)曾经(3)屈服(4)道歉
2.安陵国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3.表明自己要效法他们,同时表达了要跟秦王斗争到底的决心。
(意对即可)